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299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299A
CN110581299A CN201910912235.0A CN201910912235A CN110581299A CN 110581299 A CN110581299 A CN 110581299A CN 201910912235 A CN201910912235 A CN 201910912235A CN 110581299 A CN110581299 A CN 110581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shell
positive
new energy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22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1299B (zh
Inventor
卞煜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l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l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22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1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1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1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包括电芯、载流片和保护壳;所述电芯阵列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所述电芯的正极统一朝向一端,负极朝向另一端;所述载流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两端的正极载流片和负极载流片;所述正极载流片包括第一基板、分布于所述第一基板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正极的第一连接点,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顶部边缘的正极耳;所述负极载流片包括第二基板、分布于所述第二基板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负极的第二连接点,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顶部边缘的负极耳;所述保护壳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极载流片和负极载流片外层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本发明能够对电池模组的内部及其各个电芯进行充分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汽车厂商的重视。新能源汽车由于是利用电池和电机、电控作为驱动动力和驱动控制单元,整车工作的动力均来自于电池包,因此,如何提高能效比和续航能力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所要研发的重点方向。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实际研发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受到温度的影响较为严重,工作温度过高都将直接严重影响的电池使用寿命和续航能力,因此,电池包需要进行有效的降温措施以对其使用寿命进行维护。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普遍采用风冷进行冷却,通过风扇将自然风吹到电池系统带走热量实现降温目的。该冷却方式存在冷却能力不足、冷却不均匀等弊端,特别是当电池包散热量较大时,风冷无法完全带走系统产生的热量。
此外,现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一般由多组阵列的电池模组结构通过串联铜排进行一一串联形成,而各个模组结构又由多个电芯排列组成。现有的电池包降温措施仅仅只是对电池包内的整体空间进行引入冷风,但由于模组结构的外部具有防护壳体的包覆,因此,具体到各个模组结构及其内部的各个电芯却难以渗透冷风气流,由于电池包发热的根源来源于各个模组结构内的各个电芯工作发热,因此现有的风冷降温方法难以实现对各个电芯基本单元的降温,因此也难以从根本上取得优良的电池降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能够对电池模组的内部及其各个电芯进行充分冷却降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包括:电芯,其阵列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所述电芯的正极统一朝向一端,负极朝向另一端;载流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两端的正极载流片和负极载流片;所述正极载流片包括第一基板、分布于所述第一基板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正极的第一连接点,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顶部边缘的正极耳;所述负极载流片包括第二基板、分布于所述第二基板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负极的第二连接点,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顶部边缘的负极耳;以及,保护壳,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极载流片和负极载流片外层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者的边缘之间存在通风间隙。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外缘一周的第一边缘件,所述第一边缘件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外缘一周的第二边缘件,所述第二边缘件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边缘件与第二边缘件之间存在通风间隙,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置有散热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部的顶部护盖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下部的底部护盖;所述顶部护盖上设置有分别对应于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的第三避让口,所述第三避让口开口向外;所述通风间隙被所述顶部护盖和底部护盖分隔为位于一侧的进风口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各个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上均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点或第二连接点上的固定圈、连接在所述固定圈内边缘上的弹性段,以及固定于所述弹性段末端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相对于所述固定圈形成向内的偏移,并与所述电芯的正极或负极进行接触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端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点的第一凸起,各个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分别向内挤压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上的对应的接触片;所述第二端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各个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第二凸起,各个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分别向内挤压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上的对应的接触片。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正极载流片和负极载流片之间的液冷单元;所述液冷单元包括与各个所述电芯接触的液冷腔体、设置于所述液冷腔体外缘一周的连接边缘,以及与所述液冷腔体进行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液冷腔体的内部排列有对应于各个所述电芯的筒壁,所述筒壁的内侧具有配合于所述电芯外径的通道,且各个所述电芯穿插在对应的所述通道内;每列竖向相邻的两个筒壁之间均设置有中间隔板,且各列筒壁及其之间的中间隔板共同形成各自的竖直排列阵,各条所述竖直排列阵的上下端部间隔交错设置有端部隔板,使得所述液冷腔体的内部形成迂回的液冷通道;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所述液冷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液冷腔体内每相邻的四个矩形分布的筒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分流柱,各个所述分流柱不与外围的四个筒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一侧的导风单元;所述导风单元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管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对电池模组的内部及其各个电芯进行充分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电池降温效果,维护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续航性能,同时还能够便于电芯的排列和精确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电池模组的外部结构图。
图2为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正、负极载流片的结构图以及连接片的局部详图。
图4为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内侧面结构图。
图5为电芯阵列与液冷单元的插接组装示意图。
图6为液冷单元的内部结构图及其局部详图。
图7为液冷单元内部的冷却液流路主路线示意图以及冷却液遇到分流柱后的分流示意图。
图8为多组电池模组首位对接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既能够便于组装生产,也能够进行充分散热冷却。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可以通过串联铜排串联多个,共同形成一个能够进行充分散热且具备长久使用寿命和性能的电池包。
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包括呈矩形阵列的多个电芯100,设置于电芯100两端并汇集各个电芯100正负极的载流片200,以及包裹于载流片200和电芯100外围的保护壳300。
其中,电芯100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形成一列列竖向排列阵。各个电芯100的正极统一朝向一端,负极朝向另一端。
载流片200包括分别设置于电芯100两端的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呈中心对称设置。
正极载流片201包括第一基板201a、分布于第一基板201a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100正极的第一连接点201b,以及固定于第一基板201a顶部边缘的正极耳201c。具体的,第一基板201a为竖直设置的薄板结构,其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第一连接点201b,并能够与各个电芯100的正极一一对应接触,因此第一基板201a能够通过其上的各个第一连接点201b将各个电芯100的正极进行并联,汇集到上部的正极耳201c,形成正极输出端。
负极载流片202包括第二基板202a、分布于第二基板202a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100负极的第二连接点202b,以及固定于第二基板202a顶部边缘的负极耳202c。同样的,第二基板202a为竖直设置的薄板结构,其与第一基板201a互相平行,且其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第二连接点202b,并能够与各个电芯100的负极一一对应接触,因此第二基板202a能够通过其上的各个第二连接点202b将各个电芯100的负极进行并联,汇集到上部的负极耳202c,形成负极输出端。
本发明中的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优选软态纯铜导电材质,正极耳201c与负极耳202c的外表面上可以镀镍。
保护壳300包覆于载流片200的外围,形成电池模组结构的外部防护,还用于单个模组结构的模块化组装、装配,便于以模块化形式与其他模组结构并联连接,形成电池包。本发明中的保护壳300优选塑料等轻质绝缘材料。
具体的,保护壳300为分片式,其包括分别设置于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外层的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如: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的边缘通过若干长螺钉进行连接)。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之间存在间隔,形成侧向四周通透的通风间隙F,当通过通风间隙F的其中一侧吹入冷风时,冷风能够先在保护壳300内进行周旋流通,并与各个电芯100充分接触后,再从通风间隙F的其他侧面排出保护壳300,完成对电池模组的降温。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301包括第一端板301a以及设置于第一端板301a外缘一周的第一边缘件301b,第一端板301a为平板结构,第一边缘件301b为环绕在第一端板301a外围的框型结构,第一边缘件301b上设置有对应于正极耳201c的第一避让口301b-1。同样的,第二壳体302包括第二端板302a以及设置于第二端板302a外缘一周的第二边缘件302b,第二端板302a为平板结构,第二边缘件302b为环绕在第二端板302a外围的框型结构,第二边缘件302b上设置有对应于负极耳202c的第二避让口302b-1。基于此,上述中的通风间隙F具体为第一边缘件301b与第二边缘件302b之间的间隔。
第一壳体301与第二壳体302之间通过连接件303进行连接。具体的,连接件303可以采用长螺钉,第一壳体30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柱,连接柱上具有配合于长螺钉的螺孔;而第二壳体302上设置有对应的穿孔,长螺钉穿过第二壳体302上的穿孔并与第一壳体301的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端板301a和第二端板302a上均设置有多个散热孔K。
进一步的,保护壳30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上部的顶部护盖304以及连接在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下部的底部护盖305。顶部护盖304和底部护盖305用于分别封堵保护壳300的顶部和底部,亦即封堵通风间隙F的上侧开口和下侧开口。因此,通风间隙F被顶部护盖304和底部护盖305分隔为位于一侧的进风口F-1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出风口F-2。该设置方式能够保证从进风口F-1进入的冷气流无法从顶部或底部排出,只能在保护壳300的内部经过迂回地传输后从另一侧的出风口F-2排出,保证了冷风与各个电芯100的充分接触,便于更好地换热。
进一步的,顶部护盖304(以及底部护盖305)的两端经弯折后分别与第一边缘件301b和第二边缘件302b进行贴合,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顶部护盖304上设置有分别对应于正极耳201c和负极耳202c的第三避让口304a,第三避让口304a开口向外。正极耳201c能够依次从第一避让口301b-1和第三避让口304a探出;负极耳202c能够依次从第二避让口302b-1和第三避让口304a探出,对其外接串联铜排不构成阻碍。
进一步的,各个第一连接点201b和第二连接点202b上均固定有连接片203,并通过连接片203与电芯100的正负极连接。
具体的,连接片203包括固定于第一连接点201b或第二连接点202b上的固定圈203a、连接在固定圈203a内边缘上的弹性段203b,以及固定于弹性段203b末端的接触片203c。固定圈203a可以为框型、环形等中空且闭合的结构,其可以焊接在各个对应的第一连接点201b或第二连接点202b上,此处的第一连接点201b或第二连接点202b可以为配合于固定圈203a外围或者小于固定圈203a外围的通孔;弹性段203b为弯折形态的曲形板,具有一定的侧向形变回弹能力;接触片203c为弹性段203b末端的片状结构,用于直接与电芯100的正负极进行接触导电。
需要注意的是:接触片203c相对于固定圈203a形成向内的偏移,使得接触片203c经弹性段203b的弯折后与固定圈203a不在同一平面,且接触片203c更加向内靠近电芯100。因此,向内偏移的接触片203c能够与电芯100的正极或负极进行接触连接,实现导电。较佳的,本发明中的连接片203为一体式,且由镍片加工制成。
进一步的,第一端板301a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各个第一连接点201b的第一凸起301a-1,各个第一凸起301a-1能够分别向内挤压位于第一连接点201b上的对应的接触片203c,使得该连接片203的接触片203c能够与电芯100的正极进行充分挤压接触,保证导电质量。
同样的,第二端板302a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各个第二连接点202b的第二凸起302a-1,各个第二凸起302a-1能够分别向内挤压位于第二连接点202b上的对应的接触片203c,使得该连接片203的接触片203c能够与电芯100的负极进行充分挤压接触,保证导电质量。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之间的液冷单元400,用于对各个电芯100进行液冷降温,配合风冷的作用能够达到极佳的电池散热效果。
液冷单元400包括与各个电芯100接触的液冷腔体401、设置于液冷腔体401外缘一周的连接边缘402,以及与液冷腔体401进行连接的进液口403和出液口404。液冷腔体401的内部具有与进液口403和出液口404均连通的液冷通道,能够保证液体的循环制冷。
具体的,液冷腔体401的内部排列有对应于各个电芯100的圆柱形空心筒壁401a,筒壁401a的内侧具有配合于电芯100外径且两端通透的通道401a-1,而各个电芯100穿插在对应的通道401a-1内,既能够实现电芯100的定位安装,也能够与电芯100外侧面的一周进行充分接触,利于吸热降温。
连接边缘402为液冷腔体401外围的一周框型结构,用于液冷单元400整体的固定和连接。连接件303穿过连接边缘402,且顶部护盖304以及底部护盖305上均设置有配合于连接边缘402轮廓和厚度的凹陷区A;连接边缘402的顶部区段和底部区段分别嵌入顶部护盖304和底部护盖305的凹陷区A内,起到液冷单元400的固定和限位的作用。此外,底部护盖305上还设置有对应于进液口403和出液口404的穿口305a,便于进液口403和出液口404的探出。
在液冷腔体401内部,多个筒壁401a能够形成一列列竖向的排列组,而每列竖向相邻的两个筒壁401a之间均设置有中间隔板401b。本发明设定:各列筒壁401a及其之间的中间隔板401b共同形成各自的竖直排列阵P,而各条竖直排列阵P的上下端部间隔交错设置有端部隔板401c(如:第一列竖直排列阵P的上端设置有与液冷腔体401上部连接的端部隔板401c、第二列竖直排列阵P的上端设置有与液冷腔体401下部连接的端部隔板401c、第三列竖直排列阵P的上端设置有与液冷腔体401上部连接的端部隔板401c、……),使得液冷腔体401的内部能够形成迂回的液冷通道401d,而进液口403和出液口404均与液冷通道401d连通。
液冷通道401d内可以注入冷却液,冷却液在液冷通道401d内迂回流动形成冷却液流路,因此,液冷腔体401能够通过迂回流淌的冷却液对每一个包裹贴合的电芯100进行充分接触、充分降温。
进一步的,液冷腔体401内每相邻的四个矩形分布的筒壁401a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分流柱401e,分流柱401e为柱形结构,且各个分流柱401e不与外围的四个筒壁401a接触,因此,各个分流柱401e在空间位置上均位于液冷通道401d内。当液冷通道401d内流通冷却液时,冷却液遇到分流柱401e即被分流,冲撞在两侧的筒壁401a上,并通过筒壁401a与电芯100的贴合接触进行换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冷单元400既能够实现电芯100的定位安装,也能够对各个电芯100进行充分贴合接触并降温。由于液冷单元400上具有一个个通透的通道401a-1,因此能够用于若干电芯100在初始装配时的精确定位。在组装电池模组之时,可以先通过液冷单元400临时固定和排列各个电芯100,形成排列准确的阵列,如此即可便于两侧载流片200的精确对称、便于各个连接片203与各个电芯100的精确对准,无需多余的专用电池支架。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还包括设置于保护壳300一侧的导风单元500,其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进风口F-1处的进风管道501。
当使用多组本发明的电池模组进行组装拼接时,可以将各个电池模组的侧边进行首位对接,保证前一个电池模组的出风口F-2能够正对并贴合下一个电池模组的进风口F-1,形成横向的贯通。因此,当向第一个电池模组的进风口F-1注入冷风时,冷风气流能够依次流过各个电池模组的保护壳300内部,进行统一的风冷降温,既能够提高风冷的效率,也能够使得冷风与各个电池模组的电芯100充分接触,提升风冷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仅需在第一个电池模组的进风口F-1处安装进风管道501,进风管道501的内端口边缘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个电池模组的第一边缘件301b和第二边缘件302b上。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100),其阵列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所述电芯(100)的正极统一朝向一端,负极朝向另一端;
载流片(20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100)两端的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所述正极载流片(201)包括第一基板(201a)、分布于所述第一基板(201a)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100)正极的第一连接点(201b),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201a)顶部边缘的正极耳(201c);所述负极载流片(202)包括第二基板(202a)、分布于所述第二基板(202a)内侧面上且对应于各个电芯(100)负极的第二连接点(202b),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202a)顶部边缘的负极耳(202c);以及,
保护壳(30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外层的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两者的边缘之间存在通风间隙(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01)包括第一端板(301a)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301a)外缘一周的第一边缘件(301b),所述第一边缘件(301b)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正极耳(201c)的第一避让口(301b-1);
所述第二壳体(302)包括第二端板(302a)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302a)外缘一周的第二边缘件(302b),所述第二边缘件(302b)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负极耳(202c)的第二避让口(302b-1);
所述第一边缘件(301b)与第二边缘件(302b)之间存在通风间隙(F),所述第一壳体(301)与第二壳体(302)之间通过连接件(303)进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301a)和第二端板(302a)上均设置有散热孔(K)。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30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上部的顶部护盖(304)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2)下部的底部护盖(305);
所述顶部护盖(304)上设置有分别对应于所述正极耳(201c)和负极耳(202c)的第三避让口(304a),所述第三避让口(304a)开口向外;
所述通风间隙(F)被所述顶部护盖(304)和底部护盖(305)分隔为位于一侧的进风口(F-1)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出风口(F-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点(201b)和第二连接点(202b)上均固定有连接片(203);
所述连接片(203)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点(201b)或第二连接点(202b)上的固定圈(203a)、连接在所述固定圈(203a)内边缘上的弹性段(203b),以及固定于所述弹性段(203b)末端的接触片(203c),所述接触片(203c)相对于所述固定圈(203a)形成向内的偏移,并与所述电芯(100)的正极或负极进行接触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301a)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点(201b)的第一凸起(301a-1),各个所述第一凸起(301a-1)能够分别向内挤压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201b)上的对应的接触片(203c);
所述第二端板(302a)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各个所述第二连接点(202b)的第二凸起(302a-1),各个所述第二凸起(302a-1)能够分别向内挤压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点(202b)上的对应的接触片(203c)。
7.如权利要求1~3、5或6任一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正极载流片(201)和负极载流片(202)之间的液冷单元(400);
所述液冷单元(400)包括与各个所述电芯(100)接触的液冷腔体(401)、设置于所述液冷腔体(401)外缘一周的连接边缘(402),以及与所述液冷腔体(401)进行连接的进液口(403)和出液口(40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体(401)的内部排列有对应于各个所述电芯(100)的筒壁(401a),所述筒壁(401a)的内侧具有配合于所述电芯(100)外径的通道(401a-1),且各个所述电芯(100)穿插在对应的所述通道(401a-1)内;
每列竖向相邻的两个筒壁(401a)之间均设置有中间隔板(401b),且各列筒壁(401a)及其之间的中间隔板(401b)共同形成各自的竖直排列阵(P),各条所述竖直排列阵(P)的上下端部间隔交错设置有端部隔板(401c),使得所述液冷腔体(401)的内部形成迂回的液冷通道(401d);
所述进液口(403)和出液口(404)均与所述液冷通道(401d)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体(401)内每相邻的四个矩形分布的筒壁(401a)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分流柱(401e),各个所述分流柱(401e)不与外围的四个筒壁(401a)接触。
10.如权利要求5、6、8或9任一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壳(300)一侧的导风单元(500);
所述导风单元(500)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进风口(F-1)处的进风管道(501)。
CN201910912235.0A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Active CN110581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2235.0A CN110581299B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2235.0A CN110581299B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299A true CN110581299A (zh) 2019-12-17
CN110581299B CN110581299B (zh) 2022-11-18

Family

ID=6881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2235.0A Active CN110581299B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129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277A (zh) * 2016-11-15 2017-03-15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电池模组
US20180065500A1 (en) * 2016-09-07 2018-03-08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Cooling system directly in housing
CN207896184U (zh) * 2017-12-05 2018-09-2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池总线
CN108878757A (zh) * 2018-07-27 2018-11-23 上海精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铜镍复合连接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65500A1 (en) * 2016-09-07 2018-03-08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Cooling system directly in housing
CN106505277A (zh) * 2016-11-15 2017-03-15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电池模组
CN207896184U (zh) * 2017-12-05 2018-09-2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池总线
CN108878757A (zh) * 2018-07-27 2018-11-23 上海精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铜镍复合连接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299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7041A (en) Fuel cell and method of ameliorat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ereof
CN103378319B (zh) 电池模块
KR100696669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EP3522293B1 (en) Battery module
CN211480235U (zh) 电池包
US7960941B2 (en) Battery module
CN219832815U (zh) 浸没式电池包
CN217086696U (zh) 储能电池插箱的冷却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CN214013020U (zh) 水冷板及电池模组
CA2390573C (en) Separator for a fuel cell
CN212113796U (zh) 模组壳体和模组
CN11058129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CN219892253U (zh) 电池包
CN117254171A (zh) 电池壳体、电池、电池包和电池壳体的生产方法
CN217182268U (zh) 风冷电池箱
CN214313329U (zh) 易散热电池模组
CN220821687U (zh) 一种风冷电池包风道结构
CN220474723U (zh) 电芯壳、电池包及车辆
CN219086214U (zh) 一种线束隔离板、电池包框架及电池包
CN220358139U (zh) 空冷燃料电池电堆及其双极板
CN218867215U (zh) 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包和汽车
CN220086113U (zh) 端板、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21102223U (zh) 电池壳体、电池和电池包
CN219917322U (zh) 一种低温差电池模组冷却装置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5578726U (zh) 电池模组用端板及电芯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