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9417B -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9417B
CN110609417B CN201910900834.0A CN201910900834A CN110609417B CN 110609417 B CN110609417 B CN 110609417B CN 201910900834 A CN201910900834 A CN 201910900834A CN 110609417 B CN110609417 B CN 110609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strate
retaining wall
emitting unit
wal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08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9417A (zh
Inventor
张树柏
翟明
浩育涛
王硕
秦沛
高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J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J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J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08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9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9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9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9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9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灯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发光单元和挡墙结构,该挡墙结构围绕发光单元,该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该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在使用该灯板时,每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混光,降低了混光距离,减小了背光源的厚度;同时,由于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均被挡墙结构隔挡,因此避免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吸收,从而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并且,该灯板中的挡墙结构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反射性的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通常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背光源,背光源可以分为直下式背光源和侧入式背光源。对于直下式背光源,其可以包括:灯板,以及在该灯板上设置的光学膜材。该灯板可以包括:衬底,以及在衬底上设置的多个发光单元,该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光学膜材的匀化后出射。例如,该发光单元可以为:焊接在衬底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
目前,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需要提高背光源的对比度。相关技术中,可以将灯板中LED替换为mini-LED(也即微型LED),由于mini-LED 的体积较小,其相邻两个mini-LED之间的间隙也较小,有效的提高了灯板中的发光单元的个数,因此采用mini-LED制备的灯板,能够提高背光源对比度。
但是,目前采用mini-LED制备的灯板的发光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灯板的发光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灯板,包括:
衬底;
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围绕所述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所述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所述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
其中,所述挡墙结构的厚度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挡墙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单元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挡墙结构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为弧面。
可选的,所述灯板还包括:在所述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的散射粒子。
可选的,所述灯板还包括:在所述挡墙结构上设置的保护基板,以及在所述保护基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的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对应的多个散光结构,每个所述散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的,所述散光结构呈多棱锥状。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单元;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围绕所述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
其中,所述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所述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所述挡墙结构的厚度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挡墙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单元的高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灯板,以及在所述灯板的出光面上设置的光学膜材。
可选的,所述灯板中的发光单元包括:用于发蓝光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背光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光学膜材和所述灯板之间的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的材料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和红色量子点材料。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背光源,以及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面上设置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灯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发光单元和挡墙结构。该挡墙结构围绕发光单元,该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该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在使用该灯板时,每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在挡墙结构上进行漫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混光,降低了混光距离,减小了通过该灯板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同时,由于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均被挡墙结构隔挡,因此避免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吸收,从而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并且,该灯板中的挡墙结构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反射性的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图1示出的灯板的制造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在挡墙结构内的光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线在挡墙结构内的光路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经过散光结构后从保护基板射出的光路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经过保护基板射入散光结构再从保护基板射出的光路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基板、粘接层和散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衬底上形成多个焊锡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形成有多个焊锡的衬底上形成多个 mini-LED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衬底上形成围绕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的散射粒子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保护基板上形成散光结构和粘接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灯板00可以包括:衬底01,以及设置在衬底01上的反光层02、发光单元03和透明保护层04。
该发光单元03可以包括:mini-LED 031和焊锡032,该mini-LED 031可以通过焊锡032与衬底01上的电路连接。该mini-LED 031的形状通常为立方体,为了提高mini-LED 031的发光效率,需要保证该mini-LED 031中除了与焊锡 032连接的底面a之外的五个面(也即是,四个侧面b以及与底面a相对的顶面 c)均能够出光。
但是,由于在相邻的发光单元mini-LED 031之间填充的是透明保护胶04,因此,mini-LED 031的侧面b发出的光线就会被与其相邻的mini-LED 031吸收,导致灯板00的发光效率较低。
为了能够让通过该灯板00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出光的均匀性较高,需要保证该灯板00中的每个mini-LED 031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光后,射入背光源中的光学膜材。但由于该灯板00中每个mini-LED 031是直接通过透明保护层04出射的,因此,需要增大灯板00与光学膜材之间的距离(也即混光距离),使得每个mini-LED 031出射的光线在灯板01与光学膜材之间进行混光后,再射入光学膜材。因此,通过该灯板00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较大。
请参考图2,图2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图1示出的灯板的制造流程图。首先,需要在衬底01上形成反光层02;然后,对该反光层02进行图形化处理;之后,在图形化处理后的反光层02上印刷焊锡032,使得该焊锡032 与衬底01固定连接;之后,将mini-LED031连接在焊锡032上;最后,在mini-LED 031上形成透明保护层04。
需要说明的是,在mini-LED 031与焊锡032连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工艺。例如,首先,可以让mini-LED 031的焊脚与焊锡032接触;然后,对焊锡 032进行加热处理,使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最后,对焊锡032进行快速降温处理,使其由液态转变为固态。从而可以实现mini-LED 031与焊锡032的连接过程。为了避免衬底01上最开始形成的反光层02在高温工艺时受到影响,该反光层02的材料通常为低反射性的白色油墨。因此,该反光层02的反射性较差,进一步的降低了灯板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板,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考图3,图3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灯板100可以包括:衬底10,以及设置在衬底10上的发光单元20和挡墙结构30。
该挡墙结构30围绕发光单元20,该挡墙结构30的材料可以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该挡墙结构30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示例的,该挡墙结构30可以围绕设置在每个发光单元20周围,也即,每个发光单元20的周围均设置有挡墙结构30,使得每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20之间均被挡墙结构30隔挡。
其中,该挡墙结构30的厚度沿远离衬底10的方向逐渐减小。该挡墙结构 3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发光单元20的高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发光单元20均被挡墙结构30隔挡,且该挡墙结构30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也即是,该挡墙结构30能够对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因此避免了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20吸收,提高了灯板100的发光效率。
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在挡墙结构内的光路图。由于挡墙结构30的厚度沿远离衬底10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挡墙结构30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例如,硅胶),因此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可以在挡墙结构 30上进行漫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20周围的挡墙结构30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混光,降低了混光距离(也即,背光源中灯板100与光学膜材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了通过该灯板100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发光单元20可以包括:mini-LED 201,以及与该mini-LED 201固定连接的焊锡202,该mini-LED 201能够通过焊锡202与衬底10上设置的电路连接。在制造该灯板100时,可以先在衬底10上形成发光单元20,然后采用点胶工艺在衬底10上形成挡墙结构30。在衬底10上形成发光单元20时,需要经过高温工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挡墙结构30是在形成发光单元20之后形成的。因此,该挡墙结构30的材料无需具备耐高温的特性,使得挡墙结构30 材料的选择更加丰富,即可选择高反射性的材料制备挡墙结构30,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100的发光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点胶工艺是指将具有反射性质的粘稠状的液态材料,采用点胶机滴落在衬底10,其中,该液态材料可以为硅胶、橡胶或树脂等胶状材料。由于衬底10上事先形成有发光单元20,而发光单元20包括:mini-LED 201 和焊锡202,该发光单元20中靠近衬底10的一侧的宽度,小于发光单元20中远离衬底10的一侧的宽度,因此,在点胶机将粘稠状的液态材料滴落在衬底10 上时,该粘稠状的液态材料靠近衬底10的一侧的宽度,会大于粘稠状的液态材料远离衬底10的一侧的宽度。再将该粘稠状的液态材料进行固化后,即可得到挡墙结构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发光单元和挡墙结构。该挡墙结构围绕发光单元,该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该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在使用该灯板时,每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在挡墙结构上进行漫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混光,降低了混光距离,减小了通过该灯板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同时,由于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均被挡墙结构隔挡,因此避免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吸收,从而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并且,该灯板中的挡墙结构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反射性的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
可选的,请参考图4,挡墙结构30靠近发光单元20的一面为弧面。示例的,该弧面的圆心位于发光单元20周围的挡墙结构30所围成的空间内。例如,每个发光单元20周围的挡墙结构30所围成的空间呈碗状。此时,该挡墙结构30 能够将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反射后从背离衬底10的方向射出,不但避免了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20吸收,而且使得发出的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20的周围的挡墙结构30内更好的混光。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混光距离,进而进一步的减小了后续通过该灯板100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和图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线在挡墙结构内的光路图。灯板100还可以包括:在发光单元20周围的挡墙结构30内填充的散射粒子40。例如,该散射粒子40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二氧化钛和硫酸钡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这些物质均属于高折射率介质,因此散射粒子40也属于高折射率介质,而散射粒子40之间的空气,以及位于散射粒子40上方(也即散射粒子40背离衬底10的一侧)的空气均属于低折射率介质。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当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入低折射率介质时会增大该光线的出射角,从而使得灯板100射出的光线的出射角较大,提高了灯板100的匀光效果,进一步的降低了混光距离,进而进一步的减小了后续通过该灯板100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
可选的,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灯板100还可以包括:在挡墙结构30上设置的保护基板50,以及在保护基板 50靠近衬底10的一侧设置的与多个发光单元20对应的多个散光结构60,每个散光结构6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发光单元2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发光单元20与多个散光结构60对应是指:每个发光单元20与至少一个散光结构60对应,图7中的灯板100是以每个发光单元20与两个散光结构60对应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示例的,该散光结构60呈多棱锥状,例如,该散光结构60可以为正四棱锥结构,该正四棱锥结构的顶角范围为90-120°。
由于mini-LED 201遵循朗伯体发射,也即,其正中心出射的光线的光强最高,且该光线的出射方向垂直于保护基板50,因此增加了混光的难度。而散光结构60的材料可以为树脂材料,其属于高折射率介质,且该散光结构60呈多棱锥状,其能够改变经过散光结构60的光线的出射角度,使得从mini-LED 201 正中心出射的光线经过保护基板50出射后,该光线的出射方向与保护基板50 的夹角为锐角,从而降低了混光难度。
示例的,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经过散光结构后从保护基板射出的光路图。假设保护基板50上设置的散光结构60为正四棱锥结构,射向保护基板50的光线与该保护基板50垂直,也即,该光线的入射角为0°。该光线经过保护基板50上设置的散光结构60,从保护基板50出射后,会沿远离保护基板50的法线的方向偏移20-40°,也即,该光线的出射角为20-4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经过保护基板射入散光结构再从保护基板射出的光路图。在后续通过该灯板100制备出背光源后,当从灯板100中射出的光线经过背光源中的其它结构反射回灯板100内时,该光线由空气(低折射率介质)射向散光结构60(高折射率介质),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中会存在一部分光线能够被散光结构60进行全反射后,再次从保护基板50射出,降低了灯板100出射的光线经过背光源中的其它结构反射回灯板100内时被灯板100中的发光单元20吸收的概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100的发光效率。
在相关技术,请参考图1,为了保护发光单元03,需要在发光单元03上设置透明保护层04,该透明保护层04通常是通过在衬底01的表面整面涂覆硅胶形成的,并且涂覆的硅胶厚度需要大于发光单元20的厚度,此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硅胶,增大了灯板00的制造成本。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通过每个发光单元20周围设置的挡墙结构30,以及在挡墙结构30上设置的保护基板50能够对该发光单元20起到保护作用,无需在发光单元20上涂覆硅胶,进而降低了该灯板100的制造成本。
可选的,请参考图7,该灯板100还包括:在保护基板50靠近衬底10的一侧设置的粘接层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基板50可以通过该粘接层70与挡墙结构30连接,从而实现了将保护基板50设置在挡墙结构30上。可选的,该粘接层70的材料可以包括:光学胶水。
示例的,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基板、粘接层和散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粘接层70呈网格状,也即是,该粘接层70内具有多个网格空间701。该多个网格空间701与衬底10上设置的多个发光单元20 一一对应,每个网格空间70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发光单元20周围的挡墙结构30所围成的空间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保护基板 50上设置的多个散光结构60分布在该多个网格空间701内,每个网格空间701 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散光结构60。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基板50可以包括:聚乙烯(英文:Polyethylene;简称PE)基材、聚碳酸酯(英文:Polycarbonate;简称PC)有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有机玻璃等透明材质。mini-LED 201的尺寸为25微米至250微米,每两个相邻的mini-LED 201 的间隙为1毫米至10毫米。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发光单元和挡墙结构。该挡墙结构围绕发光单元,该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该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在使用该灯板时,每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在挡墙结构上进行漫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混光,降低了混光距离,减小了通过该灯板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同时,由于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均被挡墙结构隔挡,因此避免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吸收,从而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并且,该灯板中的遮挡结构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反射性的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源可以包括:灯板100,以及在灯板100 的出光面上设置的光学膜材200。该灯板100包括:图3、图5或图7示出的灯板100,该光学膜材200可以包括:沿灯板100的出发方向依次设置的扩散板、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扩散片。
可选的,请参考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灯板100中的发光单元20可以包括:用于发蓝光的mini-LED 201,背光源还可以包括:位于光学膜材200和灯板100之间的量子点层300,该量子点层 300的材料可以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300a和红色量子点材料300b。
需要说明的是,当mini-LED 201发白光时,需要在其内部填充红、绿和蓝三种量子点材料,但由于该mini-LED 201的体积较小,因此能够容纳的量子点材料的数量也就较小,从而导致该mini-LED 201的发光效率较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灯板100中的发光单元20为用于发蓝光的mini-LED 201,该mini-LED 201内只需填充蓝色量子点材料,有效的提高了mini-LED 201的发光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用于发蓝光的mini-LED 201所发出的蓝光经过量子点层300时,该蓝光会激发量子点层300中的绿色量子点材料300a和红色量子点材料300b后,形成白光,并能够从光学膜材200出射,使得图12示出的背光源为能够出射白光的背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mini-LED 201遵循朗伯体发射,其正中心出射的光线的光强最高,导致该光线不易激发量子点层300中的绿色量子点材料300a和红色量子点材料300b,也即,该光线未激发量子点层300中的量子点材料便从量子点层300直接出射。未被量子点层300中的量子点激发的光线的光强较强,导致在后续制备出的显示装置显示蓝色画面时,所显示的画面会存在局部亮度较高的情况,进而导致该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因此,在保护基板50上设置的散光结构60的好处还在于:改变mini-LED 201正中心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使得该光线的出射角由0°转变为20-40°,进而提高了该光线对量子点层300中的量子点材料的激发效率,降低了后续制备出的显示装置显示蓝色画面时存在局部亮度较高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该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光源,以及在背光源的出光面上设置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源包括:图11或图12示出的背光源。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制备图3示出的灯板。该灯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301、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单元。
步骤1302、在衬底上形成围绕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
其中,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该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该挡墙结构的厚度沿远离衬底的方向逐渐减小,该挡墙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发光单元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制造方法,先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二极管;之后,在衬底上形成围绕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每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在挡墙结构上进行漫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混光,降低了混光距离,减小了通过该灯板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同时,由于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均被挡墙结构隔挡,因此避免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吸收,从而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并且,该灯板中的挡墙结构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反射性的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
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制备图7示出的灯板。该灯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401、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单元。
可选的,每个发光单元可以包括:mini-LED以及与该mini-LED固定连接的焊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在衬底上形成多个焊锡。
示例的,如图15所示,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衬底上形成多个焊锡的示意图。可以采用丝网印刷设备将焊锡材料印刷在衬底10上,以在衬底10上形成多个焊锡202。
步骤B1、在形成有多个焊锡的衬底上形成多个mini-LED。该多个mini-LED 与多个焊锡一一对应。
示例的,如图16所示,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形成有多个焊锡的衬底上形成多个mini-LED的示意图。可以采用高温工艺将每个mini-LED 201连接在对应的焊锡202上。该高温工艺是指让mini-LED 201的焊脚与焊锡 202接触;然后,对焊锡202进行加热处理,使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最后,对焊锡202进行快速降温处理,使其由液态转变为固态。从而可以实现mini-LED 201与焊锡202的连接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步骤A1至步骤B1可以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单元。
步骤1402、在衬底上形成围绕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
示例的,请参考图1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衬底上形成围绕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的示意图。可以采用点胶工艺在衬底10上形成挡墙结构30。该点胶工艺是指将具有反射性质的粘稠状的液态材料,采用点胶机A滴落在衬底10,其中,该液态材料可以为硅胶、橡胶或树脂等胶状材料。由于衬底10上事先形成有发光单元20,而发光单元20包括:mini-LED 201和焊锡202,该发光单元20中靠近衬底10的一侧的宽度,小于发光单元20中远离衬底10的一侧的宽度,因此,在点胶机A将粘稠状的液态材料滴落在衬底10上时,该粘稠状的液态材料靠近衬底10的一侧的宽度,会大于粘稠状的液态材料远离衬底10 的一侧的宽度。再将该粘稠状的液态材料进行固化后,即可得到挡墙结构30。
步骤1403、在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的散射粒子。
可选的,该散射粒子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二氧化钛和硫酸钡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的,请参考图18,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的散射粒子的示意图。可以采用填充设备在每个发光单元20周围的挡墙结构30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散射粒子40。
步骤1404、在保护基板上形成散光结构和粘接层。
可选的,保护基板的材料可以包括:PE基材、PC有机玻璃、PET有机玻璃、PMMA有机玻璃等透明材质;散光结构的材料可以包括:树脂材料;粘接层的材料可以包括:光学胶水。
示例的,请参考图19,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保护基板上形成散光结构和粘接层的示意图。首先可以采用微复制工艺在保护基板50上形成散光结构60;再采用丝网印刷设备或点胶工艺在保护基板50上形成粘接层70。
步骤1405、将保护基板扣置在形成有散射粒子的衬底上,以形成灯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保护基板扣置在形成有散射粒子的衬底上之后,即可得到图7示出的灯板。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灯板中各个结构的形状及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前述灯板的结构的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制造方法,先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二极管;之后,在衬底上形成围绕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每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在挡墙结构上进行漫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该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混光,降低了混光距离,减小了通过该灯板制备出的背光源的厚度;同时,由于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均被挡墙结构隔挡,因此避免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被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吸收,从而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并且,该灯板中的挡墙结构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反射性的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灯板的发光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 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中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发光单元中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宽度;
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围绕所述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所述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所述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
其中,所述挡墙结构的厚度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挡墙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单元的高度;
所述挡墙结构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为弧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呈碗状;
所述灯板还包括:在所述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的散射粒子,所述散射粒子之间填充有空气,所述散射粒子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填充有空气,所述散射粒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灯板还包括:在所述挡墙结构上设置的保护基板,以及在所述保护基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的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对应的多个散光结构,每个所述散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每个所述发光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散光结构对应;
所述散光结构呈正四棱锥结构,所述正四棱锥结构的顶角范围为90-120°;
所述灯板还包括:在所述保护基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的粘接层,所述保护基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挡墙结构连接,所述粘接层内具有多个网格空间,所述多个网格空间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网格空间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周围的所述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
3.一种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衬底上形成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中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发光单元中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宽度;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围绕所述发光单元的挡墙结构;
其中,所述挡墙结构的材料为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所述挡墙结构是通过点胶工艺制造的,所述挡墙结构的厚度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挡墙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单元的高度,所述挡墙结构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为弧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呈碗状;
在所述发光单元周围的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的散射粒子,所述散射粒子之间填充有空气,所述散射粒子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填充有空气,所述散射粒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二氧化钛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挡墙结构上形成保护基板,在所述保护基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上形成粘接层,所述保护基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挡墙结构连接,所述粘接层内具有多个网格空间,所述多个网格空间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网格空间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周围的所述挡墙结构所围成的空间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所述保护基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上形成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对应的多个散光结构,每个所述散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每个所述发光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散光结构对应;所述散光结构呈正四棱锥结构,所述正四棱锥结构的顶角范围为90-120°。
4.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板,以及在所述灯板的出光面上设置的光学膜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板中的发光单元包括:用于发蓝光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背光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光学膜材和所述灯板之间的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的材料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和红色量子点材料。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源,以及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面上设置的显示面板。
CN201910900834.0A 2019-09-23 2019-09-23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609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834.0A CN110609417B (zh) 2019-09-23 2019-09-23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834.0A CN110609417B (zh) 2019-09-23 2019-09-23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9417A CN110609417A (zh) 2019-12-24
CN110609417B true CN110609417B (zh) 2022-07-08

Family

ID=6889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0834.0A Active CN110609417B (zh) 2019-09-23 2019-09-23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9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714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板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11290172A (zh) * 2020-02-27 2020-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光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64323B (zh) * 2020-08-28 2021-09-28 福州大学 一种利用双凹扩散单元结构混光的μLED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66392A (zh) * 2021-02-20 2021-07-02 江苏运鸿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拼接缝的led显示面板
CN113629218A (zh) * 2021-07-19 2021-1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3641041A (zh) * 2021-08-09 2021-11-12 惠柏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应用于显示领域的光源结构以及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280847B (zh) * 2021-12-30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442371B (zh) * 2022-01-18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84122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7173A (ko) * 2001-12-08 2003-06-1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1188261A (zh) * 2007-12-17 2008-05-28 天津理工大学 大发散角度的发光二极管和面光源
CN102261575A (zh) * 2010-05-28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8572481A (zh) * 2018-03-08 2018-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0823B (zh) * 2010-08-04 2013-07-01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6684108B (zh) * 2015-11-05 2019-10-0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CN207796590U (zh) * 2018-01-12 2018-08-31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用矩阵光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7173A (ko) * 2001-12-08 2003-06-1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1188261A (zh) * 2007-12-17 2008-05-28 天津理工大学 大发散角度的发光二极管和面光源
CN102261575A (zh) * 2010-05-28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8572481A (zh) * 2018-03-08 2018-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9417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9417B (zh) 灯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9725458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051787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JP5702151B2 (ja) 構造化フィルムを有する中空のバックライト
CN11312636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7122832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209843702U (zh) 面光源模组
JP2010272245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1409803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240094B (zh) 一种面光源
CN112882282A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10136645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965889A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11320696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178649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1190414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8214611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457861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320574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856814A (zh) 具有光径控制功能的扩散板及背光装置
CN21475123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442204B2 (en) Optical film
CN212658916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JP2010020941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411475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2

Address after: 100015 No. 10,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BOE co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No. 10,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