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4067A - 遮阳伞 - Google Patents

遮阳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4067A
CN110664067A CN201910070961.2A CN201910070961A CN110664067A CN 110664067 A CN110664067 A CN 110664067A CN 201910070961 A CN201910070961 A CN 201910070961A CN 110664067 A CN110664067 A CN 110664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support
ribs
sunshade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09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形吉之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meik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meik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269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276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imeik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meik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64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4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3/00Other umbrel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2Umbrella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8Covers; Means for fasten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3/00Other umbrellas
    • A45B2023/0093Sunshades or weather protections of other than umbrella type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轻易设置于众多场所作为遮阳或遮雨使用之遮阳伞。提供一种遮阳伞1其包含:具有单一根可调整长度之伸缩部101、102并呈支撑杆状之支柱10、经支柱10贯穿并可沿着支柱10往上下方向移动之下巢12、设置于支柱10并可限制下巢12往下方移动之凸出部13、固定于支柱10之上巢11、可于垂直方向转动但无法于水平方向转动并接合上巢11之主伞骨20、于主伞骨20各别设有一根并连接主伞骨20与下巢12之支伞骨30及设置于主伞骨20间之伞布40。

Description

遮阳伞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可设置于建筑物屋檐前端等之遮阳伞。
【背景技术】
设置于住宅或店铺屋檐前端等并可作为遮阳或遮雨用之遮阳伞(举例而言,请参照非专利文献1)系广为人知。
但上述遮阳伞为了将支柱保持在直立状态系需使用基座(把持支柱下端之组件)。而依据基座体积及重量将局限设置场所,此外,设置所需劳力也较大。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可于靠近墙面时使用之省空间半圆遮阳伞”https://item.rakuten.co.jp/at-ptr/fj-c-10217-20000/?scid=af_pc_etc&sc2id=af_113_0_10001868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之问题】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轻易设置于众多场所作为遮阳或遮雨使用之遮阳伞。
【解决问题之手段】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系包含:
具有单一根可调整长度之伸缩部并呈支撑杆状之支柱;
经该支柱贯穿并可沿着该支柱往上下方向移动之下巢;
设置于该支柱或该下巢并可限制该下巢往下方移动之卡止组件;
固定于该支柱之上巢;
可于垂直方向转动但无法于水平方向转动并接合该上巢之三根以上主伞骨;
于该主伞骨各别设有一根并连接该主伞骨与该下巢之支伞骨;及,
设置于该主伞骨间之伞布;其中,
于俯视角下该主伞骨之配置:
该主伞骨其中二根系以约180度角设置之边端伞骨;
该边端伞骨除外之该主伞骨则为中段伞骨,其位于二根该边端伞骨所形成直线的单侧;
该伞布存在于该单侧。
如此,因可不使用基座设置遮阳伞,所以当设置于建筑物屋檐前端等时,仅需将一根支柱架设于天花板与地面间,便可不费力地轻易设置。另,若将以约180度角设置之边端伞骨沿着建筑物墙面,便可如屋檐般地设置遮阳伞。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系包含:
具有单一根可调整长度之伸缩部并呈支撑杆状之支柱;
经该支柱贯穿并可沿着该支柱往上下方向移动之下巢;
设置于该支柱或该下巢并可限制该下巢往下方移动之卡止组件;
固定于该支柱之上巢;
可于垂直方向转动但无法于水平方向转动并接合该上巢之主伞骨;
于该主伞骨各别设有一根并连接该主伞骨与该下巢之支伞骨;及,
设置于该主伞骨间之伞布;其中,
于俯视角下该主伞骨之配置:
该主伞骨其中二根系以约90度角设置之边端伞骨;
该边端伞骨除外之该主伞骨则为中段伞骨,其仅存在于二根该边端伞骨间约90度角内;
该伞布仅存在于二根该边端伞骨间约90度角内。
如此,于天花板与地面间仅需架设单一根支柱,便可不费力地轻易设置。另,若将以约90度角设置之边端伞骨沿着建筑物边角,遮阳伞便可如屋檐般地设置于建筑物边角。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其具备二根以上该中段伞骨,当该下巢呈卡止于该凸出部状态时,二根该边端伞骨与其中二根该中段伞骨之前端四点,于俯视角下系呈长方形四顶点配置。
如此,可如同遮蓬般于遮阳伞设置长方形伞布。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其中于该支柱下侧具有该伸缩部。
如此,将支柱上侧固定于天花板并藉由下侧伸缩部调整长度,便可轻易于天花板与地面间架设支柱。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其该中段伞骨系自一该边端伞骨朝另一该边端伞骨以等角度依序配置,而全数该主伞骨皆等长。
如此,遮阳伞其伞布形状于俯视角下可呈扇形(含半圆形)。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其中该支柱其外管与插入该外管之内管系透过横杆贯穿设置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上之孔洞部进行卡止,而该外管与该内管至少一方系具备上下位置不同之二个以上该孔洞部,另具备选择插入该横杆之该孔洞部以调整该支柱长度之调整部。
如此,支柱伸缩程度将增大,便可对应各种屋檐高度。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其中该内管具备可相连接/分离之二个以上部分内管,而各部分内管系一样粗并设有该孔洞部。
如此,部分内管所使用数量系可变动,因此支柱伸缩程度可更大,可对应更多种屋檐高度。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其中:
该外管与该内管双方皆具备二个以上该孔洞部;
该外管与该内管其中一方系以该伸缩部可伸缩长度以下之第一间隔于上下方向等间隔具备n个该孔洞部;
该外管与该内管另一方系以该第一间隔n倍之第二间隔于上下方向等间隔具备该孔洞部。
如此,插入外管之内管长度可透过第一间隔刻度进行调整。第一间隔以下长度可透过伸缩部进行调整。即,无论屋檐高度为何,支柱长度皆可精密配合。
【发明效果】
透过本发明遮阳伞便可不使用基座设置遮阳伞,当设置于建筑物屋檐前端等时,于天花板与地面间仅需架设单一根支撑杆,便可不费力地轻易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遮阳伞正面图(实施例1)。
图2为遮阳伞侧面图(实施例1)。
图3为遮阳伞背面图(实施例1)。
图4为遮阳伞俯视图(实施例1)。
图5为说明下巢及凸出部之放大图(实施例1)。
图6为说明下巢其他构造之放大图(实施例1)。
图7为移动下巢之其他构造说明图(实施例1)。
图8为伸缩部示意图(实施例1)。
图9为遮阳伞俯视图(实施例2)。
图10为遮阳伞俯视图(实施例2)。
图11为遮阳伞俯视图(实施例3)。
图12为支柱结构示意图(实施例4)。
图13为支柱结构示意图(实施例4)。
图14为孔洞部配置示意图(实施例4)。
【附图标识说明】
1、1a、1b 遮阳伞
10、10a、10b、10c 支柱
10x 细径部
10y 螺丝
101 伸缩部
101a 垫体
102 伸缩部
102a 垫体
102b 螺丝
11 上巢
12 下巢
13 凸出部(卡止组件)
14 压钮
15 圆盘部(卡止组件)
15a 弹簧
16 金属线(卡止组件)
17a 滑轮
17b 卷线器
17c 握把
18a、18b 孔洞部
19 横杆(螺栓)
19a 螺帽
20 主伞骨
201、201a、201b 边端伞骨
202、202a、202b 中段伞骨
30 支伞骨
40、40a、40b 伞布
41、41a 伞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系本实施例所述遮阳伞1之正面图,图2系侧面图,图3系背面图,而图4系俯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于遮阳伞1设有一根往上下方向延伸之支柱10。该支柱10内部为中空圆柱并以如铁或铝所形成。于支柱10顶部附近具有贯穿固定于支柱10之环状上巢11。而上巢11下方设有可沿着支柱10纵向往上下方向移动且贯穿支柱10之环状下巢12。上巢11与下巢12系以如合成树脂所形成。
四根等长之主伞骨20端部系接合于上巢11。各主伞骨20可于垂直方向转动但无法于水平方向转动。再者,主伞骨20之数量若为三根以上则可任意设计。
下巢12与各主伞骨20中间部系各别以一根支伞骨30连结。当沿着支柱10移动下巢12时,主伞骨20与支伞骨30将受该移动带动而于垂直方向转动。主伞骨20与支伞骨30系以如不锈钢、铝、经电镀加工之铁等所形成。
于支柱10设有可限制下巢12往下方移动之凸出部13。图1与图2系揭露下巢12受到位于下侧之凸出部13卡止使其往下方移动受到限制之状态。凸出部13系限制下巢12往下方移动之卡止组件。该凸出部13其顶端部系朝水平方向凸出,且具有自该凸出之顶端边缘朝下端部往支柱10一侧倾斜之斜面。
于支柱10外围表面形成往上下方向延伸之细缝(图未示),而凸出部13透过设于支柱10内之弹性结构(图未示),可自支柱10内部通过该细缝朝外部受力凸出。
如图1与图2所示,当下巢12呈卡止于凸出部13状态时,若凸出部13受到外部朝支柱10方向施力,则凸出部13系进入支柱10内部。如此,可解除下巢12与凸出部13之卡止,而下巢12可往凸出部13下方移动。当收纳、搬运遮阳伞1时,为了缩小体积系可将下巢12往凸出部13下侧移动,如此,主伞骨20与支伞骨30可更贴近支柱10配置。
当下巢12位于凸出部13下方时,若将下巢12往上方移动并当下巢12到达凸出部13位置时,凸出部13系透过下巢12筒内壁推压而进入支柱10内部。因此,下巢12可往凸出部13上方移动。当下巢12移动至凸出部13上方时,凸出部13系自支柱10内部朝外部凸出,而下巢12卡止于凸出部13,各主伞骨20则配置于固定位置。
在此,下巢12与凸出部13之关系并未局限于图式内容。图5系说明下巢与凸出部之放大图。遮阳伞1较一般伞大,所以下巢12也较大。所以,如图5(A)所示,凸出部13并非于下巢12下端而考虑于下巢12内部卡止下巢12。
此情况下,系于下巢12设置用以将凸出部13推压进支柱10内部之压钮14。如图5(B)所示,按压压钮14将凸出部13推压进支柱10内部进而移动下巢12。
图6系说明下巢其他结构之放大图。如图6(A)所示,于下巢12中设有圆盘部15。圆盘部15于中央具有支柱10可贯穿之孔洞部。
如图6(B)所示,于支柱10设有细径部10x。图6(C)系下巢12呈卡止状态时之图6(A)S-S线剖面图。圆盘部15透过弹簧15a朝图式下方施压。因此,圆盘部15系进入细径部10x且具有限制下巢12往下方移动之卡止组件功能。
如图6(D)所示,按压压钮14以移动圆盘部15并将支柱10贯穿该孔洞部,藉此解除下巢12与圆盘部15的卡止,下巢12便可朝下方移动。
图7系移动下巢之其他构造说明图。金属线16系连接下巢12,当将金属线16往上拉时下巢12会往上方移动。若未将金属线16往上方拉任其自由长度,则下巢12会因自身重量往下方移动。
金属线16绕过滑轮17a卷绕于卷线器17b。卷线器17b可透过操作设置于支柱10外部之握把17c进行转动。操作握把17c使金属线16卷绕于卷线器17b,藉此让下巢12往上方移动。另,若自卷线器17b移除金属线16,则下巢12可往下方移动。
往上方移动下巢12,于遮阳伞展开状态下卡止下巢12时,金属线16具有限制下巢12往下方移动之卡止组件功能。
另,为防止下巢12往上方做过多移动,亦可于支柱10设置止动件(卡止下巢之凸出)。
俯视时,主伞骨20系由约180度角设置之二根边端伞骨201与该边端伞骨201除外之二根中段伞骨202所组成。如图3所示,二根边端伞骨201系形成直线,而二根中段伞骨202仅存在该二根边端伞骨201所形成直线的单侧。该中段伞骨202系自一边端伞骨201朝另一边端伞骨201以等角度(在此为60度)依序配置。再者,中段伞骨202数量不局限于二根,可设置三根以上,亦可仅设一根。
于主伞骨20间设有伞布40。如图3所示,该伞布40系存在二根边端伞骨201所形成直线的单侧。本实施例中,藉由一张伞布40便可包覆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整体。包覆时,二根边端伞骨201系位在相当于伞布40的直径位置,而中段伞骨202端部则对齐相当于伞布40圆周部位置。伞布40其材料可采用各种帐篷原料。亦可于伞布40施加紫外线切割处理、内面防水涂料、防水加工等。
在此,伞布40系倾斜设置,所以主伞骨20(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系位于伞布40对向侧。于图式中,伞布40系透明而主伞骨20(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系非透明。而伞布40下缘系以单点链线标示。理所当然,伞布40亦可为非透明而主伞骨20(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为透明。
再者,伞布40并无局限于一张,亦可使用中心角呈60度之三张扇形伞布。此情况下,相当于各伞布其扇形直径之边缘部系沿着各主伞骨20其纵向进行连结。
另外,亦可于二根边端伞骨201间设置伞布41(参照图2)。如图3(与图1、图2不同,伞布41系非透明。)所示,伞布41系包覆背面侧并结合伞布40绕遮阳伞1周围一圈。
该支柱10上侧与下侧各别设有伸缩部101、102。将该支柱10作为支撑杆架设于建筑物屋檐下等时,透过伸缩伸缩部101、102,可将支柱10长度调整成与天花板至地面间距离相同。
伸缩部101、102其伸缩结构可使用众所周知之结构。举例而言,可为图8所示结构。图式中虽揭露下侧伸缩部102,但上侧伸缩部101亦可为同结构。透过锁合设于伸缩部102之内螺纹102b与设于支柱10之外螺纹10y,再藉由转动伸缩部102便可调整伸缩部102自支柱10凸出长度(遮阳伞1高度)。
伸缩部101、102顶端设有半圆状之垫体101a、102a。垫体102a相对于伸缩部(本体)102因不具有螺丝所以可自由转动。透过此结构,当将垫体102a接触地面并保持固定时,系可转动伸缩部102以调整遮阳伞1高度。再者,若底面平坦的话,垫体102a不需呈半圆状,圆盘状、其他形状亦可。
上侧伸缩部101系设置于伞布40与上巢11上侧处。因此,当遮阳伞1设置于屋檐前端时,首先利用上侧伸缩部101将位于伞布40上侧(即,伞布40与屋檐前端天花板之间)之支柱10长度调整成所需长度后,再利用下侧伸缩部102将支柱10长度调整成与建筑物屋檐前端天花板至地面间等长之距离。
在此,伸缩部101、102并非两者皆需设置,举例而言,亦可仅设置下侧伸缩部102,而上侧仅设置垫体101a。伞布40上侧之长度基本上皆固定,所以仅用下侧伸缩部102调整支柱10其长度即可。
在此,上侧仅有垫体101a时,若考虑生产简易性,可将垫体101a与垫体102a设计为同一组件。如此,垫体101a、垫体102a双方皆可转动。若考虑支柱10(及遮阳伞1)转动会具有危险性,最好系将垫体101a透过锁固等固定于支柱10以抑制支柱10其转动。
说明将此遮阳伞1设置于建筑物屋檐下时之步骤。设置前之遮阳伞1其下巢12系位于凸出部13下侧,而主伞骨20与支伞骨30系贴近支柱10配置。
首先,依据使用目的或喜好,检讨系将伞布40靠近屋檐下的天花板或者让伞布40与天花板间保有一定间隔等,以决定天花板与伞布40间的距离。再因应所决定之天花板与伞布40间的距离,来调整支柱10上侧伸缩部101之长度。但若固定天花板与伞布40间的距离,则无上侧伸缩部101亦可。
接着,依据屋檐下天花板与地面间的距离调整支柱10下侧之伸缩部102长度,将支柱10以支撑杆状态架设于天花板与地面间。
接着,将下巢12沿着支柱10往上方滑动至凸出部13上侧,则各主伞骨20系呈水平状态并展开伞布40,而下巢12系卡止于凸出部13。如此完成遮阳伞1设置。
如此,当遮阳伞1设置于建筑物屋檐前端等时,可利用伸缩部101、102(或仅伸缩部102)调整支柱10长度,当于天花板与地面间架设支柱10后,仅需将下巢12往上方移动卡止于凸出部13即可,所以可不费力地轻易设置。
【实施例2】
接着,说明实施例2。已于实施例1中说明部分将沿用。主要说明与实施例1相异之处,共通部份其详细说明将省略。图9系本实施例所述遮阳伞1a其俯视图。
本实施例所述遮阳伞1a其主伞骨20a系由二根边端伞骨201与二根中段伞骨202a组成。当下巢12置于上方而遮阳伞呈展开状态时,如图9所示,二根边端伞骨201与二根中段伞骨202a其前端四点于俯视角下系配置于长方形四顶点。该些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a整体系被以二根边端伞骨201与二根中段伞骨202a前端四点为顶点之长方形伞布40a所包覆。
如此,二根边端伞骨201与二根中段伞骨202a其前端四点于俯视角下系配置组成长方形四顶点,藉此,不论遮阳伞1a所设支柱10仅有一根,伞布40a形状仍可呈较宽之长方形。
在此,因伞布40a系倾斜设置,所以主伞骨20a(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系位于伞布40a对向侧。于图式中,伞布40a系透明而主伞骨20a(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系非透明。伞布40a下缘系以单点锁线标示。理所当然,伞布40a亦可为非透明而主伞骨20a(边端伞骨201与中段伞骨202)为透明。
再者,为了避免伞布40a松弛,举例而言,如图10所示,若遮阳伞1横向较长,当下巢12卡止于凸出部13状态下,则可于水平方向且相对边端伞骨201朝垂直方向延伸设置一根中段伞骨202b。此情况下,连结该中段伞骨202b与下巢12之支伞骨30需多追加设置一根。
【实施例3】
接着,说明实施例3。已于实施例1、2中说明部分将沿用。主要说明与实施例1、2相异之处,共通部份其详细说明将省略。图11系本实施例所述遮阳伞1b其俯视图。
本实施例所述遮阳伞1b其主伞骨20b系由二根边端伞骨201b与二根中段伞骨202b组成。二根边端伞骨201b系呈90度角配置。当下巢12置于上方而遮阳伞呈展开状态时,如图11所示,遮阳伞于俯视角下系呈四分之一圆形。
如此,因俯视角下呈四分之一圆形,所以遮阳伞1b可设置于建筑物边角处。
【实施例4】
接着,说明实施例4。系调整支柱长度之组件,其适用于实施例1、2、3所述任一遮阳伞。支柱10以外其他部分皆与实施例1、2、3系相同结构。主要说明支柱10,而其他部分之详细说明系省略。
图12系支柱结构示意图。伸缩支柱10本身大幅(例如30cm)调整长度(但亦可不调整)。如图12(A)所示,支柱10系由外管10a与内管10b所组成,各别于外管10a设有孔洞部18a,而内管10b设有孔洞部18b。
将内管10b插入外管10a,进而调整自外管10a延伸之内管10b长度(参照图12(B))。
将复数孔洞部18b其中一个与孔洞部18a相结合固定。透过复数孔洞部18b任一个与孔洞部18a相结合进而调整长度。再者,亦可设置复数孔洞部18a,而孔洞部18b仅设一个。
固定与孔洞部18a相结合之孔洞部18b,如图12(C)(孔洞部示意剖面图)所示,系将横杆19插入孔洞部18a与孔洞部18b以固定长度(孔洞部18b上下位置)。举例而言,横杆19亦可为螺栓,并利用螺帽19a加以稳固。
此情况下,凸出部13或握把17c系设置于外管10a。当作为遮阳伞使用时之下巢12位置(凸出部13位置)系固定,若将凸出部13或握把17c设置于可活动之内管10b系有难度。
在此,于支柱10上侧,下巢12系在该周边移动。当伸缩支柱10本身时,因内管10b系插入外管10a,所以将支柱10上侧作为外管10a系较佳。
图13系支柱结构示意图。与图12系不同结构。如图13(A)所示,系设有部分内管10c。图12(A)之内管10b系由二个部分内管10b、10c所组成。
部分内管10c其下端系缩径可插入部分内管10b。另,部分内管10b与部分内管10c上侧系相同直径并皆具有孔洞部18b、18c。即,可仅将部分内管10b作为内管使用(与图12相同),亦可将部分内管10c插入部分内管10b以结合部分内管10b与部分内管10c作为内管使用。结合部分内管10b与部分内管10c作为内管使用之状态系如图13(B)所示。
说明部分内管10c之意义。如图12使用时,内管10b其可插入外管10a之深度(即,支柱10其长度可调整量)系藉由卷线器17b等控制。在此,结合部分内管10b与部分内管10c作为内管使用时,若想深入插入则移除部分内管10c仅将部分内管10b作为内管使用,如此,便等同于可再插入部分内管10c长度之深度。即,可增大支柱10其长度可调整量。
如图13(C)所示,部分内管10c系插入外管10a。在此,于图13(C)所示仅将部分内管10b前端小部分插入状态下,系可移除部分内管10c仅将部分内管10b作为内管使用,但并不建议。因部分内管10b插入深度较小,导致与外管10a间之固定不足。部分内管10b插入深度够多时再移除部分内管10c系较佳。
如此,连接部分内管10b与部分内管10c系需费工。可如图12(C)所示用横杆19进行连接,但连接部分之横杆19(含螺帽19a)系凸出至部分内管10b外侧。因该凸出部分以致部分内管10b系无法插入外管10a。所以连接应使用组件不会凸出至外侧之方式,举例而言,应使用将自部分内管10c延伸之膨胀弹簧组件卡合至部分内管10b之方式。再者,将部分内管10c深入插入内管10b且连接部分够下方的话,亦可用横杆19进行连接。
再者,部分内管10c并无限制仅一个,亦可使用二个以上。支柱10其长度可调整量可更大。
图14系孔洞部配置示意图。系将图12与图13中仅一个之孔洞部18a设为三个。在此,孔洞部18b其间隔D2系孔洞部18a间隔D1的三倍。
选择横杆19插入之孔洞部18a与孔洞部18b并透过D1刻度设定支柱10长度。若将最下方之孔洞部18a与孔洞部18b结合时之插入长度设为L,则其他孔洞部18a与孔洞部18b结合时之插入长度则为L+D1、L+2D1。L+3D1之插入长度系可选择其他孔洞部18b达成。即,可用D1刻度设定支柱10长度。举例而言,设定D1=2cm、D2=6cm,则可用2cm刻度设定支柱10长度。
一般而言,孔洞部18a并无限定为三个,若该数量为n,则D2=nD1亦同。
在此检讨D1。首先,伸缩支柱10本身,将约略长度利用D1刻度结合,再藉由伸缩部102进行长度细微调整。即,若D1小于伸缩部102可调整长度,则支柱10长度便可任意设定。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所述遮阳伞不仅可设置于屋檐前端,亦可轻易设置于天花板与地面之间,以作为遮阳或遮雨使用。

Claims (8)

1.一种遮阳伞系包含:
具有单一根可调整长度之一伸缩部并呈支撑杆状之一支柱;
经该支柱贯穿并可沿着该支柱往上下方向移动之一下巢;
设置于该支柱或该下巢并可限制该下巢往下方移动之一卡止组件;
固定于该支柱之一上巢;
可于垂直方向转动但无法于水平方向转动并接合该上巢之三根以上一主伞骨;
于该主伞骨各别设有一根并连接该主伞骨与该下巢之一支伞骨;及,设置于该主伞骨间之一伞布;其中,
于俯视角下该主伞骨之配置:
该主伞骨其中二根系以约180度角设置之一边端伞骨;
该边端伞骨除外之该主伞骨则为一中段伞骨,其位于二根该边端伞骨所形成直线的一单侧;
该伞布存在于该单侧。
2.一种遮阳伞系包含:
具有单一根可调整长度之一伸缩部并呈支撑杆状之一支柱;
经该支柱贯穿并可沿着该支柱往上下方向移动之一下巢;
设置于该支柱或该下巢并可限制该下巢往下方移动之一卡止组件;
固定于该支柱之一上巢;
可于垂直方向转动但无法于水平方向转动并接合该上巢之一主伞骨;
于该主伞骨各别设有一根并连接该主伞骨与该下巢之一支伞骨;及,设置于该主伞骨间之一伞布;其中,
于俯视角下该主伞骨之配置:
该主伞骨其中二根系以约90度角设置之一边端伞骨;
该边端伞骨除外之该主伞骨则为一中段伞骨,其仅存在于二根该边端伞骨间约90度角内;
该伞布仅存在于二根该边端伞骨间约90度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遮阳伞,其特征在于系具备二根以上该中段伞骨,当该下巢呈卡止于该卡止组件状态时,二根该边端伞骨与其中二根该中段伞骨的前端四点,于俯视角下系配置呈长方形四顶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之遮阳伞,其特征在于该支柱下侧系具有该伸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之遮阳伞,其特征在于该中段伞骨系自一该边端伞骨朝另一该边端伞骨以等角度依序配置;及,
全数该主伞骨皆等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之遮阳伞,其特征在于该支柱其一外管与插入该外管之一内管系透过一横杆贯穿设置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上之一孔洞部进行卡止,而该外管与该内管至少一方系具备上下位置不同之二个以上该孔洞部,另具备选择插入该横杆之该孔洞部以调整该支柱长度之一调整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遮阳伞,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具备可相连接/分离之二个以上部分内管,而各部分内管系一样粗并设有该孔洞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之遮阳伞,其特征在于该外管与该内管双方系具有二个以上该孔洞部;
该外管与该内管其中一方系以该伸缩部可伸缩长度以下之一第一间隔于上下方向等间隔具备n个该孔洞部;
该外管与该内管另一方系以该第一间隔n倍之一第二间隔于上下方向等间隔具备该孔洞部。
CN201910070961.2A 2018-12-04 2019-01-25 遮阳伞 Pending CN1106640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6941A JP6727619B2 (ja) 2018-10-19 2018-12-04 パラソル
JP2018-226941 2018-1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4067A true CN110664067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65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0961.2A Pending CN110664067A (zh) 2018-12-04 2019-01-25 遮阳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406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21239A (en) * 1913-09-19 1914-02-26 Alfred Metzner Umbrella or Sunshade with Lateral Screens.
JP2622346B2 (ja) * 1992-08-29 1997-06-18 シュタイナー バルター 遮蔽装置
CN101044930A (zh) * 2006-04-02 2007-10-03 梁跃鹏 半边遮阳伞蓬
CN202858069U (zh) * 2012-09-21 2013-04-10 浙江锐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顶紧装置的遮阳伞
CN107772691A (zh) * 2017-07-14 2018-03-09 纪冬 一种可变换伞面形状的雨伞
JP2018050744A (ja) * 2016-09-27 2018-04-05 克巳 戸上 パラソ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21239A (en) * 1913-09-19 1914-02-26 Alfred Metzner Umbrella or Sunshade with Lateral Screens.
JP2622346B2 (ja) * 1992-08-29 1997-06-18 シュタイナー バルター 遮蔽装置
CN101044930A (zh) * 2006-04-02 2007-10-03 梁跃鹏 半边遮阳伞蓬
CN202858069U (zh) * 2012-09-21 2013-04-10 浙江锐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顶紧装置的遮阳伞
JP2018050744A (ja) * 2016-09-27 2018-04-05 克巳 戸上 パラソル
CN107772691A (zh) * 2017-07-14 2018-03-09 纪冬 一种可变换伞面形状的雨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0012B2 (en) Canopy system
US9938723B2 (en) Canopy system
US10914068B2 (en) Adjustable awning and retractable canopy system
KR100517368B1 (ko) 캐노피의 구조
CN214463132U (zh) 简易折叠帐篷
CN110664067A (zh) 遮阳伞
KR101913683B1 (ko) 파라솔 각도 조절장치
JP6727619B2 (ja) パラソル
CN108643688B (zh) 一种旅游帐篷
KR200386284Y1 (ko) 차양막 장력조절구조를 갖는 대형 천막조형물
US20140130836A1 (en) Flexible canopy
JP6861354B1 (ja) パラソル
KR200409540Y1 (ko) 절첩식 천막의 지주 고정장치
KR20180011922A (ko) 텐트
CN106193788B (zh) 一种带滑动快扣的拉布篷
KR101544529B1 (ko) 공간 확보가 가능한 파라솔
KR101817663B1 (ko) 조립식 차양막 구조
KR200472777Y1 (ko) 절첩식 천막
CN213063159U (zh) 一种帐篷架
CN212203888U (zh) 建筑伞安装支架
CN213063153U (zh) 一种帐篷
CN215760852U (zh) 一种支撑柱及其应用的多功能篷
CN215485106U (zh) 一种篷面及其应用的多功能篷
CN215407783U (zh) 一种凉篷
CN113756649A (zh) 一种支撑柱及其应用的多功能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