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2249A - 可回缩的空气动力扰流器 - Google Patents

可回缩的空气动力扰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2249A
CN110612249A CN201780083411.3A CN201780083411A CN110612249A CN 110612249 A CN110612249 A CN 110612249A CN 201780083411 A CN201780083411 A CN 201780083411A CN 110612249 A CN110612249 A CN 110612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xis
link
rigid arch
aerodynamic sp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34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哈勒·安德烈
博尔特朗·马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Resistant Plastics Co
Original Assignee
All-Resistant Plastic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Resistant Plastics Co filed Critical All-Resistant Plastics Co
Publication of CN11061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2Streamlining the under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在机动车辆(3)前部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变形蒙皮(4),该可变形蒙皮的上边缘与前保险杠(31)的下部部分联结,且下边缘连接到刚性拱部的前边缘(21),所述刚性拱部在操作设备的作用下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可动,在所述低位置上,所述可变形蒙皮(4)展开以使得当所述车辆前进时存在于所述车辆下方的空气流偏向,在所述高位置上,所述可变形蒙皮(4)折起到布置在所述保险杠后方的容置部中。

Description

可回缩的空气动力扰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设置在车辆前部、用于减小由车辆高速行驶而产生的空气动力阻力的空气动力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用于改善车辆动气动力学功效的方式之一在于减小道路与车辆之间的下部空间。
由于离地高度必须保持在与使用要求兼容的高度值,通过降低空气动力挡板,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述空气动力挡板作为车辆前部部分的扰流器在并优选地布置在车轮前方。
该扰流器因此可根据行驶条件(例如车辆的速度或道路的状态)降低或升高。
公开文本US7775582提供该类型设备的一个例子。
然而,为了实施这些扰流器,还必须考虑其它限制条件。举例来说,这些限制条件包括例如处于升高位置的设备在位于车辆前部的有限空间中的体积、当车辆高速行驶时用于抵抗空气压强的机械强度、在正面碰撞情况下对设备的保护和设备的可变形性、当道路上突然出现意外障碍物时设备迅速折起的可能性,以及损坏情况下修复的便利性。
最后,额外的限制条件来自与车辆该部分有关的风格要求,在该部分中,空气动力设备从外部可见,构成车身一体的部分。空气动力扰流器因此具有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旨在布置为与保险杠的下部部分形状和风格连续。
众多公开文献已提出解决全部或部分上述限制条件的方案。
由此,上述公开文本US7775582提出一种由线缆致动的刚性系统,其不易操作且体积相对大。该设备还构成在正面碰撞情况下对前部部分可变形性的障碍。
公开文本US8677817描述了一种体积减小且整体可变形的可充气的空气动力扰流器。然而,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该设备对于空气压强具有低抵抗性,且需要在车辆内部安装压缩空气源。
在公开文本US 8702152中描述的设备的形式为竖直可动的空气动力扰流器。该设备难以针对道路的不定性进行保护并且不易收起(débrayé)。而且,在正面碰撞情况下,其布置非常靠前的刚性结构容易损坏,并限制前部总成向车辆后方的变形。公开文本US4951994和US7686382也提出了类似设备。
公开文本US7686383提出展开布置在保险杠下部分延长部上的多个弯曲活板。该装置有贴合保险杠弯曲部分的优点,但伴随有与机动车辆生产商所要求的鲁棒性和成本要求不大兼容的实施复杂性。
公开文本US8887845设想将空气动力挡板分为三个不同的活板,所述活板绕着柔性且弯曲的轴旋转。由此导致需要提供很大的动力来补偿传输损失。
在公开文本US4659130中描述的设备仍是体积大的,且难以在遇到道路上布置的障碍物的情况下快速折起。
尽管所有这些设备都允许减小从车辆下方经过的空气量,但要指出的是,它们中没有一个能解决所有上述限制条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动力扰流器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变形蒙皮,该可变形蒙皮的上边缘设置为与前保险杠的下部部分联结,且下边缘连接到刚性拱部的前边缘,所述刚性拱部在操作设备的作用下在低位置和高位置之间可动,在所述低位置上,可变形蒙皮展开以使得当车辆前进时存在于车辆下方的空气流偏向,在所述高位置上,可变形蒙皮折起到布置在保险杠后方的容置部中。
由于蒙皮的柔性和变形能力,变得能够摆脱与保险杠下部轮廓的明显弯曲有关的限制条件而折起或展开蒙皮,并在保险杠的整个宽度上将可变形蒙皮布置在车辆轮子的前方。可变形蒙皮因此与前保险杠的整体形状保持形状上的连续,并从保险杠的一端到另一端跟随保险杠的下部弯曲。
如将在下文中可见,该优点还使得能够提供一种体积不大且轻的操作设备,所述操作设备使得可变形蒙皮能够向自身折起并经受受控的变形,以收回到为此设置在保险杠后方的容置部中,或者完全展开以使得在车辆下方经过的空气流偏向。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还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包括以下特征:
-在低位置上,可变形蒙皮侧向延伸到所述车辆的每个前轮前方。
-在低位置上,可变形蒙皮的下边缘被布置在离地面大致恒定的高度处。
-当刚性拱部处于低位置时,可变形蒙皮在前保险杠下方延伸并与前保险杠形状连续。
-刚性拱部的附接有可变形蒙皮的下边缘的前边缘具有弯曲(galbe)。
-刚性拱部基于塑料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操作设备包括:
o一根或多根前连杆,每根前连杆都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具有轴dd’的第一铰接连接到车辆底盘,所述第二端部通过具有轴cc’的第二铰接连接到刚性拱部,
o一根或多根后连杆,每根后连杆都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具有轴aa’的第一铰接连接到车辆底盘,所述第二端部通过具有轴dd’的第二铰接连接到刚性拱部,
并且,轴aa’、bb’、cc’、dd’相互平行且与车辆的横向方向OY平行,并被布置为使得所述轴在与所述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限定可变形的矩形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轴aa’向车辆的纵向后方与轴dd’错开非零的距离d。
-所述操作设备设置为使得刚性拱部在从低位置转变到高位置时向车辆后方移动。
-将连杆的第一端部连接到底盘的两个轴中的一个是致动轴,该致动轴安装在固定于底盘上的两个轴承上并由致动器驱动旋转。
-后连杆的第一端部固定在以轴aa’为轴的致动轴上。
-致动器包括力矩限制器,其阈值设置为使得当车辆在运动中并且刚性拱部与障碍物相撞时,致动器脱开,且所述刚性拱部在其通过碰撞而获得的动量作用下脱离低位置而向高位置行进。
-与经过轴aa’和dd’的平面平行的返回连杆通过其一个端部被具有与轴aa’平行的轴ff’的铰接连接到前连杆或后连杆,并通过其另一个端部被具有与轴aa’平行的轴ee’的铰接连接到次级驱动连杆,所述次级驱动连杆与所述前连杆或后连杆平行并包括固定在致动轴上的另一端部。
-所述操作设备包括两根后连杆,它们分别布置在所述刚性拱部的两个侧向端部附近。
-所述操作设备包括大致布置在所述刚性拱部中心处的单一前连杆。
附图说明
阅读作为例子提供的绝无任何限制性的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前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车辆前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的空气动力扰流器是展开的;
-图3是车辆前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操作设备是可见的;
-图4是该操作设备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该操作设备处于高位置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该操作设备处于高位置时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7是该操作设备的致动轴和致动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包括前保险杠31的车辆3前部的局部视图。通过固定装置(未示出)使得该保险杠与车辆底盘联结。空气动力扰流器处于高位置,保持从车辆外部不可见。
在下文中,“纵向方向”指的是从车辆后部到前部的方向X’OX,“横向方向”指的是与车轮的轴平行的方向Y’OY,“垂直方向”指的是与车辆移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Z’OZ。
图2示出同一车辆3前部,其中,可变形蒙皮4在低位置上展开。可变形蒙皮4在车辆整个前部上展开,并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减小存在于前部部分且从保险杠下方经过的空气流。要指出的是,可变形蒙皮4还部分地布置在前轮的前方。
可变形蒙皮4通过其上边缘40连接到前保险杠31的下边缘,并通过其下边缘41连接到在图3中可见的刚性拱部2,在图3中已经取下了可变形蒙皮4。可变形蒙皮4与前保险杠31形状连续,它贴合该前保险杠的下边缘的弯曲。出于相同的原因,刚性拱部2的前边缘也具有与保险杠下部部分的弯曲类似的弯曲。
在该低位置上,可变形蒙皮的下边缘41和刚性拱部2被布置在离地面相对恒定的高度处。
确保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可变形蒙皮的展开或收回的操作设备1在图4中详细地示出。在该图中,刚性拱部2被布置在低位置,其对应于可变形蒙皮4(不可见)展开的情况。
刚性拱部2具有前边缘21,可变形蒙皮4的下边缘41固定于该前边缘。
为了抗碰撞强度、振动刚度和轻便的目的,刚性拱部2可有利地基于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材料制成。
刚性拱部2通过两根后连杆11和12和前连杆13连接到车辆的底盘。
前连杆13包括通过具有轴dd’的第一铰接130连接到车辆底盘的第一端部,和通过具有轴cc’的第二铰接131连接到刚性拱部的第二端部。
后连杆11和12包括通过具有轴aa’的第一铰接(分别为110和120)连接到车辆底盘的第一端部,和通过具有轴dd’的第二铰接(分别为111和121)连接到刚性拱部2的第二端部。后连杆和前连杆的第二铰接分别通过底板112、122和132附接在刚性拱部2上。
轴aa’、bb’、cc’和dd’相互平行并与车辆的横向方向OY平行,并被布置为使得轴aa’、bb’、cc’和dd’在与所述轴垂直的平面P上的投影限定可变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A、B、C、D。在沿着向车辆后方的纵向方向上,轴aa’与轴dd’相距恒定且非零的距离d,该距离与轴bb’和cc’之间的恒定距离相等。轴aa’和bb’之间以及轴cc’和dd’之间的恒定距离等于h。
前连杆和后连杆的数量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提及的数量。而且,完全可以考虑多种组合,其中包括单根后连杆和单根前连杆,或单根后连杆和两根前连杆,或两根后连杆和两根前连杆以确保更好的刚度,。然而,由于刚性拱部2的显著弯曲,前连杆优选地被布置在刚性拱部的中心附近,该中心在此被定义为车辆纵向对称平面OXZ与刚性拱部的交叉线,位于与刚性拱部的两个侧端部等距处。
在所有这些构造中,后连杆的第一端部都通过具有轴aa’的第一铰接连接到车辆的底盘,并且后连杆的第二端部都通过具有轴dd’的第二铰接连接到刚性拱部2。同样的,前连杆的第一端部都通过具有轴dd’的第一铰接连接到车辆的底盘,并且前连杆的第二端部都通过具有轴cc’的第二铰接连接到刚性拱部2。
在用于支持本说明书的设备中,后连杆11和12的第一端部固定在轴aa’的致动轴10上,所述致动轴10通过用作第一铰接的轴承100和101(在图6和7中可见)连接到底盘。致动轴10被布置在所述致动轴10的一个侧端部处的致动器5驱动转动。
在这种布置中,致动轴尽可能地向后布置,由此准许车辆前部部分在正面碰撞下更好地变形。而且,替换成本高的致动器和后连杆由于离保险杠上的碰撞区域尽可能远而被更好地保护。
前连杆的第一铰接130能够围绕轴dd’自由转动,将后连杆和前连杆连接到刚性拱部的第二铰接(分别为111,121,131)能够围绕它们各自的轴bb’和cc’自由转动。
通过实现围绕轴aa’四分之一圈的转动,致动轴10使得后连杆11和12枢转,并使得刚性拱部从低位置转变到高位置,在所述低位置时,所述连杆大致沿着竖直轴取向,在所述高位置时,所述连杆大致沿着纵轴取向。在该运动过程中,刚性拱部实现自车辆前部向后部的平移。
前连杆通过后连杆和刚性拱部的移动而被驱动运动。由前连杆和后连杆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围绕固定轴aa’和dd’转动。而点B和C在平面P中移动至B’和C’。
要指出的是,在该运动中,由轴bb’和cc’形成的平面可类比于刚性拱部2的平面,其大致保持与由车辆在其上行驶的地面形成的平面平行。
在用于描述本发明的设备中,致动轴是驱动后连杆11和12转动的具有轴aa’的转动轴。要指出的是,也可将致动轴布置在轴dd’上以驱动前连杆。或借助于沿着大致线性的路径移动的次级轴使其中一个连杆转动。
要注意所有上述布置使得致动器(或更上位地用于驱动前连杆和后连杆转动的驱动装置)能够在异常机械外力的作用下脱开。实际上,当车辆在运动中且刚性拱部处于低位置时,车辆的离地间隙减小,刚性拱部可能会与道路上的障碍物相撞。则应保护刚性拱部、可变形蒙皮和更上位来说形成操作设备的连杆的完好性。
为了该目的,致动器5包括力矩限制器,其阈值被设置为使得当车辆在运动中且刚性拱部与障碍物相撞时,致动器脱开,在所述刚性拱部2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时所获得的动量的作用下,刚性拱部通过从前向后移动而离开低位置向高位置行进。刚性拱部越轻,所积累的动量就越小,由于刚性拱部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造成的损坏也就越小。
有利地,操作设备可包括附加机动化装置,以将由致动轴10产生的动力传输给前连杆13,来避免在连杆中传输过大的力。
操作设备1包括与经过轴aa’和dd’的平面平行的返回连杆15,通过铰接150将它的一个端部连接到前连杆13,所述铰接150的轴ff’与轴aa’平行,并通过铰接141将它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到次级驱动连杆14,所述铰接141具有与轴aa’平行的轴ee’。次级驱动连杆14与前连杆13平行,并包括固定在致动轴10上的另一端部140。
轴aa’、ee’、ff’和dd’在平面P上的投影形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A、E、F、D。轴aa’和ee’之间以及轴dd’和ff’之间的恒定距离等于h’,轴ee’和ff’之间的恒定距离等于d——该距离与轴aa’和dd’所隔的距离相同。当操作设备在运动中时,点E和F移动至E’和F’。
次级驱动连杆14和返回连杆15由此能把致动轴10的一部分力矩传输给前连杆13,以减小布置在后连杆111和121与刚性拱部2之间的铰接中的传输力,并避免由轴aa’、bb’、cc’和dd’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不可逆变形。
显然,当致动轴布置在附接有前连杆的第一铰接的轴dd’上时,次级驱动连杆则连接到前致动轴,返回连杆连接到后连杆。
图5是所述空气动力扰流器在位于高位置折起时的侧视图。可变形蒙皮4通过其上边缘40连接到保险杠31,并通过其下边缘41连接到刚性拱部2。前连杆13折起到布置在前保险杠31下方的容置部33中。
图6是操作设备在刚性拱部2被置于对应于图5的高位置时的仰视图。
后连杆11和12和前连杆被布置在高位置。
图7示出致动轴10和致动器5。可见,致动器布置在致动轴的一个侧端部处,以降低在正面碰撞情况下受损的风险。
如此构造的空气动力扰流器能响应在本说明书引言中所述的大部分设计限制条件。
尤其是,对于施加在处于展开的低位置的蒙皮上的空气动力学力它提供足够的抵抗性、在遇到道路上的意外障碍物的情况下它提供快速折起的可能性、在折起的高位置上它提供减小的体积、在正面碰撞情况下它提供良好的保护和良好的可修复能力。最后,可变形蒙皮可具有与车辆保险杠的形状和风格完美连续的外轮廓,使得它能够在车辆整个宽度上在大致恒定的高度上、尤其是在轮子前方展开。
词汇表
1 操作设备
10 致动轴
100、101 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致动轴10的轴承
11 后连杆
110 连杆11的第一铰接;后连杆11在致动轴10上的连接
111 后连杆11与刚性拱部2之间的第二铰接
112 用于将后连杆12的第二铰接附接在刚性拱部2上的附接底板
12 后连杆
120 连杆12的第一铰接;后连杆12在致动轴10上的连接
121 后连杆12与刚性拱部2之间的第二铰接
122 用于将连杆12的第二铰接附接在刚性拱部2上的附接底板
13 前连杆
130 前连杆与底盘之间的第一铰接
131 前连杆13与刚性拱部2之间的第二铰接
132 用于将连杆13的第二铰接附接在刚性拱部2上的附接底板
14 次级驱动连杆
140 次级驱动连杆14在致动轴10上的连接
141 次级驱动连杆14与返回连杆15之间的铰接
15 返回连杆
150 返回连杆15与前连杆13之间的铰接
aa’ 致动轴的轴
bb’ 铰接111和121的轴
cc’ 铰接131的轴
dd’ 铰接130的轴
ee’ 铰接141的轴
ff’ 铰接150的轴
h 轴aa’和bb’之间的距离;等于轴cc’和dd’之间的距离
h’ 轴aa’和ee’之间的距离;等于轴dd’和ff’之间的距离
d 轴bb’和cc’之间的距离;等于轴aa’和dd’之间的距离
2 刚性拱部
21 刚性拱部的前边缘,其上附接有可变形蒙皮4的下边缘41
22 刚性拱部的后边缘
3 车辆
31 保险杠
32 前轮
33 布置在保险杠下方的容置部
4 可变形蒙皮
40 可变形蒙皮的上边缘
41 可变形蒙皮的下边缘
5 致动器

Claims (14)

1.一种布置在机动车辆(3)前部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变形蒙皮(4),该可变形蒙皮的上边缘(40)设置为与前保险杠(31)的下部部分联结,且下边缘(41)连接到刚性拱部(2)的前边缘(21),所述刚性拱部(2)在操作设备(1)的作用下在低位置和高位置之间可动,在所述低位置上,所述可变形蒙皮(4)展开以使得当所述车辆前进时存在于所述车辆下方的空气流偏向,在所述高位置上,所述可变形蒙皮(4)折起到布置在所述保险杠后方的容置部(33)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可变形蒙皮(4)在低位置上并展开时侧向延伸到所述车辆的每个前轮(32)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在所述低位置上,所述可变形蒙皮(4)的下边缘(41)被布置在离地面大致恒定的高度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当所述刚性拱部(2)处于所述低位置时,所述可变形蒙皮(4)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方延伸并与所述前保险杠(31)形状连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刚性拱部(2)的附接有所述可变形蒙皮(4)的下边缘(41)的前边缘(21)具有弯曲。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刚性拱部(2)基于塑料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操作设备包括:
-一根或多根前连杆(13),每根前连杆(13)都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具有轴dd’的第一铰接(130)连接到所述车辆的底盘,所述第二端部通过具有轴cc’的第二铰接(131)连接到所述刚性拱部,
-一根或多根后连杆(11、12),每根后连杆(11、12)都具有通过具有轴aa’的第一铰接(110、120)连接到所述车辆底盘的第一端部,和通过具有轴dd’的第二铰接(111、121)连接到所述刚性拱部(2)的第二端部,
并且其中:
-所述轴aa’、bb’、cc’和dd’相互平行并与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OY)平行,并被布置为使得所述轴(aa’、bb’、cc’、dd’)在与所述轴垂直的平面(P)上的投影限定可变形的矩形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A、B、C、D);
-所述轴aa’向所述车辆的纵向后方与所述轴dd’错开非零的距离d。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操作设备(1)被设置为使得所述刚性拱部(2)在从所述低位置转变到所述高位置时向所述车辆后方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连接到所述底盘的两个轴(aa’、dd’)中的一个是致动轴(10),其安装在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的两个轴承(100、101)上并由致动器(5)驱动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后连杆(11、12)的第一端部固定在以轴aa’为轴的致动轴(10)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致动器(5)包括力矩限制器,其阈值被设置为使得当所述车辆在运动中并且所述刚性拱部(2)与障碍物相撞时,所述致动器脱开,且所述刚性拱部在其通过碰撞所获得的动量的作用下脱离所述低位置向所述高位置行进。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与经过所述轴aa’和dd’的平面平行的返回连杆(15)通过其一个端部被具有与所述轴aa’平行的轴ff’的铰接(150)连接到前连杆(13)或后连杆(11、12),并通过其另一个端部被具有与所述轴aa’平行的轴ee’的铰接(141)连接到次级驱动连杆(14),所述次级驱动连杆(14)与所述前连杆(13)或后连杆(11、12)平行并包括固定在所述致动轴(10)上的另一端部(140)。
13.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操作设备(1)包括两根后连杆(11、12),每个所述后连杆被布置在所述刚性拱部(2)的两个侧向端部附近。
14.如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动力扰流器,其中,所述操作设备(1)包括大致布置在所述刚性拱部(2)中心处的单一前连杆(13)。
CN201780083411.3A 2016-12-21 2017-12-11 可回缩的空气动力扰流器 Pending CN1106122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63000 2016-12-21
FR1663000A FR3060512B1 (fr) 2016-12-21 2016-12-21 Deflecteur aerodynamique retractable
PCT/FR2017/053485 WO2018115632A1 (fr) 2016-12-21 2017-12-11 Déflecteur aérodynamique rétractab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2249A true CN110612249A (zh) 2019-12-24

Family

ID=5835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3411.3A Pending CN110612249A (zh) 2016-12-21 2017-12-11 可回缩的空气动力扰流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56715A1 (zh)
EP (1) EP3558797B1 (zh)
CN (1) CN110612249A (zh)
FR (1) FR3060512B1 (zh)
WO (1) WO2018115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5554B1 (fr) * 2015-12-22 2018-02-02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d'un volet aerodynamique
FR3059978B1 (fr) * 2016-12-13 2019-04-19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flecteur aerodynamique pour ro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S11338866B2 (en) * 2018-05-31 2022-05-24 Uatc, Llc Movable front shield for vehicles
FR3083198B1 (fr) * 2018-06-27 2021-08-2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flecteur pour ro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7176324B2 (ja) * 2018-09-26 2022-11-22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スポイラ装置
FR3089194A1 (fr) * 2018-12-03 2020-06-0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 Service propriété Industrielle Dispositif déflecteur pour rou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R3100219B1 (fr) * 2019-08-26 2023-01-13 Flex N Gate France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s flux d’air et véhicul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EP3792164B1 (en) * 2019-09-10 2023-01-04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Active front splitter for automobile
KR20230035845A (ko) 2021-09-06 2023-03-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속도 감응형 히든 에어 커튼 및 차량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9130A (en) * 1982-12-10 1987-04-21 Alfa Romeo Auto S.P.A. Automatically positionable spoile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481313A (zh) * 2000-12-23 2004-03-10 汽车车身外壳的平坦部分
US20050012359A1 (en) * 2003-06-06 2005-01-20 Dieter Jungert Air-conduc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507733A (zh) * 2012-06-22 2014-01-1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折叠式气坝
US20140110970A1 (en) * 2012-10-23 2014-04-24 Apollo Vredestein B.V. Air guid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918848A (zh) * 2012-08-10 2015-09-16 全耐塑料公司 导流设备和前挡板承载该导流设备的机动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0078A (ja) 1986-10-27 1988-05-14 Tsutomu Miwa 下垂式エヤダムスカ−ト
US7686382B2 (en) 2005-10-12 2010-03-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Reversibly deployable air dam
US7686383B2 (en) 2008-08-27 2010-03-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Retractable curved air dam
US7775582B2 (en) 2008-12-09 2010-08-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Pivotally deployable air dam utilizing active material actuation
US8677817B2 (en) * 2010-06-30 2014-03-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Air dam deployment and retraction system
US8887845B2 (en) 2012-09-14 2014-11-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tow-away air dam
US8702152B1 (en) 2013-01-11 2014-04-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able front air da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9130A (en) * 1982-12-10 1987-04-21 Alfa Romeo Auto S.P.A. Automatically positionable spoile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481313A (zh) * 2000-12-23 2004-03-10 汽车车身外壳的平坦部分
US20050012359A1 (en) * 2003-06-06 2005-01-20 Dieter Jungert Air-conduc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507733A (zh) * 2012-06-22 2014-01-1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折叠式气坝
CN104918848A (zh) * 2012-08-10 2015-09-16 全耐塑料公司 导流设备和前挡板承载该导流设备的机动车
US20140110970A1 (en) * 2012-10-23 2014-04-24 Apollo Vredestein B.V. Air guid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8797A1 (fr) 2019-10-30
FR3060512B1 (fr) 2019-05-17
WO2018115632A1 (fr) 2018-06-28
EP3558797B1 (fr) 2021-05-26
FR3060512A1 (fr) 2018-06-22
US20200156715A1 (en)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2249A (zh) 可回缩的空气动力扰流器
KR102401428B1 (ko) 능동형 전방 디플렉터
JP4712808B2 (ja) 引込み可能な車輪を持つ水陸両用車
US9764706B2 (en) Vehicle air dam assembly
JP7422112B2 (ja) アクティブフロントディフレクター-平面パネル
BR112014008973B1 (pt) Caminhão e carenagem para direcionar o fluxo de ar sob um caminhão
JP7185680B2 (ja) 回転翼航空機変換可能な自動車
JP2021527594A (ja) アクティブ前輪デフレクターアセンブリ
US20170113797A1 (en) Convertible Aircraft
WO2016134847A1 (en) Fairing assembly for at least one axle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US2811323A (en) Roadable aircraft
EP3315404B1 (en) Configurable tail for flying car
ES2352829T3 (es) Sistema de articulación para vehículo automóvil.
CN112088119A (zh) 带有可收放面板的车辆可动后扩散器
EP2516258B1 (en) Air vehicle mounted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equipment
WO2006060852A1 (en) Deflector
CA2763146A1 (en) Improvements to aircraft floats
CN110281719B (zh) 飞行车辆及其模式转换方法
JP6405731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保護構造
CN210437262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车的后纵梁
CN114347737A (zh) 一种可变形低阻飞行汽车的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13199915A (zh) 陆空两栖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JP5061871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4998851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US20230211833A1 (en)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