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4509A -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4509A
CN110584509A CN201910969208.7A CN201910969208A CN110584509A CN 110584509 A CN110584509 A CN 110584509A CN 201910969208 A CN201910969208 A CN 201910969208A CN 110584509 A CN110584509 A CN 110584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guide
assembly
water
transmiss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92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啟菡
陈昊
周成业
谢宝善
佘启鸿
王志凯
覃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92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4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4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4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5/00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gripping kitchen utensils or crockery
    • A47J45/10Devices for gripping or lifting hot cooking utensils, e.g. pincers, separate pot handles, fabric or like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7/00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 A47J47/01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with dispens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45Manipulators used in the food indus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取盖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取盖组件和加水组件;传动组件具有导向部和传动杆组,导向部和传动杆组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以使传动杆组在导向部的作用下运动;取盖组件用于取放盖体,取盖组件设置在传动杆组上,以使取盖组件随传动杆组运动,以将料碗的位于料碗本体上的盖体取走;加水组件具有出水口,以在取盖组件将料碗的盖体取走后,通过出水口向料碗本体内加水。通过使用本取盖机构能够实现在取走料碗的盖体后向料碗本体内加水,不需要再另外进行向料碗本体内加水这一操作,提高了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作餐品或者其他快餐时,往往需要先将装有原食材的容器的盖体取走然后再向其中加热水进行制作。
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取盖这一工作的设备结构繁琐、加工成本高,而且现有的取盖设备不能够实现在对容器取盖后进行加热水,加热水需要另行进行,这就导致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取盖机构,其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具有导向部和传动杆组,导向部和传动杆组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以使传动杆组在导向部的作用下运动;取盖组件,取盖组件用于取放盖体,取盖组件设置在传动杆组上,以使取盖组件随传动杆组运动,以将料碗的位于料碗本体上的盖体取走;加水组件,加水组件具有出水口,以在取盖组件将料碗的盖体取走后,通过出水口向料碗本体内加水。
进一步地,取盖机构还包括支撑架,传动组件和加水组件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支撑框架顶部的盖板,传动组件和加水组件均安装在盖板上。
进一步地,加水组件包括加水管,加水管的第一端为加水组件的出水口,加水管的第二端安装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加水管包括主管体和与主管体连接的连接管头,连接管头上设置有连接法兰,主管体的第一端为加水组件的出水口,主管体的第二端与连接管头连接,连接管头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主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的第一端为加水组件的出水口,第三管段的第二端与连接管头连接;其中,第一管段和第三管段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加水组件还包括送水管,送水管的第二端用于与热水器连接,送水管的第一端用于与加水管的第二端连接;其中,送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送水管通断的送水控制阀。
进一步地,送水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计,以根据流量计的所示流量控制料碗本体内的加水量。
进一步地,导向部具有第一配合部,传动杆组上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可相对运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为导向槽,第二配合部为导向轮,导向轮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向槽内以使导向轮沿导向槽滑动;其中,导向槽沿预定延伸轨迹延伸,以通过使导向轮沿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来使传动杆组带动取盖组件沿预定运动轨迹运动,以使取盖组件在用于取盖的取盖位置和用于放盖的放盖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导向槽包括导向直线槽和导向弯曲槽,导向直线槽和导向弯曲槽连通,以通过使导向轮在导向直线槽和导向弯曲槽内滑动来实现传动杆组的直线移动和转动。
进一步地,导向部为柱状结构,导向直线槽沿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导向弯曲槽为环绕导向部的轴线设置的螺旋槽。
进一步地,传动杆组包括传动杆和连接杆,导向轮设置在传动杆上,连接杆的一端与传动杆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取盖组件连接,以使传动杆通过连接杆带动取盖组件运动;其中,连接杆与传动杆之间呈预定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取盖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传动杆连接以驱动传动杆运动;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沿传动杆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传动杆的端部与连接板连接,以通过连接板推动传动杆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食材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的取盖机构和夹取机构,夹取机构用于夹取经取盖机构取盖后的料碗本体,夹取机构在夹取料碗本体的过程中向料碗本体内注油。
进一步地,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持料碗的夹具机构,夹具机构包括:安装块;多个夹爪;多个夹爪均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块上,多个夹爪之间围成用于夹持料碗本体的夹持空间,以通过多个夹爪夹持或释放料碗本体;其中,夹具机构还包括进油部,进油部设置在至少一个夹爪上,进油部的出油口朝向夹持空间的内侧设置,以在夹具机构对料碗本体进行夹持时,通过进油部向料碗本体内注油。
进一步地,夹取机构还包括:供油管,供油管的一端用于与储油桶连接,供油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进油部连接,以向进油部供油;其中,供油管上设置有供油泵。
进一步地,夹具机构还包括:供水部,供水部设置在安装块上,以在夹具机构对料碗本体进行夹持时,通过供水部向料碗本体内供水。
进一步地,食材烹饪设备还包括:操作机器人,夹取机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操作机器人的机械臂的工作端,以使夹取机构的至少部分在机械臂的带动下运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盖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取盖组件和加水组件;传动组件具有导向部和传动杆组,导向部和传动杆组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以使传动杆组在导向部的作用下运动;取盖组件用于取放盖体,取盖组件设置在传动杆组上,以使取盖组件随传动杆组运动,以将料碗的位于料碗本体上的盖体取走;加水组件具有出水口,以在取盖组件将料碗的盖体取走后,通过出水口向料碗本体内加水。通过使用本取盖机构能够实现在取走料碗的盖体后向料碗本体内加水,不需要再另外进行向料碗本体内加水这一操作,提高了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食材烹饪设备,该食材烹饪设备包括取盖机构和夹取机构,夹取机构用于夹取经取盖机构取盖后的料碗本体并向料碗本体内注油。除了具有与上述取盖机构相同的也有效果之外,该食材烹饪设备还能够实现向料碗本体内注油,为制作餐品或快餐的下一步工序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盖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取盖机构的加水组件的加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取盖机构的加水组件的加水管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取盖机构的加水组件的加水管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取盖机构去除加水组件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取盖机构去除加水组件后的第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取盖机构去除加水组件后的第二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取盖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取盖机构的导向部的第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取盖机构的导向部的第二视角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取盖机构的导向部的B-B处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取盖机构的导向部的俯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食材烹饪设备的去除取盖机构和输送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食材烹饪设备的取盖机构和输送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3中的食材烹饪设备的夹取机构的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食材烹饪设备的夹取机构的夹具机构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食材烹饪设备的夹取机构的夹具机构的C-C的截面图;
图18示出了图17中的夹取机构的夹具机构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60、取盖机构;10、传动组件;11、导向部;111、管腔;112、导向槽;1121、导向弯曲槽;1122、导向直线槽;12、传动杆组;121、传动杆;122、连接杆;13、导向轮;21、盖板;22、支撑架;221、容纳腔;222、支撑框架;223、横梁;224、安装架;23、第一驱动装置;231、连接板;232、驱动活塞缸;2321、滑块;24、取盖组件;241、吸盘;25、收纳箱;251、存储腔;26、控制单元;28、底座;33、料碗;331、盖体;332、料碗本体;333、碗沿部;32、输送装置;34、预定运动轨迹;341、取盖位置;342、放盖位置;40、加水组件;41、加水管;411、主管体;4111、第一管段;4112、第二管段;4113、第三管段;412、连接管头;413、连接法兰;4131、安装孔;42、热水器;43、送水控制阀;44、送水管;45、流量计;51、夹取机构;512、夹具机构;5121、进油部;51211、加油喷嘴;5122、安装块;5123、夹爪;5124、卡接部;5126、供水部;51261、供水喷嘴;513、供油管;514、储油桶;515、供油泵;516、供水管;52、操作机器人;521、机械臂;522、机器人本体;523、装配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盖机构60,请参考图1至图12,取盖机构60包括传动组件10、取盖组件24和加水组件40;传动组件10具有导向部11和传动杆组12,导向部11和传动杆组12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以使传动杆组12在导向部11的作用下运动;取盖组件24用于取放盖体331,取盖组件24设置在传动杆组12上,以使取盖组件24随传动杆组12运动,以将料碗33的位于料碗本体332上的盖体331取走;加水组件40具有出水口,以在取盖组件24将料碗33的盖体331取走后,通过出水口向料碗本体332内加水。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取盖机构60,能够实现在取走料碗33的盖体331后向料碗本体332内加水,不需要再另外进行向料碗本体332内加水这一操作,提高了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对传动组件10和加水组件40的装配,取盖机构60还包括支撑架22,传动组件10和加水组件40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22上。
具体地,支撑架22包括支撑框架222和设置在支撑框架222顶部的盖板21,传动组件10和加水组件40均安装在盖板21上。
具体地,支撑框架222围成有一容纳腔221,盖板21盖设在容纳腔221的顶部,导向部11安装于容纳腔221内,导向部11的顶部与盖板21连接,导向部11的至少部分伸出至容纳腔221之外,以实现传动组件10与支撑架22之间的装配。
加水组件40包括加水管41,加水管41的第一端为加水组件40的出水口,加水管41的第二端安装在支撑架22上。在本实施例中,加水组件40的出水口朝向下方设置。
为了实现加水管41与支撑架22之间的装配,加水管41包括主管体411和与主管体411连接的连接管头412,连接管头412上设置有连接法兰413,主管体411的第一端为加水组件40的出水口,主管体411的第二端与连接管头412连接,连接管头412通过连接法兰413安装在盖板21上。具体地,连接法兰413上设置有安装孔4131,可通过紧固件穿设在安装孔4131内来实现将连接管头412安装在盖板21上。
具体地,主管体4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4111、第二管段4112和第三管段4113,第一管段4111的第一端为加水组件40的出水口,第三管段4113的第二端与连接管头412连接;其中,第一管段4111和第三管段4113平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段4111的第一端为远离第三管段4113的一端,第三管段4113的第二端为远离第一管段4111的一端。
加水组件40还包括送水管44,在本实施例中,送水管44为柔性管;送水管44的第二端用于与热水器42连接,送水管44的第一端用于与加水管41的第二端连接;其中,送水管4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送水管44通断的送水控制阀43。在本实施例中,送水控制阀43为电磁阀,电磁阀打开时,送水管44为连通状态,即热水器42与加水管41之间为连通状态;电磁阀呈关闭状态时,送水管44为截断状态,即热水器42不能向加水管41供水。
具体地,连接管头4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段4113的第二端和送水管44的第一端连接,以使第三管段4113的第二端和送水管44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管头412连通,从而实现送水管44与加水管41之间的连通。
送水管44上还设置有流量计45,以根据流量计45的所示流量来控制料碗本体332内的加水量。
导向部11具有第一配合部,传动杆组12上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以实现导向部11和传动杆组12可相对运动地连接。
具体地,第一配合部为导向槽112,第二配合部为导向轮13,导向轮13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向槽112内以使导向轮13沿导向槽112滑动;其中,导向槽112沿预定延伸轨迹延伸,以通过使导向轮13沿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移动来使传动杆组12带动取盖组件24沿预定运动轨迹34运动,以使取盖组件24在用于取盖的取盖位置341和用于放盖的放盖位置342之间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轮13为凸轮。
当给传动杆组12一驱动力使传动杆组12沿竖直方向运动时,因导向轮13设置于传动杆组12上,导向轮13将随传动杆组12同步运动;由于导向轮13位于导向槽112内,因此导向轮13将沿导向槽112的预定延伸轨迹滑动,同时导向轮13还带动传动杆组12在导向槽112的导向作用下产生运动,即通过传动杆组12、导向轮13和导向槽112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给传动杆组12一驱动力使传动杆组12沿竖直方向运动时,传动杆组12不仅在沿竖直方向上产生运动,还在导向槽112的预定延伸轨迹方向上产生运动。
因取盖组件24设置在传动杆组12上,于是取盖组件24随传动杆组12同步运动;而当取盖组件24沿预定运动轨迹34运动时,即为取盖组件24在用于取盖的取盖位置341和用于放盖的放盖位置342之间运动;由此可见,由传动杆组12带动取盖组件24产生运动的取盖组件24的运动方向即为预定运动轨迹34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槽112的预定延伸轨迹方向就是能够使取盖组件24沿预定运动轨迹34运动的方向。
将待取放的盖体331与取盖组件24连接,盖体331随取盖组件24同步运动,即盖体331通过取盖组件24随传动杆组12沿预定运动轨迹34在取盖位置341和放盖位置342之间运动,以此实现对盖体331的取走工作。通过使用取盖机构60,其能够仅通过一个执行机构实现盖体331在取盖位置341和放盖位置342之间的运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盖装置的结构繁琐、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在对盖体331进行取盖的过程中,盖体331所要实现的运动主要是沿竖直方向上的直线移动和以竖直方向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于是,对导向槽112做如下设计:如图9至图12所示,导向槽112包括导向直线槽1122和导向弯曲槽1121,导向直线槽1122和导向弯曲槽1121连通,以通过使导向轮13在导向直线槽1122和导向弯曲槽1121内滑动来实现传动杆组12的直线移动和转动,进而通过实现传动杆组12的直线移动和转动来实现盖体331的直线移动和转动。
具体地,导向部11为柱状结构,导向直线槽1122沿导向部11的延伸方向延伸,导向弯曲槽1121为环绕导向部11的轴线设置的螺旋槽。此时,该螺旋槽沿导向部11的轴线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传动杆组12与导向部11之间的装配,导向部11优选为管状结构,传动杆组12的部分穿设于管状结构的管腔111内,以使传动杆组12相对导向部11活动;即管腔111为传动杆组12的部分提供了活动空间,传动杆组12的部分在管腔111内实现传动杆组12的直线移动和转动。导向槽112开设于导向部11的管壁上,导向槽112与导向部11的管腔111连通,以使导向轮13在导向槽112内滑动时还能实现导向轮13和传动杆组12二者之间的相互随动。
如图5和图6所示,传动杆组12包括传动杆121和连接杆122,导向轮13设置在传动杆121上,连接杆122的一端与传动杆121连接,连接杆122的另一端用于与取盖组件24连接,以使传动杆121通过连接杆122带动取盖组件24运动;其中,连接杆122与传动杆121之间呈预定角度设置。例如,该预定角度为90度。
具体地,传动杆121穿设于管状结构的管腔111内,以通过传动杆121相对导向部11的直线移动和转动来实现传动杆组12和取盖组件24的直线移动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传动杆组12和导向轮13之间的装配,使传动杆组12和导向轮13之间为活动连接,以使导向轮13能够以导向轮13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即导向轮13在沿导向槽112滑动的同时还能实现导向轮13自身的转动,从而使导向轮13更好地在导向槽112内滑动。
具体地,该导向轮13可转动地设置在传动杆121上,进而使该导向轮13在导向槽112内滚动,从而减小导向轮13与导向槽112之间的摩擦。
取盖组件24具有用于与待取放的盖体331连接的连接部,以使取盖组件24通过该连接部取放盖体331。
具体地,为了实现取盖组件24的连接部和盖体331之间的连接,取盖组件24的连接部包括吸盘241,吸盘241用于吸取盖体331。在本实施例中,吸盘241为真空吸盘,即吸盘241通过吸真空条件来吸取盖体331,而当吸真空条件消失时,吸盘241不再对盖体331有吸附力;吸盘241与传动杆组12连接以使吸盘241随传动杆组12运动。
由于需要给传动杆组12一驱动力以使传动杆组12能够做直线运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取盖机构6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3,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3与传动杆组12连接以驱动传动杆121运动。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23包括连接板231,连接板231沿传动杆12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传动杆121的端部与连接板231连接,以通过连接板231推动传动杆121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杆121的端部与连接板231之间为转动连接,以使传动杆121在随连接板231做直线移动的同时传动杆121还能够相对连接板231绕传动杆121的轴线转动,从而使传动杆121能够同时做直线移动和转动。具体地,在连接板231上设置有轴承,传动杆121的至少部分穿设于该轴承内,以使连接板231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板231。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23还包括驱动活塞缸232,驱动活塞缸232与连接板231连接,以驱动连接板231移动,即驱动活塞缸232通过驱动连接板231直线移动来实现驱动传动杆121直线移动。
具体地,驱动活塞缸232可以是气缸、电缸、电动机、滑台模组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该驱动活塞缸232为无杆气缸。连接板231与驱动活塞缸232的滑块2321连接以使连接板231随驱动活塞缸232的滑块2321移动,从而实现驱动活塞缸232对连接板231的驱动。具体地,支撑框架222具有横梁223,在横梁223上安装有安装架224,驱动活塞缸232安装于安装架224上。
当取盖机构60从取盖位置341取走盖体331并将盖体331移至放盖位置342处时,为了方便盖体331的存放,取盖机构60还具有收纳箱25,收纳箱25具有用于容纳盖体331的存储腔251,以实现在取盖组件24处于上述放盖位置342时将盖体331放置在存储腔251内。具体地,使存储腔251位于放盖位置342的下方,当吸盘241将盖体331移送至存储腔251的上方时,吸真空条件消失,盖体331依靠自身重力落入存储腔251内。
为了使取盖机构6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取盖机构60还包括一底座28,支撑架22和收纳箱25均安装于底座28上。
如图6所示,为了实现对驱动活塞缸232的工作状态的控制,取盖机构60还包括控制单元26,控制单元26安装于容纳腔221内,将控制单元26与驱动活塞缸232连接,以通过控制单元26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3的工作状态;即当需要取盖时,就向控制单元26输出一个取盖信号,控制单元26收到该取盖信号后,就控制驱动活塞缸232开始运行,当将盖体331移至放盖位置342处后,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活塞缸232停止运行;可见,上述所提到的“对驱动活塞缸232的工作状态的控制”主要是控制驱动活塞缸232的开始运行和停止运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请参考图13,食材烹饪设备包括取盖机构60和夹取机构51,夹取机构51用于夹取经取盖机构60取盖后的料碗本体332,夹取机构51在夹取料碗本体332的过程中向料碗本体332内注油。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食材烹饪设备,其能够向料碗本体332内注油,为制作餐品或快餐的下一步工序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
如图14所示,该食材烹饪设备还包括输送装置32,输送装置32用于输送料碗本体332,料碗本体332上盖设有待收取的盖体331。
取盖机构60设置在输送装置32的一侧,以通过取盖机构60取走盖设在料碗本体332上的盖体331。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32为输送皮带,料碗本体332为用于盛放煲仔饭的料碗33,即饭煲,盖体331为煲盖;当盖有盖体331的料碗本体332由输送装置32输送至上述取盖位置341时,取盖机构60取走盖体331并向料碗本体332内加水,无盖的料碗本体332继续由输送装置32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请参考图15至图18,夹取机构51包括用于夹持料碗33的夹具机构512,夹具机构512包括安装块5122和多个夹爪5123;多个夹爪5123均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块5122上,多个夹爪5123之间围成用于夹持料碗本体332的夹持空间,以通过多个夹爪5123夹持或释放料碗本体332;其中,夹具机构512还包括进油部5121,进油部5121设置在至少一个夹爪5123上,进油部5121的出油口朝向夹持空间的内侧设置,以在夹具机构512对料碗本体332进行夹持时,通过进油部5121向料碗本体332内注油,方便了在夹持料碗本体332的同时向料碗本体332内注油,避免了人工操作,防止操作人员被蒸汽烫伤。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夹爪5123上设置有通过孔,进油部5121包括加油喷嘴51211,加油喷嘴51211的至少部分穿过通过孔,以使加油喷嘴51211朝向夹持空间的内侧。即加油喷嘴51211形成进油部5121的出油口。
夹取机构51还包括供油管513,供油管513的一端用于与储油桶514连接,供油管513的另一端用于与进油部5121的加油喷嘴51211连接,以向进油部5121供油;其中,供油管513上设置有供油泵515。在本实施例中,供油泵515为蠕动泵。
在本实施例中,夹爪5123上设置有套筒,套筒朝向远离夹爪5123的安装端面的方向延伸,供油管513通过套筒安装在夹爪5123上,供油管513的管体上设置有凸缘,通过凸缘与围成套筒开口的筒壁相互止挡,以对供油管513进行限位。
相似地,夹具机构512还包括供水部5126,供水部5126设置在至少一个夹爪5123上,供水部5126的出水口朝向夹持空间的内侧设置,以在夹具机构512对料碗本体332进行夹持时,通过供水部5126向料碗本体332内供水。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夹爪5123上设置有通过孔,供水部5126包括供水喷嘴51261,供水喷嘴51261的至少部分穿过通过孔,以使供水喷嘴51261朝向夹持空间的内侧。即供水喷嘴51261形成供水部5126的出水口。
对应地,夹具机构512还包括供水管516,供水管516的一端用于与供水箱连接,供水管516的另一端用于与供水部5126的供水喷嘴51261连接,以向供水部5126供水;其中,供水管516上设置有供水泵。
具体地,料碗33具有碗沿部333,夹爪5123上设置有与碗沿部333卡接的卡接部5124,以通过使卡接部5124的至少部分卡设在碗沿部333的一侧以将料碗33卡紧。夹具机构512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实施,能够通过多个夹爪5123对料碗33进行夹持,无需人工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料碗33无法由烹饪电器中自动取出的问题。
具体地,卡接部5124具有卡接槽,夹爪5123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料碗33的上方;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连接,第二板体设置在料碗33的侧方,第二板体的至少部分与碗沿部333相对;第三板体,第三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第三板体朝向靠近料碗33的方向延伸,以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围成卡接槽。
为了便于夹爪5123移动,夹具机构512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与多个夹爪5123驱动连接,以驱动多个夹爪5123沿靠近或远离料碗33的方向移动,以夹持或释放料碗33。
优选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多个驱动气缸,多个驱动气缸与多个夹爪5123一一对应地设置,以驱动夹爪5123移动。
为了使多个夹爪5123移动地更加顺畅,安装块5122上设置有多个导向轨道,多个导向轨道与多个夹爪5123一一对应地设置,夹爪5123的至少部分与导向轨道连接,以通过导向轨道对夹爪5123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向轨道还能够防止夹爪512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卡顿的情况,影响对料碗33内的食材的正常加工。
食材烹饪设备还包括操作机器人52,夹取机构5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操作机器人52的机械臂521的工作端,以使夹取机构51的至少部分在机械臂521的带动下运动。具体地,夹具机构512设置在操作机器人52的机械臂521的工作端,以使机械臂521带动夹具机构512运动。
在具体实施时,机器人还包括装配法兰523,装配法兰523设置在夹具机构512上,装配法兰523与机械臂521连接,以通过装配法兰523使夹具机构512安装在机械臂521上。利用连接法兰连接夹具机构512和机械臂521的连接方式简单可靠,避免夹具机构512由机械臂521上掉落。
具体地,操作机器人52还包括机器人本体522,机械臂521设置在机器人本体522上,机械臂521为多个,多个机械臂521环绕机器人本体522布置;夹取机构51为多个,多个夹取机构51与多个机械臂521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利用多个机械臂521同时夹取多个料碗33,方便设置多个防止料碗33的工位,以提高对料碗33的夹持效率,进一步提高料碗33内的食材的加工效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取盖机构60,该取盖机构60包括传动组件10、取盖组件24和加水组件40;传动组件10具有导向部11和传动杆组12,导向部11和传动杆组12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以使传动杆组12在导向部11的作用下运动;取盖组件24用于取放盖体331,取盖组件24设置在传动杆组12上,以使取盖组件24随传动杆组12运动,以将料碗33的位于料碗本体332上的盖体331取走;加水组件40具有出水口,以在取盖组件24将料碗33的盖体331取走后,通过该出水口向料碗本体332内加水。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取盖机构60,能够实现在取走料碗33的盖体331后向料碗本体332内加水,不需要再另外进行向料碗本体332内加水这一操作,提高了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食材烹饪设备,该食材烹饪设备包括取盖机构60和夹取机构51,夹取机构51用于夹取经取盖机构60取盖后的料碗本体332并向料碗本体332内注油。除了具有与上述取盖机构60相同的也有效果之外,该食材烹饪设备还能够实现向料碗本体332内注油,为制作餐品或快餐的下一步工序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制作餐品或快餐的效率。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具有导向部(11)和传动杆组(12),所述导向部(11)与所述传动杆组(12)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以使所述传动杆组(12)在所述导向部(11)的作用下运动;
取盖组件(24),所述取盖组件(24)用于取放盖体(331),所述取盖组件(24)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组(12)上,以使所述取盖组件(24)随所述传动杆组(12)运动,以将料碗(33)的位于料碗本体(332)上的盖体(331)取走;
加水组件(40),所述加水组件(40)具有出水口,以在所述取盖组件(24)将所述料碗(33)的盖体(331)取走后,通过所述出水口向所述料碗本体(332)内加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盖机构还包括:
支撑架(22),所述传动组件(10)和所述加水组件(40)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2)包括支撑框架(222)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222)顶部的盖板(21),所述传动组件(10)和所述加水组件(40)均安装在所述盖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组件(40)包括加水管(41),所述加水管(41)的第一端为加水组件(40)的出水口,所述加水管(41)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41)包括主管体(411)和与所述主管体(411)连接的连接管头(412),所述连接管头(412)上设置有连接法兰(413),所述主管体(411)的第一端为所述加水组件(40)的出水口,所述主管体(41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管头(412)连接,所述连接管头(412)通过所述连接法兰(413)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4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4111)、第二管段(4112)和第三管段(4113),所述第一管段(4111)的第一端为所述加水组件(40)的出水口,所述第三管段(4113)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管头(41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段(4111)和所述第三管段(4113)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组件(40)还包括送水管(44),所述送水管(44)的第二端用于与热水器(42)连接,所述送水管(44)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加水管(41)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送水管(4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送水管(44)通断的送水控制阀(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44)上还设置有流量计(45),以根据所述流量计(45)的所示流量控制所述料碗本体(332)内的加水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1)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传动杆组(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可相对运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导向槽(112),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导向轮(13),所述导向轮(1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向槽(112)内以使所述导向轮(13)沿所述导向槽(112)滑动;
其中,所述导向槽(112)沿预定延伸轨迹延伸,以通过使所述导向轮(13)沿所述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移动来使所述传动杆组(12)带动所述取盖组件(24)沿预定运动轨迹(34)运动,以使所述取盖组件(24)在用于取盖的取盖位置(341)和用于放盖的放盖位置(342)之间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2)包括导向直线槽(1122)和导向弯曲槽(1121),所述导向直线槽(1122)和所述导向弯曲槽(1121)连通,以通过使所述导向轮(13)在所述导向直线槽(1122)和所述导向弯曲槽(1121)内滑动来实现所述传动杆组(12)的直线移动和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1)为柱状结构,所述导向直线槽(1122)沿所述导向部(1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弯曲槽(1121)为环绕所述导向部(11)的轴线设置的螺旋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组(12)包括传动杆(121)和连接杆(122),所述导向轮(13)设置在所述传动杆(121)上,所述连接杆(122)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杆(121)连接,所述连接杆(122)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取盖组件(24)连接,以使所述传动杆(121)通过所述连接杆(122)带动所述取盖组件(24)运动;其中,所述连接杆(122)与所述传动杆(121)之间呈预定角度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取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盖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与所述传动杆(121)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杆(121)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包括连接板(231),所述连接板(231)沿所述传动杆(12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传动杆(121)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板(231)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板(231)推动所述传动杆(121)运动。
15.一种食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烹饪设备包括取盖机构(60)和夹取机构(51),所述夹取机构(51)用于夹取经所述取盖机构(60)取盖后的料碗本体(332),所述夹取机构(51)在夹取所述料碗本体(332)的过程中向所述料碗本体(332)内注油,所述取盖机构(60)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盖机构(6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51)包括用于夹持料碗(33)的夹具机构(512),所述夹具机构(512)包括:
安装块(5122);
多个夹爪(5123);所述多个夹爪(5123)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块(5122)上,多个所述夹爪(5123)之间围成用于夹持所述料碗本体(332)的夹持空间,以通过所述多个夹爪(5123)夹持或释放料碗本体(332);
其中,所述夹具机构(512)还包括进油部(5121),所述进油部(5121)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夹爪(5123))上,所述进油部(5121)的出油口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内侧设置,以在所述夹具机构(512)对所述料碗本体(332)进行夹持时,通过所述进油部(5121)向所述料碗本体(332)内注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食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51)还包括:
供油管(513),所述供油管(513)的一端用于与储油桶(514)连接,所述供油管(513)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进油部(5121)连接,以向所述进油部(5121)供油;其中,所述供油管(513)上设置有供油泵(51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食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512)还包括:
供水部(5126),所述供水部(5126)设置在所述安装块(5122)上,以在所述夹具机构(512)对所述料碗本体(332)进行夹持时,通过所述供水部(5126)向所述料碗本体(332)内供水。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烹饪设备还包括:
操作机器人(52),所述夹取机构(5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操作机器人(52)的机械臂(521)的工作端,以使所述夹取机构(51)的至少部分在所述机械臂(521)的带动下运动。
CN201910969208.7A 2019-10-12 2019-10-12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Pending CN110584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9208.7A CN110584509A (zh) 2019-10-12 2019-10-12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9208.7A CN110584509A (zh) 2019-10-12 2019-10-12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4509A true CN110584509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9208.7A Pending CN110584509A (zh) 2019-10-12 2019-10-12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45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1844A (zh) * 2021-05-30 2021-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一种改变运动方向的驱动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21419U (zh) * 2015-12-31 2016-08-31 葛武 一种烹饪机器人
CN208676991U (zh) * 2017-09-08 2019-04-02 眉山华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化厨房
CN109757964A (zh) * 2019-01-29 2019-05-17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自动烹饪系统
CN109770697A (zh) * 2019-01-28 2019-05-21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烹饪机器人和烹饪方法
CN109793418A (zh) * 2019-04-11 2019-05-24 黄良华 一种智能烹饪机
CN109805747A (zh) * 2019-02-02 2019-05-28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烹饪系统的储料架及自动烹饪系统
CN110226872A (zh) * 2019-06-24 2019-09-13 北京鲲鹏神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厨房烹饪的智能配菜装置
CN209436874U (zh) * 2018-08-31 2019-09-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1299668U (zh) * 2019-10-12 2020-08-21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21419U (zh) * 2015-12-31 2016-08-31 葛武 一种烹饪机器人
CN208676991U (zh) * 2017-09-08 2019-04-02 眉山华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化厨房
CN209436874U (zh) * 2018-08-31 2019-09-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9770697A (zh) * 2019-01-28 2019-05-21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烹饪机器人和烹饪方法
CN109757964A (zh) * 2019-01-29 2019-05-17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自动烹饪系统
CN109805747A (zh) * 2019-02-02 2019-05-28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烹饪系统的储料架及自动烹饪系统
CN109793418A (zh) * 2019-04-11 2019-05-24 黄良华 一种智能烹饪机
CN110226872A (zh) * 2019-06-24 2019-09-13 北京鲲鹏神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厨房烹饪的智能配菜装置
CN211299668U (zh) * 2019-10-12 2020-08-21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1844A (zh) * 2021-05-30 2021-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一种改变运动方向的驱动装置
CN113261844B (zh) * 2021-05-30 2022-04-08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一种改变运动方向的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99668U (zh)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CN105149944A (zh)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6733452B (zh) 一种汽车油封自动化点胶组装机
CN103934149A (zh) 一种医用针针管表面的硅化装置和硅化工艺
CN206497794U (zh) 一种电位器的自动组装机
CN110588028B (zh) 一种补偿电线破损的上胶修复设备
CN110584509A (zh) 取盖机构及食材烹饪设备
CN106782964A (zh) 一种电位器的自动组装机
CN108994607A (zh) 一种齿轮注油器箱体组装机
CN109048270B (zh) 螺杆套件自动装配装置
CN111975342A (zh) 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108971814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排气管自动焊接设备
CN112917117A (zh) 一种封闭式笔式针自动生产线的上料组装装置
CN105943060B (zh) 蝶翼式采血针的组装设备
JP2008503398A (ja) スプレーポンプ及びその類を容器に取り付けてこれを蓋締め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2008503398A6 (ja) スプレーポンプ及びその類を容器に取り付けてこれを蓋締め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1103880A (zh) 一种活动连接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自动/半自动烹饪设备
EP2522587A1 (en) Assemb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1099048B (zh) 自动分装培养液的设备及方法
CN210704894U (zh) 夹具机构和机器人
CN108890258A (zh) 一种用于行星减速机齿轮滚针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07686438B (zh) 适于雷管生产的机器人自动卡扣系统
WO2008138145A1 (en) Centripetal container processing apparatus
CN207219991U (zh) 一种蛋糕皮自动传送装置
CN211887683U (zh) 一种定量涂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Qihan

Inventor after: Chen Hao

Inventor after: Zhou Chengye

Inventor after: She Qiho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ikai

Inventor after: Qin Yang

Inventor before: Wu Qihan

Inventor before: Chen Hao

Inventor before: Zhou Chengye

Inventor before: Xie Baoshan

Inventor before: She Qih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ikai

Inventor before: Qin Y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