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1934A -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1934A
CN110611934A CN201810616425.3A CN201810616425A CN110611934A CN 110611934 A CN110611934 A CN 110611934A CN 201810616425 A CN201810616425 A CN 201810616425A CN 110611934 A CN110611934 A CN 110611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devices
transmission
terminal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64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巍
赵霄宇
郭欣
孙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6164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1934A/zh
Priority to US17/056,428 priority patent/US11838945B2/en
Priority to CN201980038228.0A priority patent/CN1122370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572 priority patent/WO20192380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1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1934A/zh
Priority to US18/510,671 priority patent/US2024012181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94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forcing coll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确定用于每个组的竞争窗口;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通知与该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竞争窗口,使得每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各自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应用业务日益普及。取决于业务的不同类型,对于无线通信的要求各有侧重。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徐晓东等人的“Study on Scenariosand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3GPP TR 38.913)中,针对5G通信系统考虑了三大重要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其中,URLLC除了满足传统要求(如峰值数据速率,峰值频谱效率)以外,更加关注于延时和可靠性。URLLC预计将被应用于对时延和可靠性较为敏感的场景,例如增强型车到车(V2X)、工厂自动化、点对点通信(P2P)、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等。
非专利文献1还提出了URLLC场景下对于延时和可靠性的具体要求。详细来说,控制平面的延时不超过10ms,用户平面的延时不超过1ms(其中上行链路不超过0.5ms,下行链路不超过0.5ms),可靠性不低于1-10-5(数据包长度为32字节)。这需要在核心网部署、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等领域提出关键的设计。
下面以工厂自动化作为示例来说明。图1是例示了URLLC在工厂自动化场景下的应用。在该场景下,一个控制设备和若干个终端设备以一定规律分布在数十米范围的空间内,一般称之为自动化小区。其中,终端设备构成工厂的流水线,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用于实现主要的工艺流程。虽然图1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终端设备UE1~UE6,但是实际的数量要多得多。主控单元BS构成自动化小区的通信和控制中枢,其与各个终端设备通信并进行信息交互。例如,传感器将环境信息传输至主控单元BS,主控单元BS基于某种策略向执行器下发控制命令以完成某些操作。出于生产率考虑,数据传输需要在极短的时间(例如1ms)内完成,假设物理层的传输可以在100μs内完成,则希望MAC层的数据延时将至例如上行0.3ms、下行0.5ms,并且希望数据传输具有高可靠性。
这给MAC层的传输调度提出了挑战。由于自动化小区中的终端设备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并且实时数据流量是由互连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实时控制产生的,难以确定不同终端设备生成数据包的准确顺序,所以上行方向上的数据传输具有密集性、突发性、短数据包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上行传输调度方案无法满足要求。静态调度或半静态调度会出现策略的频繁更新,这将花费一部分资源。动态调度将会消耗大量的信令开销。除此之外,传统的信令传输方式在URLLC场景下也存在一些缺点。在传统传输中,信令可利用次优编码方案(例如重复编码)。但是,这会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为成功传输数据是基于这些控制信息的正确传输。
因此,存在对于低延时和高可靠性这两个约束均能得到满足的上行传输方案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多个方面,以满足上述需求。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确定用于每个组的竞争窗口;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通知与该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竞争窗口,使得每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各自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终端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控制设备接收关于被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竞争窗口的信息,其中所述竞争窗口是由所述控制设备基于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内的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确定的;以及在所述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基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确定用于每个组的竞争窗口;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通知与该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竞争窗口,使得每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各自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控制设备接收关于被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竞争窗口的信息,其中所述竞争窗口是由所述控制设备基于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内的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确定的;在所述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上面所述的任何一种通信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在同一竞争窗口内以竞争方式同时传输的数据;响应于确定不能对数据进行解码,向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一部分发送重传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实现延时低、可靠性高的上行传输。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要素。所有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例示了工厂自动化的示例性通信场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的概念框图;
图3A例示了控制设备从终端设备拉取(pull)数据配置特征/统计度量的信令流程;
图3B例示了终端设备向控制设备推送(push)数据配置特征/统计度量的信令流程;
图4A是例示了根据4G通信标准的上行链路帧结构的示图;
图4B是例示了根据5G通信标准的上行链路帧结构的示图;
图5是例示了控制设备BS通过NOMA解码解决传输冲突的示图;
图6A-6B例示了控制设备BS的重传机制的示例;
图7A-7B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图8A-8B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图9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流程;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
图1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
图1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
图13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示例;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特征和方面将得到清楚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然而应注意,在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时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做出很多特定于实现方式的设置,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设备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现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较复杂和费事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公开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此外,还应注意,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至少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密切相关的处理步骤和/或设备结构,而省略了与本公开无关的其他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应用实例。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不意在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的任何限制。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的概念框图。为了便于清晰理解,图2以最简单的方式展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本构思,而省略了实践所需的其它细节。
如本领域所熟知的,“上行传输”发生在从终端设备到控制设备的链路方向上。
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控制设备”是指位于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电系统的网络控制侧的设备,至少包括为多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无线通信站,其具有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作为例子,控制设备可以是诸如4G通信标准的eNB和5G通信标准的gNB之类的基站、自动化工厂内的主控单元、远程无线电头端、无线接入点、无人机控制塔台或者执行类似功能的通信装置或其部件。后面的章节将详细描述控制设备的应用示例。
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是位于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电系统的用户侧的设备,其具有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在本文中终端设备有时也被称作用户、用户设备或UE。作为例子,终端设备可以是可移动的设备,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电脑、平板电脑、车载通信设备等,也可以是不可移动的设备,诸如工厂内的传感器、执行器等。后面的章节将详细描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示例。
如图2中所示,首先,由控制设备对与之通信的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控制设备获取这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并且根据数据配置特征将这些终端设备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组。经过分组之后,控制设备可以以组(终端设备组)为单位来执行MAC层调度,例如后面将描述的竞争窗口和传输资源的分配。当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发生变化时,控制设备可以基于变化后的数据配置特征来重新分组。
然后,由控制设备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组的竞争窗口。本公开中所言的“竞争窗口”是指相应组内的终端设备能够与控制设备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时间窗口。区别于后面将描述的“传输资源”(如物理资源块PRB),竞争窗口具有更大的时间粒度,控制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组分配的传输资源落在对应的竞争窗口内。
在确定好各个组的竞争窗口之后,控制设备可以向每个终端设备通知该终端设备所在的组的竞争窗口。以此方式,各个终端设备将知道它能够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竞争窗口,当有数据要发送给控制设备时,能够在该竞争窗口内利用可用的传输资源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组内的终端设备以基于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即,基于竞争的数据传输(contention-based data transmission)。具体而言,控制设备为每个组分配该组内的所有终端设备共用的传输资源,任何终端设备可以在竞争窗口的时间点利用共用的传输资源发起数据传输。当同一组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同时传输数据时,可能会发生传输冲突。控制设备使用预定的冲突决策来解决冲突。
另外,控制设备还可以采用反馈机制来调整终端设备的分组,以优化整体传输性能。如图2中所示,控制设备收集各个终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并基于统计度量来优化分组。
下面将详细描述如图2中所示的基于竞争的上行数据传输的示例性实现细节。
1、终端设备的分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设备对与之通信的多个终端设备分组,并在组的基础上执行MAC层的传输调度。被分组的这多个终端设备既可以是与该控制设备通信的所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根据需要从中选择的一部分终端设备。作为分组结果,这多个终端设备被划分到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组中,其中每个终端设备组包含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本公开中所言的“分组”是在逻辑的意义上的分组,即,将这多个终端设备划分成有交集或无交集的若干个子集。
终端设备的分组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
数据配置特征可以是指与数据的产生和传输的配置(即,数据模式)有关的特征信息。例如,数据配置特征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与数据的产生有关的特征,诸如产生该数据的终端设备的ID、该终端设备的位置或地理信息、该终端设备产生数据时所参与的流程或所执行的操作的标识信息(如编号)、数据的产生周期、数据产生速率、数据量等;与数据的形式有关的特征,诸如数据包的长度等;与数据的传输要求有关的特征,诸如发送频率、延时约束、可靠性约束、服务质量约束等。数据配置特征还可以是能够表征终端设备的数据模式的其它特征信息。
取决于执行分组的算法或准则,控制设备所采用的数据配置特征的种类可能有所变化。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控制设备使用的数据配置特征可以不同,甚至不限于上面描述的那些。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从各个终端设备获取数据配置特征。这里参照图3A、3B介绍两种获取数据配置特征的示例性方法。图3A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控制设备从终端设备拉取(pull)数据配置特征的方式,图3B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设备向控制设备推送(push)数据配置特征的方式。
如图3A中所示,首先,控制设备生成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测量配置请求。测量配置请求包括关于控制设备希望获取哪些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在一个优选示例中,测量配置请求中包括表示数据配置特征的索引,从而可以减少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请求消息的信令开销。在接收到测量配置请求之后,终端设备将测量配置请求中指定的数据配置特征封装到测量报告中,并发送给控制设备。另外,测量配置请求还可以包括控制设备希望终端设备反馈数据配置特征的模式,包括:周期性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以测量配置请求中指定的频率(如一小时一次,一天一次,等等)来周期性地反馈最新的数据配置特征;单次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仅在接收到请求后反馈一次数据配置特征;事件驱动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在出现触发事件(例如数据配置特征被更新、终端设备初始化、通信连接恢复,等等)时反馈数据配置特征。
如图3B中所示,终端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包含最新的数据配置特征的更新报告,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该更新报告之后,将其中所含的关于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存储起来,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确认响应。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终端设备主动“推送”数据配置特征。终端设备推送数据配置特征的模式可以包括:周期性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定期地推送更新报告;事件驱动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在出现触发事件(例如数据配置特征被更新、终端设备初始化、通信连接恢复,等等)时推送数据配置特征。
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从第三方设备处获取数据配置特征。例如,终端设备的管理系统可以具有数据库,保存与终端设备有关的各种信息。各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可以连同其他配置信息被存储或备份在这种数据库中。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应用层(例如数据库应用、web应用等)从数据库获取各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而无需从终端设备获取。
在获取各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之后,控制设备按照各种算法或准则来确定终端设备的分组。控制设备在组的基础上进行上行传输调度,而在组内将允许所有终端设备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换句话说,控制设备确定哪些终端设备要在一起相互竞争进行数据传输。
在执行分组时,控制设备主要考虑两方面的折衷:一方面,每个组内的终端设备能够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分配给该组的传输资源,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每个组内的终端设备对于延时、可靠性的传输要求得到满足。
考虑到数据配置特征实际上表征了终端设备产生、传输数据的模式,控制设备可以从数据模式的角度考量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关性作为用于分组的评判性度量。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关性例如可以包括:时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流程相关性、因果相关性等等。
下面以工厂自动化的场景为例解释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关性的示例。应当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相关性可能有所差异,可以选取其中一种或多种相关性用于分组。
在工厂自动化的场景下,生产线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布局,诸如项目布局、流水线布局、机群式布局或混合布局。生产线可以由若干个生产单元组成,各个生产单元分别负责整个生产流程的一部分。诸如传感器、执行器之类的终端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UE1~UE6)按照工序流程被安装在生产线上的适当位置。生产单元的功能由这些终端设备在控制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BS)的控制下自动地、相互联动地完成。当生产线或生产单元正常运转时,各个终端设备根据预先配置或控制设备的控制命令执行操作。例如,传感器执行诸如检测、测量之类的操作,并产生结果数据。传感器将所产生的数据上报给控制设备BS,从而控制设备BS能够获悉生产线或生产单元的运转状态、环境信息。控制设备BS然后可以产生控制命令并发送给执行器。执行器根据预先配置或控制命令执行各种操作。执行器也可以产生诸如执行结果、执行状态、执行错误之类的数据,并反馈给控制设备BS。
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从数据的产生、传输模式来看,终端设备之间可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相关性。控制设备关注的相关性指标可以与所选取的数据配置特征相关联。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分析数据配置特征来评估相关性:
1)部署在邻近位置的终端设备趋于具有空间相关性。控制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或地理信息,评估空间相关性。在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波束赋形的情况下,具有高空间相关性的终端设备可以分享相同的空域资源;
2)执行相邻或相似工序的终端设备可能具有时间相关性。根据终端设备的ID、参与的流程或执行的操作等,控制设备评估各个终端设备产生数据的时间区间、先后顺序。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例如计算时间上的离散度来评估这种时间相关性;
3)属于同一个生成单元内的终端设备通常在流程上具有相关性。根据终端设备的ID、参与的流程或执行的操作等,控制设备评估这种流程相关性;
4)如果一个终端设备执行操作依赖于另一个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例如执行器的操作依赖于传感器的测量数据,那么这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存在因果相关性。
控制设备可以选择评估相关性。存在各种方法用于评估相关性,例如简单评估统属关系等的定性方法或者评估相关系数、离差等的定量方法。基于所评估的相关性,控制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聚类。典型地,控制设备可以将具有高相关性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中。控制设备还可以通过量化相关性,并且把相关性高于预定阈值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组中。
在考量多种相关性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可以通过相关性的加权、相关性空间中的欧几里得距离等来执行终端设备的分组。
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确定各个终端设备的服务优先级作为用于分组的评判性度量。服务优先级可以由服务质量类别指标(QCI)来指示。服务优先级还可以考虑数据传输的延时约束、可靠性约束,例如,要求传输延时越小、可靠性越高的终端设备可以具有越高的服务优先级。控制设备避免将具有高服务优先级(例如,服务优先级高于预定阈值)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组中,以防止具有高服务优先级的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由于竞争而相互影响。如有必要,具有高服务优先级的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单独成组,以保证该终端设备的优先传输。
在控制设备执行分组期间,信道状态等因素也可以被控制设备纳入考虑。基于来自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控制设备可以将信道状态相似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组中。控制设备还可以避免将信道状态较差的终端设备过多集中于同一个组。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某个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的频率高、数据量大时,控制设备可以将该终端设备分到多个组中。由此,该终端设备将可以利用多个竞争窗口来进行数据传输。
虽然上面分开描述了控制设备基于终端设备的相关性、服务优先级、信道状态来执行分组的示例,但是控制设备也可以综合考虑各种评判性度量。
控制设备也可以直接以数据配置特征为输入,通过诸如基于k近邻法、决策树、SVM等之类的各种聚类或分类方法来执行终端设备的分组。
一般来说,给定终端设备的总数,一方面,组的数量越少、单个组内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越多,组内竞争越激烈,资源使用效率高,但满足延时约束、可靠性约束的压力大。另一方面,组的数量越多、单个组内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越少,虽然组内竞争不激烈,但是传输调度越复杂。控制设备可以通过不断地调整分组来优化整体的传输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当有新的终端设备投入使用时,当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发生变化时,当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变化时,控制设备可以从终端设备或第三方设备获知这种变化,并且基于变化后的数据配置特征、信道状态等,利用上面所述的分组过程来重新分组。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采用反馈机制来调整分组。例如图2中所示,控制设备可以收集各个终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诸如数据包传输成功率、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或其它统计度量。
其中,数据包传输成功率可被定义为在一段时间内(例如,控制设备收集两次统计度量之间)控制设备在延时约束下成功接收并解码由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包的数量,其表征了当前分组下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情况。例如,每个终端设备可以设置计数器,分别统计终端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以及从控制设备接收的对于成功解码数据包的确认响应(ACK消息)的数量,则数据包传输成功率可以定义为:
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可被定义为在一段时间内(例如,控制设备收集两次统计度量之间)终端设备成功传输数据包所需传输时间的平均值,其表征了当前分组下的数据传输的延时情况。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将开始发送某个数据包直到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确认响应(ACK消息)之间的时间段统计为该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并计算所有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的传输时间的平均值,以作为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在另一个示例中,数据包可以携带发送时间信息(如,发送时间戳),则控制设备可以利用该发送时间信息和在控制设备处成功接收并解码该数据包时的时间信息之间的差异来计算该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并通过针对成功传输的所有数据包进行平均来获得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在另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统计所有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的平均值,作为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
终端设备中用于统计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的计数器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实时地更新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例如,假设在统计时段内,前N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间为TN,然后测得第N+1个数据包的传输时间为GN+1,则计数器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更新这N+1个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间TN+1
在终端设备处获得的上述统计度量可以与数据配置特征类似地被传输到控制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A中所示,控制设备确定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测量配置请求。测量配置请求包括关于控制设备希望获取哪些统计度量的信息。优选地,测量配置请求中包括表示统计度量的索引。在接收到测量配置请求之后,终端设备统计出特定时间段(例如自上次反馈统计度量至今或者测量配置请求中指定的时间段)内的统计度量,诸如数据包成功传输率或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将统计度量封装到测量报告中,并发送给控制设备。另外,测量配置请求还可以包括控制设备希望终端设备反馈统计度量的模式,包括:周期性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以测量配置请求中指定的频率(如一小时一次,一天一次等)来周期性地反馈最新的统计度量;单次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仅在接收到请求后反馈一次统计度量;事件驱动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在出现触发事件时反馈统计度量。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3B中所示,终端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包含最新的统计度量的更新报告,控制设备接收该更新报告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确认响应。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终端设备主动“推送”统计度量。终端设备推送统计度量的模式可以包括:周期性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定时地推送更新报告;事件驱动模式,在该模式下,终端设备将在出现触发事件时推送统计度量。
控制设备基于所获取的统计度量,分析当前终端设备分组下的数据传输的延时情况和/或可靠性情况。基于每个终端设备的统计度量,控制设备例如通过将统计度量与终端设备的传输要求(如延时要求、可靠性要求等)进行比较来判断各个终端设备的传输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并且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分组。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某个终端设备的统计度量指示该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的延时和/或可靠性不令人满意,则控制设备可以采取各种策略来调整与该终端设备有关的分组。例如,依据其数据配置特征将该终端设备移到竞争较不激烈的组中,例如具有邻近的竞争窗口且延时情况和/或可靠性情况良好的终端设备组中。例如,控制设备减少该终端设备所在组中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例如,控制设备甚至可以为该终端设备创建一个新的分组。又例如,控制设备可以延长该组的竞争窗口或者为该组分配更多的传输资源。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果控制设备基于统计度量发现较多的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的延时和/或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无法通过微调分组来解决,则控制设备可以按照上面描述的分组过程来重新分组。作为示例,控制设备可以采用与上次分组不同的分组算法/准则来执行分组。
控制设备可以定期地获取统计度量和调整分组,例如一小时一次、一天一次、一周一次等等。高频率地调整分组可以及时地优化传输性能,但是可能会耗费较多的计算资源和传输资源。在工厂自动化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如图1中的控制设备BS)可以在每天晚上生产线停工的时候收集统计度量,并调整终端设备的分组。
2、竞争窗口的确定
控制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组确定竞争窗口,即,确定每个组内的终端设备能够向控制设备传输数据的时间窗口。
为了避免不同组之间的竞争,控制设备为不同组确定的竞争窗口可以在时域上互不重叠,或者虽然在时域上重叠或重合,但是不同组使用的频域资源、码域资源等相互不同(例如,相互正交)。从这个意义上讲,“竞争窗口”可以理解为具有特定的传输资源集合的时间窗口。
下面将以4G LTE中使用的上行链路帧结构和5G NR中使用的帧结构为例,示意性描述竞争窗口和传输资源的形式。
图4A例示了LTE中的上行链路帧结构的示图400。10ms的帧被划分成10个相等大小的子帧。每个子帧为1ms,可包括2个连贯的时隙。每个时隙包括若干个物理资源块(PRB)。可使用资源网格来表示时隙。在LTE中,每个PRB包含频域中的12个连贯副载波,并且对于每个OFDM码元中的正常循环前缀而言,包含时域中的7个连贯的OFDM符号,或也就是说每个PRB包含84个资源元素(RE)。上行传输可用的PRB可被划分成数据区段和控制区段。控制区段中的PRB(如410a、410b)可被指派给终端设备以用于传输控制信息。数据区段可包括所有未被包括在控制区段中的PRB。终端设备也可被指派数据区段中的PRB(如420a、420b)以用于向控制设备eNB传送数据。PRB是LTE中分配的常用单元组。
图4B示出了5G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帧结构的示图。作为与LTE兼容的固定构架,5G NR中的帧(10ms)同样包括10个相等大小的子帧。不同之处在于,NR中的帧结构具有根据副载波间隔的灵活构架。每个子帧的时隙可配置,每个时隙的符号数也可配置。NR还针对URLLC提出了迷你时隙(mini-slot)的概念。
取决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配置,竞争窗口可以是各种粒度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竞争窗口可以是与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帧、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等相关联的时间窗口。对应地,为每个组分配的传输资源可以是粒度比竞争窗口的粒度小的物理资源块、资源元素等。传输资源还可以包括功率域的资源。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组分配的竞争窗口可以具有相等大小,这将简化资源调度的复杂度。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为不同组分配大小不同的竞争窗口。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组分配的竞争窗口可以是周期性的,直到终端设备的分组被改变或者竞争窗口重新被确定。这样,控制设备可以仅向终端设备通知一次与其相关联的竞争窗口,这将减少信令传输开销。
控制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组确定的竞争窗口与该组内的终端设备的数据模式相匹配。例如,竞争窗口是组内的终端设备要发送数据的时间点大体上集中的时间段,并且竞争窗口的跨度足以允许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终端设备完成数据传输。控制设备统筹考虑所有组的竞争窗口,最大程度上避免各个组的数据传输之间的干扰。
在确定好各个组的竞争窗口之后,控制设备可以向每个终端设备通知该终端设备所在的组的竞争窗口。竞争窗口的通知可以在诸如PDCCH的物理层控制信道上进行,也可以利用例如MAC层信令、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等高层信令上进行。
控制设备进而可以为每个组分配传输资源。不同组的传输资源可以是相同的。但是对于竞争窗口有重叠的终端设备组,它们的传输资源是相互正交的,以避免组间干扰。传输资源例如是物理资源块或资源元素的集合。传输资源与每个组的数据模式相匹配。控制设备通过控制信道(如PDCCH、MAC控制元素、RRC重配置消息)向各个组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资源分配信息。
虽然上面将竞争窗口的确定与传输资源的分配分开描述,但是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确定和通知竞争窗口的操作可以隐含在传输资源的分配和通知操作中。具体而言,当控制设备为一个终端设备组分配了在特定时域范围内的传输资源集合,如跨越一个或多个时隙的若干个PRB,由于该组内的终端设备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间窗口在该时域范围内,从而可以认为已经为该终端设备组确定了竞争窗口。换句话说,竞争窗口可以由所分配的传输资源集合来体现。
3、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
各终端设备接收与它对应的竞争窗口的信息,并且在该竞争窗口内利用可用的传输资源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这里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不同,终端设备不必发送随机接入的前导码(preamble)即Msg1至控制设备,而是直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以减小时延(例如,直接传输传统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Msg3经由上行共享信道(UL-SCH)传输并且包含从上层提交的与UE竞争解决标识(UE Contention Resolution Identity)有关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MAC控制元素(C-RNTI MAC CE)或公共控制信道服务数据单元(CCCH SDU))。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设备以基于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控制设备以组为单位分配传输资源,诸如时频资源、码域资源、发射功率等用于传输的资源要素,对于组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来说,这些传输资源是共用的。
如果某个终端设备有数据需要上行传输,则它将随机选择竞争窗口内的时间点开始传输,但是自该时间点至竞争窗口关闭的时间足够长以完成数据的至少单次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决定是否进行接入取决于随机接入因子。随机接入因子指示了该用户的接入频率,其由信道状态、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以及用户的可靠性要求、延时要求等决定。另外,终端设备还确定用于传输的发射功率,例如采用由控制设备之前分配的功率。
由于组内的终端设备利用共用的传输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可能会产生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同时发送的情况,从而产生冲突。控制设备接收混合信号,并通过冲突决策(如下面将详细描述的冲突决策)来管理这种冲突。在对混合信号成功解码的情况下,控制设备获得各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4、冲突管理
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对接收的传输信号进行解码来恢复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但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同一组内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上行传输的时段有重叠,换句话说,在重叠时间段内,这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共享了传输资源同时进行数据传输,这些终端设备的传输信号在信道中相互叠加,因此控制设备接收的将是混合信号。这导致了传输冲突。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利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来解决传输冲突。NOMA的信道传输依然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技术,只是在一个子频带上传输资源(如时域、频域资源)不再是只分配给一个终端设备,而是由多个终端设备共享,以提高频谱效率、用户最大接入数量和数据吞吐量。NOMA的示例包括资源扩展多址接入(Resource Spread Multiple Access,RSMA)、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itple Access,SCMA)、多用户共享接入(Multi-User SharedAccess,MUSA)、图样分割多址接入(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等等。
控制设备在执行资源调度时还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信号功率,使得终端设备的传输信号具有不同的传输能量。根据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能量的差异,控制设备利用串行干扰删除(SIC)来以实现多用户检测以及用户数据解码。串行干扰删除的基本思想是采用逐级消除干扰策略,在接收信号中对终端设备的信号逐个进行判决,进行幅度恢复后,将该终端设备信号产生的多址干扰从接收信号中减去,并对剩下的终端设备再次进行判决,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消除所有的多址干扰(MAI)。
由此,即使同一个组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同时传输数据而导致冲突,通过使用NOMA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控制设备仍然有可能恢复出各个终端设备的数据。
作为NOMA解码的一个示例,控制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SCMA码本。当终端设备要传输数据时,终端设备利用SCMA编码器对数据进行SCMA编码。当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一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的传输信号时,控制设备采用诸如MPA检测之类的算法来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
作为另一个示例,每个终端设备具有特定于该终端设备的非正交特征图样,当终端设备要传输数据时,终端设备处的PDMA编码器利用PDMA图样矩阵对数据的调制信号进行图样映射。控制设备接收来自一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的传输信号,并采用诸如SIC算法或BP(Brief Propagation)算法进行多用户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它的NOMA技术。
图5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利用NOMA解码来管理冲突的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被分到同一组中的终端设备UE1和UE2同时传输数据,导致产生冲突。虽然图5中仅示出了两个终端设备,但是有可能有更多个终端设备同时传输数据。控制设备BS接收到由UE1的传输信号和UE2的传输信号在信道中叠加而得到的混合信号。控制设备BS对此混合信号进行NOMA解码。在成功解码之后,控制设备BS分别向UE1和UE2发送确认响应ACK(例如包含相应UE的UE竞争解决标识),以指示该数据包的成功传输。
当控制设备即使采用NOMA技术仍然无法成功解码终端设备的数据时,控制设备可以要求终端设备重传。
图6A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重传机制的示例。如图6A中所示,被分到同一组中的终端设备UE1和UE2同时传输数据,导致产生冲突。控制设备BS对混合信号进行解码。当解码不成功而无法恢复出UE1和UE2的数据时,控制设备BS向UE1、UE2发送重传请求,例如通过发送指示未成功接收数据包的否定响应NACK。
在一个示例中,由于控制设备BS暂时无法解码出终端设备的数据,有可能无法得知究竟是组中的哪些终端设备进行了上行传输,从而无法判断应该向哪些终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BS可以向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否定响应NACK。之前未执行数据传输或者虽然执行了数据传输但已收到确认响应ACK的终端设备(在图6A中,组内除UE1和UE2之外的终端设备)可以忽略此NACK,不执行重传。只有刚执行数据传输且未收到任何响应的终端设备(在图6A中,如UE1和UE2)响应于接收到NACK而执行重传。
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BS可以通过表征终端设备身份的指标(例如传输功率、UE竞争解决标识,或者特定于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时间戳、数据包长度等等)来辨别究竟是组中的哪些终端设备进行了上行传输。
如图6A中所示,控制设备BS向产生冲突的UE1和UE2发送NACK,以请求终端设备重传。响应于接收到NACK,UE1和UE2确定将需要重新传输数据。这里,终端设备可以采取诸如基于调度的重传方式、基于竞争的重传方式之类的各种重传方式。例如,按照基于调度的重传方式,控制设备BS为需要重传的终端设备UE1和UE2分配相互不同的传输资源,使得UE1和UE2能够利用所分配的传输资源来执行重传。例如,按照基于竞争的重传方式,控制设备BS为需要重传的终端设备UE1和UE2分配新的竞争窗口和共用的传输资源,使得UE1和UE2能够利用所分配的传输资源以竞争的方式来执行重传,例如UE1和UE2能够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来执行重传。
这里参照图6B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改进的重传机制。
如图6B中所示,被分到同一组中的终端设备UE1和UE2同时传输数据,导致产生冲突。控制设备BS对混合信号进行解码。当解码不成功时,控制设备BS选择传输冲突的终端设备中的一部分终端设备而非所有终端设备重传。
为了选择需要重传的终端设备,控制设备BS可以考虑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传输次数、传输要求(如延时要求、可靠性要求)、服务优先级等因素。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BS执行的选择可以根据如下基于参量的策略:针对每个冲突的终端设备,控制设备BS基于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传输次数、传输要求(如延时要求、可靠性要求)、服务优先级来定义参量,该参量体现了终端设备的期望的解码顺序。若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越好、重传次数越多、传输要求越严格、服务优先级越高,则该参量的值越大。一般来说,该参量越大,则对应的终端设备应越优先解码。控制设备BS根据这种参量的排序来向一部分终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控制设备BS还为选择重传的终端设备分配传输资源,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利用所分配的传输资源来执行重传。如果选择重传的终端设备不止一个,终端设备可以采取基于调度的重传方式或基于竞争的重传方式。按照基于调度的重传方式,控制设备BS为选择重传的终端设备分配相互不同的传输资源。按照基于竞争的重传方式,控制设备BS为选择重传的终端设备分配竞争窗口和共用的传输资源,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进行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如根据本公开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
例如图6B中所示,控制设备BS仅向UE1发送否定响应NACK以请求UE1重传数据。响应于接收到NACK,UE1重新传输数据。控制设备BS接收来自UE1的传输信号并进行解码。对于未被选择重传的终端设备,控制设备BS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即重传之前的接收信号(UE1和UE2的混合信号)来进行联合解码。例如,通过从混合信号中移除重传之后的接收信号(UE1的传输信号),解码出UE2的数据。然后,控制设备BS向UE1和UE2发送确认响应ACK,以指示成功传输。虽然图6B中仅示出了两个冲突的终端设备,但是当冲突的终端设备多于两个时,可以执行类似的处理。
通过如图6B中描述的改进的重传机制,仅需要产生冲突的终端设备中的一部分重传。这可以减少需要重传的终端设备的数量,降低信令传输和数据重传的资源开销。
下面将描述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上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5、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图7A是例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500的配置框图。
电子设备500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如后面将详细描述的电子设备600)通信。
如图7A中所示,电子设备500至少包括处理电路501,处理电路501至少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图7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的各个步骤。处理电路501可以指在计算系统中执行功能的数字电路系统、模拟电路系统或混合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组合)电路系统的各种实现。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例如诸如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之类的电路、单独处理器核心的部分或电路、整个处理器核心、单独的处理器、诸如现场可编程们阵列(FPGA)的可编程硬件设备、和/或包括多个处理器的系统。
处理电路501包括分组单元502、确定单元503和通知单元504。
分组单元502被配置为基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来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图7B中的步骤S501)。数据配置特征包括:终端设备的ID、终端设备的位置、终端设备参与的流程或执行的操作的标识信息、数据的产生周期、数据包长度、数据传输的延时约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约束或数据流的服务质量类别指标等。
分组单元502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时考虑终端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例如,通过考虑信道状态信息(CSI)。
分组单元502还被配置为基于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来对终端设备的分组进行调整。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包括例如数据包成功传输率或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
确定单元503被配置为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组的竞争窗口(图7B中的步骤S502)。每个竞争窗口可被确定为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上行链路帧、子帧、时隙。每个组的竞争窗口可以是周期性的。在各个组被分配非正交的传输资源的情况下,不同组的竞争窗口被确定为在时域上不重叠。在各个组被分配正交的传输资源的情况下,不同组的竞争窗口可以在时域上重叠。
通知单元504被配置为向每个终端设备通知与其相关联的竞争窗口,使得每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各自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图7B中的步骤S503)。关于竞争窗口的信息可以由通知单元504以资源分配信息的形式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给相应的终端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解码单元和重传单元(图7A中未示出)。其中,解码单元被配置为对从终端设备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以获得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解码单元可以利用NOMA技术来解码数据。重传单元被配置为当解码单元的解码失败时,向产生冲突的终端设备或其部分发送重传请求。解码单元然后对重传的数据进行解码。解码单元还可以利用重传之前的历史数据来进行联合解码。
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例如通信单元505和存储器506。
通信单元505可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501的控制下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505可以被实现为收发机。通信单元505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500外。
存储器506可以存储由处理电路501产生的各种数据(例如,终端设备的分组信息、各个终端设备组的竞争窗口的信息、由解码单元解码的数据等等)、用于电子设备500操作的程序、电子设备500要操作的数据(例如,数据配置特征、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信道状态信息等)、将由通信单元505发送的数据等。存储器506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处理电路501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500外。存储器50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0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
6、终端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图8A是例示了根据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侧的电子设备600的配置框图。
电子设备600位于终端设备中,可以与控制设备(如前面描述的电子设备500)通信。
如图8A中所示,电子设备600至少包括处理电路601,处理电路601至少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图8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的各个步骤。与处理电路501类似,处理电路601可以指在计算系统中执行功能的数字电路系统、模拟电路系统或混合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组合)电路系统的各种实现。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例如诸如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之类的电路、单独处理器核心的部分或电路、整个处理器核心、单独的处理器、诸如现场可编程们阵列(FPGA)的可编程硬件设备、和/或包括多个处理器的系统。
处理电路601包括接收单元602和数据传输单元603。
接收单元602被配置为从控制设备接收关于被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竞争窗口的信息(图8B中的步骤S601)。其中,竞争窗口是由控制设备基于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内的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确定的。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单元602所接收的竞争窗口是周期性的,以便于数据传输单元603定期传输数据。
数据传输单元603被配置为在相应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图8B中的步骤S602)。数据传输单元603利用可用的传输资源随机接入控制设备并传输数据,其中这些传输资源可以被同一组中的其它终端设备共用。
在一个示例中,数据传输单元603被配置为通过NOMA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单元603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的重传请求而重新传输数据。
处理电路601还可以包括例如通信单元604和存储器605。
通信单元604可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601的控制下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604可以被实现为收发机。通信单元604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600外。
存储器605可以存储由处理电路601产生的各种数据(例如,由接收单元602接收的关于竞争窗口的信息)、用于电子设备600操作的程序、将由通信单元604发送的数据等。存储器604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处理电路601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600外。存储器60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存储器6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
7、上行数据传输的信令流程
图9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传输的信令流程。图9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终端设备UE1和UE2,但是应理解,终端设备的数量不限于此。在诸如工厂自动化之类的场景下,每个自动化小区可能包括许多的终端设备。
如图9中所示,在阶段1,控制设备BS获取数据配置特征和/或统计度量,例如通过由控制设备BS从终端设备UE1、UE2拉取或请求,或者由终端设备UE1、UE2向控制设备BS推送。另外,控制设备BS也可以从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获取数据配置特征。
在阶段2,控制设备BS基于数据配置特征将终端设备分组,或者基于统计度量调整终端设备的分组。取决于分组结果,UE1和UE2可能会被分到同一组,也有可能会被分到不同组。
在阶段3,控制设备BS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组的竞争窗口,并通过控制信道向每个终端设备发送关于对应的竞争窗口的信息。
在阶段4,控制设备BS执行资源调度,以终端设备组为单位分配传输资源,并且通过控制信道向每个终端设备发送资源分配信息。
如前面的章节所描述的,阶段3和阶段4的操作可以结合在一起,例如,每个终端设备组的竞争窗口可以由分配给它的传输资源集合体现。
在阶段5,终端设备UE1、UE2在其具有要传输的数据时,通过数据信道在相应的竞争窗口内进行基于竞争的上行数据传输。
在阶段6,控制设备BS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传输信号,并进行解码,从而获得各个终端设备的数据。
可选地,信令流程还可以包括阶段7。当由于同一组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同时进行数据传输而产生冲突时,控制设备BS对于这些终端设备的混合信号的解码尝试失败,控制设备BS通过冲突决策(如上面的章节所述的冲突决策)来管理这种冲突。在阶段7,控制设备BS确定需要重传的终端设备,如产生冲突的所有终端设备或部分终端设备,向其发送重传请求。响应于接收到重传请求,终端设备通过数据信道重新发送数据。
8、仿真
下面通过仿真来验证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传输方案实现的技术效果。在假设数据随机到达的情况下,仿真以下三种上行传输方式下的平均延时:(1)传统的ALOHA;(2)无分组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3)有分组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在仿真中,考虑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来自于两方面,一者来自于自身产生而与其它终端设备无关,二者由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产生引起。
具体的仿真过程如下:首先,利用到达率对各个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进行建模,即确定各个时隙产生数据包的概率,以及该终端设备的数据产生后将导致其它终端设备产生数据的概率。接下来,对整个通信过程进行仿真,具体结果如下:
表1上行传输的平均延时
从上面的表1可以看出,根据本公开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能够进一步降低延时。另外,与传统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无分组)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基于竞争的传输(有分组)能够保证高可靠性。
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在本公开中描述了工厂自动化作为URLLC场景的示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应用场景不限于工厂自动化场景,甚至不限于URLLC场景。本公开提出的改进的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方案可被应用于对延时和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任何应用场景。
另外,应当理解,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500、600的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单元可被实现为独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以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9、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想到各种实现本公开的概念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一种用于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确定用于每个组的竞争窗口;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通知与该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竞争窗口,使得每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各自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重新分组。
3).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统计度量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数据包传输成功率、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
4).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推送的关于所述统计度量的信息。
5).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请求所述统计度量;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接收关于所述统计度量的信息。
6).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推送的关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
7).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请求所述数据配置特征;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接收关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
8).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特定终端设备可被包含在一个或多个组中。
9).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组的竞争窗口是周期性的。
10).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为每个组分配传输资源,使得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能够使用所分配的传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11).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一个组的竞争窗口和另一个组的竞争窗口在时间上重叠,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一个组和所述另一个组分配相互不同的传输资源。
12).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对每个组中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
13).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对同一个组中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同时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
14).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当所述解码不成功时,向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部分发送重传请求。
15).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为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确定竞争窗口并分配传输资源,以供所述至少一部分以非竞争的方式重传数据。
16).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为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分配相互不同的传输资源,以供所述至少一部分以竞争的方式重传数据。
17).如15)或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结合所述重传之前接收到的信号和所述重传之后接收到的信号来进行解码。
18).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与特定终端设备相关联的数据配置特征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该特定终端设备的ID、该特定终端设备的位置、该特定终端设备参与的流程的编号、该特定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的编号、该特定终端设备产生数据的周期、数据包长度、数据传输的延时约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约束、数据的服务质量类别指标。
19).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来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基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确定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关性;将相关性高于阈值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组中。
20).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来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基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确定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服务优先级;避免将服务优先级高于阈值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组中。
21).一种用于终端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控制设备接收关于被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竞争窗口的信息,其中所述竞争窗口是由所述控制设备基于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内的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确定的;在所述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2).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确定在一个时间段内所述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向控制设备发送关于所述统计度量的信息。
23).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统计度量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数据包传输成功率、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
24).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向所述控制设备推送关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和/或关于所述统计度量的信息。
25).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从控制设备接收对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和/或统计度量的请求;响应于所述请求,向控制设备发送关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和/或关于所述统计度量的信息。
26).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竞争窗口是周期性的。
27).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进行数据传输。
28).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控制设备接收到重传请求,利用所分配的传输资源重传数据。
29).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基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确定用于每个组的竞争窗口;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通知与该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竞争窗口,使得每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各自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控制设备接收关于被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竞争窗口的信息,其中所述竞争窗口是由所述控制设备基于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内的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确定的;在所述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1).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29)或30)所述的通信方法。
32).一种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在同一竞争窗口内以竞争方式同时传输的数据;响应于确定不能对数据进行解码,向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一部分发送重传请求。
10、本公开的应用示例
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可以被实现为各种基站或者安装在基站中。如图7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由各种基站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可以被实现为各种终端设备或者安装在终端设备中。如图8B中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由各种终端设备实现。
本公开中所说的控制设备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基站,优选地,诸如3GPP的5G通信标准新无线电(NR)接入技术中的宏gNB和小gNB。小g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gNB,诸如微微gNB、微gNB和家庭(毫微微)g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e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RH)、无线中继站、无人机塔台、自动化小区中的主控单元等。
终端设备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终端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无人机、自动化小区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等。此外,终端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1.关于基站的应用示例
应当理解,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基站”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并且至少包括被用于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以便于通信的无线通信站。基站的例子可以例如是但不限于以下:GSM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中的一者或两者;3G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和NodeB中的一者或两者;4G LTE和LTE-Advanced系统中的eNB;未来通信系统中对应的网络节点(例如可能在5G通信系统中出现的gNB,等等)。在D2D、M2M以及V2V通信场景下,也可以将对通信具有控制功能的逻辑实体称为基站。在认知无线电通信场景下,还可以将起频谱协调作用的逻辑实体称为基站。
(第一应用示例)
图1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应用示例的框图。基站可以实现为电子设备500或者包括电子设备500。在图10中,基站被示出为gNB800。其中,gNB 800包括多个天线810以及基站设备820。基站设备820和每个天线8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81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8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0所示,gNB 8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810。例如,多个天线810可以与g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图10示出其中gNB 800包括多个天线810的示例。
基站设备820包括控制器821、存储器822、网络接口8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825。
控制器8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8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821可以包括上面所述的处理电路601,执行如上面参照图7B描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控制电子设备500的各个单元(如分组单元502、确定单元503、通知单元504以及未示出的解码单元或重传单元)的操作。例如,控制器8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8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8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8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8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g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8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8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8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820连接至核心网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8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8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g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gNB 8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g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8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8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825使用的频带相比,网络接口823可以使用较高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8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LTE-A、NR),并且经由天线810来提供到位于gNB 8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8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826和RF电路827。BB处理器8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821,BB处理器8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8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8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8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8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8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8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826可以与g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如图1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8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827。例如,多个RF电路8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0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和多个RF电路8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8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826或单个RF电路827。
在图10中示出的gNB 800中,参照图7A描述的处理电路5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825中。可替代地,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控制器821中。例如,gNB 800包含无线通信接口825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826)或者整体,和/或包括控制器821的模块,并且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模块中。在这种情况下,模块可以存储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gNB 80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825(例如,BB处理器826)和/或控制器821可以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置,gNB800、基站装置820或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另外,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介质可被提供。
(第二应用示例)
图1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基站可以实现为电子设备500或者包括电子设备500。在图11中,基站被示出为gNB 830。gNB8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40、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RRH 860和每个天线8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
天线840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8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1所示,gNB 8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840。例如,多个天线840可以与gNB8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图11示出其中gNB 830包括多个天线840的示例。
基站设备850包括控制器851、存储器852、网络接口853、无线通信接口855以及连接接口857。控制器851、存储器852和网络接口853与参照图10描述的控制器821、存储器822和网络接口8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8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LTE-A、NR),并且经由RRH 860和天线8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8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8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856。除了BB处理器856经由连接接口857连接到RRH860的RF电路864之外,BB处理器856与参照图10描述的BB处理器826相同。如图11所示,无线通信接口8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856可以与gNB 8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1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8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856。
连接接口8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连接至RRH 860的接口。连接接口8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连接至RRH 8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860包括连接接口861和无线通信接口863。
连接接口861为用于将RRH 860(无线通信接口863)连接至基站设备850的接口。连接接口8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863经由天线8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RF电路8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8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1所示,无线通信接口8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864。例如,多个RF电路8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1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63包括多个RF电路8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8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864。
在图11中示出的gNB 830中,参照图7A描述的处理电路5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855中。可替代地,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控制器851中。例如,gNB 830包含无线通信接口855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856)或者整体,和/或包括控制器851的模块,并且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模块中。在这种情况下,模块可以存储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gNB 83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855(例如,BB处理器856)和/或控制器851可以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置,gNB830、基站装置850或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
2.关于用户设备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2是示出可以应用本申请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9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900可以被实现为参照图8A描述的电子设备600或包括电子设备600。智能电话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装置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15、一个或多个天线916、总线917、电池918以及辅助控制器919。
处理器9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9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处理器901可以包括或充当实施例中参照图8A描述的处理电路601。存储器9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存储器902可以包括或充当参照图8A描述的存储单元605。存储装置9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9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900的接口。
摄像装置9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9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9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9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设备9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设备9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911将从智能电话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LTE-A、NR),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BB处理器9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9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2所示,无线通信接口9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虽然图12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9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9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913或单个RF电路9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9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
天线开关9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9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91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9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2所示,智能电话9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916。虽然图12示出其中智能电话900包括多个天线9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9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916。
此外,智能电话9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9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915可以从智能电话9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917将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装置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以及辅助控制器919彼此连接。电池918经由馈线向图12所示的智能电话9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9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9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12中示出的智能电话900中,参照图8A描述的处理电路6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接收单元602、数据传输单元603)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912中。可替代地,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处理器901或者辅助控制器919中。作为一个示例,智能电话900包含无线通信接口912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913)或者整体,和/或包括处理器901和/或辅助控制器919的模块,并且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该模块中。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块可以存储允许处理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智能电话90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912(例如,BB处理器913)、处理器901和/或辅助控制器919可以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置,智能电话900或者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另外,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介质可被提供。
另外,在图12中示出的智能电话900中,例如,电子设备600的通信单元505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912(例如,RF电路914)中。
(第二应用示例)
图13是示出可以应用本申请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其中,智能电话900可以被实现为参照附图描述的电子设备500、700、1000、1500、1600。汽车导航设备920包括处理器921、存储器9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924、传感器925、数据接口926、内容播放器927、存储介质接口928、输入设备929、显示设备930、扬声器931、无线通信接口9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36、一个或多个天线937以及电池938。
处理器9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9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9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9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9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9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9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9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9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9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928中。输入设备9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设备9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9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9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LTE-A、NR),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BB处理器9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9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3所示,无线通信接口9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虽然图13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9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9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934或单个RF电路9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9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
天线开关9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937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9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3所示,汽车导航设备9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937。虽然图13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920包括多个天线9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9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9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9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9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9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9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938经由馈线向图13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9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13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装置920中,参照图8A描述的处理电路601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例如,接收单元602、数据传输单元603)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中。可替代地,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实现在处理器921中。作为一个示例,汽车导航装置920包含无线通信接口933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934)或者整体,和/或包括处理器921的模块,并且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实现在该模块中。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块可以存储允许处理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换言之,用于允许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个示例,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安装在汽车导航装置92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933(例如,BB处理器934)和/或处理器921可以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作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装置,汽车导航装置920或者模块可被提供,并且用于允许处理器起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作用的程序可被提供。另外,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介质可被提供。
另外,在图13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装置920中,例如,参照图8A描述的通信单元605可被实现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例如,RF电路935)中。
本申请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920、车载网络941以及车辆模块9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940。车辆模块9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941。
另外,可以提供将程序记录在其中的可读介质。因此,本公开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面存储有包括指令的程序,所述指令在由处理电路载入并执行时用于实施参照图7B、8B描述的通信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模块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模块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模块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控制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基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配置特征,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
确定用于每个组的竞争窗口;
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通知与该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竞争窗口,使得每个终端设备能够在各自的竞争窗口内以竞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的统计度量,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重新分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统计度量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数据包传输成功率、数据包平均传输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接收由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推送的关于所述统计度量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请求所述统计度量;
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接收关于所述统计度量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接收由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推送的关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请求所述数据配置特征;
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接收关于所述数据配置特征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特定终端设备可被包含在一个或多个组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组的竞争窗口是周期性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为每个组分配传输资源,使得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能够使用所分配的传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CN201810616425.3A 2018-06-15 2018-06-15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611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425.3A CN110611934A (zh) 2018-06-15 2018-06-15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7/056,428 US11838945B2 (en) 2018-06-15 2019-06-10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201980038228.0A CN112237025A (zh) 2018-06-15 2019-06-10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PCT/CN2019/090572 WO2019238009A1 (zh) 2018-06-15 2019-06-10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8/510,671 US20240121817A1 (en) 2018-06-15 2023-11-16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425.3A CN110611934A (zh) 2018-06-15 2018-06-15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1934A true CN110611934A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426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6425.3A Pending CN110611934A (zh) 2018-06-15 2018-06-15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1980038228.0A Pending CN112237025A (zh) 2018-06-15 2019-06-10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8228.0A Pending CN112237025A (zh) 2018-06-15 2019-06-10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838945B2 (zh)
CN (2) CN110611934A (zh)
WO (1) WO20192380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467A (zh) * 2020-01-09 2020-06-05 成都中航讯飞科技有限公司 多无人机协同话音传输方法与系统
WO2022027665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Zte Corporation Quality-of-service and quality-of-experience monitor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58567B2 (en) * 2019-12-09 202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user equipment parameter adaptation status report
EP3910816A1 (en) * 2020-05-13 2021-11-17 Universiteit Gent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mimo scheme for iot
CN117295079A (zh) * 2022-06-16 2023-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14952B1 (en) * 2009-04-01 2016-09-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ransmissions among nodes communicating over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8650448B2 (en) 2009-10-13 2014-02-11 Intel Corporation Retransmiss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088786B (zh) * 2010-02-11 2013-09-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767596B2 (en) * 2010-08-19 2014-07-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ontention-based resource zone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711789B2 (en) * 2010-08-19 2014-04-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ention-based resource zon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607377B1 (ko) * 2011-04-29 2016-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접근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96273A (zh) 2012-08-17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5814963B (zh) * 2014-05-27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292158B2 (en) * 2015-05-23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djusting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window for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EP3301984A4 (en) 2015-06-23 2018-06-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WO2016206006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14295B (zh) 2015-07-15 202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742562B2 (en) 2015-07-16 2020-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contention window in LAA
CN106488565B (zh) 2015-09-02 2021-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的资源共享方法、网元与系统
KR20170054218A (ko) * 2015-11-06 2017-05-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빠른 접속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787049B (zh) * 2016-08-29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US10390379B2 (en) * 2016-12-21 2019-08-20 Huawei Tehc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assisted distributed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KR102584701B1 (ko) * 2017-08-10 2023-10-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면허대역의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US10750488B2 (en) * 2017-09-11 2020-08-18 Apple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based on codeblock groups in new radio systems
WO2019169260A1 (en) * 2018-03-02 2019-09-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rotocols for sidelink assisted downlink broadcas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467A (zh) * 2020-01-09 2020-06-05 成都中航讯飞科技有限公司 多无人机协同话音传输方法与系统
WO2022027665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Zte Corporation Quality-of-service and quality-of-experience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2114A1 (en) 2021-07-08
US20240121817A1 (en) 2024-04-11
US11838945B2 (en) 2023-12-05
CN112237025A (zh) 2021-01-15
WO2019238009A1 (zh)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02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distribution using heterogeneous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
US118389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282118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41777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WO2019205997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027706B2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WO2019029463A1 (zh) 一种接收控制信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KR2021005622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응답의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82847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0674515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US114706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23166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09620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of downlink data
US20230056249A1 (en) Techniques for low-latency sidelink feedback transmission
CN116438870A (zh) Nr v2x中向接收操作受限的终端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KR20220140792A (ko) 트랜시버 및 대응 방법
KR20200119720A (ko)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bwp 재설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3366902A (zh) 用于侧链路组播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21205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233212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071953A (ko)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harq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5486185A (zh) 在通信系统中利用预留资源进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083951A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