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9747A -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9747A
CN110599747A CN201910718593.8A CN201910718593A CN110599747A CN 110599747 A CN110599747 A CN 110599747A CN 201910718593 A CN201910718593 A CN 201910718593A CN 110599747 A CN110599747 A CN 110599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indoor
rem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85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承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QU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NA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NA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NA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85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9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9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9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本发明通过在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后,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行为信息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根据室内用户的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根据响应方式执行用户提醒操作,实现访客来访提醒,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门铃被触发后立即发出提示铃声对用户造成困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根据室内用户的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行为确定智能门铃不同的响应方式,降低访客提醒对用户造成的困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是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中,门铃已经成为用户家庭的必须品,访客可通过按下用户屋外的门铃上的按钮以触发开关,访客触发门铃的开关后,用户屋内的相应设备将会发出铃声以提示用户有客人来访。
当门铃的开关被访客触发时,门铃就会及时的响应并发出提示铃声,而在一些情况下,门铃发出的提示铃声可能给用户造成骚扰,例如,当用户正在休息时,门铃产生的噪声也有可能会影响用户的心情状态,不利于用户的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已知技术存在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记述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提醒方法,包括:
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
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则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室内的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监测在室内的用户,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具有通信和定位功能,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人脸识别技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利用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监测所述用户是否在室内;
根据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图像识别技术获取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包括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和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根据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根据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获取持有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家电,若正在使用,控制所述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包括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提示文字信息、提示语音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并结合所述用户行为信息或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
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与所述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输出音量;
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的当前状态是否为休息状态,若判断为是,控制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不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或者以提示信息强度逐渐增强的方式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还包括光学提示信息;
所述智能家电、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提醒方法还包括:
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有两名以上,若判断为是,根据以下各项及各项对应的预设权重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室内用户的优先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提醒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
提醒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时,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室内的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监测在室内的用户,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具有通信和定位功能,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人脸识别技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利用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监测所述用户是否在室内;
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图像识别技术获取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包括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和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根据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根据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获取持有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提醒模块包括第一提醒子模块、第二提醒子模块、第三提醒子模块、第四提醒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第一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家电,若正在使用,控制所述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包括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提示文字信息、提示语音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并结合所述用户行为信息或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
第三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与所述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输出音量;
第四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的当前状态是否为休息状态,若判断为是,控制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不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或者以提示信息强度逐渐增强的方式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还包括光学提示信息;
所述智能家电、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提醒装置还包括:
多用户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有两名以上,若判断为是,根据以下各项及各项对应的预设权重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室内用户的优先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铃系统,包括:
智能门铃,用于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若监测到所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则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控制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执行提醒操作或控制外部提醒设备执行提醒操作;
外部提醒设备,用于执行提醒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提醒设备包括智能家电、用户智能设备、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智能家电、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后,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行为信息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根据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根据响应方式执行用户提醒操作,实现访客来访提醒,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门铃被触发后立即发出提示铃声对用户造成困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根据室内用户的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行为确定智能门铃不同的响应方式,降低访客提醒对用户造成的困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用户提醒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智能门铃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用户提醒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智能门铃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提醒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201-通信模块,202-摄像头,203-触摸按键,204-补光灯,205-门铃按键,206- 人体红外传感模块,207-指纹识别模块,208-第一麦克风模块,209-第一主控模块,210-存储模块,211-第二主控模块,212-第二麦克风模块,213-光学提醒模块,214-扬声器,31-检测模块,32-信息获取模块,33-提醒模块,41-智能门铃,51-监控设备,52-用户智能设备, 521-用户智能移动终端,522-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61-智能音频输出设备,62-智能家电。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1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用户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将引发不同的提醒操作,来访事件可以是由访客触发或者由门铃本身主动触发;
步骤S102,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
步骤S103,若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则根据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其中,提醒操作包括控制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工作以实现用户提醒,或者控制与智能门铃连接的外部提醒设备工作以实现用户提醒,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提醒操作包括输出提示铃声或光学提示信息,而外部提醒设备是指能够输出访客提示信息的设备,访客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铃声、提示短信、访客监控视频等,访客监控视频是指智能门铃获取的针对室外门口的访客的监控视频,外部提醒设备执行提醒操作是指外部提醒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以实现来访提醒。
本方案中的用户提醒方法,主要是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访客来访提示的特别需求,结合智能家居来进行实际应用方式的改变,同时增加生活上的方便度和舒适度。因此,通过在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后,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根据响应方式执行用户提醒操作,实现访客来访提醒,根据室内用户的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行为确定智能门铃不同的响应方式,降低访客来访提醒对用户造成的困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2示例性示出了智能门铃的结构框图,智能门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一般安装在室外门口处,而室内机一般安装在室内以发出提示铃声实现访客来访提醒。具体地,室内机包括用于响应提醒操作的响应装置、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模块 210、用于采集语音的第二麦克风模块212和用做室内机的主控中心的第二主控模块211,响应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光学提示信息的光学提醒模块213和用于播放语音的扬声器214;而室外机包括用于实现外部通信的通信模块201、用做室外机的主控中心的第一主控模块209、用于采集语音的第一麦克风模块208、用于采集门口监控视频的摄像头202、用于为摄像头 202采集图像或视频补光的补光灯204、用于实现人体检测的人体红外传感模块206、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模块207、以及用于触发智能门铃的触发开关,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触发开关可以是触摸按键203或者是门铃按键205,一旦访客触摸了室外机的触摸按键203 或者按压室外机的门铃按键205,就会触发智能门铃控制扬声器214发出提示铃声。而光学提醒模块213包括发光报警器,用于输出光学提示信息;另外,通信模块201可以是有线通信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或者移动通信模块,例如2G移动通信模块、3G移动通信模块、4G移动通信模块或者5G移动通信模块。利用通信模块201,智能门铃可以实现与外部其他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他的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或服务器。
参考图2,第一主控模块209和第二主控模块211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通过WiFi建立通信连接,此处对第一主控模块209和第二主控模块211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实际使用中,第一麦克风模块208和第二麦克风模块212可以采用麦克风阵列来实现,而补光灯204采用环形补光灯来实现,可以是环形LED补光灯。另外,人体红外传感模块206采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来实现。智能门铃设置了指纹识别模块207是用于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实现开门,因此,智能门铃还包括电子锁模块,在第一主控模块确认了用户为预设的用户后,第一主控模块209控制电子锁模块开锁以实现开门。
进一步地,下面对步骤S101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的具体实现方法做说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监测方法:通过检测智能门铃是否有按压操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例如检测门铃按键是否被按下,当门铃按键被按下后,输出一个按键信号至第一主控模块,则可以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
第二种监测方法:判断智能门铃的触摸按键是否被触摸,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
第三种监测方法:控制智能门铃的摄像头或人体红外传感模块检测室外门口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出现访客,若检测到访客,开始计时以统计停留时长,判断停留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若判断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第一预设时长可以自由设置,例如设置成5分钟。
第四种监测方法:控制智能门铃检测室外门口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出现声音,若出现声音,开始计时以统计持续时长,判断持续时长是否超过第二预设时长,若判断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同理,第二预设时长可以自由设置,例如设置成5分钟。
上述提供多种门铃的来访事件触发的监测方法,多种监测方法可以结合实现触发监测,以提高来访事件触发监测的准确度。
接着,进一步地,步骤S102中,确认室外的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后,开始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本实施例中,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第一步是确定是否有用户在室内,第二步才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保证精准地获取到室内用户的各项用户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室内的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监测并确定在室内的用户,其中,用户智能设备具有通信和定位等功能,例如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而室内的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在室内的摄像头或者电视的摄像头;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与智能门铃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智能门铃通过与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获取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
再根据上述的用户智能设备和监控设备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利用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用户智能设备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监测用户是否在室内,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包括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利用用户智能设备的通信功能可以定位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例如手机和路由器之间通信以获取路由器的地理位置,则将路由器的地理位置作为手机大致的地理位置,这种方式误差较大,与手机通信的智能门铃根据手机的地理位置可以确定持有该手机的用户是否在室内;同理,智能门铃与具有定位功能的用户智能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可以直接根据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持有该设备的用户是否在室内;简单的说,将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作为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有用户开门进入室内或者用户开门外出时,智能门铃获取进出用户的图像进行存储以统计出入人员的情况并形成用户出入记录,进而根据用户出入记录信息可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当用户出门时,获取用户图像与用户出入记录中的图像进行对比,匹配到的用户从用户出入记录标记为出门,而未被匹配到的用户标记为在家,根据在家标记可以统计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而监控设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监控设备通过获取室内的图像,监控设备再进行图像处理、人脸识别以判断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监控设备将最终的识别结果(即监测信息)传输给智能门铃。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根据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三种信息的任意组合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例如,可以综合用户出入记录、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和监控设备的用户监控结果确定在室内的用户为哪些,单一一种确定方式容易出错,而组合确定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用户的检测准确度。
下面对根据上述的用户智能设备和监控设备获取用户信息做具体说明:
参考上述可知,利用用户智能设备可以初步确定持有该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但是为了提高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可以结合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和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用户位置信息,利用监控设备识别用户当前所在位置,例如用户处于厨房、客厅、卫生间等位置,根据监控设备和用户智能设备两者获得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互相验证,提高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度。而用户智能设备包括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和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根据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包括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根据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获取持有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的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参考上述描述,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用户状态信息包括休息状态和活动状态,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通过获取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信息来判断用户的状态。最后,利用监控设备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利用监控设备获取的室内图像或视频,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室内用户的行为,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例如听音乐、做饭、看电视、洗衣服、休息等。至此,可以获得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S103根据室内用户的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法,其中,智能家电、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其中,智能家电、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与智能门铃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智能门铃通过与智能家电、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连接的服务器控制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
第一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家电,若正在使用,控制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访客提示信息包括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提示文字信息、提示语音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智能家电以电视、洗衣机和冰箱为例,当室内监控设备(行为信息)结合用户智能设备(位置信息)检测并判断用户正在客厅看电视时,智能门铃控制电视以小窗口的形式播放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以通知用户门外有人敲门;而当判断用户正在使用洗衣机或冰箱时,智能门铃控制在洗衣机或冰箱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访客来访信息或输出提示铃声,例如显示“有客人来访!”。
第二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并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或用户状态信息判断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包括智能音箱等。
具体地,利用室内的监控设备可以判断室内用户的行为,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中,例如,当监控设备通过图像识别判断用户A正在听音乐,同时正在做饭,再结合用户A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用户A正处于嘈杂环境中。而根据室内用户的状态信息可以判断该用户所处的环境,当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噪音会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因此,当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根据生命体征信息监控到室内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当判断室内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智能门铃控制用户的手机或者智能音箱输出提示铃声以提醒用户A有访客,播放音乐时可能是通过手机传输播放音乐的,此时通过手机输出提示铃声,可以使室内用户快速听到提示铃声,保证访客来访信息被室内用户所接收,同理,通过智能音箱输出提示铃声也能让室内用户快速获知访客来访信息。
第三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或用户行为信息判断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输出音量。
具体地,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再判断这一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则控制用户智能设备例如手机输出提示语音,如输出提示铃声,确保远离室内机的室内用户及时接收访客来访信息;也可以控制智能音箱等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提示语音,也可以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两者同时输出提示语音,保证用户及时接收访客来访信息。还可以提高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扬声器的提示铃声的音量,通过增大音量使得室内用户能够接收到访客提示信息。另外,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可以推断出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例如,当获取到室内用户正在做饭,可以判断室内用户在厨房,则可以将厨房到室内机的距离作为室内用户到室内机的距离,再根据这一距离判断是否超过预设距离,同理,判断超过预设距离时可以控制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智能门铃的扬声器的提示铃声的音量。为了提高室内用户与室内机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准确度,可以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室内机到室内用户的距离,这一方式获得的距离是最准确的,当其中一种信息出错时,根据另一种信息可以确定出错信息的准确性,互相验证以提高距离判断的准确度。
第四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判断室内用户的当前状态是否为休息状态,若判断为是,控制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不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或者以提示信息强度逐渐增强的方式输出访客提示信息,访客提示信息还包括光学提示信息。
具体地,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可以判断用户当前的状态,用户状态信息包括活动状态和休息状态,当判断室内用户的状态为休息状态时,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进一步确定室内用户的状态为休息状态,例如,用户A的位置信息在一定时间内例如 10分钟之内没有改变过,则可以判断用户A没有过移动,则结合用户A的用户状态信息可以确定用户A的状态为休息状态。此时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包括智能门铃的扬声器不进行提示,或者智能门铃的扬声器以逐渐增强音量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或者光学提醒模块以亮度逐渐增强的光学提示方式提示用户有访客来到,以免突然惊醒用户,影响用户休息,当访客来到时,通过发光提醒用户有访客。同理,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具有扬声器和发光元件,因此,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的响应方式与智能门铃的扬声器和光学提醒模块的响应方式相似,不再赘述。
上述提供了多种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适用于更多的生活场景,为不同的用户行为和状态提供不同的提醒操作,提升用户的舒适度,避免直接进行铃声提醒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实际使用时,当室内有多个用户时,门铃响应时,可优先考虑优先级高的用户,根据优先级高的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确定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优先级高的用户的响应方式的确定方法可参考上述对步骤S103的具体描述,确保优先级别高的用户的舒适度,不会由于门铃提醒造成困扰。
作为用户提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用户提醒方法还包括:
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有两名以上,若判断为是,根据以下各项及各项对应的预设权重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至少一种用户信息,以及室内用户的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根据多个因素(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行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室内用户的优先级)及对应的预设权重计算得出一个值,最高的值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最终的响应方式,或者根据计算得到的数值和预设规则选择对应的响应方式。例如,以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优先级及对应的预设权重为例进行说明,优先级的预设权重为0.25,用户状态信息的预设权重为0.3,用户位置信息的预设权重为0.45,则可以根据计算公式X=优先级*0.25+用户位置*0.3+用户状态*0.45计算得到每个用户的一个X值,以用户A、用户B、用户C为例,优先级为用户A(如老人)>用户B(如小孩)>用户C(如青年),用户A、用户B、用户C的优先级值分别是3、2、1,用户位置的数值为卫生间为 1、厨房为2、卧室为3、客厅为4,用户状态的数值可以是睡觉为1、工作为2、休闲为3 等等,不同的X的数值范围对应不同的预设响应方式,根据计算出来的X的最大数值可以对应到不同的响应方式,例如,预设响应方式包括通过用户智能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智能门铃不响应,当X为1-2时,响应方式为通过用户智能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X为2-3时,响应方式为智能门铃不响应,X为3-3.3时,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当计算出来的最大X值对应到3-3.3的范围时,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
多用户的门铃响应方法的确定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对于可以提高用户舒适度的确定方法也是可行的。
作为用户提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用户提醒方法还包括:
判断室内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若判断为是,将智能门铃的访客监控视频发送给指定用户。例如,室内为老人或小孩时,为保障安全,可将门铃的监控视频发给其子女或父母,由子女或父母远程确定是否需要提示室内人员(老人或小孩)开门,以保障室内用户的安全。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用户提醒装置,参考图3,图3示例性示出了用户提醒装置的结构,用户提醒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31,用于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将引发不同的提醒操作,来访事件可以是由访客触发或者由门铃本身主动触发;
信息获取模块32,用于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
提醒模块33,用于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时,根据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其中,提醒操作包括控制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工作以实现用户提醒,或者控制与智能门铃连接的外部提醒设备工作以实现用户提醒,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提醒操作包括输出提示铃声或光学提示信息,而外部提醒设备是指能够输出访客提示信息的设备,访客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铃声、提示短信、访客监控视频等,访客监控视频是指智能门铃获取的针对室外门口的访客的监控视频,外部提醒设备执行提醒操作是指外部提醒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以实现来访提醒。
通过在检测模块31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后,信息获取模块32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提醒模块33根据室内用户的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根据响应方式执行用户提醒操作,实现访客来访提醒,根据室内用户的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行为确定智能门铃不同的响应方式,降低访客来访提醒对用户造成的困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2示例性示出了智能门铃的结构框图,智能门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一般安装在室外门口处,而室内机一般安装在室内以发出提示铃声实现访客来访提醒。具体地,室内机包括用于响应提醒操作的响应装置、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模块 210、用于采集语音的第二麦克风模块212和用做室内机的主控中心的第二主控模块211,响应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光学提示信息的光学提醒模块213和用于播放语音的扬声器214;而室外机包括用于实现外部通信的通信模块201、用做室外机的主控中心的第一主控模块209、用于采集语音的第一麦克风模块208、用于采集门口监控视频的摄像头202、用于为摄像头 202采集图像或视频补光的补光灯204、用于实现人体检测的人体红外传感模块206、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模块207、以及用于触发智能门铃的触发开关,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触发开关可以是触摸按键203或者是门铃按键205,一旦访客触摸了室外机的触摸按键203 或者按压室外机的门铃按键205,就会触发智能门铃控制扬声器214发出提示铃声。而光学提醒模块213包括发光报警器,用于输出光学提示信息;另外,通信模块201可以是有线通信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或者移动通信模块,例如2G移动通信模块、3G移动通信模块、4G移动通信模块或者5G移动通信模块。利用通信模块201,智能门铃可以实现与外部其他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他的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或服务器。
参考图2,第一主控模块209和第二主控模块211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通过WiFi建立通信连接,此处对第一主控模块209和第二主控模块211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实际使用中,第一麦克风模块208和第二麦克风模块212可以采用麦克风阵列来实现,而补光灯204采用环形补光灯来实现,可以是环形LED补光灯。另外,人体红外传感模块206采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来实现。智能门铃设置了指纹识别模块207是用于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实现开门,因此,智能门铃还包括电子锁模块,在第一主控模块确认了用户为预设的用户后,第一主控模块209控制电子锁模块开锁以实现开门。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31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检测子模块、第二检测子模块、第三检测子模块和第四检测子模块,其中: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智能门铃是否有按压操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例如检测门铃按键是否被按下,当门铃按键被按下后,输出一个按键信号至第一主控模块,则可以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判断智能门铃的触摸按键是否被触摸,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
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控制智能门铃的摄像头或人体红外传感模检测室外门口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出现访客,若检测到访客,开始计时以统计停留时长,判断停留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若判断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第一预设时长可以自由设置,例如设置成5分钟。
第四检测子模块,用于控制智能门铃检测室外门口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出现声音,若出现声音,开始计时以统计持续时长,判断持续时长是否超过第二预设时长,若判断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同理,第二预设时长可以自由设置,例如设置成5分钟。
检测模块31可以采用第一检测子模块、第二检测子模块、第三检测子模块和第四检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子模块来实现,多个检测子模块的检测结果可以结合起来判断以实现触发监测,可有效提高来访事件触发监测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32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第一步是确定是否有用户在室内,第二步才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保证精准地获取到室内用户的各项信息。具体地,信息获取模块32包括:
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室内的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监测在室内的用户,其中,用户智能设备具有通信和定位等功能,例如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而室内的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在室内的摄像头或者电视的摄像头;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与智能门铃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智能门铃通过与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获取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
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智能设备和监控设备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利用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用户智能设备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监测用户是否在室内。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包括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利用用户智能设备的通信功能可以定位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例如手机和路由器之间通信以获取路由器的地理位置,则将路由器的地理位置作为手机大致的地理位置,这种方式误差较大,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根据手机的地理位置可以确定持有该手机的用户是否在室内;同理,智能门铃与具有定位功能的用户智能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则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可以直接根据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持有该设备的用户是否在室内;简单的说,将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作为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有用户开门进入室内或者用户开门外出时,智能门铃获取进出用户的图像进行存储以统计出入人员的情况并形成用户出入记录,进而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根据用户出入记录信息可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当用户出门时,获取用户图像与用户出入记录中的图像进行对比,匹配到的用户从用户出入记录标记为出门,而未被匹配到的用户标记为在家,根据在家标记可以统计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而监控设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监控设备通过获取室内的图像,监控设备再进行图像处理、人脸识别以判断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监控设备将最终的识别结果(即监测信息)传输给智能门铃,则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根据识别结果可以判断哪些用户在室内。
值得注意的是,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可以根据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三种信息的任意组合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例如,可以综合用户出入记录、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和监控设备的用户监控结果确定在室内的用户为哪些,单一一种确定方式容易出错,而组合确定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用户的检测准确度。
进一步地,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根据上述的用户智能设备和监控设备可以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具体地:
参考上述可知,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利用用户智能设备可以初步确定持有该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但是为了提高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可以结合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和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用户位置信息,利用监控设备识别用户当前所在位置,例如用户处于厨房、客厅、卫生间等位置,根据监控设备和用户智能设备两者获得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互相验证,提高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度。而用户智能设备包括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和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根据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包括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根据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获取持有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的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参考上述描述,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用户状态信息包括休息状态和活动状态,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通过获取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信息来判断用户的状态,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利用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可以获取用户的状态信息。最后,利用监控设备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利用监控设备获取的室内图像或视频,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室内用户的行为,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例如听音乐、做饭、看电视、洗衣服、休息等。至此,可以获得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提醒模块33根据室内用户的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其中,智能家电、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智能家电、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与智能门铃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智能门铃通过与智能家电、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连接的服务器控制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提醒模块33包括第一提醒子模块、第二提醒子模块、第三提醒子模块、第四提醒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子模块,具体地:
第一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家电,若正在使用,控制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访客提示信息包括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提示文字信息、提示语音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智能家电以电视、洗衣机和冰箱为例,当室内监控设备(行为信息)结合用户智能设备(位置信息)检测并判断用户正在客厅看电视时,智能门铃控制电视以小窗口的形式播放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以通知用户门外有人敲门;而当判断用户正在使用洗衣机或冰箱时,智能门铃控制在洗衣机或冰箱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访客来访信息或输出提示铃声,例如显示“有客人来访!”。
第二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并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或用户状态信息判断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包括智能音箱等。
具体地,利用室内的监控设备可以判断室内用户的行为,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中,例如,当监控设备通过图像识别判断用户A正在听音乐,同时正在做饭,再结合用户A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用户A正处于嘈杂环境中。而根据室内用户的状态信息可以判断该用户所处的环境,当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噪音会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因此,当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根据生命体征信息监控到室内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当判断室内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智能门铃控制用户的手机或者智能音箱输出提示铃声以提醒用户A有访客,播放音乐时可能是通过手机传输播放音乐的,此时通过手机输出提示铃声,可以使室内用户快速听到提示铃声,保证访客来访信息被室内用户所接收,同理,通过智能音箱输出提示铃声也能让室内用户快速获知访客来访信息。
第三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或用户行为信息判断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输出音量。
具体地,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再判断这一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则控制用户智能设备例如手机输出提示语音,如输出提示铃声,确保远离室内机的室内用户及时接收访客来访信息;也可以控制智能音箱等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提示语音,也可以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两者同时输出提示语音,保证用户及时接收访客来访信息。还可以提高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扬声器的提示铃声的音量,通过增大音量使得室内用户能够接收到访客提示信息。另外,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可以推断出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例如,当获取到室内用户正在做饭,可以判断室内用户在厨房,则可以将厨房到室内机的距离作为室内用户到室内机的距离,再根据这一距离判断是否超过预设距离,同理,判断超过预设距离时可以控制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智能门铃的扬声器的提示铃声的音量。为了提高室内用户与室内机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准确度,可以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室内机到室内用户的距离,这一方式获得的距离是最准确的,当其中一种信息出错时,根据另一种信息可以确定出错信息的准确性,互相验证以提高距离判断的准确度。
第四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判断室内用户的当前状态是否为休息状态,若判断为是,控制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不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或者以提示信息强度逐渐增强的方式输出访客提示信息,访客提示信息还包括光学提示信息。
具体地,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可以判断用户当前的状态,用户状态信息包括活动状态和休息状态,当判断室内用户的状态为休息状态时,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进一步确定室内用户的状态为休息状态,例如,用户A的位置信息在一定时间内例如 10分钟之内没有改变过,则可以判断用户A没有过移动,则结合用户A的用户状态信息可以确定用户A的状态为休息状态。此时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包括智能门铃的扬声器不进行提示,或者智能门铃的扬声器以逐渐增强音量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或者光学提醒模块以亮度逐渐增强的光学提示方式提示用户有访客来到,以免突然惊醒用户,影响用户休息,当访客来到时,通过发光提醒用户有访客。同理,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具有扬声器和发光元件,因此,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的响应方式与智能门铃的扬声器和光学提醒模块的响应方式相似,不再赘述。
上述提供了多种智能门铃的响应提醒方式,适用于更多的生活场景,为不同的用户行为和状态提供不同的提醒操作,提升用户的舒适度,避免直接进行铃声提醒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实际使用时,当室内有多个用户时,用户提醒装置控制门铃响应时,可优先考虑优先级高的用户,根据优先级高的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确定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优先级高的用户的响应方式的确定方法可参考上述对提醒模块33的具体描述,确保优先级别高的用户的舒适度,不会由于门铃提醒造成困扰。
进一步地,用户提醒装置还包括:
多用户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有两名以上,若判断为是,根据以下各项及各项对应的预设权重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至少一种用户信息,以及室内用户的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多用户处理模块可以根据多个因素(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行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室内用户的优先级)及对应的预设权重计算得出一个值,最高的值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最终的响应方式,或者根据计算得到的数值和预设规则选择对应的响应方式。例如,以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优先级及对应的预设权重为例进行说明,优先级的预设权重为0.25,用户状态信息的预设权重为0.3,用户位置信息的预设权重为0.45,则可以根据计算公式X=优先级*0.25+用户位置*0.3+用户状态*0.45计算得到每个用户的一个X值,以用户A、用户B、用户C为例,优先级为用户A(如老人)>用户B (如小孩)>用户C(如青年),用户A、用户B、用户C的优先级值分别是3、2、1,用户位置的数值为卫生间为1、厨房为2、卧室为3、客厅为4,用户状态的数值可以是睡觉为1、工作为2、休闲为3等等,不同的X的数值范围对应不同的预设响应方式,根据计算出来的 X的最大数值可以对应到不同的响应方式,例如,预设响应方式包括通过用户智能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智能门铃不响应,当X为1-2时,响应方式为通过用户智能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X为2-3时,响应方式为智能门铃不响应,X为 3-3.3时,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当计算出来的最大X值对应到3-3.3的范围时,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
多用户的门铃响应方法的确定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对于可以提高用户舒适度的确定方法也是可行的。
作为用户提醒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用户提醒装置还包括:
特殊用户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室内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若判断为是,将智能门铃的访客监控视频发送给指定用户。例如,室内为老人或小孩时,为保障安全,可将门铃的监控视频发给其子女或父母,由子女或父母远程确定是否需要提示室内人员(老人或小孩)开门,以保障室内用户的安全。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铃系统,智能门铃系统包括:
智能门铃41,用于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若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则根据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控制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执行提醒操作或控制外部提醒设备执行提醒操作;
外部提醒设备,用于执行提醒操作,外部提醒设备是指能够输出访客提示信息的设备,访客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铃声、提示短信、访客监控视频等,访客监控视频是指智能门铃获取的针对室外门口的访客的监控视频,外部提醒设备执行提醒操作是指外部提醒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以实现来访提醒。
通过智能门铃41监测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后,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再根据室内用户的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智能门铃41根据响应方式控制智能门铃41的响应装置执行提醒操作或控制外部提醒设备执行用户提醒操作,实现访客来访提醒,根据室内用户的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行为确定智能门铃不同的响应方式,降低访客来访提醒对用户造成的困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2示例性示出了智能门铃的结构框图,智能门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一般安装在室外门口处,而室内机一般安装在室内以发出提示铃声实现访客来访提醒。具体地,室内机包括用于响应提醒操作的响应装置、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模块 210、用于采集语音的第二麦克风模块212和用做室内机的主控中心的第二主控模块211,响应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光学提示信息的光学提醒模块213和用于播放语音的扬声器214;而室外机包括用于实现外部通信的通信模块201、用做室外机的主控中心的第一主控模块209、用于采集语音的第一麦克风模块208、用于采集门口监控视频的摄像头202、用于为摄像头 202采集图像或视频补光的补光灯204、用于实现人体检测的人体红外传感模块206、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模块207、以及用于触发智能门铃的触发开关,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触发开关可以是触摸按键203或者是门铃按键205,一旦访客触摸了室外机的触摸按键203 或者按压室外机的门铃按键205,就会触发智能门铃控制扬声器214发出提示铃声。而光学提醒模块213包括发光报警器,用于输出光学提示信息;另外,通信模块201可以是有线通信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或者移动通信模块,例如2G移动通信模块、3G移动通信模块、4G移动通信模块或者5G移动通信模块。利用通信模块201,智能门铃可以实现与外部其他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他的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或服务器。
参考图2,第一主控模块209和第二主控模块211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通过WiFi建立通信连接,此处对第一主控模块209和第二主控模块211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实际使用中,第一麦克风模块208和第二麦克风模块212可以采用麦克风阵列来实现,而补光灯204采用环形补光灯来实现,可以是环形LED补光灯。另外,人体红外传感模块206采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来实现。智能门铃设置了指纹识别模块207是用于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实现开门,因此,智能门铃还包括电子锁模块,在第一主控模块确认了用户为预设的用户后,第一主控模块209控制电子锁模块开锁以实现开门。
参考图2,智能门铃41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监测方法:通过检测智能门铃是否有按压操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例如检测门铃按键是否被按下,当门铃按键被按下后,输出一个按键信号至第一主控模块,则可以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
第二种监测方法:判断智能门铃的触摸按键是否被触摸,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
第三种监测方法:智能门铃的摄像头或人体红外传感模检测室外门口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出现访客,若检测到访客,开始计时以统计停留时长,判断停留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若判断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第一预设时长可以自由设置,例如设置成 5分钟。
第四种监测方法:智能门铃利用麦克风检测室外门口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出现声音,若出现声音,开始计时以统计持续时长,判断持续时长是否超过第二预设时长,若判断为是,则确定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同理,第二预设时长可以自由设置,例如设置成5分钟。
上述提供多种门铃触发的监测方法,智能门铃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实现来访事件触发监测,可以有效提高触发监测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参考图4,图4示例性示出了智能门铃系统的结构,为了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智能门铃系统还包括监控设备51和用户智能设备52,智能门铃41根据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用户智能设备52的监测信息,与智能门铃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室内的监控设备51的监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监测并确定在室内的用户,其中,用户智能设备52具有通信和定位等功能,例如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而室内的监控设备51包括安装在室内的摄像头或者电视的摄像头。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与智能门铃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智能门铃通过与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获取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智能门铃41再根据上述的用户智能设备52和监控设备51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利用用户智能设备52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用户智能设备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监测用户是否在室内。用户智能设备52的监测信息包括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利用用户智能设备52的通信功能可以定位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例如手机和路由器之间通信以获取路由器的地理位置,则将路由器的地理位置作为手机大致的地理位置,这种方式误差较大,与手机通信的智能门铃根据手机的地理位置可以确定持有该手机的用户是否在室内;同理,智能门铃与具有定位功能的用户智能设备52之间进行通信,可以直接根据用户智能设备52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持有该设备的用户是否在室内;简单的说,将用户智能设备52的位置信息作为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有用户开门进入室内或者用户开门外出时,智能门铃41获取进出用户的图像进行存储以统计出入人员的情况并形成用户出入记录,进而根据用户出入记录信息可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当用户出门时,获取用户图像与用户出入记录中的图像进行对比,匹配到的用户从用户出入记录标记为出门,而未被匹配到的用户标记为在家,根据在家标记可以统计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而监控设备51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监控设备51通过获取室内的图像,监控设备51再进行图像处理、人脸识别以判断在室内的用户有哪些,监控设备51将最终的识别结果(即监测信息)传输给智能门铃41。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根据智能门铃41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用户智能设备52的监测信息、监控设备51的监测信息三种信息的任意组合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例如,可以综合用户出入记录、用户智能设备的地理位置和监控设备的用户监控结果确定在室内的用户为哪些,单一一种确定方式容易出错,而组合确定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用户的检测准确度。
下面对根据上述的用户智能设备52和监控设备51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做具体说明:
参考上述可知,利用用户智能设备52可以初步确定持有该设备的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但是为了提高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可以结合监控设备51的监测信息和用户智能设备52的监测信息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用户位置信息,利用监控设备51识别用户当前所在位置,例如用户处于厨房、客厅、卫生间等位置,根据监控设备51和用户智能设备52 两者获得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互相验证,提高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度。而用户智能设备52 包括用户智能移动终端521和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522,用户智能移动终端521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根据用户智能移动终端521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用户智能移动终端521的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522包括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根据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522获取持有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522的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参考上述描述,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用户状态信息包括休息状态和活动状态,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522通过获取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信息来判断用户的状态。最后,利用监控设备51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利用监控设备51获取的室内图像或视频,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室内用户的行为,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例如听音乐、做饭、看电视、洗衣服、休息等。至此,可以获得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智能门铃根据室内用户的至少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以控制智能门铃或控制提醒设备执行提醒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提醒方法,其中,参考图5,外部提醒设备包括智能家电62、用户智能设备52、智能音频输出设备61中的至少一种,智能家电62、用户智能设备52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61均与智能门铃41直接或间接连接,智能家电、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与智能门铃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智能门铃通过与智能家电、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连接的服务器控制用户智能设备、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
第一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家电62,若正在使用,控制智能家电62输出访客提示信息,访客提示信息包括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提示文字信息、提示语音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智能家电62以电视、洗衣机和冰箱为例,当室内监控设备(行为信息)结合用户智能设备(位置信息)检测并判断用户正在客厅看电视时,智能门铃控制电视以小窗口的形式播放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以通知用户门外有人敲门;而当判断用户正在使用洗衣机或冰箱时,智能门铃控制在洗衣机或冰箱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访客来访信息或输出提示铃声,例如显示“有客人来访!”。
第二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并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或用户状态信息判断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52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61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智能音频输出设备61包括智能音箱等。
具体地,利用室内的监控设备可以判断室内用户的行为,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在室内的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中,例如,当监控设备通过图像识别判断用户A正在听音乐,同时正在做饭,再结合用户A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用户A正处于嘈杂环境中。而根据室内用户的状态信息可以判断该用户所处的环境,当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噪音会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因此,当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根据生命体征信息监控到室内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当判断室内用户处于嘈杂环境时,智能门铃控制用户的手机或者智能音箱输出提示铃声以提醒用户A有访客,播放音乐时可能是通过手机传输播放音乐的,此时通过手机输出提示铃声,可以使室内用户快速听到提示铃声,保证访客来访信息被室内用户所接收,同理,通过智能音箱输出提示铃声也能让室内用户快速获知访客来访信息。
第三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或用户行为信息判断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52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61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智能门铃41的响应装置的输出音量。
具体地,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再判断这一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则控制用户智能设备例如手机输出提示语音,如输出提示铃声,确保远离室内机的室内用户及时接收访客来访信息;也可以控制智能音箱等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提示语音,也可以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两者同时输出提示语音,保证用户及时接收访客来访信息。还可以提高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扬声器的提示铃声的音量,通过增大音量使得室内用户能够接收到访客提示信息。另外,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可以推断出室内用户与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例如,当获取到室内用户正在做饭,可以判断室内用户在厨房,则可以将厨房到室内机的距离作为室内用户到室内机的距离,再根据这一距离判断是否超过预设距离,同理,判断超过预设距离时可以控制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智能门铃的扬声器的提示铃声的音量。为了提高室内用户与室内机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准确度,可以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室内机到室内用户的距离,这一方式获得的距离是最准确的,当其中一种信息出错时,根据另一种信息可以确定出错信息的准确性,互相验证以提高距离判断的准确度。
第四种方法,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判断室内用户的当前状态是否为休息状态,若判断为是,控制智能门铃41的响应装置、用户智能设备52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62不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或者以提示信息强度逐渐增强的方式输出访客提示信息,访客提示信息还包括光学提示信息。
具体地,根据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可以判断用户当前的状态,用户状态信息包括活动状态和休息状态,当判断室内用户的状态为休息状态时,结合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进一步确定室内用户的状态为休息状态,例如,用户A的位置信息在一定时间内例如 10分钟之内没有改变过,则可以判断用户A没有过移动,则结合用户A的用户状态信息可以确定用户A的状态为休息状态。此时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包括智能门铃的扬声器不进行提示,或者智能门铃的扬声器以逐渐增强音量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或者光学提醒模块以亮度逐渐增强的光学提示方式提示用户有访客来到,以免突然惊醒用户,影响用户休息,当访客来到时,通过发光提醒用户有访客。同理,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具有扬声器和发光元件,因此,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的响应方式与智能门铃的扬声器和光学提醒模块的响应方式相似,不再赘述。
上述提供了多种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适用于更多的生活场景,为不同的用户行为和状态提供不同的提醒操作,提升用户的舒适度,避免直接进行铃声提醒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实际使用时,当室内有多个用户时,门铃响应时,可优先考虑优先级高的用户,根据优先级高的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确定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优先级高的用户的响应方式的确定方法可参考上述对提醒设备的具体描述,确保优先级别高的用户的舒适度,不会由于门铃提醒造成困扰。
进一步地,智能门铃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有两名以上,若判断为是,根据以下各项及各项对应的预设权重获取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室内用户的状态信息、位置信息、行为信息中至少一种用户信息,以及室内用户的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根据多个因素(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行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室内用户的优先级)及对应的预设权重计算得出一个值,最高的值对应的响应方式为最终的响应方式,或者根据计算得到的数值和预设规则选择对应的响应方式。例如,以用户状态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优先级及对应的预设权重为例进行说明,优先级的预设权重为0.25,用户状态信息的预设权重为0.3,用户位置信息的预设权重为0.45,则可以根据计算公式X=优先级*0.25+用户位置*0.3+用户状态*0.45计算得到每个用户的一个X值,以用户A、用户B、用户C为例,优先级为用户A(如老人)>用户B(如小孩)>用户C(如青年),用户A、用户B、用户C的优先级值分别是3、2、1,用户位置的数值为卫生间为 1、厨房为2、卧室为3、客厅为4,用户状态的数值可以是睡觉为1、工作为2、休闲为3 等等,不同的X的数值范围对应不同的预设响应方式,根据计算出来的X的最大数值可以对应到不同的响应方式,例如,预设响应方式包括通过用户智能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以及智能门铃不响应;当X为1-2时,响应方式为通过用户智能设备输出访客提示信息;X为2-3时,响应方式为智能门铃不响应,X为3-3.3时,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当计算出来的最大X值对应到3-3.3的范围时,通过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
多用户的门铃响应方法的确定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对于可以提高用户舒适度的确定方法也是可行的。
进一步地,智能门铃判断室内用户是否为预设用户,若判断为是,将智能门铃的访客监控视频发送给指定用户。例如,室内为老人或小孩时,为保障安全,可将门铃的监控视频通过远程服务器发给其子女或父母的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等),由子女或父母远程确定是否需要提示室内人员(老人或小孩)开门,以保障室内用户的安全。
实施例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户提醒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模块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户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
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则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室内的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监测在室内的用户,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具有通信和定位功能,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人脸识别技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利用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监测所述用户是否在室内;
根据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图像识别技术获取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包括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和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根据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根据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获取持有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家电,若正在使用,控制所述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包括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提示文字信息、提示语音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并结合所述用户行为信息或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
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与所述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输出音量;
或者,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的当前状态是否为休息状态,若判断为是,控制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不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或者以提示信息强度逐渐增强的方式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还包括光学提示信息;
所述智能家电、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提醒方法还包括:
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有两名以上,若判断为是,根据以下各项及各项对应的预设权重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室内用户的优先级。
5.一种用户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状态信息;
提醒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时,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执行提醒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室内用户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门铃存储的用户出入记录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用户智能设备的监测信息,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的室内的监控设备的监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监测在室内的用户,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具有通信和定位功能,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人脸识别技术获取在室内的用户,利用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设备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监测所述用户是否在室内;
室内用户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其中,利用所述监控设备和图像识别技术获取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包括用户智能移动终端和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根据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持有所述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根据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获取持有所述随身用户状态监控终端的所述室内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户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包括第一提醒子模块、第二提醒子模块、第三提醒子模块、第四提醒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第一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智能家电,若正在使用,控制所述智能家电输出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包括门外的访客监控视频、提示文字信息、提示语音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并结合所述用户行为信息或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是否处于嘈杂环境,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
第三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与所述智能门铃的室内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若判断为是,控制用户智能设备和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输出所述提示语音或者提高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的输出音量;
第四提醒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用户的当前状态是否为休息状态,若判断为是,控制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用户智能设备或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不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或者以提示信息强度逐渐增强的方式输出所述访客提示信息,所述访客提示信息还包括光学提示信息;
所述智能家电、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户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提醒装置还包括:
多用户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室内用户是否有两名以上,若判断为是,根据以下各项及各项对应的预设权重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室内用户的优先级。
9.一种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门铃,用于监测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是否被触发,监测并获取室内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行为信息和/或用户位置信息和/或用户状态信息;若监测到所述智能门铃的来访事件被触发,则根据至少一种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并根据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方式控制所述智能门铃的响应装置执行提醒操作或控制外部提醒设备执行提醒操作;
外部提醒设备,用于执行提醒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提醒设备包括智能家电、用户智能设备、智能音频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智能家电、所述用户智能设备和所述智能音频输出设备均与所述智能门铃连接。
CN201910718593.8A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Pending CN110599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593.8A CN110599747A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593.8A CN110599747A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9747A true CN110599747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5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8593.8A Pending CN110599747A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9747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856A (zh) * 2020-03-03 2020-06-30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呼叫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29634A (zh) * 2020-03-27 2020-07-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270816A (zh) * 2020-10-22 2021-01-26 江苏峰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网络的远程呼叫系统
CN112672115A (zh) * 2020-12-22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监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8439A (zh) * 2020-09-23 2021-05-11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门铃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和热水器
CN113055638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访客信息处理方法、智能冰箱、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93561A (zh) * 2021-03-24 2021-07-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门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554306A (zh) * 2022-02-23 2022-05-27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门铃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67162A (zh) * 2022-06-27 2022-10-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到访信息提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428A (zh) * 2014-04-24 2014-08-0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禁监控方法和门禁监控系统
CN105137771A (zh) * 2015-07-27 2015-12-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629940A (zh) * 2016-03-01 2016-06-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显示和控制门禁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739320A (zh) * 2016-04-29 2016-07-06 四川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CN105785945A (zh) * 2016-03-21 2016-07-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023490A (zh) * 2016-07-12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门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门铃
CN208027513U (zh) * 2018-03-20 2018-10-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门铃系统及防盗门
US20180343142A1 (en) * 2015-06-11 2018-11-29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600583A (zh) * 2018-11-21 2019-04-09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可视门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87144A (zh) * 2019-03-04 2019-06-14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428A (zh) * 2014-04-24 2014-08-0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禁监控方法和门禁监控系统
US20180343142A1 (en) * 2015-06-11 2018-11-29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137771A (zh) * 2015-07-27 2015-12-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629940A (zh) * 2016-03-01 2016-06-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显示和控制门禁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785945A (zh) * 2016-03-21 2016-07-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739320A (zh) * 2016-04-29 2016-07-06 四川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CN106023490A (zh) * 2016-07-12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门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门铃
CN208027513U (zh) * 2018-03-20 2018-10-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门铃系统及防盗门
CN109600583A (zh) * 2018-11-21 2019-04-09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可视门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87144A (zh) * 2019-03-04 2019-06-14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5638B (zh) * 2019-12-27 2023-09-12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访客信息处理方法、智能冰箱、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55638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访客信息处理方法、智能冰箱、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55856A (zh) * 2020-03-03 2020-06-30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呼叫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29634A (zh) * 2020-03-27 2020-07-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429634B (zh) * 2020-03-27 2022-04-0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788439A (zh) * 2020-09-23 2021-05-11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门铃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和热水器
CN112270816A (zh) * 2020-10-22 2021-01-26 江苏峰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网络的远程呼叫系统
CN112672115A (zh) * 2020-12-22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监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3561A (zh) * 2021-03-24 2021-07-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门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093561B (zh) * 2021-03-24 2023-09-1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门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3159718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门铃控制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54306A (zh) * 2022-02-23 2022-05-27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门铃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67162A (zh) * 2022-06-27 2022-10-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到访信息提醒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9747A (zh)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铃系统
US20210118278A1 (en) Thoughtful elderly monitoring in a smart home environment
US9786133B2 (en) Doorbell chime systems and methods
JP6490675B2 (ja) 適切な瞬間において非警報ステータス信号を与えるスマートホームハザード検出器
EP2353153B1 (en) A system for tracking a presence of persons in a building,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70084132A1 (en)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92177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aid in finding misplaced, forgotten, or unused items
WO2017063272A1 (zh) 一种发送警报通知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34211A (zh) 一种来访提醒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00364991A1 (en)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060296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7016609A (ja) 独居者等の監視警備連絡装置
JP2001034869A (ja) 行動判定装置、ケアシステム、ケア住宅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KR20090106108A (ko) 노약자를 위한 스마트 홈의 모니터링 및 알림 서비스 장치및 그 방법
KR100720924B1 (ko) 구호통보장치
CN110634251B (zh) 一种异步响铃方法和装置
TWI574232B (zh) 具有物聯網通訊功能之保全主機
CN111513688A (zh) 生命体征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JP6868829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インターホン親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445188B2 (ja) 行動判定装置、ケアシステム、ケア住宅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6773806A (zh) 提醒控制方法和系统
TWM517887U (zh) 具有物聯網通訊功能之保全主機
JP6946276B2 (ja) 被監視者監視システムの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被監視者監視システム
JP5802346B1 (ja) 見守りシステム
CN204557731U (zh) 一种家用无线网络监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AIQU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401, building 14, Shenzhen Software Park, Keji Zhonger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DANAL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