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2479B -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2479B
CN110572479B CN201910973365.5A CN201910973365A CN110572479B CN 110572479 B CN110572479 B CN 110572479B CN 201910973365 A CN201910973365 A CN 201910973365A CN 110572479 B CN110572479 B CN 1105724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data
electronic scale
server
user terminal
preset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33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2479A (zh
Inventor
邓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la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la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la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la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33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2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2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2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若是,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若否,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若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上传至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智能选择通信方式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有效减少用户用秤时的操作步骤,提升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智能电子人体秤由早期单一的ble(蓝牙)通信技术,慢慢发展为“wifi+ble”双通信的技术。采用“wifi+ble”双通信技术,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在测量数据的上传方面,面临以下问题:如何根据使用场景,合理选择通信方式?
当同时存在“wifi+ble”时,该如何选择通信方式,体验更好,更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以实现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智能选择通信方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
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若是,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若否,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若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在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之后,还包括:
若没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
可选的,在将所述体重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若有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将存储在内部存储器的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每上传一个体重数据至服务器后,计算该体重数据与所述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一分配用户,所述第一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二分配用户,所述第二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可选的,在每上传一个体重数据至服务器后,计算该体重数据与所述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之后,还包括: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为零个时,判断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三分配用户,所述第三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四分配用户,所述第四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在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后,判断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是否存储有体重数据;
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异常,并向所述外部用户终端提示网络连接异常;
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没有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正常。
可选的,在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之前,还包括:
建立与外部用户终端的蓝牙通信连接;
接收外部用户终端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传输的配置wifi通信连接所需的数据,使得所述电子秤能够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秤,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智能选择通信方式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有效减少用户用秤时的操作步骤,提升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电子秤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电子秤或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设阈值称为第二预设阈值,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预设阈值称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两者都是预设阈值,但其不是同一预设阈值。术语“第一”、“第二”等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电子秤管理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电子秤的管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电子秤中。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
具体的,用户站在电子秤上,电子秤根据所承受的压力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如60kg。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步骤S110之前,还可以包括:
建立与外部用户终端的蓝牙通信连接。接收外部用户终端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传输的配置wifi通信连接所需的数据,使得所述电子秤能够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具体的,由于电子秤无法直接输入wifi密码,从而使得电子秤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所以,当用户打开APP,将电子秤与手机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可以通过蓝牙的信号通道,实现配网相关的数据传送。例如,通过手机APP设置wifi密码,并传输至电子秤中。
步骤S120、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秤获取的体重数据可以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蓝牙与用户的终端建立连接,通过蓝牙将体重数据上传至用户终端,再由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另一种是直接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电子秤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优先选择蓝牙上传,如果未连接蓝牙或蓝牙上传不了,再选择wifi上传。
当用户站在电子秤上时,如果用户同时打开手机蓝牙,而且与电子秤通过蓝牙的方式建立连接,则执行步骤S130;当用户站在电子秤上时,如果用户没有打开手机蓝牙或没有携带手机,电子秤没有与用户的手机通过蓝牙的方式建立连接,则执行步骤S140。
步骤S130、若是,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具体的,如果电子秤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将获取的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外部用户终端,再通过外部用户终端的移动网络,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
步骤S140、若否,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具体的,对于如何自动上传存储数据,不管是采用wifi通信技术,还是ble通信技术,都可能出现通信异常,导致测量数据无法上传,而需要存储在秤端,通信恢复时,又要能自动上传。因此,如果电子秤与外部用户终端没有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步骤S150、若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上传至服务器。
具体的,当用户站在电子秤上,电子秤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时,如果此时电子秤与服务器建立了wifi通信连接,则直接将刚获取得到的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S160、若没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
具体的,如果电子秤的wifi连接出现异常,没有连接到服务器,在此期间用户使用电子秤,测量的体重数据就无法上传至服务器,则将体重数据暂时存储在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等到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正常时,再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例如,与服务器的wifi连接正常时,就直接通过wifi通信方式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S170、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具体的,电子秤的wifi连接异常后,用户使用电子秤测量体重数据,体重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如果wifi连接一直没有恢复正常,就选择蓝牙方式上传至服务器,所以也同时判断有没有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步骤S180、若有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将存储在内部存储器的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具体的,如果wifi连接一直没有恢复正常,此时用户使用手机打开蓝牙,与电子秤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将存储在内部存储器的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用户手机,由用户手机上传至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智能选择通信方式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有效减少用户用秤时的操作步骤,提升体验。
进一步的,通过蓝牙信号通道,可以更稳定地设置电子秤与服务器的wifi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当网络连接异常时,将数据存储在电子秤,在网络连接正常时自动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有效避免数据丢失问题。
实施例二
在使用电子秤测量数据后,需要准确识别数据是由谁测量的。一般来说,家里有一台秤,一家人都会去用,这就涉及到每个人用秤的数据归属问题,有可能是同一个APP里的不同子用户,也有可能是不同APP的用户,那么怎么知道这条数据是你的,而不是我的数据。采用wifi通信,意味着使用者不需要通过手机连接,则无法准确知晓该条测量数据,是谁测量的,就需要根据数据特征、用户特征对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分配用户。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电子秤管理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电子秤的管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服务器中。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每上传一个体重数据至服务器后,计算该体重数据与所述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
具体的,用户使用电子秤测量体重数据,电子秤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后,服务器需要判断该体重数据是属于哪个用户的,将该体重数据记录在该用户的账户下。对此,服务器就计算刚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与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下面举例说明:小明家买了一台电子秤,家里有四个人,则通过配套的手机APP设置该电子秤有四个账户:A、B、C、D。当其中一个用户使用电子秤测量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时,服务器不知道具体是哪个用户在使用,则计算刚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与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比如:刚测量并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X是61kg,A用户之前最后一次测量的体重数据是70kg,B用户之前最后一次测量的体重数据是65kg,C用户之前最后一次测量的体重数据是60kg,D用户之前最后一次测量的体重数据是55kg,分别计算X与用户A、B、C、D的差值,分别为9kg、4kg、1kg、6kg。
步骤S220、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一分配用户,所述第一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具体的,计算刚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与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之后,根据体重差值大小,优先向第一预设阈值之内的用户进行推送提醒。第一预设阈值可以是1kg、2kg、3kg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自定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第一预设阈值为2kg为例进行说明,当计算X与用户A、B、C、D的差值之后,判断各个差值小于2kg的个数有多少个,当只有一个时,如X与用户C的差值为1kg,服务器直接默认刚测量并上传的体重数据为用户C的体重数据,将该体重数据记录在用户C的账户下
步骤S230、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二分配用户,所述第二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具体的,还是以第一预设阈值为2kg为例进行说明,当刚测量并上传的体重数据X与用户A、B、C、D最后一次测量的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2kg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如X为61kg,A为60kg,B为62kg,C为55kg,D为70kg,则分别将刚测量并上传的体重数据X推送至用户A、B,用户A、B在手机APP上收到体重数据X后,选择是否是自己的体重数据进行认领或忽略,如用户A选择认领,用户B选择忽略,则将体重数据X分配至用户A,记录在用户A的账户下。
步骤S240、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为零个时,判断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
具体的,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阈值一样,用于判断各个差值所处的范围,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比第一预设阈值大。下面以第一预设阈值为2kg、第二预设阈值为5kg为例进行说明,当刚测量并上传的体重数据X与用户A、B、C、D最后一次测量的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2kg的个数为零个时,如X为61kg,A为50kg,B为55kg,C为65kg,D为70kg,则进一步判断各个差值小于5kg的个数。
步骤S250、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三分配用户,所述第三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具体的,和第一预设阈值一样,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直接将所述刚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分配至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差值对应的用户。
步骤S260、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四分配用户,所述第四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具体的,和第一预设阈值一样,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所述刚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推送至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差值对应的各个用户,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步骤S270、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为零个时,直接将所述刚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舍弃。
具体的,以第二预设阈值为5kg为例,当各个差值小于5kg的个数为零个时,则视为干扰数据,直接将刚上传至服务器的体重数据舍弃。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智能识别测量的体重数据对应的用户,减少用户用秤操作,提升体验。
实施例三
在使用电子秤有时会出现通信异常的情况,如何自动排查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当wifi连接异常或ble连接异常时,往往不容易发现并找到原因,导致问题不能及时排查。一旦出现通信异常时,测量数据则无法上传至服务器,导致用户无法在手机端进行查看,用户会按照惯性思维怀疑是硬件或软件出了问题,而不是通信方面的问题,比如是wifi连接有问题或蓝牙故障,从而无法准确定位问题原因,及时解决。同时,因大多数体脂秤的内部芯片里,只能存储少量数据,如果wifi连接异常,未能及时解决,用户依然在使用,就会导致新的数据将老的数据替换,而造成数据丢失。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电子秤管理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电子秤的管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电子秤中。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在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后,判断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是否存储有体重数据。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秤测量体重数据后,如果网络正常,则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如果网络异常,则存储在内部的存储器。因此,反过来说,如果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存储有体重数据,就说明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异常,反之,说明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正常。
步骤S320、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异常,并向所述外部用户终端提示网络连接异常。
步骤S330、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没有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正常。
具体的,当wifi连接异常时,测量数据无法上传至服务器,会存储在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当用户使用蓝牙连接电子秤时,检测到电子秤存储有体重数据,在将体重数据同步到APP时,并在APP里提示:电子秤wifi连接异常。这样,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故障原因。当然,当蓝牙连接异常时,用户可以通过【蓝牙自查】功能,去排查蓝牙连接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异常情况排查机制,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电子秤的管理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集成电路)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电子秤或服务器中。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电子秤的管理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秤的管理装置400具体可以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410,用于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
蓝牙判断单元420,用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蓝牙上传单元430,用于若是,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wifi判断单元440,用于若否,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wifi上传单元450,用于若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该装置400还包括:
内部存储单元,用于若没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
可选的,蓝牙判断单元420,还用于在将所述体重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之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蓝牙上传单元430,还用于若有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将存储在内部存储器的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该装置400还包括:
差值计算单元,用于每上传一个体重数据至服务器后,计算该体重数据与所述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一分配用户,所述第一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第一推送单元,用于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二分配用户,所述第二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可选的,该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为零个时,判断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三分配用户,所述第三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第二推送单元,用于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四分配用户,所述第四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可选的,该装置400还包括:
存储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是否存储有体重数据。
异常确认单元,用于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异常。
正常确认单元,用于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没有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正常。
可选的,蓝牙判断单元420,还用于在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异常之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该装置400还包括:
异常提示单元,用于若有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向所述外部用户终端提示网络连接异常。
可选的,该装置400还包括:
蓝牙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与外部用户终端的蓝牙通信连接;
wifi配置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用户终端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传输的配置wifi通信连接所需的数据,使得所述电子秤能够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智能选择通信方式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有效减少用户用秤时的操作步骤,提升体验。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秤或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秤或服务器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电子秤或服务器中处理器5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电子秤或服务器中的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电子秤的管理装置400中的数据获取单元410、蓝牙判断单元420、蓝牙上传单元430、wifi判断单元440和wifi上传单元450)。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秤或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
也即:
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
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若是,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若否,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若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上传至服务器。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秤或服务器,其处理器不限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存储器5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秤或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秤或服务器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智能选择通信方式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有效减少用户用秤时的操作步骤,提升体验。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
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若是,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若否,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若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上传至服务器。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后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智能选择通信方式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有效减少用户用秤时的操作步骤,提升体验。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4)

1.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与外部用户终端的蓝牙通信连接;
接收外部用户终端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传输的配置wifi通信连接所需的数据,使得所述电子秤能够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获取用户的体重数据;
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若是,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若否,则判断是否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
若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上传至服务器;
若没有与服务器建立wifi通信连接,则将所述体重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
判断是否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若有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则将存储在内部存储器的体重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外部用户终端,由所述外部用户终端上传至服务器;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上传一个体重数据至服务器后,计算该体重数据与所述电子秤的所有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的各个差值;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一分配用户,所述第一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二分配用户,所述第二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个数为零个时,判断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将该体重数据分配至第三分配用户,所述第三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当各个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将该体重数据推送至第四分配用户,所述第四分配用户的最后一次体重数据与该体重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各个用户的认领忽略情况分配至对应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与外部用户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后,判断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是否存储有体重数据;
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异常,并向所述外部用户终端提示网络连接异常;
若所述电子秤的内部存储器没有存储体重数据,则确认所述电子秤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正常。
3.一种电子秤,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电子秤的管理方法。
CN201910973365.5A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72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365.5A CN110572479B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365.5A CN110572479B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2479A CN110572479A (zh) 2019-12-13
CN110572479B true CN110572479B (zh) 2022-08-23

Family

ID=6878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3365.5A Active CN110572479B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24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3851A (zh) * 2020-05-12 2020-07-31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体重秤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49684U (zh) * 2013-03-15 2013-10-23 大连聚农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秤
CN104634432A (zh) * 2013-11-15 2015-05-20 上海集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云端称
CN205066911U (zh) * 2015-08-12 2016-03-02 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电摩擦及光能发电的自供电体重秤
CN108521453A (zh) * 2018-03-26 2018-09-11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体重测量装置的称重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4598B1 (fr) * 2009-04-21 2011-06-10 Withing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pesage
US20160299753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Rex Poway Tseng Firmware upgrading method for bluetooth electronic scal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49684U (zh) * 2013-03-15 2013-10-23 大连聚农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秤
CN104634432A (zh) * 2013-11-15 2015-05-20 上海集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云端称
CN205066911U (zh) * 2015-08-12 2016-03-02 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电摩擦及光能发电的自供电体重秤
CN108521453A (zh) * 2018-03-26 2018-09-11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体重测量装置的称重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智能秤的"自动识别体重差"如何应用";熊燃韵;《百度》;20160223;第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2479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13527A1 (zh) 一种虚拟sim卡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9114303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EP2660761A1 (en) Timestamp management method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terminal therefor
US10146658B2 (en) User device power consump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CN104113870B (zh) 网络测试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788027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4056342A1 (zh) 统计无线网络覆盖盲区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11274153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53996B (zh)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566078A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924908B (zh) WiFi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572479B (zh) 一种电子秤的管理方法、电子秤及存储介质
CN105323748B (zh) 一种测试错误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7071765B (zh) 数据接收方法及数据接收终端
CN106919489B (zh) 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异常退出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WO2014181485A1 (ja) 管理装置
JP2018529242A (ja) 暗黙的な同期化を用いて無線周波数(rf)データパケット信号送受信機を試験する方法
CN103220715B (zh) 一种上报网络性能测试结果的方法及装置
US11611467B2 (en) Enhanced management of network outages
KR20170121627A (ko) 원격 검침 시스템 및 이의 통신 방법
CN114422412B (zh)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13174191A1 (zh) 一种重新配置纪录测量的测试方法和网络侧
JP2018169862A (ja) ログ記録装置、ログ記録方法及びログ記録プログラム
KR101497896B1 (ko) 멀티포트 무선통신 시험 장비의 자동 설정 방법
KR101215064B1 (ko) 무선통신망 서비스 품질 평가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