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8685A -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8685A
CN110588685A CN201911009580.XA CN201911009580A CN110588685A CN 110588685 A CN110588685 A CN 110588685A CN 201911009580 A CN201911009580 A CN 201911009580A CN 110588685 A CN110588685 A CN 110588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rocker
distance
express delivery
electr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95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8685B (zh
Inventor
吴小平
张庭生
范志勇
孔维东
常琨
曹浩
韩磊
张祖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095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8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8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8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8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8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6End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8S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车辆车厢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解决了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受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案:包括车厢骨架和侧墙,侧墙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可以驱动侧墙的转动使侧墙打开和关闭。本发明可以将侧墙变为掀背式,解决目前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车组车辆车厢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这些年我国国力的逐渐增强的同时我国的科技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步,高铁技术与高铁设计同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铁在欧洲,美国与日本的经济中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只预测高铁市场,这将是所有高铁应用中增长率最高的,因此肢体高铁与恢复设备的应用与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与前景。
目前,铁路自诞生2000年来以其舒适性好,运力大、速度快等优点,发展迅速,铁路在当今交通运输中占有特殊地位,已成最具成本效益的旅游运输方式,高速的铁路运输已成世界潮流,它是影响各国运输结构,刺激各种现代运输的最好的方式,自1990年以来我国铁路运输行业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受到其他运输业的影响,铁路速度是当时的首要难题,经过十多年高速的发展,我国的铁路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提速。
现有技术中,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受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受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目的在于:对动车车厢的侧墙进行改造,将侧墙变为掀背式,解决目前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包括车厢骨架和侧墙,所述侧墙上设置有连接管固定装置,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连接有旋转连接管,所述车厢骨架与侧墙通过旋转连接管连接,所述车厢骨架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与侧墙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摇杆和车厢骨架之间设置有电动缸。
侧墙的顶端焊接有连接管固定装置,连接管固定装置中安装有旋转连接管,旋转连接管与车厢骨架相配合可以实现侧墙围绕车厢骨架旋转,车厢骨架包括有侧柱,侧柱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支座且支座与侧柱通过焊接,支架的端部连接有摇杆且铰接连接,摇杆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电动缸的一端,电动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厢骨架的顶部,电动缸的伸长或者缩短会带动摇杆沿着支座旋转,摇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且铰接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侧墙上,此时电动缸的伸长或者缩短会带动摇杆,摇杆在电动缸的作用力下绕着支座转动,摇杆另一端连接的连杆在摇杆的作用力下转动,连杆的作用力作用在侧墙上使侧墙实现打开和关闭。采用了此方案,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不受车门打开程度的影响,提高装卸速度,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其中,所述摇杆与支座铰接,所述摇杆与所述连杆的铰接点至摇杆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A,所述摇杆与所述电动缸的铰接点至摇杆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B,所述距离A与距离B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
采用了此方案,距离A大于距离B,电动缸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摇杆转动,由杠杆定理可知,距离B在转动时的行程小于距离A在转动时的行程,即距离B只需移动较小行程就可以让距离B移动较大行程,即在较小的空间下通过杠杆原理使电动缸只需伸长或者缩短很小距离即可控制摇杆很大行程的转动,达到了增大摇杆的转动幅度,其中距离A与距离B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该优选比例的确定是根据尽可能地增强杠杆原理的效果,使得相同的电动缸能够带动连杆运行更长的距离;同时又考虑到侧墙、摇杆和连杆材质的强度,此情况下相互的作用力将不会使各个部件损坏。
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侧墙,所述连杆与侧墙的连接点到侧墙顶部具有距离C,所述侧墙的顶部到底部具有距离D,所述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
采用了此方案,连杆设置在侧墙靠上的位置,述连杆与侧墙的连接点到侧墙顶部具有距离C,所述侧墙的顶部到底部具有距离D,所述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由于侧墙是靠上端与车厢骨架连接转动,通过杠杆定理可知连杆只需推动侧墙很小的行程侧墙则会发生很大的转动,不仅节省了操作空间而且跟现有技术相比连杆推动侧墙相同的距离可以使侧墙转动更大的开度,其中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是根据侧墙、摇杆和连杆材质问题,此情况下相互的作用力将不会使各个部件损坏。
其中,所述侧墙内设置有红外感应器。
采用了此方案,通过在侧墙内固定设置红外感应器可以感测侧墙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处于危险距离时通过电动缸改变侧墙的位置,防止了侧墙的碰撞。
其中,所述电动缸与摇杆通过铰接连接,所述摇杆与连杆通过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电动缸为折返式电动缸。
采用了此方案,折返式电动缸整体长度相对于普通电动缸短,适用于安装位置狭小的场合,同时选用同步带,具有强度高、间隙小和寿命长的特点,使整个电动缸具有较高的控制性和控制精度。
其中,所述电动缸连接有SMC AMF除臭器。
采用了此方案,除臭剂用于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气味与有害气体,以获洁净所需的压缩空气。
其中,所述电动缸连接有SMC af-60空气滤清器。
采用了此方案,通过空气滤清器可以去除压缩空气中的固体与杂质、水滴和油滴等。
其中,所述电动缸连接有比例流量阀。
采用了此方案,通过比例流量阀可以实现输出流量的比例控制,能够实现程序控制与自动化,更少的热量与噪音,没有火,没有污染,安全性高。
其中,所述侧壁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无机树脂板、板材强力复合胶和板材氟碳金属漆。
采用了此方案,氟碳金属漆中的氟碳树脂分子链上的氟碳键能够抵抗紫外线的降解产生,可以在户外长期使用外观保持不变,氟碳金属漆可以在户外连续使用20年以上,外观非常完美。
其中,所述车厢骨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下方连接有旋转锁套,所述旋转锁套正下方设置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锁轴,所述锁轴与旋转锁套相互配合。
采用了此方案,电机支架固定安装在侧墙的下部,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转锁套,旋转锁套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且沿旋转锁套的中部径向切割了一半然后再向下切割,直到切割的那部分掉落,旋转锁套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固定设置有锁轴,锁轴与旋转锁套的轴心在同一位置,锁轴的半径略小于旋转锁套内部的半径,侧墙下方的下沿设置有旋转锁套随侧墙旋转时通过的槽,当侧墙需要打开时旋转锁套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直到可以使侧墙打开,当需要锁闭时侧墙关闭,同时电机带动旋转锁套转动180度,此时旋转锁套在锁轴的阻挡下锁闭。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不受车门打开程度的影响,提高装卸速度,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2.距离A大于距离B,电动缸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摇杆转动,由杠杆定理可知,距离B在转动时的行程小于距离A在转动时的行程,即距离B只需移动较小行程就可以让距离B移动较大行程,即在较小的空间下通过杠杆原理使电动缸只需伸长或者缩短很小距离即可控制摇杆很大行程的转动,达到了增大摇杆的转动幅度,其中距离A与距离B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是根据侧墙、摇杆和连杆材质问题,此情况下相互的作用力将不会使各个部件损坏。
3.连杆设置在侧墙靠上的位置,述连杆与侧墙的连接点到侧墙顶部具有距离C,所述侧墙的顶部到底部具有距离D,所述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由于侧墙是靠上端与车厢骨架连接转动,通过杠杆定理可知连杆只需推动侧墙很小的行程侧墙则会发生很大的转动,不仅节省了操作空间而且跟现有技术相比连杆推动侧墙相同的距离可以使侧墙转动更大的开度,其中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是根据侧墙、摇杆和连杆材质问题,此情况下相互的作用力将不会使各个部件损坏。
4.通过在侧墙内固定设置红外感应器可以感测侧墙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处于危险距离时通过电动缸改变侧墙的位置,防止了侧墙的碰撞。
5.折返式电动缸整体长度相对于普通电动缸短,适用于安装位置狭小的场合,同时选用同步带,具有强度高、间隙小和寿命长的特点,使整个电动缸具有较高的控制性和控制精度。
6.除臭剂用于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气味与有害气体,以获洁净所需的压缩空气。
7.通过空气滤清器可以去除压缩空气中的固体与杂质、水滴和油滴等。
8.通过比例流量阀可以实现输出流量的比例控制,能够实现程序控制与自动化,更少的热量与噪音,没有火,没有污染,安全性高。
9.氟碳金属漆中的氟碳树脂分子链上的氟碳键能够抵抗紫外线的降解产生,可以在户外长期使用外观保持不变,氟碳金属漆可以在户外连续使用20年以上,外观非常完美。
10.电机支架固定安装在侧墙的下部,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转锁套,旋转锁套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且沿旋转锁套的中部径向切割了一半然后再向下切割,直到切割的那部分掉落,旋转锁套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固定设置有锁轴,锁轴与旋转锁套的轴心在同一位置,锁轴的半径略小于旋转锁套内部的半径,侧墙下方的下沿设置有旋转锁套随侧墙旋转时通过的槽,当侧墙需要打开时旋转锁套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直到可以使侧墙打开,当需要锁闭时侧墙关闭,同时电机带动旋转锁套转动180度,此时旋转锁套在锁轴的阻挡下锁闭。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侧墙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机示意图。
图中标示:1-车厢骨架,2-侧墙,3-电动缸,4-电机支架,5-电动缸连接Ⅰ,6-电动缸连接Ⅱ,7-连接管固定装置,8-连杆,9-摇杆,10-电机,11-旋转锁套,12-锁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包括车厢骨架1和侧墙2,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连接管固定装置7,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7连接有旋转连接管,所述车厢骨架1与侧墙2通过旋转连接管连接,所述车厢骨架1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连接有摇杆9,所述摇杆9与侧壁之间连接有连杆8,所述摇杆9连接有电动缸连接Ⅱ6,所述车厢骨架连接有电动缸连接Ⅰ5。
侧墙2的顶端焊接有连接管固定装置7,连接管固定装置7中安装有旋转连接管,旋转连接管与车厢骨架1相配合可以实现侧墙2围绕车厢骨架1旋转,车厢骨架1包括有侧柱,侧柱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支座且支座与侧柱通过焊接,支架的端部连接有摇杆9且铰接连接,摇杆9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电动缸3的一端,电动缸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厢骨架1的顶部,电动缸3的伸长或者缩短会带动摇杆9沿着支座旋转,摇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8且铰接连接,连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侧墙2上,此时电动缸3的伸长或者缩短会带动摇杆9,摇杆9在电动缸3的作用力下绕着支座转动,摇杆9另一端连接的连杆在摇杆9的作用力下转动,连杆8的作用力作用在侧墙2上使侧墙2实现打开和关闭。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不受车门打开程度的影响,提高装卸速度,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采用电动缸驱动侧墙的运动,启动速度更快,侧壁开闭尺寸更大,装卸速度更迅速,方便快递等货物的运输。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摇杆9与支座铰接,所述摇杆9与所述连杆8的铰接点至摇杆9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A,所述摇杆9与所述电动缸3的铰接点至摇杆9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B,所述距离A与距离B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
距离A大于距离B,电动缸3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摇杆9转动,由杠杆定理可知,距离B在转动时的行程小于距离A在转动时的行程,即距离B只需移动较小行程就可以让距离B移动较大行程,即在较小的空间下通过杠杆原理使电动缸3只需伸长或者缩短很小距离即可控制摇杆9很大行程的转动,达到了增大摇杆9的转动幅度,其中距离A与距离B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是根据侧墙、摇杆9和连杆材8质问题,此情况下相互的作用力将不会使各个部件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连杆8的一端连接于侧墙2,所述连杆8与侧墙2的连接点到侧墙2顶部具有距离C,所述侧墙的顶部到底部具有距离D,所述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
连杆8设置在侧墙2靠上的位置,述连杆8与侧墙2的连接点到侧墙2顶部具有距离C,所述侧墙2的顶部到底部具有距离D,所述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由于侧墙2是上端与车厢骨架1连接转动,通过杠杆定理可知连杆8只需推动侧墙2很小的行程侧墙2则会发生很大的转动,不仅节省了操作空间而且跟现有技术相比连杆8推动侧墙2相同的距离可以使侧墙2转动更大的开度,其中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是根据侧墙2、摇杆9和连杆8材质问题,此情况下相互的作用力将不会使各个部件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侧墙2内设置有红外感应器。
侧墙2内固定设置红外感应器可以感测侧墙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处于危险距离时通过电动缸3改变侧墙2的位置,防止了侧墙2的碰撞。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电动缸3与摇杆9通过铰接连接,所述摇杆9与连杆8通过铰接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电动缸3为折返式电动缸。
折返式电动缸整体长度相对于普通电动缸短,适用于安装位置狭小的场合,同时选用同步带,具有强度高、间隙小和寿命长的特点,使整个电动缸3具有较高的控制性和控制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电动缸3连接有SMC AMF除臭器。
除臭剂用于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气味与有害气体,以获洁净所需的压缩空气。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电动缸3连接有SMC af-60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可以去除压缩空气中的固体与杂质、水滴和油滴等。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电动缸3连接有比例流量阀。
比例流量阀可以实现输出流量的比例控制,能够实现程序控制与自动化,更少的热量与噪音,没有火,没有污染,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侧壁2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无机树脂板、板材强力复合胶和板材氟碳金属漆。
氟碳金属漆中的氟碳树脂分子链上的氟碳键能够抵抗紫外线的降解产生,可以在户外长期使用外观保持不变,氟碳金属漆可以在户外连续使用20年以上,外观非常完美。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车厢骨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4,所述电机支架4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下方连接有旋转锁套11,所述旋转锁套11正下方设置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锁轴12,所述锁轴12与旋转锁套11相互配合。
电机支架4固定安装在侧墙2的下部,电机支架4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转锁套11,旋转锁套11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且沿旋转锁套11的中部径向切割了一半然后再向下切割,直到切割的那部分掉落,旋转锁套11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固定设置有锁轴12,锁轴12与旋转锁套11的轴心在同一位置,锁轴12的半径略小于旋转锁套11内部的半径,侧墙2下方的下沿设置有旋转锁套11随侧墙旋转时通过的槽,当侧墙2需要打开时旋转锁套11在电机10的作用下转动直到可以使侧墙2打开,当需要锁闭时侧墙2关闭,同时电机带动旋转锁套11转动180度,此时旋转锁套11在锁轴12的阻挡下锁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骨架(1)和侧墙(2),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连接管固定装置(7),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7)连接有旋转连接管,所述车厢骨架(1)与侧墙(2)通过旋转连接管连接,所述车厢骨架(1)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连接有摇杆(9),所述摇杆(9)与侧墙(2)之间连接有连杆(8),所述摇杆(9)和车厢骨架(1)之间设置有电动缸(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9)与支座铰接,所述摇杆(9)与所述连杆(8)的铰接点至摇杆(9)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A,所述摇杆(9)与所述电动缸(3)的铰接点至摇杆(9)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B,所述距离A与距离B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的一端连接于侧墙(2),所述连杆(8)与侧墙(2)的连接点到侧墙(2)顶部具有距离C,所述侧墙的顶部到底部具有距离D,所述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2)内设置有红外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3)与摇杆(9)通过铰接连接,所述摇杆(9)与连杆(8)通过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3)为折返式电动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3)连接有SMC AMF除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3)连接有比例流量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无机树脂板、板材强力复合胶和板材氟碳金属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2)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4),所述电机支架(4)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转轴上连接有旋转锁套(11),所述旋转锁套(11)正下方设置有固定支座且固定支座设置在车厢骨架(1)上,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锁轴(12),所述锁轴(12)与旋转锁套(11)相互配合,所述旋转锁套上设置有与锁轴大小相匹配的缺口。
CN201911009580.XA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Active CN110588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9580.XA CN110588685B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9580.XA CN110588685B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8685A true CN110588685A (zh) 2019-12-20
CN110588685B CN110588685B (zh) 2022-02-01

Family

ID=6885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9580.XA Active CN110588685B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868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5004624A1 (en) * 1984-04-10 1985-10-24 Kurt Dinkel Box construction, particularly for lorries, with a foldable side wall
EP0308607A2 (de) * 1987-09-24 1989-03-29 Linke-Hofmann-Busch Waggon-Fahrzeug- Maschinen GmbH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bewegliche Seitenwand oder Abschnitte einer Seitenwand eines gedeckten Güterwagens
CN2422187Y (zh) * 2000-03-31 2001-03-07 长春特种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气压弹簧翼开式封闭车厢
CN2712763Y (zh) * 2004-08-05 2005-07-27 王宏涛 一种大型翼开式厢货车
CN1946941A (zh) * 2004-06-28 2007-04-11 吉塞拉·韦伯 用于向上旋转和放下载货汽车的翼形车身部件的液压系统
CN201106349Y (zh) * 2007-09-12 2008-08-27 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翼门开启系统
CN201531182U (zh) * 2009-09-24 2010-07-21 浙江华汇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立转式防淹防护门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2889037A (zh) * 2012-10-31 2013-01-23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展示车的翼开式厢门举升装置
CN205891020U (zh) * 2016-05-18 2017-01-18 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侧开式上翻门货车
CN205916138U (zh) * 2016-07-29 2017-02-01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动车组车体和动车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5004624A1 (en) * 1984-04-10 1985-10-24 Kurt Dinkel Box construction, particularly for lorries, with a foldable side wall
EP0308607A2 (de) * 1987-09-24 1989-03-29 Linke-Hofmann-Busch Waggon-Fahrzeug- Maschinen GmbH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bewegliche Seitenwand oder Abschnitte einer Seitenwand eines gedeckten Güterwagens
CN2422187Y (zh) * 2000-03-31 2001-03-07 长春特种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气压弹簧翼开式封闭车厢
CN1946941A (zh) * 2004-06-28 2007-04-11 吉塞拉·韦伯 用于向上旋转和放下载货汽车的翼形车身部件的液压系统
CN2712763Y (zh) * 2004-08-05 2005-07-27 王宏涛 一种大型翼开式厢货车
CN201106349Y (zh) * 2007-09-12 2008-08-27 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翼门开启系统
CN201531182U (zh) * 2009-09-24 2010-07-21 浙江华汇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立转式防淹防护门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2889037A (zh) * 2012-10-31 2013-01-23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展示车的翼开式厢门举升装置
CN205891020U (zh) * 2016-05-18 2017-01-18 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侧开式上翻门货车
CN205916138U (zh) * 2016-07-29 2017-02-01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动车组车体和动车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强: "《工程车辆》", 31 October 2015,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8685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1902U (zh) 一种轨道车辆翻折裙板
CN110588685B (zh)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CN109532896B (zh) 铁路机车驾驶室无人驾驶翻转操纵台
CN211166874U (zh)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CN114084194B (zh) 一种可多级调控的适用于高速列车的风阻制动装置
CN102530016B (zh) 双翼板作用式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CN103241225A (zh) 单翼板作用式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CN203294104U (zh) 铁路运输滑动侧墙棚车
CN104742926A (zh) 一种铁路车辆顶盖开闭机构
CN106740925A (zh) 一种用于货运动车组的塞拉门系统
CN104163177A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底门开闭系统
CN200995688Y (zh) 火车敞车车厢上的活动顶棚
CN209159698U (zh) 地铁风道检修门装置
CN208325230U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车外废排装置
CN202764668U (zh) 向上滑动车门
CN102556105B (zh) 单翼板液压驱动式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CN211258215U (zh) 一种气动乘客外摆门
CN212454058U (zh) 一种轨道车辆外端门用可调节式自复位门机构
CN201026797Y (zh) 客运车厢自然通风散热器
CN210101634U (zh) 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
CN204264150U (zh)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N108860191A (zh) 一种用于火车上的通风换气窗户
CN209634481U (zh) 可拆卸式顶盖
CN209305582U (zh) 一种城际动车塞拉门罩板
CN208616069U (zh) 一种翼开式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