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0270A -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0270A
CN110570270A CN201910703171.3A CN201910703171A CN110570270A CN 110570270 A CN110570270 A CN 110570270A CN 201910703171 A CN201910703171 A CN 201910703171A CN 110570270 A CN110570270 A CN 110570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edit
offer
contract
performanc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31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0270B (zh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31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0270B/zh
Priority to CN202010700140.5A priority patent/CN1119859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02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1990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431A1/zh
Priority to US16/875,929 priority patent/US2020027932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0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0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09Buyer or seller confidence or ver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45Rental transactions;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所述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包括: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确定信用合约模板;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信用合约。本申请提供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保障了信用项目的各参与方的权益,提升信用项目的可信度,进而提升信用项目的用户参与度,有益于促进信用项目的推广和信用体系的完善。

Description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在不断进行,面向用户提供各种信用服务的信用平台应运而生,许多信用平台向用户提供信用租赁、信用借还、信用试用等各种基于的信用的服务。
目前,用户在使用信用平台提供的信用服务的过程中,在用户、信用平台面向用户提供物品信息租赁或者借还的商家以及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形成了一个信用闭环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商家将信用数据传入信用平台对用户的信用进行维护。然而,在这种模式下,信用平台的信用维护只涉及用户这一方,商家向信用平台传入数据的积极性较低,缺乏产生高质量信用数据的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包括:
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包括:
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可选的,所述履约条款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包括:
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
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子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
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可选的,所述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包括:
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包括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包括:
参与请求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信用合约模板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发约单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用户邀请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信用合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发约单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第一信用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发约单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可选的,所述信用合约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第二信用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信用合约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信用合约处理装置,还包括:
履约行为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信用分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可选的,所述履约条款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
可选的,所述履约行为确定模块,包括:
履约事件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履约事件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运行项目履约目标判断子模块;
所述项目履约目标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可选的,所述履约行为确定模块,还包括:
履约时间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可选的,所述信用合约处理装置,还包括:
履约状态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履约状态同步模块,被配置为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可选的,所述用户邀请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包括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信用合约处理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包括: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本申请提供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在邀约用户和受邀用户通过相应指令确认加入信用项目的情况下,基于由信用项目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生成的发约单签订由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发约方和应约方通过签订信用合约的方式从而来约束双方在参与信用项目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来保障信用项目的各参与方的权益,提升信用项目的可信度,进而提升信用项目的用户参与度,有益于促进信用项目的推广和信用体系的完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信用借书项目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信用合约:是指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参与方基于信用对某项服务的使用达成“权”、“责”、“利”的共识,并且,达成共识的各个参与方都会保留一份已达成的共识数据;比如图书馆与用户之间达成了基于信用进行图书借还的共识,多个用户在信用约束下就参与公益项目达成的共识,或者,用户之间在以信用作为抵押前提下达成借还钱财或者借还物品的共识;
其中,“权”定义了某一方享有的权利,也可以理解为另一方需要履约的行为,比如按照约定的方式还回已借图书、参与已许诺参加的公益项目、还回已借钱财或者已借物品等;
“责”定义了违约方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比如在违约方的信用中记录违约事件、降低违约方的信用评分或者对违约方进行罚款等;
“利”定义了履约方能够获得的利益或者奖励,比如成功还回已借的图书的用户会通过这一次信用借书行为提升自身的信用评分,按照约定成功参与公益项目的用户可以获得基于信用的奖励,成功归还已借钱财或者已借物品的用户可以获得违约方赔付的金额等。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下分别结合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附图逐一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对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实施例如下:
参照附图1,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图,参照附图2,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信用借书项目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图。
步骤S102,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信用项目,是指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参与方通过参与项目,在项目中基于信用对该项目提供的服务或者该项目的参与方提供的服务的使用达成“权”、“责”、“利”的共识,即签订信用合约,则该项目被称之为信用项目。
本申请实施例以信用借书项目和信用公益项目为例对所述信用项目进行说明,并且对所述信用项目中的信用合约处理过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信用项目并不限于信用借书项目和信用公益项目,还可以是以信用为抵押的信用借物项目或者信用借钱项目等,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在信用借书项目中,图书馆作为提供借书服务的参与方,图书馆的借书用户作为使用借书服务的参与方,借书用户在以自身信用为抵押在向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与图书馆就图书借阅这一事件签订信用合约;如果借书用户在信用合约中约定的还书期限内成功还回已借图书,图书馆作为提供借书服务的参与方能够获得一定的信用奖励,同时,借书用户也可以通过信用借书行为来提升自身的信用评分。
在信用公益项目中,服务是由第三方公益平台或者信用平台发起的公益服务,用户作为参与方参与到公益项目之后,作为公益服务的执行方与第三方公益平台或者信用平台签订信用合约,通过执行并完成信用合约中约定的公益服务来获得相应的奖励,比如信用平台发起的半年内每天行走10000步的公益活动,参与该公益活动的用户在成功完成后可获得相应的公益积分奖励,如果承诺参与该公益活动的用户在签订信用合约后并未履行该公益活动,可针对该用户扣除一定的公益积分来对该用户进行违约惩罚;
此外,信用公益项目中的服务还可以是由用户发起的公益服务,其他用户作为参与方参与到公益项目之后,与发起公益服务的用户签订信用合约,通过执行并完成信用合约中约定的公益服务来获得相应的奖励,比如某用户在信用平台的公益项目页面发起的周末在公园进行3小时长跑的公益活动,满足人数的用户参与到该活动并完成之后,发起该活公益活动的用户和参与该公益活动的用户均可以获得相应的公益积分奖励,如果承诺参与该公益活动的用户在签订信用合约后并未履行该公益活动,同样可通过扣除一定的公益积分来对该用户进行违约惩罚。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邀约用户,是指想要参与信用项目并且与其他参与方就当前参与的所述信用项目签订信用合约的参与方。比如,信用借书项目中的邀约用户为图书馆,信用公益项目中的邀约用户为发起公益活动的发起用户或者发起平台。
步骤S104,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实际应用中,各个行业或者业务领域都有自身的业务特点,不同行业或者不同业务领域的服务的执行前提、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体现在信用合约中也不尽相同,在此,为使信用合约能够更加精准和更加有效的反应不同行业或者业务领域服务的业务特点,本申请实施例分别针对不同行业或者业务领域提供相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有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参与条件,具体包括所述邀约用户的发约条件(即:邀约用户加入信用项目签订信用合约需要满足的条件)和被所述邀约用户邀请的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应约条件(即:受邀用户加入信用项目签订信用合约需要满足的条件)。此外,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还记录有信用合约签订之后履约过程中的履约条款,可选的,所述履约条款包括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和项目履约目标。
具体实施时,在上述获取到所述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之后,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例如:
1)图书馆提出参与30天免押信用借书项目的参与请求之后,根据信用借书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图书借还类型,图书借还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为信用借书合约模板,由此确定图书馆参与的信用借书项目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为信用借书合约模板;
具体的,由于信用借书项目中图书馆和借书用户的信用通过信用平台来提供和维护,基于此,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为:图书馆在信用平台进行信用注册;
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为: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大于600分,且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没有负面信用记录;
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履约条款如下:
履约时间:30天期限;
履约事件:归还已借图书;
履约目标:在30天期限内归还在图书馆借阅的全部已借图书。
2)用户A通过信用平台的信用公益页面发起半年内每天行走10000步信用公益活动的参与请求之后,根据用户发起的公益活动所属的项目类型:信用公益项目,而信用公益项目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为信用公益合约模板,由此确定用户A发起的半年内每天行走10000步公益活动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为信用公益合约模板;
具体的,信用公益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为:发起信用公益活动的用户A已参与并成功履行一次信用公益活动;
信用公益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为:参与用户(除发起信用公益活动的用户A之外)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大于600分;
信用公益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履约条款如下:
履约时间:半年期限内每天;
履约事件:行走10000步;
履约目标:在半年期限内每天完成行走10000步。
步骤S106,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为保障信用项目的各参与方的权益,提升所述信用项目的可信度,从而来提升所述信用项目的用户参与度,进而促进所述信用项目的推广和信用体系的完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所述发约单,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例如,在信用借书项目中,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为图书馆在信用平台进行信用注册,可见,该发约条件涉及的信用数据类型为信用注册这一类型,则按照这一类型,在信用平台查询作为邀约用户的图书馆是否已经完成信用注册,并获取查询结果;
若查询结果为图书馆未在信用平台完成信用注册,表明图书馆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不匹配,即:图书馆不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发约条件,可向图书馆发出在信用平台进行信用注册的提醒;
若查询结果为图书馆已经在信用平台完成信用注册,则表明图书馆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匹配,即:图书馆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发约条件;
在图书馆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发约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信用借书合约模板和图书馆针对信用借书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信用借书发约单,生成的信用借书发约单被存储,在借书用户向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通过向借书用户推送存储的信用借书发约单来邀请借书用户加入信用借书项目中;
此处,图书馆针对信用借书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相当于图书馆对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进行签字确认,签字确认之后生成信用借书发约单,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经图书馆签字确认转变为信用借书发约单(与之相类似,下述信用借书发约单在经借书用户签字确认转变为信用借书合约);
对于信用借书发约单而言,发约条件已经被图书馆满足,因此,在图书馆签字确认之后,信用借书发约单中记录的发约条件可理解为对图书馆的发约过程进行信用约束的条款,该发约条款在后续信用借书合约签订后正式生效,成为具有信用效力并且对图书馆的发约过程进行信用约束的发约条款。
步骤S108,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为提升邀约过程的便捷性,使所述邀约用户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过程更具交互性,提高所述受邀用户在受邀后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积极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具体采用下述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下述提及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是指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从而通过设置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来提升所述邀约用户进行邀约和所述受邀用户在受邀后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可交互性和便捷性。
步骤S110,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具体实施时,上述通过向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之后,接收邀约的受邀用户会决定是否参与到所述信用项目中去,如果接收邀约的受邀用户决定不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不做处理即可;
如果接收邀约的受邀用户决定参与所述信用项目,则可通过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来确认参与到所述信用项目中,此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相当于所述受邀用户对所述发约单进行签字确认;
具体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即所述受邀用户对所述发约单进行签字确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信用合约,这一过程可理解为:在发约方对信用合约模板签字确认之后生成的所述发约单的基础上,若所述应约方对所述发约单进行签字确认,则发约单转变为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信用合约,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成为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发约条款,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也已成为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应约条款,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的履约条款也正式生效。
为进一步保障信用项目各参与方的权益,提升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可信度,从而来提升所述信用项目的用户参与度,进而促进所述信用项目的推广和信用体系的完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
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沿用上例,在信用借书项目中,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为: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大于600分,且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没有负面信用记录;
可见,该发约条件涉及的信用数据类型为信用平台的信用数据这一类型,则按照这一类型,从信用平台获取借书用户的信用积分和信用记录;
若获取到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小于或等于600分,或者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存在违约记录,表明借书用户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不匹配,即:借书用户不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应约条件,无法作为应约方加入信用借书项目;
若获取到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大于600分且没有违约记录,则表明借书用户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匹配,即:借书用户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应约条件;
在借书用户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应约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信用借书发约单以及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发约单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信用借书合约,生成的信用借书合约在图书馆和借书用户两方分别存储一份;
此处,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发约单提交的签约指令,相当于借书用户对信用借书发约单进行签字确认,签字确认之后生成信用借书合约,即:图书馆单方面签字确认的信用借书发约单成为图书馆和借书用户双方签字确认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信用借书合约;
相应的,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成为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发约条款,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也已成为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应约条款,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图书馆为发约方,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借书用户为应约方,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借书用户的履约条款也正式生效。
如上所述,所述应约方和所述发约方签订所述信用合约之后,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所述履约条款正式生效,在此基础上,会根据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方的实际履约情况,结合履约条款来最终确定对成功履约方的信用奖励或者对违约方(为成功履约方)的信用惩罚,从而来更好的维护参与所述信用项目的各参与方的信用权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所述信用合约之后,执行下述履约处理过程:
1)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基于上述提供的所述履约条款包括的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可选的,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具体实现如下:
a、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b、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
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若否,则表明参与履约的发约方和/或应约方进行履约的履约事件不符合规定的履约时间范围,向参与履约的发约方和/或应约方发送相应提醒信息;
c、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
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若不小于,不做处理即可。
2)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例如,借书用户与图书馆在信用借书项目中签订的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如下:
履约时间:30天期限;
履约事件:归还已借图书;
履约目标:在30天期限内归还在图书馆借阅的全部已借图书;
同时,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如下:
按照约定还书:奖励5信用积分;
延期还书:扣除1信用积分;
未还书或者图书损坏:扣除5信用积分;
首先,获取借书用户针对其与图书馆签订的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即还书事件信息,若获取到的还书事件信息为空,则表明借书用户尚未进行还书操作,则判断当前时间距离最后还书期限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3天,如果当前时间距离最后还书期限已不足3天,则向该借书用户发出还书提醒;如果当前时间距离最后还书期限多于3天,不做处理即可;
若获取到的还书事件信息不为空,则表明借书用户已经进行过还书操作,则进一步判断借书用户的还书时间是否在信用借书合约规定的30天期限内;
如果还书时间超出30天期限,则扣除该借书用户的1信用积分即可;
如果还书时间在30天期限内,则进一步判断该借书用户是否还回全部已借阅图书和还回的已借阅图书是否有损坏;
若已借阅图书全部还回且无损坏,则向该借书用户奖励5信用积分;
若已借阅图书未全部还回或者出现图书损坏,则扣除该借书用户的5信用积分。
在上述履约处理的基础上,为使签订所述信用合约的所述应约方和所述发约方能够更加及时和有效的获知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搜书信用合约之后,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履约状态的更新和同步: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例如,在信用借书项目中,若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行为为尚未进行还书操作,则将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状态确定为履约中;
若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行为为延期还书,则将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状态确定为延期履约;
若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行为为已借阅图书未全部还回或者出现图书损坏,则将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状态确定为履约失败;
在确定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状态之后,将该履约状态分别同步至图书馆和借书用户,便于二者能够及时有效的获知针对当前签订的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在邀约用户和受邀用户通过相应指令确认加入信用项目的情况下,基于由信用项目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生成的发约单签订由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发约方和应约方通过签订信用合约的方式从而来约束双方在参与信用项目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来保障信用项目的各参与方的权益,提升信用项目的可信度,进而提升信用项目的用户参与度,有益于促进信用项目的推广和信用体系的完善。
下述以信用借书项目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2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信用借书项目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12。
步骤S202,获取图书馆提交的参与信用借书项目的参与请求。
在信用借书项目中,图书馆作为提供借书服务的参与方,图书馆的借书用户作为使用借书服务的参与方,借书用户在以自身信用为抵押在向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与图书馆就图书借阅这一事件签订信用合约;如果借书用户在信用合约中约定的还书期限内成功还回已借图书,图书馆作为提供借书服务的参与方能够获得一定的信用奖励,同时,借书用户也可以通过信用借书行为来提升自身的信用评分。
步骤S204,根据参与请求中包含的信用借书项目所属的图书借还类型这一项目类型,确定图书借还类型对应的信用借书合约模板。
图书馆提出参与30天免押信用借书项目的参与请求之后,根据信用借书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图书借还类型,图书借还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为信用借书合约模板,由此确定图书馆参与的信用借书项目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为信用借书合约模板;
具体的,由于信用借书项目中图书馆和借书用户的信用通过信用平台来提供和维护,基于此,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为:图书馆在信用平台进行信用注册;
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为: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大于600分,且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没有负面信用记录;
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履约条款如下:
履约时间:30天期限;
履约事件:归还已借图书;
履约目标:在30天期限内归还在图书馆借阅的全部已借图书。
步骤S206,根据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以及图书馆针对信用借书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信用借书发约单。
具体的,在信用借书项目中,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为图书馆在信用平台进行信用注册,可见,该发约条件涉及的信用数据类型为信用注册这一类型,则按照这一类型,在信用平台查询作为邀约用户的图书馆是否已经完成信用注册,并获取查询结果;
若查询结果为图书馆未在信用平台完成信用注册,表明图书馆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不匹配,即:图书馆不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发约条件,可向图书馆发出在信用平台进行信用注册的提醒;
若查询结果为图书馆已经在信用平台完成信用注册,则表明图书馆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匹配,即:图书馆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发约条件;
在图书馆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发约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信用借书合约模板和图书馆针对信用借书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信用借书发约单,生成的信用借书发约单被存储,在借书用户向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通过向借书用户推送存储的信用借书发约单来邀请借书用户加入信用借书项目中;
此处,图书馆针对信用借书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相当于图书馆对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进行签字确认,签字确认之后生成信用借书发约单,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经图书馆签字确认转变为信用借书发约单(与之相类似,下述信用借书发约单在经借书用户签字确认转变为信用借书合约);
对于信用借书发约单而言,发约条件已经被图书馆满足,因此,在图书馆签字确认之后,信用借书发约单中记录的发约条件可理解为对图书馆的发约过程进行信用约束的条款,该发约条款在后续信用借书合约签订后正式生效,成为具有信用效力并且对图书馆的发约过程进行信用约束的发约条款。
步骤S208,通过向借书用户推送信用借书发约单的方式邀请借书用户参与信用借书项目。
步骤S210,在接收到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信用借书发约单生成信用借书合约。
在信用借书项目中,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为: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大于600分,且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没有负面信用记录;
可见,该发约条件涉及的信用数据类型为信用平台的信用数据这一类型,则按照这一类型,从信用平台获取借书用户的信用积分和信用记录;
若获取到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小于或等于600分,或者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存在违约记录,表明借书用户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不匹配,即:借书用户不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应约条件,无法作为应约方加入信用借书项目;
若获取到借书用户在信用平台的信用积分大于600分且没有违约记录,则表明借书用户的信用信息与信用借书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应约条件匹配,即:借书用户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应约条件;
在借书用户满足信用借书合约模板规定的应约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信用借书发约单以及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发约单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信用借书合约,生成的信用借书合约在图书馆和借书用户两方分别存储一份;
此处,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发约单提交的签约指令,相当于借书用户对信用借书发约单进行签字确认,签字确认之后生成信用借书合约,即:图书馆单方面签字确认的信用借书发约单成为图书馆和借书用户双方签字确认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信用借书合约;
相应的,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成为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发约条款,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应约条件也已成为具有信用约束效力的应约条款,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图书馆为发约方,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借书用户为应约方,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借书用户的履约条款也正式生效。
步骤S212,根据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借书用户针对信用借书项目签订的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行为。
步骤S214,根据借书用户的履约行为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借书用户参与信用借书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具体的,借书用户与图书馆在信用借书项目中签订的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如下:
履约时间:30天期限;
履约事件:归还已借图书;
履约目标:在30天期限内归还在图书馆借阅的全部已借图书;
同时,信用借书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如下:
按照约定还书:奖励5信用积分;
延期还书:扣除1信用积分;
未还书或者图书损坏:扣除5信用积分;
首先,获取借书用户针对其与图书馆签订的信用借书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即还书事件信息,若获取到的还书事件信息为空,则表明借书用户尚未进行还书操作,则判断当前时间距离最后还书期限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3天,如果当前时间距离最后还书期限已不足3天,则向该借书用户发出还书提醒;如果当前时间距离最后还书期限多于3天,不做处理即可;
若获取到的还书事件信息不为空,则表明借书用户已经进行过还书操作,则进一步判断借书用户的还书时间是否在信用借书合约规定的30天期限内;
如果还书时间超出30天期限,则扣除该借书用户的1信用积分即可;
如果还书时间在30天期限内,则进一步判断该借书用户是否还回全部已借阅图书和还回的已借阅图书是否有损坏;
若已借阅图书全部还回且无损坏,则向该借书用户奖励5信用积分;
若已借阅图书未全部还回或者出现图书损坏,则扣除该借书用户的5信用积分。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实施例如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参照附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部分请参见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包括:
参与请求获取模块302,被配置为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信用合约模板确定模块3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发约单生成模块30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用户邀请模块308,被配置为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信用合约生成模块31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发约单生成模块306,,包括:
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第一信用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发约单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可选的,所述信用合约生成模块310,包括:
第二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第二信用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信用合约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信用合约处理装置,还包括:
履约行为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信用分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可选的,所述履约条款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
可选的,所述履约行为确定模块,包括:
履约事件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履约事件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运行项目履约目标判断子模块;
所述项目履约目标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可选的,所述履约行为确定模块,还包括:
履约时间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可选的,所述信用合约处理装置,还包括:
履约状态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履约状态同步模块,被配置为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可选的,所述用户邀请模块308,具体被配置为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包括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
本申请提供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在邀约用户和受邀用户通过相应指令确认加入信用项目的情况下,基于由信用项目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生成的发约单签订由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发约方和应约方通过签订信用合约的方式从而来约束双方在参与信用项目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来保障信用项目的各参与方的权益,提升信用项目的可信度,进而提升信用项目的用户参与度,有益于促进信用项目的推广和信用体系的完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实施例如下: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4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4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410和处理器420。处理器420与存储器410通过总线430相连接,数据库4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400还包括接入设备440,接入设备440使得计算设备4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4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4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4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4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4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4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410、处理器420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4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包括:
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包括:
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指令执行之后,所述处理器420还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可选的,所述履约条款包括下述至少一项: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包括:
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
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指令执行之后,所述处理器420还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
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指令执行之后,所述处理器420还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可选的,所述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包括:
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包括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用于:
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包括:
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包括:
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可选的,所述履约条款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包括:
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
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子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
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可选的,所述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包括:
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包括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信用合约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申请。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申请。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包括:
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包括:
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履约条款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包括:
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
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子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
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步骤执行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包括:
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包括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
10.一种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与请求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信用合约模板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发约单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用户邀请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信用合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约单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中记录的发约条件涉及的第一信用数据类型;
第一信用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
发约单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邀约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发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用合约模板和所述签约指令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发约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用合约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发约单中记录的应约条件涉及的第二信用数据类型;
第二信用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二信用数据类型获取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
信用合约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的信用信息匹配所述应约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所述发约方、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所述应约方、所述发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且所述应约条件作为所述信用项目的发约条款的信用合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履约行为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的履约事件信息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履约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项目签订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
信用分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履约行为和所述信用合约中记录的权责条款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产生的信用分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约条款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项目履约时间、项目履约事件、项目履约目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约行为确定模块,包括:
履约事件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所述信用项目过程中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事件信息;
履约事件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不为空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履约事件的执行时间是否处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内;
若是,运行项目履约目标判断子模块;
所述项目履约目标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与所述项目履约事件是否一致、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履约事件的事件执行结果与所述项目履约目标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成功履约;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为未完成履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约行为确定模块,还包括:
履约时间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履约事件信息中记录的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参与并执行的履约事件为空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间戳与所述项目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若小于,向所述发约方和/或所述应约方发送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提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履约状态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应约方和/或所述发约方针对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行为,更新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
履约状态同步模块,被配置为将更新后的所述信用合约的履约状态向所述发约方和所述应约方同步。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用合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邀请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向所述发约方选定的所述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并在所述受邀用户的终端设备展示所述发约单,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用于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应约指令的应约触发控件;
相应的,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包括所述受邀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展示的所述应约触发控件提交的应约指令。
1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获取邀约用户提交的参与信用项目的参与请求;
根据所述参与请求中包含的所述信用项目所属的项目类型,确定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信用合约模板;
根据所述信用合约模板以及所述邀约用户针对所述信用合约模板提交的签约指令生成发约单;
通过向受邀用户推送所述发约单的方式邀请所述受邀用户参与所述信用项目;
在接收到所述受邀用户针对所述发约单提交的应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约单生成由所述邀约用户作为发约方且提交所述应约指令的受邀用户作为应约方的信用合约。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信用合约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910703171.3A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0570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171.3A CN110570270B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202010700140.5A CN111985992A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PCT/CN2020/071990 WO2021017431A1 (zh) 2019-07-31 2020-01-14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US16/875,929 US20200279323A1 (en) 2019-07-31 2020-05-15 Credit contra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171.3A CN110570270B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0140.5A Division CN111985992A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0270A true CN110570270A (zh) 2019-12-13
CN110570270B CN110570270B (zh) 2020-08-14

Family

ID=6877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0140.5A Pending CN111985992A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201910703171.3A Active CN110570270B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0140.5A Pending CN111985992A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1985992A (zh)
WO (1) WO202101743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7583A (zh) * 2020-07-31 2020-10-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推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17008A (zh) * 2020-08-31 2020-12-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信用体系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017431A1 (zh) * 2019-07-31 2021-02-0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3283805A (zh) * 2021-06-18 2021-08-20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主播是否履行直播合约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0395A (ja) * 2003-01-16 2004-08-05 Honda Motor Co Ltd 携帯情報端末を利用したクレジットシステム
CN109166027A (zh) * 2018-07-02 2019-0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借款合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08947A (zh) * 2018-08-18 2019-03-22 北京企信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用体系的电子合同运营方法及系统
CN109583998A (zh) * 2018-11-13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用值的平台合约执行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5966A (zh) * 2008-08-19 2010-02-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贷款风险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60300301A1 (en) * 2015-04-13 2016-10-13 Yu Ch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business transactions
CN104766239B (zh) * 2015-04-16 2021-04-02 朱建明 网上非公开募资方法
CN105243151A (zh) * 2015-10-26 2016-01-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布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5169B (zh) * 2016-01-26 2019-04-19 江苏慧世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
US20170287090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Claus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executing data-driven legal contracts
CN106651303B (zh) * 2016-12-02 2020-05-26 北京轻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板的智能合约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460627A (zh) * 2018-02-10 2018-08-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活动方案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58003A (zh) * 2019-01-29 2019-06-07 杭州飞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陌生人社交活动邀约的个性化编辑系统和方法
CN110020867B (zh) * 2019-01-30 2023-07-1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费合约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985992A (zh) * 2019-07-31 2020-11-2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0395A (ja) * 2003-01-16 2004-08-05 Honda Motor Co Ltd 携帯情報端末を利用したクレジットシステム
CN109166027A (zh) * 2018-07-02 2019-0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借款合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08947A (zh) * 2018-08-18 2019-03-22 北京企信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用体系的电子合同运营方法及系统
CN109583998A (zh) * 2018-11-13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用值的平台合约执行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7431A1 (zh) * 2019-07-31 2021-02-0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1737583A (zh) * 2020-07-31 2020-10-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推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37583B (zh) * 2020-07-31 2021-03-2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推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17008A (zh) * 2020-08-31 2020-12-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信用体系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283805A (zh) * 2021-06-18 2021-08-20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主播是否履行直播合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83805B (zh) * 2021-06-18 2024-04-19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主播是否履行直播合约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5992A (zh) 2020-11-24
WO2021017431A1 (zh) 2021-02-04
CN110570270B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0270B (zh) 信用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WO2020215829A1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279323A1 (en) Credit contra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61260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83998A (zh) 一种基于信用值的平台合约执行方法和装置
Günzel-Jensen et al. Freemium business models as the foundation for growing an e-business venture: 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industry leaders
CN110620784A (zh) 基于信用的交互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286230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众包质量评估的系统及方法
CN110610345A (zh) 一种信用合约模板配置方法及装置
de Graaf et al. BEPS: Will the current commitments and peer review model prove effective?
CN110706134A (zh) 信用合约项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555591A (zh) 信用借书场景下的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555023A (zh) 基于信用合约的数据存储方法以及装置
CN110544143B (zh) 一种拼团信用项目的合约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570269B (zh) 信用项目中的通知执行方法以及装置
CN110610397B (zh) 信用项目中的应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910211B (zh) 信用更新方法以及装置
CN110706135A (zh) 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2990662B (zh) 目标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555703B (zh) 信用合约多视角展示方法以及装置
CN110555593B (zh) 信用合约体系下的发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942383A (zh) 基于信用组织的风险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1144990B (zh) 推荐方法以及系统
CN110570296A (zh) 信用项目中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装置
CN113077327A (zh) 一种去中心化群智感知系统中的分布式最优拍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87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