CN110696492A - 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6492A
CN110696492A CN201910603646.1A CN201910603646A CN110696492A CN 110696492 A CN110696492 A CN 110696492A CN 201910603646 A CN201910603646 A CN 201910603646A CN 110696492 A CN110696492 A CN 110696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ischarge
flow path
pressure chamber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36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6492B (zh
Inventor
大野敦史
木村仁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96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6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6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6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a specific wav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for detecting failure, e.g. clogging, malfunctioning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7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detecting viscos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002/165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wiping surface parallel with nozzle plate and mounted on reels, e.g. cleaning ribbon cassett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维护造成的液体的消耗的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液滴喷出装置具备:液滴喷出部,其具有共用液室、多个压力室、致动器、喷嘴和排出流道,并且利用致动器的驱动而将液体作为液滴从喷嘴喷出,从而对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处理,其中,所述共用液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流道而被供给液体,多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共用液室连通,所述致动器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喷嘴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排出流道与压力室连接;返回流道,其与排出流道连接,并与液体供给流道一起形成循环通道,当在记录处理中未从喷嘴喷出液滴时,执行经由排出流道将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

Description

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液滴喷出装置,该液滴喷出装置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实施从喷嘴预备性地喷出液滴的冲洗动作。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滴喷出装置中,作为喷嘴的维护而定期地执行冲洗动作。因此,由维护造成的液体的消耗较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765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滴喷出装置具备:液滴喷出部,其具有共用液室、多个压力室、致动器、喷嘴和排出流道,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致动器的驱动而将所述压力室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所述喷嘴喷出,从而对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处理,其中,所述共用液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流道而被供给液体,多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共用液室连通,所述致动器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喷嘴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排出流道与所述压力室连接以便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返回流道,其与所述排出流道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供给流道一起形成用于使所述液体循环的循环通道;控制部,其在所述记录处理中未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在于,所述液滴喷出装置具备:液滴喷出部,其具有共用液室、多个压力室、致动器、喷嘴和排出流道,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致动器的驱动而将所述压力室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所述喷嘴喷出,从而对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处理,其中,所述共用液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流道而被供给液体,多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共用液室连通,所述致动器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喷嘴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排出流道与所述压力室连接以便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返回流道,其与所述排出流道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供给流道一起形成用于使所述液体循环的循环通道,在所述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未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液滴喷出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液滴喷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擦拭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示意性地表示开闭阀已关闭的状态下的压力调节机构和液滴喷出部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5-5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多个压力调节机构和压力调节部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液滴喷出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8为表示设想了振动板的残留振动的单振动的计算模型的图。
图9为对液体的增稠与残留振动波形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为对气泡混入与残留振动波形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1为表示维护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2为表示清洁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3为示意性地表示开闭阀已打开的状态下的压力调节机构和液滴喷出部的剖视图。
图14为示意性地表示压力下降动作中的压力调节机构和液滴喷出部的剖视图。
图15为示意性地表示最终擦拭动作中的压力调节机构和液滴喷出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液滴喷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滴喷出装置例如通过向纸张等记录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对文字、照片等图像进行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液滴喷出装置11具备喷出液滴的液滴喷出部12、对记录介质113进行支承的支承台112、在输送方向Y上对记录介质113进行输送的输送部114。液滴喷出部12将从液体供给源13被供给的液体作为液滴而向记录介质113喷出。液滴喷出部12从被形成在喷嘴面18上的多个喷嘴19喷出液滴。
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具备在扫描方向X上延伸的导向轴122以及导向轴123、和被支承于导向轴122以及导向轴123上的滑架124。液滴喷出装置11具备使滑架124沿着导向轴122以及导向轴123而移动的滑架电机125。扫描方向X为与输送方向Y以及铅直方向Z不同的方向。滑架124通过滑架电机125的驱动,从而沿着导向轴122以及导向轴123而在扫描方向X上往复移动。
滑架124搭载有液滴喷出部12。液滴喷出部12在滑架124上被安装在作为铅直方向Z的端部的下端部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液滴喷出部12被安装在滑架124上。两个液滴喷出部12在滑架124的下端部处被配置为,在扫描方向X上以预定的距离而分离,且在输送方向Y上以预定的距离而错开。
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作为液滴喷出部12在扫描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的串行式的装置而被构成。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作为液滴喷出部12在扫描方向X上被设置为长条的行式的装置而被构成。
支承台112被配置于与液滴喷出部12对置的位置上。支承台112以在扫描方向X上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支承台112、输送部114、导向轴122以及导向轴123被组装在由罩壳、框架等构成的主体116上。在主体116上,设置有以开闭的方式被构成的罩117。
输送部114具有在输送方向Y上位于与支承台112相比靠上游的输送辊对118、和与支承台112相比靠下游的输送辊对119。输送部114具有位于在输送方向Y上与输送辊对119相比靠下游处且对记录介质113进行引导的引导板120。输送部114具有使输送辊对118以及输送辊对119旋转的输送电机121。当输送辊对118以及输送辊对119以将记录介质113夹于中间的状态而通过输送电机121的驱动进行旋转时,对该记录介质113进行输送。此时,记录介质113在被支承台112以及引导板120支承的同时,沿着支承台112的表面以及引导板120的表面被输送。本实施方式的输送方向Y为,在支承台112上输送记录介质113的方向。
如图2所示,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冲洗机构130、擦拭机构140和盖机构150。在本实施方式中,冲洗机构130、擦拭机构140、盖机构150在液滴喷出装置11中被设置在作为不向记录介质113喷出液滴的区域的非记录区域。本实施方式的非记录区域为,液滴喷出部12与输送中的记录介质113不对置的区域、即在扫描方向X上与支承台112相邻的区域。
冲洗机构130具有对通过冲洗而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被喷出的液体进行容纳的液体容纳部131。冲洗是指,以预防和消除喷嘴19的堵塞等为目的而从喷嘴19喷出与记录无关的液滴的动作。液体容纳部131被形成为箱形形状。液体容纳部131具有朝向滑架124的移动区域开口的开口132。液滴喷出部12在执行冲洗时朝向液体容纳部131的开口132喷出液滴。
如图3所示,擦拭机构140具有壳体141、放卷辊142、收卷辊143和中间辊144。壳体141在其上部具有开口141a。放卷辊142在壳体141上位于输送方向Y上的靠近上游的位置处。收卷辊143在壳体141上位于输送方向Y上的靠近下游的位置处。中间辊144被配置为在壳体141上从开口141a露出。
擦拭机构140具有按压部件145、第一擦拭器驱动部146和第二擦拭器驱动部147。按压部件145将中间辊144向壳体141的外侧进行按压。第一擦拭器驱动部146通过驱动而使壳体141在输送方向Y上移动。第二擦拭器驱动部147通过驱动而使壳体141在铅直方向Z上移动。通过第二擦拭器驱动部147使壳体141在铅直方向Z上移动,从而对铅直方向Z上的壳体141与喷嘴面18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
放卷辊142、收卷辊143以及中间辊144以进行旋转的方式而构成,并以各自的轴向朝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被支承于壳体141上。在放卷辊142上,以吸收液体的方式而构成的布擦拭器148被卷叠成卷筒状。当放卷辊142进行旋转时,布擦拭器148从放卷辊142被放卷。从放卷辊142被放卷的布擦拭器148被卷绕在中间辊144上,并且被卷叠在收卷辊143上。当收卷辊143进行旋转时,布擦拭器148被收卷在收卷辊143上。
擦拭机构140以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的方式而构成。擦拭是指,为了去除附着在喷嘴面18上的液体、尘埃等异物而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的动作。擦拭机构140通过布擦拭器148中的作为被缠绕在中间辊144上的部分的擦拭部149而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
擦拭机构140在液滴喷出部12位于擦拭机构140的上方的状态下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在本实施方式的擦拭机构140中,在执行擦拭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利用第二擦拭器驱动部147的驱动而使壳体141移动,从而使擦拭部149与喷嘴面18接触。此后,通过利用第一擦拭器驱动部146的驱动而使壳体141移动,从而使擦拭部149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擦拭机构140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
在擦拭机构140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时,既可以液滴喷出部120相对于擦拭机构140而移动,也可以擦拭机构140以及液滴喷出部12的双方相对于擦拭机构140而移动。当擦拭机构140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时,擦拭机构140和液滴喷出部12相对地进行移动。
当在通过擦拭而使液体被擦拭部149吸收了之后使收卷辊143旋转时,在布擦拭器148中吸收了液体的部分被收卷。由此,擦拭部149从吸收了液体的布擦拭器148被置换为未吸收液体的布擦拭器148。
如图2所示,盖机构150具有以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的方式而构成的盖151和使盖151升降的盖驱动部152。压盖是指,通过盖151与液滴喷出部12进行接触从而形成喷嘴19开口的空间的动作。盖151通过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而覆盖喷嘴19的开口。由此,能够抑制喷嘴19内的液体因干燥而增稠的情况。
盖151也可以被构成为,在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的状态下形成被密闭的空间,以便在盖151内和盖151外不产生气体以及液体等流体的进出。这样,通过压盖,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喷嘴19内的液体的干燥。
盖机构150对应于液滴喷出部12的数量而具有多个盖151。本实施方式的盖机构150具有两个盖151。盖机构150在两个液滴喷出部12相对于两个盖151而分别对置的状态下,对两个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进行压盖。
在本实施方式的盖机构150中,在执行压盖的情况下,通过盖驱动部152的驱动而使两个盖151上升。由此,两个盖151分别以覆盖全部喷嘴19的开口的方式而与两个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接触。其结果为,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通过盖151而被压盖。即,各个盖151被构成为,对各个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上的包括全部喷嘴19在内的区域进行压盖。
在盖151对液滴喷出部12进行压盖时,既可以液滴喷出部12相对于盖机构150而进行移动,也可以盖151以及液滴喷出部12的双方进行移动。在盖151对液滴喷出部12进行压盖时,盖151和液滴喷出部12相对地进行移动。盖151也可以具有大气开放阀。大气开放阀为,在盖151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的状态下能够使盖151内与盖151外的大气连通的阀。因此,当打开大气开放阀时,盖151内的空间向大气被开放。
如图4所示,液滴喷出装置11具备用于从液体供给源13向液滴喷出部12供给液体的的液体供给流道27、和用于使液体从液滴喷出部12返回至液体供给流道27的返回流道28。液体供给流道27被连接于液体供给源13和液滴喷出部12上。液体供给流道27为,用于在液体的供给方向A上从成为上游的液体供给源13向成为下游的液滴喷出部12供给液体的流道。
返回流道28被连接于液滴喷出部12和液体供给流道27上。返回流道28被连接于液体供给流道27的中途处。返回流道28与液体供给流道27一起形成用于使液体循环的循环通道30。即,循环通道30被构成为,包括液体供给流道27以及返回流道28。流动于循环通道30中的液体在液滴喷出部12、液体供给流道27以及返回流道28中循环。在返回流道28上,设置有使液体循环的循环泵29。循环泵29使液体在循环方向B上流动。
液体供给源13例如为以收纳液体的方式而被构成的容器。液体供给源13既可以为可更换的盒,也可以为能够补充液体的罐。液体供给源13、液体供给流道27以及返回流道28以与从液滴喷出部12被喷出的液体的种类相对应的方式而被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源13、液体供给流道27以及返回流道28被设置四组。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安装有液体供给源13的安装部26。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液滴喷出部12具备被供给液体的共用液室17。从液体供给源13经由液体供给流道27而向共用液室17供给液体。液体供给流道27与共用液室17连接。也可以在共用液室17中设置对被供给的液体中的气泡、异物等进行捕捉的过滤器16。共用液室17对通过过滤器16的液体进行贮留。
液滴喷出部12具备与共用液室17连通的多个压力室20。喷嘴19对应于多个压力室20而被设置。压力室20与共用液室17和喷嘴19连通。压力室20的壁面的一部分由振动板21形成。共用液室17和压力室20经由供给侧连通通道22而相互连通。
液滴喷出部12具备对应于多个压力室20而被设置多个的致动器24。致动器24被设置于在振动板21中与面对压力室20的部分相反的面上。致动器24被收纳于收纳室23内,所述收纳室23被配置于与共用液室17不同的位置上。液滴喷出部12通过致动器24的驱动而将压力室20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喷嘴19喷出。液滴喷出部12通过从喷嘴19向记录介质113喷出液滴,从而在记录介质113上执行记录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24由在被施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进行收缩的压电元件构成。当在伴随着由驱动电压的施加引起的致动器24的收缩而使振动板21变形了之后、解除驱动电压向致动器24的施加时,容积发生了变化的压力室20内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喷嘴19被喷出。
液滴喷出部12具有用于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液体在不穿过喷嘴19的条件下向外部排出的排出流道80。排出流道80具有与压力室20连接的第一排出流道81,以便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外部排出。流动于第一排出流道81中的液体从压力室20在不穿过喷嘴19的条件下向压力室20的外部被排出。
液滴喷出部12也可以具有与多个压力室20和第一排出流道81连通的排出液室83。在该情况下,第一排出流道81经由排出液室83而与多个压力室20连通。即,第一排出流道81与压力室20间接连接。压力室20和排出液室83经由排出侧连通通道84而连通。只要通过设置排出液室83,从而针对多个压力室20而设置一条第一排出流道81即可。即,通过设置排出液室83,从而无需针对每个压力室20而设置第一排出流道81。由此,能够简化液滴喷出部12的结构。液滴喷出部12以与多个压力室20相对应的方式而具有多个第一排出流道81。
液滴喷出部12也可以具有第二排出流道82,所述第二排出流道82与共用液室17及返回流道28连接,以便在不经由压力室20的条件下将共用液室17内的液体向外部排出。在该情况下,排出流道80具有第一排出流道81和第二排出流道82。即,液滴喷出部12具有第一排出流道81以及第二排出流道82。第一排出流道81为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第二排出流道82为与共用液室17连接的排出流道80。
返回流道28也可以具有与第一排出流道81连接的第一返回流道281、和与第二排出流道82连接的第二返回流道282。本实施方式的返回流道28以第一返回流道281与第二返回流道282合流的方式而被构成。返回流道28也可以被构成为,第一返回流道281以及第二返回流道282不合流,而分别与液体供给流道27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以及第二返回流道282上分别设置有循环泵29。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上,作为循环泵29而设置有第一循环泵291。在第二返回流道282上,作为循环泵29而设置有第二循环泵292。
也可以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283。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上,第一开闭阀283位于第一循环泵291与液滴喷出部12之间。当以第一开闭阀283已打开的状态而对第一循环泵291进行驱动时,液体穿过排出液室83而从压力室20朝向液体供给流道27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中流动。
也可以在第二返回流道282上设置有第二开闭阀284。在第二返回流道282上,第二开闭阀284位于第二循环泵292与液滴喷出部12之间。当以第二开闭阀284已打开的状态而对第二循环泵292进行驱动时,液体从共用液室17朝向液体供给流道27而在第二返回流道282中流动。
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以及第二返回流道282中,循环泵29也可以仅为一个。在该情况下,循环泵29在返回流道28中被配置于第一返回流道281和第二返回流道282合流的部分与被连接于液体供给流道27上的部分之间。这样,通过对第一开闭阀283以及第二开闭阀284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液体流动于第一返回流道281以及第二返回流道282中的任意的流道中。
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中,也可以在液滴喷出部12与第一开闭阀283之间设置第一阻尼器285。第一阻尼器285被构成为,对液体进行贮留。第一阻尼器285例如其一面通过挠性膜而被形成,从而被构成为,对液体进行贮留的容积可变。在第二返回流道282中,也可以在液滴喷出部12与第二开闭阀284之间设置有作为与第一阻尼器285同样的结构的第二阻尼器286。这样,通过第一阻尼器285以及第二阻尼器286的容积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抑制液体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以及第二返回流道282中流动时的液滴喷出部12的压力的变动。
如图4所示,在液体供给流道27上,设置有加压机构31、过滤器单元32、静态混合器33、液体贮留部34、脱气机构46以及压力调节装置47。在液体供给流道27中,从成为液体供给源13侧的上游侧朝向成为液滴喷出部12侧的下游侧而依次配置有加压机构31、过滤器单元32、静态混合器33、液体贮留部34、脱气机构46以及压力调节装置47。
加压机构31位于在液体供给流道27中与连接有返回流道28的位置相比而靠液体供给源13侧处。过滤器单元32、静态混合器33、液体贮留部34、脱气机构46以及压力调节装置47位于在液体供给流道27中与连接有返回流道28的位置相比而靠液滴喷出部12侧处。
加压机构31通过使液体从液体供给源13起沿着供给方向A而流动,从而朝向液滴喷出部12供给液体。加压机构31具有容积泵38、单向阀39和单向阀40。容积泵38被构成为,通过使具有挠性的挠性部件37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对预定量的液体进行加压。
容积泵38具有通过挠性部件37而被划分形成的泵室41和负压室42。容积泵38具有用于使负压室42减压的减压部43、和按压部件44,所述按压部件44被设置于负压室42内,并对挠性部件37朝向泵室41侧进行按压。
单向阀39位于在液体供给流道27上与容积泵38相比靠上游的位置上。单向阀40位于在液体供给流道27上与容积泵38相比靠下游的位置上。单向阀39以及单向阀40被构成为,容许在液体供给流道27中液体从上游向下游的流动,且阻碍液体从下游向上游的流动。即,加压机构31通过按压部件44经由挠性部件37而按压泵室41内的液体,从而能够对向压力调节装置47供给的液体进行加压。因此,加压机构31对液体进行加压的加压力通过按压部件44的按压力而被设定。在这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说加压机构31能够对液体供给流道27的液体进行加压。
过滤器单元32被构成为,对液体中的气泡、异物等进行捕捉。过滤器单元32以可更换的方式而被设置。静态混合器33被构成为,在液体的流动中引起方向转换、分割等变化,并使液体中的浓度的偏差减小。液体贮留部34被构成为,在被弹簧45按压的容积可变的空间内对液体进行贮留,从而使液体的压力的变动缓和。
脱气机构46具有临时地对液体进行贮留的脱气室461、通过脱气膜462而与脱气室461划分开的减压室463、与减压室463连接的减压流道464、泵465。脱气膜462具有使气体通过但不使液体通过的性质。脱气机构46通过泵465的驱动而穿过减压流道464来对减压室463进行减压,从而将混入到被贮留于脱气室461中的液体的气泡、溶解气体等去除。脱气机构46被构成为,通过对脱气室461进行加压,从而将混入到被贮留于脱气室461中的液体的气泡、溶解气体等去除。
接下来,对压力调节装置47进行说明。
压力调节装置47具有构成液体供给流道27的一部分的压力调节机构35、和对压力调节机构35进行按压的按压机构48。压力调节机构35具有主体部52,在所述主体部52中形成有液体流入部50和液体流出部51,所述液体流入部50供从液体供给源13经由液体供给流道27而被供给的液体流入,所述液体流出部51能够在其内部对液体进行收纳。
液体供给流道27和液体流入部50通过主体部52所具有的壁53而被分隔,并经由被形成于壁53上的贯穿孔54而连通。贯穿孔54被过滤器部件55覆盖。因此,液体供给流道27的液体被过滤器部件55过滤之后流入至液体流入部50中。
液体流出部51的构成其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隔膜56而被构成。该隔膜56利用成为液体流出部51的内表面的第一面56a而承受液体流出部51内的液体的压力。隔膜56利用成为液体流出部51的外表面的第二面56b而承受大气压。因此,隔膜56根据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而进行位移。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通过隔膜56进行位移而发生变化。液体流入部50和液体流出部51通过连通路径57而相互连通。
压力调节机构35具有开闭阀59,开闭阀59能够对在连通路径57上切断液体流入部50与液体流出部51的闭阀状态、和液体流入部50和液体流出部51连通的开阀状态进行切换。图4所示的开闭阀59为闭阀状态。开闭阀59具有能够切断连通路径57的阀部60、和从隔膜56承受压力的受压部61。开闭阀59通过受压部61被隔膜56按压而进行移动。即,受压部61也作为能够以与向使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的隔膜56接触的状态而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发挥功能。
在液体流入部50内设置有上游侧按压部件62。在液体流出部51内设置有下游侧按压部件63。上游侧按压部件62和下游侧按压部件63均向使开闭阀59闭阀的方向被按压。当施加在第一面56a上的压力低于施加在第二面56b上的压力、且施加在第一面56a上的压力与施加在第二面56b上的压力之差成为预定值以上时,开闭阀59从闭阀状态成为开阀状态。该预定值例如为1kPa。
预定值为,根据上游侧按压部件62的按压力、下游侧按压部件63的按压力、为了使隔膜56位移所需的力、为了通过阀部60而切断连通路径57所需的按压力即密封载荷、作用于阀部60的表面上的液体流入部50内的压力、以及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而被确定的值。即,上游侧按压部件62和下游侧按压部件63的按压力越大,用于从闭阀状态变为开阀状态的预定值也越大。
上游侧按压部件62以及下游侧按压部件63的按压力被设定为,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变为能够在喷嘴19中的气液界面上形成弯液面的范围的负压状态。例如,在施加于第二面56b上的压力为大气压的情况下,对上游侧按压部件62以及下游侧按压部件63的按压力进行设定,以使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成为-1kPa而。在该情况下,气液界面为,液体与气体相接的分界,弯液面为,液体与喷嘴19相接而形成的弯曲的弯曲的液体表面。优选为,在喷嘴19中形成与液滴喷出相适的凹状的弯液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压力调节机构35中开闭阀59处于闭阀状态的情况下,压力调节机构35的上游侧处的液体的压力通常通过加压机构31而被设为正压。详细而言,在开闭阀59处于闭阀状态的情况下,位于与液体流入部50以及液体流入部50相比靠上游侧处的液体的压力通常通过加压机构31而被设为正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压力调节机构35中开闭阀59处于闭阀状态的情况下,压力调节机构35的下游侧处的液体的压力通常通过隔膜56而被设为负压。详细而言,在开闭阀59处于闭阀状态的情况下,位于与液体流出部51以及液体流出部51相比靠下游侧处的液体的压力通常通过隔膜56而被设为负压。
当液滴喷出部12喷出液滴时,被收纳于液体流出部51中的液体经由液体供给流道27而被供给至液滴喷出部12。于是,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将下降。由此,当施加于隔膜56中的第一面56a上的压力和施加于第二面56b上的压力之差成为预定值以上时,隔膜56向使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减小的方向进行挠曲变形。当受压部61通过伴随着该隔膜56的变形而被按压从而进行移动时,开闭阀59成为开阀状态。
当开闭阀59成为开阀状态时,由于液体流入部50内的液体通过加压机构31而被加压,因此,液体从液体流入部50被供给向液体流出部51。由此,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将上升。当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上升时,隔膜56以增大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的方式进行变形。当隔膜56中的施加于第一面56a上的压力与施加于第二面56b上的压力之差小于预定值时,开闭阀59从开阀状态变为闭阀状态。其结果为,开闭阀59阻碍液体从液体流入部50流向液体流出部51的流动。
如上文所述,压力调节机构35通过隔膜56的位移而对被供给至液滴喷出部12的液体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对成为喷嘴19的背压的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按压机构48具有在隔膜56的第二面56b侧形成压力调节室66的膨胀收缩部67、和对膨胀收缩部67进行挤压的挤压部件68、可对压力调节室66内的压力进行调节的压力调节部69。膨胀收缩部67通过例如橡胶、树脂等而被形成为气球状。膨胀收缩部67伴随着由压力调节部69实施的压力调节室66的压力的调节而进行膨胀或收缩。挤压部件68以成为例如有底的圆筒形状的方式而被形成。挤压部件68被构成为,在被形成于其底部上的插入孔70中,插入有膨胀收缩部67的一部分。
挤压部件68中的内侧面的开口部71侧的端缘部通过被倒圆而形成圆角。挤压部件68以使开口部71被压力调节机构35堵塞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压力调节机构35上。由此,挤压部件68形成对隔膜56的第二面56b进行覆盖的空气室72。空气室72内的压力被设为大气压。因此,大气压作用于隔膜56的第二面56b上。
压力调节部69通过将压力调节室66内的压力调节为与作为空气室72的压力的大气压相比而较高的压力,从而使膨胀收缩部67膨胀。通过压力调节部69使膨胀收缩部67膨胀,从而按压机构48对隔膜56向使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变小的方向进行按压。此时,按压机构48的膨胀收缩部67对在隔膜56中受压部61所接触的部分进行按压。在隔膜56中受压部61所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大于连通路径57的截面面积。
如图6所示,压力调节部69具有对例如空气、水等流体进行加压的加压泵74、和对加压泵74与膨胀收缩部67进行连接的连接路径75。压力调节部69具有对连接路径75内的流体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76、和对连接路径75内的流体的压力进行调节的流体压调节部77。
连接路径75分支成多个,并分别与被设置多个的压力调节装置47的膨胀收缩部67连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路径75分支成四个,并分别与被设置四个的压力调节装置47的膨胀收缩部67连接。通过加压泵74而被加压的流体经由连接路径75而被供给至各个膨胀收缩部67。也可以在连接路径75的分支成多个的部分上,设置对流道的开闭进行切换的切换阀。这样,通过对切换阀进行控制,从而选择性地向多个膨胀收缩部67供给被加压了的流体。
流体压调节部77由例如安全阀构成。流体压调节部77被构成为,在连接路径75内的流体的压力变得高于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自动地进行开阀。当流体压调节部77开阀时,连接路径75内的流体向外部被排出。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流体压调节部77使连接路径75内的流体的压力降低。
接下来,对液滴喷出装置1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液滴喷出装置11具备统一地对液滴喷出装置11的结构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60、通过控制部160而被控制的检测器组170。检测器组170包括检测部171,所述检测部171通过对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检测。检测器组170对液滴喷出装置11内的状况进行监控。检测器组170将检测结果向控制部160进行输出。
控制部160具有接口部161、CPU162、存储器163、控制电路164和驱动电路165。接口部161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80与液滴喷出装置11之间收发数据。驱动电路165生成使致动器24驱动的驱动信号。
CPU162为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163为确保对CPU16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或工作区域等的存储装置,并且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元件。CPU162根据被存储于存储器163中的程序,且经由控制电路164而对循环泵29、加压机构31、压力调节装置47、输送部114、擦拭机构140、盖机构150以及液滴喷出部12等进行控制。
检测器组170例如包括对滑架124的移动状况进行检测的线性编码器、对记录介质113进行检测的介质检测传感器以及作为对压力室20的残留振动进行检测的电路的检测部171。控制部160根据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而实施后述的喷嘴检查。检测部171也可以包含构成致动器24的压电元件。
接下来,对喷嘴检查进行说明。
当根据来自驱动电路165的信号而向致动器24施加电压时,振动板21进行挠曲变形。由此,在压力室20内会产生压力变动。通过该变动,从而使振动板21暂时地进行振动。将该振动称为残留振动。将根据残留振动的状态而对压力室20和与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的状态进行检测的情况称为喷嘴检查。
图8为表示设想了振动板21的残留振动的单振动的计算模型的图。
当驱动电路165对致动器24施加驱动信号时,致动器24根据驱动信号的电压而进行伸缩。振动板21根据致动器24的伸缩而进行挠曲。由此,压力室20的容积在扩大之后进行收缩。此时,通过在压力室20内产生的压力,从而填满压力室20的液体的一部分作为液滴而从喷嘴19被喷出。
在上述的振动板21的一系列的动作时,以液体流经的流道的形状、基于液体的粘度等的流道阻力r、基于流道内的液体重量的惯性m和振动板21的柔量C而被确定的固有振动频率,而使振动板21自由振动。该振动板21的自由振动为残留振动。
图8所示的振动板21的残留振动的计算模型由压力P、上述的惯性m、柔量C以及流道阻力r来表示。当关于体积速度u而对向图8的电路施加了压力P时的阶跃响应进行计算时,能够获得下式。
数学式1
Figure BDA0002119994210000142
图9为液体的增稠与残留振动波形的关系的说明图。图9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残留振动的大小。在例如喷嘴19附近的液体干燥的情况下,液体的粘性增加,即增稠。当液体增稠时,流道阻力r增加,因此,振动周期、残留振动的衰减变大。
图10为气泡混入与残留振动波形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0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残留振动的大小。例如,在气泡混入到液体的流道或喷嘴19的顶端的情况下,喷嘴19的状态与正常时相比,作为液体重量的惯性m将减少混入了气泡的量。根据(2)式,由于当m减少时,角速度ω变大,因此,振动周期变短。即,振动频率变高。
此外,当在喷嘴19的开口附近粘附有纸粉等的异物时,可以认为,通过在从振动板21观察时压力室20内以及渗出量的液体与正常时相比而增加,从而使惯性m增加。可以认为,通过附着在喷嘴19的出口附近的纸粉的纤维而使流道阻力r增大。因此,在纸粉附着于喷嘴19的开口附近的情况下,与正常的喷出时相比频率较低,并且与液体的增稠的情况相比,残留振动的频率变高。
当产生液体的增稠、气泡的混入或异物的粘附等时,由于喷嘴19以及压力室20内的状态变得不正常,因此,典型而言,从喷嘴19不喷出液体。因此,在记录于记录介质113上的图像上会产生漏点。即使从喷嘴19喷出了液滴,也存在液滴量为少量、或者该液滴的飞行方向偏离而未喷落在目标位置上的情况。将产生这样的喷出不良的喷嘴19称为异常喷嘴。
如上文所述,与异常喷嘴连通的压力室20的残留振动不同于与正常的喷嘴19连通的压力室20的残留振动。因此,检测部171通过对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而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检测。控制部160根据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而执行喷嘴19的检查。
控制部160也可以根据作为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而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是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进行推测。在压力室20内的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与该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被推测为异常喷嘴。控制部160也可以根据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而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是否因气泡的存在而异常、压力室20内的状态是否因液体的增稠而异常进行推测。控制部160也可以根据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而对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与该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中的气泡的总容积、压力室20以及与该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的液体的增稠的程度进行推测。
在被液体填满的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存在气泡的状态下被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频率高于,在被液体填满的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不存在气泡的状态下被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频率。在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被空气填满的状态下被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频率高于,在被液体填满的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存在气泡的状态下被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频率。在被液体填满的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存在的气泡的大小越大,则振动波形的频率越高。
在液滴喷出装置11中,当液体的流动停滞时,液体变得易于增稠,或者气泡变得易于滞留。在该情况下,易于产生异常喷嘴。即,压力室20内的状态容易变得异常。因此,液滴喷出装置11被构成为,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或者排出气泡,而执行维护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被构成为,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第二排出动作、第三排出动作、第四排出动作以及第五排出动作。
在记录处理中未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液滴喷出装置11执行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第一排出动作为,经由第一排出流道81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动作。
在记录处理中液滴未从喷嘴19喷出时是指,例如,滑架124的返回时、或者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滑架124的返回时是指,滑架124以返回原始位置的方式进行移动的定时。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是指,从在记录介质113上记录图像后至下一个记录介质113到达与液滴喷出部12对置的位置为止的定时。液滴喷出装置11在这样的定时执行第一排出动作。
在记录处理中的液滴喷出部12中,出现了用于记录的喷嘴19和不用于记录的喷嘴19。在用于记录的喷嘴19和与该喷嘴19连通的压力室20中,由于液体从喷嘴19被喷出,因此液体难以增稠。在不用于记录的喷嘴19和与该喷嘴19连通的压力室20中,由于从喷嘴19不喷出液体,因此,液体因停滞而易于增稠。
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通常执行冲洗。当在记录处理中液滴不从喷嘴19喷出时,即当在滑架124的返回时或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执行冲洗时,能够抑制液滴喷出部12内的液体的增稠。当执行冲洗时,由于液滴从喷嘴19被喷出,因此,消耗了液体。当在记录处理中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逐一执行冲洗时,液体的消耗较大。
当液滴喷出装置11执行第一排出动作时,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从压力室20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液体流动于循环通道30中。通过液体流动,从而抑制了该液体的增稠。因此,通过第一排出动作,从而能够在不从喷嘴19喷出液滴的条件下对液体的增稠进行抑制。因此,能够减少由维护造成的液体的消耗。
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在第一排出动作中,通过以维持喷嘴19内的气液界面的弯液面的方式从排出流道80侧抽吸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从而将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通过对循环泵29进行驱动而执行第一排出动作。当通过从排出流道80侧抽吸压力室20内的液体而执行第一排出动作时,喷嘴19内的气液界面的弯液面朝向压力室20侧移动。即,喷嘴19内的液体进行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喷嘴19内的液体的增稠。
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被构成为,通过从液体供给流道27侧对压力室20内的液体进行加压,从而将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在该情况下,优选为以液体不会从喷嘴19流出的程度的压力来进行加压。
也可以在根据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而被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具有设定值以上的容积而引起压力室20内的状态异常的情况下,液滴喷出装置11执行第一排出动作。设定值被存储于控制部160的存储器163中。存储器163例如在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具有成为设定值的容积的情况下,对由检测部171所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存储。
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在其容积较小的情况下,有时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在液体中溶解并消失。在气泡的容积较小的情况下,通过例如以预定时间进行待机,从而能够在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的条件下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去除气泡。相反,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在其容积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扩大。因此,设定值为,表示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无法期望气泡消失的气泡的最小容积的值。
液滴喷出装置11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预计不到气泡将消失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排出动作。这样,由于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可预计到气泡将消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因此能够减少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的频率。
在由于可预计到气泡将消失而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的情况下,在直到气泡消失的期间内,有时无法在记录中使用因气泡而产生了异常的喷嘴19。因此,在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而继续进行记录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利用从正常的喷嘴19喷出的液滴来对应当从产生了异常的喷嘴19喷出的液滴进行补充的补充记录。
例如,在喷出相同种类的液滴的多个喷嘴19之一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通过从位于该产生了异常的喷嘴19的附近的正常的喷嘴19喷出与应该从产生了异常的喷嘴19被喷出的液滴相比而较大的液滴,从而对漏点进行补充。例如,在喷出黑色油墨的喷嘴19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在应该从该喷嘴19喷出的液滴所喷落的位置上重复打出黄色、蓝绿色以及品红色的液滴,从而对黑色油墨的漏点进行补充。
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通过对检测部171隔开时间间隔而检测出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进行比较,从而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是否被改善进行推测,并且在推测为压力室20内的状态未被改善的情况下,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使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从喷嘴19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排出动作。第二排出动作为上述的冲洗。
液滴喷出装置11例如在即使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也未改善压力室20内的状态的情况下,执行从喷嘴19向外部排出该压力室20内的液体的第二排出动作。在该情况下,液滴喷出装置11在根据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而执行了第一排出动作之后,再次通过检测部171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检测。此时,液滴喷出装置11在根据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而推测为在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气泡的容积变大、或者液体正在增稠的情况下,设为压力室20内的状态未被改善,从而执行第二排出动作。
第二排出动作为,与为了从喷嘴19向外部排出压力室20内的液体而使压力室20内的液体经由排出流道80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相比,对于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而言效果更好的动作。这样,通过在第一排出动作中压力室20内的状态的情况未被改善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排出动作,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护液滴喷出部12。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例如根据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的容积小于设定值的情况而不执行第一排出处理,并且在尽管经过了预计到气泡将消失的时间而压力室20内的状态也未被改善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排出动作。
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在根据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而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20内的状态异常的压力室20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在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之前,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与共用液室17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向返回流道28排出共用液室17内的液体的第三排出动作。第三排出动作为,经由第二排出流道82而向返回流道28排出共用液室17内的液体的动作。设定数被存储在控制部160的存储器163中。
在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20内的状态异常的压力室20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与多个压力室20连通的共用液室17中存在气泡。在该情况下,由于可能在喷嘴面18中连续产生异常喷嘴,因此,难以执行补充记录。因此,在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20内的状态异常的压力室20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第三排出动作。由此,能够将认为存在气泡的共用液室17内的液体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液滴喷出部12排出的液体中的气泡在循环通道30中循环时通过脱气机构46而被去除。
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而较小的流量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第四排出动作为,经由第一排出流道81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而较小的流量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动作。
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是指,例如正在记录介质113上记录图像的定时。当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使压力室20内的液体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向返回流道28排出时,由于液体的流动而易于使压力室20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当压力室20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时,喷出液滴的喷嘴19的喷出精度将下降。因此,当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中喷出液滴时,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第四排出动作。
由于第四排出动作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从压力室20向返回流道28流动的液体的流量较小,因此,压力室20内的压力不会大幅度地发生变动。即,压力室20内的压力不易变得不稳定。即使在通过执行第四排出动作而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也能够在抑制压力室20内的压力的变动的同时抑制液体的增稠。尤其,第四排出动作在用于抑制在记录处理中未用于记录的喷嘴19内以及与该喷嘴19连通的压力室20内的液体的增稠的方面较为有效。液体的流量是指,每单位时间流动的液体的容积。
在图5中,将在压力室20内的液体未流动时所形成的正常的弯液面的位置表示为弯液面E,将在执行第四排出动作时所形成的弯液面的位置表示为弯液面F,将在执行第一排出动作时所形成的弯液面的位置表示为弯液面G。当执行第一排出动作或第四排出动作时,喷嘴19内的气液界面的弯液面向压力室20侧移动。因此,弯液面E在喷嘴19内位于与弯液面F以及弯液面G相比更靠喷嘴面18处。
由于第四排出动作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其流动的液体的流量较小,因此喷嘴19内的弯液面的移动量较小。因此,弯液面F在喷嘴19内位于弯液面E与弯液面G之间。
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在未执行记录处理时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大的流量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五排出动作。第五排出动作为,当在未执行记录处理时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经由第一排出流道81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大的流量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动作。
当通过从排出流道80侧进行抽吸而增大从压力室20向返回流道28流动的液体的流量时,有可能从喷嘴19吸入外部气体。与此相对,如果在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时,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则会降低外部气体通过喷嘴19而进入压力室20内的可能性。
当通过从液体供给流道27侧进行加压而增大从压力室20向返回流道28流动的液体的流量时,液体有可能从喷嘴19流出。与此相对,如果在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时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则会降低液体从喷嘴19流出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的理由,在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的状态下,能够增大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从压力室20内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液体的流量。从压力室20内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液体的流量越大,则对于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而言效果越好。通过在压盖后的状态下执行第五排出动作,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液滴喷出部12进行维护。在盖151具有大气开放阀的情况下,在大气开放阀已关闭的状态下执行第五排出动作。
接下来,作为液滴喷出装置11的维护方法,对用于执行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的维护处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维护处理在液滴喷出部12执行记录处理的期间内被反复执行。
如图11所示,执行维护处理的控制部160在步骤S21中通过检测部171而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检测。在步骤S21中,控制部160通过对全部喷嘴19执行喷嘴检查,从而对全部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检测。在步骤S21中由检测部171所检测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既可以为由为了喷出液滴而被驱动的致动器24所产生的振动波形,也可以为以不会伴随着液滴的喷出的程度而被驱动的致动器24所产生的振动波形。
在步骤S22中,控制部160对是否处于滑架124的返回时、或者是否处于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进行判断。换言之,控制部160在步骤S22中对是否处于正在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进行判断。在步骤S22中,在未处于滑架124的返回时、或者未处于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的情况下,控制部160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31。在步骤S22中,在处于滑架124的返回时、或者处于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的情况下,控制部160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23。
控制部160在步骤S23中对是否存在异常喷嘴进行判断。在步骤S23中,控制部160根据在步骤S21中已执行的喷嘴检查的结果而对是否存在异常喷嘴进行推测。换言之,控制部160在步骤S23中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是否异常进行推测。控制部160在步骤S23中判断为存在异常喷嘴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24。控制部160在步骤S23中判断为不存在异常喷嘴的情况下,结束维护处理。控制部160在结束维护处理时液滴喷出部12正在进行记录处理的情况下,再次开始维护处理。
控制部160在步骤S24中对是否存在因气泡而形成的异常喷嘴进行判断。控制部160在步骤S24中,根据在步骤S21中检测出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而对产生异常喷嘴的主要因素是否为气泡进行推测。换言之,控制部160在步骤S24中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成为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否为气泡进行推测。控制部160在步骤S24中判断为产生异常喷嘴的因素为气泡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25。控制部160在步骤S24中判断为产生异常喷嘴的因素不是气泡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41。
控制部160在步骤S25中对因气泡而形成的异常喷嘴的数量是否在设定数以上进行判断。控制部160在步骤S25中,根据在步骤S21中检测出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而对因气泡而形成的异常喷嘴的数量是否在设定数以上进行推测。换言之,控制部160在步骤S25中,对因气泡而使该状态成为异常的压力室20的数量是否在设定数以上进行推测。控制部160在步骤S25中判断为因气泡而形成的异常喷嘴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26。控制部160在步骤S25中判断为因气泡而形成的异常喷嘴的数量小于设定数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51。
控制部160在步骤S26中执行第三排出动作。在步骤S26中,由于因气泡而形成的异常喷嘴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在共用液室17中存在气泡。因此,通过执行第三排出动作而从共用液室17排出气泡。控制部160在步骤S26中跨及预定时间而执行第三排出动作。
控制部160在步骤S27中执行第一排出动作。在经由步骤S26的处理而到达步骤S27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压力室20中存在气泡。因此,控制部160在结束了步骤S26的处理之后,通过在步骤S27中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从而从压力室20排出气泡。控制部160在步骤S27中跨及预定时间而执行第一排出动作。
控制部160在步骤S28中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检测。控制部160在步骤S28中执行与步骤S21同样的处理。
控制部160在步骤S29中对是否通过维护动作而改善了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判断。即,控制部160在步骤S29中,通过比较隔开时间间隔而在步骤S21和步骤S28中检测出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从而对是否改善了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进行推测。控制部160在步骤S29中判断为压力室20内的状态被改善的情况下,结束维护处理。控制部160在步骤S29中判断为压力室20内的状态未被改善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61。
控制部160在步骤S61中执行第二排出动作。在步骤S61中,由于尽管在步骤S27中执行了第一排出动作,压力室20内的状态也未被改善,因此,执行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维护效果更好的排出动作。因此,控制部160通过在步骤S61中执行维护效果更好的第二排出动作,从而改善压力室20内的状态。控制部160在执行了第二排出动作之后,结束维护处理。
控制部160在步骤S22中未处于滑架124的返回时、或者未处于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的情况下,在步骤S31中,执行第四排出动作。在步骤S31中,由于正处于在记录介质113上记录图像的期间,因此,不优选为使压力室20内的压力大幅度地发生变动。因此,控制部160在步骤S31中执行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液体的流量较小的第四排出动作。控制部160在步骤S31中跨及预定时间而执行了第四排出动作之后,结束维护处理。
控制部160在步骤S24中判断为产生异常喷嘴的主要因素不是气泡的情况下,在步骤S41中,对是否存在因液体的增稠而形成的异常喷嘴进行判断。控制部160在步骤S41中,根据在步骤S21中检测出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而对产生异常喷嘴的主要因素是否为液体的增稠进行推测。换言之,控制部160在步骤S41中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成为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否为液体的增稠进行推测。控制部160在步骤S41中判断为产生异常喷嘴的主要因素为液体的增稠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27。控制部160在步骤S41中推测为产生异常喷嘴的主要因素不是液体的增稠的情况下,结束维护处理。
在经由步骤S41的处理而到达步骤S27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压力室20内的液体会增稠。因此,控制部160在结束了步骤S41的处理之后,通过在步骤S27中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从而从压力室20排出增稠的液体。
控制部160在步骤S25中判断为因气泡而形成的异常喷嘴的数量小于设定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51中,对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与该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中的气泡的容积是否在设定值以上进行判断。控制部160在步骤S51中判断为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与该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中的气泡的容积在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27中。
在经由步骤S51而到达步骤S27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压力室20中存在气泡。因此,控制部160在结束了步骤S51的处理之后,通过在步骤S27中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从而从压力室20排出气泡。控制部160在步骤S27中跨及预定时间而执行第一排出动作。
控制部160在步骤S51中判断为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与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中的气泡的容积小于设定值的情况下,结束维护处理。在步骤S51中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与该压力室20连通的喷嘴19中的气泡的容积小于设定值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预计气泡将消失。因此,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60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在结束步骤S51的处理之后继续进行记录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160也可以执行上述的补充记录。控制部160也可以在结束了步骤S51的处理之后,以预计气泡将消失的时间而进行待机。
接下来,对液滴喷出部12的清洁动作进行说明。
液滴喷出装置11被构成为,执行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强制性地排出液体的清洁动作。清洁动作为,与排出动作相比对于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而言效果更好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60执行如下的清洁动作,所述清洁动作为,通过对液滴喷出部12内进行加压以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大于液滴喷出部12的外部的压力,从而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排出液体的动作。即,控制部160通过利用加压机构31来对液滴喷出部12内进行加压,从而作为清洁动作而执行加压清洁。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被构成为,通过以对喷嘴面18进行了压盖的状态来对盖151内进行抽吸,从而作为清洁动作而执行从喷嘴19强制性地排出液体的抽吸清洁。
控制部160在执行清洁动作时通过利用按压机构48来按压隔膜56,从而使开闭阀59开阀。控制部160在开闭阀59已开阀的状态下,通过对加压机构31进行驱动而将液体供给至压力调节机构35以及液滴喷出部12。由此,控制部160通过加压机构31而对液滴喷出部12内进行加压。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执行了清洁动作。
控制部160在使开闭阀59开阀时,通过对加压泵74进行驱动而供给被膨胀收缩部67加压后的流体。膨胀收缩部67通过被供给流体而进行膨胀,其结果为,隔膜56向使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减少的方向进行位移。由此,开闭阀59成为开阀状态。控制部160在使开闭阀59闭阀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部69进行控制,从而使被供给至膨胀收缩部67的流体向外部排出。这样,控制部160根据按压机构48的驱动而使开闭阀59开闭。
执行了清洁动作之后的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变得容易高于执行记录处理时的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若进行详细叙述,则在执行记录处理时,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成为负压,与此相对,在执行了清洁动作之后,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容易变为与大气压相比而较高的正压。因此,在执行了清洁动作之后执行记录处理的情况下,来自喷嘴19的液滴的喷出有可能变得不稳定。例如,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喷出的液滴的大小有可能未成为所期望的大小,或者液滴有可能在应该喷出液滴的定时未被喷出。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60在执行了清洁动作的情况下,在执行了使清洁动作停止的清洁停止动作之后,执行压力降低动作。压力降低动作是指,使与压力调节机构35相比靠下游侧的液体供给流道27内的压力和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降低的动作。
控制部160在通过执行压力降低动作而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降低的状态下,执行对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进行擦拭的最终擦拭动作。这样,在执行记录处理之前,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成为适当的压力。其结果为,在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内,形成了与液滴喷出相适的弯液面。在压力降低动作中,使液滴喷出部12的压力降低以使弯液面位于喷嘴19内。
在跨及较长时间而执行清洁动作的情况下,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被排出的液体的消耗量有时会相对于通过加压机构31向液滴喷出部12供给的液体的供给量而变得过多。在该情况下,流动于液体供给流道27中的液体的流速逐渐下降。当流动于液体供给流道27中的液体的流速下降时,有可能无法高效地排出存在于液滴喷出部12以及液体供给流道27中的气泡等异物。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60在较短的周期内反复实施清洁动作、和使清洁动作停止的清洁停止动作。由此,抑制了流动于液体供给流道27中的液体的流速逐渐下降的情况。抑制了将存在于液体供给流道27中的气泡等异物排出的作用减弱的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60所执行的清洁处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清洁处理为包含清洁动作的处理。清洁处理既可以针对预先设定的每个控制循环而被执行,也可以仅限于预想到在喷嘴19中产生液滴的喷出不良的情况下被执行。清洁处理也可以通过液滴喷出装置11的用户或操作员的操作而被执行。
如图12所示,执行清洁处理的控制部160在步骤S11中对作为计数用的变量的计数器Cnt进行复位。即,控制部160在步骤S11中将计数器Cnt设为“0”。
控制部160在步骤S12中执行清洁动作。控制部160在步骤S12中通过对按压机构48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使隔膜56向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减少的方向位移。由此,控制部160将开闭阀59设为开阀状态。当开闭阀59成为开阀状态时,在液体流出部51、液体供给流道27、共用液室17、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的内部流动有被加压了的液体。其结果为,液体从喷嘴19被排出。控制部160在步骤S12中跨及预定时间而执行清洁动作。
控制部160在步骤S13中执行用于使清洁动作停止的清洁停止动作。控制部160在步骤S13中通过对按压机构48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使隔膜56向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增大的方向位移。由此,控制部160将开闭阀59设为闭阀状态。当开闭阀59成为闭阀状态时,被加压了的液体不被供给至与压力调节机构35相比靠下游侧处。其结果为,清洁动作停止。在开始进行清洁动作起至开始进行清洁停止动作为止的期间例如只要设为0.1秒~1.0秒左右的期间即可。
控制部160在步骤S14中将计数器Cnt增加“1”。
控制部160在步骤S15中对计数器Cnt是否在判断次数CntTh以上进行判断。判断次数CntTh为,对将清洁动作以及清洁停止动作重复执行几次进行规定的判断值。因此,判断次数CntTh只要根据液滴喷出装置11的规格或用户的设定等来确定即可。在液滴喷出部12的全部的喷嘴19中执行喷嘴检查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产生液滴的喷出不良的异常喷嘴的数量来确定判断次数CntTh。
控制部160在步骤S15中计数器Cnt小于判断次数CntTh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12。控制部160在步骤S15中计数器Cnt在判断次数CntTh以上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16。
控制部160在步骤S16中执行压力降低动作。本实施方式的压力降低动作为,通过擦拭机构140而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的擦拭动作。以下,也可以将该擦拭动作称为前擦拭动作。通过利用前擦拭动作而使擦拭部149与位于喷嘴19的外侧或喷嘴19的开口附近的气液界面接触,从而使加压状态下的液体从喷嘴19漏出。由此,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降低。
当在清洁处理中刚刚执行了最后被执行的清洁停止动作之后,有时会因刚才被执行的清洁动作而使液体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中继续漏出。因此,优选为,前擦拭动作在由清洁动作引起的液体的漏出已停止之后被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降低动作在计数器Cnt为判断次数CntTh以上的情况下被执行的这一点上为,在最后被执行的清洁停止动作之后所执行的动作。
控制部160在步骤S17中执行最终擦拭动作。最终擦拭动作是指,通过擦拭机构140而对喷嘴面18进行擦拭的擦拭动作。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60在步骤S16以及步骤S17的两方中执行擦拭动作。通过最终擦拭动作,从而附着在喷嘴面18上的液体、异物被去除的同时,在喷嘴19内形成了与液滴的喷出相适的弯液面。控制部160在结束了步骤S17的处理之后,暂时结束清洁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清洁处理为包括清洁动作、清洁停止动作、作为压力降低动作的前擦拭动作以及最终擦拭动作的处理。本实施方式的清洁处理为用于恢复液滴喷出部12的液滴喷出性能的动作。清洁处理例如也可以在执行排出动作的维护处理中未预计到液滴喷出部12的液滴喷出性能将恢复的情况下执行。清洁处理例如也可以在压力室20内的状态连续未被改善的情况下被执行。
接下来,对液滴喷出装置11执行清洁处理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液滴喷出装置11执行记录处理时,被设置于液滴喷出部12上的多个喷嘴19中的一部分喷嘴19有时成为产生了液滴的喷出不良的异常喷嘴。在该情况下,为了恢复不良喷嘴中的液滴的喷出不良,有时执行清洁处理。
如图13所示,在执行清洁处理的情况下,加压泵74被驱动,从而被加压了的流体被供给至膨胀收缩部67。于是,被供给流体的膨胀收缩部67通过进行膨胀并按压隔膜56中的受压部61所接触的区域,从而将开闭阀59设为开阀状态。
按压机构48通过克服上游侧按压部件62以及下游侧按压部件63的按压力而使受压部61移动,从而将开闭阀59设为开阀状态。在该情况下,由于压力调节部69与多个压力调节装置47的膨胀收缩部67连接,因此将全部的压力调节装置47的开闭阀59设为开阀状态。
当将开闭阀59设为开阀状态时,隔膜56向减小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的方向进行变形。因此,被收纳于液体流出部51中的液体向液滴喷出部12侧被压出。即,通过隔膜56按压液体流出部51的压力传递至液滴喷出部12,从而弯液面被压坏而使液体从喷嘴19溢出。按压机构48对隔膜56进行按压,以使液体流出部51内的压力高于至少一个弯液面被压坏的压力。按压机构48对隔膜56进行按压,以使例如喷嘴19的气液界面上的液体侧的压力比气体侧的压力高3kPa。
按压机构48通过对隔膜56进行按压,从而无论液体流入部50内的压力如何都将开闭阀59设为开阀状态。在该情况下,按压机构48以如下的按压力来对隔膜56进行按压,所述按压力为,与对隔膜56施加了在加压机构31对液体进行加压的压力上加上前述的预定值而得到的压力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按压力相比更大的按压力。
在开闭阀59被设为开阀状态的状态下,通过定期地对减压部43进行驱动,从而被加压机构31加压后的液体被供给至液滴喷出部12。即,当负压室42伴随着减压部43的驱动而被减压时,挠性部件37向使泵室41的容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当挠性部件37向使泵室41的容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时,液体从液体供给源13流入泵室41中。当由减压部43实现的减压被解除时,挠性部件37通过按压部件44的按压力而向使泵室41的容积减少的方向被按压。即,泵室41内的液体经由挠性部件37并通过按压部件44的按压力而被加压。泵室41内的液体通过下游侧的单向阀40而向液体供给流道27的下游侧被供给。
在按压机构48按压隔膜56的期间内,开闭阀59的开阀状态被维持。因此,当加压机构31以开闭阀59被维持在开阀状态的状态而对液体进行加压时,该加压力经由液体流入部50、连通路径57、液体流出部51而传递至液滴喷出部12。由此,执行了作为从喷嘴19排出液体的清洁动作的加压清洁。如图13所示,在执行清洁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滑架124移动以使液滴喷出部12与液体容纳部131对置,从而使从喷嘴19被排出的液体容纳在液体容纳部131内。
在执行了清洁动作之后,执行使清洁动作停止的清洁停止动作。在清洁停止动作中,通过解除由按压机构48实现的隔膜56的按压,而将开闭阀59设为闭阀状态。由此,由于压力调节机构35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被切断,因此,被加压的液体无法从液体供给源13向液滴喷出部12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动作和清洁停止动作在较短的周期内被反复执行。由此,在清洁动作中,抑制了流动于液体供给流道27以及液滴喷出部12内的液体的流速下降的情况,并易于从液体供给流道27以及液滴喷出部12内去除气泡等异物。
在刚刚执行了清洁停止动作之后,被配置于与压力调节机构35相比靠下游侧的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将变高。即,在刚刚执行了清洁停止动作之后,液滴喷出部12内成为不适合记录处理的状态。因此,在执行了清洁停止动作之后,为了使液滴喷出部12的压力降低,作为压力降低动作而执行了前擦拭动作。
在刚刚执行了清洁停止动作之后,液体会继续从喷嘴19滴下。即,在刚刚执行了清洁停止动作之后,液体从喷嘴19排出的状态将持续。液体从喷嘴19的排出持续到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下降并在喷嘴19上形成了弯液面为止。此时,形成在喷嘴19内或喷嘴19的开口附近处的弯液面在执行记录处理的情况下,并不是被形成于喷嘴19内的朝向喷嘴19内部而成为凸状的弯液面,而是从喷嘴开口或喷嘴19的开口附近朝向喷嘴19外部而成为凸状的弯液面。
如图14所示,在前擦拭动作中,使滑架124移动以使液滴喷出部12与擦拭机构140对置,并通过擦拭机构140而对液滴喷出部12进行擦拭。因此,通过由于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成为正压而使向喷嘴19的外侧膨出的气液界面与布擦拭器148的擦拭部149接触,从而液体从液滴喷出部12漏出。
前擦拭动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使液体从喷嘴19漏出,从而降低了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因此,如图14所示,在前擦拭动作中,也可以在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与擦拭部149不接触、而是从喷嘴19膨出的气液界面与擦拭部149接触的状态下执行擦拭动作。在前擦拭动作中,也可以在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与擦拭部149接触的状态下执行擦拭动作。
在执行清洁处理时,有时未将气泡从液滴喷出部12以及液体供给流道27中完全排出,而在液滴喷出部12以及液体供给流道27中残留有气泡。在清洁动作中,由于液体的压力变高,因此,液体中的气泡的体积将变小。在清洁停止动作之后,由于液体的压力变低,因此,液体中的气泡的体积将变大。因此,在清洁动作以及清洁停止动作中,气泡的容积发生变化。有时,通过气泡的容积发生变化,而使在喷嘴19中形成了弯液面时的液滴喷出部12以及液体供给流道27内的压力成为更高的状态。
当在液滴喷出部12以及液体供给流道27内的压力更高的状态下执行擦拭动作时,通过擦拭部149与从喷嘴开口膨胀成凸状的不稳定的弯液面接触,从而有可能成为弯液面被损坏致使液体扩张至喷嘴面18的状态。即,通过执行擦拭动作,从而有可能使被形成于喷嘴19内的弯液面成为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与液滴喷出部12或压力调节装置47相比靠下游侧的液体供给流道27内的压力已稳定的状态设为,液滴喷出部12以及液体供给流道27内的压力成为在喷嘴19内形成了弯液面的程度的负压的状态。
当前擦拭动作完毕时,成为与液滴喷出部12以及压力调节装置47相比靠下游侧的液体供给流道27内的压力已稳定的状态。此后,执行最终擦拭动作。
如图15所示,在最终擦拭动作中,在使布擦拭器148的擦拭部149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接触的状态下执行擦拭。这样,附着在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面18上的液体被去除,从而在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的内部形成正常的弯液面。
接下来,对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47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52通过吸收激光而发热的光吸收性树脂、或通过利用吸收光的色素而被着色的树脂,从而被形成。光吸收性树脂为,例如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隔膜56例如通过对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不同的材料进行层叠从而被形成。隔膜56具有使激光透射的透射性以及挠性。
挤压部件68通过透过激光的光透射性树脂而被形成。光透射性树脂例如是指聚苯乙烯、聚碳酸酯。隔膜56的透明度高于主体部52的透明度,且低于挤压部件68的透明度。
如图4所示,首先,作为夹持工序,通过使膨胀收缩部67的一部分插穿于插入孔70中的挤压部件68和主体部52来对隔膜56进行夹持。其次,作为照射工序,隔着挤压部件68而照射激光。于是,主体部52吸收透射了挤压部件68的激光并发热。通过此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使主体部52、隔膜56、挤压部件68被熔敷。因此,挤压部件68也作为制造压力调节装置47时对隔膜56进行挤压的夹具而发挥功能。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1)液滴喷出装置11在记录处理中未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这样,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从压力室20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液体将在循环通道30中流动。通过液体的流动,从而抑制了该液体的增稠。因此,通过第一排出动作,从而能够在不从喷嘴19喷出液滴的条件下抑制液体的增稠。因此,能够减少由维护而造成的液体的消耗。
(2)液滴喷出装置11在第一排出动作中,通过以维持喷嘴19内的气液界面的弯液面的方式从排出流道80侧抽吸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从而将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这样,通过从排出流道80侧抽吸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从而使喷嘴19内的弯液面向压力室20侧移动。即,喷嘴19内的液体将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喷嘴19内的液体的增稠。
(3)液滴喷出装置11在根据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而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具有设定值以上的容积而使压力室20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排出动作。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在其容积较小的情况下,有时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在液体中溶解、消失。在气泡的容积较小的情况下,通过例如以预定时间进行待机,从而能够在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的条件下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去除气泡。相反,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在其容积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扩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未预计到气泡将消失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由于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预计气泡将消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因此能够减少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的频率。
(4)液滴喷出装置11通过对检测部171隔开时间间隔而检测出的压力室20的振动波形进行比较,从而对压力室20内的状态是否已被改善进行推测,并且在推测为压力室20内的状态未被改善的情况下,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从喷嘴19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排出动作。即,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在即使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也未改善压力室20内的状态的情况下,且在即使待机了预定时间也未改善压力室20内的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将该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从喷嘴19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排出动作。由于第二排出动作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从喷嘴19向外部排出,因此,与经由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相比,成为对于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而言效果更好的动作。如此,通过在第一排出动作中压力室20内的状态未被改善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排出动作,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护液滴喷出部12。
(5)液滴喷出装置11在根据检测部171的检测结果而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20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压力室20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在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之前,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第二排出流道82而将共用液室17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三排出动作。在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20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压力室20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与多个压力室20连通的共用液室17内存在气泡。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在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20以及喷嘴19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20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压力室20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执行经由与共用液室17以及返回流道28连接的第二排出流道82而将共用液室17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三排出动作的情况。由此,能够排出被认为存在气泡的共用液室17内的液体。
(6)液滴喷出装置11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喷出液滴时,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排出流道80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当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时,由于液体的流动而使压力室20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当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喷出液体时,如果压力室20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则喷出液滴的喷嘴19的喷出精度将下降。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滴喷出装置11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中喷出液滴时,执行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由于第四排出动作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而流量较小,因此,压力室20内的压力未大幅度地发生变动。即,通过执行第四排出动作,从而即使在记录处理中液体从喷嘴19被喷出时,也能够在抑制压力室20内的压力的变动的同时抑制液体的增稠。
(7)液滴喷出装置11在未执行记录处理时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作为液滴喷出部12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排出流道80而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大的流量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的第五排出动作。当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时,通过液体的流动而使压力室20内的压力发生变动。当从压力室20流向返回流道28的液体的流量较大时,由于压力室20内的压力大幅度地发生变动,从而有时会导致外部气体从喷嘴19进入压力室20,或者液体从喷嘴19流出。与此相对,在经由与压力室20连接的排出流道80而将压力室20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28排出时,如果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压盖,则减小了由于压力室20内的压力的变动而使外部气体从喷嘴19进入压力室20或者液体从喷嘴19流出的可能性。因此,在通过盖151而对喷嘴面18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能够增大经由排出流道80而从压力室20内向返回流道28被排出的液体的流量。即,通过在压盖后的状态下执行第五排出动作,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液滴喷出部12进行维护。
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变更来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也可以在第一排出动作时,以从喷嘴19不喷出液体的程度来对致动器24进行驱动。这样,通过第一排出动作而易于排出压力室20内的液体。在该情况下,既可以对全部的致动器24进行驱动,也可以对与通过检测部171而检测出气泡的喷嘴19对应的致动器24进行驱动。也可以在对与检测出气泡的喷嘴19对应的致动器24进行驱动的情况下,通过由检测部171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频率来对致动器24进行驱动。
·也可以在第四排出动作时,以从喷嘴19不喷出液体的程度来对与未被用于记录处理的喷嘴19对应的致动器24进行驱动。这样,由于液体在未被用于记录处理中的喷嘴19内进行位移,因此,在该喷嘴19内,液体变得不易增稠。
·第一排出流道81以及第二排出流道82也可以被构成为,至少一部分通过挠性的部件而被形成。这样,即使不设置第一阻尼器285以及第二阻尼器286,也能够对液体流经排出流道80时的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的变动进行吸收。
·也可以在第一返回流道281中与第一开闭阀283相比靠液滴喷出部12侧、以及在第二返回流道282中与第二开闭阀284相比靠液滴喷出部12侧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而对循环泵29进行反馈控制。例如,也可以在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的变动被容许的范围内,对第一开闭阀283以及第二开闭阀284进行开闭控制。这样,在通过循环泵29的驱动而使液体流经排出流道80时,能够抑制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大幅度地发生变动的情况。
·也可以以排出液体供给流道27的气泡为目的而执行第三排出动作。例如,也可以为了排出滞留于压力调节机构35内的气泡而执行第三排出动作。
·第二返回流道282也可以与在液滴喷出部12中易于滞留气泡的部分连接。例如,第二返回流道282也可以与过滤器16的附近连接。
·也可以设置对压力调节机构35的液体流入部50或液体流出部51与液体供给流道27进行连接的流道。这样,能够在不经由液滴喷出部12的条件下使液体循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对压力调节机构35的液体流入部50或液体流出部51与液体供给流道27进行连接的流道上,设置开闭阀。
·也可以在针对每个液体的类别而具备多个液滴喷出部12的情况下,执行针对每个液滴喷出部12而不同的排出动作。例如,针对实施记录处理的液滴喷出部12而执行第四排出动作,针对不实施记录处理的液滴喷出部12而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由于在以单色模式来记录图像的情况下,仅使用黑色的油墨,因此,不使用蓝绿色、品红色、黄色的油墨。在连续地记录单色模式下的图像的情况下,在与未被用于记录处理中的蓝绿色、品红色、黄色对应的液滴喷出部12内,即使可以说执行第一排出动作,也有可能促进液体的增稠。因此,在经过预定时间以上而连续地记录单色模式下的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第三排出动作或第二排出动作。
·也可以在第二排出动作中朝向记录介质113而喷出液滴。在该情况下,当通过第二排出动作而被喷出的液滴附着在记录介质113上时,优选为,用户无法目视确认的程度的微小的液滴。既可以在被记录的图像中以不明显的方式喷出液滴,也可以对不影响图像的记录介质113的边缘部分喷出液滴。
·也可以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19喷出液滴的期间内,持续执行第四排出动作。
·也可以在记录处理中如滑架124的返回时或记录介质113的页面间隔那样、从喷嘴19不喷出液滴的期间内,持续执行第一排出动作。
·也可以在液滴喷出装置11起动的期间内,以第四排出动作的执行为基础,并根据维护处理中的喷嘴检查的结果,而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第二排出动作、第三排出动作。
·液滴喷出装置11也可以不具备检测部171。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记录处理中,在从喷嘴19喷出液滴的期间内执行第四排出动作,而在不从喷嘴19喷出液滴的期间内执行第一排出动作。
·在步骤S16中被执行的压力降低动作并不限于前擦拭动作。压力降低动作只要为通过从液滴喷出部12内排出被加压后的液体从而能够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下降的动作即可。
例如,压力降低动作也可以为,通过对致动器24进行驱动而使振动板21进行位移的动作。具体而言,压力降低动作也可以为使振动板21进行振动的动作。这样,在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较高、且喷嘴19内的气液界面不稳定的状态下,能够通过从喷嘴19排出液体而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下降。
也可以在作为压力降低动作而对致动器24进行驱动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施加于致动器24上的电压而使振动板21微弱地进行振动。在该情况下,被形成于喷嘴19上的不稳定的弯液面因振动板21的振动而被损坏。其结果为,液体从喷嘴19中漏出。使振动板21微弱地进行振动的情况下的振动是指,例如,在喷嘴19上形成了正常的弯液面时不会从喷嘴19喷出液滴的程度的振动板21的振动。
也可以在作为压力降低动作而对致动器24进行驱动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施加在致动器24上的电压,从而使振动板21强烈地进行振动。在该情况下,通过从喷嘴19喷出液滴,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下降。使振动板21强烈地进行振动的情况下的振动是指,例如,在记录处理时等向记录介质113喷出液滴时的振动板21的振动。
·压力降低动作也可以与前擦拭动作和对致动器24进行驱动的动作组合来实施。
·在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控制部160也可以在执行了最终擦拭动作之后,执行作为第二排出动作的冲洗。这样,能够易于在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内形成正常的弯液面。
·也可以在使擦拭部149与喷嘴面18接触而执行前擦拭动作的情况下,适当地变更前擦拭动作和最终擦拭动作中的擦拭部149对于喷嘴面18的接触力。例如,擦拭部149对于喷嘴面18的接触力在前擦拭动作以及最终擦拭动作中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使前擦拭动作中的接触力较弱。
·液体容纳部131也可以被设置于擦拭机构140的壳体141的铅直上部处。据此,在执行了清洁动作之后,能够在不使液滴喷出部12移动的条件下执行压力降低动作。因此,在液滴喷出部12的移动中,通过作用在液滴喷出部12上的振动,从而能够抑制加压状态下的液体从液滴喷出部12的喷嘴19漏出的情况。
·液体容纳部131也可以由可容纳液体的可动式的带构成。在该情况下,在上述带中,优选为,设置用于对带进行驱动的电机等的结构,以便将容纳液体的部分变更为未容纳液体的部分。
·按压机构48也可以在不具备膨胀收缩部67的条件下通过对空气室72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对隔膜56进行按压。例如,按压机构48也可以通过提高空气室72的压力,而使隔膜56向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变小的方向进行位移。按压机构48也可以通过降低空气室72的压力,而使隔膜56向液体流出部51的容积变大的方向进行位移。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作为压力降低动作,也可以通过将空气室72的压力设为小于大气压的负压而使液滴喷出部12内的压力下降。
·也可以在压力调节机构35与液滴喷出部12之间设置供液体流入以及流出的缓冲罐。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将缓冲罐的壁的一部分设为可弹性变形的可挠壁,并且设置使缓冲罐的容积可变的可挠壁进行位移的位移机构。据此,当在减小缓冲罐的容积的状态下执行了清洁动作之后,能够通过增大缓冲罐的容积而执行压力降低动作。
·液滴喷出部12所喷出的液体并不限于油墨,也可以为例如功能材料的粒子被分散或混合在液体中而形成的液状体等。例如,也可以喷出如下的液状体,所述液状体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而包含在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或像素材料等的材料。
以下,对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所掌握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液滴喷出装置具备:液滴喷出部,其具有共用液室、多个压力室、致动器、喷嘴和排出流道,通过利用所述致动器的驱动而将所述压力室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所述喷嘴喷出,从而对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处理,其中,所述共用液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流道而被供给液体,多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共用液室连通,所述致动器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喷嘴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排出流道与所述压力室连接,以便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所述液滴喷出部;返回流道,其与所述排出流道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供给流道一起形成用于使所述液体循环的循环通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未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
根据该结构,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从压力室向返回流道排出的液体将在循环通道中流动。通过液体的流动,从而抑制了该液体的增稠。因此,通过第一排出动作,从而能够在不从喷嘴喷出液滴的条件下抑制液体的增稠。因此,能够减少由维护造成的液体的消耗。
液滴喷出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第一排出动作中,通过以维持所述喷嘴内的气液界面的弯液面的方式从所述排出流道侧抽吸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从而将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
根据该结构,当从排出流道侧抽吸压力室内的液体时,喷嘴内的弯液面向压力室侧移动。即,喷嘴内的液体将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喷嘴内的液体的增稠。
液滴喷出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并且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推测为因存在于所述压力室以及所述喷嘴中的气泡具有设定值以上的容积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排出动作。
存在于压力室以及喷嘴中的气泡在其容积较小的情况下,有时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在液体中溶解、消失。在气泡的容积较小的情况下,通过例如以预定时间进行待机,从而能够在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的条件下从压力室以及喷嘴去除气泡。相反,存在于压力室以及喷嘴中的气泡其容积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扩大。根据上述结构,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预计不到气泡将消失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由于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能够预计到气泡将消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执行第一排出动作,因此,能够减少执行第一排出动作的频率。
液滴喷出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通过对所述检测部隔开时间间隔而检测出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比较,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是否已被改善进行推测,并且在推测为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未被改善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从所述喷嘴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排出动作。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即使执行了第一排出动作也未改善压力室内的状态的情况下,在即使待机了预定时间也未改善压力室内的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将该压力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排出动作。由于第二排出动作将压力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向外部排出,因此,与经由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相比,成为对于液滴喷出部的维护而言效果更好的动作。这样,通过在第一排出动作中压力室内的状态未被改善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排出动作,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护液滴喷出部。
液滴喷出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所述液滴喷出部在所述排出流道为第一排出流道的情况下,具有第二排出流道,所述第二排出流道与所述共用液室以及所述返回流道连接,以便在不经由所述压力室的条件下将所述共用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推测为因存在于所述压力室以及所述喷嘴中存气泡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所述压力室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第一排出动作之前,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排出流道将所述共用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三排出动作。
在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以及喷嘴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压力室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与多个压力室连通的共用液室中存在气泡。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推测为因存在于压力室以及喷嘴中的气泡而使压力室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压力室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执行经由与共用液室以及返回流道连接的第二排出流道而将共用液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三排出动作。由此,能够排出被认为存在气泡的共用液室内的液体。
液滴喷出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记录处理中从所述喷嘴喷出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
当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时,由于液体的流动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当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喷出液滴时,如果压力室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则喷出液滴的喷嘴的喷出精度将下降。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喷出液滴时,执行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返回流道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由于第四排出动作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而流量较小,因此,压力室内的压力未大幅度地发生变动。即,通过执行第四排出动作,从而即使在记录处理中液滴从喷嘴被喷出时,也能够在抑制压力室内的压力的变动的同时抑制液体的增稠。
液滴喷出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备盖,所述盖被构成为,对所述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进行压盖,在未执行所述记录处理时通过所述盖而对所述喷嘴面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大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的排出的第五排出动作。
当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时,通过液体的流动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发生变动。当从压力室流向返回流道的液体的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压力室内的压力大幅度地发生变动,从而有时会导致外部气体从喷嘴进入压力室内,或者液体从喷嘴流出。与此相对,在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使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时,如果通过盖而对喷嘴面进行压盖,则减小了由于压力室内的压力的变动而使外部气体从喷嘴进入压力室或者液体从喷嘴流出的可能性。因此,在通过盖而对喷嘴面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能够增大经由排出流道而从压力室内向返回流道被排出的液体的流量。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压盖后的状态下执行第五排出动作,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液滴喷出部进行维护。
作为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所述液滴喷出装置具备:液滴喷出部,其具有共用液室、多个压力室、致动器、喷嘴和排出流道,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致动器的驱动而将所述压力室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所述喷嘴喷出,从而对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处理,其中,所述共用液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流道而被供给液体,多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共用液室连通,所述致动器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喷嘴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排出流道与所述压力室连接以便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所述液滴喷出部;返回流道,其与所述排出流道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供给流道一起形成用于使所述液体循环的循环通道,在所述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未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
根据该方法,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从压力室向返回流道排出的液体在循环通道中流动。通过液体的流动,从而抑制了该液体的增稠。因此,通过第一排出动作,从而能够在不从喷嘴喷出液滴的条件下抑制液体的增稠。因此,能够减少由维护而造成的液体的消耗。
作为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从所述喷嘴喷出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
当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时,由于液体的流动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当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喷出液滴时,如果压力室内的压力变得不稳定,则喷出液滴的喷嘴的喷出精度将下降。因此,根据上述方法,在记录处理中从喷嘴喷出液滴时,执行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以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返回流道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由于第四排出动作与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而流量较小,因此,压力室内的压力未大幅度地发生变动。即,通过执行第四排出动作,从而即使在记录处理中液滴从喷嘴被喷出时,也能够在抑制压力室内的压力的变动的同时抑制液体的增稠。
作为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所述液滴喷出装置具备盖,所述盖被构成为,对所述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进行压盖,在未执行所述记录处理时在通过所述盖而对所述喷嘴面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大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五排出动作。
当为了抑制液体的增稠而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时,通过液体的流动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发生变动。当从压力室流向返回流道的液体的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压力室内的压力大幅度地发生变动,从而有时会导致外部气体从喷嘴进入压力室内,或者液体从喷嘴流出。与此相对,在经由与压力室连接的排出流道而将压力室内的液体向返回流道排出时,如果通过盖而对喷嘴面进行压盖,则减小了由于压力室内的压力的变动而使外部气体从喷嘴进入压力室或者液体从喷嘴流出的可能性。因此,在通过盖而对喷嘴面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能够增大经由排出流道而从压力室内向返回流道被排出的液体的流量。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压盖后的状态下执行第五排出动作,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液滴喷出部进行维护。
于2018年7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30461号的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考而被合并于此。
符号说明
11…液滴喷出装置;12…液滴喷出部;13…液体供给源;16…过滤器;17…共用液室;18…喷嘴面;19…喷嘴;20…压力室;21…振动板;22…供给侧连通通道;23…收纳室;24…致动器;26…安装部;27…液体供给流道;28…返回流道;29…循环泵(流动机构);30…循环通道;31…加压机构;32…过滤器单元;33…静态混合器;34…液体贮留部;35…压力调节机构;37…挠性部件;38…容积泵;39…单向阀;40…单向阀;41…泵室;42…负压室;43…减压部;44…按压部件;45…弹簧;46…脱气机构;47…压力调节装置;48…按压机构;50…液体流入部;51…液体流出部;52…主体部;53…壁;54…贯穿孔;55…过滤器部件;56…隔膜;56a…第一面;56b…第二面;57…连通路径;59…开闭阀;60…阀部;61…受压部;62…上游侧按压部件;63…下游侧按压部件;66…压力调节室;67…膨胀收缩部;68…挤压部件;69…压力调节部;70…插入孔;71…开口部;72…空气室;74…加压泵;75…连接路径;76…压力检测部;77…流体压调节部;80…排出流道;81…第一排出流道;82…第二排出流道;83…排出液室;84…排出侧连通通道;112…支承台;113…记录介质;114…输送部;116…主体;117…罩盖;118…输送辊对;119…输送辊对;120…引导板;121…输送电机;122…导向轴;123…导向轴;124…滑架;125…滑架电机;130…冲洗机构;131…液体容纳部;132…开口;140…擦拭机构;141…壳体;141a…开口;142…放卷辊;143…收卷辊;144…中间辊;145…按压部件;146…第一擦拭器驱动部;147…第二擦拭器驱动部;148…布擦拭器;149…擦拭部;150…盖机构;151…盖;152…盖驱动部;160…控制部;161…接口部;162…CPU;163…存储器;164…控制电路;165…驱动电路;170…检测器组;171…检测部;180…计算机;281…第一返回流道;282…第二返回流道;283…第一开闭阀;284…第二开闭阀;285…第一阻尼器;286…第二阻尼器;291…第一循环泵(流动机构);292…第二循环泵(流动机构);461…脱气室;462…脱气膜;463…减压室;464…减压流道;465…泵;A…供给方向;B…循环方向;E…弯液面;F…弯液面;G…弯液面;X…扫描方向;Y…输送方向;Z…铅直方向。

Claims (10)

1.一种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滴喷出部,其具有共用液室、多个压力室、致动器、喷嘴和排出流道,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致动器的驱动而将所述压力室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所述喷嘴喷出,从而对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处理,其中,所述共用液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流道而被供给液体,多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共用液室连通,所述致动器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喷嘴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排出流道与所述压力室连接以便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
返回流道,其与所述排出流道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供给流道一起形成用于使所述液体循环的循环通道;
控制部,其在所述记录处理中未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排出动作中,通过以维持所述喷嘴内的气液界面的弯液面的方式从所述排出流道侧抽吸所述压力室内的液体,从而将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推测为因存在于所述压力室以及所述喷嘴中的气泡具有设定值以上的容积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排出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所述检测部隔着时间间隔而检测出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比较,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是否被改善进行推测,并且在被推测为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未被改善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从所述喷嘴向外部排出的第二排出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对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液滴喷出部在所述排出流道为第一排出流道的情况下,具有第二排出流道,所述第二排出流道与所述共用液室及所述返回流道连接,以便在不经由所述压力室的条件下将所述共用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
所述控制部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推测为因存在于所述压力室以及所述喷嘴中的气泡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处于异常的所述压力室的数量在设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第一排出动作之前,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排出流道将所述共用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三排出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处理中从所述喷嘴喷出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盖,所述盖被构成为,对所述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进行压盖,
所述控制部在未执行所述记录处理时通过所述盖而对所述喷嘴面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大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的排出的第五排出动作。
8.一种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滴喷出装置具备:
液滴喷出部,其具有共用液室、多个压力室、致动器、喷嘴和排出流道,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致动器的驱动而将所述压力室的液体作为液滴而从所述喷嘴喷出,从而对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处理,其中,所述共用液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流道而被供给液体,多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共用液室连通,所述致动器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喷嘴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设置,所述排出流道与所述压力室连接以便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
返回流道,其与所述排出流道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供给流道一起形成用于使所述液体循环的循环通道,
在所述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中,
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未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一排出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从所述喷嘴喷出液滴时,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小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四排出动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滴喷出装置具备盖,所述盖被构成为,对所述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进行压盖,
当在未执行所述记录处理时通过所述盖而对所述喷嘴面进行了压盖的状态下,作为所述液滴喷出部的维护动作,而执行经由所述排出流道将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以与所述第一排出动作相比较大的流量向所述返回流道排出的第五排出动作。
CN201910603646.1A 2018-07-10 2019-07-05 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 Active CN110696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0461 2018-07-10
JP2018130461A JP7107041B2 (ja) 2018-07-10 2018-07-10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6492A true CN110696492A (zh) 2020-01-17
CN110696492B CN110696492B (zh) 2022-08-19

Family

ID=6913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3646.1A Active CN110696492B (zh) 2018-07-10 2019-07-05 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0692B2 (zh)
JP (1) JP7107041B2 (zh)
CN (1) CN1106964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6556B2 (ja) * 2020-02-13 2024-05-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22018679A (ja) * 2020-07-16 2022-0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KR102655947B1 (ko) * 2020-09-03 2024-04-11 세메스 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7802A (zh) * 1998-07-28 2000-03-22 佳能株式会社 喷液头、喷液方法和喷液装置
JP2005231085A (ja) * 2004-02-17 2005-09-02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60007260A1 (en) * 2004-07-07 2006-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ejectio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2310656A (zh) * 2010-06-29 2012-01-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设备和喷墨打印设备
CN103079828A (zh) * 2010-07-01 2013-05-01 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流道是否已准备好喷射液滴
CN104827769A (zh) * 2014-02-07 2015-08-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5690999A (zh) * 2014-12-11 2016-06-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排出装置
CN108528048A (zh) * 2017-03-03 2018-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9731B2 (ja) 2003-03-18 2009-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DE602004021867D1 (de) 2003-02-28 2009-08-20 Seiko Epson Corp Tröpfchenausstoss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Ausstossausfallbeseitigung
JP4314849B2 (ja) 2003-03-14 2009-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気泡量検出方法
JP4784129B2 (ja) 2005-03-31 2011-10-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8201023A (ja) 2007-02-21 2008-09-04 Sii Printek Inc ヘッドチップ、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45748B2 (ja) 2007-03-30 2013-0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回復動作制御方法
US20100020126A1 (en) * 2008-07-23 2010-01-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supply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0069798A (ja) 2008-09-19 2010-04-02 Fujifilm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1240564A (ja) 2010-05-18 2011-12-01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吐出検査方法
JP5533457B2 (ja) * 2010-09-02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60253B2 (ja) 2011-09-30 2014-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異常ノズル検知方法
JP5884049B2 (ja) 2011-12-05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点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JP2014094449A (ja) 2012-11-07 2014-05-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14094505A (ja) 2012-11-09 2014-05-22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装置
JP6167601B2 (ja) 2013-03-27 2017-07-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9340048B2 (en) 2013-08-21 2016-05-17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Inkjet print head health detection
JP6603981B2 (ja) 2013-09-05 2019-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63109A (ja) 2013-09-26 2015-04-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充填方法
JP6307894B2 (ja) 2014-01-23 2018-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状態検出方法
JP6256078B2 (ja) 2014-02-14 2018-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吐出異常検査方法
JP2015174424A (ja) 2014-03-18 2015-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循環流速調整方法
JP2016020088A (ja) 2014-06-19 2016-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液滴吐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7791B2 (ja) * 2015-04-03 2018-09-2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循環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6816396B2 (ja) 2015-08-26 2021-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液滴吐出ヘッドの異常吐出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69620B2 (en) 2015-08-26 2017-06-06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bnormal ejection of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head
JP2017052227A (ja) 2015-09-11 2017-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ユニット、液体吐出装置に設けられる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606655B2 (ja) 2015-12-25 2019-11-20 キリンテクノ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容器搬送装置、および該容器搬送装置を備えた検査装置
US20170282544A1 (en) 2016-03-31 2017-10-05 Xerox Corporation Single jet recirculation in an inkjet print head
JP2017209821A (ja) 2016-05-24 2017-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6776622B2 (ja) 2016-05-27 2020-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合流部材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943040B2 (ja) 2016-09-14 2021-09-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US10105944B2 (en) 2016-09-14 2018-10-23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charge head,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7802A (zh) * 1998-07-28 2000-03-22 佳能株式会社 喷液头、喷液方法和喷液装置
JP2005231085A (ja) * 2004-02-17 2005-09-02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60007260A1 (en) * 2004-07-07 2006-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ejectio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2310656A (zh) * 2010-06-29 2012-01-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设备和喷墨打印设备
CN103079828A (zh) * 2010-07-01 2013-05-01 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流道是否已准备好喷射液滴
CN104827769A (zh) * 2014-02-07 2015-08-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5690999A (zh) * 2014-12-11 2016-06-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排出装置
CN108528048A (zh) * 2017-03-03 2018-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16893A1 (en) 2020-01-16
JP7107041B2 (ja) 2022-07-27
JP2020006598A (ja) 2020-01-16
CN110696492B (zh) 2022-08-19
US10780692B2 (en)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6492B (zh) 液滴喷出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的维护方法
US10875309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44218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13147179B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CN109484026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484025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20026220A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11807010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11559173B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8789933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11491793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914895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220063282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1623441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719666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25522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739240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19123190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