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1968A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1968A
CN110661968A CN201910586003.0A CN201910586003A CN110661968A CN 110661968 A CN110661968 A CN 110661968A CN 201910586003 A CN201910586003 A CN 201910586003A CN 110661968 A CN110661968 A CN 110661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tate
control unit
power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60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1968B (zh
Inventor
森友广志
藤崎毅
宫原和也
佐藤康弘
山下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661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1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8Supervision thereof, e.g. detecting power-supply failure by out of limits super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电子设备包括: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用于进行以下单元的操作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或至少一个电路:通信单元,其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其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信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用于通信的有线接口采用如下技术:当与诸如照相机的电子设备进行连接时,该技术使得能够在数据被传输的同时发送电力。USB(通用串行总线)(注册商标)是常用示例。
符合USB电力传送(下文中的“USB-PD”)的设备可以通过USB线缆将最大100W的电力从诸如USB主机设备或AC适配器的电力发送装置提供给电力接收侧的电力接收装置。同时,USB Type-C(注册商标)的开发使得可以通过使用USB-PD标准,利用小尺寸USB连接器来提供大量电力。
当连接符合USB-PD标准的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时,这些装置通过协商通信来交换电力信息。然后,电力发送装置提供电力接收装置所请求的电力。
然而,与过去的USB标准相比,提供更多电力的能力导致需要更安全地供电的能力。因此,使用USB-PD标准,当连接到连接设备的线缆的连接器的温度升高或电力供给偏离正常操作状态(如电力供给中的过电流或过电压)时,可以要求连接对方进行硬复位。
USB-PD标准使得能够进行如下操作:在请求硬复位之后停止USB-PD下的通信状态和电力供给,并且可以在设置的时间量内从电力发送装置再次供电,并且可以进行新的通信连接。
USB-PD标准还具有用于确保状态不会反复偏离正常操作状态的规定。然而,如果当已经请求硬复位并且已经恢复供电时,状态再次偏离正常操作状态,则存在再次请求硬复位的情况。如果电力供给没有返回到正常操作状态,则可能反复发生硬复位请求、停止供电以及恢复供电。
响应于这种情况,已知如下技术,其中,在电力发送装置的电源电路中配设错误检测电路。当检测电路检测到错误时,停止电源的输出并输出测试电压。当检测电路检测到状态已从错误状态恢复时,恢复输出。日本特开2017-187933号公报是公开这种技术的文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用于进行以下单元的操作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或至少一个电路:通信单元,其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其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信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用于进行以下单元的操作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或至少一个电路:通信单元,其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其中,根据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而转变到预定范围,通信单元开始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其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其中,在通信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在控制步骤中,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其中,在通信步骤中,根据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而转变到预定范围,开始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在控制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程序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在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方法的步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口,所述接口具有用于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的第一端子和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第二端子,所述方法包括: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其中,在通信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在控制步骤中,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在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方法的步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口,所述接口具有用于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的第一端子和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第二端子,所述方法包括: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其中,在通信步骤中,根据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而转变到预定范围,开始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在控制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根据本发明,当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偏离正常操作状态时,可以维持安全停止状态,并且抑制状态反复偏离正常操作状态的情况的发生。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2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3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侧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5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6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侧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8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9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侧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1是例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侧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2是例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13是例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14是例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侧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5是例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6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配备有电力接收装置的摄像装置的框图。
图17是例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的另一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指出,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构造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附图中例示的构造。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电力发送侧的装置(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侧的装置(电力接收装置)。假设电力发送装置配备在AC适配器中,该AC适配器从AC电源单元接收电源并向电力接收装置供电,电力发送装置也可以配备在诸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此外,假设电力接收装置配备在保持二次电池的摄像装置(由数字相机代表)中。
图16是例示摄像装置1600的框图。摄像装置1600包括作为整体控制装置的中央控制单元207。中央控制单元207由CPU、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的ROM、以及用作CPU的工作区域并用于扩展要执行的程序的RAM构成。摄像装置1600包括光学系统1601、驱动单元1602、摄像单元1603、图像处理单元1604、记录控制单元1605、记录介质1606、显示控制单元1607、显示单元1608、操作单元1609,I/F单元1650、二次电池1660、电力接收单元203和电源控制单元206。光学系统1601包括聚焦透镜、变焦透镜、光阑等。驱动单元1602是在中央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下驱动镜头、光阑等的驱动单元。图像处理单元1604在中央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下执行各种图像处理。可以给出去马赛克、各种类型的校正处理(白平衡处理等)、编码/解码处理等作为图像处理的示例。记录控制单元1605在中央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下将拍摄图像的文件写入记录介质1606并从记录介质1606读出这些文件。记录介质1606是非易失性可拆装存储卡。显示控制单元1607在中央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下在显示单元1608中显示图像、菜单等。显示单元1608由液晶显示设备构成。操作单元1609由用户操作的各种类型的开关、按钮、触摸面板等构成,并且还包括释放按钮。I/F单元1650是USB Type-C(注册商标)接口,并且不仅能够根据该标准与外部设备通信,而且能够从外部设备接收用于对二次电池1660充电的电力。这样,电力接收单元203和电源控制单元206配设在I/F单元1650附近。
在上述构造中,至少包括中央控制单元207、包括在I/F单元1650中的连接器、电力接收单元203和电源控制单元206的元件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被定义为“电力接收装置”。
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执行的操作。
图1是例示电力发送装置10的框图,图2是例示电力接收装置20的框图。图3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侧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4是例示实施例的时序图。
电力发送装置10包括连接器101、PD通信控制单元102、电源单元103、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检测单元106、通知单元107、电阻控制单元108和监视单元109。
连接器101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连接器。因此,连接器101包括如下端子,例如用于供电的VBUS端子、用于检测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的CC1端子和CC2端子、用于USB 2.0通信的D+端子和D-端子、以及GND端子。因为本实施例主要涉及发送/接收电力而不是设备之间的信息通信,所以应该注意,将不描述与发送/接收电力没有直接关系的信号线,例如D+和D-。
PD通信控制单元102被构造为能够使用CC1端子和CC2端子检测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并且基于USB电力传送标准(下文中的“USB-PD标准”)与外部设备通信。PD通信控制单元102包括错误确定单元,该错误确定单元通过与外部设备通信,检测到已经接收到警告通知,并且基于警告通知的详情确定外部设备的状态是正常状态还是错误状态。
电源单元103可以向VBUS端子供电,输出PD通信控制单元102操作所需的电力等,并且被构造为能够基于来自PD通信控制单元102的指令输出预定电压。电源单元103例如是被构造为能够进行用于转换从AC插座(未例示)获得的AC电力并输出DC恒定电压的电力转换的电源单元,并且例如能够输出用于向VBUS端子供给的5V电力。假设从电源单元103向PD通信控制单元102以及可以由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的外围电路供给电力,而不管供给到VBUS端子的电力状态如何。
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是具有可变电阻值的电阻元件,其将CC1端子上拉到预定的内部电源。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是用于将CC2端子上拉到预定电源的电阻元件,并且与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一样,具有可变电阻值。各个可变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提供预定电压(5V)的电源,另一端连接到相应的CC端子。响应于来自电阻控制单元108的控制信号,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可以从预定电阻值Rp变为与预定电阻值不同的电阻值Rp'。换句话说,各个可变电阻元件是用于通过改变电阻值来切换相应CC端子和电源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切换部。例如,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可以由多个电阻元件和开关元件构成,并且可以通过在导通和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的开关元件来实现。注意,也可以使用诸如晶体管的半导体元件来实现电阻元件。注意,假设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在未接收到指示电阻值改变的信号时维持预定电阻值Rp。适合于USB Type-C标准的电阻值可以用作预定电阻值Rp。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均用于检测连接的外部设备并且用于呈现可以提供给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的电力接收装置的电力。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用于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端子电压上拉到预定电源,而不管VBUS的输出状态如何。“预定电源”例如是5V恒压源。根据USB Type-C标准,例如,如果设备能够提供3A、5V的电力,则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可以指示,通过针对5V电源以10kΩ进行上拉来向电力接收装置供给3A、5V。通过监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可以检测到已经连接了要被供电的电力接收装置。根据USB Type-C标准,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的电力接收装置侧CC1端子和CC2端子经由5.1kΩ电阻元件(图2所示的电阻元件204和205)下拉到接地(GND;接地电位)。不向外部装置供电的电力接收装置不需要呈现可供给电力,因此下拉电阻Rd的值被唯一地设定。稍后将参考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20。作为一个示例,如果连接电力接收装置20,并且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被以10kΩ上拉到5V电源,则将由CC1端子和CC2端子划分为1.69V的电压施加于PD通信控制单元102。根据USB Type-C标准,能够提供3A、5V的电力发送装置确定在CC1端子或CC2端子处的端子电压在0.85V至2.45V的范围内时已经连接了电力接收装置,并指示电源单元103开始VBUS的输出。
检测单元106被构造为当电力发送装置10输出的VBUS电力的输出状态处于过电压状态或过电流状态时,当连接器101附近的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时等,能够检测到错误。例如,检测单元106可以由检测电阻器或仪器放大器构成,以便能够检测VBUS的过电流状态;通过对诸如热敏电阻的元件进行温度检测,以便能够检测温度;或者作为AD转换器等,以便能够检测VBUS的过电压。
PD通信控制单元102监视来自检测单元106的指示检测结果的信号。响应于指示从检测单元106接收到错误状态的信号,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可以指示电源单元103停止其输出,对通过使用CC1端子和CC2端子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的电力接收装置进行各种类型的通知等。
通知单元107被构造为能够向正在使用电力发送装置10的用户通知电力发送装置10的状态。例如,如果通知单元107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则可以通过点亮和熄灭发光元件而在视觉上表示操作/非操作状态,并且可以通过使发光元件闪烁来表示与操作/非操作状态均不同的状态。通知单元107的通知部不限于发光二极管,并且可以是能够通知用户的任何部。例如,通知单元107可以具有使用扬声器、电子蜂鸣器等的音频构造,通过诸如画面的显示设备使用文本、图像等的视频构造,或其组合。
电阻控制单元108基于来自PD通信控制单元102的控制信号,将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的电阻值从Rp改变为Rp',反之亦然。例如,如果电力发送装置10是通过USB Type-C标准发送3A、5V的电力的装置,则电阻控制单元108可以将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在适合标准的10kΩ与不同的电阻值之间切换。
监视单元109监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值。监视单元109例如由A/D转换器、比较器等构成,并且将指示CC1端子和CC2端子之一处的电压值是否在预定电压范围内的信息传送到PD通信控制单元102。注意,监视单元109可以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值传送到PD通信控制单元102。根据USB Type-C标准,如果电力发送装置能够供给3A、5V,则通过电阻元件将CC1端子和CC2端子上拉至5V电源,并且当电力接收装置未连接到连接器101时,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为5V。当电力接收装置连接到连接器101时,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在0.85V到2.45V的范围内。因此,如果电力发送装置能够供给3A、5V,则CC1端子和CC2端子之一小于0.85V、或者在大于2.45V但小于5V的范围内,意味着尽管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物理连接,但状态不符合USB Type-C标准。因此,电力发送装置不确定连接了电力接收装置。例如,如果基于来自电阻控制单元108的指令设置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的电阻值,使得Rp'=5.1kΩ,则CC1端子和CC2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为2.5V,其在0.85V至2.45V的连接确定范围之外。
图2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的框图。电力接收装置20包括连接器201、PD通信控制单元202、电力接收单元203、第一电阻元件204、第二电阻元件205、电源控制单元206和中央控制单元207。
连接器201用于将电力接收装置20连接到外部设备。假设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201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连接器。这样,连接器201包括诸如用于接收电力的VBUS端子、用于检测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的CC1端子和CC2端子、以及GND端子的端子。
PD通信控制单元202被构造为能够使用CC1端子和CC2端子检测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并且基于USB-PD标准与外部设备通信。
电力接收单元203供给从VBUS端子接收的电力,以便可在电力接收装置20内使用。在USB-PD标准中,电力接收装置20可以在从5V到20V的宽电压范围内接收电力。
第一电阻元件204具有预定电阻值,并且通过该预定电阻值将CC1端子下拉至接地(GND)。第二电阻元件205具有预定的电阻值,并且与第一电阻元件204一样,通过该预定电阻值将CC2端子拉至接地。第一电阻元件204和第二电阻元件205用于检测连接的设备。根据USB Type-C标准,例如,第一电阻元件204和第二电阻元件205具有5.1kΩ的电阻值,并且可以通过这些电阻的下拉来向电力发送装置10通知电力接收装置20被连接。
电源控制单元206将电力接收单元203接收的电力转换为可以由电力接收装置20使用的电压,并将电压提供给电力接收装置20的各种功能单元。中央控制单元207是控制电力接收装置20的各种操作的中央控制单元。例如,如果电力接收装置20是数字照相机,则中央控制单元207使用存储程序的RAM、用作工作区的RAM等,来控制摄像单元、图像处理电路等(未例示)。然而,该处理不是本发明的主要焦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情。电源控制单元206例如由DC/DC转换器构成,并且被构造为能够供给中央控制单元207所需的电力。例如,如果电力接收装置20包括二次电池(图16中的附图标记1660),则电源控制单元206切换到二次电池或电力接收单元203作为中央控制单元207的电源,对二次电池充电等。
接下来,将使用图3的流程图描述,当电力发送装置10根据USB-PD标准向电力接收装置20供电时发生错误时由电力发送装置10的PD通信控制单元102执行的处理序列。注意,下面描述了如下情况: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处于连接状态,并且根据USB-PD标准传输电力。
在步骤S301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监视检测单元106。具体地,PD通信控制单元102从检测单元106获得信号以确定检测单元106的检测状态。在步骤S302中,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从检测单元106获得的信号指示正常状态(步骤S302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以继续监视。
如果从检测单元106获得的信号指示错误状态(步骤S302中的“是”),则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303。连接器101附近的温度上升超过预定值、过电压或过电流对应于“错误状态”。
在步骤S303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根据USB-PD标准的硬复位命令(复位命令)发送到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202),并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304。在步骤S304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向电源单元103输出指令信号,以便在预定时间量内停止VBUS输出。根据USB-PD标准,在从步骤S303到S304的处理中,可以在硬复位指令之后的25-35ms内开始VBUS输出的停止。
在步骤S305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控制信号输出到通知单元107,并且通知用户已经发生了错误状态。接下来,在步骤S306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电阻控制单元108以将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的电阻值改变为Rp',Rp'是与由USBType-C定义的Rp不同的电阻值。
前面描述了如下处理:当确定错误时(步骤S302中的“是”),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发送硬复位命令(步骤S303),然后在VBUS输出停止时(步骤S304)将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的上拉电阻值从Rp改变到Rp'(步骤S306)。然而,在检测到错误之后(步骤S302中的“是”),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可以移动到步骤S306。
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已经将上拉电阻值从Rp改变为Rp'(步骤S306),则CC1端子和CC2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处的电压在根据USB Type-C标准的连接确定范围之外。因此,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连接到包括PD通信控制单元102的装置的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断开,并且在规定的时间量内停止VBUS输出。
在步骤S307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经由监视单元109监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例如,假设在步骤S306中,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的电阻值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的电阻值已经从由USB Type-C定义的Rp=10kΩ改变为Rp'=5.1k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力发送装置10中的5V的上拉电源和电力接收装置20的电阻元件204和205的5.1kΩ的下拉电阻值,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为2.5V。根据USB Type-C标准,当在发送3A、5V的电力的电力发送装置10中,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在0.85V-2.45V的范围内时,电力发送装置10确定连接了电力接收装置20。例如,如前所述,当Rp'=5.1kΩ时,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为2.5V,这在由USB Type-C标准定义的连接确定范围之外。因此,电力接收装置20确定电力发送装置10未连接。另一方面,电力发送装置10可以通过使用监视单元109来监视电力接收装置20是否被连接。
如果正在维持电力接收装置20的物理连接状态,则在步骤S308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CC1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小于预定值(步骤S308中的“否”),并且重复步骤S307和S308之间的转变。一旦从电力发送装置10物理地移除电力接收装置20,则结果从电力发送装置10的CC1和CC2端子移除下拉电阻。因此,电力发送装置10的CC1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上升到当未连接电力接收装置20时有效的电压。在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已经发生了这种上升时(步骤S308中的“是”),处理进入步骤S309。
在步骤S309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电阻控制单元108,使得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从Rp'变为定义的电阻值,即Rp,然后将处理移至步骤S310。
在步骤S310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向通知单元107输出,与在步骤S305中输出到通知单元107的控制信号不同的控制信号。例如,如果通知单元107是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并且在步骤S305中指示发光二极管点亮,则PD通信控制单元102在步骤S310中输出用于熄灭发光二极管的控制信号,以便至少通知用户错误状态不再有效。
通过前述内容,电力发送装置10可以检测到已经连接的电力接收装置20已被移除。响应于检测到电力接收装置20已被移除,电力发送装置10返回到可以开始根据USBType-C标准的预定连接处理的状态(未连接状态),并且然后操作序列结束。
接下来将使用图4中的时序图来描述序列。图4是例示从在电力发送装置10连接到电力接收装置20并且基于USB-PD标准的连接完成的状态下发生错误时、到在根据图3中所示的控制执行VBUS断开处理并移除电力接收装置20时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中的“VBUS端子电压”表示输出到上述图1所示的连接器101的VBUS端子的电压值。图4例示了如下情况:在该时序图开始的时间点,基于USB-PD标准的连接完成且VBUS端子电压为20V。
“CC端子电压状态”表示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1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值。这表示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之间的连接状态,其中正常状态是1.69V,执行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的状态是2.5V,并且电力接收装置20未连接的状态是5V。CC端子的电压值可以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任何值,并且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电压值。
定时T401(以下将省略“定时”一词)是电力发送装置10的检测单元106检测到错误状态并且向PD通信控制单元102通知错误状态的定时,这对应于图3的步骤S302中的“是”。
在T402,电力发送装置10将用于停止USB-PD连接的硬复位命令发送到电力接收装置20。这是与图3中的步骤S303相对应的定时。图4中的附图标记401表示正在发送该硬复位命令的时段。
在T403,电力发送装置10在T401处的发送之后经过预定量的时间之后,停止VBUS电源的供给。这是与图3中的步骤S304对应的定时。根据USB-PD标准,在发送硬复位后的25至35毫秒处,停止VBUS供给。另外,如图3中的步骤S30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向用户通知在VBUS输出停止之后发生了错误,并且VBUS导通停止。
T404对应于图3中的步骤S306。在T404,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电阻控制单元108,使得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的上拉电阻值从Rp变为Rp'。在T404,连接器1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发出通过上拉电阻值Rp'和下拉电阻值Rd划分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上拉电阻值Rp'为5.1kΩ,下拉电阻值Pd为5.1kΩ,因此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为2.5V。根据USB Type-C标准,检测电力接收装置20已连接所需的电压范围对应于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在0.85V至2.45V的范围内,因此从T404起的电压在上述范围之外。如果电力接收装置20没有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则没有通过下拉电阻的分压,因此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保持在5V的上拉电源。因此,从T404起,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可以通过监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来确定是连接了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还是断开了这些装置。
对于符合USB-PD标准的设备,假设在发送硬复位命令(T402)并且VBUS停止(T403)之后,VBUS在1秒内重新启动。因此,如果在T403之后的1秒内可以执行T404,则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和电力发送装置10已经断开。
T405表示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断开的定时,并且对应于图3的步骤S308中确定为“是”的定时。当电力接收装置20断开时,状态变为已经去除了下拉电阻的状态。这样,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变为5V的上拉电源。在T405,监视单元109向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发送指示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变为5V的信号。在接收到该信号之后,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电阻控制单元108以将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的电阻值从Rp'改变到Rp。另外,PD通信控制单元102向用户通知该改变并且将电力发送装置10返回到其初始状态,如图3中的步骤S310所示。例如,如果通知单元107由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构成,则当需要通知用户时控制发光元件点亮,并且当不再需要通知时熄灭发光元件。这使得可以通知用户状态已经改变。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在从电力接收装置接收到发送硬复位的请求时,CC端子和电源之间的上拉电阻的电阻值从第一电阻值变为第二电阻值。这使得可以抑制如下情况:恢复供电,在接收装置侧再次发生错误,并且再次接收发送硬复位的请求。因此,当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偏离正常操作状态时,可以维持安全停止状态,并且抑制状态反复偏离正常操作状态的情况的发生。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2和图5至图7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执行的操作。
图5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的构造的框图。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图1)中相同的元件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描述。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添加了开关110和开关控制单元111,并且上拉电阻是具有固定电阻值的电阻元件114和115。根据本第二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20与图2中的相同。
开关110配设在连接器和CC1端子与CC2端子的信号线连接到上拉电阻元件114的位置之间。开关110是用于在导通状态(on状态)和打开状态(off状态)之间切换连接器101和PD通信控制单元102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开关。可以通过在导通和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开关元件来实现开关110。注意,也可以使用诸如晶体管的半导体元件来实现电阻元件。
开关控制单元111控制开关110在on状态和off状态之间的切换。开关控制单元111响应于来自监视单元109的监视结果控制开关110接通或断开。开关控制单元111还响应于来自PD通信控制单元102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110接通或断开。开关110和开关控制单元111构成切换部,其切换CC端子之间的连接状态和预定电压(5V)。
接下来,将使用图6的流程图描述,当在根据USB-PD连接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的情况下发生错误时由电力发送装置10的PD通信控制单元102进行的处理。以下假设: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处于物理连接状态,并且根据USB-PD标准执行通信和电力传输。
在步骤S601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监视检测单元106。具体地,PD通信控制单元102从检测单元106获得信号以确定检测单元106的检测状态。在步骤S602中,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从检测单元106获得的信号指示正常状态(步骤S602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601以继续监视。
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已经确定从检测单元106获得的信号指示错误状态,例如,连接器101附近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步骤S602中的“是”),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603。
在步骤S603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根据USB-PD标准的硬复位命令发送到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202,并且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604。然后,在步骤S604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向电源单元103输出指令信号,以便在预定时间量内停止VBUS输出。根据USB-PD标准,可以在发送硬复位命令后的25至35ms内停止VBUS输出。
步骤S605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控制信号输出到通知单元107,并且通知用户已经发生了错误状态。
在步骤S606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控制信号输出到开关控制单元111,以将开关110置于off状态(打开状态)。结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与连接器1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之间的连接处于打开状态。尽管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通过连接器101物理连接,但是不能执行根据USB-PD标准的通信,因此不再发送硬复位指令。此外,基于USBType-C标准,电力发送装置10识别出已经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的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断开,并且在设置的时间量内停止VBUS输出。
在步骤S607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111以将开关110置于on状态(导通状态)。此外,在步骤S608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使用计时器(未示出)开始测量在CC端子和电源之间的连接已经切换到on状态(导通状态)之后经过的时间量。
在步骤S609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监视单元109监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并且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610。
在步骤S610中,通过监视单元109的监视,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电压值(4.75V)。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大于或等于4.75V(步骤S610中的“是”),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614。此时,根据USB Type-C标准,在能够供给3A、5V的电力发送装置10中,CC1端子和CC2端子被上拉到5V电源。因此,当电力接收装置20没有物理连接时,CC1端子和CC2端子处于5V,并且电力发送装置10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处于断开状态。如果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低于4.75V的预定电压(步骤S610中的“否”),则电力接收装置20保持物理连接状态。这样,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611。此时,根据USB Type-C标准,在能够供给3A、5V的电力发送装置10中,当电力接收装置20连接时,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变为从0.85V到2.45V的范围。因此,电力发送装置10可以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是否连接。
在步骤S611中,使用由计时器测量的时间确定是否已经过预定时段t1。预定时段t1是短于100ms的时段,其是在Type-C标准中定义的tCCDebounce时间的下限值。如果在步骤S611中确定尚未经过预定时段t1(步骤S611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609。如果在步骤S611中确定已经过预定时段t1(步骤S611中的“是”),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612。
在步骤S612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111以将开关110置于off状态(打开状态),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613。在步骤S613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使开关控制单元111将开关110保持在off状态(打开状态)达预定时段t2,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607。开关110保持在off状态(打开状态)的预定时段t2可以是任何期望的时间量。
在步骤S614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111以将开关110保持在on状态(导通状态)。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615。在步骤S615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向通知单元107输出与在步骤S605中输出到通知单元107的控制信号不同的控制信号。例如,如果通知单元107是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并且在步骤S605中指示点亮发光二极管,则可以在步骤S613中指示熄灭发光二极管。
这使得可以检测到已经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的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被物理地移除。状态返回到断开状态,其中可以开始根据USB Type-C标准的预定连接处理,然后操作序列结束。
接下来将参考图7中的时序图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序列。图7是例示从在电力发送装置10连接到电力接收装置20并且基于USB-PD标准的连接完成的状态下发生错误时、到在根据上述图6中所示的控制执行VBUS断开处理(本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并移除电力接收装置20时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7中的“VBUS端子电压”表示输出到上述图5所示的连接器101的VBUS端子的电压值。图7例示了如下情况:在该时序图开始的时间点,基于USB-PD标准的连接完成且VBUS端子电压为20V。
“CC端子电压状态”表示图5中所示的连接器1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值。从目前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处于连接状态并且状态是正常状态时,电压是1.69V。这表示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之间的连接状态,其中开关110为off的状态是0V,并且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未连接的状态是5V。CC端子的电压值可以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任何值,并且不特别限于图7中所示的电压值。
T701是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接收到指示检测单元106已检测到错误状态的信号的定时,并且对应于在前面描述的图6的步骤S602中做出确定为“是”的定时。
T702是PD通信控制单元102向电力接收装置20发送硬复位命令以停止USB-PD连接的定时。这是与图6中的步骤S603对应的定时。图7中的附图标记501表示正在发送该命令的时段。
T703是在从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发送硬复位命令时起经过了预定量的时间之后控制电源单元103并且停止供电以停止VBUS电源的供给的定时。该定时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S404。根据USB-PD标准,在发送硬复位命令后的25至35毫秒处停止VBUS供给。该定时也是根据本第二实施例的PD通信控制单元102在VBUS输出已经停止之后通知用户已经发生错误并且电源将停止的定时,如图6中的步骤S605所示。
T704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S606。这是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111以将开关110改变为非导通状态的定时。在T704之前的时段中,连接器1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是1.69V,其已经被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划分。根据USB Type-C标准,检测电力接收装置20已连接所需的电压范围对应于在0.85V至2.45V的范围内的CC端子处的电压,因此从T704起,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处于连接状态。从T704到T705的时段对应于步骤S607、S610和S611的循环。当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处于连接状态时,通过下拉电阻执行分压,因此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在0.85V至2.45V的范围内。
对于符合USB-PD标准的设备,假设在发送硬复位命令(T702)并且VBUS停止(T703)之后,VBUS在1秒内重新启动。因此,如果在T703之后的1秒内可以执行T704,则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和电力发送装置10已经断开。
T705表示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物理断开的定时。这是从图6中的步骤S607到步骤S609中确定为“是”的定时。响应于从电力发送装置移除电力接收装置20,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改变为5V的上拉电源。在T705,监视单元109向PD通信控制单元102通知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变为5V。结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指示开关控制单元111将开关110的导通状态改变为连接状态,这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S612。另外,用户被通知该改变,并且电力发送装置10返回到其初始状态,如图6中的步骤S613所示。例如,如果通知单元107由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构成,则当需要通知用户时控制发光元件点亮,并且当不再需要通知时熄灭发光元件。这使得可以通知用户状态已经改变。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在从电力接收装置接收到发送硬复位的请求时,CC端子和电源之间的连接转变为打开状态。这使得可以抑制如下情况:恢复供电,在接收装置侧再次发生错误,并且再次接收发送硬复位的请求。因此,当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偏离正常操作状态时,可以维持安全停止状态,并且抑制状态反复偏离正常操作状态的情况的发生。
第三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第三实施例。图8是例示根据本第三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的框图,图9是例示电力接收装置20的框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检测过电流、过电压、超过阈值的高温等的检测单元106配设在电力发送装置10侧。本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电力接收装置20侧配设检测相同类型状态的检测单元208。电力发送装置10中的电阻元件114和115是上拉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阻元件,并且不需要是可变电阻元件。其余的硬件构造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相同,因此,这里将不再描述。
根据本第三实施例,例如,当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202从检测单元208获得表示在连接器201中检测到温度异常升高的信号时,PD通信控制单元202将表示检测到的错误状态的信号作为警告信号发送到电力发送装置10。然后,PD通信控制单元202向电力发送装置10发送硬复位请求命令(复位请求命令)。
接下来将参考图10中的流程图,根据前述要点来描述由电力发送装置10的PD通信控制单元102执行的处理的详情。当在通过USB-PD连接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的情况下出现错误状态时由PD通信控制单元102执行的处理,也将在本第三实施例中描述。
在步骤S801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通过从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202)获得信号来监视电力接收装置20。
在步骤S802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是否已从电力接收装置20接收到警告信号。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尚未接收到警告信号(步骤S802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801,继续监视电力接收装置20。然而,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已经接收到警告信号(步骤S802中的“是”),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803。
在步骤S803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警告信号是否是由电源错误引起的。VBUS过电压、过电流、电力接收装置20的连接器201附近的温度上升到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等可以作为电源错误的示例给出。然后,在步骤S804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发生了电源错误。当确定发生了电源错误时,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指示电源错误的标志改变为开启状态。该标志保持在存储器等(未示出)中。另外,PD通信控制单元102使用计时器(未示出)来开始测量已经过的时间量。
在步骤S805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是否已经从电力接收装置20接收到在USB-PD标准中定义的硬复位请求命令。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已经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步骤S805中的“是”),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808,而如果确定没有接收到命令(步骤S805中的“否”),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806。
在步骤S806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在错误确定之后是否已经过了预定量的时间。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在错误确定之后已经过的时间量尚未达到预定时间量,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805,其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等待接收硬复位请求。然而,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在错误确定之后已经过的时间量已经达到预定时间量,则处理移动到S807。在步骤S807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取消错误确定,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801,并且继续监视电力接收装置20。用于取消错误确定的处理具体是指: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指示电源错误的标志改变为关闭状态的处理。
在步骤S808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根据USB-PD标准将硬复位命令发送到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202)。然后,在步骤S809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电源单元103以停止VBUS输出。根据USB-PD标准,VBUS输出的停止可以在硬复位指令之后的25至35ms内开始,并且该实施例假设PD通信控制单元102据此停止VBUS输出。
在步骤S810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等待电力接收装置20被物理断开。在确定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物理断开时,响应于下拉电阻处于断开状态,电力发送装置10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呈现5V的上拉电压。换句话说,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可以通过确定是否已经从监视单元109接收到指示电压已经变为5V的信号来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是否已经物理断开。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物理断开(步骤S810中的“是”),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811。在步骤S811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取消错误状态的确定,并且操作序列结束。
由此,电力发送装置10可以通过电力接收装置20的检测单元208检测错误状态,并且可以发送硬复位命令。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当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偏离正常操作状态时,可以维持安全停止状态,并且抑制状态反复偏离正常操作状态的情况的发生。
第四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第四实施例。根据本第四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的构造与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图8和图9中所示的构造相同,因此这里将不再描述。下面将使用图11中的流程图描述,当在根据USB-PD连接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的情况下发生错误时由电力发送装置10的PD通信控制单元102进行的处理。本第四实施例还假设: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处于连接状态,并且根据USB-PD标准执行通信和电力传输。
首先,在步骤S901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获得与所连接的电力接收装置20有关的标识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符合USB-PD标准的通信规范,假设标识信息是诸如制造商信息或制造商名称的供应商定义信息、供应商特有的定义数据等。然而,信息的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确定在重新连接时电力接收装置20是否与先前连接的电力接收装置20相同即可,这将在后面描述。
在步骤S902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是否已经从电力接收装置20侧(PD通信控制单元202)接收到在USB-PD标准中定义的硬复位请求命令。如果确定尚未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步骤S902中的“否”),则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903,而如果确定已经接收到命令,则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904。
在步骤S903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是否已经断开。如果确定连接了电力接收装置20(步骤S903中的“否”),则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而如果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断开(步骤S903中的“是”),则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910。
在步骤S904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1添加到内部配设的计数器,用于对已经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的次数进行计数。然后,在步骤S905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使用计时器(未示出)获得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的当前时间。假设计数器、时间等被保持在PD通信控制单元102内的存储器、寄存器等(未示出)中。然后,在步骤S906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电源单元103对硬复位请求命令进行响应,并通过VBUS停止供电。
在步骤S907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由计数器保持的值(数量)是否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值。在步骤S908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接收到当前硬复位请求的时间与接收到先前硬复位请求的时间之间的差(时间间隔)是否在预定值内。
当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的次数达到预定值时(步骤S907中的“是”)或者当本次接收到的硬复位请求命令的时间间隔在预定值内时(步骤S908中的“否”),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909。然后,在步骤S909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等待电力接收装置20被物理地断开。换句话说,当等待断开的同时,VBUS不会再次启动。
如果在步骤S909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已经确定USB连接器已经物理断开,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等待重新连接。如果在步骤S910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检测到与连接器101的重新连接,则处理进入步骤S911。
在步骤S911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控制电源单元103以通过VBUS重新开始供电。然后,在步骤S912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从重新连接的装置获得标识信息,并且确定该信息是否与先前在步骤S901中识别的标识信息匹配,即,重新连接前后的电力接收装置20是否是同一设备。如果确定设备是相同的(步骤S912中的“是”),则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913。然而,如果确定设备不同(步骤S912中的“否”),则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914。
在步骤S913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自上次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以来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量。如果确定自从上次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以来还没有经过预定时间量(步骤S913中的“否”),则PD通信控制单元102将处理移动到步骤S902。然而,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102确定已经过了预定时间量(步骤S913中的“是”),则处理移动到步骤S914。
在步骤S914中,PD通信控制单元102清除用于对硬复位请求命令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和接收到硬复位请求的时间,并且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
结果,根据本第四实施例,当在USB-PD连接中,在电力接收装置20中出现某种错误时,通过VBUS的供电被间歇地停止直到接收到预设数量的硬复位请求。当接收到该数量的硬复位请求时,停止供电,直到实际终止USB-PD连接。因此,当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偏离正常操作状态时,可以维持安全停止状态,并且抑制状态反复偏离正常操作状态的情况的发生。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2至图15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图12是例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的框图,图13是例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20的框图。图14例示了由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序列,图1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时序图。注意,尽管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主要部件位于电力发送装置10侧,但是在本第五实施例中,主要部件位于电力接收装置20(摄像装置)侧。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包括连接器101、PD通信控制单元102、电源单元103、检测单元106以及电阻元件114和115。连接器101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连接器,并且包括如下端子,例如用于供电的VBUS端子、用于检测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的CC1端子和CC2端子、用于USB 2.0通信的D+端子和D-端子、以及GND端子。PD通信控制单元102、电源单元103和检测单元106具有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这里将不再描述。电阻元件114是以预定电阻值将CC1端子上拉到预定电压的电阻元件。电阻元件115是以预定电阻值将CC2端子上拉到预定电压的电阻元件。这里,预定电压例如是5V,电阻元件114和115是10kΩ。根据USB Type-C标准,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的电力接收装置侧CC1端子和CC2端子经由5.1kΩ电阻元件被下拉到接地(GND)。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20包括连接器201、PD通信控制单元202、电力接收单元203、电阻元件204和205、电源控制单元206、中央控制单元207、检测单元208、第一开关元件209、第二开关元件210、开关控制单元211、监视单元212和通知单元213。其中,连接器201、电力接收单元203、第一电阻元件204、第二电阻元件205、电源控制单元206和中央控制单元207具有与先前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图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将不再描述。
当在从电力发送装置10供给的VBUS电源的输出状态下发生过电压或过电流时,当连接器201附近的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时等,检测单元208检测到错误。例如,检测单元208包括检测电阻器或仪器放大器,以便检测VBUS过电流。检测单元208还包括诸如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元件,以便能够检测温度。检测单元208还包括AD转换器,以便能够检测VBUS过电压。
PD通信控制单元202监视由检测单元208输出的检测信号,并且当存在指示错误状态的信号时,PD通信控制单元202向电力接收单元203输出用于限制从VBUS端子供给的电流的指令,使用CC1端子和CC2端子通知电力发送装置10(的PD通信控制单元102)等等。
第一开关元件209在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将CC1端子连接到第一电阻元件204的节点之间的连接。第二开关元件210在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连接器201的CC2端子和将CC2端子连接到第二电阻元件205的节点之间的连接。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可以由诸如晶体管的半导体元件构成。
开关控制单元211基于来自PD通信控制单元202、监视单元212等的控制信号,将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切换到导通或非导通状态之一。注意,开关控制单元211控制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使得其初始状态(在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之前)是导通状态。
监视单元212监视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值。监视单元212例如由A/D转换器、比较器等构成,并向PD通信控制单元202和开关控制单元211输出指示CC1端子和CC2端子之一处的电压值是在预定电压范围内还是在预定电压范围之外的信号。注意,监视单元212可以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值传送到PD通信控制单元202、开关控制单元211等。
通知单元213向正在使用电力接收装置20的用户通知电力接收装置20的状态。例如,如果通知单元213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则通过点亮和熄灭发光元件可以在视觉上表示操作/非操作状态,并且可以通过使发光元件闪烁来表示与操作/非操作状态均不同的状态。通知单元不限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并且可以是能够通知用户的任何部。可以通过音频、使用扬声器、电子蜂鸣器等进行通知,或者可以使用诸如画面的显示设备通过文本、图像等详细传送状态。通知单元213的通知部不限于发光二极管,并且可以是能够通知用户的任何部。例如,通知单元213可以具有使用扬声器、电子蜂鸣器等的音频构造,通过诸如画面的显示设备使用文本、图像等的视频构造,或其组合。
将参照图14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当在电力接收装置20根据USB-PD标准正从电力发送装置10接收电力的同时发生错误时,由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202进行的处理的详情。以下假设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已经处于物理连接状态,并且根据USB-PD标准执行通信和电力传输。换句话说,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连接,并且CC1端子和CC2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压电平是用于确定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电压范围(从0.85V到2.45V)内的电压电平。
在步骤S1201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监视检测单元208。具体地,PD通信控制单元202从检测单元208获得信号以确定检测单元208的检测状态。在步骤S1202中,如果PD通信控制单元202确定从检测单元208获得的信号指示正常状态(步骤S1202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201以继续监视。
另一方面,如果从检测单元208获得的信号指示错误状态,例如电力接收装置20的连接器201附近的温度已升高到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的温度(步骤S1202中的“是”),则PD通信控制单元202将处理移至步骤S1203。
在步骤S1203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根据USB-PD标准将硬复位请求命令发送到电力发送装置10的PD通信控制单元102。然后,PD通信控制单元202将处理移至步骤S1204。在步骤S1204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在发送硬复位请求命令之后等待停止通过VBUS接收电力。根据USB-PD标准,在硬复位请求之后的25到35ms之间开始VBUS输出的停止。
在步骤S1205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将控制信号输出到通知单元213,并且通知用户已经发生了错误状态。然后,在步骤S1206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211以使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从导通状态变为非导通状态。
上述示例假设:当检测到错误时(步骤S1202中的“是”),PD通信控制单元202将硬复位请求命令发送到电力发送装置10(步骤S1203),然后将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从导通状态改变到非导通状态(步骤S1206)。然而,当已经检测到错误时(步骤S1202中的“是”),PD通信控制单元202可以移动到步骤S1206。然后,PD通信控制单元202可以通过将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从导通状态改变为非导通状态来停止电力发送装置10的导通性(步骤S1206)。
作为步骤S1206的处理的结果,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处于非导通状态。因此,在电力发送装置10的上拉电阻元件114和115的影响下,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上升到5V。根据USB Type-C标准,当在发送3A、5V的电力的电力发送装置10中,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在0.85V至2.45V的范围内时,电力发送装置10确定连接了电力接收装置20。在本实施例中,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是5V,其在USB Type-C标准所定义的连接状态的范围之外,结果,电力发送装置10确定没有连接电力接收装置20。换句话说,电力发送装置10在该状态下不向电力接收装置20供电。
在步骤S1207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基于来自监视单元212的信号监视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然后,在步骤S1208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确定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是否下降到低于预定值(小于5V的值)。继续步骤S1207中的监视,直到PD通信控制单元202确定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已经下降到低于预定值。
当电力发送装置10已经从电力接收装置20物理地断开时,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下降到低于预定值。原因在于:当装置被物理断开时,用于将电力发送装置10的CC1端子和CC2端子上拉到5V的电阻元件的影响不再适用,并且电力接收装置20侧的连接器201中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由于自然放电而下降。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将上述预定值设定为4.75V,以便检测自然放电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已降至4.75V以下(步骤S1208中的“是”),则PD通信控制单元202将处理移至步骤S1209。
在步骤S1209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211将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从非导通状态改变为导通状态,然后将处理移至步骤S1210。
在步骤S1210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将与先前在步骤S1205中输出的信号不同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通知单元213,并且通知用户电力发送装置10已经断开并且已经消除了供电中的错误状态。例如,如果通知单元213是诸如发光二极管的设备,并且在步骤S1205中已经指示点亮发光二极管,则可以在步骤S1210中指示熄灭发光二极管。
这使得电力接收装置20可以检测已经连接的电力发送装置10已被物理地移除。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其中可以开始根据USB Type-C标准的预定连接过程,然后操作序列结束。
接下来将参考图15中的时序图描述电力接收装置20的PD通信控制单元202的处理的详情。图15是表示在电力接收装置20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并且基于USB-PD标准的连接完成的情况下发生错误时的信号的时序图。
在图15中,“VBUS端子电压”表示提供给图13中所示的连接器201的VBUS端子的电压值。如图15所示,在时序图开始的时间点,完成基于USB-PD标准的连接,并且VBUS端子电压为20V。
“CC端子电压状态”表示图13中所示的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值。当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处于连接状态并且状态是正常状态时,电压值是1.69V。
T1301是电力接收装置20的检测单元208检测到错误状态并且将指示错误状态的信号输出到PD通信控制单元202的定时。PD通信控制单元202响应于该信号确定发生了错误。这是与图14的步骤S1202中的“是”相对应的定时。
在T1302,PD通信控制单元202向电力发送装置10发送用于停止USB-PD连接的硬复位请求命令。图14中的附图标记1301表示正在发送该命令的时段。T1302对应于图14中的步骤S1203的定时。
T1303是在电力发送装置10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之后经过预定量的时间之后停止供给VBUS电源的定时。这对应于图14中的步骤S1204。根据USB-PD标准,在接收到硬复位请求命令后的25到35毫秒处开始VBUS电源的停止。此外,在本第五实施例中,T1303是在VBUS输出已经停止之后开始通知错误状态的定时,如图14中的步骤S1205所示。
T1304对应于图14中的步骤S1206。换句话说,T1304是PD通信控制单元2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211将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从导通状态改变为非导通状态的定时。
在T1304之前,在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观察到:通过电力发送装置10的上拉电阻元件114和115的电阻值Rp、以及电力接收装置20的下拉电阻元件204和205的电阻值Rd划分的电压。在T1304之后,在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处观察到:经由上拉电阻元件114和115的电阻提供的5V的电压。例如,如果Rp是10kΩ且Rd是5.1kΩ,则T1304之前的CC端子电压是1.69V,T1304之后的CC端子电压是5V。根据USB Type-C标准,检测电力发送装置10已连接到电力接收装置20所需的电压范围对应于在0.85V到2.45V的范围内的CC端子处的电压,从T1304起,电压在此范围之外。另外,如果电力接收装置20未连接到电力发送装置10,则不供给5V,并且CC端子电压将通过自然放电下降到低于5V的电压值。因此,从T1304起,PD通信控制单元202可以通过监视CC端子处的电压,来确定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被物理连接还是这些装置被物理断开。
对于符合USB-PD标准的设备,电力接收装置20假设在发送硬复位请求命令(T1302)并且VBUS停止(T1303)之后,VBUS在1秒内重新启动。因此,如果在T1303之后的1秒内可以执行T1304,则电力接收装置20确定在VBUS供给停止的同时断开了电力发送装置10。
T1305表示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物理断开的定时,并且对应于图14的步骤S1207到步骤S1208中确定为“是”的定时。响应于电力发送装置10被移除而取消5V供给,因此CC端子处的电压降至低于5V的电压。
在T1305,监视单元212向PD通信控制单元202通知CC端子处的电压已降至4.75V以下。作为响应,PD通信控制单元2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211以将第一开关元件209和第二开关元件210从非导通状态改变到导通状态,这对应于图14中的步骤S1209。另外,PD通信控制单元202向用户通知状态改变,并且电力接收装置20返回到其初始状态,如图12中的步骤S1210所示。例如,如果通知单元213由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构成,则当需要通知用户时控制点亮发光元件,而当不再需要通知时熄灭发光元件。这使得可以通知用户状态已经改变。
根据本第五实施例,当电力发送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偏离正常操作状态时,可以维持安全停止状态,并且抑制状态反复偏离正常操作状态的情况的发生。
这里,尽管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力发送装置10具有图11中所示的构造,但是电力发送装置10可以替代地具有图1、图5等中所示的构造。
在第五实施例中,PD通信控制单元202控制开关控制单元211以将开关元件209和210从导通状态改变为非导通状态,使得电力发送装置10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断开。然而,电力发送装置10通过确定CC1端子和CC2端子处的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来确定电力接收装置20是连接还是断开。因此,PD通信控制单元202可以将连接器201的CC1端子和CC2端子保持在导通状态,并且电阻元件204和205可以是具有可以由PD通信控制单元202设置的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元件。这可以容易地概念化为在电力接收装置20侧配设第一实施例的电阻控制单元108、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05(然而,这两个可变电阻元件均将用作下拉元件)。
图17是例示包括电阻控制单元1708、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7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705的电力接收装置200的示意图。其他组成元件与图13中所示的电力接收装置20中的相同,因此将不再描述。
利用电力接收装置200,在图14的步骤S1206中,电阻控制单元1708控制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7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705,使得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电平呈现用于确定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电压范围(从0.85V到2.45V)之外的电压电平。在开始图14中所示的流程的阶段,如上所述,电力发送装置10和电力接收装置20处于连接状态,并且根据USB-PD标准执行通信和电力传输。换句话说,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电平是电压范围(从0.85V到2.45V)内的电压电平。
如果检测到以下任何一者,则检测单元208检测到错误状态:VBUS端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阈值的状态(温度错误状态);VBUS端子处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阈值的状态(过电压状态);以及在VBUS端子中流动的电流大于或等于阈值的状态(过电流状态)。如果在步骤S1202中检测单元208检测到任何上述错误状态,则电阻控制单元1708调节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704和第二可变电阻元件1705中的至少一个的电阻值。结果,CC1端子和CC2端子的电压电平被控制在用于确定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电压范围(从0.85V到2.45V)之外的电压电平。例如,电阻控制单元1708减小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704的电阻值,并将CC1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到低于用于确定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电压范围的电压电平。或者,电阻控制单元1708增大第一可变电阻元件1704的电阻值,并将CC1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到高于用于确定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电压范围的电压电平。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在其范围内可以进行许多变化和改变。
其它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用于进行以下单元的操作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或至少一个电路:
通信单元,其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
其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信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通信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了复位请求之后,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状态,
其中,所述预定状态是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处于过电流状态、以及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处于过电压状态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接口是符合USB3.0电力传送标准的接口连接器;
第一端子是VBUS端子;并且
第二端子是CC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第一端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第二端子处的电压,
其中,在第二端子和接地已从连接状态改变为断开状态之后第二端子处的电压变得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7.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用于进行以下单元的操作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或至少一个电路:
通信单元,其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
其中,根据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而转变到预定范围,通信单元开始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
其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信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在复位请求已被发送到外部设备之后,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状态,
其中,所述预定状态是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处于过电流状态、以及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处于过电压状态中的至少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接口是符合USB3.0电力传送标准的接口连接器;
第一端子是VBUS端子;并且
第二端子是CC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第一端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在复位请求已被发送到外部设备之后,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第二端子处的电压,
其中,在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已改变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之后第二端子处的电压变得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内的电压电平。
13.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
其中,在通信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
在控制步骤中,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14.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口,第一端子被构造为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
其中,在通信步骤中,根据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而转变到预定范围,开始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
在控制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15.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在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方法的步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口,所述接口具有用于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的第一端子和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第二端子,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
其中,在通信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停止电力供给的复位请求;并且
在控制步骤中,将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从连接状态控制为断开状态。
16.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在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方法的步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口,所述接口具有用于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的第一端子和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第二端子,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信步骤,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控制步骤,控制第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连接,并且
其中,在通信步骤中,根据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而转变到预定范围,开始经由第二端子与外部设备通信;并且
在控制步骤中,在经由第一端子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是预定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二端子的电压电平控制为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电压电平。
CN201910586003.0A 2018-06-29 2019-07-0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619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5280 2018-06-29
JP2018125280A JP7148293B2 (ja) 2018-06-29 2018-06-29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968A true CN110661968A (zh) 2020-01-07
CN110661968B CN110661968B (zh) 2021-11-12

Family

ID=6902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6003.0A Active CN110661968B (zh) 2018-06-29 2019-07-0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4874B2 (zh)
JP (1) JP7148293B2 (zh)
CN (1) CN1106619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6222A (zh) * 2021-08-03 2021-08-31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用串行总线供电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08897A (ja) * 2018-07-02 2020-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20129304A1 (ja) * 2018-12-19 2021-1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11573618B2 (en) * 2020-01-24 2023-02-07 Dell Products, L.P. Multimode USB-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KR20220023598A (ko) * 2020-08-21 2022-03-02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메모리 컨트롤러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23234268A1 (ja) * 2022-05-30 2023-12-07 ローム株式会社 Usbインタフェース回路、電子機器
WO2023234288A1 (ja) * 2022-06-03 2023-12-07 ローム株式会社 Usbインタフェース回路、電子機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207A (zh) * 2015-11-05 2016-03-02 罗勇进 一种usb线缆
CN106451594A (zh) * 2016-07-29 2017-02-22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USB type C设备的充电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849244A (zh) * 2017-02-28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的电压控制方法、充电器及移动终端
CN106997097A (zh) * 2016-01-22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电力的方法
US20180062381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lectrical apparatuses with connector overheating protec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7783929A (zh) * 2017-03-31 2018-03-09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标示器与相关的缆线和方法
CN107957966A (zh) * 2016-07-12 2018-04-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和usb接口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6515B2 (en) * 2013-12-24 2017-10-31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tection of cables and connectors
JP6083878B2 (ja) * 2014-04-09 2017-02-22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ーユー 電力供給の方向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529411B2 (en) 2014-06-13 2016-12-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saving mode for USB power delivery sourcing device
JP2017187933A (ja) 2016-04-06 2017-10-1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US10067554B2 (en) * 2016-05-26 2018-09-04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VCONN pull-down circuit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USB type-C connections
US10372568B2 (en) * 2016-07-20 2019-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device being connectable to externa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being connectable to extenal device
US10515025B2 (en) * 2016-08-08 2019-12-24 Cirrus Logic,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dap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207A (zh) * 2015-11-05 2016-03-02 罗勇进 一种usb线缆
CN106997097A (zh) * 2016-01-22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电力的方法
CN107957966A (zh) * 2016-07-12 2018-04-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和usb接口的控制方法
CN106451594A (zh) * 2016-07-29 2017-02-22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USB type C设备的充电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80062381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lectrical apparatuses with connector overheating protec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6849244A (zh) * 2017-02-28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的电压控制方法、充电器及移动终端
CN107783929A (zh) * 2017-03-31 2018-03-09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标示器与相关的缆线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6222A (zh) * 2021-08-03 2021-08-31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用串行总线供电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11351A1 (zh) * 2021-08-03 2023-02-09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用串行总线供电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04308A1 (en) 2020-01-02
US11054874B2 (en) 2021-07-06
JP2020004265A (ja) 2020-01-09
JP7148293B2 (ja) 2022-10-05
CN110661968B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1968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544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534080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1049110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eeding system
US117367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6368054B2 (ja) データリンクを介した停電後の電力供給の急速回復
TWI382685B (zh) 用於顯示器設備之電力監測及控制裝置
JP2016218972A (ja) Usbハブ装置
US10594918B2 (en) Lighting device that is capable of connecting to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19138902A1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150043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93817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207427A (ja) 撮像装置
US20220115866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2103972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executed by th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9040239A (ja) 電子機器、電子システム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US111819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ower source control ciruitry for determining a current
JP2011118768A (ja) 電子機器
JP7146405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US11322970B2 (en) Device with power-off charging capability
TW202143060A (zh) 電子裝置及其可熱插拔的儲存裝置
JPWO2020121603A1 (ja) 撮像装置
US20230099247A1 (en)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that supplies power to exter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24008958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12033999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接続検出方法、並びに接続検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