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4476B -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4476B
CN110604476B CN201911044944.8A CN201911044944A CN110604476B CN 110604476 B CN110604476 B CN 110604476B CN 201911044944 A CN201911044944 A CN 201911044944A CN 110604476 B CN110604476 B CN 110604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unit
pot
magnetic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49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4476A (zh
Inventor
杨华
龚圆杰
郑秀谦
陈春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49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4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4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4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4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4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47J36/10Lid-loc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47J36/12Devices for holding lids in open position on the con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和盖本体;锅本体,包括:煲体和煲体磁性单元;煲体磁性单元,固定于煲体上,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盖本体,包括:煲盖、煲盖磁性单元和开合盖装置;煲盖,盖合在煲体上,与煲体连接;煲盖磁性单元,位于煲盖上,与煲盖转动配合,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煲体磁性单元和煲盖磁性单元均用于提供煲盖与煲体相互吸合或排斥的磁力;开合盖装置,位于煲盖上,作用在煲盖磁性单元上,用于使煲盖磁性单元转动以改变煲盖磁性单元的磁极的位置以吸引或排斥煲体磁性单元,实现煲盖与煲体吸合或排斥。该技术方案不仅增强了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保持较佳的烹饪效果,还提高了烹饪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蒸煮类的烹饪器具就是电饭煲,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电饭煲工作时,通过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传至内锅,从而把食物蒸煮熟。
相关技术中,电饭煲一般包括煲盖、煲体和内锅等,煲盖和煲体上通常有开盖组件,当煲盖和煲体扣合时,开盖组件锁紧煲盖,以使煲盖紧扣在煲体上,打开时操作开盖组件将煲盖开启即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不仅增强了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保持较佳的烹饪效果,还提高了烹饪时的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和盖本体;
所述锅本体,包括:煲体和煲体磁性单元;
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固定于所述煲体上,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
所述盖本体,包括:煲盖、煲盖磁性单元和开合盖装置;
所述煲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与所述煲体连接;
所述煲盖磁性单元,位于所述煲盖上,与所述煲盖转动配合,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
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和煲盖磁性单元均用于提供煲盖与煲体相互吸合或排斥的磁力;
所述开合盖装置,位于所述煲盖上,作用在所述煲盖磁性单元上,用于使所述煲盖磁性单元转动以改变所述煲盖磁性单元的磁极的位置以吸引或排斥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实现煲盖与煲体吸合或排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在开合盖装置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煲盖盖合在煲体的过程中通过煲体磁性单元和煲盖磁性单元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力,使煲盖吸合在煲体上,当开合盖装置受到外力作用时,使煲盖磁性单元的磁极位置改变,从而煲盖磁性单元与煲体磁性单元由异性相吸变为同性相斥,此时,可以开启煲盖,这样一来,通过磁性吸引以及开合盖装置使煲盖关闭,能够提升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尽量避免蒸汽外泄而影响烹饪效果和发生烫伤的安全隐患;同时,磁力通常不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尽量保持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开合盖装置可以便捷的开启煲盖,使用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盖装置,包括:操作单元和驱动模块;
所述操作单元,位于所述煲盖上,通过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在所述驱动模块上;
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所述煲盖内,用于在操作单元的作用下带动煲盖磁性件单元转动改变煲盖磁性单元的两种不同磁极的位置以排斥或吸引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实现煲盖与煲体吸合或排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外力作用在操作单元上来启闭煲盖,操作十分便捷;该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模块带动煲盖磁性单元转动,煲盖启闭方便快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煲体磁性件;
所述煲体磁性件,位于靠近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位置,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每种磁极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个;
所述煲盖磁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煲盖磁性件;
所述煲盖磁性件,与所述煲体磁性件的数量相同,与所述煲体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每种磁极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个。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一个煲体磁性件和煲盖磁性件实现启闭煲盖,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或者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煲体磁性件和煲盖磁性件实现启闭煲盖,在煲盖与煲体闭合时,提高了煲盖与煲体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盖磁性件的数量包括两个;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弹性复位单元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开合盖组件;
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煲盖活动连接,通过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在两个开合盖组件上;
所述两个开合盖组件,位于所述煲盖内,与所述操作单元配合,在操作单元的作用下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带动两个煲盖磁性件转动改变两个不同磁极的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单元,与所述开两个开合盖组件固定连接,用于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撤销后使开合盖组件复位以实现所述煲盖磁性件的磁极位置复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煲盖磁性件与两个煲体磁性件吸合,具有较佳的密封效果;开合盖组件同时作用在两个煲盖磁性件上,使煲盖磁性件转动即可改变磁极的位置,并且外力撤销后煲盖磁性件能够自行复位而不会影响煲盖再次盖合且吸合在煲体上,不但结构紧凑,而且操作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盖组件,包括:滑动单元和转动单元;
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配合,位于靠近两个转动单元之间的位置,在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下使两个滑动单元反方向滑动;
所述滑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滑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单元连接,带动所述转动单元相对于所述煲盖轴心旋转;
所述转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配合,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轴心旋转以改变煲盖磁性件两个不同磁极的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单元,抵持在所述两个滑动单元之间,用于在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撤销后使滑动单元带动转动单元复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操作单元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上,同时,操作单元同时作用在两个滑动单元上,从而两个煲盖磁性件同时改变磁极的位置,使使用者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按钮;
所述按钮,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配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按钮操作启闭煲盖,使用省时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盖组件,还包括: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按钮滑动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活动连接;
在外部按压力作用下所述按钮朝向靠近所述煲体的方向运动,使所述驱动单元的两端以驱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连接处为基点水平摆动,驱动单元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滑动单元直线滑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按钮先作用在驱动单元上,驱动单元摆动带动滑动单元运动从而完成煲盖的开启,因此,驱动单元能够增加滑动单元滑动的行程,进而增加了转动单元旋转的角度,使煲盖磁性件的磁极能够较易到达所要改变的位置上,能够及时开启煲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包括:按钮盖和两个第一驱动斜面;
所述按钮盖,与所述煲盖的顶部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位于所述按钮盖的背面,面向所述煲盖的底部;
所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相背对或相面对;
所述开合盖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斜面;
所述第二驱动斜面,与第一驱动斜面平行,且与第一驱动斜面滑动接触,位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或驱动单元的一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斜面和第二驱动斜面的配合,在向下按压按钮盖时,可以将竖直方向的运动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带动滑动单元运动,结构紧凑,便于拆卸维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单元,一端固设有第一连接通孔;
所述驱动单元,另一端固设有驱动柱;
所述驱动柱,朝向靠近所述煲体的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滑动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柱能够在第一连接通孔内滑动且通过第一连接通孔带动滑动单元滑动,从而驱动单元的摆动运动转变成直线滑动运动的过程中防止发生卡死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旋钮和主动齿轮;
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煲盖上,与所述煲盖转动配合,凸出于所述煲盖的表面;
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煲盖内,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连接,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旋钮转动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煲盖轴心旋转。
所述滑动单元,一端为齿条,滑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单元,在所述主动齿轮的带动下向与所述齿条的运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旋钮和主动齿轮的旋转运动带动滑动单元滑动,不仅提高了开合盖装置的可靠性,还能够避免误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承载座;
所述承载座,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配合,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与所述滑动单元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朝向所述煲盖底部的端面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单元滑动带动承载座旋转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承载座与煲盖转动配合,承载座在滑动单元的带动下可以旋转;承载座与滑动单元活动连接,因此,使承载座的旋转运动更加顺畅,避免发生卡死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开合盖组件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还包括:两个限位压盖;
所述限位压盖,位于所述煲盖内部,与所述煲盖的底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承载座限位在所述煲盖的底部;
所述限位压盖,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壁为圆弧形状;
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固定连接,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转动配合,与所述滑动单元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压盖将承载座限位在煲盖上,使承载座既能够旋转运动又不会脱离煲盖,而且旋转运动更加顺畅灵活,进而使煲盖磁性件能够及时旋转到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单元,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连接通孔;
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转动连接件;
所述转动连接件,位于所述承载座偏离旋转轴心的位置,一端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由所述限位通孔伸出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滑动连接,以在所述滑动单元的滑动带动下沿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壁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连接件能够在第二连接通孔内滑动且第二连接通孔带动转动连接件运动,防止滑动单元直线滑动运动过程中带动承载座旋转而发生卡死的情况,进一步使承载座旋转运动更加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体磁性件的数量包括一个;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开合盖组件;
所述开合盖组件,包括:转动单元;
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旋钮;
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煲盖上,与煲盖转动配合,凸出于所述煲盖的表面;
所述转动单元,与所述煲盖转动配合,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在旋钮的转动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煲盖可轴心旋转,所述转动单元的转轴与煲盖的底部垂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旋钮在外部转动力的作用下直接带动转动单元旋转,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承载座;
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煲盖内,与所述煲盖转动配合,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朝向所述煲盖底部的端面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承载座与旋钮和煲盖磁性件连接,从而使煲盖磁性件转动更加顺畅能够及时旋转到位以实现及时启闭煲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还包括:限位压盖;
所述限位压盖,位于所述煲盖内,与所述煲盖的底部固定连接,开设有限位通孔;
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壁为圆弧形状;
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固定连接,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转动配合,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压盖将承载座限位在煲盖上,使承载座既能够旋转运动又不会脱离煲盖,而且旋转运动更加顺畅灵活,进一步使煲盖磁性件能够及时旋转到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体磁性件,包括两个N极和两个S极,且所述N极和所述S极相间分布;
所述煲盖磁性件,包括两个N极和两个S极,且所述N极和所述S极相间分布;
在所述转动单元复位时,所述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相对应的位置磁极相反,在所述转动单元转动之后,所述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相对应的位置磁极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相间分布的磁极能够使煲盖磁性件转动较小的角度就能够实现启闭,操作便捷且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还包括:弹性铰接单元;
所述弹性铰接单元,与所述煲体固定连接,与所述煲盖铰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弹性铰接单元辅助煲盖开启,在煲盖磁性件旋转到位后在弹性铰接单元的弹性力作用下煲盖可以自动向上翻起,操作便捷且省力。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合盖装置未收到外力作用时,煲盖盖合在煲体的过程中通过煲体磁性单元和煲盖磁性单元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力,使煲盖吸合在煲体上,当开合盖装置受到外力作用时,使煲盖磁性单元的磁极位置改变,从而煲盖磁性单元与煲体磁性单元由异性相吸变为同性相斥,此时,可以开启煲盖,这样一来,通过磁性吸引或相斥以及开合盖装置使煲盖关闭,能够提升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尽量避免蒸汽外泄而影响烹饪效果和发生烫伤的安全隐患;同时,磁力通常不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尽量保持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开合盖装置可以便捷的开启煲盖,使用便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体磁性件和煲盖磁性件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3e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3f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吸合状态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排斥状态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和煲盖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7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和煲盖结构示意图。
图7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和煲盖结构示意图。
图7e是图7d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7f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7g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吸合状态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8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排斥状态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8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滑动单元和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0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吸合状态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0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排斥状态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0e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煲盖和旋钮结构示意图。
图10f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操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座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座结构示意图。
图11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座和滑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座结构示意图。
图12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座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1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弹性铰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8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弹性铰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8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弹性铰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8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弹性铰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8e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由垂直于铰接转轴轴向且通过烹饪器具中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电饭煲一般包括煲盖、煲体和内锅等,煲盖和煲体上通常有开盖组件,开盖组件采用机械扣位扣合连接,当煲盖和煲体扣合时,开盖组件锁紧煲盖,以使煲盖紧扣在煲体上,打开煲盖时操作开盖组件将煲盖开启即可。但是,电饭煲使用一段长时间后,开盖组件在外力、高温受热、油污和水汽等作用下容易变形松动,导致煲盖难以密封煲体,煲盖与煲体之间的间隙变大,蒸汽容易经间隙漏出外部,不仅使整机煮饭效果变差,还存在烫伤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不仅增强了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保持较佳的烹饪效果,还提高了烹饪时的安全性。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10和盖本体20。
所述锅本体10,包括:煲体11和煲体磁性单元12。
所述煲体磁性单元12,固定于所述煲体11上,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
所述盖本体20,包括:煲盖21、煲盖磁性单元22和开合盖装置23。
所述煲盖21,盖合在所述煲体11上,与所述煲体11连接。
所述煲盖磁性单元22,位于所述煲盖21上,与所述煲盖21转动配合,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
所述煲体磁性单元12和煲盖磁性单元22均用于提供煲盖21与煲体11相互吸合或排斥的磁力。
所述开合盖装置23,位于所述煲盖21上,作用在所述煲盖磁性单元22上,用于使所述煲盖磁性单元22转动以改变所述煲盖磁性单元22的磁极的位置以吸引或排斥所述煲体磁性单元12,实现煲盖21与煲体11吸合或排斥。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以为蒸煮类的烹饪器具,包括但不限于电饭煲或设置有锅盖的煲汤锅等。煲盖21与煲体11铰接,煲盖21的一端以与煲体11铰接的铰接部转动,以实现向上翻起和向下盖合在煲体11上,煲盖21盖合在煲体11上时,煲体磁性单元12和煲盖磁性单元22为相对的位置关系。煲体磁性单元12具有N极和S极,煲盖磁性单元22具有N极和S极,煲盖21与煲体11盖合吸合时,煲体磁性单元12的N极和S极与煲盖磁性单元22的S极和N极相对,煲盖21与煲体11排斥而开启时,煲体磁性单元12的N极和S极与煲盖磁性单元22的N极和S极相对。本实施例中,开合盖装置23作用在煲盖磁性单元22上,能够使煲盖磁性单元22发生转动,煲盖磁性单元22转动后,其磁极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在需要开启煲盖21时,通过开合盖装置23使煲盖磁性单元22转动,煲盖磁性单元22的磁极位置进而发生变化,与煲体磁性单元12相对的磁极改变,例如,煲盖21闭合时,煲盖磁性单元22的N极与煲体磁性单元12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单元22的S极与煲体磁性单元12的N极相对,需要开启煲盖21时,操作开合盖装置23使煲盖磁性单元22转动,煲盖磁性单元22的S极与煲体磁性单元12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单元22的N极与煲体磁性单元12的N极相对,同性相斥的情况下煲盖21开启;再次需要闭合煲盖21时,在开合盖装置23的作用下,煲盖磁性单元22转动复位,煲盖磁性单元22的N极与煲体磁性单元12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单元22的S极与煲体磁性单元12的N极相对,异性相吸的情况下煲盖21吸合在煲体11上。
本实施例中,开合盖装置23代替传统的机械扣位开合煲盖21的方式,开合盖装置23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煲盖21盖合在煲体11的过程中通过煲体磁性单元12和煲盖磁性单元22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力,使煲盖21吸合在煲体11上,当开合盖装置23受到外力作用时,使煲盖磁性单元22的磁极位置改变,从而煲盖磁性单元22与煲体磁性单元12由异性相吸变为同性相斥,此时,可以开启煲盖21,这样一来,通过磁性吸引使煲盖21关闭,能够提升煲盖21和煲体11之间的密封性,尽量避免蒸汽外泄而影响烹饪效果和发生烫伤的安全隐患;同时,磁力通常不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尽量保持煲盖21和煲体11之间的密封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开合盖装置23可以便捷的开启煲盖21,使用便捷。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开合盖装置23,包括:操作单元24和驱动模块25。
所述操作单元24,位于所述煲盖21上,通过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在所述驱动模块25上。
所述驱动模块25,位于所述煲盖21内部,用于在操作单元24的作用下带动煲盖磁性件221单元转动改变煲盖磁性单元22的两种不同磁极的位置以排斥或吸引所述煲体磁性单元12,实现煲盖21与煲体11吸合或排斥。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24来启闭煲盖21,操作十分便捷。煲盖21的内部具有一定的空间,也即是煲盖21的顶部211和底部212之间可以构成一个空间,容纳驱动模块25和/或其他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操作操作单元24来启闭煲盖21,方便快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旋拧的方式操作操作单元24来启闭煲盖21,旋拧的过程中煲盖21不会被开启,只有在旋拧到预设的位置上时,煲盖21才会开启,从而避免误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体磁性单元12,包括:至少一个煲体磁性件121。
所述煲体磁性件121,位于靠近所述煲体11与煲盖21相接触的位置,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每种磁极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个。
所述煲盖磁性单元22,包括:至少一个煲盖磁性件221。
所述煲盖磁性件221,与所述煲体磁性件121的数量相同,与所述煲体磁性件121的位置相对应,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每种磁极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个。
在该实施例中,煲体11上与煲盖21相接触的位置类似环形区域,煲体磁性件121固定在该煲体11的环形区域上,在煲盖21上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煲盖磁性件221,煲盖21盖合在煲体11上时,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为相对的位置关系。如图3b所示,煲体磁性件121具有至少一个N极和至少一个S极,煲盖磁性件221具有至少一个N极和至少一个S极,煲盖磁性件221的两种不同的磁极和煲体磁性件121的两种不同的磁极相对,需要开启煲盖21时,煲盖磁性件221转动后,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相对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同性相斥的情况下进而可以打开煲盖21;再次需要闭合煲盖21时,在开合盖装置23的作用下,煲盖磁性件221转动复位,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异性相吸的情况下煲盖21吸合在煲体11上。
如图3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均为一个时,煲盖磁性件221位于所述煲盖21内,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煲体磁性件121可以位于煲体11与煲盖21连接的连接部相对的位置上,且位于煲体11上经过煲盖21与煲体11的连接部的中轴线上,此时,煲盖磁性件221的位置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应,煲盖磁性件221位于煲盖21的中轴线上,这样一来,煲盖21盖合在煲体11上后,受到的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相互吸引的磁力较为平衡,避免煲盖21发生倾斜导致与煲体11之间产生间隙。当然,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也可以位于煲体11和煲盖21环形区域的其他位置上。本实施例中,通过旋拧开合盖装置23的操作单元24来作用在驱动模块25上,从而进行启闭煲盖21的操作。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实现启闭煲盖21,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如图3d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均为两个时,所述煲盖磁性件221位于所述煲盖21内,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煲盖磁性件221的位置与煲体磁性件121的位置相对应,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与煲体磁性件121数量相同,两个煲体磁性件121位于靠近煲体11与煲盖21连接部相对位置处,例如,两个煲体磁性件121位于靠近煲体11与煲盖21连接部相对位置的两侧,且对称布置。煲盖21受到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相互吸引的磁力较为平衡,因此,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24的数量可以包括两个,驱动模块25的数量也可以包括两个,使用者分别操作两个操作单元24,通过旋拧操作单元24来作用在驱动模块25上,从而进行启闭煲盖21的操作。或者通过一个操作单元24可以同时操作两个煲盖磁性件221转动,通过按压或旋拧操作单元24来作用在驱动模块25上,从而进行启闭煲盖21的操作。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实现启闭煲盖21,在煲盖21与煲体11闭合时,提高了煲盖21与煲体11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均可以为三个以上,可以均匀或者对称的布置在煲体11和煲盖21上,操作单元24和驱动模块25的数量与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相同,通过旋拧操作单元24来作用在驱动模块25上,从而进行启闭煲盖21的操作。多个煲盖磁性件221和煲体磁性件121强了煲盖21与煲体11的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尽量防止煲盖21变形。
如图3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锅本体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13。
所述第一容纳槽13,位于所述煲体11上。
所述煲体磁性件121,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3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13的数量与煲体磁性件121的数量相同。煲体11上开有第一容纳槽13,且第一容纳槽13靠近煲体11与煲盖21相接触的位置(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容纳槽13位于煲体11的环形区域上),煲盖21盖合在煲体11上时,第一容纳槽13和煲盖磁性件221为相对的位置关系。煲体磁性件121固设在第一容纳槽13内,本实施例中,将煲体磁性件121固定在第一容纳槽13内,能够节约装配空间,不仅使烹饪器具结构更加紧凑,还提高了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的稳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容纳槽13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矩形槽、梯形槽或圆柱形槽等,当然,优选与煲体磁性件121形状相同的形状,例如,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为扁圆柱形,则第一容纳槽13为圆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体磁性件121与第一容纳槽13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粘接剂密封固定。其中,粘接剂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聚氨酯等,采用灌封固定的方式将煲体磁性件121固定在第一容纳槽13内,使煲体磁性件121密封,避免被油污水汽侵蚀和污染,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图3c、图3d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容纳槽13,位于所述煲体11内,靠近所述煲体11的表面。
或者
所述第一容纳槽13,位于所述煲体11与煲盖21相接触的表面;且
所述煲体磁性件1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3的槽口平齐。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13可以位于煲体11内部或者煲体11的外表面上。
如图3d、图3e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容纳槽13可以靠近煲体11与煲盖21相接触的位置(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容纳槽13位于煲体11的环形区域上),且位于煲体11内部,也可以理解为位于环形区域的背面,这样一来,煲体磁性件121位于煲体11的内部而不会裸露在外,既能够避免油污水汽侵蚀污染煲体磁性件121和第一容纳槽13,又可以使煲体11外表面(环形区域正面)保持平整,易于清洁。
如图3c、图3f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容纳槽13可以位于煲体11与煲盖21相接触的表面(煲体11的环形区域的正面),此时,从煲体11的外部可以看到煲体磁性件121朝向煲盖21的端面,该端面与第一容纳槽13的槽口平齐。同时,第一容纳槽13的槽口的高度与煲体11的表面平齐,以使煲体11上与煲盖21相接触的表面(环形区域的正面)为平滑的面,这样一来,煲体磁性件121裸露在外部,能够增强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的吸合的磁力,同时,煲体11的表面平滑,易于清洁。
如图3c、图3d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盖本体2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26。
所述第二容纳槽26,位于所述煲盖21内,开设在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上。
所述煲盖磁性件221,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6内,与第二容纳槽26转动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容纳槽26的数量与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位于第二容纳槽26内,煲盖磁性件221位于煲盖21内部,能够节约装配空间,使烹饪器具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例中,煲体磁性件121可固定于第一容纳槽13内,第一容纳槽13可以位于煲体11内或外表面上,相应的,煲体磁性件121位于煲体11内或其端面裸露在外,第一容纳槽13与第二容纳槽26的数量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容纳槽26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矩形槽、梯形槽或圆柱形槽等,当然,优选与煲盖磁性件221形状相同的形状,例如,煲盖磁性件221为扁圆柱形或中部具有通孔的扁圆柱形,则第二容纳槽26为圆形槽。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包括两个。所述驱动模块25,包括弹性复位单元251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开合盖组件252。
所述操作单元24,与所述煲盖21活动连接,通过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在两个开合盖组件252上。
所述两个开合盖组件252,位于所述煲盖21内,与所述操作单元24配合,在操作单元24的作用下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带动两个煲盖磁性件221转动改变两个不同磁极的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单元251,与所述开两个开合盖组件252固定连接,用于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撤销后使开合盖组件252复位以实现所述煲盖磁性件221的磁极位置复位。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煲盖磁性件221与两个煲体磁性件121吸合,具有较佳的密封效果。对操作单元24施加按压力或转动力,操作单元24作用在两个开合盖组件252上,开合盖组件252同时作用在两个煲盖磁性件221上,使用者对操作单元24施加按压或转动的外力,即可实现同时使两个煲盖磁性件221转动改变磁极的位置,从而能够使煲盖21开启;并且外力撤销后煲盖磁性件221在弹性复位单元251的作用下自行复位而不会影响煲盖21再次盖合且吸合在煲体11上,不但结构紧凑,而且操作便捷,在保持较佳的密封性的基础上,便捷的启闭煲盖21。其中,两个开合盖组件252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避免同向运动发生干涉。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煲体磁性件121的位置与煲盖磁性件221的位置相对应,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与煲体磁性件121数量相同,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煲盖磁性件221可以位于煲体11与煲盖21连接部相对位置的两侧并靠近煲盖21边缘,且对称布置,煲盖21受到更加平衡的吸合力,进一步增强了煲盖21与煲体11之间的密封性。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5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开合盖组件252,包括:滑动单元2521和转动单元2522。
所述操作单元24,与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配合,位于靠近两个转动单元2522之间的位置,在外力作用下使两个滑动单元2521反方向滑动。
所述滑动单元2521,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滑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单元2522连接,带动所述转动单元2522相对于所述煲盖21轴心旋转。
所述转动单元2522,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与所述煲盖磁性件221固定连接,轴心旋转以改变煲盖磁性件221两种不同磁极的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单元251,抵持在所述两个滑动单元2521之间,用于在外力撤销后使滑动单元2521带动转动单元2522复位。
如图5a、图5b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操作单元24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滑动单元2521的另一端与转动单元2522配合,转动单元2522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煲盖磁性件221固定在转动单元2522上。滑动单元2521与转动单元2522的偏心部连接,这样一来,在按压或旋转操作单元24以使滑动单元2521在煲盖21的底部212直线滑动运动,能够带动转动单元2522相对于煲盖21轴心旋转。其中,如图5c、图5d所示,操作单元24位于靠近两个转动单元2522之间的位置,滑动单元2521在煲盖21的底部212滑动运动而不会脱离煲盖21,弹性复位单元2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固定连接,两个滑动单元2521向相反方向运动时对弹性复位单元251拉伸或压缩,此时,弹性复位单元251具有弹性势能,复位时,弹性复位单元251收缩或伸长恢复原状时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复位。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24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上,同时,操作单元24同时作用在两个滑动单元2521上,从而两个煲盖磁性件221同时改变磁极的位置,使使用者操作更加省时省力。其中,上述实施例和下述实施例中的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粘接、铆接、焊接或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等;一个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与另一个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相对。滑动单元2521能够在煲盖21的底部212上直线滑动而不脱离煲盖21的底部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单元2522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包括:转动单元2522通过转轴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或者通过限位压盖213使转动单元2522能够旋转而不脱离转轴或限位压盖213。其中,转动单元2522通过转轴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可以包括:煲盖21的底部212上设有竖向的转轴,煲盖21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转动单元2522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转动从而转动单元2522轴心旋转;或者转轴与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转轴通过轴承与转动单元2522转动连接,转动单元2522在转轴上轴心旋转。转轴垂直于煲盖21的底部212。
如图5b、图5c、图5d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复位单元251包括:弹簧等可以弹性伸缩的弹性件,优选为圆柱弹簧。弹性复位单元25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滑动单元2521相对的端部固定连接,弹性复位单元251的两端也可以分别与靠近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相对端部的位置固定连接,弹性复位单元251的两端还可以分别套接在靠近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相对端部的位置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一容纳槽13位于煲体11内,第二容纳槽26位于煲盖21内,煲体磁性件121位于煲体11内部,煲盖磁性件221位于煲盖21内,开合盖组件252和弹性复位单元251均位于煲盖21内,煲盖磁性件221、开合盖组件252和弹性复位单元251不会裸露在外,替代相关技术中煲盖21和煲体11的通过机械扣位扣合连接的结构,煲盖21与煲体11接触的面上平整光滑,非常易于清洁,使用过程中省时省力。其中,转动单元2522与第二容纳槽26转动配合。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按钮和煲盖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单元24,包括:按钮242。
所述按钮242,与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按钮242与煲盖21的顶部211活动连接,能够在煲盖21上上下运动而不脱离煲盖21。本实施例中,煲盖21的顶部211开设有安装按钮242的安装通孔2111,按钮242包括按钮盖2421和卡爪241,按钮盖2421的背面固设有向安装通孔2111延伸卡爪241,卡爪241包括固定部2411,固定部2411的一端与按钮242的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通孔2111向安装通孔2111的外侧凸起形成卡合部2412,卡合部2412卡在安装通孔2111的边缘,固定部2411与安装通孔2111的侧壁滑动接触以使按钮盖2421可以在煲盖21上上下运动而不脱离煲盖2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盖21的顶部211开设有安装凹槽2112,按钮242位于安装凹槽2112内,安装通孔2111位于安装凹槽2112的槽底上,按钮242可容纳在安装凹槽2112内,结构紧凑,同时,安装凹槽2112也可以对按钮242向下运动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钮242可以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上,也可以通过连接件(例如驱动单元2523)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上。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7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按钮242,包括:按钮盖2421和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
所述按钮盖2421,与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243,位于所述按钮盖2421的背面,面向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所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相背对或相面对。
所述开合盖组件252,还包括第二驱动斜面253。
所述第二驱动斜面253,与第一驱动斜面243平行,且与第一驱动斜面243滑动接触,固定于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按钮242直接与滑动单元2521配合,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上,本实施例中通过按钮242操作启闭煲盖21,按钮242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上,使用省时省力。本实施例中,按钮盖2421的背面固设有上述卡爪241,卡爪241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用于按钮盖2421与煲盖21活动连接。第一驱动斜面243固定于按钮盖2421的背面,一个第一驱动斜面243可与一个第二驱动斜面253滑动接触,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相背或者相向,这样一来,按钮盖2421向靠近煲盖21的底部212方向(向下)运动,第一驱动斜面243推动第二驱动斜面253,会产生使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向靠近或远离转动单元2522的方向运动的分力,从而推动滑动单元2521在煲盖21的底部212上直线滑动,进而使两个滑动单元2521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在向下按压按钮盖2421时,通过驱动斜面配合可以将上下竖直方向的运动改变方向以带动滑动单元2521横向直线滑动运动,如图5c、图5d所示,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卸维护。
如图7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按钮242,还包括两个安装柱244。
所述安装柱244,一端与按钮盖2421的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煲盖21内部延伸,与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滑动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安装柱244对称设置在按钮盖2421上,第一驱动斜面243位于所述安装柱244的另一端上,煲盖21的顶部211开有两个第一通孔2113,安装柱244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113,安装柱244与第一通孔2113滑动接触。本实施例中,安装柱244便于按钮242的装配和使用。
如图7a、图5c、图5d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相背(相背对设置),两个第二驱动斜面253相向(相面对设置),通过外力按压按钮盖2421向下运动,第一驱动斜面243推动第二驱动斜面253,会产生使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向靠近转动单元2522的方向运动的分力,从而推动滑动单元2521在煲盖21的底部212上滑动,进而使两个滑动单元2521向相背离的方向运动,同时带动两个转动单元2522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运动,且对弹性复位单元251拉伸。外力撤销后,弹性复位单元251会收缩恢复原状,从而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相向运动复位,进而带动转动单元2522和按钮242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相向(相面对设置),两个第二驱动斜面253相背(相背对设置),通过外力按压按钮盖2421向下运动,进而能够产生与上述实施例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运动,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g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斜面253位于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为直线型,第二驱动斜面253位于末端,按压按钮盖2421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上,较为省力。如图7a所示,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还可以向垂直于滑动单元2521滑动方向的方向延伸,此时滑动单元2521类似L型,L型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第二驱动斜面253位于竖直段的末端,竖直段还可以向其他方向延伸,可以根据按钮盖2421在煲盖21上的位置进行延伸设置,水平段与滑动单元2521的滑动方向平行,这样一来,便于按钮盖2421的布置和装配。
优选的,两个煲盖磁性件221可以位于煲体11与煲盖21连接部相对位置的两侧并靠近煲盖21边缘,且对称布置,煲盖磁性件221固设在转动单元2522上,按钮盖2421位于靠近两个转动单元2522之间的位置,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均位于靠近两个转动单元2522之间的位置,如图5c、图5d所示,滑动单元2521可近似横向滑动,也即是滑动单元2521的滑动方向可以与盖本体20的横轴平行,也可以与盖本体20的横轴不完全平行近似平行的方向。
如图7f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斜面243与按钮盖2421背面之间的角θ的范围为120度~150度。优选的,θ=135度。
如图7c、图7d、图7e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按钮242还包括两个按钮弹簧245;按钮弹簧245套设在安装柱244上,按钮弹簧245的两端抵持在按钮盖2421背面和第一通孔2113周围,当在外部按压里作用下,按钮盖2421向下运动,按钮弹簧245被压缩,按压力撤销后,按钮弹簧245恢复原状可以将按钮盖2421带动向上运动复位,在滑动单元2521的带动下按钮盖2421能够复位的基础上,按钮弹簧245进一步辅助按钮盖2421尽快复位而不影响再次按压。本实施例中,按钮盖2421位于安装凹槽2112内,安装凹槽2112的槽口与煲盖21的顶部211的外表面齐平,第一通孔2113位于安装凹槽2112的槽底上,按钮弹簧245抵持在安装凹槽2112的槽底上和按钮盖2421背面之间,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按钮盖2421的顶面与安装凹槽2112的槽口齐平,这样一来,不但煲盖21的外表面光滑平整,易于清洁,而且结构紧凑,节约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钮242也可以通过连接件(例如驱动单元2523)间接作用在滑动单元2521上。
图8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8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盖组件252,还包括:驱动单元2523。
所述驱动单元2523,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与所述按钮242滑动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活动连接。
在外部按压力作用下所述按钮242朝向靠近所述煲体11的方向运动,使所述驱动单元2523的两端以驱动单元2523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处为基点水平摆动,驱动单元2523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滑动单元2521直线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523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驱动单元2523的两端以驱动单元2523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处为基点摆动,也即是在平行于煲盖21的底部212的面内摆动。其中,煲盖21的底部212上固定有垂直于煲盖21的底部212的连接轴25231,驱动单元2523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轴25231的上端可以设置有压帽等部件,压帽使驱动单元2523不脱离连接轴。驱动单元2523的的另一端能够带动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运动。如图8b、图8c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外部按压力作用下,按钮242向下运动作用在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驱动单元2523的两端摆动,驱动单元2523的另一端摆动带动滑动单元2521沿直线滑动运动,滑动单元2521带动转动单元2522轴心旋转。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单元2523摆动带动滑动单元2521运动从而完成煲盖21的开启,因此,驱动单元2523的摆动幅度较大能够增加滑动单元2521滑动的行程,进而增加了转动单元2522旋转的角度,使煲盖磁性件221的磁极能够较易到达旋转后的位置,能够及时开启煲盖21。
图8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8d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按钮242,包括:按钮盖2421和第一驱动斜面243。
所述按钮盖2421,与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243,位于所述按钮盖2421的背面,面向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所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相背对或相面对。
所述开合盖组件252,还包括第二驱动斜面253。
所述第二驱动斜面253,与第一驱动斜面243平行,且与第一驱动斜面243滑动接触,位于所述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驱动斜面253位于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按钮盖2421向靠近煲盖21的底部212方向(向下)运动,第一驱动斜面243推动第二驱动斜面253,会产生使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摆动的分力,从而驱动单元2523的另一端向相同的方向摆动,进而带动滑动单元2521滑动运动。两个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分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摆动,两个驱动单元2523的另一端分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摆动,进而两个驱动单元2523的另一端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相背离或相向的滑动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按钮盖2421和驱动斜面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
如图8b、图8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斜面243固设于安装柱244的另一端上,上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相背(相背对设置),两个第二驱动斜面253相向(相面对设置),通过外力按压按钮盖2421向下运动,第一驱动斜面243推动第二驱动斜面253,会产生使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摆动的分力,两个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相互远离而相背离摆动,两个驱动单元2523的另一端相互靠近而相向摆动,进而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相向滑动运动,同时带动两个转动单元2522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运动,且对弹性复位单元251压缩。外力撤销后,弹性复位单元251会伸长恢复原状,从而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相背离滑动运动复位,进而转动单元2522和按钮242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上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243相向(相面对设置),两个第二驱动斜面253相背(相背对设置),通过外力按压按钮盖2421向下运动,进而能够产生与上述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运动,在此不再赘述。
图9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9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滑动单元2521,一端固设有第一连接通孔2524。
所述驱动单元2523,另一端固设有驱动柱2525。
所述驱动柱2525,朝向靠近所述煲体11的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524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523的一端具有第二驱动斜面253,另一端固设有驱动柱2525。驱动单元2523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可以为杆状或长板状,驱动柱2525靠近煲体11的一端穿入第一连接通孔2524内且能够在第一连接通孔2524内滑动而不脱离第一连接通孔2524,驱动柱2525与第一连接通孔2524的孔壁滑动接触,驱动柱2525的最大直径略小于第一连接通孔2524的最小直径。驱动单元2523装配后,驱动柱2525伸入第一连接通孔2524不会脱离第一连接通孔2524。驱动单元2523的另一端的摆动运动带动滑动单元2521直线滑动运动,摆动运动既有弧线运动也有位移运动,驱动柱2525在摆动的过程中在第一连接通孔2524内滑动的同时带动滑动单元2521直线滑动,从而在驱动单元2523的摆动运动转变成直线滑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发生卡死,驱动单元2523和滑动单元2521的运动更加顺畅。
如图9b所示,优选的,第一连接通孔2524的形状为腰型孔或椭圆形孔,驱动柱2525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第一连接通孔2524的长轴与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轨迹垂直,第一连接通孔2524的短轴略大于驱动柱2525的最大直径,因此,驱动柱2525摆动带动滑动单元2521滑动的行程较大,进而转动单元2522能够旋转到位。
图10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如图10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操作单元24,包括:旋钮246和主动齿轮247。
所述旋钮246,位于所述煲盖21上,与所述煲盖21转动配合,凸出于所述煲盖21的表面。
所述主动齿轮247,位于所述煲盖21内部,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与所述旋钮246固定连接,在旋钮246转动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煲盖21轴心旋转。
所述滑动单元2521,一端为齿条,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247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单元2521,在所述主动齿轮247的带动下向与所述齿条的运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0a、图10b所示,旋钮246与主动齿轮247固定连接,主动齿轮247通过齿轮轴2471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连接,齿轮轴2471固定于在煲盖21的底部212,齿轮轴2471轴向垂直于煲盖21的底部212,主动齿轮247与齿轮轴2471转动连接,主动齿轮247相对于齿轮轴2471转动。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为齿条状,与主动齿轮247啮合;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齿条分别位于主动齿轮247的两侧,主动齿轮247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齿条反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反方向滑动。外部转动力旋拧旋钮246,旋钮246带动主动齿轮247转动,从而主动齿轮247带动两个滑动单元2521相向滑动运动,例如,如图10c、图10d所示,逆时针旋拧旋钮246,两个滑动单元2521相向滑动运动,带动转动单元2522轴心旋转,即可实现同时使两个煲盖磁性件221转动改变磁极的位置,从而能够使煲盖21开启,此时,弹性复位单元251被压缩,产生弹性势能;外部转动力撤销后,弹性复位单元251需要恢复原状,在弹性复位单元251的作用下滑动单元2521复位,转动单元2522复位,煲盖磁性件221复位,主动齿轮247和旋钮246也复位,等待下一次旋拧操作。
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单元251可以位于滑动单元2521的齿条的下方的端部上。一个齿条的一端部固设有限位部2526,限位部2526靠近所在滑动单元2521的另一端,且向另一齿条延伸,当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齿条相向运动时,另一个齿条会靠近一个齿条上的限位部2526,以实现齿条运动行程的限位,也即是滑动单元2521运动行程的限位,当另一齿条接触限位部后无法继续运动,则无法继续旋拧旋钮246。其中,限位部向滑动单元2521外侧延伸能够阻挡另一齿条。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限位部,煲盖磁性件221的磁极转动到与煲体磁性件121同极相斥的位置时,煲盖21可以打开,此时不再旋拧旋钮246即可。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两个滑动单元2521的滑动轨迹尽量在一条直线上,其中一个滑动单元2521的一端可以为L型,并配合旋钮246的位置,如图10c所示,L型的竖直段垂直与滑动单元2521的滑动轨迹,水平段平行于滑动单元2521的滑动轨迹,并且齿条位于水平段上。
本实施例中,旋钮246和主动齿轮247的旋转运动带动滑动单元2521滑动,在将旋钮246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到位后)煲盖21才会开启,不仅提高了开合盖装置23的可靠性,还能够避免误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如图10a、图10e、图10f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旋钮246的形状包括圆柱体,煲盖21的顶部211开设有第二通孔2114,第二通孔2114为圆孔,旋钮246穿入第二通孔2114与主动齿轮247固定连接,旋钮246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二通孔2114的最大直径,旋钮246能够在第二通孔2114内旋转。旋钮246靠近主动齿轮247的端部上固设有环形的限位台2461,限位台2461沿旋钮246的径向向外延伸,旋钮246穿入第二通孔2114,煲盖21的顶部211压在限位台2461上,也即是第二通孔2114周部压在限位台2461上,也即是限位台2461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二通孔2114的最大直径,这样一来,旋钮246在第二通孔2114内转动而不会脱离第二通孔2114,对旋钮246的轴向进行限位。其中,主动齿轮247朝向煲盖21的顶部211的齿轮面的轴心处固设有卡接柱2472,卡接柱2472的侧壁上具有凸筋2473,旋钮246中部固设有与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紧固配合的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由旋钮246朝向煲体11的一侧向主动齿轮247延伸,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一体成型,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一体成型。优选的,卡接柱2472为圆柱形,凸筋2473为近似长方体,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的形状与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的形状相匹配,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紧固的套在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上,凸筋2473能够防止卡接套2462与卡接柱2472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防止旋钮246和主动齿轮247发生相对转动。
图1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座结构示意图。
如图11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转动单元2522,包括:承载座25221。
所述承载座25221,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朝向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的部分与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朝向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与所述煲盖磁性件22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单元2521滑动带动承载座25221旋转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a、图9a、图10b所示,煲盖磁性件221设置在承载座25221上,承载座25221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承载座25221与滑动单元2521活动连接,将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因此,使承载座25221的旋转运动更加顺畅,避免发生卡死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开合盖组件252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实施例中转动单元2522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的结构,承载座25221通过相同的结构(转轴或限位压盖213)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煲盖磁性件221与承载座25221同轴旋转。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承载座252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槽25222。
所述煲盖磁性件221,固定于所述容置槽25222内。
在该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固定于容置槽25222内,节约装配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上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N极和至少一个S极。煲盖磁性件221的形状可以为扁圆柱形,容置槽25222的形状与煲盖磁性件221的形状相匹配,为圆形槽。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盖磁性件221,与所述容置槽25222内壁接触的端面上开有至少一个缺口2211。
所述容置槽25222,内壁上固设有固定凸起25223。
所述固定凸起25223,位于所述缺口2211内,与所述缺口2211紧固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与容置槽25222过盈配合以固定煲盖磁性件221,同时,固定凸起25223和缺口2211能够防止煲盖磁性件221相对于容置槽25222发生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座25221与第二容纳槽26的槽底转动配合。承载座25221部分或全部位于第二容纳槽26内。
图11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座和滑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如图11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滑动单元2521,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连接通孔2527。
所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转动连接件25224。
所述转动连接件25224,位于所述承载座25221偏离旋转中心的位置,一端与所述承载座252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的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二通孔2114内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527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25224穿入第二连接通孔2527内且能够在第二连接通孔2527内滑动而不脱离第二连接通孔2527,转动连接件25224与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孔壁滑动接触,转动连接件25224的最大直径略小于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最小直径。滑动单元2521装配后,转动连接件25224伸入第二连接通孔2527不会脱离第二连接通孔2527,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运动转变为承载座25221的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既有弧线运动也有位移运动,滑动单元2521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转动连接件25224在第二连接通孔2527内滑动,从而将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运动转变成承载座25221的旋转运动,这样一来,防止承载座25221旋转过程中卡死,最终将按压按钮盖2421上下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优选的,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形状为腰型孔或椭圆形孔,与第一连接通孔2524的形状相同,转动连接件25224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长轴与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轨迹垂直,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短轴略大于转动连接件25224的最大直径,因此,进而转动单元2522能够顺畅的旋转到位。
图1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2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盖本体20,还包括:两个限位压盖213。
所述限位压盖213,位于所述煲盖21的内部,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承载座25221限位在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
所述限位压盖213,开设有限位通孔2131。
所述限位通孔2131的孔壁为圆弧形状。
所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限位件25225。
所述限位件25225,与所述承载座252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的部分固定连接,穿过所述限位通孔2131,与所述限位通孔2131转动配合,与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9a、图10b、图7a、图12a、图12b所示,一个限位压盖213与一个转动单元2522配合,限位件25225穿过限位通孔2131后,则限位压盖213压在承载座25221上方,限位压盖213与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限位压盖213与煲盖21的底部212具有一定的空间,承载座25221能够旋转运动而不脱离限位压盖213和煲盖21。限位件25225与限位通孔2131转动配合,从而承载座25221与限位压盖213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限位通孔2131的形状包括圆形孔,承载座25221的形状包括圆柱体,限位件25225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或圆柱且与限位通孔2131匹配,也即是限位件25225的最大直径略小于限位通孔2131的最小直径,限位通孔2131的最大直径小于承载座25221的最小直径,所以,限位件25225可以在限位通孔2131内转动,从而承载座25221可以在限位通孔2131的限位下进行旋转。滑动单元2521的另一端与限位件25225活动连接,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运动能够转变为承载座25221的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限位压盖213将承载座25221限位在煲盖21上,使承载座25221既能够旋转运动又不会脱离煲盖21,而且旋转运动更加顺畅灵活,进而使煲盖磁性件221能够及时旋转到位。其中,限位压盖213可以与煲盖21的底部212螺纹连接或卡扣紧固连接,不仅避免煲盖磁性件221旋转到同性相斥状态时承载座25221在磁性排斥力的作用下松脱,还便于拆卸维护。
如图12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辅助旋转件25226。
所述辅助旋转件25226,一端与所述承载座252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接触,且另一端的端面为向煲盖21的底部212凸起的弧面。
在该实施例中,辅助旋转件25226固定在承载座25221朝向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上,位于该端面的中部,辅助旋转件25226的另一端与煲盖21的底部212接触,且另一端的端面为凸起的弧面,辅助旋转件25226的另一端伸出承载座25221的端面外一定长度,以使承载座25221的端面与煲盖21的底部212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H(2mm≥H≥0.1mm)。在承载座25221旋转过程中,则是辅助旋转件25226的另一端的端面与煲盖21的底部212摩擦,也即是弧面的最底端较小面积与煲盖21的底部212摩擦,因此,减小了承载座25221旋转运动过程的受到煲盖21的底部212的摩擦力,以使承载座25221旋转运动更加顺畅,操作按钮242或旋钮246更加省力。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辅助旋转件25226,位于所述容置槽25222内,一端与所述容置槽25222的槽底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槽25222外部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接触。其中,煲盖磁性件221朝向煲体磁性件121的端面与容置槽25222的槽口平齐,则辅助旋转件25226延伸出容置槽25222的槽口最大长度为H(2mm≥H≥0.1mm)。
所述煲盖磁性件221,穿过所述辅助旋转件25226,并固定于所述容置槽25222内。
在该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固定于容置槽25222内,节约装配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上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N极和至少一个S极。煲盖磁性件221的形状可以为扁圆柱形或圆环状,容置槽25222的形状与煲盖磁性件221的形状相匹配,为圆形槽。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盖磁性件221,与所述容置槽25222内壁接触的端面上开有缺口2211。
所述容置槽25222,内壁上固设有固定凸起25223。
所述固定凸起25223,位于所述缺口2211内,与所述缺口2211紧固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与容置槽25222过盈配合以固定煲盖磁性件221,同时,固定凸起25223和缺口2211能够防止煲盖磁性件221相对于容置槽25222发生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旋转件25226与第二容纳槽26的槽底转动配合。承载座25221部分或全部位于第二容纳槽26内。限位件25225的尺寸(半径)小于承载座25221的尺寸(半径)。
图1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合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2b、图12d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滑动单元2521,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连接通孔2527。
所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转动连接件25224。
所述转动连接件25224,位于所述承载座25221偏离旋转中心的位置,一端与所述限位件25225固定连接,另一端由所述限位通孔2131伸出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527滑动连接,以在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滑动带动下沿所述限位通孔2131的孔壁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件25225通过转动连接件25224与滑动单元2521活动连接。转动连接件25224穿入第二连接通孔2527内切能够在第二连接通孔2527内滑动而不脱离第二连接通孔2527,转动连接件25224与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孔壁滑动接触,转动连接件25224的最大直径略小于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最小直径。滑动单元2521装配后,转动连接件25224伸入第二连接通孔2527不会脱离第二连接通孔2527,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运动转变为承载座25221的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既有弧线运动也有位移运动,滑动单元2521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转动连接件25224在第二连接通孔2527内滑动移动,转动连接件25224沿限位通孔2131的孔壁运动,转动连接件25224做圆周运动带动承载座25221旋转,从而将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运动转变成承载座25221的旋转运动,这样一来,防止承载座25221旋转过程中卡死,最终将按压按钮盖2421上下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优选的,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形状为腰型孔或椭圆形孔,与第一连接通孔2524的形状相同,转动连接件25224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长轴与滑动单元2521的直线滑动轨迹垂直,第二连接通孔2527的短轴略大于转动连接件25224的最大直径,因此,进而转动单元2522能够顺畅的旋转到位。
图1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3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盖本体20,还包括:至少两对滑动限位筋27,一对包括两个滑动限位筋27。
所述滑动限位筋27,位于所述煲盖21的内部,固定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上。
所述一对滑动限位筋27,位于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两侧,与所述滑动单元2521卡合,且与所述滑动单元2521滑动接触。
所述滑动单元2521,为杆状,在所述两个滑动限位筋27之间可沿所述滑动单元2521的轴向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滑动限位筋27的数量包括至少两对,一对包括两个滑动限位筋27。一个滑动单元2521与一对滑动限位筋27配合,两个滑动单元2521分别与两对滑动限位筋27配合。滑动单元2521通过两个滑动限位筋27能够在煲盖21的底部212上直线滑动而不脱离煲盖21的底部212。滑动单元2521为杆状,可在两个滑动限位筋27之间沿轴向滑动运动。两个滑动限位筋27位于滑动单元2521的两侧,相对设置,滑动限位筋27的一端与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煲盖21的顶部211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滑动限位筋27的另一端固设有卡接部,卡接部朝向滑动单元2521凸起,卡接部位于滑动单元2521上方,因此,滑动限位筋27能够将滑动单元2521限位在煲盖21的底部212上,滑动单元2521与滑动限位筋27滑动接触,可以在滑动限位筋27之间沿长轴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滑动限位筋27使滑动单元2521在煲盖21的底部212运动而不易脱离煲盖21的底部212,不但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而且滑动单元2521可拆卸,便于装配和维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滑动限位筋27的数量包括至少两对,一对包括两个滑动限位筋27,或者滑动限位筋27的数量可以包括四对、六对或八对等偶数个数量,一个滑动单元2521与至少一对滑动限位筋27配合,也可以与两对或三对滑动限位筋27配合。当一个滑动单元2521与一对滑动限位筋27配合时,滑动限位筋27可以位于靠近滑动单元2521中部的位置上,尽量使滑动单元2521受力平衡。
如图13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滑动限位筋27的数量可以包括四对,也即是每个滑动单元2521与两对滑动限位筋27配合,也即是每个滑动单元2521与四个滑动限位筋27配合。此时,每对中的两个滑动限位筋27相对设置,两对滑动限位筋27分别位于靠近滑动单元2521两端的位置。
如图13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本体20还包括两对滑动限位挡板28。
滑动限位挡板28,位于煲盖21的内部,长轴沿滑动单元2521的长轴延伸,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板面朝向滑动单元2521。
滑动单元2521,位于一对滑动限位挡板28之间。
具体的,一对滑动限位挡板28包括两个滑动限位挡板28,一个滑动单元2521与一对滑动限位挡板28配合。两个滑动限位挡板28分别位于一个滑动单元2521两侧,滑动单元2521可以沿滑动限位挡板28的长轴方向滑动。滑动限位挡板28的板面与滑动单元2521之间具有较小的缝隙或滑动接触。本实施例中,滑动限位挡板28对滑动单元2521具有导向作用,提高了滑动单元2521运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一个滑动单元2521与两对滑动限位筋27配合时,该两对滑动限位筋27可以位于靠近滑动限位挡板28的两端的位置,这样一来,滑动单元2521受力较为平衡。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包括一个。
所述驱动模块25,包括开合盖组件252。
所述开合盖组件252,包括:转动单元2522。
所述操作单元24,包括:旋钮246。
所述旋钮246,位于所述煲盖21上,与煲盖21的顶部211转动配合,凸出于所述煲盖21的表面。
所述转动单元2522,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与所述旋钮246固定连接,与所述煲盖磁性件221固定连接,在旋钮246的转动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煲盖21可轴心旋转,所述转动单元2522的转轴与煲盖21的底部212垂直。
在该实施例中,煲体磁性件121的数量为一个,煲盖磁性件221的数量也为一个,转动单元2522的数量为一个,煲体磁性件121可以位于煲体11与煲盖21连接的连接部相对的位置上(如图3c所示),且位于煲体11上经过煲盖21与煲体11的连接部的中轴线上,此时,煲盖磁性件221的位置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应,煲盖磁性件221位于煲盖21的中轴线上,当然,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也可以位于煲体11和煲盖21环形区域的其他位置上。本实施例中,通过旋拧旋钮246来作用在转动单元2522上,从而进行启闭煲盖21的操作。本实施例中,开合盖组件252作用在煲盖磁性件221上,能够使煲盖磁性件221发生转动,煲盖磁性件221转动后,其磁极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在需要开启煲盖21时,通过旋钮246使煲盖磁性件221转动,煲盖磁性件221的磁极位置进而发生变化,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的磁极改变,例如,煲盖21闭合时,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需要开启煲盖21时,操作旋钮246使转动单元2522带动煲盖磁性件221转动,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同性相斥的情况下煲盖21开启;再次需要闭合煲盖21时,旋拧旋钮246,转动单元2522复位,煲盖磁性件221转动复位,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异性相吸的情况下煲盖21吸合在煲体11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煲体磁性件121和一个煲盖磁性件221实现启闭煲盖21,旋钮246在外部转动力的作用下直接带动转动单元2522旋转,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如图3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煲体磁性件121固定于第一容纳槽13内,第一容纳槽13位于所述煲体11内,且靠近所述煲体11的表面(如图3e所示)。或者,所述第一容纳槽13,位于所述煲体11与煲盖21相接触的表面,且所述煲体磁性件1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3的槽口平齐(如图3f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第二容纳槽26位于煲盖21内,开设在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上。转动单元2522位于第二容纳槽26内,与第二容纳槽26转动配合。
图1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5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2522,包括承载座25221。
所述承载座25221,位于所述煲盖21内,与所述煲盖21转动配合,朝向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的部分与所述旋钮246固定连接,朝向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与所述煲盖磁性件221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述实施例中转动单元2522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的结构,承载座25221通过相同的结构(转轴或限位压盖213)与煲盖21的底部212转动配合,承载座25221不会脱离转轴或限位压盖213(如图11a所示)。如图15a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承载座25221与旋钮246固定连接,通过外部转动力旋拧旋钮246,旋钮246直接作用在转动单元2522上使转动单元2522旋转。本实施例中,旋拧旋钮246,承载座25221随之旋转运动,煲盖磁性件221随之旋转运动,煲盖磁性件221的两个不同的磁极改变位置。承载座25221与旋钮246和煲盖磁性件221连接,从而使煲盖磁性件221转动更加可靠能够及时旋转到位以实现及时开启煲盖21。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承载座25221上开设有容置槽25222,煲盖磁性件221固定于容置槽25222内,容置槽25222的内壁上固设有固定凸起25223,煲盖磁性件221上开有至少一个缺口2211,固定凸起25223和缺口2211紧固配合。
如图14、图15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旋钮246的形状包括圆柱体,煲盖21的顶部211开设有第三通孔2115,第三通孔2115为圆孔,旋钮246穿入第三通孔2115与承载座25221固定连接,旋钮246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三通孔2115的最大直径,旋钮246能够在第三通孔2115内旋转,旋钮246与承载座25221固定连接,旋钮246不会脱离承载座25221。其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卡接柱2472固定于承载座25221朝向煲盖21的顶部211的部分的轴心处。卡接柱2472的侧壁上具有凸筋2473,旋钮246中部固设有与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紧固配合的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由旋钮246朝向煲体11的一侧向承载座25221延伸,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一体成型,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一体成型。优选的,卡接柱2472为圆柱形,凸筋2473为近似长方体,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的形状与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的形状相同,卡接套2462和卡接槽2463紧固的套在卡接柱2472和凸筋2473上,凸筋2473能够防止卡接套2462与卡接柱2472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防止旋钮246和承载座25221发生相对转动。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盖21,还包括:两个限位柱30。
所述两个限位柱30,位于所述煲盖21内,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转动限位筋40。
所述转动限位筋40,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柱30之间,与所述承载座25221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座25221轴心旋转带动所述转动限位筋40由靠近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移动至靠近另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以使所述煲盖磁性件221的两个不同的磁极改变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柱30的一端与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转动限位筋40与承载座25221固定连接,且转动限位筋40朝向两个限位柱30之间凸起,转动限位筋40可在两个限位柱30之间运动。承载座25221旋转带动转动限位筋40在两个限位柱30之间运动,当转动限位筋40由靠近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移动至靠近另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时,承载座25221旋转的角度使煲盖磁性件221的两种不同的磁极位置改变到预设位置上,预设位置是与煲体磁性件121极性相同的磁极相对或极性不同的磁极相对。例如,承载座25221在未旋转时,煲盖21闭合,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旋拧旋钮246,承载座25221随之旋转运动,煲盖磁性件221随之旋转运动,当转动限位筋40由靠近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移动至靠近另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时,煲盖磁性件221旋转一定角度,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同性相斥的情况下进而煲盖21开启。当需要闭合煲盖21时,反方向旋拧旋钮246,承载座25221随之旋转运动,煲盖磁性件221随之旋转运动,当转动限位筋40由靠近另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移动至靠近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时,煲盖磁性件221的N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S极相对,煲盖磁性件221的S极与煲体磁性件121的N极相对,异性相吸的情况下煲盖21吸合在煲体11上。转动限位筋40在两个限位柱30之间转动的角度为煲盖磁性件221磁极位置改变所需转动的角度。其中,转动限位筋40可以位于靠近承载座25221的边缘处。
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0和转动限位筋40能够使承载座25221转动到位后进行限位,无法继续转动,从而使煲盖磁性件221能够较为准确的转动到位,形成与煲体磁性件121同性相斥或异性相吸,不仅避免过度转动导致结构损坏,还能够便捷准确的进行操作。
图1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7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盖21,还包括:限位压盖213。
所述限位压盖213,位于所述煲盖21内,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开设有限位通孔2131。限位通孔2131的孔壁为圆弧形
所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限位件25225。
所述限位件25225,与所述承载座252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顶部211的部分固定连接,穿过所述限位通孔2131,与所述限位通孔2131转动配合,与所述旋钮246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限位件25225穿过限位通孔2131后,则限位压盖213压在承载座25221上方,限位压盖213与煲盖21的底部212固定连接,限位压盖213与煲盖21的底部212具有一定的空间,承载座25221能够旋转运动而不脱离限位压盖213和煲盖21。限位件25225与限位通孔2131转动配合,从而承载座25221与限位压盖213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如图17b所示,限位通孔2131的形状包括圆形孔或圆弧形孔,承载座25221的形状包括圆柱体,限位件25225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或圆柱且与限位通孔2131匹配,也即是限位件25225的最大直径略小于限位通孔2131的最大直径,所以,限位件25225可以在限位通孔2131内转动,从而承载座25221可以在限位通孔2131的限位下进行旋转。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承载座25221或限位件25225与旋钮246固定连接,旋拧旋钮246,承载座25221随旋钮246旋转。本实施例中,限位压盖213将承载座25221限位在煲盖21上,使承载座25221既能够旋转运动又不会脱离煲盖21,而且旋转运动更加灵活可靠,进而使煲盖磁性件221能够及时旋转到位。其中,限位压盖213可以与煲盖21的底部212螺纹连接,便于拆卸维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限位件25225为圆环状时(如图17b所示),卡接柱2472位于限位件25225环形内,卡接柱2472的一端与承载座25221朝向煲盖21的顶部211的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限位通孔2131;当限位件25225为圆柱体时,卡接柱2472的一端与限位件2522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限位通孔2131,则限位件25225位于卡接柱2472和承载座25221之间。限位件25225的尺寸(半径)小于承载座25221的尺寸(半径),限位通孔2131的尺寸(半径)小于承载座25221的尺寸(半径)。
如图11b、图12c、图15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上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辅助旋转件25226。
所述辅助旋转件25226,一端与所述承载座25221朝向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接触,且另一端的端面为向煲盖21的底部212凸起的弧面。
在该实施例中,辅助旋转件25226固定在承载座25221朝向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上,位于该端面的中部,辅助旋转件25226的另一端与煲盖21的底部212接触,且另一端的端面为凸起的弧面,辅助旋转件25226的另一端伸出承载座25221的端面外一定长度,以使承载座25221的端面与煲盖21的底部212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H(2mm≥H≥0.1mm)。在承载座25221旋转过程中,则是辅助旋转件25226的另一端的端面与煲盖21的底部212摩擦,也即是弧面的最底端较小面积与煲盖21的底部212摩擦,因此,减小了承载座25221旋转运动过程的受到煲盖21的底部212的摩擦力,以使承载座25221旋转运动更加顺畅,操作按钮242或旋钮246更加省力。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上述辅助旋转件25226,位于所述容置槽25222内,一端与所述容置槽25222的槽底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槽25222外与所述煲盖21的底部212接触。
所述煲盖磁性件221,穿过所述辅助旋转件25226,并固定于所述容置槽25222内。
在该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固定于容置槽25222内,节约装配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上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N极和至少一个S极。煲盖磁性件221的形状可以为扁圆柱形,容置槽25222的形状与煲盖磁性件221的形状相匹配,为圆形槽。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上述煲盖磁性件221,与所述容置槽25222内壁接触的端面上开有缺口2211。
所述容置槽25222,内壁上固设有固定凸起25223。
所述固定凸起25223,位于所述缺口2211内,与所述缺口2211紧固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与容置槽25222过盈配合以固定煲盖磁性件221,同时,固定凸起25223和缺口2211能够防止煲盖磁性件221相对于容置槽25222发生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辅助旋转件25226与第二容纳槽26的槽底转动配合。承载座25221部分或全部位于第二容纳槽26内。
如图17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盖21,还包括:两个限位柱30;
所述两个限位柱30,位于所述煲盖21内,与所述限位压盖213固定连接,靠近所述限位通孔2131。
所述转动单元2522,还包括转动限位筋40。
所述转动限位筋40,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柱30之间,与所述承载座25221或限位件25225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座25221转动带动所述转动限位筋40由靠近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移动至靠近另一个限位柱30的位置以使所述煲盖磁性件221的两个不同的磁极改变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限位柱30固定于限位压盖213上,限位柱30位于靠近限位通孔2131的位置,其中,限位柱30可以位于限位压盖213朝向煲盖21的顶部211的端面上或朝向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上(上端面上或下端面上);当限位柱30位于限位压盖213朝向煲盖21的顶部211的端面上时,限位柱30朝向煲盖21的顶部211方向延伸,转动限位筋40与限位件25225固定连接(如图17b所示)。当限位柱30位于限位压盖213朝向煲盖21的底部212的端面上时,限位柱30朝向煲盖21的底部212方向延伸,转动限位筋40与承载座25221的边缘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0位于限位压盖213上,在便捷准确的操作的同时使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17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限位通孔2131,包括:转动子孔31和限位子孔32。
所述转动子孔31,与所述限位子孔32连通。
所述限位柱30,位于所述转动子孔31和限位子孔32的相接处。
所述转动限位筋40,位于所述限位子孔32内。
所述限位件25225,与所述转动子孔31转动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转动子孔31和限位子孔32均为圆弧形孔,转动子孔31和限位子孔32连通后具有两个相接的位置,两个限位柱30分别位于该两个相接的位置处。转动限位筋40在限位子孔32内移动且通过限位柱30实现限位,能够使开合盖装置23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约装配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限位筋40位于限位件25225上,限位件25225的尺寸(半径)小于承载座25221的尺寸(半径),承载座25221的半径大于转动子孔31的半径。限位件25225的半径略小于转动子孔31的半径,以使限位件25225能够在转动子孔31内沿转动子孔31的孔壁旋转。
如图3b、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煲体磁性件121,包括两个N极和两个S极,且所述N极和所述S极相间分布。
所述煲盖磁性件221,包括两个N极和两个S极,且所述N极和所述S极相间分布。
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的形状均包括扁圆柱形或中部具有通孔的扁圆柱形。
在所述转动单元2522复位时,所述煲盖磁性件221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应的位置磁极相反,在所述转动单元2522转动之后,所述煲盖磁性件221与煲体磁性件121相对应的位置磁极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均为扁圆柱形或中部具有通孔的扁圆柱形(圆环状)。煲体磁性件121和煲盖磁性件221均为多极充磁结构,即一个端面上设置至少一个N极和至少一个S极,本实施中一个端面包括两个N极和两个S极,两种不同的磁极相间分布,也即是N极和N极相对,S极和S极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相间分布的磁极能够使煲盖磁性件221转动较小的角度就能够实现启闭煲盖21,操作便捷且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煲盖磁性件221和煲体磁性件121的材料包括强磁性的钕铁硼、钐钴或铝镍钴材质。
图18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弹性铰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如图18a、图18d、图18e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10,还包括:弹性铰接单元14。
所述弹性铰接单元14,与所述煲体11固定连接,与所述煲盖21铰接。
所述弹性铰接单元14包括:铰接连接件141、铰接转轴142和至少一个扭簧143。
所述铰接连接件14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部144。
所述安装部144,与所述煲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嵌入所述煲盖21的边沿,与所述煲盖21转动连接。
所述铰接转轴142,贯穿所述安装部144,与所述安装部144转动连接,两端与所述煲盖21转动连接。
所述扭簧143,套在所述铰接转轴142上,两个扭臂分别与所述煲盖21和所述煲体11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铰接单元14位于煲体11与煲盖21的连接处,煲盖21通过弹性铰接单元14与煲体11铰接,煲体11与铰接连接件141固定连接,煲盖21通过铰接转轴142与铰接连接件141转动连接。煲盖21的边沿上开有容纳铰接连接件141的凹槽,铰接连接件141嵌入凹槽中,铰接转轴142穿设在两个安装部144上且与安装部144转动连接(铰接转轴142与安装部144的轴孔之间有间隙,铰接转轴142相对安装部144转动),铰接转轴142的两端与凹槽的槽壁连接,扭簧143套设在铰接转轴142上,扭簧143的两个扭臂分别插入煲体11和煲盖21内,扭簧143位于两个安装部144之间。当需要开启煲盖21时,煲盖磁性件221旋转至与煲体磁性件121同性相斥的状态时,在扭臂的弹力作用下,无需其他外力,煲盖21可以向上翻开,从而达到自动开启煲盖21的效果,开启煲盖21操作便捷且省力。本实施例中,弹性铰接单元14辅助煲盖21开启,在煲盖磁性件221旋转到位后在弹性铰接单元14的弹性力作用下煲盖21可以自动向上翻起,操作便捷且省力。
如图8b、图18b、图18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铰接单元14还包括至少一个销轴145,销轴145套设在铰接转轴142上,扭簧143套设在销轴145上,销轴145与铰接转轴142转动连接,这样一来,在煲盖21开启过程中,避免扭簧143卡在铰接转轴142上,使煲盖21开启更加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扭簧143的数量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当扭簧143为一个时,可以位于铰接转轴142的中部,此时,煲盖21受到扭簧143的作用力较为集中和平衡。当扭簧143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扭簧143位于靠近铰接转轴142的两端的位置,此时,煲盖21受到扭簧143的作用力更加平衡。其中,相应的,销轴145的数量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与扭簧143的数量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合盖装置23和弹性铰接单元14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烹饪器具的前部和尾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本体和盖本体;
所述锅本体,包括:煲体和煲体磁性单元;
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固定于所述煲体上,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
所述盖本体,包括:煲盖、煲盖磁性单元和开合盖装置;
所述煲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与所述煲体连接;
所述煲盖磁性单元,位于所述煲盖上,与所述煲盖转动配合,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
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和煲盖磁性单元均用于提供煲盖与煲体相互吸合或排斥的磁力;
所述开合盖装置,位于所述煲盖上,作用在所述煲盖磁性单元上,用于使所述煲盖磁性单元转动以改变所述煲盖磁性单元的磁极的位置以吸引或排斥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实现煲盖与煲体吸合或排斥;
所述开合盖装置,包括:
操作单元和驱动模块;
所述操作单元,位于所述煲盖上,通过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在所述驱动模块上;
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所述煲盖的内部,用于在操作单元的作用下带动煲盖磁性件单元转动改变煲盖磁性单元的两种不同磁极的位置以排斥或吸引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实现煲盖与煲体吸合或排斥;
所述煲体磁性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煲体磁性件;
所述煲体磁性件,位于靠近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位置,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每种磁极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个;
所述煲盖磁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煲盖磁性件;
所述煲盖磁性件,与所述煲体磁性件的数量相同,与所述煲体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包括两种不同的磁极,每种磁极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磁性件,数量包括两个,均位于煲盖的内部;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弹性复位单元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开合盖组件;
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煲盖活动连接,通过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在两个开合盖组件上;
所述两个开合盖组件,位于所述煲盖内,与所述操作单元配合,在操作单元的作用下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带动两个煲盖磁性件转动改变两个不同磁极的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单元,与所述两个开合盖组件固定连接,用于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撤销后使开合盖组件复位以实现所述煲盖磁性件的磁极位置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盖组件,包括:
滑动单元和转动单元;
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配合,位于靠近两个转动单元之间的位置,在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作用下使两个滑动单元反方向滑动;
所述滑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滑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单元连接,带动所述转动单元相对于所述煲盖轴心旋转;
所述转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配合,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轴心旋转以改变煲盖磁性件两种不同磁极的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单元,抵持在所述两个滑动单元之间,用于在外部按压力或转动力撤销后使滑动单元带动转动单元复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包括:
按钮;
所述按钮,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盖组件,还包括:
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按钮滑动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活动连接;
在外部按压力作用下所述按钮朝向靠近所述煲体的方向运动,使所述驱动单元的两端以驱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连接处为基点水平摆动,驱动单元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滑动单元直线滑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包括:
按钮盖和两个第一驱动斜面;
所述按钮盖,与所述煲盖的顶部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位于所述按钮盖的背面,面向所述煲盖的底部;
所述两个第一驱动斜面相背对或相面对;
所述开合盖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斜面;
所述第二驱动斜面,与第一驱动斜面平行,且与第一驱动斜面滑动接触,固定于所述滑动单元的一端或驱动单元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一端固设有第一连接通孔;
所述驱动单元,另一端固设有驱动柱;
所述驱动柱,朝向靠近所述煲体的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包括:
旋钮和主动齿轮;
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煲盖上,与所述煲盖的顶部转动配合,凸出于所述煲盖的表面;
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煲盖的内部,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连接,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旋钮转动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煲盖轴心旋转;
所述滑动单元,一端为齿条,滑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单元,在所述主动齿轮的带动下向与所述齿条的运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
9.如权利要求3-5、7-8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
承载座;
所述承载座,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配合,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与所述滑动单元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朝向所述煲盖底部的端面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单元滑动带动承载座旋转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还包括:
两个限位压盖;
所述限位压盖,位于所述煲盖的内部,与所述煲盖的底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承载座限位在所述煲盖的底部;
所述限位压盖,开设有限位通孔;
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壁为圆弧形状;
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固定连接,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转动配合,与所述滑动单元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连接通孔;
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转动连接件;
所述转动连接件,位于所述承载座偏离旋转轴心的位置,一端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由所述限位通孔伸出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滑动连接,以在所述滑动单元的滑动带动下沿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壁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磁性件,数量包括一个,位于煲盖的内部;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开合盖组件;
所述开合盖组件,包括:转动单元;
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旋钮;
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煲盖上,与煲盖的顶部转动配合,凸出于所述煲盖的表面;
所述转动单元,与所述煲盖的底部转动配合,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在旋钮的转动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煲盖可轴心旋转,所述转动单元的转轴与煲盖的底部垂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承载座;
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煲盖内,与所述煲盖转动配合,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朝向所述煲盖底部的端面与所述煲盖磁性件固定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还包括:
限位压盖;
所述限位压盖,位于所述煲盖内,与所述煲盖的底部固定连接,开设有限位通孔;
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限位件;
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壁为圆弧形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朝向所述煲盖顶部的部分固定连接,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转动配合,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3-5、7-8、10-14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磁性件,包括两个N极和两个S极,且所述N极和所述S极相间分布;
所述煲盖磁性件,包括两个N极和两个S极,且所述N极和所述S极相间分布;
煲体磁性件和煲盖磁性件的形状均包括扁圆柱形或中部具有通孔的扁圆柱形;
在所述转动单元复位时,所述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相对应的位置磁极相反,在所述转动单元转动之后,所述煲盖磁性件与煲体磁性件相对应的位置磁极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还包括:
弹性铰接单元;
所述弹性铰接单元,与所述煲体固定连接,与所述煲盖铰接。
CN201911044944.8A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110604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4944.8A CN110604476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4944.8A CN110604476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4476A CN110604476A (zh) 2019-12-24
CN110604476B true CN110604476B (zh) 2024-06-11

Family

ID=6889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4944.8A Active CN110604476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4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210B (zh) * 2021-01-05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盒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19335U (zh) * 2012-01-13 2012-12-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磁性开关的电饭煲
CN203447061U (zh) * 2013-05-22 2014-02-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3524438U (zh) * 2013-10-15 2014-04-09 浙江理工大学 磁性盖电饭煲
CN104274072A (zh) * 2013-07-02 2015-01-1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6137865U (zh) * 2016-08-01 2017-05-0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具
CN107752752A (zh) * 2016-08-19 2018-03-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装置
CN107752749A (zh) * 2016-08-19 2018-03-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
WO2018058569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装置
CN207590475U (zh) * 2017-05-31 2018-07-1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259531U (zh) * 2017-08-08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锅盖和电压力锅
CN208286838U (zh) * 2017-09-11 2018-12-2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22310U (zh) * 2017-12-27 2019-05-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22450U (zh) * 2017-12-27 2019-05-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22312U (zh) * 2017-12-27 2019-05-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9106932U (zh) * 2018-06-11 2019-07-1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9235758U (zh) * 2018-10-08 2019-08-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设备
CN209436998U (zh) * 2018-10-26 2019-09-2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汽的烹饪器具
CN211833988U (zh) * 2019-10-30 2020-11-03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19335U (zh) * 2012-01-13 2012-12-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磁性开关的电饭煲
CN203447061U (zh) * 2013-05-22 2014-02-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104274072A (zh) * 2013-07-02 2015-01-1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3524438U (zh) * 2013-10-15 2014-04-09 浙江理工大学 磁性盖电饭煲
CN206137865U (zh) * 2016-08-01 2017-05-0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具
CN107752752A (zh) * 2016-08-19 2018-03-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装置
CN107752749A (zh) * 2016-08-19 2018-03-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
WO2018058569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装置
CN207590475U (zh) * 2017-05-31 2018-07-1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259531U (zh) * 2017-08-08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锅盖和电压力锅
CN208286838U (zh) * 2017-09-11 2018-12-2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22310U (zh) * 2017-12-27 2019-05-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22450U (zh) * 2017-12-27 2019-05-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22312U (zh) * 2017-12-27 2019-05-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9106932U (zh) * 2018-06-11 2019-07-1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9235758U (zh) * 2018-10-08 2019-08-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设备
CN209436998U (zh) * 2018-10-26 2019-09-2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汽的烹饪器具
CN211833988U (zh) * 2019-10-30 2020-11-03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4476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7174B1 (en) Safe electrical outlet
CN110604476B (zh)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RU2011109831A (ru) Снабженный прикрепляем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CN20957227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网络机柜
RU2009134134A (ru) Низковольтное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меющее средство взаимной механической блокировки
CN106061164B (zh) 一种锁扣结构及led显示屏
CN209216854U (zh) 旋钮组件及家用电器组件
CN211833988U (zh)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器具
CN109243878B (zh) 一种转换开关的三位置分合闸操作机构
CN208722768U (zh) 一种能够防止电子开关失效的开关面板
CN109090987B (zh) 电压力锅及其开盖装置
CN211833898U (zh)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电饭煲
CN211833897U (zh) 一种可便捷开合盖的烹饪装置
KR20170045605A (ko) 푸쉬풀 동작으로 개방되는 도어락 장치
CN211609137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9863317U (zh) 一种可倾斜烹饪的烹饪器具
GB2390491A (en) Sealed Shuttered socket outlet
CN208347458U (zh) 一种门锁执手换向机构
CN209729795U (zh) 一种电子座便器盖的按键结构
CN208416155U (zh) 电子锁
CN211270317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6120297U (zh) 一种外壳耐压型光继电器
CN217959737U (zh) 搅拌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294277U (zh) 一种具有锁附功能的万向节结构
CN211093542U (zh) 一种食品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01-04, 1st floor, No.2 Lane 60,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1-04, 1st floor, Lane 60,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CHUNM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