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9878B - 增强现实ar眼镜 - Google Patents

增强现实ar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9878B
CN110579878B CN201910605523.1A CN201910605523A CN110579878B CN 110579878 B CN110579878 B CN 110579878B CN 201910605523 A CN201910605523 A CN 201910605523A CN 110579878 B CN110579878 B CN 110579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lasses
connecting portion
augmented reality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55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9878A (zh
Inventor
余林蔚
林益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55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9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9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9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9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9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包括两镜框和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与两镜框相连,且通过该调节组件,两镜框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Description

增强现实AR眼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AR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增强现实AR眼镜。
背景技术
AR眼镜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链接设备,通过该AR眼镜能够看到真实世界和虚拟内容。
由于AR眼镜是未来主要的穿戴产品,因此对AR眼镜的佩戴舒适性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AR眼镜包括镜框、镜腿和镜片,且为一体式结构,即镜腿之间的距离固定,该AR眼镜能够适用于具有特定头围范围的用户,且通常设计为适用于具有中间头围尺寸的用户。当用户的头围较大时,依靠镜腿的变形来提供夹持力,导致用户佩戴的舒适性较差。当用户的头围较小时,用户佩戴较松,容易掉落,导致用户佩戴的舒适性也较差。
因此,现有的一体式AR眼镜适用性较低,且用户佩戴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头围,提高该增强现实AR眼镜的适用性,并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该增强现实AR眼镜包括: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镜框和所述第二镜框相连,且在所述调节组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镜框与所述第二镜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得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该增强现实AR眼镜能够适用于不同头围的用户,并能够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镜框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二镜框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实现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之间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使该增强现实AR眼镜具有不同的头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平行;所述第一镜框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镜框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案,当旋转旋钮使得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相对运动时,该导向杆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二者运动的精度,并能够防止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相对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导向柱,且一个或多个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异面。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相对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镜框与所述调节组件中,一者设置有第一滑轨,另一者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沿所述第一滑轨运动;所述第二镜框与所述调节组件中,一者设置有第二滑轨,另一者设置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沿所述第二滑轨运动;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滑轨的相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轨的相对运功。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用户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滑动杆与第一滑轨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第二滑动杆与第二滑轨之间的相对运动,来调节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之间的距离,以使该AR眼镜能够适应特定用户的头围,且当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之间的距离调整到位时,第一限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件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固定于该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镜框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滑轨,且各所述第一滑轨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镜框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滑轨,且各所述第二滑轨相互平行。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第一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杆运动过程中,能够防止两镜框相对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均为直线型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为曲线形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为曲线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为弹性材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滑动杆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滑轨内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能够卡接于各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为所述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二滑动杆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滑轨内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卡接于各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为所述第二限位部件。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滑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该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内设置弹片时,在保证滑动杆与滑轨能够相对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二者的限位,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均为弹性材质。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当滑动杆沿滑轨运动时,该凸起部与弹片均能够弹性变形,从而减小滑动杆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提高凸起部与凹陷部卡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轮廓均为弧形。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进一步减小滑动杆与滑轨相对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能够降低凸起部与弹片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一滑动杆和所述第二滑动杆固定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摄像部件。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使得该增强现实AR眼镜集成有摄像等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为分体式结构,且二者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转动部件,相邻所述转动部件相连;相邻所述转动部件能够相对转动,以改变所述调节组件沿第一方向的尺寸。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当相邻转动部件之间的夹角改变时,能够使得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使增强现实AR眼镜具有不同的头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四个所述转动部件,四个所述转动部件相连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当调节部件相对转动时,四个调节部件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而能够避免两镜框发生偏离,且能够保证两镜框始终处于同一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转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相邻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转动部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转动。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用户可通过转动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实现二者的相对转动,从而改变两镜框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相对转动。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能够限制第二连接部与转轴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该调节组件的状态固定,以实现特定的头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容纳腔,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弹性件和第三限位部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三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运动;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相抵。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当第二连接部与转轴相对转动时,该弹性件的弹力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在该摩擦力的作用下,限制第二连接部与转轴相对转动,从而限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轴包括螺纹段,所述第三限位部件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段配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第三限位部件与所述弹性件相连。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能够通过转动第三限位部件改变弹性件的压缩量和回弹力,从而能够改变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摩擦力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相对转动,在外力消失时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的相对转动。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该第二连接部与转轴之间的过盈配合能够起到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转动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增强现实AR眼镜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一镜框和所述第二镜框可拆卸连接;所示框架内部具有空腔,部分或全部的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空腔内;沿所述第一镜框与所述第二镜框的布置方向,所述框架能够伸缩。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能够起到保护调节组件的作用,并提高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镜框与所述框架卡接连接,所述第二镜框与所述框架卡接连接。
另一方面,申请提供了另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该增强现实AR眼镜包括:镜框;两个镜腿,所述镜腿具有连接端;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镜框相连;其中,在所述调节部件的作用下,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镜框相对运动,以使两个所述镜腿的所述连接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得两镜腿的连接端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该增强现实AR眼镜能够适用于不同头围的用户,并能够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镜框与所述连接端中,一者设置有轨道,另一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轨道内滑动,所述轨道与所述滑块为所述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滑块与所述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该增强现实AR眼镜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滑块与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调节两连接端之间的距离,以使该AR眼镜能够适应特定用户的头围,且当两连接端之间的距离调整到位时,限位结构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固定于该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连接端均包括所述滑块,所述镜框设置有两个所述轨道;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三凸起部,所述轨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能够卡接于各所述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为所述限位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轨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弯折形成所述第三凹陷部。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在保证滑块与轨道能够相对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二者的限位,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凸起部为弹性材质,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当滑块沿轨道运动时,该第三凸起部与第三弹片均能够弹性变形,从而减小滑块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提高第三凸起部与第三凹陷部卡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的轮廓均为弧形,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减小滑块与轨道相对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能够降低第三凸起部与第三弹片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块设置有滚动部,所述滚动部与所述滑块相对滚动,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当该滑块在轨道相对运动时,通过该滚动部能够使得二者相对滚动,从而降低滑块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阻力,并减小磨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能够相对于所述镜框转动;所述连接端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杆与所述第三螺纹孔配合,以使所述调节块相对于所述镜框沿所述第三螺杆的轴向运动。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使得镜腿的连接端相对于镜框运动,以使两镜腿的连接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镜框具有内腔,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三螺杆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镜框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槽,以限制所述第三螺杆沿其轴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螺杆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凸起,所述镜框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第三螺杆轴向的两侧壁用于限制所述第三螺杆沿其轴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第三螺杆的径向,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之间具有径向间隙,沿所述第三螺杆的轴向,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壁之间具有轴向间隙。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保证第三螺杆能够相对于镜框转动,还能够限制第三螺杆沿其轴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螺杆具有操作端,所述操作端伸出所述内腔。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用户可通过该操作端旋转第三螺杆,从而实现两镜腿的连接端之间距离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组件;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组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第一螺杆与旋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向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9中的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中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B-B向剖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中增强现实AR眼镜在另一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4与图15中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C-C向剖视图;
图18为图2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部件;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部件;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时的主视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时的主视图;
图23为图22的D-D向剖视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时的主视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时的主视图;
图26为图25的E-E向剖视图;
图27为图26中调节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显示组件;
11-第一镜片;
12-第一镜框;
121-第一滑轨;
122-第一弹片;
122a-第一凹陷部;
13-第一镜腿;
2-第二显示组件;
21-第二镜片;
22-第二镜框;
221-第二滑轨;
222-第二弹片;
222a-第二凹陷部;
23-第二镜腿;
3-显示部件;
32-镜框;
321-轨道;
322-第三弹片;
322a-第三凹陷部;
323-内腔;
323a-限位槽;
33-镜腿;
4-调节组件;
41-第一螺杆;
42-第二螺杆;
43-旋钮;
44-导向柱;
45-支架;
451-第一滑动杆;
451a-第一凸起部;
452-第二滑动杆;
452a-第二凸起部;
453-主体部;
453a-摄像部件;
46-转动部件;
461-转轴;
462-第一连接部;
463-第二连接部;
463a-容纳腔463a;
464-弹性件;
465-第三限位部件;
47-框架;
5-调节部件;
51-滑块;
511-第三凸起部;
52-第三螺杆;
521-操作端;
522-限位凸起;
53-调节块;
531-第三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请参考附图1~18,其中,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组件;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组件;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第一螺杆与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 8为图7的A-A向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图10为图9的俯视图;图11为图9中的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状态时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中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B-B向剖视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增强现实AR眼镜的主视图;图15为图14中增强现实AR眼镜在另一工作状态的主视图;图16为图14与图15中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 16的C-C向剖视图;图18为图2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增强现实AR眼镜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链接设备,通过该AR眼镜,能够看到真实世界和虚拟内容。增强现实AR眼镜包括第一显示组件1和第二显示组件2,如图1和图2所示,该第一显示组件1包括第一镜片11、第一镜框12和第一镜腿13,第二显示组件2包括第二镜片21、第二镜框22和第二镜腿23。
用户佩戴增强现实AR眼镜时,两镜腿之间的距离需与用户的头围相适配,由于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头围,因此,当该增强现实AR眼镜两镜腿之间的距离固定时,无法适用于具有不同头围的用户。
为了提高该增强现实AR眼镜的适用性,如图3~图12所示,该增强现实AR眼镜还包括调节组件4,该调节组件4与第一镜框12和第二镜框22相连,在调节组件4的作用下,第一显示组件1与第二显示组件2能够相对运动,以使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镜腿13与第二镜腿2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调节组件4,使得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第一镜腿13与第二镜腿23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使得该增强现实AR眼镜能够适用于不同头围的用户,能够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性。
另外,该调节组件4与第一镜框12和第二镜框22相连,无需占用镜腿的空间,镜腿无需变形,使得镜腿能够布置其他部件,且使得镜腿可设置为多种形式,例如柔性带。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过程中,还会改变该增强现实AR眼镜的瞳距,通常情况下,随着用户头围的增大,其瞳距也增大,因此,当该增强现实AR眼镜的头围能够适用于某用户时,其瞳距也能适用于该用户。该增强现实AR眼镜能够适用于瞳距范围为(50mm,74mm)的用户,由于大部分用户的瞳距均处于(50mm,74mm)范围内,因此,该增强现实AR眼镜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用户,即能够适用于头围范围为(132mm~169mm)的用户。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该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第一镜框12靠近第二镜框2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41的一端与该第一螺纹孔配合,且第一螺杆41在该第一螺纹孔内转动时,该第一螺杆41能够与第一镜框12相对运动,该第一螺杆41与第一螺纹孔的配合示意图如图5所示;同样地,第二镜框22靠近第一镜框1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42的一端与该第二螺纹孔配合,且第二螺杆42在该第二螺纹孔内转动时,该第二螺杆41能够与第二镜框22相对运动,该第二螺杆42与第二螺纹孔的配合示意图与图5类似,但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二螺杆42与第一螺杆41的螺纹旋向相反。
同时,该调节组件4还包括旋钮43,该旋钮43与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固定连接,或者,第一螺杆41与第二螺杆42为一体式结构,旋钮43与二者固定连接。
当旋转旋钮43时,能够带动第一螺杆41与第二螺杆42转动,二者转动过程中,分别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螺杆41相对于第一镜框12沿其轴向运动,第二螺杆42相对于第二镜框22沿其轴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 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调节组件4还包括导向柱44,该导向柱44与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平行,第一镜框12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镜框22 开设有第二导向孔,导向柱44的一端位于第一导向孔内,另一端位于第二导向孔内,且导向柱44能够沿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运动。
当旋转旋钮43使得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相对运动时,该导向杆44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二者运动的精度,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沿导向杆 44的轴线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防止该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发生相对扭转。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柱44与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平行指的是大致平行,并非数学意义上的严格平行,只要能够起到导向和防止两镜框相对扭转的作用即可。
更具体地,该调节组件4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向柱44,各导向柱44均与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平行,且各导向柱44的轴线、第一螺杆41的轴线与第二螺杆4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或者,各导向柱44的轴线、第一螺杆41的轴线和第二螺杆42的轴线形成至少两个不同的平面。一个或多个导向柱44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 22相对扭转。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41、第二螺杆42、第一镜框12、第二镜框22、旋钮 43、以及导向柱44为相同材质的结构,以便减小相对运动时的磨损。例如,各部件可均为金属材质,也可均为塑胶材质。
当然,上述第一螺杆41、第二螺杆42、第一镜框12、第二镜框22、旋钮43、以及导向柱44也可以为不同材质。
如图6~8所示的实施例,该第一镜框12与调节组件4中,一者设置有第一滑轨121,另一者设置有第一滑动杆451,该第一滑动杆451能够沿第一滑轨121运动;同样地,第二镜框22与调节组件4中,一者设置有第二滑轨,另一者设置有第二滑动杆452,且该第二滑动杆452能够沿第二滑轨运动。
同时,该调节组件4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其中,该第一限位部件用于限制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一滑轨121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二限位部件用于限制第二滑动杆452与第二滑轨221之间的相对运功。
该增强现实AR眼镜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一滑轨121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第二滑动杆452与第二滑轨221之间的相对运动,来调节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之间的距离,以使该AR眼镜能够适应特定用户的头围,且当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之间的距离调整到位时,第一限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件能够使得二者之间固定于该位置。
具体地,如图8所示,该第一镜框12设置有多个第一滑轨121,且各第一滑轨121 相互平行;同样地,该第二镜框22设置有多个第二滑轨221,且各第二滑轨221相互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各第一滑轨121与各第二滑轨221相互平行,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二滑动杆452为分体式结构,且各第一滑动杆451与各第二滑动杆452相互平行,从而在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二滑动杆452运动过程中,能够防止两镜框相对扭转。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各第一滑轨121与各第二滑轨221相互平行,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二滑动杆452为一体式结构,即该调节组件4包括一个或多个滑动杆,该滑动杆的一端能够沿第一滑轨121运动,另一端能够沿第二滑轨122运动,且各滑动杆相互平行,从而能够防止两镜框相对扭转。
其中,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平行指的是大致平行,并非数学意义上的严格平行。
另外,如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21、第二滑轨221、第一滑动杆451以及第二滑动杆452均为直线型结构,适用于镜框为直线型的结构,或者镜框厚度较大,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直线型滑轨的结构,此时,两镜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过程中为直线运动。对于镜框为曲线型的结构,或者镜框厚度较小,没有足够空间设置直线型滑轨时,该镜框可设置曲线型轨道,相应地,两滑动杆也可为曲线型结构,或者,两滑动杆可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当其在滑轨内运动时,能够变形,以适应曲线型滑轨,此时,两镜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过程中为曲线运动。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该第一滑动杆451设置有第一凸起部451a,第一滑轨121 内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122a,该第一凸起部451a能够卡接于任意第一凹陷部122a,因此,该第一凸起部451a与第一凹陷部122a为上述第一限位部件;同样地,第二滑动杆452设置有第二凸起部452a,第二滑轨221内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凹陷部222a,该第二凸起部452a卡接于任意第二凹陷部222a,因此,该第二凸起部452a 与第二凹陷部222a为上述第二限位部件。
具体地,如图8所示,该第一滑轨1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片122,该第一弹片122为弹性材质,且该第一弹片122弯折形成多个上述第一凹陷部122a;同样地,第二滑轨 2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片222,该第二弹片222为弹性材质,且该第二弹片222弯折形成上述各第二凹陷部222a,具体可通过将第一弹片122冲压形成上述第一凹陷部122a,将第二弹片222冲压形成第二凹陷部222a。
本实施例中,当各第一凹陷部122a及第二凹陷部222a由弹片形成时,使得该弹片受力时能够弹性变形,以第一弹片122与第一凸起部451a配合为例,如图8所示,当第一滑动杆451在第一滑轨121内滑动时,该第一凸起部451a沿第一弹片122的表面运动,并对第一弹片122施加压力,在该压力作用下,第一弹片122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第一凸起部451a能够随第一滑动杆451运动。
因此,该第一滑轨121与第二滑轨221内设置弹片时,在保证滑动杆与滑轨能够相对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二者的限位,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另外,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片122与第二弹片222的结构相同,当然,二者的结构也可不同。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该第一凸起部451a与第二凸起部452a可均为弹性材质,当滑动杆沿滑轨运动时,该凸起部与弹片均能够弹性变形,从而减小滑动杆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提高凸起部与凹陷部卡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8所示,该第一凸起部451a与第二凸起部452a的外轮廓均为弧形,相应地,第一凹陷部122a与第二凹陷部222a的外轮廓也为弧形,使得凸起部与弹片之间圆滑过渡,从而进一步减小滑动杆与滑轨相对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能够降低凸起部与弹片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另外,滑动杆可设置有滚动部,该滚动部与滑动杆相对滚动,当该滑动杆在滑轨内相对运动时,通过该滚动部能够使得二者相对滚动,从而降低滑轨与滑动杆之间的摩擦阻力,并减小磨损。
同时,该滑轨与滑动杆可为材料相同的结构,以减小二者相对运动时的磨损,例如,滑轨与滑动杆可均为塑胶材质,或者,滑轨与滑动杆均为金属材质。
更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该调节组件4包括支架45,该支架45包括主体部453和第一滑动杆451、第二滑动杆45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二滑动杆452可为一体式结构,其中部与主体部453固定,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滑轨121与第二滑轨221 内,此时,可保证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二滑动杆452始终同步运动;或者,该第一滑动杆 451与第二滑动杆452可为分体式结构,二者分别固定于主体部453的两端。
具体地,如图6所示,该主体部453除用于固定第一滑动杆451与第二滑动杆452外,还能够设置有摄像部件453a等其他部件,从而使得该增强现实AR眼镜集成有摄像等功能。
图9~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调节组件4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转动部件46,相邻转动部件46相连,且相邻转动部件46能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的布置方向(第一镜片11与第二镜片12的布置方向)为第一方向X,其中,该第一方向X可为图9所示的直线方向,当然,对于某些增强现实AR眼镜,该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还可沿曲线布置,此时,该第一方向X为两镜框对应位置的连线所在的方向,其中,对应位置为两镜框对称的位置;同时,定义垂直于第一镜片11与第二镜片2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Y,定义第一镜片11与第二镜片12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Z,因此,该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 大致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操作该调节组件4,以使相邻转动部件46相对转动,且当二者在XZ平面和/或XY平面内相对转动时,能够改变该调节组件4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从而使得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如图9~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包括三个调节部件46,相邻调节部件46相对转动后,需保证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沿高度方向Z位于同一高度,以使用户能够正常使用该AR眼镜。
图14~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调节组件4包括四个转动部件46,且四个转动部件46相连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该平行四边形结构位于两镜框所在的平面或弧面内。
本实施例中,该调节组件4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当调节部件46相对转动时,四个调节部件46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而能够避免两镜框发生偏离,且能够保证两镜框始终处于同一高度。
具体地,如图13和图17所示,该转动部件46包括转轴461、第一连接部462和第二连接部463,其中,该第一连接部462和第二连接部463用于与相邻转动部件46连接。
具体地,以该调节组件4包括三个转动部件46为例,该调节组件4具体包括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其中,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一镜框12相连,第三转动部件与第二镜框22相连,第二转动部件不与镜框相连。该第一转动部件中,其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一镜框12相连,其第二连接部463和与其相邻的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一连接部462相连,该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二连接部463和与其相邻的第三转动部件的第一连接部462相连,该第三转动部件的第二连接部463与第二镜框22相连。
或者,该第一转动部件中,其第二连接部463与第一镜框12相连,其第一连接部462和与其相邻的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二连接部463相连,该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一连接部462和与其相邻的第三转动部件的第二连接部463相连,该第三转动部件的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镜框22相连,从而实现第一镜框12、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一个或多个)、第三转动部件和第二镜框22之间的串联。
其中,该转轴461与第一连接部462固定连接,且该转轴461与第二连接部463转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一连接部463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 462与第二连接部463之间形成夹角,且通过二者的相对转动能够改变该夹角,进而改变调节组件4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具体地,用户可通过转动第一连接部462和/或第二连接部463实现二者的相对转动。
图12与图13所示的实施例,该转动部件46中,该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之间的夹角为180°,且处于该状态的转动部件46相连时,使得调节组件4沿第一方向X 的尺寸最大,增强现实AR眼镜处于最大头围状态(如图11所示);当该第一连接部462 与第二连接部463之间的夹角为0°(图中未示出)时,各调节组件4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最小,增强现实AR眼镜处于最小头围状态;当该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之间的夹角为(0~180°)时,增强现实AR眼镜处于中间头围状态,如图9和图10所示。
进一步地,沿转轴461的轴向,该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能够接触,即二者之间存在压力,在外力作用下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相对转动预设角度,外力消失后,在二者之间压力的作用下,二者接触的端面形成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防止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继续相对转动,从而使得二者之间的夹角固定于该预设值。
更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该调节组件4还包括阻尼部件,该阻尼部件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之间的相对转动,具体地,该阻尼部件通过促进第一连接部462 与第二连接部463之间形成压力,或增大二者之间的压力来实现防止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之间的相对转动。
具体地,如图13所示,该第二连接部463内部具有容纳腔463a,该阻尼部件包括弹性件464和第三限位部件465,该弹性件464处于压缩状态,且部分或全部的弹性件464 位于容纳腔463a内,即该弹性件464可沿轴向伸出容纳腔463a外部。同时,该第三限位部件465与第一连接部462分别位于弹性件464的两端,该第三限位部件465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463沿远离第一连接部462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压缩状态的弹性件464具有回弹力,且该回弹力作用于第二连接部463,使得该第二连接部463能够沿转轴461的轴向运动,同时,在该第三限位部件465 的限位作用下,该第二连接部463能够沿朝向第一连接部462的方向运动,或者具有朝向第一连接部462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463的端面与第二连接部462的端面之间形成压力,或增大第一连接部463的端面与第二连接部462的端面之间的压力,从而防止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之间的相对转动。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该阻尼部件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 之间的相对转动,且当弹性件464的压缩量不同时,其作用于第二连接部463的回弹力大小不同,使得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端面之间的压力不同。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该转轴461包括螺纹段,该螺纹段具有外螺纹,该第三限位部件465开设有第四螺纹孔,该第三限位部件465与转轴461螺纹配合,从而使得在外力作用下,该第三限位部件465能够与转轴461相对转动,且转动过程中,第三限位部件 465还能够沿转轴461的轴向移动,外力消失时,第三限位部件465与转轴461不能相对转动,且第三限位部件465也不能沿转轴461的轴向移动,此时,能够起到限制第二连接部463沿远离第一连接部462的方向运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第三限位部件465,使得第三限位部件465沿转轴461的轴向运动,从而能够改变弹性件464的压缩量和回弹力,进而改变第二连接部463与第一连接部462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当第三限位部件465转动至特定位置时,弹性件464具有特定的回弹力,当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相对转动时,二者之间具有特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防止第一连接部462与第二连接部463相对转动,且用户能够通过转动第一连接部462或第二连接部463来克服该摩擦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该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过盈配合,且在外力作用下,该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能够克服二者的过盈配合相对转动,且在外力消失时,该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之间的过盈配合能够限制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的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之间的过盈配合能够起到上述阻尼部件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图9~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62、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也可采用图17所示的配合方式,同样地,图14~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62、第二连接部463与转轴461也可采用图13所示的配合方式。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该增强现实AR眼镜还可包括框架47,该框架47 具有空腔,且该框架47与第一镜框12和第二镜框22可拆卸连接,即该框架47可连接于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之间,同时,上述部分或全部的调节组件4位于该框架47的空腔内,其中,如图3~8所示的实施例中,部分的调节组件4位于框架47的空腔内,另一部分的调节组件4位于第一镜框12或第二镜框22内;图9~17所示的实施例中,全部的调节组件4位于框架47的空腔内。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操作调节组件4时,可将框架47拆下,当调整完成后,将框架47与第一镜框12和第二镜框22连接,从而起到保护调节组件4的作用,并提高第一镜框12与第二镜框2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框架47可为能够伸缩的结构,例如,该框架47为风琴结构,从而使得该框架47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伸缩,以便适应调节组件4的尺寸变化。
具体地,框架47与第一镜框12和第二镜框2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设置卡扣结构实现,即镜框与框架47中,一者设置卡扣,另一者开设有卡槽,从而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镜框与框架47的可拆卸连接。
以上各实施例中,该增强现实AR眼镜包括第一显示组件1和第二显示组件2,且两个显示组件之间通过调节组件4相连,且能够通过调节组件4调整两显示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两镜腿之间距离的调整,以使该增强现实AR眼镜具有预设的头围。
请继续参考附图19~图27,其中,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部件;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 AR眼镜在最大头围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调节部件;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时的主视图;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时的主视图;图23为图22的D-D向剖视图;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大头围时的主视图;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增强现实AR眼镜在最小头围时的主视图;图26为图25的E-E向剖视图;
图27为图26中调节块的剖视图。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9与图20所示,该增强现实AR眼镜包括镜框32和镜腿33,其中,镜框32还连接有两个镜片31,该镜腿33可为不同的结构,例如,可为硬质结构,还可为柔性带状结构,当镜腿33为硬质结构时,该AR眼镜可包括两个分体设置的镜腿33,且两镜腿33分别与两镜框32相连;当镜腿33为柔性带结构时,该AR 眼镜可包括一个柔性带,且该柔性带的两端分别与两镜框32相连。因此,本申请中,对镜腿33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其中,该镜腿33具有连接端,该连接端为靠近镜框32的一端,用于与镜框32连接。
同时,该增强现实AR眼镜还包括调节部件5,该调节部件5与连接端和镜框32相连,且在调节部件5的作用下,该连接端与所述镜框32相对运动,以调节连接端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调节部件5,使得两镜腿33的连接端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该增强现实AR眼镜能够适用于不同头围的用户,提高该增强现实AR眼镜的适用性以及用户佩戴的舒适性。同时,该调节部件5与连接端和镜框32相连时,占用镜腿33的空间较小,镜腿33无需变形,且镜腿33可设置为多种形式。
具体地,如图21~图23所示,该镜框32与镜腿33的连接端中,一者设置有轨道321,另一者设置有滑块51,且该滑块51能够在轨道321内滑动,上述调节部件5包括轨道321与滑块51。同时,该增强现实AR眼镜还包括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滑块51与轨道321之间的相对运动。
该增强现实AR眼镜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滑块51与轨道321之间的相对运动来调节两连接端之间的距离,以使该AR眼镜能够适应特定用户的头围,且当两连接端之间的距离调整到位时,限位结构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固定。
具体地,如图21~图23所示,两个连接端均包括上述滑块51,相应地,镜框32设置有两个轨道321,由于镜框32的空间大于连接端的空间,因此,该轨道321设置于镜框 32时,能够使得轨道321的长度较大,提高两连接端调整的范围。
其中,如图23所示,该滑块51设置有第三凸起部511,轨道32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三凹陷部322a,该第三凸起部511能够卡接于任意第三凹陷部322a,该第三凸起部511 与第三凹陷部322a为上述限位结构。
具体地,如图23所示,该轨道3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片322,该第三弹片322为弹性材质,且该第三弹片322弯折形成多个上述第三凹陷部322a。
当各第三凹陷部322a由第三弹片322形成时,使得该第三弹片322受力时能够弹性变形,如图19所示,当滑块51在轨道321内滑动时,该第三凸起部511沿第三弹片322 的表面运动,并对第三弹片322施加压力,在该压力作用下,第三弹片322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第三凸起部511能够随滑块51运动。
因此,该轨道321内设置第三弹片322时,在保证滑块51与轨道321能够相对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二者的限位,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该第三凸起部511可为弹性材质,当滑块51沿轨道321运动时,该第三凸起部511与第三弹片322均能够弹性变形,从而减小滑块51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提高第三凸起部511与第三凹陷部322a卡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3所示,该第三凸起部511与第三凹陷部322a均为弧形,从而进一步减小滑块51与轨道321相对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并能够降低第三凸起部511与第三弹片 322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另外,该滑块51可设置有滚动部,该滚动部与滑块51相对滚动,当该滑块51在轨道321相对运动时,通过该滚动部能够使得二者相对滚动,从而降低滑块51与轨道321 之间的摩擦阻力,并减小磨损。其中,该滚动部与第三凸起部511设置于滑块51的两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24~图27所示,该调节部件5包括第三螺杆52,该第三螺杆52能够相对于镜框32转动,且第三螺杆52不能相对于镜框32沿其轴向运动;同时,该镜腿33的连接端包括调节块53,该调节块53开设有第三螺纹孔531,该第三螺杆 52与第三螺纹孔531配合,当转动第三螺杆52时,能够驱动调节块53沿其轴向运动,从而使得镜腿33的连接端相对于镜框32运动,以使两镜腿33的连接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具体地,如图24~图27所示,该镜框32具有内腔323,且该内腔323为两个,分别位于两镜片31相互远离的一侧,两镜腿33的调节块53分别位于对应的内腔323内。
同时,该第三螺杆52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522,镜框32内腔323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323a,该限位凸起522位于限位槽323a内,以限制第三螺杆52沿其轴向运动。
具体地,该第三螺杆52的外周壁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凸起522,相应地,镜框32的内腔323内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323a,该限位槽323a沿第三螺杆52轴向的两侧壁用于限制第三螺杆52沿其轴向运动。
更具体地,为了实现第三螺杆52相对于镜框32的转动,沿第三螺杆52的径向,该限位凸起522与限位槽323a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同时,沿第三螺杆52的轴向,该限位凸起522与限位槽323a的两侧壁之间具有轴向间隙,且该轴向间隙较小,第三螺杆52在该轴向间隙内的轴向运动可忽略。
进一步地,如图26所示,该第三螺杆52还具有操作端521,该操作端521伸出镜框32的内腔323,用户可通过该操作端521旋转第三螺杆52,从而实现两镜腿33的连接端之间距离的调整。
以上各实施例中,该增强现实AR眼镜包括显示组件3,且该显示组件3包括两个镜框32和镜腿33,且镜框32与镜腿33的连接端之间通过调节部件5相连,能够通过调节部件5调整两连接端之间的距离,以使该增强现实AR眼镜具有预设的头围。
综上,本申请的AR眼镜能够具有不同的头围,从而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用户,该AR眼镜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且用户佩戴后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增强现实A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镜框和所述第二镜框相连,且在所述调节组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镜框与所述第二镜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转动部件,相邻所述转动部件相连,相邻所述转动部件能够相对转动,以改变所述调节组件沿第一方向的尺寸;
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转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相邻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转动部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转动;
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四个所述转动部件,四个所述转动部件相连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容纳腔,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弹性件和第三限位部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三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运动;
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现实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螺纹段,所述第三限位部件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段配合;
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第三限位部件与所述弹性件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相对转动,在外力消失时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轴的相对转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现实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AR眼镜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一镜框和所述第二镜框可拆卸连接;
所示框架内部具有空腔,部分或全部的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空腔内;
沿所述第一镜框与所述第二镜框的布置方向,所述框架能够伸缩。
CN201910605523.1A 2019-07-05 2019-07-05 增强现实ar眼镜 Active CN110579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523.1A CN110579878B (zh) 2019-07-05 2019-07-05 增强现实ar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523.1A CN110579878B (zh) 2019-07-05 2019-07-05 增强现实ar眼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9878A CN110579878A (zh) 2019-12-17
CN110579878B true CN110579878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81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523.1A Active CN110579878B (zh) 2019-07-05 2019-07-05 增强现实ar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9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0017B (zh) * 2020-02-19 2022-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3835224A (zh) * 2020-06-08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CN112630972A (zh) * 2020-12-29 2021-04-09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r眼镜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75257A2 (en) * 1992-06-17 1993-12-22 Sony Corporation Spectacle type display apparatus
CN201618369U (zh) * 2010-01-18 2010-11-03 广州冠道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可调节瞳距的游泳镜
CN106597666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距离调节装置
CN106896504A (zh) * 2017-04-27 2017-06-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
CN107015366A (zh) * 2017-04-20 2017-08-04 苏州神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混合现实眼镜
CN207148426U (zh) * 2017-07-11 2018-03-27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瞳距调节距离的vr眼镜
CN207408679U (zh) * 2017-07-28 2018-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r头戴式设备
CN108700745A (zh) * 2016-12-26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调整方法及终端
CN208547771U (zh) * 2018-07-24 2019-02-26 深圳惠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75257A2 (en) * 1992-06-17 1993-12-22 Sony Corporation Spectacle type display apparatus
CN201618369U (zh) * 2010-01-18 2010-11-03 广州冠道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可调节瞳距的游泳镜
CN106597666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距离调节装置
CN108700745A (zh) * 2016-12-26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7015366A (zh) * 2017-04-20 2017-08-04 苏州神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混合现实眼镜
CN106896504A (zh) * 2017-04-27 2017-06-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
CN207148426U (zh) * 2017-07-11 2018-03-27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瞳距调节距离的vr眼镜
CN207408679U (zh) * 2017-07-28 2018-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r头戴式设备
CN208547771U (zh) * 2018-07-24 2019-02-26 深圳惠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9878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9878B (zh) 增强现实ar眼镜
US8041407B2 (en) Sliding mechanism,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ortable device
US10386887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EP2357509B1 (en) Eyeglass frame
JPH02220014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CN112462532B (zh) 眼镜
US5589895A (en) Hinge structure of a spectacle frame
JPS59188619A (ja) 弾性ヒンジ機構付眼鏡枠
GB2586401A (en) Glasses temple assembly and glasses
KR102211699B1 (ko) 안경테와 안경다리의 결합구조체
US8109673B2 (en) Slide guide apparatus of press machine
US6507705B1 (en) Guiding mechanism for moving parts in zoom lens
CN108213834B (zh) 一种滚压加工装置及系统
US7073904B2 (en) Spectacle frame with over-opening about a shifted bearing point
CN114236874A (zh) 眼镜
CN113009711A (zh) 眼镜
JP2910354B2 (ja) 光学系鏡筒
CN211288638U (zh) 用于滑盖的驱动机构和激光电视机
JP2003315916A (ja) レンズシフト機構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16719177A (zh) 鼻托模组和vr眼镜
JPH0862506A (ja) 双眼鏡
CN216387622U (zh) 弹性铰链及眼镜
CN220285536U (zh) 一种推拉窗
JP2019184777A (ja) 眼鏡枠
CN110671478A (zh) 用于滑盖的驱动机构和激光电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