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4150U -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4150U
CN204264150U CN201420599746.4U CN201420599746U CN204264150U CN 204264150 U CN204264150 U CN 204264150U CN 201420599746 U CN201420599746 U CN 201420599746U CN 204264150 U CN204264150 U CN 204264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door
door
car body
vehicle
f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97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德
李貌
陆强
杨诗卫
叶毅
江明星
彭燎
黄盼
郑欣欣
李建超
刘兵
潘树平
王爱民
王璞
杨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Mei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Meishan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Meishan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Meishan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997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4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4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4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包括车体,车体设置有底门以及控制底门开闭的底门开闭机构;车体断面形状与机车车辆限界轮廓一致;车体下方底部布置至少一个横向漏斗,每个漏斗由底门封闭;底门开闭机构与底门传动连接,并与地面碰撞装置匹配,在车体正、反向运行时自动开、闭底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斗车车体断面与机车车辆限界轮廓一致,充分利用了机车车辆限界,有助于缩短车辆长度,降低自重,提高车辆每延米重;依靠机械动力作用自动开关底门,不需要机车风源,节能环保;开闭机构结构简单,自重较轻,检修方便,卸货效率高;车辆具有双向运行卸货功能,可以任意编组运行卸货,地面设备不需要任何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尤其是涉及用于运输煤炭、焦炭、矿石、粮食以及其他散装货物的漏斗车。
背景技术
漏斗车主要运输煤炭、矿石等散装货物,按结构分为无盖和有盖两大类。我国漏斗车主要有煤炭、石碴、石灰石、矿石、水泥和粮食等系列漏斗车,目前我国的煤炭漏斗车为适应我国燃煤发电厂的地面设施要求,均采用纵向侧开卸货方式,其卸货门开闭装置可以通过风动和手动系统独立控制。风动操纵台和手动传动机构均设在车体一位端的底架上,可同时控制两侧四个卸货门的开闭。手动传动机构采用减速箱机构。风动与手动传动机构可通过离合器进行转换。卸货门开闭机构主要有大刀式开闭机构和顶锁式开闭机构两种。
大刀式开闭机构作用原理为装在双向风缸前面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使安装于传动轴上的双联杠杆转动,推动卸货门短拉杆和卸货门长拉杆,因长、短杠杆另一端与卸货门轴相连,从而带动卸货门的开闭。该机构自锁性能较差,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卸货门自开。经进一步研究,在该机构的基础上,加上了2级锁闭,但由于该机构靠大刀过死点的l级锁闭和偏心式2级锁闭装置自锁,开门时要压缩货物,开门压力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又研制顶锁式开闭机构。
顶锁式开闭机构作用原理为装在双向作用风缸前面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使安装于上传动轴上的上曲拐转动,曲拐的转动通过连杆组成带动下曲拐转动,进而带动下传动轴转动,安装于下传动轴上的双联杠杆一起转动,推动短顶杆和长顶杆,因卸货门长、短杠杆另一端与锁体相连,从而带动卸货门的开闭。为了确保锁闭可靠,防止锁体在空车运行时振动自开,在两级传动的上、下传动轴之间,设计了一个过死点才可以开启的连杆组成,将下传动轴锁在指定的转动位置,使锁体锁在指定位置形成了二级锁闭状态。开启底门,连杆通过死点时,至多只能引起锁体的微量转动。由于锁体与底门销接触面为一固定半径的圆弧,所以锁体不压缩漏斗门即不压缩货物即可转出,机构只克服底门压力而产生的摩擦力和各传动件间阻尼,因此开门力不大。
这两种开闭机构都存在机构复杂、传动效率低、自重较大、卸煤效率低等不足,车体下部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限制车辆主要性能参数每延米重的提高,运用过程中暴露出开闭机构检修不方便、减速器密封性较差、零部件容易丢失、风控管路漏泄等问题。
上述漏斗车均为直壁侧墙,车体断面形状比较规则,未能充分利用我国标准轨距机车车辆限界轮廓,不利于缩短车辆长度,车辆自重系数普遍较大,技术性能不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修方便、自重较轻、卸货 效率高、可以充分利用机车车辆限界、能任意编组运行卸货、提高工作效率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车体设置有底门以及控制底门开闭的底门开闭机构;
所述车体断面形状与机车车辆限界轮廓一致;
所述车体下方底部布置至少一个横向漏斗,每个漏斗由底门封闭;
所述底门开闭机构与底门传动连接,并与地面碰撞装置匹配,在车体正、反向运行时自动开、闭底门。
所述漏斗是斜面漏斗形状,斜面有开闭的底门。
所述车体两端墙的端板倾斜设置,倾斜端板下方空间布置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地面碰撞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开门挡和关门挡;
所述底门开闭机构是有运动死点的双四连杆机构,包括固定于车体下部的支座、传动轴、底门连杆和驱动杠杆,支座用于支撑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两套双头曲柄连杆,每套双头曲柄连杆两端通过底门连杆与底门联动,两套驱动杠杆分别固定于传动轴两端用于与开门挡或关门挡接触转动传动轴实现底门开闭;
所述驱动杠杆为双向驱动实现开闭底门的“U”形一体式杠杆,驱动杠杆的“U”形底部与传动轴连接固定,“U”形一边的曲柄杠杆为开门臂,另一边的曲柄杠杆为关门臂。
进一步所述两套驱动杠杆是镜像对称固定在传动轴两端的一位驱动杠杆和二位驱动杠杆,各驱动杠杆开门臂末端的移动轨迹和开门挡纵向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的距离大于各驱动杠杆关门臂末端的移动轨迹和关门挡纵向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的距离。
所述各驱动杠杆开门臂末端有与开门挡滚动接触的开门滚轮,各驱动杠杆关门臂末端有与关门挡接触的关门滚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体包括底架、两组侧墙、两组端墙和连接侧墙的加强撑杆;
所述底架包括一根中梁、两根枕梁、两根位于车辆端部之间的侧梁、两根位于车辆枕梁之间的侧梁以及支撑两组端墙的支撑墙;
所述侧墙上部布置一根断面位于机车车辆限界的上侧梁,侧墙板与侧柱整体成型;
所述漏斗为板梁结构,中梁上方布置纵向漏斗脊,两组侧墙之间布置至少一组横向漏斗脊,横向漏斗脊和纵向漏斗脊形成至少一个横向漏斗。
所述车体两侧墙之间的加强撑杆平行或倾斜连接布置。
所述底门包括底门板和底门折页;所述底门折页与横向漏斗脊下方的折页座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斗车车体断面与机车车辆限界轮廓一致,充分利用了机车车辆限界,有助于缩短车辆长度,降低自重,提高车辆每延米重;依靠机械动力作用自动开关底门,不需要机车风源,节能环保;开闭机构结构简单,自重较轻,检修方便,卸货效率高;车辆具有双向运行卸货功 能,可以任意编组运行卸货,地面设备不需要任何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斗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漏斗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斗车端部及中部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漏斗车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门开闭机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门开闭机构和地面碰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门开闭机构端面结构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底门开闭机构开启原理示意图。
图中,1是底架,2是转向架,3是底门,4是漏斗,5是底门开闭机构,6是侧墙,7是制动装置,8是车钩缓冲装置,9是撑杆,10是端墙,1a是中梁,1b是枕梁,1c是侧梁,1d是支撑墙,3a是底门折页,3b是底门板,4a是纵向漏斗脊,4b是横向漏斗脊,4c是折页座,5a是传动轴安装支座,5b是传动轴,5c是一位侧双联杠杆,5d是二位侧双联杠杆,5e是曲柄,5f是底门连杆,6a是侧柱,6b是侧板,6c是下托梁,6d是上侧梁,10a是端板,10b是上端梁,10c是角立柱,10d是端柱,11是开门挡,12是关门挡,A是车辆运行方向,R是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8。
如图所示,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包括车体,车体设置有底门3以及控制底门3开闭的底门开闭机构5;
本实用新型车体断面形状与机车车辆限界轮廓相同;机车车辆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机车车辆无论是空车或重车,无论是具有最大标准公差的新车,或是具有最大标准公差和磨耗限度的旧车,停放在水平直线上,无侧向倾斜与偏移,除电力机车升起的受电弓外,其他任何部位应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不得超越。新造车上部在空载状态下其垂直面内最大最大尺寸,可按车限-1A的最大尺寸设计制造。在距轨面350~1250mm高度范围内,机车车辆限界与轨道中心线距离为1600mm;距轨面1250~3600mm高度范围内,机车车辆限界与轨道中心线距离为1700mm;距轨面3600~4300mm高度范围内,机车车辆限界与轨道中心线距离为渐变的数值。我国既有漏斗车采用直壁结构,车体断面比较规则,上侧梁断面为矩形,车辆高度一旦超过3600mm,车辆宽度就受限界上部轮廓限制,不能充分利用限界中部空间。本实用新型侧墙6上侧梁6d断面为不等腰梯形,上侧梁6d外侧面为斜面,与限界上部轮廓走势一致,侧墙6下部为直壁结构,车辆宽度就可以做得更大,满足同样的容积要求,车辆可以做得更短,有利于降低车辆自重,提高车辆每延米重。
本实用新型侧板6b与侧柱6a整体成型,不需要焊接或连接铆钉,不 但可以降低车辆自重、增加载重,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底架侧梁1c共4根,两根位于车辆端部之间、两根位于车辆枕梁1b之间,同既有漏斗车相比,底架侧梁1c不需要从车辆端部纵向连续延伸至另一端,因而降低了车辆自重,同时有利于端板10下方空间布置制动装置7、车钩缓冲装置8和转向架2。本设计结合车体整体结构既充分考虑了车体强度,又满足了车体空间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车体下方底部布置至少一个横向漏斗4,每个漏斗4由底门3封闭。本例布置了四组横向漏斗4。漏斗4是斜面漏斗形状,斜面有开闭的底门3。
底门开闭机构与底门3传动连接,并与地面碰撞装置匹配,在车体正、反向运行时自动开、闭底门。
本实用新型车体两端墙10的端板10a倾斜设置,倾斜端板10a下方空间布置制动装置7、车钩缓冲装置8和转向架2。倾斜设置的端板10a有利于完全自动卸货,当底门3开启时,车辆装载的煤炭、石碴、石灰石、矿石、水泥和粮食等可完全顺倾斜的版面自动卸出。
本实用新型在卸货位设置有与底门开闭机构匹配的地面碰撞装置,地面碰撞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开门挡11和关门挡12;开门挡11距轨道中心远于关门挡12,可使机构转动时开门挡11不会与关门滚轮接触,关门挡12不与开门滚轮接触;关门挡12、开门挡11均为两级坡度的斜面装置,坡度值能保证关门滚轮与关门挡12、开门挡11产生的力矩为规定方向,关门挡12、开门挡11底部弹簧压缩量能适应车轮磨耗后车辆的最低高度,开 门挡11、关门挡12的高度都分别不得低于四连杆机构过死点时开门滚轮、关门滚轮的最底高度,关门挡12高度不得高于二位驱动杠杆5d的开门滚轮。
底门开闭机构是有运动死点的双四连杆机构,包括固定于车体下部的支座5a、传动轴5b、底门连杆5f和驱动杠杆5c、5d,支座5a用于支撑传动轴5b,传动轴5b上固定两套双头曲柄连杆5e,每套双头曲柄连杆5e两端通过底门连杆5f与底门3联动,两套驱动杠杆5c、5d分别固定于传动轴5b两端用于与开门挡11或关门挡12接触转动传动轴5b实现底门开闭;
驱动杠杆5c、5d为双向驱动实现开闭底门的“U”形一体式杠杆,驱动杠杆5c、5d的“U”形底部与传动轴5b连接固定,“U”形一边的曲柄杠杆为开门臂,另一边的曲柄杠杆为关门臂。
两套驱动杠杆5c、5d是镜像对称固定在传动轴5b两端的一位驱动杠杆5c和二位驱动杠杆5d,各驱动杠杆5c、5d开门臂末端的移动轨迹和开门挡11纵向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的距离大于各驱动杠杆5c、5d关门臂末端的移动轨迹和关门挡12纵向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的距离。
各驱动杠杆5c、5d开门臂末端有与开门挡11滚动接触的开门滚轮,各驱动杠杆5c、5d关门臂末端有与关门挡12接触的关门滚轮。
本实用新型车体还包括底架1、两组侧墙6、两组端墙10和连接侧墙6的加强撑杆9;
底架1包括一根中梁1a、两根枕梁1b、两根位于车辆端部之间的侧梁1c、两根位于车辆枕梁1b之间的侧梁1c以及支撑两组端墙10的支撑墙1d;
侧墙6上部布置一根断面为不等腰梯形的上侧梁6d;
漏斗4为板梁结构,中梁1a上方布置纵向漏斗脊4a,两组侧墙6之间布置至少一组横向漏斗脊4b,横向漏斗脊4b和纵向漏斗脊4a形成至少一个横向漏斗4。
车体两侧墙6之间的加强撑杆9平行或倾斜连接布置。
底门3包括底门板3b和底门折页3a;所述底门折页3a与横向漏斗脊下方4b的折页座4c铰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斗车整体结构示意图,车体包括底架1、侧墙6、端墙10、漏斗4和撑杆9。
如图1和图4,底架包括一根中梁1a、两根枕梁1b、四根位于车辆端部和枕梁之间的小侧梁1c以及支撑两组端墙的支撑墙1d。
如图1和图3,侧墙包括侧柱6a、侧板6b、下托梁6c和上侧梁6d。
如图1和图3,端墙10包括端板10a、上端梁10b、角立柱10c和端柱10d。
如图2和图3,中梁1a上方布置纵向漏斗脊4a,两组侧墙6之间布置至少一组横向漏斗脊4b,横向漏斗脊4b和纵向漏斗脊4a形成至少一个横向漏斗4,底门3盖住每个漏斗4的出口面。 
如图4和图5,底门折页3a上部与横向漏斗脊4b下方的折页座4c连接,可绕铰接点转动。
如图4和图5,横向漏斗脊4b下方布置两个传动轴5b安装支座5a,传动轴5b在支座孔里可自由转动。传动轴5b两端分别安装一位驱动杠杆5c 和二位驱动杠杆5d;曲柄5e中部固定在传动轴5b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底门连杆5f通过园销连接;底门连杆5f与底门折页3a下部通过园销连接,底门连杆5f运动带动底门转动。
如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曲柄5e、底门连杆5f、折页3a形成四连杆机构。车辆正向驶入卸货场,车辆一位侧的一位驱动杠杆5c开门臂受地面开门设施开门挡11的作用力,带动传动轴5b旋转,四连杆机构带动底门3旋转实现底门开启;车辆继续向前行驶,车辆二位驱动杠杆5d关门臂受地面关门设施关门挡12的作用力,带动传动轴5b反向旋转,四连杆机构带动底门3旋转实现底门关闭。车辆反向运行卸货,车辆二位驱动杠杆5d开门臂受地面开门设施开门挡11的作用力,带动传动轴5b旋转,四连杆机构带动底门3旋转实现底门开启;车辆继续向前行驶,车辆一位驱动杠杆5c关门臂受地面关门设施关门挡12的作用力,带动传动轴5b反向旋转,四连杆机构带动底门3旋转实现底门关闭。车辆可以任意编组运行卸货,具有双向运行卸货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斗车具有限界利用充分、自重轻、节能环保、卸货效率高、可以任意编组的优点。

Claims (9)

1.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车体设置有底门以及控制底门开闭的底门开闭机构;
所述车体断面形状与机车车辆限界轮廓一致;
所述车体下方底部布置至少一个横向漏斗,每个漏斗由底门封闭;
所述底门开闭机构与底门传动连接,并与地面碰撞装置匹配,在车体正、反向运行时自动开、闭底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是斜面漏斗形状,斜面有开闭的底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两端墙的端板倾斜设置,倾斜端板下方空间布置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碰撞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开门挡和关门挡;
所述底门开闭机构是有运动死点的双四连杆机构,包括固定于车体下部的支座、传动轴、底门连杆和驱动杠杆,支座用于支撑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两套双头曲柄连杆,每套双头曲柄连杆两端通过底门连杆与底门联动,两套驱动杠杆分别固定于传动轴两端用于与开门挡或关门挡接触转动传动轴实现底门开闭;
所述驱动杠杆为双向驱动实现开闭底门的“U”形一体式杠杆,驱动杠杆的“U”形底部与传动轴连接固定,“U”形一边的曲柄杠杆为开门臂,另一边的曲柄杠杆为关门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驱动杠杆是镜像对称固定在传动轴两端的一位驱动杠杆和二位驱动杠杆,各驱动杠杆开门臂末端的移动轨迹和开门挡纵向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的距离大于各驱动杠杆关门臂末端的移动轨迹和关门挡纵向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驱动杠杆开门臂末端有与开门挡滚动接触的开门滚轮,各驱动杠杆关门臂末端有与关门挡接触的关门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底架、两组侧墙、两组端墙和连接侧墙的加强撑杆;
所述底架包括一根中梁、两根枕梁、两根位于车辆端部之间的侧梁、两根位于车辆枕梁之间的侧梁以及支撑端墙的支撑墙;
所述侧墙上部布置一根断面位于机车车辆限界的上侧梁,侧墙板与侧柱整体成型;
所述漏斗为板梁结构,中梁上方布置纵向漏斗脊,两组侧墙之间布置至少一组横向漏斗脊,横向漏斗脊和纵向漏斗脊形成至少一个横向漏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两侧墙之间的加强撑杆平行或倾斜连接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门包括底门板和底门折页;所述底门折页与横向漏斗脊下方的折页座铰接。
CN201420599746.4U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Active CN204264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9746.4U CN204264150U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9746.4U CN204264150U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4150U true CN204264150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9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9746.4U Active CN204264150U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41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5985A (zh) * 2014-10-15 2015-02-04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N107128319A (zh) * 2017-05-05 2017-09-05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自翻车侧门开闭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5985A (zh) * 2014-10-15 2015-02-04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N107128319A (zh) * 2017-05-05 2017-09-05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自翻车侧门开闭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5985A (zh)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N105151056B (zh) 一种铁路货车及其车体总成
CN206679009U (zh) 铁路加盖漏斗车
CN204037562U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底门开闭系统
CN102556087B (zh) 一种铁路煤炭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
CN104309614A (zh) 一种单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N204150041U (zh) 一种单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N106740923B (zh) 一种两侧卸货圆弧包板铁路专用漏斗车
CN101434242B (zh) 一种通用敞车
CN204264150U (zh) 一种双向自动卸货漏斗车
CN104163177A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底门开闭系统
CN104401338B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底门开闭系统
CN113859277A (zh) 一种铁路运输车
CN206406919U (zh) 一种两侧卸货圆弧包板铁路专用漏斗车
CN109398382A (zh) 一种两侧卸货漏斗车
CN102320305A (zh) 宽轨下翻式下侧门通用敞车
CN209274593U (zh) 一种两侧卸货漏斗车
CN108928355A (zh) 一种箭体运输车及箭体装卸方法
CN116891073A (zh) 一种带固定底架和活动副架单元的自卸集装箱结构
CN108944968A (zh) 一种箭体运输车及箭体装卸方法
CN201971015U (zh) 底开门敞车
CN204264151U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底门开闭系统
CN201120892Y (zh) 25t轴重石灰漏斗车
CN201357780Y (zh) 自卸车车箱后门自动开关锁紧机构
CN105383503A (zh) 一种带平砟功能的铁路石砟漏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