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9008A - 一种燃气弹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弹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9008A
CN110589008A CN201811501554.4A CN201811501554A CN110589008A CN 110589008 A CN110589008 A CN 110589008A CN 201811501554 A CN201811501554 A CN 201811501554A CN 110589008 A CN110589008 A CN 110589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ejection
oil
force
wi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15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善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9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9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04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 B64F1/06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using catap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弹射器,是航母舰载机燃气轮机弹射器的简称,是以我国海军目前的登陆舰、气垫船做动力的QD70燃气轮机做弹射动力。由燃气轮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减速箱、弹射卷扬机与复位卷扬机上、绕有我国自行研制的拦阻索为牵引绳,牵引着飞机前轮横轴,沿着前、后两个定滑轮的直线方向,在60米内即可达到弹射起飞速度。由于QD70燃气轮机的【功率输出为7060~8000KW】动力实足,所以可弹射歼15、歼20、歼31、预警机、轰炸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干扰机、反潜机以及各种小型无人侦察机,解决了常规动力的航母因夹板滑跑距离短,满载荷的舰载机无法起飞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弹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弹射器,是航母舰载机燃气轮机弹射器的简称,是以我国海军目前的登陆舰、气垫船做动力的QD70燃气轮机做弹射动力。由燃气轮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减速箱、弹射卷扬机与复位卷扬机上、绕有我国自行研制的拦阻索为牵引绳,牵引着飞机前轮横轴,沿着前、后两个定滑轮的直线方向,在60米内即可达到弹射起飞速度。由于QD70燃气轮机的【功率输出为7060~8000KW】动力实足,所以可弹射歼15、歼20、歼31、预警机、轰炸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干扰机、反潜机以及各种小型无人侦察机,解决了常规动力的航母因夹板滑跑距离短,满载荷的舰载机无法起飞的难题。
背景技术
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有垂直起飞、滑跃式起飞、和弹射起飞,滑跃式起飞:因航母滑跑距离短,预警机、反潜机、轰炸机、电子干扰机、小型无人侦察机无法起飞,影响了战斗力。所以发达的美国采用蒸汽弹射,蒸汽弹射消耗大量的蒸汽和淡水,能耗大、效率低、技术要求高、维护难度大,蒸汽弹射初的蒸汽压力最大、弹射速度也就最大、所以弹射初对舰载机,产生巨大的撞击力、这就要求舰载机必须具有抗撞击能力,否则舰载机就被撞毁,所以无法弹射小型无人侦察机。因而研制电磁弹射,电磁弹射需强大的电能,常规动力的航母解决不了强大电能供应,必需是核动力航母,才能解决强大电能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我国歼15以加速度【时速达350公里】降落在辽宁舰上抅住拦阻索,瞬间迫使飞机静止下来,而拦阻索丝毫无损,可见拦阻索有多么巨大的拉力,歼15的起飞时速约为250公里,即然拦阻索将时速350公里的飞机在瞬间迫使它停下来,而拦阻索不被拉断,那么用拦阻索做牵引绳,弹射起飞时速250公里的歼15,拦阻索牵引绳是决不会拉断的,歼15起飞总重30吨,推力为2×117.6千牛,根据这些信息数据经核算,以远大于歼15总推力30倍的、由我国自行研制的QD7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为7060~8000KW】为动力,以远大于弹射拉力的拦阻索为牵引绳,也就是说用“陈旧成熟的老技术”“大马拉小车”的原理,设计出一种比蒸汽弹射、电磁弹射结构更简单、维护更方便、占用空间更小,更为安全可靠的燃气弹射方案。燃气弹射;由燃气轮机动力输出轴、通过减速箱变速后,动力经弹射卷扬机上的拦阻索做牵引绳,牵引着飞机前轮横轴,沿着前、后两个定滑轮的直线方向,在60米内即可达到弹射起飞。由于QD70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为7060~8000KW】动力实足,所以可弹射预警机、轰炸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歼20、歼31、歼15以及各种小型无人侦察机,解决了常规动力的航母因夹板滑跑距离短,满载荷的舰载机无法起飞的难题。由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安全可靠,就是001辽宁舰与002山东舰,稍加改造,也可以安装燃气弹射器,提前为航母舰载机用上弹射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燃气弹射器,由定滑轮支架1、转动轴2、复位定滑轮3、复位牵引绳4、缓冲器横拉杆的剖切面5、固定在航母夹板上的牵引钩6、缓冲器拉杆7、缓冲器外壳8、牵引杆9、牵引杆耳子10、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牵引杆与缓冲器共用悬挂支架12、牵引杆转动轴13、飞机前轮立轴14、牵引杆弹簧的阻力臂15、飞机前轮横轴的横剖切面16、飞机左前轮17、牵引杆弹簧的力臂18、复位牵引绳结孔19、牵引器20、拦阻索牵引绳结孔21、牵引器角钢托板22、航母夹板上的牵引绳运动缝隙的左、右两个侧面23、闸刀与电磁线圈回路的两条导线24、25、接线柱26、闸刀支架固定镙钉27、闸刀固定双铜板28、闸刀转动轴29、单向闸刀30、闸刀固定支架31、接线柱32、闸刀触点双铜片33、闸刀支架固定镙钉34、固定闸刀的支架铁板35、牵引杆的脱离钢板36、拦阻索牵引绳37、弹射定滑轮38、转动轴39、定滑轮支架40、航母前侧壁剖面41、海水平面线42、36V电池组43、三个接线柱44、45、46、电磁拉力器负极线47、电磁拉力器正极线48、弹射卷扬机转动轴49、弹射卷扬机50、弹射卷扬机外侧框架51、减速箱52、复位卷扬机53、卷扬机转动轴54、复位卷扬机外侧边框55、燃气轮机56、缓冲器拉杆的两个导入斜面57、单相销孔托把58、双相销孔托把59、转动轴60、缓冲器外壳剖切面61、缓冲器弹簧62、缓冲器弹簧拉杆7的弹簧座63、减速箱动力输出轴64、单相推力滾子轴承65、离合器离合与刹车左右进油管66、67、花键轴径向轴承68、圆椎型传力刹车锅剖切面(相当于转力飞轮)69、圆椎型传力刹车片剖切面70、圆椎型传力刹车鼓71、离合器与刹车的左右两个推力油缸72、73、油缸左右两个进油管74、75、左右两个油缸伸缩杆76、77、左右两个推力滚子轴承支架78、79、两个双向推力滚子轴承80、81、推力滚子轴承锁定卡环82、制动刹车片剖面83、刹车片与刹车锅之间的间隙84、圆椎型制动刹车锅剖切面85、花键轴与花键孔剖切面及箭头所指圆圈内的花键轴花键孔86、花键轴与制动刹车锅之间的间隙87、弹射卷扬机两个轴承支架88、89、弹射刹车制动鼓90、复位卷扬两个轴承支架91、92、弹射系统总底座93、花键轴与刹车锅之间的间隙94、花键轴与花键孔的剖切面及箭头所指圆圈内的花键轴花键孔95、圆椎型制动刹车锅剖切面96、刹车片与制刹车锅之间的间隙97、制动刹车片剖切面98、圆椎型制动刹车鼓99、两个双向推力滾子轴承100、100,推力滚子支架轴左右两端101、102、左右两个油缸伸缩杆103、104、左右两个进油管105、106、推力滚子轴承锁定卡环107、单向推力滾子轴承108、复位变频电动机横架109、左右两个复位卷扬机油缸110、111、左右两个刹车进油管112、113、变频电动机114、电动机三根相线115、116、117、三相闸刀118、119、120、三个相线接线柱121、122、123、接线合124、齿轮泵出油管125、液压油减压开关手柄126、液压油减压开关127、齿轮泵电动机128、减压开关回油管129、燃气轮机动力输出轴130、电磁拉力器与液压系统的底座131、液压油箱132、齿轮泵与电动机转动轴133、齿轮油泵134、齿轮油泵进油管135、挂弹簧的支架铁环136、液压分配器手柄的拉力弹簧137、液压分配器138、液压分配器右出油管139、液压分配器手柄140、液压分配器回油管141、液压分配器电磁力拉线142、分配器侧左出油管143、电磁软铁144、电磁拉力器外壳145、电磁线圈铁心146、电磁铁线圈147等结构组成燃气弹射器系统。
复位牵引绳一端牢固的固定在复位卷扬机上,然后将80多米的复位牵引绳绕在卷扬机上,然后将牵引绳另一端从复位定滑轮的后下方穿入到定滑轮上面,然后将复位牵引绳牢固的固定在牵引器后边的绳结孔上,然后再将拦阻索牵引绳的一端牢固的固定在牵引器前边的绳结孔上,然后将牵引器从角钢托板后方,放在左右两条角钢托板上(也就是与航母缝隙下面的间隙里),然后将拦阻索牵引绳拉至弹射定滑轮处,然后将拦阻索牵引绳从定滑轮上面绕过定滑轮的后下边,然后将拦阻索牵引绳牵引拉至弹射卷扬机处,然后将拦阻索牵引绳牢固的固定在弹射卷扬机边框上,并将多余的拦阻索牵引绳绕在弹射卷扬机上,组成了弹射与复位装置。卷扬机后边的轴承支架上,固定着圆椎型刹车制动锅,与卷扬机相连的花键轴上,配合着设有花键孔的圆椎型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鼓,与圆椎型制动刹车鼓的双联鼓型结构体,离合器传力的圆椎型刹车鼓的后面是圆椎型传力刹车锅(相当于传力飞轮),花键轴由径向轴承与圆椎型传力刹车锅虽然联为一体,由于径向轴承的作用,由减速箱传来的燃气轮机的动力,并不能传给花键轴,只要离合器的圆椎型传力刹车锅与圆椎型刹车鼓上的刹车片紧密结合后,燃气轮机的动力才能传输给弹射卷扬机。传力刹车锅与减速箱动力输出轴固定为一体,减速箱的齿轮与燃气轮主机的动力输出轴联为一体,两刹车鼓之间设有双向推力滚子轴承,(防止两个油缸随着同时转动的作用)双向推力滾子轴承由卡环钢片牢固的固定在传力鼓与制动鼓的中间,双向推力滚子轴承的外壳两端,设有推力滚子轴承的支架轴,是左右两个油缸伸缩杆迫使离合器分离与刹车制动的受力装置。左右两个油缸的升降油管与液压分配器的左右输出油管相联通,液压分配器的高压进油管与液压齿轮泵高压出油管相通,液压齿轮泵的进油管与液压油箱相通,液压齿轮泵与电动机的转动轴联为一体,液压减压开关的高压进油管与齿轮泵的高压油管相通,减压开关的减压油管与液压油箱相通,当减压开关开启时,齿轮泵泵出的高压油可沿减压开关的减压油管回流到液压油箱里,四个油缸的油压同时减小为零,当减压开关关闭时,四个油缸才能恢复正常工作。离合器离合时弹射卷扬机与复位卷扬并同步刹车制动,这个过程是弹射起飞后,由牵引器到达电源闸刀位置时,自动闭合电源的闸刀,来启动电磁线圈的电磁力拉动液压分配器的手柄,迫使四个液压油缸伸缩臂伸长实现了自动离合器分离,并同步实现了两个卷扬机自动刹车制动的目的。然后以操作员按下液压减压开关,此时齿轮油泵泵出的高压液压油,便沿着减压开关的减压油管流入液压油箱內,此时四个液压油缸的油压为零,然后操作员可接通变频电动机的电源闸刀,在变频电动机调正至合适的转数作用下,复位卷扬机倒转,将牵引器复位于弹射初始位置,作好下一次的弹射准备工作。有人会问:弹射卷扬机与复位卷扬机不是正处于刹车制动位置吗?那么复位卷扬机怎么能够转动呢?答案是虽然弹射卷扬机与复位卷扬机都处于刹车制动状态,但液压油缸的油压为零,此时的卷扬机刹车制动力为零,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鼓与传力刹车锅之间设有10cm的总间隙,离合器不能转动,然后弹射操作员可用扛杆外力,将传力刹车锅与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鼓的刹车片之间离开1cm的间隙,复位卷扬机也如上操作离开1cm的间隙,所以并不影响变频电动机的转动。当重新进行下一弹射时,电磁开关操作员,首先将电磁线圈的电磁开关的单相闸刀,开启至原开启位置,此时电磁铁的磁力消失,液压分配器手柄即被弹簧的拉力拉至离合器结合位置,(也就是说弹簧的拉力是迫使液压分配器复位,推动油缸使离合器接合的弹力),虽然齿轮油泵的电动机呈持续工作壮态,但由于减压开关呈开启状态,高压油回流至液压油箱内油压为零,所以离合器是无法接合的,此时舰载机应到达准备起飞的初始位置,然后缓冲器操作员将缓冲器后端的横拉杆,挂在航母夹板缝隙侧壁内的牵引钩6、6里,然后再将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挿进缓冲器悬挂支架12的钢销孔11里,此时飞行员虽然将油门拉至最大,但由于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力大于飞机自身推力,但凭飞机自身的推力是无法将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的,此时飞行员将起飞信号请求上传至起飞指挥员,只要起飞指挥员下达起飞指令后,(由于电磁拉力器电源早已被切断电磁力消失,所以弹簧的拉力也早已将液压分配器拉向离合器结合档位),弹射操作员只要将减压开关手柄向上关闭减压开关回油通路,油压即可升高至正常油压值,四个液压油缸即可消除刹车制动,改变为离合器结合状态,燃气轮机的动力,即可经传力结构的离合器全部传输给弹射卷扬机,卷扬机上的拦阻索牵引绳,牵引着飞机前轮横轴上的牵引杆,弹射力与飞机的推力形成的合力,首先将缓冲器前端的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后,然后在合力作用下,被弹射的舰载机可在1~2秒内即可达到弹射起飞速度,当牵引杆与牵引器到达闸刀位置时,即可将闸刀闭合,电磁拉力器的电磁力即可将离合器离合转換为刹车制动,圆满完成舰载机的弹射起飞,然后再准备好下一次的弹射准备工作。下面分别详述各结构细节;
(1)首先在航母夹板的合适位置:设置一条为牵引杆运动的航母夹板通道缝隙,这个运动通道缝隙的宽度应保持比牵引杆宽约3-5毫米,长度可根据弹射长度60米、但必须加有20米的余量约=80米。按着图1的要求:在这条缝隙的最前侧壁夹板中心合适位置,设置一弹射定滑轮,后端夹板的下面中心合适位置,设置一复位定滑轮,前端定滑轮是拦阻索弹射牵引绳的支撑部件,后端定滑轮是复位牵引绳的支撑部件。
(2)上述的牵引杆:按照图2的要求:在飞机前轮横轴上方的立轴上,焊接上设有牵引杆与缓冲器共用的两轴孔悬挂支架,然后按着图3用即轻又结实的碳纤维,制成设有双耳子轴孔的牵引杆,然后将牵引杆用转动轴,安装在牵引杆悬挂支架的轴孔上,可向后上方向自由转动,然后安装上弹簧,(弹簧的弹力大于牵引杆的重力),弹射前牵引杆操作员,用手将牵引杆用力向下扭转弹簧的弹力使牵引杆挿进牵引器的槽孔里,然后另一操作员转动弹射卷扬机,收紧拦阻索牵引绳将牵引杆固定在牵引器的槽孔内,等待弹射指令。由于牵引器槽孔的长度大于牵引杆厚度的3~4倍,当达到起飞速度后,牵引器已停动动,牵引杆便可很容易的拔出牵引器,弹簧的弹力即可将牵引杆弹起象图2所示状态,然后被飞机前轮带向天空。弹射前飞机应该运动到弹射初始准确位置,操作员可用力压下牵引杆弹簧的弹力,将牵引杆挿进牵引器的槽孔里,另一操作员转动弹射卷扬机收紧拦阻索牵引绳,不能让牵引杆被弹簧将牵引杆弹出牵引器。
(3)上述的牵引器:牵引器是用一块厚钢板,按照图1与图3的要求,根据牵引杆的厚度,切割成一长椭圆槽与一小椭圆槽孔,长椭圆槽孔的宽度大于牵引杆厚度的2毫米,长度是牵引杆宽度的3~4倍,目的是便于牵引杆与牵引器的脱离,长椭圆槽孔的前边是拦阻索牵引绳的绳结固定孔,后边就是牵引杆受力部位,后边的小椭圆槽孔是复位牵引绳的绳结孔。
(4)上述牵引器的左、右两条角钢托板:按照图1与图5的要求,选用宽度稍大于牵引器厚度12毫米的角钢,对称的焊接在航母缝隙左右两侧臂的下面,焊接完备后的要求是:将牵引器放进去后,左右各1毫米的间隙,上面也有1~2毫米的间隙,牵引~器往复运动通畅为好,长度是从弹射初始以前位置,至弹射末端的弹射定滑轮的前端,目的是;1)防止牵引器与牵引杆的脱落,2)协同航母缝隙增強牵引杆在垂直运动方向的稳定性。
(5)上述电磁拉力器的闸刀:(按着常规:电磁拉力器的闸刀应该用单相空气开关,为了在图纸上便于描述,所以采用闸刀代替),按着图1与图6的要求:用镙钉将闸刀固定在角钢托板下端的闸刀支架铁板上,起飞前电磁拉力器操作员,首先将闸刀开启断开电源,闸刀的上端距离拦阻索牵引绳约5毫米左右的空间,操作要求是:牵引绳高速运动时不能碰到闸刀为限,当飞机达到起飞速度后,牵引器也已运动至闸刀位置时,由于牵引器与牵引杆下端远大于闸刀与牵引绳的距离,牵引器便自动将电磁拉力器的电源闸刀闭合上,电磁拉力器便自动将液压分配器的手柄,拉到离合器分离、刹车制动位置,高压液压油便沿着右出油管进入油缸下端的进油管,四个油缸的伸缩杆伸长,迫使离合器分离的同时两个刹车制动鼓也同时刹车制动,失去动力的两个卷扬机,瞬间便同时刹车制动静止下来,达到了离合器自动离合与两个卷扬机同步刹车制动的目的。
(6)上述牵引杆的脱离钢板:用两条钢板,从航母夹板缝隙两边开始上跷的位置下面,与牵引绳平行的上面,运动缝隙每边焊接上一条前宽后窄弯曲的三角形厚钢板,一直延长至弹射定滑轮以前的位置,焊接完备后的要求是:不影响牵引杆与牵引器的运动,但由于航母夹板是逐渐上跷的,也就是等于加厚了航母夹板,当飞机到达此位置时早已达到起飞速度,(但牵引器还没有到达闸刀位置时)已旦飞机前轮到达越来越上跷的夹板时、由于脱离牵引器的钢板与航母夹板表面的距离越来越大、牵引杆与牵引器的距离越来越大,牵引杆被脱离牵引器的钢板強迫拔出牵引器,牵引杆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自动将牵引杆扭转至飞机前轮的后上方,飞机起飞后牵引杆一起随着带向兰天,脱离钢板的作用:就达到了牵引杆自动脱离牵引器的目的。实际上航母夹板是平直的也不设牵引杆脱离钢板,牵引杆照样能自动脱离牵引器,原因是:牵引器的长槽孔的长度远大于牵引杆厚度的3~4倍,当达到起飞速度后牵引器运动到闸刀位时,闸刀闭合后电磁拉力器迫使油缸使离合器离合的同时,两个卷扬机也同时刹车制动,当刹车制动时牵引器也就停止运动,但飞机早已达到起飞速度,牵引杆必然随着高速运动,由于牵引杆是可以向后上方自由转动的,又由于弹簧的弹力迫使牵引杆向后上弹起,也就是说航母夹板是平直的,也不设牵引杆的脱离钢板,也完全可以达到牵引杆自动脱离牵引器的目的。这也就是说:上跷夹板起飞设计的航母与平直夹板起飞设计的航母,都可以安装燃气弹射器。
(7)上述拦阻索牵引绳:根据舰载机歼15以时速350km的加速度,降落在航母夹板上抅住拦阻索,瞬间迫使舰载机静止下来,拦阻索确丝毫无损,可见拦阻索的抗拉断力是巨大的,歼15起飞时速约250km,从两组数据已知,即然350km的加速度拦阻索没有被拉断,那么250km的起飞速度,也决不会拉断拦阻索牵引绳,也就是说用拦阻索做弹射起飞的牵引绳是毫无质疑的。
(8)上述复位牵引绳:弹射起飞时刻复位卷扬是空载转动,牵引绳受力不大,复位时刻的弹射卷扬机也是空载转动受力也不大,所以也可以用普通的钢丝绳做复位牵引绳,当然还是用拦阻索牵引绳更加可靠。
(9)上述弹射卷扬机:由卷扬机主体、左、右两个边框、转动轴与花键轴为一根通轴、轴承支架等组成,花键轴末端设有花键轴承、花键轴承设在圆椎型传力刹(相当于传力飞轮)车锅的底端中心位置。卷扬机主体接触处的左边框上,设有固定拦阻索牵引绳的两个绳结孔,然后将拦阻索牵引绳的一端,牢固的固定在边框的绳结孔里,然后将拦阻索牵引绳在卷杨机上绕上几圈,然后将牵引绳拉至弹射定滑轮处,然后将拦阻索从定滑轮后下向上穿过定滑轮的上方,然后再将拦阻索牵引绳拉至弹射初始位置,然后将拦阻索牵引绳牢固的固定在牵引器前端的绳结孔上,然后将复位牵引绳的一端,牢固的固定在牵引器后端的绳结孔上,然后将固定好绳结的牵引器从从角钢托板后方,放在左右两条角钢托板上(也就是与航母缝隙下面的间隙里),然后再将另一端复位牵引绳,从复位定滑轮的上边穿过滑轮的后下方,然后再将牵引绳拉至复位卷扬机处,然后再将牵引绳,牢固的固定在卷扬机侧边框上的绳结孔里,组成了弹射、复位牵引结构。
(10)上述的缓冲器与钢棍拉器的钢销:由缓冲器外壳8、压缩弹簧62、缓冲器拉杆7与横拉杆6、缓冲器横拉杆的两个导入牵引钩的斜面57、57、与航母夹板缝隙侧壁內的牵引钩6、6、单相销孔托把58、双相销孔托把59、及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等组成。见图7图7a,缓冲器有两个作用:1)钢棍拉断器的钢销的作用:是将弹射牵引力与舰栽机的推力,形成合力的控制装置,否则不能形成合力,弹射就会失败,钢棍拉断力的要求:单凭舰载机的最大推力是不准将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的,比如歼15的最大推力为2×117.6千牛=23.52万牛的推力,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力最小必须大于30万牛,才不能被飞机的最大推力拉断,燃气轮机的最小输出功率为7060kw以上,換算成推力为706万牛,与歼15的合力为729.52万牛,远大于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力30万牛的几十倍,因而这个合力就很容易的将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所以才形成完美的合力,才能圆满完成弹射过程。2)弹性缓冲器的作用是:缓冲弹射力对飞机的碰撞作用,设压缩弹簧总长为3米,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系数(倔强度、或弹簧硬度)压缩到底座时为6万牛,以歼15总重3.0×104kg,钢销30万牛的拉断力虽然远大于6万牛的最大弹性系数,但由于弹簧底座负担了全部压力的支撑作用,压缩弹簧是不会被压坏的,当钢销被拉断后,压缩弹簧6万牛回复力的弹性势能,必然首先施加在被弹射的飞机上,根据动量公式p=mυ,这6万牛的弹性势能回复力,获得60000牛/30000m=以2米/秒的加速度的缓冲作用,然后才是全部弹射力施加在飞机上,这样就缓冲了对舰载机6万牛的碰撞作用力。弹射前首先让被弹射的飞机,进入弹射前的准备位置,准备操作员首先将缓冲器的横拉杆,挂进航母缝隙侧壁內的牵引钩6、6里,然后再将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挿进缓冲器外壳前端的钢销孔与缓冲器悬挂支架12的钢销孔11里,准备操作员完成弹射前的准备工作后,将准备完成信号上转至起飞指挥员,指挥员下达点火指令,弹射起飞操作员首先将燃气轮机56点火,液压齿轮泵电机128的三相电闸刀也已合闸,准备等待弹射指令,飞行员也同时点火后并将发动机的油门加至最大,但由于缓冲器与钢棍拉断器的钢销,已预先将飞机锁定在航母夹板上的牵引钩6、6里的缘固,单凭飞机本身的最大推力,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将钢棍拉断器的钢销拉断,当飞行员将油门加至最大化,并稳定至最大推力信号后,飞行员即可将起请求弹射起飞信号上转至起飞指挥员,起飞指挥员对弹射操作员下达弹射起飞指令,弹射操作员即刻将液压减压开关手柄关闭,液压油便沿着液压分配器的左出油管进入油缸上端的进油管,四个油缸的伸缩杆同时缩短,迫使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同时,燃气轮机也从小油门加至最大化,也就是燃气机从最小到最大化的动力,经减速箱减速后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刹车锅、传力刹车片、传力刹车鼓及花键孔、花键轴,将动力全部传输给弹射卷扬机上的拦阻索牵引绳,牵引着飞机前轮横轴,弹射力与飞机的合力首先拉断钢棍拉断器的钢销,然后沿着两个定滑轮的直线方向,(也就是航母夹板的运动缝隙方向),弹射力与飞机的合力,在60米的距内即可达到弹射起飞速度的过程。
(11)上述缓冲器的牵引钩:图1标记的序号6不是实际的缓冲器的牵引钩,图7的序号6、6与图7a的序号6才是实际的缓冲器牵引钩,原因是:如果在图1里按着图7与图7a的要求在图1的图纸上制图、图纸比例要很大,无法绘制,所以只能在图1的图纸上用序号6的牵引钩来表述牵引过程。
(12)上述离合器的离合与刹车制动:离合器;由圆椎型传力刹车锅与圆椎型刹车片、圆椎型传力刹车鼓组成,三者圆椎度相同,刹车制动;由圆椎型刹车制动鼓圆椎刑刹车片、圆椎型刹车制动锅组成,三者圆椎度相同,传力刹车鼓、刹车制动鼓、花键孔三者是一正体加工而成,两个刹车制动锅之间圆圈内,单独画的花键轴花键孔的左视图的圆圈的两个箭头,指向左右两根花键轴与花键孔86、95,圆椎型杀车片铆钉在刹车鼓上,制动刹车锅牢固的固定在卷扬机转动轴轴承支架上。传力刹车锅与减速箱的输出轴由键、槽固定为一体,离合器传力刹鼓刹车制动鼓的总称,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结合时,刹车制动锅与离合器之间设有10cm的运动间隙,当离合器与刹车制动锅结合时,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之间的间隙也是10cm,也就是说离合器与两端的传力制锅与刹车制动锅运动之间总保持10cm的间隙。减速箱的输出轴与传力刹车鼓之间设有轴向推力滾子轴承,作用是:两个油缸推动离合器接合时,消除对减速箱输出轴的压力。传力与制动鼓中心的花键孔可在花键轴上往复运动,两刹车鼓之间设有两个轴向推力滚子轴承,两个轴向推力滾子轴承由卡环牢固的卡定在传力鼓与制动鼓的中间,两个轴向推力滚子轴承的作用是,防止左右两个油缸随着刹车鼓同时转动,两个轴向推力滚子轴承的外壳两端设有油缸伸缩杆的支架轴,是两个油缸伸缩杆迫使离合器分离与刹车制动的受力装置。四个油缸固定在减速箱外壳上为支撑点,离合器是弹射传力结构,只要离合器结合时,才能够将燃气轮机的动力经减速箱,全部传输给弹射卷扬机与拦阻索牵引绳,燃气弹射就一定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也就是说燃气弹射最关健的结构就是离合器,其它弹射结构如牵引杆、牵引器、拦阻索牵引绳、弹射定滑轮、弹射卷扬机及减速箱,只要用高强度材料制造,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常规传力结构的离合器,都是以弹簧压缩力将摩擦片与传力飞轮平面结合将动力传输出去,而燃气弹射器的传力结构,是以两个力大无比的油缸推动圆椎型刹车鼓、圆椎型刹车片与圆椎型刹车锅结合的涨刹结构,比弹簧压缩力将摩擦片与传力飞轮结合的平刹结构要可靠的多得多,只要所需的材料合格,这个圆椎型涨刹传力结构离合器是不会出问题的,那么燃气弹射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13)上述复位卷扬机:由卷扬机、转动轴(与花键轴及变频电动机轴为一根通轴)、轴承支架、变频电动机、三相电路线、三相闸刀、三相接线柱、接线合、及刹车制动系统等组成。采用变频电动机的目的是:可省去变速箱,以调节变频电动机的频率,达到合适的复位速度的目的。圆椎型刹车锅牢固的固定在复位卷扬机转动轴轴承支架上,制动刹车锅的内圆椎度与制动刹车鼓的外圆椎度相同,圆椎型制动刹车片铆钉在制动刹车鼓上,刹车鼓中心的花键孔可在花键轴上往复运动,刹车鼓后端设有双向推力滚子轴承,双向推力滾子轴承由卡环牢固的固定在制动鼓上,双向推力滚子轴承的的作用是,防止左右两个油缸随着刹车鼓同时转动,双向推力滚子轴承的外壳两端设有推力滚子轴承的支架轴,是左右两个油缸伸缩杆制动刹车鼓风受力装置,刹车鼓与变频电动机支架之间设有单向推力滾子承,作用是消除变频电动机的转动轴转动时对制动刹车鼓的扭动。当弹射起飞时,弹射卷扬机上的拦阻索牵引绳、牵引器、复位牵引绳,牵引着复位卷扬机与变频电动机共同高速转动,释放复位牵引绳,当弹射起飞完成后两个卷扬机同时刹车制动,然后弹射操作员可将减压开关的手柄向下按下,高压油便回流到液压油箱内,四个油缸的油压同时为零,尽管两个刹车鼓与刹车锅呈刹制动状态,但无刹车制动力存在,弹射操作员可用扛杆外力,迫使刹车鼓刹车片与刹锅之间离开1cm的间隙,然后启动三相闸刀让变频电动机倒转,复位卷扬机与复位牵引绳便将牵引器,复位于弹射初始前的位置,为下一次弹射做好准备工作。
(14)上述的液压与电磁力系统:由电动机、液压齿轮泵、液压分配器、液压分配器手柄、液压油管、液压油缸、减压开关、减压开关手柄、液压油箱、液压分配器手柄拉力弹簧、电磁拉力器、电磁拉力器拉线、36V直流电源、单向闸刀、及正负极线路、接线柱、弹射系统总底座等组成,弹射器系统所有结构全部固定在总底座93上。液压与电磁力系统及变频电动机、复位卷扬机全部固定在弹射系统总底座上。电磁拉力器拉线与拉力弹簧都固定在液压分配器手柄上,液压分配器手柄拉力弹簧的作用是:无电磁力作用时,将液压分配器手柄保持在离合器接合挡位上。当达到弹射起飞速度时,牵引器正好到达单向闸刀时随即合上单向闸刀,由于电磁拉力器拉力大于弹簧的拉力,液压分配器手柄被电磁拉力器拉向离合器分离挡位,离合器随即离合的同时,两个卷扬机也同步刹车制动。单向闸刀、电磁拉力器与液压系统是;离合器结合、分离与两个卷扬机同步刹车制动的自动控制系统。当下达弹射起飞指时,橾作员将液压减压开关手柄关闭,液压油便沿着液压分配器的左出油管进入四个油缸上端的进油管,四个油缸的伸缩杆同时缩短,迫使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同时传力刹车锅将燃气轮机的动力经减速箱,全部传输给弹射卷扬机与拦阻索牵引绳,牵引着牵引器、牵引杆、飞机前轮横轴,在60米的滑跑距离內即可达到弹射起飞速度。
(15)上述的液压分配器:液压分配器138上端的进油管与齿轮泵高压油管125相通,下端的回油管141与液压油箱132相通,左边的油管143与四个油缸72、73、110、111上边的进油管74、75、105、106相通,右边的进油管与四个油缸下边的进油管66、67、112、113相通,当电磁拉力器无电流通过时,弹簧的拉力将液压分配器手柄,拉向离合器结合档位时液压分配 器的左出油管143与上边的高压油管125、齿轮泵134、四个油缸上端的进油管74、75、105、 106、相通,是高压出油通路四个油缸下端的进油管66、67、112、113、分配器右出油管139、 下边的回油管141、液压油箱132相通,也同步转換成零压力回油通路,回流到液压油箱132 。一当电磁力将液压分配器手柄拉向离合器离合、转換成刹车制动档位时液压分配器的 右出油管139与上边的高压油管125、齿轮泵134、四个油缸下端的进油管66、67、112、113、相 通,又转換为高压出油通路四个油缸上端的进油管74、75、105、106、左出油管143、与下边 的回油管141、液压油箱132、相通,又同步转換成零压力回油通路,回流到液压油箱132里。也就是说;当液压分配器的左出油管与齿轮泵高压油管相通转換成高压出油通路时,右出油管与回油管正好相通同步转換成零压力回油通路,当液压分配器的右出油管与齿轮泵高压油管相通转換成高压出油通路时,左出油管与回油管正好相通同步转換成零压力回油通路,通过液压分配器的回油管141回流至液压油箱132里。液压分配器在电磁力与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达到了离合器的结合、分离与同步刹车制动的自动控制目的。
(16)上述电磁拉力器的闸刀:闸刀的支架31固定在达到弹射起飞速度以后位置的角钢托板22下面的闸刀固定支架铁板35上,电磁拉力器36V电源的负极与闸刀的一根接线柱26相接,另一个接钱柱32的导线与电磁拉力器的线圈钱头47相通,线圈的另一导线与电源正极48相通,闸刀闭合后电磁拉力器可产生很強的电磁力,电磁拉力器的拉力线141与拉力弹簧136的一端都固定在液压分配器手柄139上,拉力弹簧另一端挂在齿轮泵133的挂弹簧的支架铁环135上,液压分配器是控制四个油缸的伸缩杆缩短时,是离合器结合档位,伸缩杆伸长时,是离合器离合与同步刹车制动的档位,当闸刀不闭合时,电磁拉力器无电流通过时,弹簧的弹力可将液压分配器手柄保持在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结合档位上,也就是弹射状态档位上,当闸刀闭合,电磁拉力器电流通过时,由于电磁力远大于弹簧的拉力,电磁力即可将液压分配器手柄拉向传力刹车锅与离合器分离档位上,电磁拉力器就可达到弹射起飞速度后的传力刹车锅离合器离合,两个刹车制动锅也同步刹车制动,达到了电磁力控制传力刹车锅离合与刹车制动的自动控制目的。
(17)上述的减压开关与闸刀:减压开关127上端的油管与齿轮泵133的高压油管125相通,下边的出油管129与液压油箱131相通,减压开关的手柄126向上时,为关闭液压开关出油管,四个油缸呈高压工作状态,减压开关的手柄126向下时,齿轮泵133泵出的高压油,就可回流至液压油箱131内,四个油缸72、73、110、111內液压油压力为零。当下达燃气轮机点火预备令时,然气轮机点火与齿轮泵电动机启动之前减压开关与闸刀的操作要领:【1】闸刀操作员首先将闸刀30与闸刀触点双铜片33闭合,电磁拉力器即可产生強大的电磁力,电磁拉力器的拉线141即可将液压分配器137的手柄139,拉向左侧刹车制动挡位上,(电磁力大于弹簧的拉力),液压分配器137的液压油从右出油管138进入四个油缸下端的进油管66、67、112、113,四个油缸72、73、110、111的伸缩杆76、77、103、104同时伸长,迫使刹车制动鼓90、99刹车片83、98与刹车制动锅85、96结合,两个刹车制动装置都处于刹车制动状态。【也就是说燃气轮机与齿轮泵只要启动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决不能结合只能处于刹车制动 状态】,【2】然后弹射操作员将减压开关127的手柄126向下打开减压开关,让齿轮泵133泵出的油回流至液压油箱131內,使四个油缸72、73、110、111内的油压为零,目的是让四个油缸 失去正常工作能力。【3】然后闸刀操作员再将呈闭合状态的闸刀30与闸刀触点双铜片33重新分离,此刻电磁拉力器的电磁力消失,拉力弹簧136即可将液压分配器137的手柄139,拉向右侧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结合档位上,但由于减压开关126向下是打开的,泵出的油回流至液压油箱的缘故,四个油缸内油压为零,四个油缸无法正常工作,所以让离合器仍然停止 在刹车制动的刹车制动锅上。一切准备完备后,将准备完成信号上传给弹射指挥员,当指挥 员下达弹射指令时的操作要领,【1】弹射操作员即可向上关闭减压开关手柄126,液压油随即又从液压分配器的左出油管140,从四个油缸上面的进油管74、75、105、106进入油缸,四个油缸的伸缩杆76、77、103、104同时缩短,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鼓71即可与传力刹车锅69结合,燃气轮机56的动力经减速箱52,由动力输出轴64与传刹车锅69、传力刹车片70、传力刹车鼓71及花键孔86、花键轴86,全部传输给弹射卷扬机50与拦阻索牵引绳37,牵引着牵引器20、牵引杆9、飞机前轮横轴16,弹射力与飞机的合力,首先拉断缓冲器外壳8前端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然后沿着复位定滑轮3与弹射定滑轮38的直线方向,也就是航母夹板上所设的牵引杆9运动缝隙的方向,弹射力与飞机的合力,在60米的距离内即可达到弹射起飞速度,当达到弹射起飞速度后,牵引杆9与牵引器20也就运动到闸刀30处时,牵引杆9与牵引器20随即将闸刀30与闸刀触点双铜片33合上闸,【见图6】,接通电磁拉力器的电源,电磁拉器的磁力大于弹簧的拉力,电磁拉力器的拉线141即可将液压分配器手柄139,拉向左侧刹车制动档位上,液压油随即沿着液压分配器的右出油管138,进入四个油缸下端的进油管66、67、112、113,四个油缸的伸缩杆76、77、103、104同时伸长,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鼓71与传力刹车锅69离合的同时,两个刹车制动鼓90、99上的刹车片83、98与刹车制动锅85、96也同步刹车 制动,弹射卷扬机与复位卷扬机随即静止下来。【2】弹射起飞后复位卷扬机的操作要领,弹射操作员随即向下按下减压开关手柄126,齿轮泵133泵出的液压油即可回流至液压油箱131内,四个油缸内的油压为零,然后弹射操作员以杠杆外力,迫使刹车制动片与刹车锅之间离开约1cm的间隙,【离合器与传力制锅刹车制动锅之间已设有10cm的总间隙,此时传力刹车锅与离合器之间还有9cm的间隙】,此时两个卷扬机可自由转动,然后将变频电动机114的三相闸刀118、119、120合上,【变频电动机频率巳预先调正至合适转数】,变频电动机倒转,复位卷扬机53上的牵引绳4便将牵引器20拉回至弹射初始位置,做好下一次的弹射准备。下一次弹射前的准备完备后:此刻离合器与刹车制动锅还依旧处于刹车制动状态,但四个油缸內油压仍然为零,由于弹射完成后闸刀仍然是闭合的,电磁拉力器也有电流存在,但由于减压开关已被打开,四个油缸油压为零,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依旧保持着9cm的间隙,刹车制动锅与离合器之间也依旧保持着1cm的间隙不变,但由于减压开关正处于打开状态油压为零,液压分配器仍然保持在刹车制动档位上,离合器即不能与传力刹车锅结合,也不能与刹车制动锅结合。当指挥员又下达另一次弹射预备指令时的操作要领,【1】闸刀操作员首先将电磁拉力器的闸刀30与闸刀触点铜片33分离,电磁拉力器电流即可消失,电磁拉力器的拉力即可为零,弹簧136的拉力即可将液压分配器手柄139,拉向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结合档位上,但此时减压开关还仍然处于打开状态,油缸内油压仍旧为零无法推动离合器,所以离合器与刹车制动锅依旧保持着1cm的间隙,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依旧保持着9cm间隙,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锅无法结合,当弹射指挥员下达另一次弹射指令时的操作要领,【2】弹射操作员即可将减压开关126向上关闭减压开关,就可完成另一次弹射过程,这就是第二次、第三次或以后每次弹射的操作过程。也就是说电磁拉力器的闸刀,是离合器离合与刹车制动的自动控制开关减压开关,就是弹射起飞的手动控制开关
(18)上述的燃气轮机与减速箱:是以我国海军目前的登陆舰、气垫船做动力的QD70燃气轮机为弹射动力。QD70燃气轮机功率输出为7060~8000KW,转数为8300转/分,或以QD70燃气轮发电机组,设有专用的减速比为1∶2.77的齿轮箱为减速箱,【或以QD70燃气轮发电机组拆去发电机,改装上离合器】,燃气轮机的动力输出轴130与减速箱52相联接,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64由键、槽与圆椎型传力刹车锅69固定为一体,传力刹车锅的中心,设有与花键轴配合的径向高速轴承,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与传力刹车锅之间,设有单轴向推力滚子轴承,目的是;离合器结合时,消除油缸巨大推力对输出轴的轴向压力,以防顶坏动力输出轴上的径向轴承。根据燃气轮机转数8300转/分,齿轮箱减速比2.77,歼15起飞时速250km,约=70米/秒,但必须在实际起飞速度加上大于70米/秒的余量,以最大起飞速度90米/秒为依据,可求出弹射卷扬机直径,8300转÷2.77÷60秒=50转/秒,90米/秒÷50转/秒=1.8米,1.8米÷3.14=0.57米,下面按弹射卷扬机的实际直径0.6米计算,0.6米×3.14=1.884×50转/秒=94米/秒,根据以上数据核算出实际的弹射速度υ最大为94米/秒,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所需弹射推力如下:
设:歼15的质量m=3.0×104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距离s=60米,达到起飞速度υ=70米/秒、或90米/秒时,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弹射定滑轮受到牵引绳的平均阻力也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推力F.
分析:飞机原来是静止的,初动能Ek1=0,飞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外力是推力F和阻力f、在外力作用下飞机在航母夹板上滑跑一段距离s,外力对飞机做功,飞机的动能增加,最后达到起飞速度υ,末动能Ek2=mυ2/2,外力所做的总功W=Fs-fs=Fs-μmgs,由动能定理可求出所需推力.
解:由动能定理可得
Fs-μmgs=mυ2/2由此得
Fs=mυ2/2s+μmg
=3.0×104kg×702/120+0.02×3.0×104×9.8×2
=1230880N
=3.0×104kg×902/120+0.02×3.0×104×9.8×2
=2036760N
根据上述歼15,在60米滑跑距离内分别达到70米/秒、或90米/秒起飞速度的两组所需推力的数据:1230880N、2036760N已知:QD70的输出功率7060~8000KW,換算成推力=7060000~8000000N完全满足燃气弹射需求,也就是说QD70燃气弹射歼15是超超有佘。
设:空警2000预警机质量m=1.75×105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距离s=60米,或=140米时,达到起飞速度υ=60米/秒,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弹射定滑轮受到牵引绳的平均阻力也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推力F.
分析:飞机原来是静止的,初动能Ek1=0,飞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外力是推力F和阻力f、在外力作用下飞机在航母夹板上滑跑一段距离s,外力对飞机做功,飞机的动能增加,最后达到起飞速度υ,末动能Ek2=mυ2/2,外力所做的总功W=Fs-fs=Fs-μmgs,由动能定理可求出所需推力.
解:由动能定理可得
Fs-μmgs=mυ2/2由此得
Fs=mυ2/2s+μmg
=1.75×105×602/120+0.02×1.75×105×9.8×2
=5318600
=1.75×105×602/280+0.02×1.75×105×9.8×2
=2318600N
根据上述空警2000预警机,在υ=60米/秒的起飞速度不变时,在60米滑跑距离内,或140米滑跑距离内,两组所需推力的数据:分别为5318600N,2036760N,已知:QD70的输出功率7060~8000KW,換算成推力=7060000~8000000N,完全满足燃气弹射需求,也就是说QD70燃气弹射空警2000预警机也是超超有佘。
弹射结构的受力分析:弹射系统受力结构的牵引杆、牵引器是决对不应该出问题的,拦阻索牵引绳、弹射定滑轮、弹射卷扬机、传力的离合器、减速箱五个部分中、关健在于传力结构的离合器,只要离合器将燃气轮机的动力,全部传输给卷扬机与拦阻索牵引绳,燃气弹射就一定获得成功。在这五个部分中,弹射定滑轮与卷扬机不易损坏,拦阻索牵引绳,已被歼15也已在航母夹板上反复降落钩住拦阻索,瞬间迫使飞机静下来,而拦阻索丝毫无损,证明了做牵引绳不再有什么质疑,QD70燃气轮发电机组,专用的减速比为2.77的齿轮箱为减速箱,也已经多年实际应用证明,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最后只有离合器是最大质疑者,我相信有多么大的机械,就应该有多大承受能力的离合器存在,在这个设计方案中的圆椎形涨刹离合器,要此飞轮平刹的离合器的传力可靠性要强的多得多,只要离合器能将全部动力传输给弹射器与牵引绳,那么燃气弹射就毫无质疑。比蒸气弹射、电磁弹射结构更加简单,维护更加方便,占用面最小,更加安全可靠。因为燃气弹射;用的都是人人公认的,熟练的老技术经验证的,可靠的机械弹射方式。由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就是001辽宁舰与002山东舰,稍加改造,也可以安装燃气弹射器,提前为航母舰载机用上弹射起飞。
附图说明
图1、是由弹射初始段与弹射末段衔接成的,燃气弹射初始位置的结构主视图。弹射距离全长80多米,在一张图上无法绘制,所以采取首尾衔接的方式,来表述弹射初始全过程的主视图。航母夹板上的缝隙通道夹板右侧与牵引器右边的角钢托板被剖去,飞机右边的前后两轮也已剖去,前轮横轴右侧只剩横剖面,两个卷扬机的右边框已剖去,目的是为了看清弹射卷扬机与拦阻索牵引绳的关系、复位卷扬机与复位牵引绳的关系,减速箱与燃气轮机被两个卷扬机挡住大部分,只能看到部份右侧面,为了看清以上结构,液压油缸与双向推力滚子轴承在图1上没法表述,所以只画出两个卷扬机的局部结构,更加清晰的看清主要弹射结构,齿轮泵、液压系统与电磁拉力器系统都被卷扬机挡住看不到,电磁拉力器负极线47、电磁拉力器正极线48、与电磁拉力器的接线也被挡住看不到,图1实际上是刚刚做好弹射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弹射结构如:航母夹板缝隙23、牵引杆9、牵引器20、牵引器的角钢托板22、牵引杆的脱离钢板36、拦阻索牵引绳37、弹射定滑轮38、弹射卷扬机50、及复位卷扬机53、与复位牵引绳4、以及固定在航母夹板上的牵引钩6、缓冲器拉杆7、缓冲器外壳8、牵引杆9、牵引杆耳子10、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牵引杆与缓冲器共用悬挂支架12、牵引杆转动轴13、飞机前轮立轴14、牵引杆弹簧的阻力臂15、飞机前轮横轴的横剖切面16、飞机左前轮17、牵引杆弹簧的力臂18、复位牵引绳结孔19、牵引器20、弹射牵引绳结孔21、牵引器角钢托板22等组成的主视图。
图2、是以飞机前轮横轴剖面与牵引杆9为核心,牵引杆与缓冲器共用悬挂支架12、弹簧力臂18、阻力臂15,由弹簧的弹力迫使牵引杆自动扭转为后上方,飞机前右轮与横轴已被剖去,后轮也已剖去,是弹射前与弹射后,由弹簧的弹力迫使牵引杆9扭转至后上方的主视图。
图3、是以牵引杆9,与设有转动轴孔牵引杆的两个耳子10,与两个轴孔12的左視图。
图4、是以牵引杆9的横切面9、牵引器20为核心,与复位牵引绳4、拦阻索牵引绳37的俯视图。
图5、是以牵引杆9与牵引器20为核心,由航母夹板缝隙的左、右两个侧面23、23与两条角钢托板22、22的左视图。
图6、是牵引杆9与牵引器20运动至闸刀30时,从图1隔离出来的闸刀30与闸刀触点双铜片34闭合主视图。
图7、是缓冲器的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被拉断为两段断钢销11、11落在夹板上的俯视图,缓冲器的横拉杆5的牵引钩6、6,实际上是挂在航母运动缝隙的左、右两个侧面里的两条沟槽里牵引钩6、6,如图7俯视图序号横拉杆5与牵引钩6、6所示。
图7a、是以缓冲器的横柆杆5,与设在夹板运动缝隙侧壁内的牵引钩6为核心,以方框的箭头所指的圆圈内的图7俯视图局部主视图
图8、是燃气弹射系统的离合器,正处于结合状态的弹射初过程中的全貌俯视剖视图,从俯视图看到离合器的传力刹车片70与传力刹车锅69的上面都被剖去,两个制动刹车锅90、96、与两个制动刹车片83、98也都被剖去,液压分配器手柄139被弹簧136拉向离合器接合挡位,液压齿轮泵电机也合闸工作状态,液压减压开关手柄126向上呈关闭状态,液压系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液压油沿着液压分配器137的左出油管141、进入四个油缸前端的进油管174、175与105、106,液压油迫使四个油缸72、73、110、111的伸缩杆76、77、103、104收缩,迫使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鼓71与刹车片70、与传力刹车锅96紧密接合后,燃气轮机56的全部动力,经液压系统底座146下面的减速箱52、传力刹车锅69、传力刹车片70、传力刹车鼓71、然后经花键孔与花键轴86,全部传输给弹射卷扬机50与拦阻索牵引绳37,牵引器20、牵引杆9及飞机前轮横轴16,在60米距离之内的瞬间达到起飞速度,此刻的复位卷扬机61、与变频电动机140共同随着弹射卷扬机56共同转动,此刻的电磁拉力器的闸刀30、与触点铜片33呈未闭合状态(见图1)电磁拉力器没有电流通过,所以电磁软铁142、与电磁线圈铁心144呈无磁力的分离状态。液压与电磁系统与三个油缸72、73、110固定在减速箱52上面的底座板146上,另一个油缸111固定在变频电动机113支架上,电磁拉力器与液压系统的底座146,固定在减速箱52的上面,由于底座板146的阻挡作用,从图8的俯视图上看不到减速箱52,只能看到燃气轮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燃气弹射器,由燃气轮机56的动力输出轴130与减速箱52相连通,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64与传力刹车锅69由键、槽固定为一体,传力刹车锅69底部的中心设有与花键轴86相配合的径向轴承68,传力刹车鼓71的外周设有相同圆椎度的刹车片70,刹车制动鼓90与刹车片83固定为一体,离合器与传力刹车鼓71、制动刹车鼓90的三者之间设有10cm的总间隙,传力刹车鼓71与制动刹车鼓90的中间设有两个轴向推力滚子轴承80、81、由推力滚子卡环片82锁定在卡环卡槽里,刹车制动锅85、固定在卷扬机轴承支架88上,弹射卷扬机50固定在两个轴承支架88、89上,花键轴86与卷扬机轴49联接为一体。
变频电动机114的花键轴95与复位卷扬机53的转动轴54联为一体,三相电接线柱121、122、123与三相电源相通,三相闸刀118、119、120的三根导线115、116、117接在变频电动机114的接线合124里,制动刹车鼓99与刹车片98固定为一体,刹车制动锅96固定在复位卷扬机53的轴承支架91上,复位卷扬机53固定在轴承支架91、92上,刹车鼓99的前端设有两个轴向推力滚子轴承100、100,两个推力滚子轴承100、100被卡环片107锁定在刹车制动鼓上。
齿轮泵133与电动机128的转动轴132相联接,齿轮泵电机128的三相闸刀,与接线合、三相电接线柱、380V三相电源相通,齿轮泵133的进油管134与液压油箱131相通,齿轮泵133的高压油管125与液压分配器137液压减压开关127相通、液压油减压开关127的出油管129与液压油箱131相通,液压分配器137的左输油管140与四个油缸72、73、110、111上端的进油管74、75、105、106相通,液压分配器137的右输油管138与四个油缸72、73、110、111下端的进油管66、67、112、113相通,左边两个油缸72、73的伸缩杆76、77分别安装在两个推力轴承支架轴78、79上,右边两个油缸110、111的伸缩杆103、104分别安装在两个推力轴承支架轴101、102上,三个油缸72、73、110、固定在减速箱52上面的电磁拉力器与液压系统的底座146上,(从图8的俯视图上看不到减速箱,只能看到燃气轮机与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另一个油缸111固定在变频电动机113上,液压分配器手柄的拉力弹簧136挂在弹簧支架铁环135上,另一端挂在液压分配器手柄140上,电磁力拉线141一端固定在液压分配器手柄140上,另一端固定在电磁软铁143上,电磁线圈145一端线头与36V的直流电源正极线44相通,负极线45与闸刀的回路导线24相联接,闸刀的固定支架31固定在闸刀支架铁板35上,闸刀的另一条导线25与电磁线圈145另一端线头联通。电磁拉力器、液压分配器126、齿轮泵133、电动机128、与液压油箱131都固定在减速箱52上面的底座板146上。
闸刀30由转动轴29固定在闸刀固定双铜板28上,闸刀的固定支架固定在角钢托板22下面的闸刀固定支架铁板35上,电磁拉力器36V电源的负极24与闸刀的接线柱26相接,另一个接线柱32的导线25与电磁拉力器的线圈144钱头相通,线圈的另一导线与电源正极44相通,电磁拉力器的拉力线141固定液压分配器137的手柄139上,液压分配器手柄上同时挂有拉力弹簧136,拉力弹簧另一端挂在齿轮泵133的挂弹簧的支架铁环135上。
减压开关127上端的油管与齿轮泵高压油管125相通,下边的出油管与液压油箱131相通,液压开关的开关手柄126向上时,为关闭液压出油管四个油缸72、83、110、111呈高压工作状态,液压开关的开关手柄126向下时,齿轮泵133泵出的高压油,就回流至液压油箱131内,液压油压力为零,
复位牵引绳4前端固定在牵引器20后端的绳结孔19上,后端从复位定滑轮3的上后方穿向滑轮支架1的下方,固定在复位卷扬机53边框55上,然后将剩余的牵引绳4全部绕在复位卷杨机53上,拦阻索牵引绳37一端固定在牵引器20前面的绳结孔21上,另一端从弹射定滑轮38上后方穿向下方,然后再将拦阻索牵引绳37拉至弹射卷扬机50位置,然后将另一端固定在卷扬机50的边框51上,然后将拦阻索37全部绕在卷扬机50上,牵引杆9挿进牵引器20的长方型孔槽里。
牵引杆9的两个耳子10的轴孔13,安装在缓冲器与牵引杆共用支架12上,弹簧用转动轴13安装轴孔13上,弹簧的力臂别在牵引杆的耳子10的前端,弹簧的阻臂别在飞机前轮的立柱14的前端,弹簧的弹力可迫牵引杆9扭转至飞机前轮17的后上方,
缓冲器的横拉杆5挂在航母夹板內的两边的牵引钩6、6上,(见图7)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挿进缓冲器悬挂支架12的钢销孔11里,被弹射力拉断为两段断钢销断端11、11落在航母夹板上。
两条角钢托板22、22,焊接在航母夹板缝隙的左、右两侧夹板23、23的下面,牵引杆9与牵引器20在角钢托板22、22运动缝隙与左、右两侧夹板23、23的缝隙空间里可高速运动。
牵引杆的两块脱离钢板36、36焊接在航母夹板缝隙前端上跷的两侧夹板23、23下面,也就是角钢托板22、22内侧的位置。
燃气轮机56的动力输出轴130与减速箱52相通,减速箱52的动力输出轴64由键、槽与传力刹车锅69固定为一体,与花键轴配合的径向高速轴承68设在传力刹车锅69的中心位置,由于径向轴承的原因,燃气轮机56的动力不能直接通过花键轴86传给弹射卷扬机50,只能通过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锅69与传力刹车鼓71、花键孔86、花键轴86、传给弹射卷扬机50、与拦阻索牵引绳37,离合器的传力刹车锅69与制动刹车锅90内部的花键孔86可在花键轴86上自由往复运动,花键轴86与弹射卷杨机的转动轴49联为一体,拦阻索牵引绳37的一端固定在卷扬机50上,挠过弹射定滑轮38上面,另一端固定在牵引器20的前端的绳结孔21上,剩余的拦阻索牵引绳37挠在卷扬机50上,复位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牵引器后端的牵引孔19上,挠过复位定滑轮3的上面,另一端固定在复位卷扬机3上,剩余的复位牵引绳4挠在复位卷扬机3上。

Claims (5)

1.一种燃气弹射器由燃气轮机56的动力输出轴130与减速箱52相连,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64与传力刹车锅69由键、槽固定为一体,传力刹车锅69底部的中心设有与花键轴86相配合的径向轴承68,传力剎车鼓71的外周设有相同圆椎度的刹车片70,刹车制动鼓90与剎车片83固定为一体,两刹车鼓的中间设有两个轴向推力滚子轴承80、81、由推力滚子卡环片83锁定在卡槽里,刹车制动锅85、固定在卷扬机轴承支架88上,弹射卷扬机50固定在两个轴承支架88、89上,花键轴86与卷扬轴49联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燃气轮机的全部动力,通过传力刹车锅69、传力剎车鼓70、与花键孔轴87、传输给弹射卷扬机50、拦阻索牵引绳37、牵引器20、牵引杆9牵引着飞机前轮横轴。
2.变频电动机的花键轴95,与复位卷扬机转动轴54联为一体,剎车制动鼓99与刹车片98联为一体,剎车制动锅96固定在复位卷扬机的轴承支架91上,复位卷扬机53固定在轴承支架91、92上,剎车鼓99的前端设有两个轴向推力滚子轴承100、100,两个推力滚子轴承被卡环片107锁定在剎车制动鼓上,其特征在于:在剎车制动时防止两个油缸110、111同时转动。
3.齿轮泵的高压油管125与液压分配器137液压油减压开关126相通、液压油减压开关的出油管129与液压油箱131相通,液压分配器的左输油管140与四个油缸上端的进油管74、75、105、106相通,液压分配器的右输油管138与四个油缸下端的进油管66、67、112、113相通,液压分配器手柄拉力弹簧136挂在弹簧支架铁环135上,另一端挂在液压分配器手柄139上,电磁力拉线141一端固定在分配器手柄139上,另一端固定在电磁软铁142上,电磁线圈一端线头与36V的直流电源正极线48与电磁线圈的相通,电池的负极线与闸刀的回路导线24相联接,闸刀的另一条导线25与电磁线圈另一端线头47联通,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与电磁力系统在牵引器20运动至闸刀30时,将闸刀30与闸刀触点铜33片闭合,电磁拉力器迫使液压分配器,使四个油缸迫使离合器分离的同时,两卷扬机也同歩剎车制动。
4.复位牵引绳4前端固定在牵引器20后端的绳结孔19上,后端从复位定滑轮3的上后方穿向支架1的下方固定在卷扬机左边框55上,然后将剩余的牵引绳全部绕在复位卷杨机53上,拦阻索牵引绳37一端固定在牵引器20前面的绳结孔21上,另一端固定在弹射卷扬机50的边框51上,然后将剩佘做的拦阻索绕在卷扬机50上,牵引杆9挿进牵引器20的长椭圆槽孔里。
5.缓冲器的横拉杆5挂在航母夹板內的牵引钩6、6里,钢棍拉断器的钢销11挿进缓冲器悬挂支架12的钢销孔11里,被弹射力拉断后两断销落于夹板上,其特征有二:一缓冲对舰载机的碰撞、二使弹射力与飞机的推力形成完美的合力。
CN201811501554.4A 2018-06-12 2018-11-29 一种燃气弹射器 Pending CN1105890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0770 2018-06-12
CN2018106407700 2018-06-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9008A true CN110589008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49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1554.4A Pending CN110589008A (zh) 2018-06-12 2018-11-29 一种燃气弹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900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0381A1 (fr) * 1998-06-30 1999-12-31 Cac Systemes Catapulte pour le lancement d'un corps volant
CN102120495A (zh) * 2011-04-09 2011-07-13 朱惠芬 滑跃式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及弹射方法
CN103183132A (zh) * 2011-12-29 2013-07-03 任明琪 弹射用动力源单元体和航母燃气蒸汽弹射器及弹射方法
CN104097786A (zh) * 2014-07-09 2014-10-15 吴炳选 机械式舰载机弹射器
WO2016019814A1 (zh) * 2014-08-02 2016-02-11 王振川 真空储能式固定翼飞机起飞弹射器
CN105667821A (zh) * 2016-04-01 2016-06-15 王善良 航母舰载机重力加速度弹射
CN106169264A (zh) * 2016-08-23 2016-11-30 济南环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航母舰载机弹射拦阻模拟训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0381A1 (fr) * 1998-06-30 1999-12-31 Cac Systemes Catapulte pour le lancement d'un corps volant
CN102120495A (zh) * 2011-04-09 2011-07-13 朱惠芬 滑跃式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及弹射方法
CN103183132A (zh) * 2011-12-29 2013-07-03 任明琪 弹射用动力源单元体和航母燃气蒸汽弹射器及弹射方法
CN104097786A (zh) * 2014-07-09 2014-10-15 吴炳选 机械式舰载机弹射器
WO2016019814A1 (zh) * 2014-08-02 2016-02-11 王振川 真空储能式固定翼飞机起飞弹射器
CN105667821A (zh) * 2016-04-01 2016-06-15 王善良 航母舰载机重力加速度弹射
CN106169264A (zh) * 2016-08-23 2016-11-30 济南环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航母舰载机弹射拦阻模拟训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6233B (zh) 组合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
CN2855904Y (zh) 航空母舰蒸汽弹射器
CN100532200C (zh) 一种用于航空母舰的高压蒸气动态密封弹射机
CN102795347B (zh) 航空母舰双管弹簧弹射器
CN102700721B (zh) 航空母舰组合弹射器
CN103434649B (zh) 无人机弹射装置减速与回程气液压控制系统
CN101962079B (zh) 一种用于航空母舰上的弹射器
WO2010031241A1 (zh) 冷弹射方法及装置
CN202499283U (zh) 飞轮弹射器
CN105667821A (zh) 航母舰载机重力加速度弹射
CN103507964A (zh) 飞机弹射起飞装置与飞机降落阻拦装置
CN104097786A (zh) 机械式舰载机弹射器
CN104129506B (zh) 一种舰载机弹簧弹射器
CN107323681B (zh) 一种可智能释放的无人机气液压弹射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5469870U (zh) 采用发动机/电动机为动力液力机械传动的舰载机弹射器
CN206606366U (zh) 二级弹簧联合弹射舰载机的装置
CN110589008A (zh) 一种燃气弹射器
CN201737161U (zh) 航空母舰舰载飞机起飞助跑装置
CN204527532U (zh) 一种液压恒张力式小艇自动捕捉机构
CN102910294A (zh) 一种同轴双向缠绕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
WO2019205726A1 (zh) 航母飞机起飞弹射装置
CN103129745B (zh) 舰载机全程匀加速机械牵引高速起飞方法及装置
CN102910295A (zh) 一种双向驱动缠绕加速式舰载机弹射器
CN203453160U (zh) 无人机低冲击弹射装置气液压系统
CN203996919U (zh) 一种舰载机弹簧弹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