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8512A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8512A
CN110608512A CN201910877105.8A CN201910877105A CN110608512A CN 110608512 A CN110608512 A CN 110608512A CN 201910877105 A CN201910877105 A CN 201910877105A CN 110608512 A CN110608512 A CN 110608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water receiving
air conditioner
defro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71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龙
王栋
刘波
李铁栋
黄雯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8771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85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8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8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6Drip trays for outdoo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当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通过本申请,可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化霜时,室外换热器流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Description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背景技术
空调在制热过程中,会因室外温度低而导致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结霜会使得换热效果恶化,室内机制热能力下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解决制热过程中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问题,市面上的空调产品,在其制热过程中具备自动除霜功能。
以热泵空调为例,室外换热器在化霜时,室外换热器产生水会流到室外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上,在低温制热时,比如,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40℃,流到接水盘的水会立刻结冰,导致发生的问题是——接水盘上的冰会积累升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积累到室外换热器上,加大了室外换热器的化霜难度,进而会对室外换热器的正常换热和机组的能效形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化霜时,室外换热器流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
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除霜运行开始后,判断是否达到完成除霜的条件;
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延时加热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接水盘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包括:
如果所述加热模块为冷媒加热器,则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冷媒加热器所在流路导通,以使供给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延时加热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接水盘进行加热,包括:
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除霜运行延时所述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切换为对室内制热运行,且控制所述冷媒加热器所在流路关闭。
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第三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包括:热泵空调。
第四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接水盘;以及
加热模块,形成于所述接水盘上,以通过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
室外换热器;
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下方,以承接所述室外换热器产生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为:
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形成并联的冷媒流路,以使供给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能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
电磁阀,用于以通过所述电磁阀对所述冷媒加热器中是否进入冷媒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间形成夹角,且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两者的下端相互靠近。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包括:
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用于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产生的水,所述第二接水槽用于承接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产生的水;以及
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水槽进行加热;以及
第二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水槽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
隔离保护部,覆于所述加热模块上,以对所述加热模块形成隔离保护。
第五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水盘组件,包括:
接水盘;以及
加热模块,形成于所述接水盘上,以通过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为:
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形成并联的冷媒流路,以使供给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能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包括:
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两者形成并列设置,用于分别承接不同的室外换热器单元产生的水;以及
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水槽进行加热;以及
第二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水槽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隔离保护部,覆于所述加热模块上,以对所述加热模块形成隔离保护。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的同时,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使接水盘具有防止水结冰的温度,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化霜过程中,室外换热器流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进而解决接水盘上的结冰积累到室外换热器上后,对室外换热器的正常换热和机组的能效形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
具体的,冬季空调在制热过程中,会因室外温度低而导致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为了防止室外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影响到室内制热,结霜会使得换热效果恶化,室内机制热能力下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解决制热过程中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问题,市面上的空调产品,在其制热过程中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相关技术中,空调会根据启动除霜的逻辑条件进行判断,启动自动除霜功能,比如,按间隔时间开启定时除霜、根据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来判断是否进行除霜,等等。
以热泵空调为例,室外换热器在化霜时,室外换热器产生水会流到室外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上,在低温制热时,比如,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40℃,流到接水盘的水会立刻结冰,导致发生的问题是——接水盘上的冰会积累升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积累到室外换热器上,加大了室外换热器的化霜难度,进而会对室外换热器的正常换热和机组的能效形成不利影响。
步骤S102、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具体的,当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空调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与之同时,还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使接水盘具有防止水结冰的温度,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化霜过程中,室外换热器流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进而解决接水盘上的结冰积累到室外换热器上后,对室外换热器的正常换热和机组的能效形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对于加热模块,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是电加热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包括:
如果所述加热模块为冷媒加热器,则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冷媒加热器所在流路导通,以使供给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进行加热。
具体的,该实施例方案采用冷媒加热器作为加热模块,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在当空调进行除霜运行时,室外换热器22作为冷凝器使用,空调向室外换热器22供给高温冷媒,图2中,当电磁阀23导通时,冷媒加热器(即加热模块)21所在流路导通,此情况下,供给室外换热器22的高温冷媒还同时供给冷媒加热器21,使冷媒加热器21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使接水盘20具有防止水结冰的温度,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22化霜过程中,室外换热器22流到接水盘20上的水结冰,进而解决接水盘20上的结冰积累到室外换热器22上后,对室外换热器22的正常换热和机组的能效形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
步骤S302、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对于步骤S301至步骤S302方案,已在上述进行了相应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303、在除霜运行开始后,判断是否达到完成除霜的条件;
具体的,空调在在除霜运行开始后,会判断是否完成除霜,比如,按预设除霜时长进行判断,比如,每次除霜运行三分钟,当完成除霜运行的三分钟后,即完成除霜;又比如,根据室外换热器22的表面温度进行判断,当除霜运行过程中,室外换热器22的表面温度上升到预设值时,即完成除霜。
步骤S304、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延时加热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接水盘进行加热。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利用达到完成除霜的条件,作为控制控制加热模块21延时加热预设时长的触发条件,比如,当空调除霜运行达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触发控制控制加热模块21延时加热三分钟,尽量使接水盘20中不形成残余水结冰,进而避免下次对接水盘20加热时,先要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除冰,而影响接水盘20温度提升效果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21延时加热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21停止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包括:
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除霜运行延时所述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切换为对室内制热运行,且控制所述冷媒加热器21所在流路关闭。
具体的,请参阅图2,在达到完成除霜条件时,空调未立即切换进入对室内进行制热,而是延时除霜运行一段时间,在延时除霜运行后,再切换为对室内制热运行,一方面使得冷媒加热器21对接水盘20又延时加热了一段时间,尽量使接水盘20中不形成残余水结冰,进而避免下次对接水盘20加热时,先要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除冰,而影响接水盘20温度提升效果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室外换热器22的除霜干净。在切换为对室内制热运行,此情况下,室外换热器22作为蒸发器使用,控制冷媒加热器21所在流路关闭,保证冷媒加热器21不会作为蒸发器使用,来避免冷媒加热器21自身的结霜,进而避免下次对接水盘20加热时,先要对冷媒加热器21自身进行加热除冰,冷媒加热器21自身进行加热除冰情况下,可能不能实现对接水盘20进行温度提升。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空调控制装置4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401,用于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
第一控制模块402,用于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进一步地,该空调控制装置4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403,用于在除霜运行开始后,判断是否达到完成除霜的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404,用于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延时加热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接水盘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402,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加热模块为冷媒加热器,则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冷媒加热器所在流路导通,以使供给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
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除霜运行延时所述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切换为对室内制热运行,且控制所述冷媒加热器所在流路关闭。
关于上述相关实施例中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5包括:
存储器501,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50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501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包括:热泵空调。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接水盘20;以及
加热模块21,形成于所述接水盘20上,以通过所述加热模块21对所述接水盘20形成加热,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20上的水结冰。
具体的,加入模块应用于,在空调控制进行除霜运行时,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使接水盘20具有防止水结冰的温度,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22化霜过程中,室外换热器22流到接水盘20上的水结冰,进而解决接水盘20上的结冰积累到室外换热器22上后,对室外换热器22的正常换热和机组的能效形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对于加热模块21,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是电加热器。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给出所述加热模块21为:
冷媒加热器21,所述冷媒加热器21与室外换热器22形成并联的冷媒流路,以使供给室外换热器22的高温冷媒还能供给冷媒加热器21,对所述接水盘20形成加热。
具体的,该实施例方案采用冷媒加热器21作为加热模块21,如图2所示,在当空调进行除霜运行时,室外换热器22作为冷凝器使用,空调向室外换热器22供给高温冷媒,控制冷媒加热器21所在流路导通,此情况下,供给室外换热器22的高温冷媒还同时供给冷媒加热器21,使冷媒加热器21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使接水盘20具有防止水结冰的温度,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22化霜过程中,室外换热器22流到接水盘20上的水结冰,进而解决接水盘20上的结冰积累到室外换热器22上后,对室外换热器22的正常换热和机组的能效形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
室外换热器22;
所述接水盘20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22下方,以承接所述室外换热器22产生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
电磁阀23,用于以通过所述电磁阀23对所述冷媒加热器21中是否进入冷媒进行控制。
具体的,空调控制器对电磁阀23的通断进行控制,在不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的情况下,电磁阀23处于关闭状态,不导通,在当空调进行除霜运行时,室外换热器22作为冷凝器使用,空调向室外换热器22供给高温冷媒,同时控制电磁阀23导通,使冷媒加热器21所在流路导通,此情况下,供给室外换热器22的高温冷媒还同时供给冷媒加热器21,使冷媒加热器21对接水盘20进行加热,使接水盘20具有防止水结冰的温度,来防止空调室外换热器22化霜过程中,室外换热器22流到接水盘20上的水结冰。
图2所示的空调中,还包括了压缩机24、四通阀25、室内换热器26、干燥过滤器27、节流元件28、气液分离器29,对于根据上述各部件组成的空调冷媒流路进行的化霜控制,可以参考空调相关技术中的化霜控制,在此不做赘述。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室外换热器22,包括:
第一换热单元22a和第二换热单元22b,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2a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b间形成夹角,且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2a和第二换热单元22b两者的下端相互靠近。
具体的,根据该方案,第一换热单元22a和第二换热单元22b可以形成V型设置,第一换热单元22a和第二换热单元22b两者的化霜水沿各自卸向下流到接水盘20中,接水盘20被加热模块21加热后具有防止水结冰的温度,接水盘20中的水不会结冰,而被接水盘20导流出去。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20包括:
第一接水槽20a和第二接水槽20b,所述第一接水槽20a用于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2a产生的水,所述第二接水槽20b用于承接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b产生的水;以及
连接部20c,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槽20a和所述第二接水槽20b。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连接部20c用于连接第一接水槽20a和第二接水槽20b,以形成整体结构的接水盘20,同时,还可以通过连接部20c将接水盘20固定住,比如,连接部20c上设置安装孔,以便于通过螺栓穿过该安装孔,将接水盘20固定在室外机中。
通过第一接水槽20a和第二接水槽20b两者针对性地承接导流各自对应的室外换热器22的换热单元的化霜水,有助于在各自水槽中形成水流,进而提升导流效果。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21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21a,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槽20a,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水槽20a进行加热;以及
第二加热单元21b,设置于所述第二接水槽20b,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水槽20b进行加热。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第一加热单元21a和第二加热单元21b两者针对性地加热各自所对应的水槽,只针对水槽部分进行加热,能够提升加热效果。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还包括:
隔离保护部30,覆于所述加热模块21上,以对所述加热模块21形成隔离保护。
具体的,隔离保护部30可以采用发泡板,将加热模块21与水、冰外物隔离,防止加热模块21受损。以加热模块21采用冷媒加热器21为例,冷媒加热器21上设置隔离保护部,可以防止冷媒加热器21的接触水或者水汽,而被氧化,进而可能受损。
请参阅图2和图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接水盘组件,包括:
接水盘20;以及
加热模块21,形成于所述接水盘20上,以通过所述加热模块21对所述接水盘20形成加热,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20上的水结冰。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21为:
冷媒加热器21,所述冷媒加热器21与室外换热器22形成并联的冷媒流路,以使供给所述室外换热器22的高温冷媒还能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21,对所述接水盘20形成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20包括:
第一接水槽20a和第二接水槽20b,所述第一接水槽20a和所述第二接水槽20b两者形成并列设置,用于分别承接不同的室外换热器22单元产生的水;以及
连接部20c,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槽20a和所述第二接水槽20b。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21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21a,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槽20a,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水槽20a进行加热;以及
第二加热单元21b,设置于所述第二接水槽20b,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水槽20b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隔离保护部30,覆于所述加热模块21上,以对所述加热模块21形成隔离保护。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水盘组件,其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在有关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部件,或者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实现两者的连接。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
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除霜运行开始后,判断是否达到完成除霜的条件;
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延时加热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接水盘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包括:
如果所述加热模块为冷媒加热器,则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冷媒加热器所在流路导通,以使供给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延时加热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接水盘进行加热,包括:
当达到所述完成除霜的条件时,控制除霜运行延时所述预设时长,以及当延时所述预设时长后,切换为对室内制热运行,且控制所述冷媒加热器所在流路关闭。
5.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达到需要除霜的条件;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达到所述需要除霜的条件时,控制进行除霜运行,且控制加热模块对接水盘进行加热,以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6.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热泵空调。
8.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水盘;以及
加热模块,形成于所述接水盘上,以通过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室外换热器;
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下方,以承接所述室外换热器产生的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为:
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形成并联的冷媒流路,以使供给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能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电磁阀,用于以通过所述电磁阀对所述冷媒加热器中是否进入冷媒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间形成夹角,且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两者的下端相互靠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
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用于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产生的水,所述第二接水槽用于承接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产生的水;以及
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水槽进行加热;以及
第二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水槽进行加热。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隔离保护部,覆于所述加热模块上,以对所述加热模块形成隔离保护。
16.一种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水盘;以及
加热模块,形成于所述接水盘上,以通过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防止流到所述接水盘上的水结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为:
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形成并联的冷媒流路,以使供给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高温冷媒还能供给所述冷媒加热器,对所述接水盘形成加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
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两者形成并列设置,用于分别承接不同的室外换热器单元产生的水;以及
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水槽进行加热;以及
第二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接水槽,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水槽进行加热。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隔离保护部,覆于所述加热模块上,以对所述加热模块形成隔离保护。
CN201910877105.8A 2019-09-17 2019-09-17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Pending CN1106085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7105.8A CN110608512A (zh) 2019-09-17 2019-09-17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7105.8A CN110608512A (zh) 2019-09-17 2019-09-17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8512A true CN110608512A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7105.8A Pending CN110608512A (zh) 2019-09-17 2019-09-17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851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143A (ja) * 1985-07-05 1987-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240923A (zh) * 1998-06-30 2000-01-12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蒸发器的除霜加热器保护装置
CN201954862U (zh) * 2011-04-01 2011-08-3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带化霜功能的分体空调
CN102645064A (zh) * 2012-05-24 2012-08-22 钟学斌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化霜方法及装置
CN204006601U (zh) * 2014-08-20 2014-12-10 山东创尔沃热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机组化霜水盘融冰结构
CN107101275A (zh) * 2017-06-01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99894U (zh) * 2018-03-01 2018-10-23 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 一种水系统空调室外机接水盘防结冰装置
CN110094905A (zh) * 2019-04-23 2019-08-06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该机组的除冰装置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143A (ja) * 1985-07-05 1987-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240923A (zh) * 1998-06-30 2000-01-12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蒸发器的除霜加热器保护装置
CN201954862U (zh) * 2011-04-01 2011-08-3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带化霜功能的分体空调
CN102645064A (zh) * 2012-05-24 2012-08-22 钟学斌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化霜方法及装置
CN204006601U (zh) * 2014-08-20 2014-12-10 山东创尔沃热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机组化霜水盘融冰结构
CN107101275A (zh) * 2017-06-01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99894U (zh) * 2018-03-01 2018-10-23 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 一种水系统空调室外机接水盘防结冰装置
CN110094905A (zh) * 2019-04-23 2019-08-06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该机组的除冰装置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8926B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10230857B (zh) 一拖多空调器及其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09855191B (zh) 多联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110214444A1 (en) Heat pump water heater
CN111102774A (zh) 一种不间断制热的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设备
CN104279646A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底盘组件以及空调室外机的化霜方法
JP613746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405216B (zh) 空调器的回油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05202724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496440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183858A (ja) 電気自動車用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258408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除霜方法
WO2012032681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283878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4896581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880132A (zh) 用于空调系统除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
CN113739460B (zh) 蒸发器除霜处理方法、装置及热泵设备
JP4167083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該空気調和機のデフロスト制御方法
CN105823280A (zh) 一种除霜装置、除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0608512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接水盘组件
CN204630139U (zh) 空调器
CN112524747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遥控器
CN109579151B (zh) 底盘化冰结构、空调及空调化冰控制方法
CN104848578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4135946A (zh) 一种空调器的化霜系统、方法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