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8572A - 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8572A
CN110618572A CN201810632481.6A CN201810632481A CN110618572A CN 110618572 A CN110618572 A CN 110618572A CN 201810632481 A CN201810632481 A CN 201810632481A CN 110618572 A CN110618572 A CN 110618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lens
assembly
heat
len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24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8572B (zh
Inventor
董淑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11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7947A/zh
Priority to CN202110540736.8A priority patent/CN113267946A/zh
Priority to CN201810632481.6A priority patent/CN1106185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7589 priority patent/WO2019242146A1/zh
Priority to US16/287,788 priority patent/US10705415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618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8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8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8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设备。本发明的投影设备,包括镜头组件、光学组件、传热组件和镜头底座,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镜头筒,所述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光学组件具有散热结构件,传热组件连接在镜头筒的侧壁与散热结构件之间,且传热组件部分位于镜头底座和散热结构件之间,传热组件与镜头底座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传热组件和散热结构件之间的轴向距离均为可变距离。本发明能够在为镜头散热的同时,保证镜头顺利调焦。

Description

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激光电视、投影仪等各类投影设备因其具有投影图像尺寸较大、显示效果较好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投影设备主要包括有光学组件以及镜头等组成部分。其中,光学组件也叫光学引擎,内部通常包括有振镜等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发出光线;而镜头通常利用镜头底座进行固定,且包括有多组镜片,通过镜头内部镜片的组合,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从而进行成像。镜头的镜片安装在镜头筒内,镜头筒一端和光学组件相连,另一端用于出射光线,从而进行画面的成像。一般的,由于镜头和光学组件之间通常为密封连接,因而可以在镜头筒和光学组件的外壳之间设置传热组件,传热组件位于镜头底座与光学组件的外壳之间,能够将热量传递给外壳,以避免热量积聚在镜片上而影响成像。通常的,为了保证可靠散热,传热组件通常会和外壳之间固定连接。
然而,镜头在成像时,通常需要进行调焦,即改变镜头筒在轴向上的位置。此时,和镜头筒以及外壳之间均固定连接的传热组件会使得镜头筒无法移动,造成无法顺利调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设备,能够在为镜头散热的同时,保证镜头顺利调焦。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包括镜头组件、光学组件、传热组件和镜头底座,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镜头筒,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光学组件具有可散热的散热结构件,传热组件连接在镜头筒的侧壁与散热结构件之间,且传热组件部分位于镜头底座和散热结构件之间,传热组件与镜头底座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传热组件和散热结构件之间的轴向距离均为可变距离。
本发明的投影设备包括镜头组件、光学组件、传热组件和镜头底座,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镜头筒,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光学组件具有散热结构件,传热组件连接在镜头筒的侧壁与散热结构件之间,且传热组件部分位于镜头底座和散热结构件之间,传热组件与镜头底座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传热组件和散热结构件之间的轴向距离均为可变距离。这样能够在为投影设备的镜头进行散热的同时,保证镜头能够正常调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镜头组件;2—光学组件;3—传热组件;4—导热贴;5—镜头底座;6—弹性件;11—镜头筒;21—外壳;31—第一传热部;32—第二传热部;51—第二端面;111—前镜头筒;112—后镜头筒;211—第一端面;3a、3b—传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投影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投影设备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设备,包括镜头组件1、光学组件2、传热组件3和镜头底座5,镜头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镜头筒11,而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光学组件2具有散热结构件,传热组件3连接在镜头筒11的侧壁与散热结构件之间,且传热组件3部分位于镜头底座5和散热结构件之间,传热组件3与镜头底座5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传热组件3和散热结构件之间的轴向距离均为可变距离。
其中,投影设备通常可以为激光电视、投影仪或者其它能够进行影像投影的装置。为了实现画面的投影,投影设备中包括有光学组件2,光学组件2通常也称为光学引擎,其中包括有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以及前端的照明光路等器件。其中,照明光路能够作为光源提供光线;而数字微镜器件中布满了微型光阀或者是光路开关,因而可以用于进行光路的开闭,以使照明光路所发出的光线被选择性的通过,从而形成图像画面。此外,光学组件2还包括有可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件,散热结构件通常以金属等可导热的材料制成,以实现自身和其它结构之间的热量传导以及将自身热量较为高效的散发至外界。例如,散热结构件可以是散热鳍片或者金属壳体等。一般的,散热结构件可以为光学组件2中用于进行密封保护的外壳21,这样可以利用外壳21作为金属件的优势快速散热,不必额外设置专门的散热结构件,或者也可以为光学组件2中的其它结构件等,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均以散热结构件为外壳21为例进行说明。
而为了对从光学组件2中出射的光线进行聚焦、变焦等操作,使其在投影屏幕上投影出正常显示的画面图像,投影设备还包括有镜头组件1。镜头组件1内包含有多组镜片,各组镜片中均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镜片,这样通过不同镜片之间的折射,能够让从光学组件2中出射的光线在投影屏幕上实现聚焦,从而显示正常的画面。其中,为了固定镜片,镜头组件1中还包括有至少两个镜头筒11,这样多个镜片能够以预设的间隔被固定在各个镜头筒11中,以通过镜片对光线的折射实现成像。
其中,镜头组件1一般至少有部分会和光学组件2之间密封连接,且由于镜头筒11通常以塑料等质地较轻但散热性差的材料制成,因而当投影设备工作时,镜头组件1中的镜片11在通过光线时所受到的热量通常难以散去,可能会因镜片11上热量积聚过多而造成变形,影响投影画面的成像效果。为了对镜头组件1实现散热,投影设备中还包括传热组件3,传热组件3连接于镜头组件1的镜头筒11外壁以及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因而可以作为传热媒介,将镜头筒11上的热量传导至外壳21,实现镜头组件1的散热。
其中,由于镜头组件1中的镜头筒11通常会部分伸入光学组件2的内部,因而可以让镜头筒11的伸入光学组件2内部部分的外壁与传热组件3连接,而传热组件3再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连接,这样由于镜头筒11的伸入光学组件2内部的部分被光学组件2包裹,因而散热性较差,而传热组件3和镜头筒11的该部分外壁连接,因而可以将该部分的热量传递给外壳21,从而有效减少镜头筒11该部分所积聚的热量,散热效果较好。
为了对投影设备中的镜头组件1进行固定,投影设备中还可以包括镜头底座5,镜头组件1设置在镜头底座5上。与之相应的,传热组件3可以有部分位于镜头底座和外壳之间,且传热组件3中的部分被镜头底座5压在外壳21上。
具体的,镜头底座5通常位于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侧方,且镜头组件1被固定在镜头底座5之上。一般的,镜头底座5位于外壳21的面向镜头组件1的一侧,也就是位于外壳21端面的一侧。
由于光学设计的需要,镜头组件1中通常将镜片分为多个群组,例如可以将镜片分为前群和后群,或者是分为前群、中群和后群等,每一群组中通常包括多片透镜,比如球面或者非球面透镜。这样镜头组件中的镜头筒11一般具有至少两个。而由于镜头组件1需要执行焦距调节等功能,这样在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以发生变化的镜头筒,这样可以将不同群组的镜片放置在不同镜头筒内,由于镜头组件1需要执行焦距调节等功能,因而一般镜头组件1中通常将镜片分为多个群组,且镜头组件中的镜头筒11具有至少两个,这样在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以发生变化的镜头筒,并利用不同镜头筒在镜头组件轴向上的前后位置变化实现调焦。而此时镜片中的前群一般位于投影设备的最外侧,通常不可调节,后群或后群和中群可以进行移动完成调焦。为了实现散热,传热组件固定在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上,并连接在该镜头筒侧壁与散热结构件之间,因而当镜头筒11前后移动时,传热组件3也会随之移动,为了让传热组件3能够随镜头组件1的调焦而前后移动,传热组件3与镜头底座5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传热组件3和外壳2之间的轴向距离均为可变距离。
此时,可以在镜头底座5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预留有供传热组件3移动的间隙,且传热组件3和外壳21之间通过可形变的结构实现连接,这样一方面传热组件3能够和外壳21之间保持接触,完成热量的传导;另一方面,传热组件3也能够自由的随镜头筒11的运动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正常的调焦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镜头组件1可以包括前镜头筒111和后镜头筒112,其中,传热组件3和后镜头筒112连接。
具体的,前镜头筒111通常位于镜头组件1的前端,也就是远离光学组件2的位置,而后镜头筒112位于镜头组件1的后端,即靠近光学组件2的一端。前镜头筒111和后镜头筒112之间可以沿着镜头组件1的轴线,也就是光轴方向前后移动,以改变前镜头筒111中镜片与后镜头筒112中镜片的相对距离,从而完成调焦功能。其中,由于后镜头筒112靠近光学组件2设置,一方面后镜头筒112中的镜片受到光照影响较大,升温较快;另一方面,后镜头筒112靠近光学组件2,其至少部分被光学组件2所遮蔽,其自身热量较难散发。因而通过将传热组件3和后镜头筒112连接,可以为后镜头筒112提供散热,避免热量的积聚,保证镜头的正常成像。
此外,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1也可以包括前镜头筒、中镜头筒和后镜头筒,而后镜头筒通常和传热组件3连接以进行散热,其具体结构和前述镜头组件1包括两个镜头筒的实现形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和镜头组件1中的镜头筒连接,传热组件3通常可以为多种形状及结构,例如传热组件3可以为一个单独的零件,或者由多个零件共同组成等。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结构,传热组件3包括一个环状的传热体。此时,传热组件3中呈环状的传热体可以套设在镜头筒,例如是后镜头筒112的外壁上,以将镜头筒上的热量传递给光学组件2的外壳21。
具体的,传热体的内缘可以与镜头筒11的外壁尺寸相互匹配,这样传热体的内缘会与镜头筒11的外壁相互贴合,因而镜头筒11外壁和传热体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接触,使镜头筒11上的热量能够高效的传递至传热体上。而传热体通常会沿径向向外延伸,而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可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连接,并将来自镜头筒11的热量传给外壳21,这样让传热体作为传热媒介,实现镜头筒11与外壳21之间的传热过程,使镜头筒11得到有效散热。其中,镜头组件1中的不同镜头筒具有不同的外径和位置,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均以传热组件3和后镜头筒112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镜头组件1中,后镜头筒112的外圈或者端面上可能会设置有遮光罩等附件,遮光罩的外径一般大于后镜头筒112的外径,因而当传热组件3包括一个环状的传热体时,因为附件的干涉,可能导致传热体无法从后镜头筒112的一端套设在镜头筒上。为了让传热组件3能够与镜头组件1正确连接,传热组件3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可相互拼接的传热体,传热体共同拼接为环状件。
这样因为传热组件3包括有多个传热体,因而这些传热体可以从后镜头筒112的不同方向进行安装,传热体共同拼合在后镜头筒112外侧后,再将这些传热体连接起来,并共同构成环绕在后镜头筒112外侧的环形件。这样每个传热体均能够顺利和后镜头筒112连接,且多个传热体可以共同围在后镜头筒112外侧,使后镜头筒112周向上均能够和传热组件3连接并得到有效散热。
其中,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当传热组件3由多个传热体构成时,作为其中一种可选的结构形式,传热组件3可以包括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均为半环状,且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可共同拼接为环状件。
其中,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均为半环状,当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相对设置,且第一传热体3a的端部与第二传热体3b的端部对接时,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即可共同拼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因而,可以令第一传热体3a的内缘和第二传热体3b的内缘的尺寸均与后镜头筒112的外径尺寸相匹配,这样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共同卡在后镜头筒112的外壁上时,即可构成一个与后镜头筒112外壁接触的环状件,该环状件即可对后镜头筒112进行导热和散热。
其中,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具有相同的形状时,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均为弧度为180°的半环,这样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即可对等地设置在后镜头筒112的两侧。而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为不同的形状时,第一传热体3a和第二传热体3b通常为互补的形状,这样在拼合后恰好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
可选的,当传热组件3包括多个传热体时,多个传热体之间可以通过卡接连接,或者是利用螺纹紧固件进行螺纹连接。以多个传热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例,每个传热体的两端均可以设置定位孔,定位孔可以为光孔或者螺纹孔。相邻两个传热体拼合后,将螺纹紧固件由定位孔穿入并旋合,即可将不同传热体固定在一起。
此外,也可以是将传热体直接连接在后镜头筒112上。此时,可以在后镜头筒112和传热体之间设置可相对固定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后镜头筒112或者传热体上设置可相互匹配卡合的卡凸及凹槽等,以将传热体安装在后镜头筒112的指定位置上。
通常的,传热组件3可以与后镜头筒112之间保持相对固定。具体的,传热组件3可以套设在后镜头筒112的外壁上,也可以采用卡接等方式固定在后镜头筒112的外壁上。
具体的,为了使后镜头筒112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进行高效的传热,可选的,传热组件3的传热体具有沿周向围设在镜头筒11的外壁上的第一传热部31,以及沿镜头组件1的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二传热部32,第二传热部32和外壳21之间具有热传导,其中,第一传热部31可以围设在后镜头筒112上。
这样,传热体分为了主要和后镜头筒112的外壁接触并吸收后镜头筒112上热量的第一传热部31,以及主要和外壳21接触,以将热量传递给外壳21的第二传热部32。其中,第一传热部31沿轴向围设在后镜头筒112的外壁上,通常会沿着镜头组件1的轴向延伸,以和后镜头筒112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便于进行传热。而第二传热部32则会沿着镜头组件1的径向,也就是垂直于第一传热部31的延伸方向伸出,从而与镜头筒外侧的外壳21连接。
其中,由于后镜头筒112可能会发生位移,因而第二传热部32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通常并不是直接连接,而是利用其它结构或传热媒介间接连接。这样只要保证第二传热部32和外壳21之间能够进行热传导,后镜头筒112上的热量即可经由传热体传递至外壳21上。
具体的,第一传热部31通常可以沿着镜头组件1的轴向延伸,而第二传热部32可以沿着镜头组件1的径向延伸,此时第一传热部31和第二传热部32的延伸方向就会相互垂直,使传热体的横截面大致成“L”形状。这样第一传热部31与后镜头筒112之间,以及第二传热部32与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传热效果较好。
其中,由于传热组件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传热体,因而对应于不同的传热组件3结构,传热体中的第一传热部31和第二传热部32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例如,传热组件3中只包括一个环状的传热体时,第一传热部31和第二传热部32均为环形。而当传热组件3中包括多个传热体时,则第一传热部31和第二传热部32相应的为环形上的一段圆弧形状。
例如,可选的,第二传热部32为沿镜头组件1的径向向外伸出的环形外缘或者弧形外缘。这样第二传热部32会围绕在镜头筒外侧周向的各个不同方向,从而使镜头筒各个方向上均能够利用第二传热部32进行散热,提高传热组件3的散热能力和散热效果。
其中,由于第二传热部32沿着镜头组件1的径向向外伸出,因而第二传热部32会位于光学组件2的壳体外部。这样第二传热部32即可直接裸露于外界空气之中,并通过对流方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将隐藏在设备内部的镜头筒上的热量散发至外界。
可选的,为了和第二传热部32连接,光学组件2中的散热结构件为外壳21时,外壳21可具有面向镜头组件1的第一端面211,而第二传热部32可以与第一端面211连接。
其中,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朝向镜头组件1,也就是光线的出射方向,因而传热体的沿镜头组件1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二传热部32就会和第一端面211之间处于平行或者接近平行的角度,因而第二传热部32的侧面与第一端面211具有较大的重叠面积。这样第二传热部32和第一端面211之间并排设置的结构,能够增大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之间的相对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的,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通常可以为光滑平整的平面。这样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可以与第二传热部32实现较好的重叠与贴合效果,提高散热效率。
当投影设备进行投影画面的调焦时,镜头组件1中的后镜头筒112可能前后移动,因而第二传热部32与第一端面211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调节空间。因此,第二传热部32和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通常并不直接接触。而此时为了实现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的热传导,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传热部32可以通过可形变的导热结构与第一端面211连接。这样导热结构连接在第二传热部32和第一端面211之间,即可将第二传热部32上的热量传递给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使传热组件3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同时,导热结构自身的可形变性也能够适应于第二传热部32的前后移动。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导热结构中,导热结构包括柔性的导热膜4,第二传热部32贴合在导热膜4的一侧,而导热膜4的另一侧与第一端面211贴合。这样导热膜4即可作为连接在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的端面211之间的传热媒介。
具体的,导热膜4可以为多种形式和结构。例如,导热膜4可以为由石墨制成的石墨导热膜,或者由其它等较易导热的材料制成。由于导热膜4具有较好的热传导速度和热传导效率,因而将导热膜4设置在第二传热部32和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即可提高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之间的传热效果。
由于导热膜4的一侧与第二传热部32贴合,而导热膜4的另一侧和第一端面211保持贴合,所以导热膜4和第二传热部32之间,以及导热膜4和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均能够实现良好的热传导,从而将第二传热部32上的热量传递给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上。由于光学组件2的外壳21本身即由金属等传热性较好的材料构成,所以能够实现热量的快速散发,提高传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此外,导热膜4一般为能够产生形变的结构或材料制成。这样传热组件中的第二传热部32可以与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导热膜填充在该间隙中。当镜头组件1中的后镜头筒112发生前后移动时,导热膜4可以随之产生相应的形变,从而让传热组件3中的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始终通过导热膜4实现热传导,确保传热组件3上的热量可以正常散发并传递给外壳21。
此外,导热结构还可以为其它结构或材料,例如是导热胶等。导热胶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如果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导热胶可以相应的产生形变,从而适应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的当前距离,此外,导热胶具有一定的粘接力,能够让第二传热部32与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间保持接触。
此外,导热结构还可以为其它可实现导热功能,且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结构及材料,此处不再赘述。
通常的,镜头底座5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具有间隙,而第二传热部32即可位于镜头底座5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的间隙中。为了让第二传热部32通过传热结构或者其它结构抵接在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上,可以让镜头底座5对第二传热部32施加沿镜头组件1轴向的作用力,使第二传热部32通过该作用力而被压在外壳21上,具体可以是被压在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之上。
这样,通过来自镜头底座5的作用力,第二传热部32会被压向外壳21,并通过传热结构等与外壳21接触,从而实现可靠的热传导。这样传热组件3即可作为连接在镜头组件1和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之间的传热媒介,将镜头筒11上的热量传递给外壳21,以对镜头组件1进行散热。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为了使镜头底座5向第二传热部32提供沿镜头组件1轴向上的作用力,镜头底座5同样可以具有面向外壳21的第二端面51。这样,第二传热部32即可位于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51之间。
一般的,镜头底座5上的第二端面51与外壳21上的第一端面211一般会相互平行,且均与镜头组件1的轴向相互垂直。这样第二传热部32可以稳固的固定在镜头底座5与外壳21之间,且镜头底座5能够利用第二端面51向第二传热部32施加沿镜头组件1轴向的作用力,使第二传热部32被压在外壳21的第一端面211上,从而实现良好的接触和导热。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向传热组件3的第二传热部32施加作用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镜头底座5和第二传热部32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6。这样弹性件6可以利用自身弹力,将第二传热部32压向光学组件2的外壳21。
当镜头底座5和第二传热部32之间设置弹性件6时,一方面,弹性件6通常为金属件,所以可以为第二传热部32提供弹力,让第二传热部32和外壳21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与热传导;另一方面,弹性件6自身可以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可以设置在镜头底座5和第二传热部32之间的间隙中,在镜头组件1进行变焦时,能够跟随镜头筒的轴向移动而进行压缩或伸展,从而始终连接在镜头底座5和第二传热部32之间。
由于第二传热部32设置在镜头筒11的外侧,为了让第二传热部32在周向上均与镜头底座5保持连接,可选的,弹性件6可以为环状弹性件。这样弹性件和第二传热部32一样均环绕在镜头筒11外侧,能够让第二传热部32的各个部位均能受到弹性件6的作用力,并被压向外壳21一侧。
其中,弹性件6可以为多种形式或结构。在其中一种可能的结构中,弹性件6可以为弹片。弹片自身厚度较薄,且具有较强的弹力,因而能够插入第二传热部32与镜头底座5之间的间隙中。且弹片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传热部32以及镜头底座5相抵,能够将第二传热部32抵向光学组件2的外壳21一侧。
具体的,为了产生弹力,弹片也可以为多种不同形式或结构。例如,可选的,弹性件6的周向上的各部分可以位于和镜头组件1轴向方向垂直的不同平面上,以分别和镜头底座5或者第二传热部32抵接。此时,弹性件6在沿镜头组件1的轴向方向上呈凹凸不平状,也就是弹性件6的各部分在沿镜头组件1轴向上会具有不同的高度,并相应形成多个面向不同方向的凸部,这些凸部会分别与镜头底座5或者第二传热部32相抵,此时,弹性件6整体呈现出波浪状。当镜头底座5和第二传热部32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时,弹性件6会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此时,弹性件6各部分在沿镜头组件1轴向上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并依靠自身弹性而相应的产生反向的弹力,弹力可以沿镜头组件1的轴向将第二传热部32推向外壳21一侧。
此外,当弹片整体呈凹凸不平的波浪状时,由于多个不同凸部可以分别与镜头底座5或者第二传热部32相抵,因而弹片周向的各个方向上受力和变形较为均衡,能够保证弹片具有可靠有效的弹力。此外,弹片整体呈凹凸不平的波浪状,这样只需要一块经过多次弯折等手段整体加工而成的弹片,即可在多个方向和部位上实现弹性抵接效果,弹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结构整体性较好,能够产生可靠的弹性形变。
此外,弹性件6也可以为其它能够产生弹力的结构或形式,例如可以是其它形状的弹片,或者是弹簧或者弹性块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投影设备包括镜头组件、光学组件、传热组件和镜头底座,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镜头筒,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光学组件具有散热结构件,传热组件连接在镜头筒的侧壁与散热结构件之间,且传热组件部分位于镜头底座和散热结构件之间,传热组件与镜头底座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传热组件和散热结构件之间的轴向距离均为可变距离。这样能够在为投影设备的镜头进行散热的同时,保证镜头能够正常调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组件、光学组件、传热组件和镜头底座;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镜头筒,所述至少两个镜头筒中具有至少一个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所述光学组件具有散热结构件,所述传热组件连接在所述轴向位置可变的镜头筒的侧壁与所述散热结构件之间,且所述传热组件部分位于所述镜头底座和所述散热结构件之间,所述传热组件与所述镜头底座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所述传热组件和所述散热结构件之间的轴向距离均为可变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传热体,所述传热体具有沿周向围设在所述镜头筒的外壁上的第一传热部,以及沿所述镜头组件的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二传热部,所述第二传热部和所述散热结构件之间具有热传导,所述第二传热部位于所述镜头底座和所述散热结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件为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面向所述镜头底座的第一端面,所述镜头底座具有面向所述外壳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传热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底座和所述第二传热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环状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周向上的各部分位于和所述镜头组件轴向方向垂直的不同平面上,以分别和所述镜头底座或者所述第二传热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热部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设置有可形变的传热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热部和所述端面之间设置有柔性的传热膜,所述传热膜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传热部贴合,所述传热膜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端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前镜头筒和后镜头筒,所述传热组件和所述后镜头筒连接;
或者,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前镜头筒、中镜头筒和后镜头筒,所述传热组件和所述后镜头筒连接。
CN201810632481.6A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Active CN110618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1197.XA CN113267947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CN202110540736.8A CN113267946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CN201810632481.6A CN110618572B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PCT/CN2018/107589 WO2019242146A1 (zh) 2018-06-19 2018-09-26 投影设备
US16/287,788 US10705415B2 (en) 2018-06-19 2019-02-27 Projector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2481.6A CN110618572B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0736.8A Division CN113267946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CN202110541197.XA Division CN113267947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8572A true CN110618572A (zh) 2019-12-27
CN110618572B CN110618572B (zh) 2021-06-01

Family

ID=6892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0736.8A Withdrawn CN113267946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CN202110541197.XA Withdrawn CN113267947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CN201810632481.6A Active CN110618572B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0736.8A Withdrawn CN113267946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CN202110541197.XA Withdrawn CN113267947A (zh) 2018-06-19 2018-06-19 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32679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826A1 (zh) * 2020-04-16 2021-10-2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散热机构以及投影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8221A (en) * 1988-08-30 1990-08-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Athermalized optical head
CN2386468Y (zh) * 1999-07-02 2000-07-05 安信(中国)有限公司 彩色商标投影灯
CN1652677A (zh) * 2004-01-26 2005-08-10 Jds尤尼弗思公司 用于光学分组件的散热片
JP2005331791A (ja) * 2004-05-21 2005-12-02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JP2006195382A (ja) * 2005-01-17 2006-07-27 Sony Corp 導光部材保持装置及び投射装置
JP2007158779A (ja) * 2005-12-06 2007-06-21 Zycube:Kk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放熱装置
CN101452099A (zh) * 2007-11-29 2009-06-10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形状记忆合金的动作装置
JP2009258490A (ja) * 2008-04-18 2009-11-05 Nikon Corp 電子機器及び撮影装置
CN101630115A (zh) * 2009-08-04 2010-01-2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镜头
US20170031127A1 (en) * 2015-07-30 2017-02-02 Ricoh Company, Ltd. Projection lens unit, optical engine, and image project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8221A (en) * 1988-08-30 1990-08-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Athermalized optical head
CN2386468Y (zh) * 1999-07-02 2000-07-05 安信(中国)有限公司 彩色商标投影灯
CN1652677A (zh) * 2004-01-26 2005-08-10 Jds尤尼弗思公司 用于光学分组件的散热片
JP2005331791A (ja) * 2004-05-21 2005-12-02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JP2006195382A (ja) * 2005-01-17 2006-07-27 Sony Corp 導光部材保持装置及び投射装置
JP2007158779A (ja) * 2005-12-06 2007-06-21 Zycube:Kk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放熱装置
CN101452099A (zh) * 2007-11-29 2009-06-10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形状记忆合金的动作装置
JP2009258490A (ja) * 2008-04-18 2009-11-05 Nikon Corp 電子機器及び撮影装置
CN101630115A (zh) * 2009-08-04 2010-01-2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镜头
US20170031127A1 (en) * 2015-07-30 2017-02-02 Ricoh Company, Ltd. Projection lens unit, optical engine, and image project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826A1 (zh) * 2020-04-16 2021-10-2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散热机构以及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7947A (zh) 2021-08-17
CN113267946A (zh) 2021-08-17
CN110618572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3579B (zh) 投影设备
CN108803208B (zh) 投影设备
US10705415B2 (en) Projector device
CN108828883B (zh) 投影设备
JP4758739B2 (ja) レンズ鏡筒
CN108681194B (zh) 投影设备
WO2020220550A1 (zh) 投影设备的光机组件及投影设备
JP2012028319A (ja) 懐中電灯
JP4666900B2 (ja) 投射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WO2018010235A1 (zh) 一种投影镜头调焦装置
CN110618572B (zh) 投影设备
US7417805B2 (en) Camera device
CN212083880U (zh) 镜头散热机构以及投影设备
KR100787213B1 (ko) 투사렌즈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엔진
US11243374B2 (en) Projection device
WO2019242146A1 (zh) 投影设备
CN110187462B (zh) 镜头及投影装置
JP7074559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CN221804471U (zh) 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KR20130116740A (ko) 영상투사장치
CN112505995A (zh) 激光投影镜头及激光投影设备
JP7288119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CN216351735U (zh)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US20230161235A1 (en) Optical engine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JP2004354925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