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2326A -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2326A
CN110602326A CN201910885687.4A CN201910885687A CN110602326A CN 110602326 A CN110602326 A CN 110602326A CN 201910885687 A CN201910885687 A CN 201910885687A CN 110602326 A CN110602326 A CN 110602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oming call
suspicious
verification
address book
vo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56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2326B (zh
Inventor
杨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56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2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2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2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2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2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 G10L17/06Decision making techniques; Pattern matching strate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包括:响应于来电接入,判断来电对应的来电号码是否在通信录中;当判断出来电号码在通信录中时,则将来电号码作为验证号码,并获取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针对来电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该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当判断出该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则向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检测在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段未接收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则识别出该来电为可疑来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准确识别使用改号软件,或使用智能语音的可疑来电,检测来电异常并提示用户,能够有效避免电信诈骗行为的发生。

Description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如聊天软件等)收集用户的语音,这些语音经过人工智能训练,可以模拟出使用者的任何语言。同时,不法分子也可以获取到用户的通信录等信息或通过某些途径购买联系人信息。在获得这些信息后,不法分子就可利用改号软件或训练出的语音,向对应的电话号码持有者或其常用联系人实施诈骗。由于改号软件不易分辨,并且经人工智能训练出的语音和本人声音相似度很大,人们很容易受骗并造成经济损失。现有的反电信诈骗方案没有针对通过模拟联系人的声音进行诈骗的案例。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包括:
响应于来电接入,判断所述来电对应的来电号码是否在通信录中;
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在通信录中时,则将所述来电号码作为验证号码,并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针对所述来电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所述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
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则向所述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
检测在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
当检测到在所述预设时间段未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则识别出所述来电为可疑来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疑来电特征为预定义的敏感关键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不在通信录中时,则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将所述来电语音信息与预设联系人声纹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来电语音信息是否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当判断出所述来电语音信息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时,则将所述联系人在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号码作为所述验证号码;
此后继续执行所述针对所述来电语音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所述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识别出所述来电为可疑来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可疑来电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以进行提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来电接入,判断所述来电对应的来电号码是否在通信录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在通信录中时,将所述来电号码作为验证号码,并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来电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所述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
发送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向所述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
识别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在所述预设时间段未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识别出所述来电为可疑来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疑来电特征为预定义的敏感关键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疑来电识别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不在通信录中时,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来电语音信息与预设联系人声纹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来电语音信息是否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验证号码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语音信息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时,将所述联系人在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号码作为所述验证号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疑来电识别系统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将可疑来电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以进行提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
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可实现针对通过改号软件伪装联系人号码的电信诈骗行为进行防范,同时可应用于识别使用人工智能训练语音的诈骗行为的场景,能够及时检测来电异常并提示用户,有效预防电信诈骗行为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疑来电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公开所提供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可用于防范通过改号软件或人工智能训练语音的电信诈骗行为的相关场景,及时检测并识别可疑来电。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响应于来电接入,判断来电对应的来电号码是否在通信录中。
其中,依托于相应通信终端,当检测到有来电接入时,进行步骤S1的相关流程。
在步骤S1中,当判断出来电号码在通信录中时,执行步骤S2;当判断出来电号码不在通信录中时,完成对该来电的识别。
步骤S2、将来电号码作为验证号码,并获取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步骤S3、针对来电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
其中,可疑来电特征为与金钱相关的语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疑来电特征为预定义的敏感关键字。
其中,敏感关键字可包括:“转账”、“转钱”和“支付”等涉及金钱的关键字,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定义。
在步骤S3中,当判断出该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执行步骤S4;当判断出该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完成对该来电的识别。
步骤S4、向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当判断出该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可通过向来电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的方式发送验证消息,短信内容明确曾经提出转账请求。在应用于通过改号软件进行的诈骗的场景中时,由于通过改号软件模拟电话号码的过程是通过中间IP平台或转换器来实现的,并没有真正的SIM卡实体,所以发送短信的对象为真实的电话号码,而不是模拟的电话号码。同时,若用户针对该来电号码进行回拨,通话对象也是来电号码的真实持有者。
在实际应用中,在向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的同时,也可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用户该来电涉及金钱,建议回拨以确定该通话是否为诈骗电话。
步骤S5、检测在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
在实际应用中,来电号码的真实所有者接收到相应验证消息后,以短信为例,可通过短信、回拨和应用程序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返回验证响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timer)的方法设定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对象使用不同的定时器设定不同的预设时间段。
在步骤S5中,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段未接收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执行步骤S6;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段接收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完成对该来电的识别。
步骤S6、识别出该来电为可疑来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在通过改号软件伪装联系人号码拨打电话以进行电信诈骗的场景中,在来电号码已确认为联系人的情况下,向该来电号码发送验证消息进行二次确认,以识别该来电是否为可疑来电。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也包括步骤S1~步骤S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步骤S1中,当判断出来电号码不在通信录中时,执行步骤S201~步骤S203。
步骤S201、获取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步骤S202、将来电语音信息与预设联系人声纹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来电语音信息是否匹配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在实际应用中,可在通信录中增加声音录制功能,用于录制联系人的声纹信息,例如,通话中的常用字:“喂”、“你好”和“再见”等问候语,或对终端持有者的称呼等。
在步骤S202中,当判断出来电语音信息匹配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时,执行步骤S203;当判断出来电语音信息不匹配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时,完成对该来电的识别。
步骤S203、将联系人在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号码作为验证号码。
在步骤S203之后,将联系人在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号码作为验证号码,针对步骤S201中获取的来电语音信息,执行步骤S3。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在通过非联系人号码和人工智能训练语音伪装联系人拨打电话以进行电信诈骗的场景中,在相应语音已确认为联系人的情况下,向该联系人在通信录中的号码发送验证消息进行二次确认,以识别该来电是否为可疑来电。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防范同时利用改号软件和人工智能训练语音的场景,可通过在检测到来电接入之后,直接执行步骤S201的方式,进行可疑来电识别。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不仅包括步骤S1~步骤S6,在步骤S6之后,还包括:步骤S7。
步骤S7、将可疑来电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以进行提示。
在实际应用中,在步骤S6识别出该来电为可疑来电后,通过系统消息向用户发送可疑来电识别结果,以提示用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在及时检测到来电异常之后提示用户。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疑来电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该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判断模块1、第一获取模块2、第二判断模块3、发送模块4、检测模块5和识别模块6。
其中,第一判断模块1,用于响应于来电接入,判断来电对应的来电号码是否在通信录中。
第一获取模块2,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1判断出来电号码在通信录中时,将来电号码作为验证号码,并获取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3,用于针对来电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
发送模块4,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3判断出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向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
检测模块5,用于检测在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
识别模块6,用于当检测模块5检测到在预设时间段未接收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识别出来电为可疑来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疑来电特征为预定义的敏感关键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疑来电识别系统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201、第三判断模块202和验证号码模块203。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201,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1判断出来电号码不在通信录中时,获取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202,用于将来电语音信息与预设联系人声纹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来电语音信息是否匹配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验证号码模块203,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202判断出来电语音信息匹配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时,将联系人在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号码作为验证号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疑来电识别系统还包括:提示模块7。
其中,提示模块7,用于将可疑来电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以进行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可参见前述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可实现针对使用改号软件和人工智能训练语音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诈骗的场景,及时检测来电异常,并向用户发送可疑来电提示。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可疑来电识别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来电接入,判断所述来电对应的来电号码是否在通信录中;
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在通信录中时,则将所述来电号码作为验证号码,并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针对所述来电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所述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
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则向所述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
检测在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
当检测到在所述预设时间段未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则识别出所述来电为可疑来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疑来电特征为预定义的敏感关键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不在通信录中时,则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将所述来电语音信息与预设联系人声纹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来电语音信息是否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当判断出所述来电语音信息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时,则将所述联系人在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号码作为所述验证号码;
此后继续执行所述针对所述来电语音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所述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识别出所述来电为可疑来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可疑来电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以进行提示。
5.一种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来电接入,判断所述来电对应的来电号码是否在通信录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在通信录中时,将所述来电号码作为验证号码,并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来电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所述来电是否具备可疑来电特征;
发送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具备可疑来电特征时,向所述验证号码发送验证消息;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
识别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在所述预设时间段未接收到所述验证号码返回的验证响应时,识别出所述来电为可疑来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疑来电特征为预定义的敏感关键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号码不在通信录中时,获取所述来电的来电语音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来电语音信息与预设联系人声纹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来电语音信息是否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
验证号码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来电语音信息匹配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时,将所述联系人在所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号码作为所述验证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将可疑来电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以进行提示。
9.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可疑来电识别方法。
CN201910885687.4A 2019-09-19 2019-09-19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Active CN110602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5687.4A CN110602326B (zh) 2019-09-19 2019-09-19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5687.4A CN110602326B (zh) 2019-09-19 2019-09-19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2326A true CN110602326A (zh) 2019-12-20
CN110602326B CN110602326B (zh) 2021-06-04

Family

ID=6886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5687.4A Active CN110602326B (zh) 2019-09-19 2019-09-19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23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7250A (zh) * 2021-05-11 2021-08-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诈骗行为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10590A (zh) * 2022-03-28 2022-07-05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骚扰电话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4598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Biocatch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ifferentiating among users of a computerized service
CN105101202A (zh) * 2015-05-25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06657A (zh) * 2014-06-20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通讯终端
CN105516989A (zh) * 2015-11-27 2016-04-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不良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4691A (zh) * 2016-04-27 2016-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诈骗短信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43077A (zh) * 2016-04-28 2017-11-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识别恶意电话及建立识别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
US20180176251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Interwise Ltd. Deception using screen capture
CN109121138A (zh) * 2017-06-26 2019-01-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验真方法、平台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4598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Biocatch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ifferentiating among users of a computerized service
CN105306657A (zh) * 2014-06-20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通讯终端
CN105101202A (zh) * 2015-05-25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16989A (zh) * 2015-11-27 2016-04-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不良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4691A (zh) * 2016-04-27 2016-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诈骗短信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43077A (zh) * 2016-04-28 2017-11-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识别恶意电话及建立识别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
US20180176251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Interwise Ltd. Deception using screen capture
CN109121138A (zh) * 2017-06-26 2019-01-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验真方法、平台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丽耀: "通讯信息诈骗的防范之道", 《人民邮电》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7250A (zh) * 2021-05-11 2021-08-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诈骗行为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10590A (zh) * 2022-03-28 2022-07-05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骚扰电话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2326B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9230B (zh) 一种通信诈骗识别方法及系统
EP3288238B1 (en) Terminal alar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81910B (zh) 业务推荐方法及设备
CN109036435B (zh) 基于声纹信息的身份认证及识别方法
CN108243049B (zh) 电信欺诈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3679452A (zh) 支付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2326B (zh) 可疑来电识别方法和可疑来电识别系统
CN109410675B (zh) 一种基于学生画像的练习题推荐方法及家教设备
CN110046902A (zh) 风险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10806B (zh) 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9769244B (zh) 异常电话卡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50931A (zh) 防骚扰电话的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11654582A (zh) 一种智能外呼方法及装置
CN101674557A (zh) 一种检测未接来电是否有效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27532A (zh) 一种基于声纹的用户身份确权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1707642A (zh) 一种智能防盗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8777749B (zh) 一种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及装置
KR101033870B1 (ko) 스팸 전화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EP1738569A1 (en) Phone book update based on information service
CN110929010A (zh) 风险用户身份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7147813A (zh) 一种电信诈骗的防范方法及装置
CN114157763A (zh) 交互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05348240A (ja) 電話装置
CN112615967A (zh) 一种提示诈骗电话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84325A (zh) 语音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