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1352A -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1352A
CN110551352A CN201911004979.9A CN201911004979A CN110551352A CN 110551352 A CN110551352 A CN 110551352A CN 201911004979 A CN201911004979 A CN 201911004979A CN 110551352 A CN110551352 A CN 110551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water
percent
soluble
sim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49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祥海
于海成
赵少华
陈汉超
马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0049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13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1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13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3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J23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J2403/02Starch;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dextr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5Alcohols; Metal alcoholates
    • C08K5/053Polyhydroxylic alcoh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配方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成膜剂5‑90%;生物表面活性剂1‑25%;增塑剂0.1‑5%;防粘剂0‑5%;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0‑15%;活性成分0‑30%。优点为:具备水溶性兼备脂溶性;可通过添加不同的成分和调节成分比例,用于制备不同用途的产品,与人体组织和衣物织物亲和性好,刺激性小,能更好的形成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内含活性成分的作用效率,增加药物输送、提高洗涤剂清洁效力,从而减少了活性成分比如药物的用量而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水溶性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膜(Biofilm)是微生物在固-液或气-液等界面聚集时自身分泌的多糖蛋白、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形成的膜状结构。其分子形态包括一个亲水性的极性头部和疏水性的脂肪酰链尾部。这种两亲性特性维持了膜结构的稳定性。生物膜是细菌不可逆的附着于惰性或活性实体的表面的连接基质。当菌膜暴露于亚抑制浓度的抗菌药物或金属离子等不利环境时,可以诱导编码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Substances,EPS)组分的基因表达,促发EPS形成增多,改变菌膜的三维结构使其向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某些植物根际,比如大豆分泌的多糖可以促进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存在,不仅作为屏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介导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而且还承担了物质转运、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能量转换等功能。
生物膜的组分繁多,单一或几种脂质组成的各种人工膜结构:单分子层膜、累积膜、脂质体、平板双分子层脂膜,以及将蛋白质嵌入后组成重建膜均泛称“人工膜”或“仿真生物膜”。人工膜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例如从海水等溶液相中高效地分离和浓缩物质、利用能量转换膜原理开辟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用作肾脏病患者的透析膜以及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等。
产业化水平的人工膜,或仿真生物膜合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几年来,随着成膜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为产业化仿真生物膜生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开拓了仿真生物膜的应用领域。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等,是一种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发泡、分散、降低表面张力等表面活性剂所共有的性能,与其他通过化学合成或石油炼制法生产的表面活性剂相比,还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生态安全以及高表面活性等优点。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毒性低,与人体和环境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增溶等特性,目前已应用于石油工业。
常见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槐糖脂(Sophorolipid)、鼠李糖脂(Rhamnolipid)、海藻糖脂、脂肽和脂蛋白、脂肪酸、磷脂和中性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生物乳化剂、甲壳素、甘露糖蛋白以及其它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槐糖脂是由假丝酵母菌以糖和植物油等为碳源,经一定条件的发酵工艺产生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具有常规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增溶、乳化、润湿、发泡、分散、降低表面张力等通用性能,而且还具有无毒、100%可生物降解、耐温、耐高盐、适应PH范围广及对环境友好等特性。槐糖脂由亲水性的槐糖(2个葡萄糖分子以β-1,2糖苷键结合)和疏水性的饱和或不饱和的长链ω-(或ω-1)羟基脂肪酸两部分构成。其分子量较大,属一种低泡型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工业和民用清洗、化妆品等领域。
鼠李糖脂是由假单胞菌【一般采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一种生物代谢产物,主要是以植物油为碳源经发酵工艺获得。鼠李糖脂同样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量较小,属一种低泡型表面活性剂,相比更适用于要求低泡的工业和民用领域中。
甲壳素是一种胞外水溶性乳化剂,它由解脂假丝酵母菌产生,含有83%的碳水化合物和17%的蛋白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胺和半乳糖醛酸等组成的杂多糖。
成膜剂是一种能够形成连续薄膜的聚合物,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蛋白成膜剂、丙烯酸树脂成膜剂、丁二烯树脂成膜剂、聚氨酯成膜剂、硝酸纤维成膜剂等纤维素衍生物。通常某一类成膜剂并不具备成膜所要求具备的所有性质,故实际使用时常将两种或三种成膜剂混合使用,取长补短。某些改性成膜剂,如丙烯酸树脂改性酪蛋白成膜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共聚树脂,聚乙烯、丙烯酸酯改性丁二烯树脂,聚氨酯改性硝酸纤维成膜剂等等可最大程度满足成膜所要求的性能。常用成膜剂包括聚乙烯醇(PVA)、聚环氧乙烷、羟乙基纤维素或它们的任意组合。部分氢化的聚乙烯醇成膜效果较好,其粘度多介于3-60毫帕斯卡·秒(mPa·s)。使用时聚乙烯醇成膜剂溶液的含量以10-35%(重量)较为适宜。一般说来,聚合度增大,水溶液的粘度增大,成膜后的强度和耐溶剂性增大,但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成膜后的伸长率下降。醇解度增大,在冷水中溶解度下降,而在热水的溶解度提高。聚乙烯醇的溶解性随其醇解度的高低而有很大差别。醇解度小于66%,由于憎水的乙酰基含量增大,水溶性下降。醇解度在50%以下,聚乙烯醇即不再溶于水。以上品种的成膜剂,一旦制成水溶液,就不会在冷却时从溶液中再析出来。温度对聚乙烯醇溶解性能的影响也因醇解度的高低而不同。在醇解度为97%~98%时这种影响变得十分明显。
以蛋白质为基料可以制备天然蛋白质胶薄膜。该类薄膜具有水溶性,无毒,价格较低,使用方便,耐水性、耐久性、粘接强度一般比淀粉胶好。按来源可分为五类:(1)骨胶(包括皮胶)及明胶;(2)血液蛋白质胶;(3)酪蛋白胶;(4)鱼皮胶;(5)植物蛋白胶。动物品种有酪蛋白、丝蛋白、毛蛋白、胶原蛋白及其改性物为基本组成的成膜剂。植物蛋白质主要有花生蛋白、大豆蛋白、玉米蛋白等。
水溶性增塑剂宜选用含有羟基、酰胺基或胺基中至少其一,且沸点大于180℃的产品,例如但不限于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和它们的任意组合。熔点低于40℃的脂肪酸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氢化植物油和氢化椰子甘油酯,以及羟基值超过30的脂肪醇衍生物也是合适的增塑剂。以重量计,0.5-8%(重量)的水溶性增塑剂较为适宜。本发明中,以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三醇(质量比为3∶1∶4)组合为较好的增塑剂,但使用不当往往会增加吸湿性,除非在特殊情况下,聚乙烯醇的膜在高湿度下一般可保持不粘和干燥。
活性成分是指达到使用目的的有效成分,可以是水溶性或非水溶性。比如但不限于:药物、洗涤清洁用表面活性剂、食品调味剂。其用量一般是活性成分的有效量。以溶液总重量为100%(重量)计,活性成分占比1-30%(重量)较为适宜。
水、乙醇、甘油、乙二醇、酰胺、胺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可作为溶剂,其中水,或水和乙醇混合物为常用溶剂。以溶液总重量100%(重量)计,溶剂占比2-60%(重量)较为适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真生物薄膜,配方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成膜剂5-90%
生物表面活性剂1-25%
增塑剂0.1-5%
防粘剂0-5%。
进一步的,成膜剂5-90%
生物表面活性剂1-25%
增塑剂0.1-5%
增容脱模剂0.5-7%
水性防腐剂0.1-3%
发泡剂0.5-6%
防粘剂0-5%
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0-15%
活性成分0-30%。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制备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法:按照成膜剂、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增塑剂、防粘剂、增容脱模剂、发泡剂、水性防腐剂和活性成分的顺序按上述比例加入温度为25-40℃去离子水中,不断混合、脱气、消泡、冷却至室温,制成固含量为15%~30%重量比重的水溶性胶溶液,该溶液在室温的动力粘度介于16,000-32,000毫帕斯卡·秒;
第二步:再将上述溶液流延涂布到镜面不锈钢带上,进入干燥室干燥,至规定水分成膜后从钢带上剥离,切边收卷获得成品膜。
进一步的,干燥步骤分两步完成:
(1)溶液从40℃加热到60℃,加热时间不超过7分钟;
(2)第二步,再将第一步结束的溶液加热至80-90℃,加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固化步骤:温度20-60℃,相对湿度60-90%,通过多区域烘道干燥和固化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
进一步的,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倾倒或流延在基材上,然后进入干燥室干燥和固化该水溶性胶溶液。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联动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生产,直接利用收集的发酵液制备仿真生物膜的方法。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应用于制作洗衣膜。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应用于制作透皮吸收药物外用剂型。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应用于制作人体内置药物。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应用于制作除口臭口香膜。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应用于制作食品饮料调味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与人体和环境相容性好高仿真生物薄膜,该类薄膜具有天然生物薄膜的特质,在溶液相中高效地分离和浓缩物质;作为屏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创造稳定的外环境;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促进物质转运、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能量转换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清洗、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科研、人工生物智能、人工器官领域。
(2)采用上述配方和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料可以循环利用,无污染、适合大规模生产。
(3)采用上述配方和制备方法获得成品薄膜外观优良-明度高、光泽好;性能优异-透气系数低、阻气性好、抗静电性能优异、不吸附尘粒;可自然降解-环保、无毒、无污染;张力和拉伸强度优异-柔软度高、触感好;耐油、耐温和耐溶剂性好-可印刷。
(4)具备水溶性兼备脂溶性;可通过添加不同的成分和调节成分比例,用于制备不同用途的产品,与人体组织和衣物织物亲和性好,刺激性小,能更好的形成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内含活性成分的作用效率,增加药物输送、提高洗涤剂清洁效力,从而减少了活性成分比如药物的用量而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仿真生物薄膜,配方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成膜剂5-90%
生物表面活性剂1-25%
增塑剂0.1-5%
增容脱模剂0.5-7%
水性防腐剂0.1-3%
发泡剂0.5-6%
防粘剂0-5%
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0-15%
活性成分0-30%。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所述成膜剂为一种或多种能够形成连续薄膜的聚合物;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PVA、聚环氧乙烷、羟乙基纤维素及其两种或多种的组合。聚乙烯醇采用部分氢化的聚乙烯醇,其成膜效果较好,动力粘度介于3-60毫帕斯卡·秒(mPa·s)的聚乙烯醇较为适宜本发明产品的使用。使用时溶液相的聚乙烯醇成膜剂含量为5-35%(重量);
所述成膜剂为蛋白成膜剂(包括但不限于动、植物蛋白物质-天然蛋白质胶、明胶、骨胶、鱼胶、酪蛋白胶、玉米蛋白)、丙烯酸树脂成膜剂、丁二烯树脂成膜剂、聚氨酯成膜剂、硝酸纤维成膜剂及纤维素衍生物、常用成膜剂包括植物多糖类物质(如水溶性淀粉)。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包括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是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槐糖脂(Sophorolipid)、鼠李糖脂(Rhamnolipid)、海藻糖脂、脂肽和脂蛋白、脂肪酸、磷脂和中性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生物乳化剂、甲壳素、甘露糖蛋白以及其它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增塑剂为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双溶性增塑剂。宜选用含有羟基、酰胺基或胺基中至少其一,且沸点大于180℃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甘油、聚乙二醇、聚醚、三羟甲基丙烷、丙二醇和它们的任意组合。熔点低于40℃的脂肪酸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氢化植物油和氢化椰子甘油酯,以及羟基值超过30的脂肪醇衍生物也是合适的增塑剂。以重量计,使用时为0.5-8%(重量)的增塑剂。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防粘剂为有机或无机防粘连剂。有机防粘连剂包括但不限于有机硅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硅油和甘油酯。无机防粘连剂包括但不限于有硅藻土、滑石粉、碳酸钙、合成二氧化硅以及玻璃微珠。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为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吐温80、K12(12烷基硫酸钠)、十六/十八烷醇聚乙二醇醚、烷基多糖苷、氢化椰子甘油酯、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上述任意搭配。
增容脱模剂包括但不限于轻矿物油,水溶性淀粉或糊化淀粉;水性防腐剂为但不限于山梨酸钾;发泡剂为但不限于椰油酸二乙醇酰胺和氨基酸发泡剂。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活性成分是指达到使用目的的有效成分,水溶性或脂溶性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但不限于:药物、洗涤清洁用表面活性剂、食品调味剂。其用量一般是活性成分的有效量。以溶液总重量为100%(重量)计,活性成分占比1-30%(重量)。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制备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法:按照成膜剂、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增塑剂、防粘剂和活性成分的顺序按上述比例加入温度为25-40℃去离子水中,不断混合、脱气、消泡、冷却至室温,制成固含量为15%~30%(重量)的水溶性胶溶液,该溶液在室温的动力粘度介于5,000-32,000毫帕斯卡·秒;
第二步:再将上述溶液流延涂布到镜面不锈钢带上,进入干燥室干燥,至规定水分成膜后从钢带上剥离,切边收卷获得成品膜。
采用本发明制得较好的水溶性薄膜厚度约为0.035-0.30毫米。
该水溶性胶溶液也可注入模具,制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成品,比如但不限于直肠栓剂。
实施例2一种仿真生物薄膜,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成膜剂72份
生物表面活性剂18份
增塑剂4份
防粘剂1份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醇和水溶性淀粉的组合,其质量比为11:4。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常槐糖脂和鼠李糖脂的组合,其质量比为13:1。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所述增塑剂为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三醇的组合,其质量比为3∶1∶4。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所述防粘剂为脱模剂,所述脱模剂为二甲基硅油。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添加增粘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其它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着色剂、湿润剂、香料、调味剂、渗透剂、酸碱调节剂、赙形剂崩解剂或它们的任意搭配。其它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吐温80、12烷基硫酸钠、十六/十八烷醇聚乙二醇醚、烷基多糖苷、氢化椰子甘油酯、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上述任意搭配。
实施例3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干燥步骤分两步完成:
(1)溶液从40℃加热到60℃,加热时间不超过7分钟;
(2)第二步,再将第一步结束的溶液加热至80-90℃,加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固化步骤:温度20-60℃,相对湿度60-90%,通过多区域烘道干燥和固化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倾倒或流延在基材上,然后进入干燥室干燥和固化该水溶性胶溶液;所述基材为:非织造纤维制品或棉花。
实施例4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联动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生产,直接利用收集的发酵液制备仿真生物膜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首先在槐糖脂假丝酵母菌,或鼠李糖脂铜绿假单胞菌生产发酵液中加入0.5-5%(重量)PVA或壳聚糖,增加槐糖脂和鼠李糖脂产量和成膜性,然后在过滤收集的发酵液中如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依次加入制备仿真生物膜原料,制成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继而干燥固化该胶溶液后制备成高仿真生物薄膜。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用于制备仿生物洗涤剂洗衣膜;复合织物柔软剂洗衣膜;透皮吸收药物外用剂型;药物口腔和鼻腔用剂型;直肠或阴道栓剂;人体内置药物或装置剂型;除口臭口香膜;食品饮料调味膜,以及没有列举在此的其它用途。
实施例5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具有清洁消毒效力的仿真生物薄膜;
按照下面表1配方制备水溶性仿真生物薄膜。
首先在真空电加热混合罐中将去离子水加热至50-80℃,将成膜剂聚乙烯醇、水溶性淀粉和吐温80加入水中,不断混合搅拌,直至全部溶解。调节酸碱度至pH6.0-7.0,将槐糖脂、鼠李糖脂和豆蔻酸持续混合搅拌至泡沫消失后,加入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和香料不断搅拌至均匀,搅拌速度控制在20-60rpm为宜。最后加入增塑剂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三醇(甘油)组合(质量比为5:2∶1∶3)或三羟甲基丙烷TMP持续搅拌均匀。检测溶液动力粘度达到80-100毫帕斯卡·秒(mPa·s)后,脱气、冷却至21-23℃。在室温下,待溶液的动力粘度达到150毫帕斯卡·秒(mPa·s)以上后,利用流延设备将该溶液涂布到镜面不锈钢带上,经干燥成膜后从钢带上剥离,然后进入干燥室干燥后,切边收卷获得成品膜。也可将该溶液倒入模具中,干燥获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成品。干燥在多区域烘道中进行,形成薄膜。首先在60-75℃干燥不超过8分钟,然后在70-90℃干燥不超过20分钟。干燥后,在60%相对湿度和50℃上下温度下,固化薄膜。
表1
表2.检测上述配方和方法制得的薄膜结果如下:
表3.作为洗衣膜和国际名牌洗衣液用同一美国GE滚筒洗衣机洗涤棉织品污物样品后污物残留量百分比(%)对比(比色法)
测试结果显示,作为高档洗衣膜使用,本发明仿真生物膜对于清除有机污物,比如血污和人体油脂有显著优势。除洗涤清洁效力好之外,本发明产品还具有一下有益效果:与人体和环境相容性优异;作用柔和,不引起皮肤过敏,自然降解,无残留;和传统的洗衣液(粉)相比较,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使得日常洗涤更加方便、便宜、健康和环保。节省超过90%包装和运输成本。以中国为例,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平均年洗衣1000亿次,如此巨大规模,改用本产品预计平均一年可节省塑料等包装材料10万吨,可减少洗涤剂运输成本和来自运输的CO2排放超过95%。并节省大量的储存空间。本发明洗衣仿真生物膜产品特别适合网上邮购、居住空间小的人群和野外使用。在此仿真生物薄膜基础上优化的免水洗洗澡膜解决了行动不便人群、沙漠干旱地区人群和野外工作人群的皮肤清洁保健的问题。免水洗洗澡膜技术也在本专利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6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使用滚筒干燥机联动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生产制备仿真生物薄膜。
将达到活性标准的槐糖脂、鼠李糖脂或其他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原液收集到真空乳化锅,调节酸碱度至6.0-7.0。把按照表4配比制备的成膜液加入乳化锅内,充分搅拌乳化,直至形成泥浆装物料,使用滚筒干燥机制备薄膜。
表4
名称 规定比率 投料量
聚乙烯醇 30.00% 30.000
水溶性淀粉 4.5% 4.50
豆蔻酸 1.00% 1.000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3.00% 3.000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 3.00% 3.000
水性硅油 1.00% 1.000
山梨酸钾 0.75% 0.750
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三醇(质量比为2∶1∶3) 3.00% 3.000
滚筒干燥机的工作原理是让液体或泥浆状物料在水蒸汽或其他热载体加热的滚筒表面形成薄膜,并在滚筒转一圈的过程中便被干燥完毕,利用刮刀把产品刮下来,露出滚筒表面再次与原料接触形成薄膜进行干燥。
表5.检测上述配方和方法制得的薄膜结果如下:
该薄膜可广泛应用于透皮吸收、生物防护和环保等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成膜剂5-90%
生物表面活性剂1-25%
增塑剂0.1-5%
防粘剂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其特征在于:
成膜剂5-90%
生物表面活性剂1-25%
增塑剂0.1-5%
增容脱模剂0.5-7%
水性防腐剂0.1-3%
发泡剂0.5-6%
防粘剂0-5%
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0-15%
活性成分0-30%。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制备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法:按照成膜剂、助剂表面活性剂组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增塑剂、防粘剂和活性成分的顺序按上述比例加入温度为25-40oC去离子水中,不断混合、脱气、消泡、冷却至室温,制成固含量为15%~30%重量比重的水溶性胶溶液,该溶液在室温的动力粘度介于5,000-32,000毫帕斯卡·秒;
第二步:再将上述溶液流延涂布到镜面不锈钢带上,进入干燥室干燥,至规定水分成膜后从钢带上剥离,切边收卷获得成品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步骤分两步完成:
(1)溶液从40oC加热到60oC,加热时间不超过7分钟;
(2)第二步,再将第一步结束的溶液加热至80-90oC,加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固化步骤:温度20-60oC,相对湿度60-90%,通过多区域烘道干燥和固化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脂溶性或水脂兼溶性胶溶液倾倒或流延在基材上,然后进入干燥室干燥和固化该水溶性胶溶液。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联动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生产,直接利用收集的发酵液制备仿真生物膜的方法。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作洗衣膜。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作透皮吸收药物外用剂型。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作人体内置药物。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作除口臭口香膜。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生物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作食品饮料调味膜。
CN201911004979.9A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05513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4979.9A CN110551352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4979.9A CN110551352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1352A true CN110551352A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3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4979.9A Pending CN110551352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13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9904A (zh) * 2022-02-18 2022-05-13 贵州拜乐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在制备甲板涂敷产品中的应用
CN115536965A (zh) * 2022-09-27 2022-12-30 中新巨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仿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606A (zh) * 1999-12-23 2001-07-11 强生消费者公司 制备水溶性薄膜的方法
CN103881277A (zh) * 2014-03-19 2014-06-25 河源市品格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va薄膜水溶液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878675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广东聚益新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吸附吸收甲醛功能的材料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606A (zh) * 1999-12-23 2001-07-11 强生消费者公司 制备水溶性薄膜的方法
CN103881277A (zh) * 2014-03-19 2014-06-25 河源市品格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va薄膜水溶液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878675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广东聚益新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吸附吸收甲醛功能的材料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红旗等著: "《土壤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附摄取与跨膜运输(第1版)》", 30 September 20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9904A (zh) * 2022-02-18 2022-05-13 贵州拜乐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在制备甲板涂敷产品中的应用
CN114469904B (zh) * 2022-02-18 2024-04-05 贵州拜乐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在制备甲板涂敷产品中的应用
CN115536965A (zh) * 2022-09-27 2022-12-30 中新巨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仿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307603T2 (de) Zellwandderivate aus biomasse und herstellung davon
FI94767C (fi) Ei-terapeuttisesti käytettävät hyaluronihapon täydelliset ja osittaiset esterit
CN106832439A (zh) 一种用于全血成分保护的新型气凝胶多功能即用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306926C (zh) 沐浴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7584A (zh) 降解稳定的生物相容性胶原基质
CN107260626B (zh) 一种具有长效保湿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2253665A1 (de) Gefriergetrocknete Zusammensetzung
CN106137906A (zh) 一种植物精粹修护面膜精华液
CN109010243A (zh) 一种保湿精华液
CN111603433B (zh) 一种婴幼儿用温和洗护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2731A (zh) 一种发酵乳木果油氨基酸透明皂
CN104814901B (zh) 一种预防妊娠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51352A (zh) 一种仿真生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20033393A (ko) 키토산을 이용한 하이드로겔 팩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190021145A (ko) 세정제 조성물
KR20160146259A (ko) 바이오 셀룰로오스를 포함하는 하이드로겔의 제조방법
CN110184135A (zh) 一种蜂胶抑菌洗洁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368B (zh) 一种硅烷化玻璃酸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693419A (zh) 滋养润肤油茶果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062110A1 (en) Cost-effective laundry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green components
CN106366207A (zh) 一种葫芦巴水溶性多糖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82880A (ko) 폴리사카라이드를 담체로 이용한 울금 추출물과 탄닌을 포함하는 주름 개선용 비누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29965B1 (ko) 당류계 지방산 에스테르 제조방법
KR20170066806A (ko) 전복 점액 및 전복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보습용 하이드로겔 팩
CN114222570A (zh) 皮肤护理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Xianghai

Inventor after: Cui Hong

Inventor after: Yu Haicheng

Inventor after: Zhao Shaohua

Inventor after: Chen Hanchao

Inventor after: Ma Qiu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nghai

Inventor before: Yu Haicheng

Inventor before: Zhao Shaohua

Inventor before: Chen Hanchao

Inventor before: Ma Qiu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