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053A - 透镜镜筒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053A
CN110622053A CN201880027587.1A CN201880027587A CN110622053A CN 110622053 A CN110622053 A CN 110622053A CN 201880027587 A CN201880027587 A CN 201880027587A CN 110622053 A CN110622053 A CN 110622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barrel
lens holding
holding portion
len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75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孝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p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22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透镜镜筒中,无需使多个透镜的光轴对准的调芯工序,从而消除了组装工序的繁杂。提高了叶片构件的前侧的透镜和后侧的透镜的安装精度。透镜镜筒(1)保持多个透镜(L1~L5),并具备一体成形的透镜筒(2)。透镜筒(2)包括:第一透镜保持部(2A),保持前侧的透镜(L1、L2);第二透镜保持部(2B),保持后侧的透镜(L3~L5);供叶片构件插入的插入口(2F),设置于第一透镜保持部(2A)与第二透镜保持部(2B)之间;以及连结部(2G),连结第一透镜保持部(2A)和第二透镜保持部(2B)。在第一透镜保持部(2A)和第二透镜保持部(2B)中,第二透镜保持部(2B)的内径大于第一透镜保持部(2A)的内径。

Description

透镜镜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拍摄装置等的透镜进行保持的透镜镜筒。
背景技术
一般在智能手机等的移动信息终端、移动电话、移动电子设备等中搭载有拍摄装置(照相机单元)。这样的拍摄装置的透镜镜筒中装有多个小口径的透镜,并且光量调整单元(光圈单元)的插入部插入在多个透镜之间(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上述现有的透镜镜筒(透镜筒)的组装中,将后侧(拍摄元件侧)的透镜(透镜组)安装于外侧透镜筒,将前侧(被拍摄体侧)的透镜(透镜组)安装于内侧透镜筒,在将内侧透镜筒插入外侧透镜筒并缓缓地嵌合后,使光量调整单元的插入部从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接近,并插入至形成于内侧透镜筒与外侧透镜筒的重叠部分的插入口,从而使光量调整单元定位并固定在由外侧透镜筒和内侧透镜筒构成的透镜筒中。
接着,为了使后侧的透镜与前侧的透镜的光轴一致,在设置于外侧透镜筒与内侧透镜筒之间的间隙的范围内进行前后的透镜的光轴调整,当光轴一致时,利用粘接剂等固定内侧透镜筒和外侧透镜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71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如上述的现有例子所示,在组装有光量调整单元(光圈单元)等的透镜镜筒中,形成为多个透镜中的前侧的透镜和后侧的透镜被光量调整单元的叶片构件分离的结构,需要进行前侧的透镜和后侧的透镜的光轴调整的调芯工序。该工序需要高精度的对位作业,因此存在组装工序繁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即,在透镜镜筒中,无需使多个透镜的光轴对准的调芯工序,从而消除了组装工序的繁杂,提高了叶片构件的前侧的透镜和后侧的透镜的安装精度等。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以下的结构。
一种透镜镜筒,其保持多个透镜,并具备一体成形的透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筒包括:第一透镜保持部,保持前侧的透镜;第二透镜保持部,保持后侧的透镜;供叶片构件插入的插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与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之间;以及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和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将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和所述连结部和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的内表面的台阶部的内径设定为,沿所述多个透镜的光轴方向从前侧向后侧阶段性地逐渐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3(a)仅是透镜筒,图3(b)是在透镜筒上安装了前侧透镜组的状态,图3(c)是在透镜筒上安装了全部的透镜的透镜镜筒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B剖视图(图4(a)仅是透镜筒,图4(b)是在透镜筒上安装了前侧透镜组的状态,(c)是在透镜筒上安装了全部的透镜的透镜镜筒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使透镜筒成型的模具和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将模具的内模块进行脱模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a)是表示组装于透镜镜筒的叶片驱动装置,图7(b)表示将叶片驱动装置组装于透镜镜筒的状态(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具备具有透镜镜筒的拍摄装置的移动电子设备(移动信息终端)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同的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功能的部位,适当省略各图中的重复说明。
如图1所示,透镜镜筒1具备透镜筒2和多个透镜L1、L2、L3、L4、L5。透镜筒2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具有供未图示的叶片构件(例如,光圈叶片)插入的插入口2F,在插入口2F的前侧(被拍摄体侧)设置有第一透镜保持部2A,在插入口2F的后侧(拍摄元件侧)设置有第二透镜保持部2B。由此,插入口2F设置在第一透镜保持部2A与第二透镜保持部2B之间,连结部2G设置在第一透镜保持部2A与第二透镜保持部2B之间的未形成插入口2F的部分。
在第一透镜保持部2A中保持有比插入口2F更靠前侧的透镜L1、L2,由透镜L1和透镜L2构成前侧透镜组3。在第二透镜保持部2B中保持有比插入口2F更靠后侧的透镜L3、L4、L5,由透镜L3和透镜L4和透镜L5构成后侧透镜组4。在图示的例子中,在透镜L2与透镜L3之间、在透镜L3与透镜L4之间、以及在透镜L4与透镜L5之间配置有作为遮光构件且为缓冲构件的片材5。另外,在透镜L5的后方配置有推压构件6。此外,各片材5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所配备的位置即对应的透镜而不同。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全部为相同的形状和/或尺寸。
根据图2~图4,对透镜筒2的结构和透镜镜筒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透镜筒2在第一透镜保持部2A、连结部2G和第二透镜保持部2B的内表面设置有台阶部s1~s8。将各台阶部s1~s8设定为:沿着透镜L1~L5的光轴O方向的内周面的内径从前侧向后侧逐渐增加。即,将从最前段的台阶部s1至最后段的台阶部s8的内周面的直径(内径)分别设为r1~r8,并且设定r1<r2<r3<r4<r5<r6<r7<r8。此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r1~r8也可以为无台阶部且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大小。进一步地,也可以在将第一透镜保持部2A的内径r1~r3设为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将第二透镜保持部2B的内径r4~r5设为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在此基础上,将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2B的内径r4~r5设为大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2A的内径r1~r3。
在第一透镜保持部2A的台阶部s1、s2的内周面安装有前侧的透镜L1、L2,在第二透镜保持部2B的台阶部s5、s6、s7的内周面安装有后侧的透镜L3、L4、L5。另外,在最后方的台阶部s8的内周面安装有推压构件6。此时,使透镜L1~L5的外周径与对应的台阶部内周面的内径相对应,以从前侧向后侧逐渐增加的方式设定,从而能够将透镜L1~L5以L1、L2、L3、L4、L5的顺序安装于透镜筒2。
这样,透镜镜筒1能够从相同方向将前侧的透镜L1、L2和后侧的透镜L3~L5组装于透镜筒2,因此能够实现组装精度的提高,并且能够缩短组装的作业时间。
而且,在最前段的台阶部s1和设置于连结部2G的后侧的台阶部s5中,台阶部s1、s5中的与光轴O交叉的面成为对透镜L1、L3进行定位的承受面m1、m2。通过设置这样的承受面m1、m2,从而仅通过将透镜L1、L3安装于透镜筒2,而无需调整,就能够将前侧的透镜L1和后侧的透镜L3的距离固定为所期望的值。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透镜L1的后面形成有对透镜L2进行定位的承受面,在透镜L3的后面形成有对透镜L4进行定位的承受面,在透镜L4的后面形成有对透镜L5进行定位的承受面。由此,全部的透镜L1~L5的透镜间距离能够仅通过将透镜L1~L5组装于透镜筒2,而无需调整地固定为所期望的值。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2以及L4,L5通过将透镜彼此重叠来进行定位,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将上述的台阶部s1、s5中的承受面m1、m2设置在全部的台阶部,从而将全部的透镜L1~L5在透镜筒2的台阶部进行定位。
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设置于连结部2G的后侧的台阶部s5上安装有片材5,透镜L3经由该片材5被定位。即,透镜L1与透镜L3的透镜间距离被设定为包含片材5的厚度的值。该片材5具有遮蔽从插入口2F进入透镜筒2内的无用光的功能。另外,各透镜L1~L5例如通过UV粘接剂等的树脂固定于透镜筒2。
这样的透镜筒2通过图5和图6所示的模具10(外模框11和内模块12)而一体成形。内模块12具备与透镜L1~L5的光轴O对应的中心轴O1,以与透镜筒2的台阶部s1~s8对应的方式在外表面形成有与该中心轴O1轴对称的台阶部。另外,利用外模框11的内表面与内模块12的外表面抵接的部位,形成有透镜筒2的插入口2F。
透镜筒2能够通过这样的模具10(外模框11和内模块12)而一体成形,因此无需前侧和后侧的透镜L1~L5的光轴对谁,通过利用模具10的模具精度而提高透镜筒2的尺寸精度,能够不对透镜L1~L5进行位置调整,高精度地进行光轴对准。
如图7(a)所示,组装于透镜镜筒1的叶片驱动装置20具备:具有凹状的透镜镜筒收容部21A的框体21、以及向透镜镜筒收容部21A突出的插入部22。在框体2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叶片构件的驱动部,在具有开口22A的插入部22内设置有通过驱动部来调整开口22A内的开口面积的叶片构件。
如图7(b)所示,在组装有叶片驱动装置20的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中,在设置于透镜镜筒1的透镜筒2的插入口2F中插入有叶片驱动装置20的插入部22,透镜镜筒1被收容在框体21的透镜镜筒收容部21A内。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能够在使透镜镜筒1与叶片驱动装置20成为一体的状态下组装于拍摄装置等。此外,为了避免透镜筒2从框体21脱落,也可以进一步地使用限位器等固定构件。
这样的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能够在透镜镜筒1的厚度内收纳叶片驱动装置20,因此能够实现厚度薄化,能够节省沿光轴方向的设置空间。另外,在组装透镜镜筒1后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并一体化,因此,不仅不需要透镜L1~L5的光轴调整、间隔调整,而且无需叶片构件与透镜L1~L5的位置调整,能够将简易地高精度地被定位的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安装于拍摄装置等。
图8表示具备上述透镜镜筒或者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的照相机100、以及搭载有该照相机100的携帯电子设备(移动信息终端)200。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200对安装于其内部的单元的厚度严格限制,照相机100通过在透镜镜筒1的厚度内收纳叶片驱动装置20并进行组装,从而实现厚度薄化,因此能够使照相机100空间利用效率良好地安装于追求高便携性或者设计感的移动电子设备200。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的设计变更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只要其目的以及结构等没有特别的矛盾或问题,则可以沿用各自的技术进行组合。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透镜镜筒,L1~L5:透镜,
2:透镜筒,
2A:第一透镜保持部,2B:第二透镜保持部,
2F:插入口,2G:连结部,
3:前侧透镜组,4:后侧透镜组,5:片材,6:推压构件,
10:模具,11:外模框,12:内模块,
20:叶片驱动装置,21:框体,22:插入部,
100:照相机(拍摄装置),200:携帯电子设备(移动信息终端),
s1~s8:台阶部,O:光轴,O1:中心轴

Claims (8)

1.一种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保持多个透镜,并具备一体成形的透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筒包括:
第一透镜保持部,保持前侧的透镜;
第二透镜保持部,保持后侧的透镜;
供叶片构件插入的插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与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之间;以及
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和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
在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和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中,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将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所述连结部和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的内表面的台阶部的内径设定为,沿所述多个透镜的光轴方向从前侧向后侧阶段性地逐渐增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连结部的后侧的台阶部成为所述后侧的透镜的承受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的透镜经由片材被定位在设置于所述连结部的后侧的台阶部,所述片材遮蔽从所述插入口进入所述透镜筒内的无用光。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与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之间,
所述连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保持部与所述第二透镜保持部之间未形成所述插入口的部分。
6.一种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叶片驱动装置的插入部插入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中的所述插入口中。
7.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
8.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叶片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或者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摄装置。
CN201880027587.1A 2017-04-26 2018-04-17 透镜镜筒 Pending CN1106220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7320 2017-04-26
JP2017087320A JP2018185428A (ja) 2017-04-26 2017-04-26 レンズバレル
PCT/JP2018/015855 WO2018198880A1 (ja) 2017-04-26 2018-04-17 レンズバレ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053A true CN110622053A (zh) 2019-12-27

Family

ID=6391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587.1A Pending CN110622053A (zh) 2017-04-26 2018-04-17 透镜镜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85428A (zh)
CN (1) CN110622053A (zh)
WO (1) WO2018198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526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镜头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5473A1 (en) * 2002-10-31 2004-05-06 Seiji Iida Lens apparatus,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CN1512210A (zh) * 2002-12-31 2004-07-14 �����ɷ� 单焦点镜头模块
JP2005062315A (ja) * 2003-08-08 2005-03-10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ユニット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CN101238401A (zh) * 2005-08-08 2008-08-06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组装方法
JP2017040814A (ja) * 2015-08-20 2017-02-2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およ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0657A (ja) * 2003-06-20 2005-01-13 Sony Corp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4812493B2 (ja) * 2006-03-30 2011-11-0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6009876B2 (ja) * 2012-09-14 2016-10-1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絞り機構付きカメ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5473A1 (en) * 2002-10-31 2004-05-06 Seiji Iida Lens apparatus,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CN1512210A (zh) * 2002-12-31 2004-07-14 �����ɷ� 单焦点镜头模块
JP2005062315A (ja) * 2003-08-08 2005-03-10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ユニット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CN101238401A (zh) * 2005-08-08 2008-08-06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组装方法
JP2017040814A (ja) * 2015-08-20 2017-02-2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およ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8880A1 (ja) 2018-11-01
JP2018185428A (ja)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1648B (zh) 折叠式摄影机透镜设计
US7751136B2 (en) Lens assembly and imaging apparatus
KR101823195B1 (ko) 렌즈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2007178541A (ja) 撮像レンズ構成体、光学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組込み、製造方法
EP3505984B1 (en) Camera module, imaging device, and movable body
EP1967879B1 (en) Lens assembly and imaging device
JP2009048024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光学機器
CN109478002B (zh) 叶片驱动装置
US7663817B1 (en) Optical system with plano convex lens
CN109324384B (zh) 光学镜头
CN110622053A (zh) 透镜镜筒
CN114076999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KR100723217B1 (ko) 렌즈 조립 구조가 개선된 카메라 모듈
CN110858021B (zh) 透镜单元
CN109076151B (zh) 摄像装置
CN110073285B (zh) 叶片驱动装置
US10893180B2 (en) Imaging device
CN109143530B (zh)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CN112558258A (zh) 镜头模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174549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76998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WO2022037320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KR20170129588A (ko)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렌즈 조립체
CN101025444A (zh) 数码相机模组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6762351A (zh)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