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1393A - 旋转式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1393A
CN110661393A CN201810715333.0A CN201810715333A CN110661393A CN 110661393 A CN110661393 A CN 110661393A CN 201810715333 A CN201810715333 A CN 201810715333A CN 110661393 A CN110661393 A CN 110661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winding
teeth
rotary transformer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53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笑
万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53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13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1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4/00Machines adapted for the instantaneous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rotating parts, e.g. synchro, selsy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2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 G01D5/20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by influencing the mutual indu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coils
    • G01D5/206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by influencing the mutual indu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coils by movement of a single coil with respect to a single other c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式变压器,包括:定子,包括定子铁芯以及绕设在定子铁芯上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定子铁芯的内侧壁上开设多个定子槽,多个定子槽沿周向分布,并分别使定子铁芯的两个端面导通,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定子槽之间形成定子齿,定子齿包括用于绕设输入绕组的定子主齿以及用于绕设输出绕组的定子副齿;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与定子铁芯相互套设,其中,定子主齿与定子负齿之间的比值为k,0.7<k<1。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通过减小实际的极弧长度消除三次谐波向量的漂移现象,最终达到提高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位置精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旋转式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旋转式变压器是一种电磁式传感器,又称同步分解器,用于测量旋转物体的转轴角位移和角速度,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其中,定子绕组作为变压器的圆边,接受励磁电压,转子绕组作为变压器的副边,通过电磁耦合得到感应电压,而由于选择变压器的原边、副边绕组随转子的角位移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因而其输出电压的大小随转子的角位移而发生变化,输出绕组的电压幅值与转子转角呈正弦、余弦函数关系。
凸极式旋转式变压器由于制作简单、稳定性高、耐温性好而广泛应用在安全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如汽车电机。相关技术中,如图1至图6所示,由于绕设输入绕组与绕设输出绕组的定子齿的齿宽相同,导致存在以下缺陷:
转子误差大、旋转式变压器的位置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变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旋转式变压器,包括:定子,包括定子铁芯以及绕设在定子铁芯上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定子铁芯的内侧壁上开设多个定子槽,多个定子槽沿周向分布,并分别使定子铁芯的两个端面导通,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定子槽之间形成定子齿,定子齿包括用于绕设输入绕组的定子主齿以及用于绕设输出绕组的定子副齿;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与定子铁芯相互套设,其中,定子主齿与定子负齿之间的比值为k,0.7<k<1。
在该技术方案中,旋转式变压器为磁阻式旋转式变压器,将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包括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根据指定的绕线方式绕设在定子铁芯的定子齿上,定子齿根据绕设的为输入绕组还是输出绕组划分为定子主齿与定子副齿,通过输入绕组实现定子激励,通过输出绕组输出变化的电势信号,输入绕组通电后产生励磁磁场,并从定子主齿出发,经过相邻的输出绕组的定子副齿,从而使实际上生成的励磁磁场的极弧长度大于对应的励磁绕组的定子主齿的齿宽,导致输入绕组的感应电势的三次谐波向量存在漂移现象,使旋转式变压器测量的精度,通过将定子主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定子主齿的宽度,以通过减小实际的极弧长度消除三次谐波向量的漂移现象,最终达到提高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位置精度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旋转式变压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输入绕组包括励磁绕组;输出绕组包括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其中,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励磁绕组之间间隔设置两个定子副齿,以分别绕设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励磁绕组中的一个两侧绕设正弦绕组,另一个两侧绕设余弦绕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励磁绕组之间间隔设置两个定子副齿,以分别绕设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以使励磁绕组、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沿周向间隔分布,以通过励磁绕组实现定子激励。
另外,根据绕设不同的绕组,可以将周向分布的多个定子齿划分为定子主齿与定子副齿,两个定子主齿之间间隔设置两个定子副齿,具体地,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可以分为多个绕组单元,多个绕组单元沿周向首尾相连完成绕设,在一个绕组单元中,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励磁绕组、正弦绕组、余弦绕组、励磁绕组、余弦绕组以及正弦绕组,或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励磁绕组、余弦绕组、正弦绕组、励磁绕组、正弦绕组以及余弦绕组。
具体地,旋转式变压器的定子励磁绕组每间隔两个定子副齿交替分布,励磁绕组通电所产生的励磁磁场从定子主齿发出,经过相邻的左右定子副齿,再经过转子铁芯,最后回到定子主齿,若定子主齿宽度和定子副齿宽度相同,励磁磁场所产生的实际极弧宽度大于理想的极弧宽度,使得磁场角度偏移,导致正、余弦绕组的输出感应电势引入较大的三次谐波,通过将定子主齿宽度限定为小于定子副齿宽度,并且两者之间的比值为k,0.7<k<1,能够有效矫正了励磁磁场所产生的实际极弧宽度带来的磁场角度偏移,从而降低旋转式变压器的正、余弦绕组输出感应电势中的三次谐波,提高了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位置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定子主齿上的励磁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正弦绕组的线圈匝数与余弦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每个定子主齿上励磁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以均匀产生定子激励,从而实现转子的均匀旋转,通过限定正弦绕组的线圈匝数与余弦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使正弦绕组的输出电势与余弦绕组的输出电势只存在相位上的差别,从而保证了转轴角位移和角速度的准确测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定子主齿的励磁绕组的理想线圈电角度、每个定子副齿上的正弦绕组的理想线圈电角度以及每个定子副齿上的余弦绕组的理想线圈电角度均为β=P*360°/S,其中,根据理想线圈电角度确定旋转式变压器在一个旋转周期内的输出电势,P为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极对数,S为定子齿的数量,励磁绕组的磁场从定子主齿触发后,经过相邻的定子副齿后,返回并闭合与定子主齿。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极对数与定子齿的数量确定每个绕组线圈的理想线圈电角度,以确定对应的理想极弧长度,以根据理想极弧长度与实际极弧长度之间的差值确定具体的漂移量,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漂移量确定最优的定子主齿与定子负齿之间的比值k,以最终达到消除感应电势的漂移量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子齿的数量为12的整数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定子齿的数量为12的整数倍,以使励磁绕组的数量为偶数,并且使励磁绕组、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呈规律化设置,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除了一次基波之外的多次谐波,以保证转子测量的误差不至于过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定子齿的数量为24,且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极对数为2时,定子主齿与定子负齿之间的比值为0.8<k<0.85。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定子齿的数量为24,且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极对数为2,绕组沿周向布设的方式为励磁绕组1,正弦绕组2,余弦绕组3,励磁绕组4,余弦绕组5,正弦绕组6,励磁绕组7,正弦绕组8,余弦绕组9,励磁绕组10,余弦绕组11,正弦绕组12,励磁绕组13,正弦绕组14,余弦绕组15,励磁绕组16,余弦绕组17,正弦绕组18,励磁绕组19,正弦绕组20,余弦绕组21,励磁绕组22,余弦绕组23,正弦绕组24,在该结构形式下,通过定子主齿与定子负齿之间的比值为0.8<k<0.85,能够进一步提升旋转式变压器的位置测量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子主齿的宽度为5mm;定子副齿的宽度为6mm。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定子主齿的宽度为5mm;定子副齿的宽度为6mm,即k=0.83,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输出电势的三次谐波,对应提升转子检测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子铁芯的外轮廓被构造为产生正弦轨迹的气隙磁导变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子铁芯的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转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子铁芯的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对应的在转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筋,并通过转子铁芯与转轴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在励磁磁场的作用下,由转子铁芯带动转轴旋转,以实现对转子的旋转角度等参数的测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子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转轴的轴向叠加构造形成;转子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转轴的轴向叠加构造形成,其中,转子铁芯的两端端面沿轴向分别凸出于定子铁芯的两端端面设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旋转式变压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旋转式变压器的定子的局部展开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旋转式变压器的一次基波的电势向量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旋转式变压器的二次谐波的电势向量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旋转式变压器的三次谐波的电势向量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旋转式变压器电势漂移的向量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压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旋转式变压器的定子的局部展开示意图。
其中,图7与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旋转式变压器,10定子,102定子铁芯,104励磁绕组,106正弦绕组,108余弦绕组,20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定子齿的数量为24,定子主齿与定子副齿的齿宽相同,且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极对数为2,绕组沿周向布设的方式为励磁绕组1,正弦绕组2,余弦绕组3,励磁绕组4,余弦绕组5,正弦绕组6,励磁绕组7,正弦绕组8,余弦绕组9,励磁绕组10,余弦绕组11,正弦绕组12,励磁绕组13,正弦绕组14,余弦绕组15,励磁绕组16,余弦绕组17,正弦绕组18,励磁绕组19,正弦绕组20,余弦绕组21,励磁绕组22,余弦绕组23,正弦绕组24。
其中,激磁绕组1和激磁绕组7相差6个定子齿,两个激磁绕组之间的电角度为:α=6×β=180°。
激磁绕组1相邻两侧绕设正弦绕组24和正弦绕组2,绕向为正向;正弦绕组24的感应电势的一次基波相对激磁绕组1的电角度为-30°,正弦绕组2的感应电势的一次基波相对激磁绕组1的电角度为30°;正弦绕组24感应电势二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1的电角度为-60°,正弦绕组2感应电势二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1的电角度为60°;正弦绕组24感应电势三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1的电角度为-90°,正弦绕组2感应电势三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的电角度为90°。
激磁绕组7相邻两侧绕设正弦绕组6和正弦绕组8,绕向为负向;正弦绕组6的感应电势的一次基波相对激磁绕组7的电角度为(-30°+180°)=150°,正弦绕组2的感应电势的一次基波相对激磁绕组7的电角度为(30°+180°)=210°=-150°;正弦绕组6感应电势二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7的电角度为150°*2=300°=-60°,正弦绕组2感应电势二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7的电角度为210°*2=420°=60°;正弦绕组6感应电势三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7的电角度为150°*3=450°=90°,正弦绕组2感应电势三次谐波相对激磁绕组7的电角度为210°*3=630°=-90°。
如图3所示,从向量图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电周期内,正弦绕组的一次基波是线圈24、2、6、8四个线圈的矢量叠加,如图4所示,正弦绕组的二次谐波四个线圈抵消为零,如图5所示,正弦绕组的三次谐波四个线圈感应电势也相互抵消。
实际上,如图2所示,由于定子主齿与定子副齿的齿宽相同,理想极弧宽度与励磁绕组的定子齿宽相等,由于相邻励磁绕组的磁场有励磁绕组的定子齿发出,经过相邻两侧没有励磁绕组的定子齿,实际的励磁磁场发出的极弧宽度大于励磁绕组的定子齿宽,使得正弦绕组的感应电势存在偏移Δβ,其正弦绕组的感应电势的三次谐波向量存在偏移,如图6所示,则正弦绕组的三次谐波的四个线圈感应电势不能相互抵消,存在分量。
为了减小或消除正弦绕组三次感应电势的这个分量,将激磁绕组所在的定子主齿的齿宽减小,使得其实际极弧宽度减小,消除偏移Δβ,则可削弱该中绕组结构中所引入的三次谐波分量,增加旋转式变压器的输出电势的正弦性,从而提高旋转式变压器的位置角检测精度。
下面参照图7与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压器,以对消除偏移Δβ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7与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压器1,包括:定子10,包括定子铁芯102以及绕设在定子铁芯102上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定子铁芯102的内侧壁上开设多个定子槽,多个定子槽沿周向分布,并分别使定子铁芯102的两个端面导通,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定子槽之间形成定子齿,定子齿包括用于绕设输入绕组的定子主齿以及用于绕设输出绕组的定子副齿;转子20,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与定子铁芯102相互套设,其中,定子主齿与定子10负齿之间的比值为k,0.7<k<1。
在该实施例中,旋转式变压器1为磁阻式旋转式变压器1,将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包括正弦绕组106与余弦绕组108)根据指定的绕线方式绕设在定子铁芯102的定子齿上,定子齿根据绕设的为输入绕组还是输出绕组划分为定子主齿与定子副齿,通过输入绕组实现定子10激励,通过输出绕组输出变化的电势信号,输入绕组通电后产生励磁磁场,并从定子主齿出发,经过相邻的输出绕组的定子副齿,从而使实际上生成的励磁磁场的极弧长度大于对应的励磁绕组104的定子主齿的齿宽,导致输入绕组的感应电势的三次谐波向量存在漂移现象,使旋转式变压器1测量的精度,通过将定子主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定子主齿的宽度,以通过减小实际的极弧长度消除三次谐波向量的漂移现象,最终达到提高旋转式变压器1的转子20位置精度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旋转式变压器1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输入绕组包括励磁绕组104;输出绕组包括正弦绕组106与余弦绕组108,其中,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励磁绕组104之间间隔设置两个定子副齿,以分别绕设正弦绕组106与余弦绕组108,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励磁绕组104中的一个两侧绕设正弦绕组106,另一个两侧绕设余弦绕组108。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励磁绕组104之间间隔设置两个定子副齿,以分别绕设正弦绕组106与余弦绕组108,以使励磁绕组104、正弦绕组106与余弦绕组108沿周向间隔分布,以通过励磁绕组104实现定子10激励。
另外,根据绕设不同的绕组,可以将周向分布的多个定子齿划分为定子主齿与定子副齿,两个定子主齿之间间隔设置两个定子副齿,具体地,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可以分为多个绕组单元,多个绕组单元沿周向首尾相连完成绕设,在一个绕组单元中,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励磁绕组104、正弦绕组106、余弦绕组108、励磁绕组104、余弦绕组108以及正弦绕组106,或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励磁绕组104、余弦绕组108、正弦绕组106、励磁绕组104、正弦绕组106以及余弦绕组108。
具体地,旋转式变压器1的定子10励磁绕组104每间隔两个定子副齿交替分布,励磁绕组104通电所产生的励磁磁场从定子主齿发出,经过相邻的左右定子副齿,再经过转子铁芯,最后回到定子主齿,若定子主齿宽度和定子副齿宽度相同,励磁磁场所产生的实际极弧宽度大于理想的极弧宽度,使得磁场角度偏移,导致正、余弦绕组108的输出感应电势引入较大的三次谐波,通过将定子主齿宽度限定为小于定子副齿宽度,并且两者之间的比值为k,0.7<k<1,能够有效矫正了励磁磁场所产生的实际极弧宽度带来的磁场角度偏移,从而降低旋转式变压器1的正、余弦绕组108输出感应电势中的三次谐波,提高了旋转式变压器1的转子20位置精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个定子主齿上的励磁绕组104的线圈匝数相同;正弦绕组106的线圈匝数与余弦绕组108的线圈匝数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每个定子主齿上励磁绕组104的线圈匝数相同,以均匀产生定子10激励,从而实现转子20的均匀旋转,通过限定正弦绕组106的线圈匝数与余弦绕组108的线圈匝数相同,使正弦绕组106的输出电势与余弦绕组108的输出电势只存在相位上的差别,从而保证了转轴角位移和角速度的准确测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个定子主齿的励磁绕组104的理想线圈电角度、每个定子副齿上的正弦绕组106的理想线圈电角度以及每个定子副齿上的余弦绕组108的理想线圈电角度均为β=P*360°/S,其中,根据理想线圈电角度确定旋转式变压器1在一个旋转周期内的输出电势,P为旋转式变压器1的转子20极对数,S为定子齿的数量,励磁绕组104的磁场从定子主齿触发后,经过相邻的定子副齿后,返回并闭合与定子主齿。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旋转式变压器1的转子20极对数与定子齿的数量确定每个绕组线圈的理想线圈电角度,以确定对应的理想极弧长度,以根据理想极弧长度与实际极弧长度之间的差值确定具体的漂移量,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漂移量确定最优的定子主齿与定子10负齿之间的比值k,以最终达到消除感应电势的漂移量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定子齿的数量为12的整数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定子齿的数量为12的整数倍,以使励磁绕组104的数量为偶数,并且使励磁绕组104、正弦绕组106与余弦绕组108呈规律化设置,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除了一次基波之外的多次谐波,以保证转子20测量的误差不至于过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定子齿的数量为24,且旋转式变压器1的转子20极对数为2时,定子主齿与定子10负齿之间的比值为0.8<k<0.85。
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定子齿的数量为24,且旋转式变压器1的转子极对数为2,绕组沿周向布设的方式为励磁绕组1,正弦绕组2,余弦绕组3,励磁绕组4,余弦绕组5,正弦绕组6,励磁绕组7,正弦绕组8,余弦绕组9,励磁绕组10,余弦绕组11,正弦绕组12,励磁绕组13,正弦绕组14,余弦绕组15,励磁绕组16,余弦绕组17,正弦绕组18,励磁绕组19,正弦绕组20,余弦绕组21,励磁绕组22,余弦绕组23,正弦绕组24,在该结构形式下,通过定子主齿与定子10负齿之间的比值为0.8<k<0.85,能够进一步提升旋转式变压器的位置测量精度。
如图8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定子主齿的宽度为5mm;定子副齿的宽度为6mm。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定子主齿的宽度为5mm;定子副齿的宽度为6mm,即k=0.83,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输出电势的三次谐波,对应提升转子检测精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转子铁芯的外轮廓被构造为产生正弦轨迹的气隙磁导变化。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转子铁芯的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转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转子铁芯的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对应的在转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筋,并通过转子铁芯与转轴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在励磁磁场的作用下,由转子铁芯带动转轴旋转,以实现对转子的旋转角度等参数的测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定子铁芯102由多个硅钢片沿转轴的轴向叠加构造形成;转子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转轴的轴向叠加构造形成,其中,转子铁芯的两端端面沿轴向分别凸出于定子铁芯102的两端端面设置。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包括定子铁芯以及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内侧壁上开设多个定子槽,所述多个定子槽沿周向分布,并分别使所述定子铁芯的两个端面导通,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定子槽之间形成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包括用于绕设所述输入绕组的定子主齿以及用于绕设所述输出绕组的定子副齿;
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定子铁芯相互套设,
其中,所述定子主齿与所述定子负齿之间的比值为k,0.7<k<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绕组包括励磁绕组;
所述输出绕组包括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
其中,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励磁绕组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定子副齿,以分别绕设所述正弦绕组与所述余弦绕组,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励磁绕组中的一个两侧绕设所述正弦绕组,另一个两侧绕设所述余弦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定子主齿上的所述励磁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
所述正弦绕组的线圈匝数与所述余弦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定子主齿的所述励磁绕组的理想线圈电角度、每个所述定子副齿上的所述正弦绕组的理想线圈电角度以及每个所述定子副齿上的所述余弦绕组的理想线圈电角度均为β=P*360°/S,
其中,根据所述理想线圈电角度确定所述旋转式变压器在一个旋转周期内的输出电势,P为所述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极对数,S为所述定子齿的数量,所述励磁绕组的磁场从所述定子主齿触发后,经过相邻的所述定子副齿后,返回并闭合与所述定子主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齿的数量为12的整数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齿的数量为24,且所述旋转式变压器的转子极对数为2时,所述定子主齿与所述定子负齿之间的比值为0.8<k<0.8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主齿的宽度为5mm;
所述定子副齿的宽度为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的外轮廓被构造为产生正弦轨迹的气隙磁导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所述转子的转轴的轴向叠加构造形成;
所述转子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叠加构造形成,
其中,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端面沿轴向分别凸出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两端端面设置。
CN201810715333.0A 2018-06-29 2018-06-29 旋转式变压器 Pending CN1106613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333.0A CN110661393A (zh) 2018-06-29 2018-06-29 旋转式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333.0A CN110661393A (zh) 2018-06-29 2018-06-29 旋转式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393A true CN110661393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5333.0A Pending CN110661393A (zh) 2018-06-29 2018-06-29 旋转式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13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8910U1 (ru) * 2022-06-14 2023-06-16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вод "Фиолент"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й высокоточный вращающийся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
CN117439285A (zh) * 2023-12-21 2024-01-23 江苏巧思科技有限公司 磁芯集成式旋转变压器和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设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8910U1 (ru) * 2022-06-14 2023-06-16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вод "Фиолент"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й высокоточный вращающийся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
CN117439285A (zh) * 2023-12-21 2024-01-23 江苏巧思科技有限公司 磁芯集成式旋转变压器和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17439285B (zh) * 2023-12-21 2024-03-01 江苏巧思科技有限公司 磁芯集成式旋转变压器和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9527B2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H0469042A (ja) ハイブリッド形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WO2015111485A1 (ja) レゾルバ装置、モータ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2345224A (ja) 永久磁石形同期電動機
CN110661393A (zh) 旋转式变压器
KR101964371B1 (ko) 리졸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963857B1 (ja) バリアブルリラクタンス型レゾルバ
CN208608878U (zh) 旋转变压器
CN111313637B (zh)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极槽配合方法
CN110277889B (zh) 一种定子永磁式旋转变压器
JP2003250254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永久磁石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208272823U (zh) 旋转式变压器
JP7087199B2 (ja) 回転式変圧器
US20180152064A1 (en) Motor, motor control method and motor control device
JPH01218344A (ja) レゾルバ
JPS62138051A (ja)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CN110661392B (zh) 旋转式变压器
JP2018078755A (ja) バリアブルリラクタンス型レゾルバ
JP6976243B2 (ja) レゾルバ
JP6650188B2 (ja) レゾルバ
JP2606214B2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機
JP6404092B2 (ja) レゾルバを備えたモータ、モータレゾルバ構造
JP2012143088A (ja) モータ
JP5758835B2 (ja) バリアブルリラクタンス型レゾルバの設計方法
Sun et al. Rotor-position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one type of variable-reluctance resol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