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2200A - 天线隔离增强 - Google Patents

天线隔离增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2200A
CN110692200A CN201780091468.8A CN201780091468A CN110692200A CN 110692200 A CN110692200 A CN 110692200A CN 201780091468 A CN201780091468 A CN 201780091468A CN 110692200 A CN110692200 A CN 110692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ntenna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circuit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4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罗·奥勒森
西蒙·斯文森
欧勒·雅盖尔斯基
法鲁克·沙伊克
丹尼尔·施瓦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I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IP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I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92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01Q1/525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between e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提供一对部分重叠的天线之间的隔离的技术。一种示例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耦合到第一收发器的第一天线,和通过包括第二馈送的第二信号路径耦合到第二收发器的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部分重叠。示例电子设备还包括补偿电路,该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一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路径并且被配置为生成提供对在第二天线处从第一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的补偿信号。

Description

天线隔离增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改善包含多个独立RF系统的设备中的天线之间的隔离的技术。这样的设备可包括移动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和手镯、物联网(Internet or Things,IoT)设备等等。
背景技术
移动计算设备中包括的集成无线技术的数量在增加。这些无线技术包括但不限于WIFI、WiGig和无线广域网(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技术,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每个无线技术规定与天线隔离有关的某些认证标准。同时,设备内用于支持这些无线技术的天线的可用空间在收缩,使得维持适当的天线隔离更加困难。诸如表面声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滤波器之类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滤波器经常被用于提供天线隔离。然而,这样的设备向系统的设计添加了复杂性和成本。此外,RF滤波器为了恰当的操作通常要求一些频率分隔。因此,RF滤波器可能不适合于其间没有防护频带的邻近频率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提供增强隔离的天线系统的图。
图2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示例馈送系统。
图3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
图4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
图5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
图6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
图7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
图8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
图9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
图10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
图11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
图12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
图13是具有多个独立RF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4是操作具有多个独立RF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相同的数字在本公开和附图各处始终用于指代相似的组件和特征。100系列的数字指代最初出现于图1中的特征;200系列的数字指代最初出现于图2中的特征;等等依此类推。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用于改善天线之间的隔离的技术。取决于天线可用的形状因数的大小和使用中的频率带,存在天线隔离目标难以实现的多个场景。例如,可能希望诸如智能手镯之类的小形状因数设备支持WiFi和蜂窝功能。在这种小设备中,WiFi天线和蜂窝天线之间的固有天线隔离可低至5到8分贝(dB)。当前的依赖于RF滤波器的前端解调方案可能由于可操作频率带之间的防护频带的不足而不适合于改善天线隔离。例如,在用于2.4GHz WiFi的ISM频带(2400MHz到2483.5MHz)和LTE频带40(2300MHz到2400MHz)之间没有防护频带,并且在ISM频带和LTE频带41(2496MHz到2690MHz)之间只有12.5MHz防护频带。照此,对于WiFi和蜂窝频带利用SAW滤波器、BAV滤波器或FBAR滤波器的当前RF前端解决方案没有提供充分的共存性能。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增强天线隔离的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展现高固有隔离的一对天线。此外,天线馈送系统被构造来提供模拟补偿,这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天线隔离。两个RF隔离技术的组合提供了足够高的隔离来应对接收设备的频率带中的传输噪声。例如,本技术能够在非常小的形状因数内的WiFi和LTE RF收发器端口之间提供大于40dB的RF隔离。
此外,本文描述的技术在不使用诸如SAW滤波器之类的RF滤波器的情况下提供高水平的隔离。模拟补偿系统只包括诸如RF开关、电容器和电感器之类的无源组件,而不使用信号放大。从而,电流消耗、线性失真和信号噪声不显著。电路因此可容易地与现有RF收发器前端电路和拓扑相组合,而无需对这些系统的任何硬件修改。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拟补偿被配置为可调谐的。这样,模拟补偿可响应无线系统的操作条件以在某些操作条件下提供增强的性能。
图1是提供增强隔离的天线系统的图。天线系统100包括一对重叠的天线,在这里称为第一天线102和第二天线104。术语“重叠”指的是以下事实:一个天线的一部分穿过另一天线的一部分,使得这两个天线至少部分占据天线平面的相同区域。天线102和104都导电性地耦合到共同的接地平面106。天线系统可被制造为平面结构,例如制造成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一层或多层,或者可从金属线或条带之类的形成。天线102包括谐振元件108和耦合到接地平面106的接地臂110。天线104包括谐振元件112和耦合到接地平面106的接地臂1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电感器(未示出)之类的无源电路元件可串联耦合在谐振元件和接地平面之间,例如串联耦合在接地臂110、114和接地平面106之间。
每个天线102和104被利用间接馈送技术来馈送,其中馈送电容性或电感性地耦合到天线的谐振元件。因此,系统包括电容性地耦合到第一天线102的谐振元件108的第一馈送元件116,和电容性地耦合到第二天线104的谐振元件112的第二馈送元件118。每个馈送元件通过传输线120和122电容性地耦合到相应通信子系统的相应收发器。收发器可以是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提供集成的发送和接收能力的电路模块。然而,本文使用的术语收发器更广泛地指可提供接收能力、或者发送能力或者这两者的电路模块。
第一天线102在重叠点124处与第二天线104重叠。在重叠点124处,第一接地臂从第二接地臂下方经过,不发生电接触。导电绝缘体可在重叠点124处插入在天线之间以防止电接触。在一些示例中,可通过将第一天线的一部分的全部布置在多层PCB的单独一层中来避免电接触。
每个谐振元件可大约是四分之一波长那么长。例如,如果天线在2.4千兆赫下操作,则每个谐振元件可大约是30毫米。谐振元件可从接地平面延伸出大约6毫米。
天线系统100还包括布置成邻近重叠点124的扼流元件126。扼流元件是诸如电容器或电感器之类的无源电组件,两个天线通过它耦合。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扼流元件126就在两个谐振元件下方将第一接地臂耦合到第二接地臂。扼流元件126通过抵消一个谐振元件从另一谐振元件接收到的电能量来将两个天线从电气上解除耦合。换言之,在第二谐振元件112处从第一谐振元件108接收到的电能量被从第一谐振元件108通过扼流元件126传送到第二谐振元件112的能量所抵消。在另一方向上,对于在第一谐振元件112处从第二谐振元件108接收的能量,相同的抵消适用。
每个天线102和104可独立地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天线102可以是发送天线并且天线104可以是接收天线。在一些示例中,两个天线都作为发送器和接收器操作。天线也可在相同的频率带或者在不同的频率带操作。例如,天线102可被配置用于LTE蜂窝通信,而天线104可被配置用于WLAN通信,利用诸如WiFi之类的通信协议。其他配置也是可能的。
用于天线的馈送系统被配置为提供模拟补偿来进一步隔离天线102和104。各种示例馈送系统在下文联系图2-图8描述。
图2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示例馈送系统。在此示例馈送系统200中,天线102被配置为接收天线并且天线104被配置为发送天线。接收天线102耦合到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202的输入并且发送天线耦合到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两个天线都可以是WiFi天线、LTE天线或者其他天线类型。例如,侵略者可以是WIFI发送器,而受害者可以是LTE TDD频带40或41的接收电路,或者侵略者可以是LTE发送器,而受害者可以是WIFI接收电路。
虽然该天线配置提供了天线102和104之间的某种程度的隔离,但由发送天线104发送的信号的某个部分将作为干扰信号被接收天线102接收。在接下来的示例中,干扰的源被称为侵略者,并且干扰的接收者被称为受害者。
本文描述的模拟补偿技术通过从作为受害者的接收器的LNA 202之前的信号链中减去侵略者信号来工作。为此,发送的信号的一部分被耦合到第二RF路径上,在这里其被称为补偿路径,该补偿路径包括补偿电路。耦合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被调整,并且调整后的信号在其到达LNA 202的输入之前被从由接收天线102接收的信号中减去。
如图2中所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耦合到功率分配器206,功率分配器206将发送的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路径。补偿路径包括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的移相器208。移相器208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移相器并且包括诸如电感器、可变电容器等等之类的无源电组件。移相器208可以是可变的以提供自适应调谐,因为天线之间的传递函数将由于手持设备中的头部和手部的效应而变化。然而,固定的移相器对于固定安装也是可能的,在固定安装中电磁耦合不变化。
补偿路径通过信号组合器212耦合到接收天线102的信号路径。信号组合器212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信号组合器,例如包括定向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补偿路径可在LNA202的输入之前的任何点耦合到接收天线102的信号路径。
补偿路径还包括调整补偿信号的幅度的衰减器210。衰减器210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衰减器,例如可变晶体管等等。在此示例中,衰减器210是可变的。然而,固定的衰减器也是可能的。移相器208和衰减器210一起将补偿信号调整为与由接收天线102接收到的信号相比在幅度上大致相等并且在相位上偏移180度。
在一些示例中,诸如SAW滤波器之类的高品质因数(Q-factor)滤波器可被包括在信号组合器212和LNA 202之间。对于这种高品质因数滤波器的相位响应是非常迅速并且难以预测和建模的,尤其是频带边缘处。在补偿信号进入任何高Q前端滤波器之前将其组合到接收信号链中使得可以调谐补偿信号,而不考虑高Q滤波器的相位响应。移动设备中通常使用的天线的相位响应由于天线之间的频率响应中的低得多的Q而低得多。然而,两个天线之间的相位响应和幅度响应可根据电磁环境而变化,而电磁环境由于用户交互而变化。因此,移相器208和衰减器210可以是可调整的,使得补偿信号可被自适应地调谐来考虑到相位响应和幅度响应中的变化。
图3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示例馈送系统300与图2的馈送系统200类似并且包括耦合到LNA 202的输入的天线102、耦合到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的天线104、移相器208和衰减器210。然而,补偿路径通过一对定向RF耦合器302和304耦合到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信号路径。
定向RF耦合器是耦合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功率的四端口功率耦合器件。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耦合到RF耦合器304的输入端口。信号功率的大部分通过RF耦合器304的发送端口行进到天线104。某个百分比的信号通过RF耦合器304的耦合端口被发送到补偿路径。RF耦合器的隔离端口通过电阻器306耦合到地。发送信号的耦合到补偿路径的百分比由RF耦合器的耦合因数确定,该耦合因数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变的。
RF耦合器302将补偿路径耦合到接收天线的信号路径。补偿路径的输出(例如衰减器210的输出)耦合到RF耦合器302的输入端口。某个百分比的补偿信号传递到RF耦合器302的发送端口,RF耦合器302的发送端口通过电阻器308耦合到地,并且某个百分比的补偿信号耦合到LNA202的输入。移相器208和衰减器210将补偿信号调整为与由接收天线102接收到的信号相比在幅度上大致相等并且在相位上偏移180度。取决于耦合因数,由天线102接收到的某个百分比的信号也将通过RF耦合器302耦合到地。
图4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示例馈送系统400与图3的馈送系统300类似并且包括耦合到LNA 202的输入的天线102、耦合到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的天线104、移相器208以及将补偿路径耦合到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信号路径的RF耦合器402和404。然而,在示例馈送系统400中,RF耦合器402和404的耦合因数是可调整的,并且耦合到接收天线102的信号路径的补偿信号的幅度受RF耦合器402和404中的一者或两者而不是单独的衰减器的控制。
图5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示例馈送系统500与图4的馈送系统400类似并且包括天线102、天线104、移相器208以及将补偿路径耦合到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信号路径的一对定向RF耦合器302和304。此外,RF耦合器402和404的耦合因数是可调整的,并且耦合到接收天线102的信号路径的补偿信号的幅度受RF耦合器402和404中的一者或两者而不是单独的衰减器的控制。
在馈送系统500中,天线102耦合到第一收发器,在这里称为收发器A 502,并且天线104耦合到第二收发器,在这里称为收发器B 504。收发器A 502和收发器B 504可被配置用于任何适当类型的无线通信协议。例如,收发器A 502可以是LTE前端模块并且收发器B504可以是WiFi模块。其他配置也是可能的。
收发器A 502和收发器B 504都能够单独地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因此,取决于在任何给定时间发生的通信,每个收发器对于另一收发器可以是干扰的源。馈送系统500是对称的,从而使得当侵略者和受害者角色在收发器之间被切换时,不需要执行额外的RF切换来为两个收发器提供适当的隔离。此外,没有由于电阻性衰减器或功率分配器而耗散DC功率。
馈送系统500可被配置为被基于由两个收发器的发送功率水平、收发器工作的频率带等等所表征的两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活动而调整。此外,两个耦合器可被对称地或非对称地调谐以改善系统性能来获得最低功率消耗或最佳RF性能。例如,可能有这样的时间,此时收发器A和收发器B在提供宽防护频带的频率下操作。在这种场景中,可能不需要超过由天线本身提供的固有隔离的高水平额外补偿。因此,两个RF耦合器的耦合因数可被降低,从而降低补偿信号的幅值并且降低通过RF耦合器的RF功率损耗。
在一些示例中,RF耦合器可被非对称地调谐以增大一个收发器相对于另一个的灵敏度。增大RF耦合器402的耦合因数并且降低RF耦合器404的耦合因数将通过降低通过耦合器404的功率损耗同时在收发器B的接收信号路径上维持相同水平的抵消而倾向于增大收发器B的灵敏度。折衷是通过耦合器402的功率损耗将被增大。如果收发器A处的接收信号强度高于收发器B处的接收信号强度,则这种折衷可能是有益的。
图6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示例馈送系统600与图5的馈送系统600类似并且包括天线102、天线104、移相器208以及将补偿路径耦合到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信号路径的一对可调整定向RF耦合器302和304。耦合到接收天线102的信号路径的补偿信号的幅度受RF耦合器402和404的一者或两者的控制。此外,天线102耦合到收发器A 502,并且天线104耦合到收发器B 504,收发器A 502和收发器B504的每一者可被配置用于任何适当类型的无线通信协议。
馈送系统600还包括一组旁路开关602,该组旁路开关602被配置为在两个收发器的操作条件适当时将补偿路径解除耦合。例如,当收发器A和收发器B在提供宽防护频带的频率下操作时,或者当通过RF耦合器的功率损耗被确定为有害时,补偿路径可被解除耦合。旁路开关602可被一致地切换以将RF耦合器耦合或解除耦合。将RF耦合器解除耦合使补偿路径脱离并且消除通过RF耦合器的功率损耗。
图7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在一些情况下,取决于RF耦合器的设计,RF耦合器中的插入损耗可能较高。示例馈送系统700通过将侵略者的信号路径通过RF分配器而不是RF耦合器耦合到补偿路径来降低系统中的损耗。示例馈送系统700包括耦合到收发器A502的天线102和耦合到收发器B 504的天线104。补偿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由可调整移相器208和可调整衰减器210来控制。天线102和104的信号路径由功率分配器702和704和RF耦合器302和304耦合到补偿路径。功率分配器可以是固定的(即,不可调整的)非对称电阻性功率分配器。
馈送系统700包括可配置来根据两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活动调整补偿方案的切换复合体。开关602是旁路开关,这些旁路开关可被控制来在不需要额外补偿的时间期间使用或解除补偿路径。开关706可被控制来在补偿被开启时完成适当的补偿路径。图7中所示的开关设置是当收发器A在对收发器B充当侵略者时将被激活的开关设置。在开关设置的这个配置中,来自收发器A的功率被输出到RF功率分配器702,并且发送功率的一部分被转向到补偿路径。补偿信号随后被移相器208进行相位调整并且被衰减器210进行幅度调整。经相位和幅度调整的补偿信号随后被输出到RF耦合器304并且与天线104的信号路径相组合。经补偿的信号随后绕过RF功率分配器704并且到达收发器B 504。在收发器B是对收发器A的侵略者的时间期间,开关706的开关设置将与图7中所示的相反。
图8是提供一对天线之间的隔离的另一示例馈送系统。示例馈送系统800与图7的馈送系统700类似并且包括耦合到收发器A 502的天线102、耦合到收发器B 504的天线104以及用于调谐补偿信号的可调整移相器208和衰减器210。天线102和104的信号路径由RF耦合器302和304和一对RF分配器网络802和804耦合到补偿路径。
RF分配器网络802和804包括一组RF功率分配器806和一组开关808,该组开关808可被控制来将特定的RF分配器806耦合到补偿路径。每个RF分配器806被配置为提供不同的功率耦合因数。对RF功率分配器806的选择是用于对补偿信号的粗略调谐并且取决于生成适当的补偿信号所需要的衰减的水平。对补偿信号的幅度的进一步调谐可由可变衰减器210执行。虽然在图6所示的RF分配器网络802和804的每一者中包括四个RF功率分配器806,但将会明白取决于特定实施例的设计可包括任何适当数量的RF功率分配器,例如2、3、5或更多个RF功率分配器。
开关602是旁路开关,这些旁路开关可被控制来在不需要额外补偿的时间期间使用或解除补偿路径。取决于哪个收发器是侵略者和哪个收发器是受害者,开关706可与开关808相协调地控制来在补偿被开启时完成适当的补偿路径。
图8中所示的开关设置是当收发器A在对收发器B充当侵略者时将被激活的开关设置。在开关设置的这个配置中,来自收发器A的功率被输出到RF功率分配器,并且发送功率的一部分被转向到补偿路径。补偿信号随后由移相器208进行相位调整并且由衰减器210进行幅度调整。经相位和幅度调整的补偿信号随后被输出到RF耦合器304并且与天线104的信号路径相组合。经补偿的信号随后绕过RF功率分配器网络804并且到达收发器B 504。在收发器B是对收发器A的侵略者的时间期间,开关706和808的开关设置将与图8中所示的相反。
图9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线条902示出了在受害者处从侵略者接收到的信号水平S21。图9中表示的天线系统被调谐来在2.4千兆赫(GHz)WiFi频带和LTE频带3(1.8GHz)在天线之间提供高水平的隔离。此配置可基于两个天线的实际操作频率来选择,例如如果一个天线是在2.4GHz操作的WLAN天线并且另一个天线在LTE频带3操作。
从图9中可以看出,在2.4GHz WiFi频带上在天线之间提供了大约40到50dB的隔离。此隔离主要是由于重叠天线的物理配置和如图1中描述的扼流元件而产生的。此外,在LTE频带3上在天线之间提供了大约40到60dB的隔离。LTE频带中的隔离主要是由于馈送系统,其在此示例中生成偏移330度的补偿信号相位。由馈送系统生成的补偿信号可被调谐来提供如图10-图12中所示的变化的隔离特性。
图10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线条1002示出了在受害者处从侵略者接收到的信号水平S21。图10中表示的天线系统被调谐来在2.4千兆赫(GHz)WiFi频带和LTE频带2(1.9GHz)在天线之间提供高水平的隔离。
在此示例中,馈送系统生成偏移290度的补偿信号相位。这将峰值LTE隔离水平偏移到LTE频带2并且在整个LTE频带2上提供了大约40到超过60dB的隔离。此外,补偿信号的相位偏移改善了2.4GHz WiFi上的隔离,提供了大约40到超过60dB的隔离。
图11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线条1102示出了在受害者处从侵略者接收到的信号水平S21。图11中表示的天线系统被调谐来在2.4千兆赫(GHz)WiFi频带和LTE频带1(2.1GHz)在天线之间提供高水平的隔离。
在此示例中,馈送系统生成偏移270度的补偿信号相位。这将峰值LTE隔离水平偏移到LTE频带1并且在整个LTE频带2上提供了大约40到超过80dB的隔离。此外,补偿信号的相位偏移降低了2.4GHz WiFi上的隔离,但仍提供大约40到超过55dB的隔离。
图12是图示出部分共享相同体积并且由被配置为提供额外模拟补偿的天线馈送系统馈送的一对天线的仿真隔离特性的曲线图。线条1202示出了在受害者处从侵略者接收到的信号水平S21。图12中表示的天线系统被调谐来在2.4千兆赫(GHz)WiFi频带和LTE频带40(2.3GHz)在天线之间提供高水平的隔离。
在此示例中,馈送系统生成偏移200度的补偿信号相位。这将峰值LTE隔离水平偏移到LTE频带40,其与2.4GHz WiFi频带相邻。这个相位偏移在两个频带上都导致大于40dB的隔离。
图13是具有多个独立RF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1300可例如是平板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或者智能手表等等。电子设备1300可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指令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302,以及存储可被CPU 1302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设备1304。CPU可通过总线1306耦合到存储器设备1304。此外,CPU 1302可以是单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计算集群或者任何数量的其他配置。此外,电子设备1300可包括多于一个CPU 1302。存储器设备1304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闪存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存储器系统。例如,存储器设备1304可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
电子设备1300还可包括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308。如图所示,CPU 1302可通过总线1306耦合到GPU 1308。GPU 1308可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1300内执行任何数量的图形操作。例如,GPU 1308可被配置为渲染或操纵图形图像、图形帧、视频等等以被显示给电子设备1300的用户。
电子设备1300还可包括存储设备1310。存储设备1310是非易失性物理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器、光驱动器、闪盘驱动器、驱动器的阵列或者这些的任何组合。存储设备1310可存储用户数据,例如音频文件、视频文件、音频/视频文件以及图片文件等等。存储设备1310也可存储编程代码,例如设备驱动器、软件应用、操作系统等等。存储到存储设备1310的编程代码可被CPU 1302、GPU 1308或者可包括在电子设备1300中的任何其他处理器执行。
电子设备1300还可包括显示器1312和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设备1314,例如开关、按钮、键盘、鼠标或者轨迹球等等。输入设备1314之一可以是触摸屏,其可与显示器1312集成。
电子设备1300还包括收发器1316和馈送系统1318。收发器1318可以是上文在图1-图12中描述的任何收发器。类似地,馈送系统1318可以是上文联系图1-图12描述的任何馈送系统。馈送系统包括上文描述的用于增强天线102和104之间的隔离的补偿电路。
存储到存储设备112的编程代码可包括馈送系统控制器1320。馈送系统控制器1320被配置为控制馈送系统1318以使馈送系统1320的补偿电路如上所述适应变化的条件。例如,馈送系统1318可被配置为控制补偿电路以从事或解除补偿、调整补偿水平、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等等。在一些示例中,不是实现为存储到存储设备1312的编程代码,馈送系统控制器1320而是可实现为包括在一个或多个专用处理器中的固件或逻辑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SOC)或者其组合。
图13的框图并不旨在表明电子设备1300要包括图13中所示的所有组件。更确切地说,取决于具体实现方式的细节,计算系统1300可包括更少的组件或者图13中没有示出的额外组件。此外,CPU 1302或者图形处理器1308的任何功能可以部分或完全在硬件中和/或在处理器中实现。例如,功能可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逻辑电路等等的任何组合中实现。
图14是操作具有多个独立RF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方法的过程流程图。方法1400可由电子设备1300执行并且由包括在收发器1316、馈送系统1318和馈送系统控制器1320中的电路实现。电路可以用硬件实现,例如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的逻辑电路或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在方框1402,发送信号沿着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被发送到第一天线,其中第一馈送可以是间接馈送。在方框1404,接收信号沿着包括第二馈送的第二信号路径被从第二天线接收,其中第二馈送可以是间接馈送。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如图1中所示地部分重叠。在方框1406,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被耦合到补偿电路以生成补偿信号。在方框1408,补偿信号的相位被补偿电路调整。在方框1410,经调整的补偿信号被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以提供在第二天线处从第一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
方法1400不应当被解读为意味着这些方框一定是按示出的顺序来执行的。此外,取决于特定实现方式的设计考虑,在方法1400中可包括更少或更多的动作。
示例
示例1是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射频(RF)系统的电子设备。该系统包括通过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耦合到第一收发器的第一天线,和通过包括第二馈送的第二信号路径耦合到第二收发器的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部分重叠。该系统包括补偿电路,该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一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路径并且被配置为生成提供对在第二天线处从第一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的补偿信号。
示例2包括如示例1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该系统包括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重叠的位置处耦合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扼流元件。
示例3包括如示例1至2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补偿电路包括可变移相器、可变衰减器、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一信号路径的第一定向耦合器和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的第二定向耦合器。
示例4包括如示例1至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补偿电路包括可变移相器、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一信号路径的第一可调整定向耦合器和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的第二可调整定向耦合器。
示例5包括如示例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补偿电路包括可调整定向耦合器来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一信号路径,其中可调整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因数是可调整的以控制补偿信号的幅值。
示例6包括如示例1至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该系统包括一组开关来将补偿电路与第一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路径解除耦合。
示例7包括如示例1至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补偿电路包括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一信号路径的射频(RF)功率分配器,和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的定向耦合器。
示例8包括如示例1至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补偿电路包括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一信号路径的RF功率分配器网络和将补偿电路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的定向耦合器,其中RF功率分配器网络包括具有不同的功率耦合因数的多个RF功率分配器,其中多个RF功率分配器之一被选择为提供对补偿信号的幅度的粗略调谐。
示例9包括如示例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第一收发器是无线局域网(WLAN)收发器并且第二收发器是蜂窝通信收发器。
示例10包括如示例1至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此示例中,补偿电路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收发器或第二收发器或者这两者的操作频率来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
示例11是一种操作具有多个独立射频(RF)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沿着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第一天线,并且沿着包括第二馈送的第二信号路径从第二天线接收接收信号。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部分重叠。该方法还包括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以生成补偿信号;并且经由补偿电路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该方法还包括将经调整的补偿信号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以提供对在第二天线处从第一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
示例12包括如示例11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重叠的位置处被扼流元件耦合。
示例13包括如示例11至12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该方法包括经由补偿电路中包括的可变衰减器来调整补偿信号的幅值。
示例14包括如示例11至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包括通过定向耦合器将发送信号耦合到补偿电路。
示例15包括如示例11至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包括通过可变定向耦合器将发送信号耦合到补偿电路,该方法包括调整可变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因数以调整补偿信号的幅值。
示例16包括如示例11至1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包括通过射频(RF)功率分配器将发送信号耦合到补偿电路。
示例17包括如示例11至1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包括通过包括多个RF功率分配器的RF功率分配器网络将发送信号耦合到补偿电路,该方法包括选择多个RF功率分配器之一来提供对补偿信号的幅值的粗略调谐。
示例18包括如示例11至1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该方法包括将补偿电路与第一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路径解除耦合以停用模拟抵消。
示例19包括如示例11至1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第一收发器是无线局域网(WLAN)收发器并且第二收发器是蜂窝通信收发器。
示例20包括如示例11至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此示例中,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包括基于第一收发器或第二收发器或者这两者的操作频率来调整相位。
示例21是一种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以生成补偿信号的指令。发送信号被从第一收发器沿着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发送到第一天线。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指导处理器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并且将经调整的补偿信号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的指令。第二信号路径将从第二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通过第二馈送耦合到第二收发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部分重叠。经调整的补偿信号提供对在第二天线处从第一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
示例22包括如示例2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以经由补偿电路中包括的可变衰减器来调整补偿信号的幅值的指令。
示例23包括如示例21至22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以经由将第一信号路径耦合到补偿电路的可变定向耦合器来调整补偿信号的幅值的指令。
示例24包括如示例21至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来选择射频(RF)功率分配器网络的多个RF功率分配器之一来将第一信号路径耦合到补偿电路并且提供对补偿信号的幅值的粗略调谐的指令。
示例25包括如示例21至2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来将补偿电路与第一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路径解除耦合以停用模拟抵消的指令。
示例26包括如示例21至2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以基于第一收发器或第二收发器或者这两者的操作频率来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的指令。
示例27包括如示例21至2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以基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传递函数的变化来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的指令。
示例28是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射频(RF)系统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沿着第一信号路径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第一天线的装置,以及用于沿着第二信号路径从第二天线接收接收信号的装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部分重叠。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以生成补偿信号的装置,用于经由补偿电路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的装置,以及用于将经调整的补偿信号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来提供对在第二天线处从第一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的装置。
示例29包括如示例28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重叠的位置处被扼流元件耦合。
示例30包括如示例28至2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该装置包括用于经由补偿电路中包括的可变衰减器来调整补偿信号的幅值的装置。
示例31包括如示例28至3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用于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的装置包括定向耦合器。
示例32包括如示例28至31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用于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的装置包括可变定向耦合器,其中可变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因数是可调整的以控制补偿信号的幅值。
示例33包括如示例28至32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用于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的装置包括RF功率分配器。
示例34包括如示例28至3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用于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的装置包括RF功率分配器网络,该RF功率分配器网络包括多个RF功率分配器,其中多个RF功率分配器之一被选择来提供对补偿信号的幅值的粗略调谐。
示例35包括如示例28至3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该装置包括用于将补偿电路与第一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路径解除耦合以停用模拟抵消的装置。
示例36包括如示例28至3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用于发送的装置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收发器并且用于接收的装置包括蜂窝通信收发器。
示例37包括如示例28至3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在此示例中,用于调整补偿信号的相位的装置基于第一收发器或第二收发器或者这两者的操作频率来调整相位。
一些实施例可实现在硬件、固件和软件的一者或者组合中。一些实施例也可实现为存储在有形非暂态机器可读介质上的指令,所述指令可被计算平台读取和执行来执行描述的操作。此外,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构。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或者电的、光的、声的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或者发送和/或接收信号的接口,等等。
实施例是实现方式或示例。说明书中提及“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各种实施例”或者“其他实施例”的意思是联系这些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但不一定是所有实施例中。“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者“一些实施例”的各种出现不一定全都指的是相同实施例。
在一个或多个特定实施例中不需要包括本文描述和图示的所有组件、特征、结构、特性等等。如果说明书陈述例如“可”、“可能”、“可以”或者“能够”包括某一组件、特征、结构或特性,那么并不要求包括该特定组件、特征、结构或特性。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一”元素,那么并不意味着只有一个该元素。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一额外”元素,那么并不排除有多于一个额外元素。
要注意,虽然已参考特定实现方式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根据一些实施例其他实现方式是可能的。此外,附图中图示和/或本文描述的电路元件或其他特征的布置和/或顺序不需要按图示和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布置。根据一些实施例,许多其他布置是可能的。
在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系统中,元素在一些情况下可各自具有相同的标号或不同的标号以暗示表示的元素可以是不同的和/或相似的。然而,元素可灵活到足以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并且与本文示出或描述的一些或所有系统一起工作。附图中示出的各种元素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哪一个被称为第一元素以及哪一个被称为第二元素是任意的。
要理解,上述示例的细节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任何地方使用。例如,上文描述的计算设备的所有可选特征也可对本文描述的方法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一者实现。此外,虽然流程图和/或状态图在本文中可能已被用于描述实施例,但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图或者本文的相应描述。例如,流程不需要按与本文图示和描述的顺序完全相同的顺序移动经过每个图示的方框或状态。
本技术不限于本文列出的特定细节。事实上,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做出不同于前述描述和附图的许多其他变化。因此,限定本技术的范围的是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对其的任何修改。

Claims (25)

1.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射频(RF)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天线,该第一天线通过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耦合到第一收发器;
第二天线,该第二天线通过包括第二馈送的第二信号路径耦合到第二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分重叠;以及
补偿电路,该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信号路径和所述第二信号路径并且被配置为生成补偿信号,该补偿信号提供对在所述第二天线处从所述第一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扼流元件,该扼流元件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重叠的位置处将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可变移相器、可变衰减器、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信号路径的第一定向耦合器、以及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路径的第二定向耦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可变移相器、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信号路径的第一可调整定向耦合器、以及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路径的第二可调整定向耦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可调整定向耦合器来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信号路径,其中,所述可调整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因数是可调整的以控制所述补偿信号的幅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一组开关来将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路径和所述第二信号路径解除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信号路径的射频(RF)功率分配器,以及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路径的定向耦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信号路径的RF功率分配器网络和将所述补偿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路径的定向耦合器,其中,所述RF功率分配器网络包括具有不同的功率耦合因数的多个RF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多个RF功率分配器之一被选择来提供对所述补偿信号的幅度的粗略调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是无线局域网(WLAN)收发器并且所述第二收发器是蜂窝通信收发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补偿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收发器或所述第二收发器或者这两者的操作频率来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相位。
11.一种操作具有多个独立射频(RF)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
沿着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第一天线;
沿着包括第二馈送的第二信号路径接收来自第二天线的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分重叠;
将所述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以生成补偿信号;
经由所述补偿电路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相位;以及
将经调整的补偿信号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路径,以提供对在所述第二天线处从所述第一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包括通过可变定向耦合器将所述发送信号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所述方法包括调整所述可变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因数以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幅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包括通过射频(RF)功率分配器将所述发送信号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包括通过包括多个RF功率分配器的RF功率分配器网络将所述发送信号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所述方法包括选择所述多个RF功率分配器之一来提供对所述补偿信号的幅值的粗略调谐。
15.一种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指导所述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来执行以下操作:
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以生成补偿信号,其中,所述发送信号是从第一收发器沿着包括第一馈送的第一信号路径发送到第一天线的;
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相位;并且
将经调整的补偿信号耦合到第二信号路径,其中,所述第二信号路径将从第二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通过第二馈送耦合到第二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分重叠;
其中,经调整的补偿信号提供对在所述第二天线处从所述第一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所述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经由将所述第一信号路径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的可变定向耦合器来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幅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所述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选择射频(RF)功率分配器网络的多个RF功率分配器之一来将所述第一信号路径耦合到所述补偿电路并且提供对所述补偿信号的幅值的粗略调谐。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所述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收发器或所述第二收发器或者这两者的操作频率来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相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所述处理器控制补偿电路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传递函数的变化来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相位。
20.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射频(RF)系统的装置,包括:
用于沿着第一信号路径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第一天线的装置;
用于沿着第二信号路径接收来自第二天线的接收信号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部分重叠;
用于将所述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以生成补偿信号的装置;
用于经由所述补偿电路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相位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经调整的补偿信号耦合到所述第二信号路径以提供对在所述第二天线处从所述第一天线接收的干扰信号的模拟抵消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重叠的位置处由扼流元件耦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由所述补偿电路中包括的可变衰减器来调整所述补偿信号的幅值的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将所述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的装置包括定向耦合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将所述发送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补偿电路的装置包括RF功率分配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路径和所述第二信号路径解除耦合以停用所述模拟抵消的装置。
CN201780091468.8A 2017-06-30 2017-06-30 天线隔离增强 Pending CN1106922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7/040471 WO2019005145A1 (en) 2017-06-30 2017-06-30 IMPROVING ANTENNA INSUL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2200A true CN110692200A (zh) 2020-01-14

Family

ID=6474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1468.8A Pending CN110692200A (zh) 2017-06-30 2017-06-30 天线隔离增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139568B2 (zh)
EP (1) EP3646469A4 (zh)
CN (1) CN110692200A (zh)
WO (1) WO201900514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9337A (zh) * 2020-05-12 202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天线装置的去耦方法
CN113659337B (zh) * 2020-05-12 2024-06-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天线装置的去耦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2200A (zh) 2017-06-30 2020-01-14 英特尔Ip公司 天线隔离增强
US10715187B2 (en) * 2017-09-29 2020-07-14 Intel Corporation Antenna bandwidth enhanc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833723B2 (en) 2019-03-18 2020-11-10 Apple Inc. Downlink receiver channel isolation
US10873348B2 (en) * 2019-04-24 2020-12-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Antenna system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474656B (zh) * 2019-06-27 2022-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收发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793028A1 (en) 2019-09-12 2021-03-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ntenna
US20210409064A1 (en) * 2020-06-30 2021-12-3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Radio frequency architecture for reducing mutual interference between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alities
US11901620B2 (en) 2020-07-10 2024-02-13 Qorvo Us, Inc. Coexistence through directional coupler
US20210111486A1 (en) * 2020-12-21 2021-04-15 Intel Corporation Antenna assembly with isolation network
US20240146345A1 (en) * 2021-03-05 2024-05-02 Qorvo Us, Inc. Isolation provision from multiple antennas to a single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0802A (en) * 1965-12-01 1967-03-21 North American Aviation Inc Data link system
FI99167C (fi) * 1991-07-01 1997-10-1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ja laite dynamiikka-alueen laajentamiseksi suuntakytkimen avulla tapahtuvissa mittauksissa
US20090227213A1 (en) 2008-03-10 2009-09-10 Arash Sadeghfam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an rfid-reader unit and rfid reader device
US8771078B2 (en) * 2009-06-08 2014-07-08 Cfph, Llc Amusement device including means for processing electronic data in play of a game of chance
US20110256857A1 (en) * 2010-04-20 2011-10-20 Intersil America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Antenna Isolation Using Signal Cancellation
IL206008A0 (en) * 2010-05-27 2011-02-28 Amir Meir Zilbershtain Transmit rece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GB201012865D0 (en) * 2010-07-30 2010-09-15 Freewave Ltd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600435B2 (en) 2011-04-15 2013-12-03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ulti-standard transceiver, device and method
US8629812B2 (en) * 2011-12-01 2014-01-1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avity backed cross-slot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5226313A (ja) 2014-05-30 2015-12-14 新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回路付き利得可変型増幅器
US20160094331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Multiplexers and Duplexers Having Active Cancellation for Improved Isolation between Transmit and Receive Ports
JP2016195331A (ja) * 2015-03-31 2016-11-17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アレーアンテナ送受信装置及び校正値算出方法
US10431891B2 (en) 2015-12-24 2019-10-01 Intel IP Corporation Antenna arrangement
CN110692200A (zh) 2017-06-30 2020-01-14 英特尔Ip公司 天线隔离增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9337A (zh) * 2020-05-12 202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天线装置的去耦方法
CN113659337B (zh) * 2020-05-12 2024-06-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天线装置的去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61755A1 (en) 2020-05-21
US20220029285A1 (en) 2022-01-27
EP3646469A1 (en) 2020-05-06
US11588234B2 (en) 2023-02-21
US11870143B2 (en) 2024-01-09
EP3646469A4 (en) 2021-02-17
WO2019005145A1 (en) 2019-01-03
US11139568B2 (en) 2021-10-05
US20230208023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0143B2 (en) Antenna isolation enhancement
US10187109B2 (en) Filter circuit, front end circuit, and module
US10581650B2 (en) Enhancing isol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xers
US9608688B2 (en) High linearity RF diplexer
US10129008B2 (en) Module
US10277287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harmonic suppression element
KR20130117791A (ko) 안테나 및 rf 프론트 엔드 장치
US8432836B2 (en) Wireless circuitry with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capabilities and reduced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KR102302452B1 (ko) 안테나 및 단말 기기
CN107769814B (zh) 提升主集接收灵敏度的电路、移动终端及信号处理方法
US10110194B2 (en) Variable filter circuit, RF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999132A (zh) 通过切换进行可选择滤波
JP6322174B2 (ja) モジュール
WO2020134330A1 (zh)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移动终端
TW201528607A (zh) 無線通訊裝置及調整天線匹配的方法
WO2019019884A1 (zh) 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134322A1 (zh) 天线模组、移动终端及天线模组的调谐方法
US10608691B1 (en) Compact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ntenna module
JP4289610B2 (ja)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US20220385272A1 (en) Switchable acoustic wave filter
US20140334361A1 (en)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simplex antennas
JP2018518890A (ja) 高周波回路及び高周波回路を備える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WO2018123555A1 (ja) 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タモジュール
US20240088538A1 (en) Duplexer architecture using 90 degree hybrid coupler based balancing conditions
CN114204960A (zh) 射频前端模块、信号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IP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