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2089A - 空气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2089A
CN110552089A CN201910374811.0A CN201910374811A CN110552089A CN 110552089 A CN110552089 A CN 110552089A CN 201910374811 A CN201910374811 A CN 201910374811A CN 110552089 A CN110552089 A CN 110552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ve
spinning
unit
temperat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48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2089B (zh
Inventor
森秀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52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2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2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2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28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for yar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0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306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by applying fluids, e.g. steam or oiling liqui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纺纱机。精纺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添加剂供给装置(90)、添加剂供给路径、添加剂加热部(21)、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和中央控制装置(4)。纺纱单元(2)至少具备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生成纺纱纱线(10)并将其进行卷绕。添加剂供给装置(90)是供给添加剂的添加剂供给源。添加剂供给路径将添加剂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向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装置(9)引导。添加剂加热部(21)设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加热添加剂。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设于添加剂供给装置(90),检测添加剂的温度。中央控制装置(4)基于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添加剂加热部(21)的动作。

Description

空气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供给添加剂一边进行纺纱的空气纺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向纺纱装置供给添加剂的空气纺纱机。添加剂在例如使用聚酯等原料进行纺纱的情况下出于防止附于原料的油剂附着并堆积在纺纱装置内部等目的而使用。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种空气纺纱机。
专利文献1的空气纺纱机构成为经由配置于各纺纱单元的纺纱喷嘴的入口附近的供给装置,以单位时间向纺纱单元供给固定量的添加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0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添加剂的清洗效果根据温度而变化。因此,上述专利文献1的空气纺纱机因其设置环境不同而在添加剂抑制油剂堆积的效果方面容易产生偏差,从使纱线品质稳定的观点来看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设置环境导致的纱线品质下降的空气纺纱机。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而提供以下结构的空气纺纱机。即,该空气纺纱机具备多个纺纱单元、至少一个添加剂供给部、添加剂供给路径、加热部、温度检测部、和控制部。所述纺纱单元至少具备牵伸装置和纺纱装置,用于生成纱线并将其进行卷绕。所述添加剂供给部是供给添加剂的添加剂供给源。所述添加剂供给路径将所述添加剂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向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牵伸装置与所述纺纱装置之间引导或向所述纺纱装置引导。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对所述添加剂进行加热。所述温度检测部设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对所述添加剂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动作。
由此,能够恰当维持添加剂的温度,从而能够使添加剂具有的效果稳定。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纱线品质。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空气纺纱机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根据所述添加剂的种类预先设定的设定添加量。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将从所述存储部获取的所述设定添加量设定为向所述牵伸装置与所述纺纱装置之间供给或向所述纺纱装置供给的所述添加剂的目标添加量。
由此,能够基于所设定或所检测到的添加剂的种类来恰当且自动地设定添加量。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空气纺纱机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根据所述添加剂的种类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将从所述存储部获取的所述设定温度设定为所述加热部的目标温度。
由此,能够恰当且自动地设定针对添加剂的目标温度。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空气纺纱机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根据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将从所述存储部获取的所述设定温度设定为所述加热部的目标温度。
由此,通过考虑添加剂的添加量而能够更加恰当地设定针对添加剂的目标温度。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具备蓄留所述添加剂的添加剂蓄留箱。所述添加剂蓄留箱相对于多个所述纺纱单元共用地设置。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添加剂蓄留箱。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向多个纺纱单元供给的添加剂的加热。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部设于所述添加剂蓄留箱,检测所述添加剂蓄留箱内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掌握向多个纺纱单元供给的添加剂的温度。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为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使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纱线的生成停止。
由此,能够在添加剂的温度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纱线的生成。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下降。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所述添加剂供给路径具备共用供给部和分支供给部。所述共用供给部相对于多个所述纺纱单元共用地设置。所述分支供给部从所述共用供给部向各所述纺纱单元分支。来自所述添加剂供给部的所述添加剂向在添加剂的流动方向上与各所述分支供给部相比位于上游侧的所述共用供给部供给。
由此,能够实现向多个纺纱单元供给添加剂的结构的简化。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该空气纺纱机具备压缩空气供给配管。所述压缩空气配管向所述纺纱单元供给压缩空气。所述压缩空气供给配管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添加剂供给路径。所述添加剂供给部使液体的所述添加剂成为雾状并将其向所述压缩空气供给配管供给。
由此,能够由已有的配管构成添加剂供给路径,能够简化空气纺纱机的结构。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所述纺纱装置是利用回旋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来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所述压缩空气供给配管向所述空气纺纱装置供给用于形成回旋空气流的压缩空气。
由此,能够利用已有的结构向空气纺纱装置内供给添加剂,能够谋求空气纺纱机的结构简化。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也能设为以下结构。即,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具备蓄留所述添加剂的添加剂蓄留箱。所述添加剂蓄留箱设于多个所述纺纱单元的每一个。所述温度检测部设于所述添加剂蓄留箱,检测所述添加剂蓄留箱内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掌握蓄留在设于各纺纱单元的添加剂蓄留箱内的添加剂的温度。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为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使设有该温度检测部的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纱线的生成停止。
由此,能够在添加剂的温度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纱线的生成。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下降。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具备对在所述添加剂供给路径内流动的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进行检测的添加量检测部。
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向各纺纱单元供给的添加剂的添加量。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所述添加量检测部由光学式传感器构成。
由此,能够简单地构成精度良好的添加量检测部。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添加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量与所设定的目标添加量之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使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纱线的生成停止。
由此,能够在添加剂的添加量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纱线的生成。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下降。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所述纺纱装置是利用回旋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来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所述添加剂供给部经由在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与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相比设于上游侧的添加剂供给口向所述纤维束供给液体的所述添加剂。
由此,能够将液体的添加剂经由纤维束向空气纺纱机装置内供给。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所述添加剂供给部使液体的所述添加剂成为雾状或不成为雾状地经由所述添加剂供给口向所述纤维束供给。
由此,能够向纤维束恰当地添加添加剂。
在所述空气纺纱机中,优选地,在该空气纺纱机启动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纺纱单元开始生成所述纱线的条件中包括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这一条件。
由此,在添加剂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不会使纱线的生成开始,从而能够防止品质低的纱线生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精纺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纺纱单元及接纱台车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空气分配装置及添加剂供给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添加剂的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 精纺机(空气纺纱机)
2 纺纱单元
4 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部)
21 添加剂加热部(加热部)
22 添加剂温度检测部(温度检测部)
90 添加剂供给装置(添加剂供给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精纺机(空气纺纱机)1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精纺机1具备鼓风机箱80、原动机箱5、左右并列配置的多个纺纱单元2、和接纱台车3。
在鼓风机箱80内配置有用于向各纺纱单元2供给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供给部65。另外,在鼓风机箱80内配置有省略图示的鼓风机。鼓风机对纺纱单元2供给负压。
在原动机箱5内配置有各纺纱单元2共用的驱动源(省略图示)、中央控制装置4、显示部51、和操作部52。
中央控制装置4对精纺机1的各部分进行集中管理及控制。中央控制装置4构成为具有未图示的CPU、ROM、RAM等的公知的计算机。中央控制装置4与各纺纱单元2所具备的单元控制部50(参照图2)经由省略图示的信号线而连接。显示部51能够显示与针对纺纱单元2的设定内容和各纺纱单元2的状态有关的信息等。通过由操作员对操作部52进行操作,能够设定后述的添加剂的种类及/或添加量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纺纱单元2均具备单元控制部50,但也可以是规定数量(两个、四个或八个)的纺纱单元2共用一个单元控制部50。
如图1所示,各纺纱单元2主要具备从上游向下游依次配置的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9、纱线蓄留装置12、和卷绕装置13。此处的“上游”及“下游”是指卷绕纺纱纱线(纱线)10时的、纱条15、纤维束8和纺纱纱线10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及下游。
牵伸装置7设于精纺机1所具备的框架6的上端附近。如图2所示,牵伸装置7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后罗拉对16、第三罗拉对17、中罗拉对19、及前罗拉对20这四个牵伸罗拉对。在中罗拉对19针对各罗拉设有龙带18。
牵伸装置7将从省略图示的条筒供给的纱条15夹入在牵伸罗拉对所包含的罗拉彼此之间并输送,由此将纱条15拉伸(牵伸)至规定的纤维量(或粗细)而生成纤维束8。由牵伸装置7生成的纤维束8被向纺纱装置9供给。
纺纱装置(空气纺纱装置)9具有省略图示的纤维引导部、纺纱室、回旋空气流产生喷嘴、和中空引导轴体。纤维引导部将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向纺纱室内引导。回旋空气流产生喷嘴配置于纤维束8的行进路径的周围,通过喷射压缩空气而使纺纱室内产生回旋空气流。通过该回旋空气流使构成纤维束8的多根纤维的各纤维端反转而回旋。中空引导轴体将所生成的纺纱纱线(纱线)10从纺纱室内向纺纱装置9的外部引导。这样,纺纱装置9利用通过从纺纱喷嘴向纺纱室的内部喷射压缩空气而产生的回旋空气流,对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加捻来生成纺纱纱线10并将其向下游的装置供给。
在纺纱装置9的下游设有纱线蓄留装置12。如图2所示,纱线蓄留装置12具备纱线蓄留罗拉14和旋转驱动该纱线蓄留罗拉14的马达25。
纱线蓄留罗拉14在其外周面缠绕固定量的纺纱纱线10并将其暂时蓄留。纱线蓄留罗拉14通过在于外周面缠绕有纺纱纱线10的状态下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而将纺纱纱线10从纺纱装置9以规定的速度引出并向下游侧输送。
这样,纱线蓄留装置12由于能够在纱线蓄留罗拉14的外周面暂时蓄留纺纱纱线10,所以作为纺纱纱线10的一种缓冲装置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消除由于纺纱装置9中的纺纱速度与卷绕速度(向后述的卷装45卷绕的纺纱纱线10的行进速度)因某些理由不一致而导致的不良情况(例如纺纱纱线10的松弛等)。
在纺纱装置9与纱线蓄留装置12之间设有纱线监视装置59。由纺纱装置9生成的纺纱纱线10在由纱线蓄留装置12卷绕之前从纱线监视装置59通过。
纱线监视装置59通过光透过式传感器监视行进的纺纱纱线10的品质(粗细等),检测纺纱纱线10所包含的纱线缺陷(纺纱纱线10的粗细等存在异常的部位及/或异物等)。纱线监视装置59在检测到纺纱纱线10的纱线缺陷的情况下,向单元控制部50发送纱线缺陷检测信号。纱线监视装置59并不限定于光透过式传感器,例如也可以使用光反射式或静电容式的传感器监视纺纱纱线10的品质。
单元控制部50在从纱线监视装置59接收到纱线缺陷检测信号时,通过使纺纱装置9及/或牵伸装置7的驱动停止来切断纺纱纱线10。即,纺纱装置9具有作为在纱线监视装置59检测到纱线缺陷时切断纺纱纱线10的切断部的功能。此外,也可以使用切断器来切断纺纱纱线10。
卷绕装置13具备摇架臂71、卷绕筒72、和横动引导件76。摇架臂71能够绕支轴73摆动地被支承,并能够将用于卷绕纺纱纱线10的纱管48(即卷装4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卷绕筒72通过在与所述纱管48或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将卷装45向卷绕方向旋转驱动。卷绕装置13一边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使横动引导件76往复移动一边通过省略图示的电动马达驱动卷绕筒72。由此,在使纺纱纱线10横动的同时将纺纱纱线10卷绕于卷装45。
如图1所示,在精纺机1的框架6沿着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配设有导轨41。接纱台车3构成为能够在导轨41上行进,并针对发生了断纱的纺纱单元2进行接纱作业。
如图1等所示,接纱台车3具备行进车轮42、接纱装置43、纱线捕捉部(吸管44及吸嘴46)、和台车控制部70。
吸管44通过使其前端产生吸引空气流而能够将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纱纱线10吸入并捕捉。吸嘴46通过使其前端产生吸引空气流而能够从支承于卷绕装置13的卷装45将纺纱纱线10吸入并捕捉。吸管44和吸嘴46通过在捕捉到纺纱纱线10的状态下转动而将该纺纱纱线10引导至能够导入接纱装置43的位置。
接纱装置43将由吸管44引导的来自纺纱装置9的纺纱纱线10与由吸嘴46引导的来自卷装45的纺纱纱线10进行接纱。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纱装置43是利用回旋空气流将纱线端彼此捻合的捻接装置。接纱装置43并不限定于上述捻接装置,例如也能采用机械式的打结器等。
台车控制部70构成为具有未图示的CPU、ROM、RAM等的公知的计算机。台车控制部70通过控制接纱台车3所具备的各部分的动作来控制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作业。
接着,对在精纺机1中将压缩空气及添加剂向各纺纱单元2供给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精纺机1还具备压缩空气供给装置60和添加剂供给装置(添加剂供给部)90。压缩空气供给装置60具备第一主配管(压缩空气供给配管)61、第二主配管62、与纺纱单元数量相当的第一分支配管63及第二分支配管64、和压缩空气供给部65。
压缩空气供给部65例如配置于机台端部。压缩空气供给部65例如由调节器构成。压缩空气供给部65对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6所加压输送的空气的压力进行调节,并将压力调节后的压缩空气向第一主配管61及第二主配管62供给。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6例如由电动压缩机构成,设置于供精纺机1运转的工厂。
第一主配管61及第二主配管62以与多个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第一主配管61及第二主配管62相对于各纺纱单元2共用地设置,将从压缩空气供给部65供给的压缩空气向各纺纱单元2引导。
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第一主配管61的上游侧端部设有第一主阀81,在第二主配管62的上游侧端部设有第二主阀82。第一主阀81在第一主配管61中与从第一主配管61朝向各纺纱单元2分支的第一分支配管63相比位于上游侧。第二主阀82在第二主配管62中与从第二主配管62朝向各纺纱单元2分支的第二分支配管64相比位于上游侧。该第一主阀81及第二主阀82的开闭由中央控制装置4控制。此外,第一主阀81及第二主阀82的开闭并不限定于由中央控制装置4控制,也可以由操作员手动进行。
中央控制装置4通过控制第一主阀81及第二主阀82的开闭而能够切换经由第一主配管61及第二主配管62对各纺纱单元2的压缩空气的供给/供给停止。另外,通过选择并关闭第一主阀81及第二主阀82中的某一个而能够切换从压缩空气供给部65供给的压缩空气的流动路径。
在第一主配管61中,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向第一主阀81与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最上游侧的朝向纺纱单元2分支的第一分支配管63之间的位置供给雾状的添加剂。即,在经由第一主配管61向各纺纱单元2分配并供给的压缩空气中混合有雾状的添加剂。另一方面,不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向第二主配管62供给添加剂。
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包含该雾状添加剂的压缩空气称为湿空气。另外,有时将经由第二主配管62向各纺纱单元2供给的压缩空气(不包含添加剂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根据上述结构,中央控制装置4通过控制第一主阀81及第二主阀82的开闭而能够将向各纺纱单元2的纺纱装置9供给的压缩空气在湿空气与干空气之间进行切换。
作为向第一主配管61供给的添加剂,例如能够使用防止纺纱装置9中的油剂堆积的药剂或水等。在使用药剂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选择能将抗菌、除臭、防臭、涂蜡等功能的至少一个附加于纺纱纱线10的药剂。
第一分支配管63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各设有一个。各个第一分支配管63的一端与第一主配管61连接,另一端与各纺纱单元2的纺纱装置9连接。第一分支配管63将在第一主配管61内流动的湿空气向各纺纱单元2的纺纱装置9引导。
在第一分支配管63设有第一供给阀83。第一供给阀83例如由开闭阀构成,并由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单元控制部50通过控制该第一供给阀83的开闭而能够切换对纺纱装置9的湿空气的供给/供给停止。
第二分支配管64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各设有一个。各个第二分支配管64的一端与第二主配管62连接,另一端与各纺纱单元2的纺纱装置9连接。第二分支配管64将在第二主配管62内流动的干空气向各纺纱单元2的纺纱装置9引导。
在第二分支配管64设有第二供给阀84。第二供给阀84例如由开闭阀构成,并由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单元控制部50通过控制该第二供给阀84的开闭而能够切换对纺纱装置9的干空气的供给/供给停止。
通过由操作员对操作部52进行操作,能够将向纺纱装置9供给的压缩空气切换成湿空气及干空气中的某一种。
添加剂供给装置90作为向纤维束8供给的添加剂的供给源发挥功能。添加剂供给装置90具备压缩空气导入管91、压力调节装置92、添加剂蓄留箱93、和添加剂供给管94。
压缩空气导入管91将在第一主配管61内流动的压缩空气向添加剂蓄留箱93引导。压缩空气导入管91的一端与第一主阀81的下游侧的第一主配管61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添加剂蓄留箱93内部的雾产生喷嘴95连接。
雾产生喷嘴95配置在蓄留于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液体添加剂中。雾产生喷嘴95通过使压缩空气在液体添加剂中起泡来产生雾状的添加剂(以下有时称为添加剂雾)。
压力调节装置92通过调节向添加剂蓄留箱93导入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来调节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压力。压力调节装置92例如能够由增压阀及/或电动压缩机等构成。压力调节装置92由中央控制装置4控制。此外,在压力调节装置92包括增压阀的情况下,增压阀的增压比既可以由中央控制装置4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切换。
添加剂蓄留箱93是蓄留添加剂的压力容器,具备检测添加剂的蓄留量的蓄留量检测部93a。如图3所示,在添加剂蓄留箱93内部蓄留有液体添加剂。另外,通过上述起泡,在添加剂蓄留箱93内部的与添加剂的液面相比为上侧的空气中充满了添加剂雾。通过将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压力调节得比第一主配管61内的压力高,来将包含添加剂雾的空气经由添加剂供给管94加压输送至第一主配管61内。
添加剂供给管94将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添加剂雾向第一主配管61引导。添加剂供给管94的一端插入至添加剂蓄留箱93的上部空间内,另一端与第一主配管61连接。
添加剂供给管94与第一主配管61连接。添加剂供给管94与第一主配管61连接的部位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压缩空气导入管91连接于第一主配管61的部位相比为下游侧。由此,能够避免经由添加剂供给管94供给至第一主配管61内的添加剂雾经由压缩空气导入管91返回至添加剂蓄留箱93内。
另外,添加剂供给管94与第一主配管61连接的部位与位于最上游侧的第一分支配管63连接于第一主配管61的部位相比位于上游侧。由此,能够相对于全部第一分支配管63分配并供给添加剂雾。
在添加剂供给管94上优选设置逆流防止阀96。由此,在压力调节装置92停止了的情况等下,能够防止因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压力下降而导致的压缩空气的逆流。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供给至第一主配管61内的添加剂雾乘于在第一主配管61内流动的压缩空气而经由第一分支配管63向各纺纱单元2的纺纱装置9供给。
即,第一主配管61的一部分及第一分支配管63构成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向纺纱单元2的纺纱装置9供给添加剂的添加剂供给路径。
第一主配管61的一部分(具体为从添加剂供给管94与第一主配管61连接的部位起的下游侧部分)是添加剂供给路径中的由多个纺纱单元2共用的部分(共用供给部86)。另外,多个第一分支配管63从共用供给部86分别分支,是添加剂供给路径的分支供给部。这样,通过将向纺纱装置9的压缩空气的供给路径的一部分用作添加剂供给路径,无需另行设置添加剂供给路径,能够谋求精纺机1的结构简化。
中央控制装置4通过控制压力调节装置92来调节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压力。由此,能够控制向第一主配管61供给的添加剂的量。
纺纱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及其量能够在考虑对纱线提出的需求等的基础上而适当确定。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能够通过由操作员对操作部52进行适当操作而在中央控制装置4设定。但是,也可以由中央控制装置4根据要纺纱的纱条15的原料自动地设定添加剂的添加量。另外,也可以通过由操作员手动操作压力调节装置92(包括切换增压阀的情况)来变更添加剂的添加量。还可以由操作员根据要纺纱的纱条15的原料来改变添加剂蓄留箱93内蓄留的添加剂的种类。
中央控制装置4具备存储部40。存储部40存储有与预先设定的添加剂相关的各种设定数据。作为该设定数据,例如能够列举与纱条15的原料对应关联地设定的添加剂的种类、与添加剂的种类对应关联地设定的设定添加量、与添加剂的种类对应关联地设定的设定温度等。此外,该设定温度也可以与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这两者对应关联地设定。
中央控制装置4基于操作员经由操作部52输入的信息(纱条15的原料的种类及/或添加剂的种类等),将存储于存储部40内的设定添加量作为目标添加量而由压力调节装置92控制要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设有添加量检测部97。添加量检测部97例如能够由光学式传感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添加量检测部97配置于第一主配管61。添加量检测部97在第一主配管61的配置位置在该第一主配管61内的湿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添加剂供给管94连接于第一主配管61的部位相比为下游侧、且与位于最上游侧的第一分支配管63连接于第一主配管61的部位相比为上游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主配管61的一部分配置有透明部98,并在该透明部98的外侧安装有添加量检测部97。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添加量检测部97设于第一主配管61的内部。
添加量检测部97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中央控制装置4。在基于添加量检测部97的检测结果的添加量与目标添加量之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中央控制装置4向单元控制部50发送动作停止指令,使一部分或全部纺纱单元2的纺纱动作停止。由此,能够防止因在添加剂的添加量过多或过少的状态下进行纺纱而导致的纱线品质下降。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还具备添加剂加热部(加热部)21和添加剂温度检测部(温度检测部)22。添加剂加热部21及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配置于添加剂供给装置90。
中央控制装置4在纺纱单元2运转的期间(即纺纱过程中),基于由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检测到的添加剂的温度来控制添加剂加热部21的动作。
添加剂加热部21由具有加热功能的加热设备构成,例如如图3所示安装于添加剂蓄留箱93的壁面。添加剂加热部21优选安装于添加剂蓄留箱93的外壁面且是雾产生喷嘴95的配置位置的附近。由此,能够容易地调节通过起泡生成的添加剂雾的温度。添加剂加热部21例如也可以设于添加剂蓄留箱93附近或添加剂蓄留箱93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添加剂加热部21具有加热及冷却两个功能,但也可以省略冷却功能。
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例如由温度传感器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安装于添加剂蓄留箱93的外壁面。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通过检测添加剂蓄留箱93的壁部的温度来检测蓄留于内部的添加剂的温度。此外,并不限定于此,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也可以设于添加剂蓄留箱93内部。
在添加剂蓄留箱93内部设有省略图示的搅拌装置。由此,能够均匀地加热添加剂,从而能够避免添加剂蓄留箱93内部的添加剂的温度偏差。因此,即使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安装于添加剂蓄留箱93的外壁面,也能准确地检测蓄留于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添加剂的温度。
中央控制装置4基于向纺纱单元2供给的添加剂的种类、添加量等,将存储于存储部40内的设定温度设定为添加剂加热部21的目标温度来控制该添加剂加热部21的动作。例如,在精纺机1的设置环境的温度比目标温度高的情况下,添加剂加热部21根据中央控制装置4的控制来冷却添加剂。反之,在精纺机1的设置环境的温度比目标温度低的情况下,添加剂加热部21根据中央控制装置4的控制来加热添加剂。由此,能够将添加剂的温度维持为能够有效地发挥清洗力。该目标温度例如能够设定为20℃以上且60℃以下的适当温度。
图4涉及A、B、C三种添加剂,是表示温度与运动粘度的关系的图表。针对任一添加剂均示出了随着温度变高而运动粘度下降的趋势。例如在使用B添加剂的情况下,中央控制装置4以添加剂的温度成为横向的空心箭头所示的温度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该控制能够将该添加剂的运动粘度维持在纵向的空心箭头所示的范围内。
通过恰当地维持添加剂的运动粘度,能够维持喷雾性,能够将添加剂的喷雾量(添加量)保持固定。因此,能够避免因添加剂的运动粘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添加剂的添加量的变动,能够良好地维持所纺纱的纺纱纱线10的品质。添加剂的运动粘度的范围例如优选设为5×10-6以上且50×10-6以下。
另外,通过将添加剂的温度维持在相对较高的范围内,能够维持添加剂的表面张力较低的状态。由此,污染面的润湿性得到改善,清洗液等添加物变得容易渗透,能够期待清洗力的提高。
接着,对中央控制装置4进行的其它控制进行说明。
在精纺机1启动时,中央控制装置4在添加剂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不使纺纱单元2的运转(纺纱)开始,而是进行基于添加剂加热部21的加热。
具体说明的话,针对精纺机1打开电源并由操作员进行规定的操作,由此精纺机1启动。当精纺机1启动时,中央控制装置4立即开始基于添加剂加热部21及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进行的添加剂的温度控制。之后,中央控制装置4一边继续添加剂的温度控制一边待机,直到满足使纺纱单元2开始生成纺纱纱线10的规定条件(以下称为纺纱开始条件)为止。当满足了纺纱开始条件时,中央控制装置4向各纺纱单元2所具备的单元控制部50发送能够开始纺纱的信号来使各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开始。
该纺纱开始条件中包括添加剂的温度达到接近上述目标温度的规定温度这一条件。由此,能够防止品质低的纺纱纱线10生成。纺纱开始条件中可以包括前述鼓风机的预热运转完成(具体为鼓风机的静压为规定值以上)等各种条件。
在纺纱单元2正在进行纺纱的情况等下,中央控制装置4监视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检测到的添加剂的温度。由此,中央控制装置4判断添加剂的温度是否发生了异常。作为温度异常的原因,例如可以考虑添加剂加热部21的故障等。
中央控制装置4在由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检测到的添加剂的温度为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判定为添加剂的温度发生了异常,并向单元控制部50发送动作停止指令。其结果是,一部分或全部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停止。这样,在添加剂的温度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使纺纱自动地停止。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下降。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添加剂供给装置90、添加剂供给路径、添加剂加热部21、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和中央控制装置4。纺纱单元2至少具备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用于生成纺纱纱线10并将其进行卷绕。添加剂供给装置90是供给添加剂的添加剂供给源。添加剂供给路径将添加剂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向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装置9引导。添加剂加热部21设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对添加剂进行加热。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设于添加剂供给装置90,对添加剂的温度进行检测。中央控制装置4基于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添加剂加热部21的动作。
由此,能够恰当地维持添加剂的温度,从而能够使添加剂具有的抑制油剂堆积的效果稳定。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纱线品质。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存储部40。存储部40存储根据添加剂的种类预先设定的设定添加量。中央控制装置4基于添加剂的种类,将从存储部40获取的设定添加量设定为向纺纱装置9供给的添加剂的目标添加量。
由此,能够基于所设定或所检测到的添加剂的种类来恰当且自动地设定添加量。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存储部40。存储部40存储根据添加剂的种类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中央控制装置4基于添加剂的种类,将从存储部40获取的设定温度设定为添加剂加热部21的目标温度。
由此,能够恰当且自动地设定针对添加剂的目标温度。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存储部40。存储部40存储根据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中央控制装置4基于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将从存储部40获取的设定温度设定为添加剂加热部21的目标温度。
由此,通过考虑添加剂的添加量而能够更加恰当地设定针对添加剂的目标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添加剂供给装置90具备蓄留添加剂的添加剂蓄留箱93。添加剂供给装置90相对于多个纺纱单元2共用地设置。添加剂加热部21设于添加剂蓄留箱93。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向多个纺纱单元2供给的添加剂的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设于添加剂蓄留箱93,检测添加剂蓄留箱93内的添加剂的温度。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掌握向多个纺纱单元2供给的添加剂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中央控制装置4在由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检测到的添加剂的温度为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使一部分或全部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纱线10的生成停止。
由此,能够在添加剂的温度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纺纱纱线10的生成。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添加剂供给路径具备共用供给部86和第一分支配管63。共用供给部86相对于多个纺纱单元2共用地设置。第一分支配管63从共用供给部86向各纺纱单元2分支。来自添加剂供给装置90的添加剂向在添加剂的流动方向上与各第一分支配管63相比位于上游侧的共用供给部86供给。
由此,能够实现向多个纺纱单元2供给添加剂的结构的简化。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第一主配管61。第一主配管61向纺纱单元2供给压缩空气。第一主配管61的一部分构成添加剂供给路径。添加剂供给装置90使液体添加剂成为雾状并将其向第一主配管61供给。
由此,能够由已有的配管构成添加剂供给路径,能够简化精纺机1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纺纱装置9是利用回旋空气流对纤维束8加捻来生成纺纱纱线10的空气纺纱装置。第一主配管61向纺纱装置9供给用于形成回旋空气流的压缩空气。
由此,能够利用已有的结构向纺纱装置9内供给添加剂,能够谋求精纺机1的结构简化。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对在添加剂供给路径内流动的添加剂的添加量进行检测的添加量检测部97。
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向各纺纱单元2供给的添加剂的添加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添加量检测部97由光学式传感器构成。
由此,能够简单地构成精度良好的添加量检测部97。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中央控制装置4在由添加量检测部97检测到的添加量与所设定的目标添加量之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使一部分或全部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纱线10的生成停止。
由此,能够在添加剂的添加量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纺纱。因此,能够防止纱线品质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在该精纺机1启动之后,中央控制装置4使纺纱单元2开始生成纺纱纱线10的条件中包括由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检测到的添加剂的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这一条件。
由此,在添加剂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不会使纺纱纱线10的生成开始,从而能够防止品质低的纺纱纱线10生成。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上述结构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
添加剂供给装置90也可以设于各纺纱单元2,还可以相对于多个(并非全部)纺纱单元2共用地设置。在该情况下,中央控制装置4在由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检测到的添加剂的温度为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使与该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停止。
添加剂供给装置90也可以由保温部件覆盖。由此能够实现节能。
也可以在添加剂供给装置90设置防止添加剂过度升温的过度升温防止装置。
也可以通过调节雾状添加剂的载体即压缩空气的温度来间接调节雾状添加剂的温度。例如,可以考虑在第一主配管61设置具有针对压缩空气的加热及冷却功能的加热冷却设备。该加热冷却设备的设置位置例如能够设为在湿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最上游侧的第一分支配管63连接于第一主配管61的部位相比的上游侧。也能将该加热冷却设备认为是一种添加剂加热部。
也可以在相对于多个纺纱单元2共用地设置的第一主配管61的中途部设置至少一个加热部。
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也可以代替添加剂蓄留箱93而设于例如添加剂供给管94等。在将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设于添加剂供给管94的情况下,若考虑添加剂的温度的检测精度,则优选在添加剂蓄留箱93与逆流防止阀96之间设置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
也可以将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在第一主配管61中安装于在湿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最下游侧的纺纱单元2对应的部位。另外,添加剂温度检测部22也可以安装于第一分支配管63。
也可以构成为,控制添加剂供给装置90的动作来切换向第一主配管61的添加剂的供给/供给停止,由此向各纺纱单元2供给湿空气/干空气。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二主配管62。
也能够变更为使第一分支配管63及第二分支配管64的下游部分在合并之后与纺纱装置9连接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该合流部设置切换阀来进行湿空气及干空气的供给切换。
添加剂供给装置90也可以使用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方法等使蓄留的液体添加剂成为雾状。
也可以是,代替通过由压力调节装置92控制要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来调节添加量的结构或在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添加剂的温度使运动粘度变化,并利用喷雾量根据运动粘度而变化的情况调节添加量。
也可以代替接纱台车3而在各纺纱单元2中设置接纱装置。
也可以构成为相对于精纺机1的机台而言使纺纱纱线10的行进方向从下向上的喷气纺纱机。
也可以代替上述添加剂供给装置90而使用以包括添加剂蓄留箱93和添加剂供给管的方式构成的添加剂供给装置。在该添加剂供给装置中,在添加剂供给管的端部形成添加剂供给口。该添加剂供给口例如在纤维束8的流动方向上的与纺纱装置9相比的上游侧配置于纺纱装置9附近。因此,添加剂被引导至牵伸装置7与纺纱装置9之间。添加剂供给装置经由添加剂供给口对(即将)被导入纺纱装置9之前的纤维束8供给液体添加剂。液体添加剂既可以成为雾状而向纤维束8喷雾,也可以不成为雾状地向纤维束8施加。该添加剂供给管相对于向纺纱单元2供给压缩空气的配管(第一主配管61及第二主配管62)另行设置,将添加剂蓄留箱93与添加剂供给口连接,将来自添加剂蓄留箱93的添加剂向添加剂供给口引导。在该结构中能够省略供给湿空气的第一主配管61。
添加剂能够在从牵伸装置7的出口到纺纱装置9的出口之间的任意位置向纤维束8供给。牵伸装置7的出口是指纤维束8的流动方向上的牵伸装置7的最下游侧部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前罗拉对20的夹持点附近。纺纱装置9的出口是指纺纱装置9的最下游侧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央控制装置4控制添加剂的温度,并控制各个纺纱单元2中的纺纱/纺纱停止。但是,纺纱单元2的纺纱/纺纱停止也可以由不同于中央控制装置4的控制装置来控制。中央控制装置4既可以由一个计算机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计算机实现。

Claims (18)

1.一种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纺纱单元,该纺纱单元至少具备牵伸装置和纺纱装置,用于生成纱线并将其进行卷绕;
至少一个添加剂供给部,该至少一个添加剂供给部是供给添加剂的添加剂供给源;
添加剂供给路径,该添加剂供给路径将所述添加剂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向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牵伸装置与所述纺纱装置之间引导或向所述纺纱装置引导;
加热部,该加热部设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对所述添加剂进行加热;
温度检测部,该温度检测部设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对所述添加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和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根据所述添加剂的种类预先设定的设定添加量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将从所述存储部获取的所述设定添加量设定为向所述牵伸装置与所述纺纱装置之间供给或向所述纺纱装置供给的所述添加剂的目标添加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根据所述添加剂的种类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将从所述存储部获取的所述设定温度设定为所述加热部的目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根据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预先设定的设定温度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将从所述存储部获取的所述设定温度设定为所述加热部的目标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具备蓄留所述添加剂的添加剂蓄留箱,
所述添加剂蓄留箱相对于多个所述纺纱单元共用地设置,
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添加剂蓄留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部设于所述添加剂蓄留箱,检测所述添加剂蓄留箱内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为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使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纱线的生成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供给路径具备:
共用供给部,该共用供给部相对于多个所述纺纱单元共用地设置;和
分支供给部,该分支供给部从所述共用供给部向各所述纺纱单元分支,
来自所述添加剂供给部的所述添加剂向在添加剂的流动方向上与各所述分支供给部相比位于上游侧的所述共用供给部供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向所述纺纱单元供给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供给配管,
所述压缩空气供给配管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添加剂供给路径,
所述添加剂供给部使液体的所述添加剂成为雾状并将其向所述压缩空气供给配管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是利用回旋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来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
所述压缩空气供给配管向所述空气纺纱装置供给用于形成回旋空气流的压缩空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具备蓄留所述添加剂的添加剂蓄留箱,
所述添加剂蓄留箱设于多个所述纺纱单元的每一个,
所述温度检测部设于所述添加剂蓄留箱,检测所述添加剂蓄留箱内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为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使设有该温度检测部的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纱线的生成停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在所述添加剂供给路径内流动的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进行检测的添加量检测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量检测部由光学式传感器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添加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量与所设定的目标添加量之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使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纺纱单元中的所述纱线的生成停止。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是利用回旋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来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
所述添加剂供给部经由在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与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相比设于上游侧的添加剂供给口向所述纤维束供给液体的所述添加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供给部使液体的所述添加剂成为雾状或不成为雾状地经由所述添加剂供给口向所述纤维束供给。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该空气纺纱机启动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纺纱单元开始生成所述纱线的条件中包括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添加剂的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这一条件。
CN201910374811.0A 2018-05-30 2019-05-07 空气纺纱机 Active CN110552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3044A JP2019206779A (ja) 2018-05-30 2018-05-30 空気紡績機
JP2018-103044 2018-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2089A true CN110552089A (zh) 2019-12-10
CN110552089B CN110552089B (zh) 2023-04-07

Family

ID=66668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4811.0A Active CN110552089B (zh) 2018-05-30 2019-05-07 空气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75458A1 (zh)
JP (1) JP2019206779A (zh)
CN (1) CN1105520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3297A (zh) * 2022-03-10 2022-04-08 江苏格颖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纱线张力波动的纺织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7941A (ja) * 1984-02-06 1985-08-31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リングレス精紡機におけるオイリング装置
CN1239157A (zh) * 1998-04-27 1999-12-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丝条加热用加热器的控制装置
CN102021688A (zh) * 2009-09-18 2011-04-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械
EP2949795A2 (en) * 2014-05-27 2015-12-02 Murata Machinery, Ltd. Spinning method, spinning machine, and yarn
CN106435792A (zh) * 2016-12-02 2017-02-22 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喷淋式脱油剂装置
CN108060477A (zh) * 2016-11-07 2018-05-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5938B1 (de) * 2002-10-05 2006-07-12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Einrichtung zum Auftragen von Avivagen auf einen laufenden textilen Faden
CH707560A1 (de) * 2013-02-13 2014-08-15 Rieter Ag Maschf Spinnstelle einer Luftdüsenspinnmaschine.
CH709953A1 (de) * 2014-07-30 2016-02-15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DE102015120437A1 (de) 2015-11-25 2017-06-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selbe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7941A (ja) * 1984-02-06 1985-08-31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リングレス精紡機におけるオイリング装置
CN1239157A (zh) * 1998-04-27 1999-12-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丝条加热用加热器的控制装置
CN102021688A (zh) * 2009-09-18 2011-04-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械
CN105463635A (zh) * 2009-09-18 2016-04-0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械
EP2949795A2 (en) * 2014-05-27 2015-12-02 Murata Machinery, Ltd. Spinning method, spinning machine, and yarn
CN108060477A (zh) * 2016-11-07 2018-05-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CN106435792A (zh) * 2016-12-02 2017-02-22 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喷淋式脱油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06779A (ja) 2019-12-05
CN110552089B (zh) 2023-04-07
EP3575458A1 (en) 2019-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0477B (zh) 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US9670600B2 (en) Spinning unit of an air jet spinning machine and its operation
EP2573017A2 (en) Yarn winding unit, yarn winding apparatus and spinning machine
EP2573223A2 (en) Pneumatic spinning device, spinning unit, spinning machine, and pneumatic spinning method
CN103787150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EP3269851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10552089B (zh) 空气纺纱机
EP3388563B1 (en) Spinning machine
JP2013067874A (ja) 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装置
CN111647980B (zh) 气流纺纱机
EP2573019A2 (en) Yarn pooling device, spinning unit,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13067872A (ja) 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JP2013067873A (ja) 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EP2985371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09385702B (zh) 气流纺纱机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5224402A (ja) 紡績方法、紡績機及び糸
CN106245164B (zh) 纺织机
CN111663210B (zh) 空气消耗量计算装置、纺纱机、纺纱系统及空气消耗量计算方法
JP2015081398A (ja)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JP2018154952A (ja) 添加剤供給装置、添加剤補給システム、及び添加剤補給制御方法
EP3018240A1 (en) Spinning machine and work carrier
JP2018172817A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JP2021123824A (ja) 空気紡績機
JP2019119940A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