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1804A -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1804A
CN110671804A CN201810708511.7A CN201810708511A CN110671804A CN 110671804 A CN110671804 A CN 110671804A CN 201810708511 A CN201810708511 A CN 201810708511A CN 110671804 A CN110671804 A CN 110671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chamber
filter screen
outle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85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1804B (zh
Inventor
李军旺
孙丽业
吴勤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NY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NY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NY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NY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85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1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1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1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1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余热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细纱空调出风室,细纱空调出风室与细纱混风室通过细纱空调口相连通,细纱混风室与第一出风室机构和第二出风室机构相连通,第二出风室机构一侧设置有热风风道机构,第二出风室机构通过热风风道机构与前纺混风室相连通,前纺混风室一侧设有第五过滤网,前纺混风室另一侧上部通过前纺混风开口与前纺空调室相连通;其使用方法简单有效,本发明投资少,制造简单容易,安装方便,无需复杂的管道系统,成本较低;使用方法简单,充分利用纺纱不同车间内余热余湿量不平衡的特点,纺织行业传统空调能耗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余热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空调是改善生活和和改善工作环境的必要措施,纺织厂传统的空调技术是,用大功率的风机把热空气一部分一部分地抽进空调室,再用大功率水泵抽取深井水或用人工制冷得到低温水喷淋热空气,让热空气和温度较低的深井水在空调室发生热湿交换,以降低空气的温度,最后把这部分空气送回车间。
而一般而言,纺纱生产线分为清钢车间、前纺车间、细纱车间、筒捻车间,每个车间空调系统独立,各车间空调送排风系统基本特点是:
清钢车间:常年大量尘凤外排,导致室外风进入,车间内冬季温度偏低,夏季湿度偏大。
前纺梳并粗车间和筒捻车间:因设备少发热量小,车间内冬季温度偏低且春、秋季节加湿困难。
细纱车间:因设备多发热量大,夏季车间内温度偏高,需用大量地下水和制冷水降温去湿,冬季仍有大量余热排出。
筒捻车间:因设备少发热量小,车间内冬季温度偏低且春、秋季节加湿耗费能源较多。
由于余热余湿利用率低,空调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1、前纺车间内冬天往往靠蒸汽供暖,烧锅炉排出二氧化碳和灰尘,污染环境和大气;
2、细纱生产线的设备多,散热量大,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利用,纺织行业传统空调能耗大,余热余湿利用率低,造成较大浪费;
因此如何解决了夏季之外纺纱生产传统空调调节方法中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充分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纺纱厂房冬、春、秋季节空调节能降耗的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细纱空调出风室,细纱空调出风室与细纱混风室通过细纱空调口相连通,细纱混风室与第一出风室机构和第二出风室机构相连通,第二出风室机构一侧设置有热风风道机构,第二出风室机构通过热风风道机构与前纺混风室相连通,前纺混风室一侧设有第五过滤网,前纺混风室另一侧上部通过前纺混风开口与前纺空调室相连通;
第一出风室机构设置于细纱混风室一侧,其包括第一出风主腔、第一过滤网、第一出风侧腔、第二出风侧腔、第一出风侧腔开口、第二出风侧腔开口、第一吸风机和第二过滤网,第一出风主腔一侧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一出风主腔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细纱混风室相连通,第一出风主腔底部设有第一吸风机,第一吸风机底部设有第二过滤网306,第一吸风机304和第二过滤网306之间设置第一出风侧腔302;
第一出风侧腔302一侧设有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第一出风侧腔302通过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第二过滤网306下部设有第二出风侧腔303,第二出风侧腔303一侧通过第二出风侧腔开口308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
第二出风室机构4设置于第一出风室系统3一侧,其包括第二出风主腔401、第三出风侧腔402、第四出风侧腔403、第三过滤网406、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第四出风侧腔开口408、第二吸风机404和第四过滤网405,第二出风主腔401一侧设置第三过滤网406,第二出风主腔401通过第三过滤网406与第一出风主腔301相连通,第二出风主腔401底部设有第二吸风机404,第二吸风机404底部设有第四过滤网405,第二吸风机404和第四过滤网405之间设置第三出风侧腔402,第三出风侧腔402一侧设有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第三出风侧腔402通过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与第一出风侧腔302相连通,第四过滤网405下部设有第四出风侧腔403,第四出风侧腔403一侧通过第四出风侧腔开口408与第二出风侧腔303相连通。
热风风道机构5包括热风风道管500、轴流风机502和闸板组件501,轴流风机502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并且靠近前纺混风室6的一端,闸板组件501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另一端。
所述热风风道管500包括热风管道腔5003、防锈蚀层5002和保温层5001,热风管道腔5003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热风管道腔5003内壁为防锈蚀层5002,防锈蚀层5002为玻璃钢材质,防锈蚀层5002外固定有保温层5001。
所述闸板组件501包括挂槽5011和与挂槽5011连接的闸板5012,挂槽5011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出口端上部,挂槽5011为“L”状且其一端与热风风道管500出口侧壁相固定。
所述闸板5012为三角状金属板,闸板5012内侧上部固定有挂钩部50121,挂钩50121与挂槽5011匹配设置。
所述闸板5012内侧面固定有密封胶条5013,密封胶条5013呈三角状分布于闸板5012内侧面,其分布状态与热风管道腔5003出口边缘相匹配。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余热从细纱空调出风室1,经过细纱空调口102进入细纱混风室2;
2)所述细纱混风室2的热风依次进入第一出风室机构3和第二出风室机构4,同时经过第一过滤网305、第二过滤网306、第三过滤网406和第四过滤网405过滤;
3)步骤2中经过过滤后的热风通过热风风道机构5,输送到相邻的前纺车间前纺混风室6内进行二次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投资少,制造简单容易,安装方便,无需复杂的管道系统,成本较低;使用方法简单,充分利用纺纱不同车间内余热余湿量不平衡的特点,纺织行业传统空调能耗大大降低,余热余湿利用率显著提高,对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使得冬、春、秋季节传统空调调节方法中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充分现象得以避免,对纺纱车间内余热余湿的平衡和二次利用,克服了前纺和筒捻车间热量不足及加湿困难的弊病;通过热送风风道将细纱余热送至发热量不足的车间,进行热量平衡,以实现前纺和筒捻车间不用蒸汽采暖,减少锅炉的供气压力,完成空调升温,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细纱不断补充室外新风,工作环境空气新鲜,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合格率具有较好作用,有利于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热风风道管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闸板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闸板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4所述的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细纱空调出风室1,细纱空调出风室1与细纱混风室2通过细纱空调口102相连通,细纱混风室2与第一出风室机构3和第二出风室机构4相连通,第二出风室机构3一侧设置有热风风道机构5,第二出风室机构4通过热风风道机构5与前纺混风室6相连通,前纺混风室6一侧设有第五过滤网601,前纺混风室6另一侧上部通过前纺混风开口602与前纺空调室7相连通,第一出风室机构3设置于细纱混风室2一侧,其包括第一出风主腔301、第一过滤网305、第一出风侧腔302、第二出风侧腔303、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第二出风侧腔开口308、第一吸风机304和第二过滤网306,第一出风主腔301一侧设置第一过滤网305,第一出风主腔301通过第一过滤网305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细纱混风室2内的气体通过第一过滤网305进入第一出风主腔301,细纱混风室2内气体中的杂质可以过滤除去,第一出风主腔301底部设有第一吸风机304,第一吸风机304底部设有第二过滤网306,第一吸风机304和第二过滤网306之间设置第一出风侧腔302,在第一吸风机304作用下细纱混风室2内的一部分气体通过第一出风侧腔302进入第一出风主腔301,而第一出风侧腔302内的气体有一部分来自第二出风侧腔303,这部分经过第二过滤网306也经过过滤除杂。第一出风侧腔302一侧设有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第一出风侧腔302通过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第二过滤网306下部设有第二出风侧腔303,第二出风侧腔303一侧通过第二出风侧腔开口308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第二出风室机构4设置于第一出风室系统3一侧,其包括第二出风主腔401、第三出风侧腔402、第四出风侧腔403、第三过滤网406、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第四出风侧腔开口408、第二吸风机404和第四过滤网405,第二出风主腔401一侧设置第三过滤网406,第二出风主腔401通过第三过滤网406与第一出风主腔301相连通,第二出风主腔401底部设有第二吸风机404,第二吸风机404底部设有第四过滤网405,第二吸风机404和第四过滤网405之间设置第三出风侧腔402,第三出风侧腔402一侧设有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第三出风侧腔402通过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与第一出风侧腔302相连通,第四过滤网405下部设有第四出风侧腔403,第四出风侧腔403一侧通过第四出风侧腔开口408与第二出风侧腔303相连通。热风风道机构5包括热风风道管500、轴流风机502和闸板组件501,轴流风机502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并且靠近前纺混风室6的一端,用于将热风从第二出风室机构4吸入前纺混风室6,闸板组件501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另一端,用于在适当时候阻断热风从第二出风室机构4进入前纺混风室6,热风风道管500包括热风管道腔5003、防锈蚀层5002和保温层5001,热风管道腔5003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一方面热风的通过量较好,另一方面较矩形结构能尽量减少热风与管道的接触面积,热风管道腔5003内壁为防锈蚀层5002,防锈蚀层5002为玻璃钢材质,防锈蚀层5002外固定有保温层5001,保温层5001为聚乙烯保温材料或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或硅酸铝保温材料。闸板组件501包括挂槽5011和与挂槽5011连接的闸板5012,挂槽5011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出口端上部,挂槽5011为“L”状且其一端与热风风道管500出口侧壁相固定,闸板5012为三角状金属板,闸板5012内侧上部固定有挂钩部50121,挂钩50121与挂槽5011匹配设置。闸板5012内侧面固定有密封胶条5013,密封胶条5013呈三角状分布于闸板5012内侧面,其分布状态与热风管道腔5003出口边缘相匹配,即能满足在闸板5012扣合于热风管道腔5003出口时密封胶条5013能将两者之间的间隙密封,从而避免管内气体漏出。
使用时余热从细纱空调出风室1,经过细纱空调口102进入细纱混风室2;所述细纱混风室2的热风依次进入第一出风室机构3和第二出风室机构4,同时经过第一过滤网305、第二过滤网306、第三过滤网406和第四过滤网405过滤;经过过滤后的热风通过热风风道机构5,输送到相邻的前纺车间前纺混风室6内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原理:本发明的方案是在冬、春、秋三季,利用细纱过剩的余热,通过风道对前纺或筒捻车间进行补充,此过程中余热起点是细纱空调出风室1,对散热量最多的细纺车间的热风进行除尘净化,通过热风风道机构5,输送到相邻的前纺车间前纺混风室6内进行二次利用。
经济效益:本发明使纺纱厂房冬天不需要锅炉采暖,仅此一项,据测算每万锭纱每年节约300吨标准煤,10万锭纺织厂一年节约0.3万吨标准煤,节支折合人民币约200万元,空调用水节水约30%,每万锭计减少用水1.2万吨,10万锭纺纱生产线若采用,此技术年节水达12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8万元;前纺车间和筒捻车间可以顺利加湿,停开或少开喷淋水泵。

Claims (6)

1.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细纱空调出风室(1),细纱空调出风室(1)与细纱混风室(2)通过细纱空调口(102)相连通,细纱混风室(2)与第一出风室机构(3)和第二出风室机构(4)相连通,第二出风室机构(3)一侧设置有热风风道机构(5),第二出风室机构(4)通过热风风道机构(5)与前纺混风室(6)相连通,前纺混风室(6)一侧设有第五过滤网(601),前纺混风室(6)另一侧上部通过前纺混风开口(602)与前纺空调室(7)相连通;
第一出风室机构(3)设置于细纱混风室(2)一侧,其包括第一出风主腔(301)、第一过滤网(305)、第一出风侧腔(302)、第二出风侧腔(303)、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第二出风侧腔开口(308)、第一吸风机(304)和第二过滤网(306),第一出风主腔(301)一侧设置第一过滤网(305),第一出风主腔(301)通过第一过滤网(305)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第一出风主腔(301)底部设有第一吸风机(304),第一吸风机(304)底部设有第二过滤网(306),第一吸风机(304)和第二过滤网(306)之间设置第一出风侧腔(302);
第一出风侧腔(302)一侧设有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第一出风侧腔(302)通过第一出风侧腔开口(307)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第二过滤网(306)下部设有第二出风侧腔(303),第二出风侧腔(303)一侧通过第二出风侧腔开口(308)与细纱混风室(2)相连通;
第二出风室机构(4)设置于第一出风室系统(3)一侧,其包括第二出风主腔(401)、第三出风侧腔(402)、第四出风侧腔(403)、第三过滤网(406)、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第四出风侧腔开口(408)、第二吸风机(404)和第四过滤网(405),第二出风主腔(401)一侧设置第三过滤网(406),第二出风主腔(401)通过第三过滤网(406)与第一出风主腔(301)相连通,第二出风主腔(401)底部设有第二吸风机(404),第二吸风机(404)底部设有第四过滤网(405),第二吸风机(404)和第四过滤网(405)之间设置第三出风侧腔(402),第三出风侧腔(402)一侧设有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第三出风侧腔(402)通过第三出风侧腔开口(407)与第一出风侧腔(302)相连通,第四过滤网(405)下部设有第四出风侧腔(403),第四出风侧腔(403)一侧通过第四出风侧腔开口(408)与第二出风侧腔(303)相连通;
热风风道机构(5)包括热风风道管(500)、轴流风机(502)和闸板组件(501),轴流风机(502)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并且靠近前纺混风室(6)的一端,闸板组件(501)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的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风道管(500)包括热风管道腔(5003)、防锈蚀层(5002)和保温层(5001),热风管道腔(5003)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热风管道腔(5003)内壁为防锈蚀层(5002),防锈蚀层(5002)为玻璃钢材质,防锈蚀层(5002)外固定有保温层(50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组件(501)包括挂槽(5011)和与挂槽(5011)连接的闸板(5012),挂槽(5011)固定于热风风道管(500)出口端上部,挂槽(5011)为“L”状且其一端与热风风道管(500)出口侧壁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5012)为三角状金属板,闸板(5012)内侧上部固定有挂钩部(50121),挂钩(50121)与挂槽(5011)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5012)内侧面固定有密封胶条(5013),密封胶条(5013)呈三角状分布于闸板(5012)内侧面,其分布状态与热风管道腔(5003)出口边缘相匹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余热从细纱空调出风室1,经过细纱空调口(102)进入细纱混风室(2);
2)所述细纱混风室(2)的热风依次进入第一出风室机构(3)和第二出风室机构(4),同时经过第一过滤网(305)、第二过滤网(306)、第三过滤网(406)和第四过滤网(405)过滤;
3)步骤2)中经过过滤后的热风通过热风风道机构5,输送到相邻的前纺车间前纺混风室6内进行二次利用。
CN201810708511.7A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671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8511.7A CN110671804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8511.7A CN110671804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1804A true CN110671804A (zh) 2020-01-10
CN110671804B CN110671804B (zh) 2020-12-29

Family

ID=69065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8511.7A Active CN110671804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180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3747A (zh) * 2013-11-14 2015-05-20 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
CN106017060A (zh) * 2016-07-07 2016-10-12 无锡市昂益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再利用的智能化纺织烘干机
CN205856711U (zh) * 2016-06-28 2017-01-04 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工序热风循环系统
KR20170021045A (ko) * 2015-08-17 2017-02-27 양석표 열회수용 환기 덕트
CN206320841U (zh) * 2016-12-20 2017-07-11 绍兴柯桥南红纱业有限公司 纺纱车间余热回用装置
US10004157B2 (en) * 2013-08-13 2018-06-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soft duc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04157B2 (en) * 2013-08-13 2018-06-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soft duct system
CN104633747A (zh) * 2013-11-14 2015-05-20 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
KR20170021045A (ko) * 2015-08-17 2017-02-27 양석표 열회수용 환기 덕트
CN205856711U (zh) * 2016-06-28 2017-01-04 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工序热风循环系统
CN106017060A (zh) * 2016-07-07 2016-10-12 无锡市昂益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再利用的智能化纺织烘干机
CN206320841U (zh) * 2016-12-20 2017-07-11 绍兴柯桥南红纱业有限公司 纺纱车间余热回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1804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15882U (zh) 一种全空气节能空调系统
CN105115082A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空气调节系统
CN205011876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保温纺丝箱
CN110671804B (zh) 一种纺织空调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34579A (zh) 一种车间用恒温恒湿冷却系统
CN211060289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露点式蒸发冷却制冷系统
CN203375602U (zh) 一种改进的细纱紧密纺机车间排风装置
CN202734126U (zh) 一种新型吸入式加湿降温纺织中央空调空气调节系统
CN204240481U (zh) 一种新型双冷源空调系统
CN204593956U (zh) 用于室内外机柜的恒温恒湿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4776640B (zh) 用于室内外机柜的恒温恒湿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4080498U (zh) 一种空压机热风余热回收利用烘干装置
CN210292073U (zh) 主体外置式空调
CN208920418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生产用降温装置
CN205860279U (zh) 一种纺织加工厂空调通风管道送风装置
CN204830264U (zh) 利用自然冷源进行制冷的空调系统
CN202630242U (zh) 全新风节能型恒温恒湿机
CN104848447A (zh) 组合式高效空调机组
CN206371037U (zh) 一种加快机房空气流动装置
CN201764594U (zh) 一种节能中央空调
CN205245498U (zh) 气流纺车间空调节能系统
CN107606817B (zh) 主工艺水系统热能综合利用的方法
CN202494246U (zh) 一种热量可回收的制冷压缩机并联机组
CN20527929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9524592U (zh) 纺织车间节能型降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