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4284A - 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 - Google Patents

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4284A
CN110654284A CN201910409705.1A CN201910409705A CN110654284A CN 110654284 A CN110654284 A CN 110654284A CN 201910409705 A CN201910409705 A CN 201910409705A CN 110654284 A CN110654284 A CN 110654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at cushion
portions
pai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9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4284B (zh
Inventor
铃木勇也
早川健太
小曾户诚知
井上秀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s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s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s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s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54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4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4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4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使后部框的扭转刚性比以往提高,进而使座椅衬垫框整体的来自后方的碰撞安全性提高。在具备后部框(12a)、固定于后部框(12a)的外周面且支承座椅靠背框(13)的中间强度部件(20)的座椅衬垫框(12)的加固构造中,中间强度部件(20)分别具有曲面部(21a、22a)和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凸缘部(21b、22b・21c、22c),形成为截面U字形,由互相组合而作为中间强度部件(20)来一体化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构成,形成为截面U字形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配置于后部框(12a)侧的凸缘部(21c、22c)构成固定于后部框(12a)的外周面的固定面。

Description

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有关座椅衬垫及由座椅靠背构成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构成座椅衬垫的骨架的座椅衬垫框具备后部框、配置于该后部框的前方的前部框、将后部框和前部框的两端部间连接的左右一对侧部框、将后部框和前部框的中央部间连接的在上下排列的一对中央部框。
此外,在后部框的中央部,设置有将构成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支承的中间强度部件,中央部框的后端部被固定于中间强度部件,中央部框的前端部被固定于前部框。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19683号公报。
但是,在例如收纳于行李箱的行李发生碰撞等座椅靠背框在上部(比倾斜机构靠上方)承受向前的载荷的情况下,座椅衬垫框的中间强度部件作为相对于后部框作用的较大的扭转转矩的对策而被设置。
此外,近年来,从确保更宽的收纳空间等观点考虑,有行李箱较宽地形成的情况,相对于座椅衬垫框,也考虑发生施加比以往更大的向前的载荷的情况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将相对于后部框作用的较大的扭转转矩的对策进一步强化。
与此相随,需要提高后部框周围的构造的刚性,提高座椅衬垫框整体的来自后方的碰撞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使后部框的扭转刚性比以往提高,进而使座椅衬垫框整体的来自后方的碰撞安全性提高。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具备后部框和中间强度部件,前述后部框被配置于座椅衬垫框的后部,前述中间强度部件固定于前述后部框的外周面并且支承座椅靠背框,其特征在于,前述中间强度部件由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构成,前述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分别具有曲面部和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凸缘部,形成为截面U字形,互相组合而作为前述中间强度部件被一体化,形成为截面U字形的前述第一分割体及前述第二分割体的配置于前述后部框侧的前述凸缘部构成固定于前述后部框的外周面的固定面。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后部框形成为圆筒状,构成前述固定面的前述凸缘部沿圆筒状的前述后部框的外周面弯曲。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分割体及前述第二分割体作为整体形成为弧状形体,以与前述曲面部相反的开口侧相向的方式互相组合,这些第一分割体和第二分割体互相组合而一体化的状态的前述中间强度部件作为整体设为弧状的箱体,向上方开口。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座椅衬垫框具备配置于前述后部框的前方的前部框、跨过前述前部框和前述中间强度部件之间的上下一对中央部框,前述上下一对中央部框的后端部与前述后部框相比位于上侧和下侧,固定于前述中间强度部件,前端部固定于前述前部框。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上下一对中央部框的上侧中央部框的前端部被以压溃的状态焊接于前述前部框,下侧中央部框的前端部经由第一托架固定于前述前部框。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后部框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后侧面经由第二托架固定有支承线材,前述支承线材支承配置于行李箱的物品,前述行李箱被设置于后方。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后部框的比前述支承线材靠中央侧的位置固定有能量吸收线材,前述能量吸收线材被在后方斜向下地设置,用于吸收相对于前述后部框的向前的载荷。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座椅衬垫框具备左右一对侧部框和多个受压部件,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将前述后部框和前述前部框的两端部间连接,前述多个受压部件被相对于前述后部框、前述前部框、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固定,承接乘客的载荷,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分别具有多个端部固定部,前述多个端部固定部设置于该左右一对侧部框的各自的前述座椅衬垫框的中央侧,固定前述多个受压部件的端部,前述多个端部固定部以随着朝向前方而高度位置变高的方式被层状地配置。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分别具有在除了设置有前述多个端部固定部的部位以外的位置形成的贯通孔。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的前述座椅衬垫框的外侧,设置有配置成向斜上方突出的上方突出线材。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与例如构成中间强度部件的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分别具有曲面部和设置于其一侧边缘的凸缘部而形成为截面L字形的情况相比,不仅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在它们互相组合而一体化的中间强度部件处也能够提高刚性。
进而,形成截面U字形的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的配置于后部框侧的凸缘部构成固定于后部框的外周面的固定面,所以相对于后部框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提高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相对于后部框的固定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能够将构成弯曲的状态的固定面的凸缘部沿后部框的外周面固定,所以能够提高相对于后部框的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的固定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截面U字形的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作为整体形成为弧状形体,以与曲面部相反的开口侧相向的方式互相组合,这些第一分割体和第二分割体互相组合而一体化的状态的中间强度部件作为整体呈弧状的箱形,所以能够提高中间强度部件整体的刚性。进而,该中间强度部件向上方开口,所以能够实现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能够由上下一对中央部框、中间强度部件、前部框形成桁架构造,所以能够提高座椅衬垫框整体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与例如将上下一对中央部框的双方直接焊接于前部框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前部框的挠曲抑制。
进而,下侧中央部框的前端部经由第一托架固定于前部框,所以能够提高下侧中央部框相对于前部框的接合强度,并且能够提高该接合部分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能够将借助固定于后部框的支承线材配置于行李箱内的行李、固定件、收纳件等物品支承,所以与采用例如用于相对于行李箱支承该物品的其他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简易地形成用于支承该物品的构造。
进而,支承线材经由第二托架相对于后部框固定,所以与例如支承线材相对于后部框通过“铆接”固定的情况相比,无需在后部框实施用于“铆接”的加工,能够提高后部框的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能够借助能量吸收线材减轻收纳于行李箱的行李与后部框较强地碰撞时的冲击,所以能够保护后部框乃至座椅衬垫框。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固定多个受压部件的端部的多个端部固定部被以随着朝向前方而高度位置变高的方式层状地配置,所以若相对于多个端部固定部固定多个受压部件的端部,则能够使载置于多个受压部件的缓冲垫倾斜。因此,能够与倾斜相应地削减缓冲垫的厚度,实现轻量化。
进而,若在被层状地配置的多个端部固定部载置多个受压部件的端部来固定的话,能够使缓冲垫倾斜,所以无需将多个受压部件的端部加工,能够使多个受压部件相对于左右一对侧部框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左右一对侧部框分别具有形成于除了设置有多个端部固定部的部位以外的位置的贯通孔,所以能够实现左右一对侧部框的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在左右一对侧部框的座椅外侧设置有配置成向斜上方突出的上方突出线材,所以支承就座于该上方突出线材存在的位置(座椅衬垫的两端部)的乘客的切实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从前方观察座椅框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座椅框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座椅框的左侧端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下一对中央部框的前端部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从底面侧观察座椅框的左侧端部的情况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多个受压部件的配置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座椅框的右侧端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侧部框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在侧部框固定有多个受压部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在侧部框固定有多个受压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后方观察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3是从后方观察中间强度部件的情况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为了实施本发明而附加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并非将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将人的臀部及大腿部支承的座椅衬垫2、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3、支承人的头部的靠枕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是载客车的后座椅(后部座席)。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载客车的后座椅以外的座椅,可以是巴士、货车等其他汽车的座椅,也可以是铁道、船舶、飞机等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的座椅。
在设置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载客车中,在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后方设置有行李箱R。
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有一个座椅衬垫2,与之相对,有两个座椅靠背3,与此相随,也有两个靠枕4。
两个座椅靠背3被沿左右方向排列地设置于座椅衬垫2的后端部。此外,靠枕4设置于两个座椅靠背3各自的上端部中央。
这样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大致由图2等所示那样的构成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骨架的座椅框11、被座椅框11支承的缓冲垫(无图示。)、覆盖座椅框11及缓冲垫的表皮件2a、3a、4a构成。
座椅框11具备构成座椅衬垫的骨架的座椅衬垫框12、构成座椅靠背3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13、构成靠枕4的骨架的靠枕框14。
缓冲垫及表皮件2a、3a、4a分别设置于座椅衬垫框12、座椅靠背框13、靠枕框14。
座椅衬垫框12如图1~图6等所示,具备后部框12a、前部框12b、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
此外,在后部框12a、前部框12b、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固定有接受乘客的载荷的多个受压部件30、31、32。
进而,座椅衬垫框1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使座椅衬垫2乃至交通工具用座椅1整体滑动移动的滑动机构40。
后部框12a在座椅衬垫框12的后部被沿左右方向配置,由大径的管框构成(即形成为圆筒状。)。
前部框12b在座椅衬垫框12的前部被沿左右方向配置,由管框构成(即形成为圆筒状。)。
后部框12a和前部框12b被互相平行地配置。此外,前部框12b被比后部框12a靠上方地配置。
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在座椅衬垫框12的右侧端部和左侧端部被沿前后方向配置,将后部框12a和前部框12b的两端部间连接。
若更详细地说明,则在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后端部设置有高刚性的枢轴托架15,相对于该枢轴托架15设置有后部框12a。
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与枢轴托架15一同形成为截面U字形(也称作截面通道形。),枢轴托架15嵌合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内侧,双方的底部彼此被螺栓连结。即,后部框12a和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被经由枢轴托架15连结。
另外,在枢轴托架15的上端部,座椅靠背框13被在前后方向上能够旋转地设置。
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在座椅衬垫框12的中央部处被沿前后方向地配置,被跨过后部框12a和前部框12b之间地设置。此外,这些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由管框构成。
若更详细地说明,则在后部框12a的中央部,设置有固定于后部框12a的外周面且将座椅靠背框13支承的中间强度部件20。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跨过前部框12b和中间强度部件20之间,后端部以与后部框12a相比位于上侧和下侧的方式固定于中间强度部件20,前端部固定于前部框12b。
进而,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的上侧中央部框12e的前端部在压溃的状态(上下偏平化的状态)下被焊接于前部框12b焊接,下侧中央部框12f的前端部经由第一托架17固定于前部框12b。
第一托架17具有曲面部和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凸缘部,形成为截面U字形。更详细地说,各凸缘部被焊接固定于前部框12b的外周面,在曲面部的下表面,下侧中央部框12f的前端部被以压溃的状态(上下偏平化的状态)焊接固定。
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的前端部双方都在压溃的状态下被焊接固定,但是,由此,具有能够较宽地确保焊接范围,提高焊接部的强度,并且能够实现上下方向的紧凑化的优点。
另外,中间强度部件20是由互相组合而作为中间强度部件20被一体化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构成的箱状体,在上端部,设置有构成用于将座椅靠背框13的角度调整的倾斜机构的倾斜托架16。在倾斜托架16处,座椅靠背框13被能够沿前后方向旋转地设置。
此外,倾斜机构设置于倾斜托架16和座椅靠背框13之间。
倾斜机构的操作部18如图1、图2所示,设置于两个座椅靠背3各自的上端部的座椅中央侧。
多个受压部件30、31、32如图2、图7等所示设置成多个线材。
多个线材30、31、32包括跨过后部框12a和前部框12b之间的多个前后线材30、沿左右方向配置而至少一方的端部固定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某一个的左右线材31、32。这些多个前后线材30和多个左右线材31、32被互相交叉地配置,线材彼此的交叉部被接合。
前后线材30具有沿前后方向较长地形成的长条部30a、从长条部30a的两端部分别向斜上方突出的倾斜部30b、从双方的倾斜部30b各自的上端部向左右的某一方突出的固定端30c,作为整体形成为俯视观察时为大致U字形。固定端30c被相对于后部框12a和前部框12b焊接固定。
即,两个固定端30c呈向相同方向突出的状态。此外,设置成,两个倾斜部30b的距长条部30a的长度相等,相对于长条部30a的角度也相等。
这样的形状的前后线材30为,长条部30a和倾斜部30b被配置于既定的位置(如设计的位置)即可,固定端30c被朝向左右的某一方地配置也没有问题,所以能够使左右的朝向颠倒来使用。换言之,将前后线材30跨过后部框12a和前部框12b之间地焊接固定时,能够不介意固定端30c的朝向地进行作业。
左右线材31、32包括第一左右线材31和第二左右线材32。
第一左右线材31被沿左右方向形成为长条,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端部被固定于右侧的侧部框12c,左侧端部被固定于左侧的侧部框12d。此外,第一左右线材31的中央部沿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的下侧中央部框12f的上表面弯曲,焊接固定于该下侧中央部框12f的上表面。即,第一左右线材31被经由下侧中央部框12f跨过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地设置。
第二左右线材32被弯曲加工成俯视观察时呈大致U字形(也可以是俯视观察时呈コ字形)。第二左右线材32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被相对于相同的侧部框12c(12d)固定。此外,第二左右线材32的被弯曲加工的部分被设定成不到达至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的长度。在第二左右线材32的被弯曲加工的部分至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之间形成有没有受压部件的空间。并且,虽未图示,但利用这样的空间配置座椅带的带扣。
作为座椅衬垫框12的一个受压部件,在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座椅衬垫框12的外侧,设置有以向斜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的上方突出线材33。
若更详细地说明,则上方突出线材33设置成,两端部固定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外侧面,从其固定位置向斜上方突出。上方突出线材33具备从作为固定端的两端部向斜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3a、将双方的突出部33a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33b,连结部33b的中央设置成被弯曲加工成大致V字形而向铅垂下方突出的下方突出部33c。
上方突出线材33能够将载置于座椅衬垫框12的缓冲垫的比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从下支承。因此,上方突出线材33使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乘降时的耐久性提高,能够发挥缓冲垫的突出的部分保持原来的形状的功能。
滑动机构40设置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各自的下表面和交通工具的地板之间,能够使座椅衬垫框12乃至交通工具用座椅1整体沿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这样的滑动机构40具备可动轨道41、固定轨道42、滑动锁定机构。
可动轨道41在滑动方向(前后方向)上形成为长条,固定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下表面,并且设置于固定轨道42的内侧,被能够滑动地支承于该固定轨道42。
固定轨道42在滑动方向(前后方向)上形成为长条,设置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下方,并且将可动轨道41能够滑动地支承。此外,在该固定轨道42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于交通工具的地板来将座椅衬垫2乃至交通工具用座椅1整体支承的前侧脚托架43及后侧脚托架44。
滑动锁定机构设置于可动轨道41和固定轨道42之间,是能够将交通工具用座椅1在多个前后调整位置选择地锁定的公知的机构。解除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释放杆45被轴支承于各可动轨道41,并且将该释放杆45向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工作方向施力的锁定弹簧46被连接于各释放杆45。
共通的一根释放闩47的两端被连结于左右的释放杆45。该释放闩47是使一根圆棒弯曲而成的,具有从左右的释放杆45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臂部47a、将这些臂部47a的前端部间一体地连结杆部47b,该杆部47b在座椅衬垫框12的下部被与座椅衬垫框12的前边缘平行地配置。
把手48被固定于杆部47b的中央部。把手48以从杆部47b的中央部前表面面对座椅衬垫框12的前表面的方式突出,并且形成为U字形,呈容易用手握持的状态。
通过拉起把手48,释放闩47与释放杆45一同向上方摆动,能够将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解除,能够进行可动轨道41的滑动移动、即交通工具用座椅1向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调节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前后位置后,将把手48解放,由此,由于锁定弹簧46的作用,滑动锁定机构工作,能够将交通工具用座椅1锁定于调节位置。
滑动锁定机构构成为,不仅进行把手48的操作,也能够从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后方进行操作。
即,后方用操作部件49设置成向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后方露出,在该后方用操作部件49连接有鲍登线49a。鲍登线49a具备外缆线和内缆线。外缆线被沿上侧中央部框12e配线并且被紧固。内缆线的一端部与后方用操作部件49连接,另一端部与释放闩47的中央部连接。并且,通过以拉伸后方用操作部件49的方式进行操作,释放闩47经由内缆线被拉起,能够将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解除。
另外,外缆线的前端部卡在形成于第一托架17的曲面部的切口部17a而被保持,能够将内缆线向释放闩47侧引导。
此外,在第一托架17的两侧边缘的凸缘部,设置有通过把手48的U字形内部而向下方延的限制环19。限制环19与第一托架17相比位于前方,例如限制表皮件2a、将座椅衬垫2的下表面的大致整面覆盖的装饰罩(无图示。)与鲍登线49a干涉。
在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中央的下部,与把手48的位置对应,有形成为比周围凹陷的状态的凹部2b。把手48的至少其基端部侧(释放闩47侧)的部分收纳于凹部2b内。因此,把手48能够呈不从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向前方过多突出的状态。
在座椅衬垫框12,附属于以上那样的基本结构地设置有支承配置于设置于座椅后方的行李箱R的物品的支承线材50、吸收相对于后部框12a的向前的载荷的能量吸收线材55。
支承线材50通过将一根线材弯曲加工来形成,被配置成向上方突出。此外,支承线材50经由第二托架51固定于后部框12a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后侧面。
第二托架51具有曲面部和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凸缘部,形成为截面U字形。更详细地说,在各凸缘部被焊接固定于后部框12a的后侧面,支承线材50的两端部被插入形成于曲面部的两个贯通孔而被焊接固定。
在被支承线材50支承的物品中,包括配置于行李箱R内的行李、固定件、收纳件等各种的物品,不被特别限定。该物品被相对于支承线材50卡住或固定,能够将该物品借助支承线材50切实地支承。
能量吸收线材55通过将一根线材弯曲加工而形成,设置成在后部框12a的比支承线材50靠中央侧向后方斜向下突出。此外,能量吸收线材55的两端部固定于后部框12a的上侧面。
相对于一个座椅衬垫框12设有两个座椅靠背框13。各自的座椅靠背框13具有由被弯曲加工的管框形成上边、下边、左右侧边的框主体13a、枢轴托架13b、边框13c。
枢轴托架13b设置于框主体13a的外侧的侧边,被相对于座椅衬垫框12的枢轴托架15能够旋转地连结。
边框13c设置于框主体13a的内侧的侧边,被相对于座椅衬垫框12的倾斜托架16能够旋转地连结。此外,在边框13c和倾斜托架16之间设置有倾斜机构。
另外,在框主体13a的上边,设置有将靠枕4的靠枕柱14b保持的柱保持部13d。
靠枕框14设置于座椅靠背框13的上端部中央,具有框主体14a和从框主体14a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的靠枕柱14b。
靠枕柱14b被设置于座椅靠背框13的上端部的柱保持部13d来保持。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
[关于侧部框12c、12d及多个受压部件30、31、32]
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如上所述地形成为截面U字形(也称作截面通道形。)。因此,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如图8~图11等所示,具有曲面部60和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凸缘部61、62。
曲面部60构成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下表面,凸缘部61、62包括位于座椅外侧的外侧凸缘61、位于座椅中央侧的内侧凸缘62。
外侧凸缘61及内侧凸缘62的前端部(指侧部框12c、12d的长度方向前端部。)与中央部及后端部(指侧部框12c、12d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及后端部。)相比形成为上下方向的尺寸较长,该前端部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也设定成与中央部及后端部的高度位置相比较高。
在这样的外侧凸缘61及内侧凸缘62的前端部上端,形成有载置前部框12b的圆弧部61a、62a。形成为圆筒状的前部框12b被载置于圆弧部61a、62a,通过焊接等被固定。因此,前部框12b被配置于比后部框12a高的位置。
内侧凸缘62的上端部在与外侧凸缘61相反的方向(交通工具用座椅1中央侧:座椅衬垫框12的中央侧)成被弯曲加工成直角而被增强的状态(形成为凸边状。)。此外,内侧凸缘62的上端部不仅通过被这样的弯曲加工而实现增强,也能够构成比例如不将内侧凸缘62的上端部弯曲加工地使用的情况的上端部端面宽地设定的向上的面。
并且,在这样地被弯曲加工成直角的部分,包括固定多个受压部件即左右线材31、32的端部的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进而,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以随着朝向前方而高度位置变高的方式被配置成层状。
另外,内侧凸缘62的上端部的被弯曲加工部分也包括上述的圆弧部62a,能够将前部框12b稳定地支承。
若更详细地说明,则在左右线材31、32包括如上所述的左右方向上为长条的第一左右线材31、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第二左右线材32。因此,相对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两种左右线材31、32的三个端部被面对地设置。
即,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包括固定左右线材31、32的三个端部的第一端部固定部63、第二端部固定部64、第三端部固定部65。
第一端部固定部63为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最低层(下层),配置于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排列顺序的最后方,载置第二左右线材32的一端部来固定。
第二端部固定部64为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中间的层(中层),配置于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排列顺序的中间,载置第二左右线材32的另一端部来固定。
即,第二左右线材32的两端部固定于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两个端部固定部63、64。由此,能够一次将两根线材32设置于两个端部固定部63、64,能够提高多个左右线材31、32相对于座椅衬垫框12的组装作业性。
第三端部固定部65是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最高层(上层),配置于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排列顺序的最前方,载置第一左右线材31的端部来固定。
第一端部固定部63、第二端部固定部64、第三端部固定部65的上表面的载置第一左右线材31及第二左右线材32的端部的部位为水平面,载置第一左右线材31及第二左右线材32时能够稳定地支承,在其上能够通过焊接等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固定部63的上表面形成为层状(上下两层),在其中下侧的层的上表面,第二左右线材32的一端部被载置而被固定。第二左右线材32的一端部被载置的下侧的层的上表面为水平面。
此外,第一左右线材31及第二左右线材32也被载置于多个受压部件即前后线材30,所以第一左右线材31及第二左右线材32呈跨过前后线材30和各端部固定部63、64、65之间的状态。
因此,在将第一左右线材31及第二左右线材32焊接于各端部固定部63、64、65的情况下,焊接于前后线材30的情况下作业性也优异。
另一方面,外侧凸缘61的上端部在与内侧凸缘62相反的方向(交通工具用座椅1外侧:座椅衬垫框12的外侧)成被弯曲加工成直角来增强的状态(形成为凸边状。)。
另外,呈也包括上述的圆弧部61a的状态,能够将前部框12b稳定地支承。
外侧凸缘61及内侧凸缘62的上端部被如上所述地弯曲加工而被增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枢轴托架15的位置设为未被弯曲加工。
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分别为了轻量化而具有形成于除了设有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部位以外的位置的贯通孔66。
本实施方式的贯通孔66在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双方的曲面部60形成有多个。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于外侧凸缘61、内侧凸缘62。
此外,曲面部60的与贯通孔66相邻的部位60a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被加工,能够实现刚性的提高。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借助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多个左右线材31、32的组装作业难以花费工夫。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受压部件而使用线材30、31、3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板状的受压部件。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板状的受压部件,也具有载置于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而被固定的端部。
[关于中间强度部件20]
如图12、图13所示,构成中间强度部件20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分别具有曲面部21a、22a和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凸缘部21b、22b・21c、22c,形成为截面U字形(截面通道形)。进而,这些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作为整体设为弧状形体(也可以称作U字形的形貌・姿势・外观等。)。并且,这些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被以与曲面部21a、22a相反的开口侧相向的方式互相组合。
此外,第一分割体21和第二分割体22互相组合而被一体化的状态的中间强度部件20为,第一分割体21和第二分割体22组合而呈箱体(箱状体)。进而,第一分割体21和第二分割体22呈弧状形体,所以该中间强度部件20作为整体也形成为弧状(U字形)。
并且,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各自的凸缘部21b、22b・21c、22c分为构成“弧”的外侧的凸缘部21b、22b(以下称作外周凸缘部21b、22b。)、构成“弧”的内侧的凸缘部21c、22c(以下称作内周凸缘部21c、22c。)。
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曲面部21a、22a构成中间强度部件20的左右的侧面。
第一分割体21的曲面部21a和第二分割体22的曲面部22a以大致相同形状对称地形成,但第一分割体21的曲面部21a设定成比第二分割体22的曲面部22a面积稍(外周凸缘部21b的板厚度)宽。
此外,上述的倾斜托架16固定于这些曲面部21a、22a的上端部。
另外,形成于曲面部21a、22a的多个贯通孔被用于倾斜托架16、其他部件的连结的螺栓的轴部插通,并且也有助于轻量化。
外周凸缘部21b、22b与内周凸缘部21c、22c相比从曲面部21a、22a向侧方突出的尺寸被较长地设定。并且,将第一分割体21和第二分割体22组合时,这些外周凸缘部21b、22b彼此重合,通过焊接等被接合。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割体21的外周凸缘部21b设置成以相对于第二分割体22的外周凸缘部22b位于外侧的方式重合。另外,为了设置成这样地将第一分割体21的外周凸缘部21b相对于第二分割体22的外周凸缘部22b从上覆盖的状态,第一分割体21的曲面部21a与第二分割体22的曲面部22a相比设定成面积稍宽。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割体21的外周凸缘部21b被设定成与第二分割体22的外周凸缘部22b相比向侧方的突出尺寸较长。
第一分割体21的外周凸缘部21b这样地向侧方的突出尺寸也较长,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分割体22的外周凸缘部22b从上覆盖,所以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的后端部呈相对于第一分割体21的外周凸缘部21b被固定的状态。
此外,在第一分割体21的外周凸缘部21b的前方侧上端,一体形成有用于保持鲍登线49a的缆线保持部23。缆线保持部23被向上方突出地设置,上端部分成二股,能够借助分成二股的末端部将鲍登线49a保持。缆线保持部23配置于固定于曲面部21a、22a的上端部的左右的倾斜托架16间。
内周凸缘部21c、22c被设定成,从曲面部21a、22a向侧方的突出尺寸比外周凸缘部21b、22b的向侧方的突出尺寸短。
并且,在第一分割体21的外周凸缘部21b相对于第二分割体22的外周凸缘部22b重合的状态下,第一分割体21的内周凸缘部21c和第二分割体22的内周凸缘部22d的端面彼此隔开间隔,且呈相向的状态。即,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内周凸缘部21c、22c彼此不像外周凸缘部21b、22b那样地重合,但为对称的位置关系,且设置成描绘相同的弧。进而,换言之,呈在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内周凸缘部21c、22c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由此,中间强度部件20向上方开口。
另外,形成为截面U字形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自身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弧状・コ字形的形体的两端部)也呈敞开状态。但是,该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前方侧的端部(有缆线保持部23的端部)的外周凸缘部21b、22b被向后方弯曲加工,其敞开状态比后方侧的端部(没有缆线保持部23的端部)的敞开状态稍窄。
这样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内周凸缘部21c、22c为固定于后部框12a的外周面的固定面。即,后部框12a配置于形成为弧状的中间强度部件20的内周侧,呈与构成内周面的内周凸缘部21c、22c接触的状态,且内周凸缘部21c、22c相对于后部框12通过焊接等被固定。
这样,后部框12a被与中间强度部件20连结,所以内周凸缘部21c、22c呈沿形成为圆筒状的后部框12a的外周面弯曲的状态。
另外,在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内周凸缘部21c、22c间,如上所述地形成有间隙,但将该间隙横截地设置后部框12a并且固定于内周凸缘部21c、22c。因此,即使在内周凸缘部21c、22c间形成有间隙,也能够使中间强度部件20的刚性提高。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借助中间强度部件20,能够使后部框12a的扭转刚性比以往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与构成中间强度部件20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分别具有曲面部21a、22a和设置于其一侧边缘的凸缘部21b、22b而形成为截面L字形的情况相比,不仅能够提高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刚性,在将它们互相组合而一体化的中间强度部件20处也能够提高刚性。
进而,形成为截面U字形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配置于后部框12a侧的内周凸缘部21c、22c构成固定于后部框12a的外周面的固定面,所以相对于后部框12a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提高相对于后部框12a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固定强度。
此外,能够将构成弯曲的状态的固定面的内周凸缘部21c、22c沿后部框12a的外周面固定,所以能够提高相对于后部框12a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的固定强度。
此外,截面U字形的第一分割体21及第二分割体22作为整体设为弧状形体,以与曲面部21a、22a相反的一侧的开口侧相向的方式互相组合,这些第一分割体21和第二分割体22互相组合而被一体化的状态的中间强度部件20作为整体形成为弧状的箱形,所以能够提高中间强度部件20整体的刚性。进而,该中间强度部件20向上方开口,所以能够实现轻量化。
此外,能够由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中间强度部件20、前部框12b形成桁架构造,所以能够提高座椅衬垫框12整体的刚性。
此外,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的上侧中央部框12e的前端部在压溃的状态下被焊接于前部框12b,下侧中央部框12f的前端部经由第一托架17固定于前部框12b,所以与例如将上下一对中央部框12e、12f的双方直接焊接于前部框12b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前部框12b的挠曲。
进而,下侧中央部框12f的前端部经由第一托架17固定于前部框12b,所以能够提高下侧中央部框12f的相对于前部框12b的接合强度,并且能够提高该接合部分的刚性。
此外,借助固定于后部框12a的支承线材50,能够将配置于行李箱R内的行李、固定件、收纳件等物品支承,所以与例如采用用于相对于行李箱R支承该物品的其他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用于支承该物品的构造简易地形成。
进而,支承线材50相对于后部框12a经由第二托架51被固定,所以与例如支承线材50相对于后部框12a通过“铆接”固定的情况相比,无需在后部框12a实施用于“铆接”的加工,能够提高后部框12a的强度。
此外,能够将收纳于行李箱R的行李与后部框12a较强地碰撞时的冲击借助能量吸收线材55减轻,所以能够保护后部框12a乃至座椅衬垫框12。
此外,固定多个受压部件即多个左右线材31、32的端部的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被以随着朝向前方高度位置变高的方式配置成层状,所以若相对于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固定多个左右线材31、32的端部,则能够使载置于多个左右线材31、32的缓冲垫倾斜。因此,能够与倾斜的量相应地削减缓冲垫的厚度来实现轻量化。
进而,若对于层状地配置的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载置多个左右线材31、32的端部来固定,则能够使缓冲垫倾斜,所以无需加工多个左右线材31、32的端部,能够提高多个左右线材31、32相对于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组装作业性。
此外,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分别具有形成于除了设有多个端部固定部63、64、65的部位之外的位置的贯通孔66,所以能够实现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轻量化。
此外,在左右一对侧部框12c、12d的座椅外侧设置有配置成向斜上方突出的上方突出线材33,所以将就座于存在该上方突出线材33的位置(座椅衬垫2的两端部)的乘客支承的切实性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
1 交通工具用座椅
2 座椅衬垫
2a 表皮件
2b 凹部
3 座椅靠背
4 靠枕
11 座椅框
12 座椅衬垫框
12a 后部框
12b 前部框
12c 侧部框
12d 侧部框
12e 上侧中央部框
12f 下侧中央部框
13 座椅靠背框
14 靠枕框
16 倾斜托架
17 第一托架
19 限制环
20 中间强度部件
21 第一分割体
21a 曲面部
21b 外周凸缘部
21c 内周凸缘部
22 第二分割体
22a 曲面部
22b 外周凸缘部
22c 内周凸缘部
23 缆线保持部
30 前后线材
30a 长条部
30b 倾斜部
30c 固定端
31 第一左右线材
32 第二左右线材
33 上方突出线材
33a 突出部
33b 连结部
33c 下方突出部
40 滑动机构
41 可动轨道
42 固定轨道
43 前侧脚托架
44 后侧脚托架
45 释放杆
46 锁定弹簧
47 释放闩
47a 臂部
47b 杆部
48 把手
49 后方用操作部件
49a 鲍登线
50 支承线材
51 第二托架
52 卡挂部件
55 能量吸收线材
60 曲面部
61 外侧凸缘
62 内侧凸缘
63 第一端部固定部
64 第二端部固定部
65 第三端部固定部
66 贯通孔。

Claims (10)

1.一种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具备后部框和中间强度部件,前述后部框被配置于座椅衬垫框的后部,前述中间强度部件固定于前述后部框的外周面并且支承座椅靠背框,其特征在于,
前述中间强度部件由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构成,前述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分别具有曲面部和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凸缘部,形成为截面U字形,互相组合而作为前述中间强度部件被一体化,
形成为截面U字形的前述第一分割体及前述第二分割体的配置于前述后部框侧的前述凸缘部构成固定于前述后部框的外周面的固定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后部框形成为圆筒状,
构成前述固定面的前述凸缘部沿圆筒状的前述后部框的外周面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一分割体及前述第二分割体作为整体形成为弧状形体,以与前述曲面部相反的开口侧相向的方式互相组合,
这些第一分割体和第二分割体互相组合而一体化的状态的前述中间强度部件作为整体设为弧状的箱体,向上方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座椅衬垫框具备配置于前述后部框的前方的前部框、跨过前述前部框和前述中间强度部件之间的上下一对中央部框,
前述上下一对中央部框的后端部与前述后部框相比位于上侧和下侧,固定于前述中间强度部件,前端部固定于前述前部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上下一对中央部框的上侧中央部框的前端部被以压溃的状态焊接于前述前部框,下侧中央部框的前端部经由第一托架固定于前述前部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后部框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后侧面经由第二托架固定有支承线材,前述支承线材支承配置于行李箱的物品,前述行李箱被设置于后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后部框的比前述支承线材靠中央侧的位置固定有能量吸收线材,前述能量吸收线材被在后方斜向下地设置,用于吸收相对于前述后部框的向前的载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座椅衬垫框具备左右一对侧部框和多个受压部件,
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将前述后部框和前述前部框的两端部间连接,
前述多个受压部件被相对于前述后部框、前述前部框、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固定,承接乘客的载荷,
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分别有多个端部固定部,前述多个端部固定部设置于该左右一对侧部框的各自的前述座椅衬垫框的中央侧,固定前述多个受压部件的端部,
前述多个端部固定部以随着朝向前方而高度位置变高的方式被层状地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分别具有在除了设置有前述多个端部固定部的部位以外的位置形成的贯通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左右一对侧部框的前述座椅衬垫框的外侧,设置有配置成向斜上方突出的上方突出线材。
CN201910409705.1A 2018-06-28 2019-05-16 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 Active CN110654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2730A JP6634120B2 (ja) 2018-06-28 2018-06-28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の補強構造
JP2018-122730 2018-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4284A true CN110654284A (zh) 2020-01-07
CN110654284B CN110654284B (zh) 2023-02-17

Family

ID=69028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9705.1A Active CN110654284B (zh) 2018-06-28 2019-05-16 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34120B2 (zh)
CN (1) CN1106542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4926A (ja) * 1998-12-22 2000-07-04 Tachi S Co Ltd シ―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ム
JP2007168621A (ja) * 2005-12-22 2007-07-05 Tachi S Co Ltd リア・シート
CN103786615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4627043A (zh) * 2013-11-08 2015-05-2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框架的加强结构
CN205239203U (zh) * 2015-11-20 2016-05-18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座椅靠背内侧安装支架
JP2017114425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9114Y2 (ja) * 1991-11-29 1997-09-30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ベンチ型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WO2010036238A1 (en) * 2008-09-23 2010-04-01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with bushing
JP6219683B2 (ja) * 2013-11-08 2017-10-2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US10315583B2 (en) * 2016-03-31 2019-06-11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6658339B2 (ja) * 2016-06-28 2020-03-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453414B2 (ja) * 2017-10-04 2019-01-1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4926A (ja) * 1998-12-22 2000-07-04 Tachi S Co Ltd シ―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ム
JP2007168621A (ja) * 2005-12-22 2007-07-05 Tachi S Co Ltd リア・シート
CN103786615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4627043A (zh) * 2013-11-08 2015-05-2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框架的加强结构
CN205239203U (zh) * 2015-11-20 2016-05-18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座椅靠背内侧安装支架
JP2017114425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4120B2 (ja) 2020-01-22
CN110654284B (zh) 2023-02-17
JP2020001549A (ja)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827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
US9481278B2 (en) Frame structures for vehicle seats
EP2644443B1 (en) Vehicle seat
JP593030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2096713A (ja) 車両用折り畳みシートにおける乗員保護構造
JP6586024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554483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08265523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分割式シートバック取付構造
CN110654284B (zh) 座椅衬垫框的加固构造
JP4222235B2 (ja) シート
US11173820B2 (en) Headrest,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JP4855064B2 (ja) リア・シート
JP7239802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JP439656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支持部の構造
KR100803041B1 (ko) 차량의 리어시트부의 강도 보강 구조
JP2003312340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738620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20070108811A1 (en) Seat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is seat
EP2595844B1 (en) A seat belt arrangement
JP5477536B2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86350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H0433139Y2 (zh)
JP651373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レール
JP680932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4570914B2 (ja) 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