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9810B -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9810B
CN110549810B CN201810538197.2A CN201810538197A CN110549810B CN 110549810 B CN110549810 B CN 110549810B CN 201810538197 A CN201810538197 A CN 201810538197A CN 110549810 B CN110549810 B CN 110549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hannel
fluid
interface channel
wat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81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9810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381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9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9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9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包括电子水阀、板式换热器、安装板、转接件、至少一个连接件,安装板的一侧与第一板式换热器固定设置,安装板设置有第一接口部,电子水阀包括第二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包括第二接口通道,电子水阀包括阀体,阀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孔,第一孔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相重叠,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连接部与第一接口部固定,第一连接部伸入第二接口通道,第一孔的与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相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凹槽的一部分相重叠,连接件伸入第一孔,并且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凹槽,无需在安装板和阀体中预留螺钉孔的部分区域,结构较为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换热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流体换热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热管理系统中,电子水阀与板式换热器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电子水阀和安装板,安装板则与板式换热器焊接固定,具体为,在电子水阀的阀体上开有螺钉孔,在安装板的对应位置开口螺纹孔,螺钉穿过螺钉孔与螺纹孔拧紧,实现电子水阀与安装板的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电子水阀和安装板采用一种新的固定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包括电子水阀、板式换热器、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转接件、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一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包括第一接口通道,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固定设置,所述电子水阀包括第二接口部,所述第二接口部包括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电子水阀包括阀体,所述第二接口部位于所述阀体,所述阀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相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所对应的内壁,所述第一孔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相重叠;
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贯通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转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口部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一孔的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相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部分相重叠,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孔,并且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通道、转接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接件连接阀体和安装板,并通过转接件的第一凹槽和连接件相配合的方式对阀体进行限位,结构较为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体换热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流体换热组件的立体组合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流体换热组件的立体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流体换热组件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流体换热组件沿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流体换热组件沿C-C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连接件与阀体组合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流体换热组件沿D-D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转接件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方式限位件与水阀与安装板配合示意图;
图11为第二种实施方式限位件与水阀与安装板配合示意图;
图12为第三种实施方式限位件与水阀与安装板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5所示,流体换热组件100,包括电子水阀1、板式换热器2、安装组件30。安装组件30包括安装板3、转接件4、至少一个连接件5。安装板3设置有第一接口部33,第一接口部33包括第一接口通道331,板式换热器2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第一接口通道331与第一流道21相连通。安装板3的一侧与第一板式换热器2固定设置,电子水阀1包括第二接口部12,第二接口部12包括第二接口通道121。转接件4包括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以及贯通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的转接通道43,第一流道21通过第一接口通道331、转接通道43与第二接口通道121相连通。第一流道21包括第一孔道211和第二孔道212,第一孔道211和第二孔道212连通,第一接口通道331与第一孔道211连通,安装板3还设置有第三接口部34,第三接口部34包括第三接口通道341,第三接口通道341与第二孔道212连通,安装板3还设置有第四接口部35,第四接口部35包括第四接口通道351,第四接口通道351与第二流道22连通,流体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电子水阀9,第二电子水阀9包括第五接口部91,第五接口部91包括第五接口通道911,第二流道22通过第四接口通道351与第五接口通道911相连通,第二流道22包括第三孔道221和第四孔道222,第三孔道221和第四孔道222连通,第四接口通道351与第三孔道221连通,板式换热器2还包括第六接口部23,第六接口部23包括第六接口通道231,第六接口通道231与第二流道22连通,板式换热器2还设置有第三流道24,第三流道24与第二流道22相隔离。流体换热组件100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电子水阀1内的流体从第二接口通道121流入转接通道43、第一接口通道331、第一流道21,然后电子水阀1内的流体从第三接口通道341流出,第二电子水阀9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911流入第四接口通道351、第二流道22,第二电子水阀9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231流出,第一流道21内的流体与第二流道22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二种工作状态:第二电子水阀9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911流入第四接口通道351、第二流道22,第二电子水阀9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231流出,第二流道22内流体与第三流道23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实现第一流道内的流体对第二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或者第三流道内的流体对第二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请参考图6-9所示,电子水阀1包括阀体11,第二接口部12位于阀体11。阀体11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孔111,第一孔111与第二接口通道121相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第二接口通道121所对应的内壁,第一孔11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接口通道121的一部分相重叠。阀体11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孔112,第一孔111的轴线与第二孔1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第二孔112与第二接口通道121相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第二接口通道121所对应的内壁。连接件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孔111,连接件5与第一孔111所对应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一连接部41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凹槽411,连接件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凹槽411,连接件5与阀体11固定设置,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凹槽的限位安装,使得电子水阀与转接件连接,从而实现电子水阀与安装板限位安装,由于不需要增大阀体的体积,使得流体换热组件结构更加紧凑。连接件5包括贯通孔51,流体换热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螺钉8,螺钉8穿过贯通孔51后伸入第二孔112,螺钉8与第二孔112所对应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连接件5与螺钉8压紧连接,能够防止连接件从第一孔中掉出,同时使得连接件限位在第一孔内,增加了连接件与阀体连接的稳固性;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流体换热组件100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60,定位件60容置于第一孔111相对远离第二接口通道121侧的端部,定位件60与连接件5的一端相抵接,连接件5的另外一端与第一孔111的底壁相抵接,定位件60与第一孔111的内壁相固定,定位件可以是螺钉、销钉、卡簧或者其他能够实现对连接件限位的结构。
这里应当说明,第一孔和第二孔还包括在第二接口通道内的延伸部分,这部分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并不存在完整的孔壁或者可能没有孔壁,但在本实施例中仍然将其定义为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一部分。
第二连接部42与第一接口部33固定,第一连接部41伸入第二接口通道121,第一孔111的与第二接口通道121的一部分相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凹槽411的一部分相重叠。连接件5与第一凹槽411朝向安装板3侧的内壁相抵接,流体换热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70,弹性件70设置于安装板3与阀体之间,弹性件70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70的一端与安装板3相抵接,另一端与电子水阀的阀体相抵接,弹性件可以是卡簧、弹簧、橡胶圈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当连接件伸入第一孔后,弹性件进一步被压缩。通过连接件5与第一凹槽411朝向安装板3侧的内壁相抵接设置,使得阀体11与弹性件70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圆环状结构,通过设置弹性件可以对阀体起到限位作用。
连接件5包括缺口部52,缺口部52包括第一端面521,第一端面521与第一凹槽411朝向安装板3侧的内壁相配合,第一端面521与第一凹槽411朝向安装板3侧的内壁平行设置,第一端面521与第一凹槽411朝向安装板侧的内壁相抵接,相对增大连接件与转接件接触面积,同时增大了连接件与转接件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流体换热组件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导致连接件与转接件间位置移动,使得电子水阀与转接件的连接更加稳固。连接件5与第一凹槽411的底部相抵接,第一凹槽部的底部对连接件有个支撑作用,连接件限位在第一凹槽部与第一孔之间,防止连接件在阀体与转接件之间的位置移动,增加了电子水阀与转接件间连接的稳固性。
第一接口部33的壁部包括第一壁部332、第二壁部333、第一台阶部334,第一壁部332的外内周当量直径大于第二壁部333的内周当量直径,第一台阶部334的一端与第一壁部332连接,第一台阶部334的另外一端与第二壁部333连接,第一连接部41包括第三壁部412、第四壁部413、第二台阶部414,第三壁部412的外周当量直径大于第四壁部413的外周当量直径,第二台阶部414的一端与第三壁部412连接,第二台阶部414的另外一端与第四壁部413连接,第一台阶部334与第二台阶部414相距一定距离,安装板3包括第一侧部32,第一侧部32朝向电子水阀1方向,电子水阀1包括第一端部113,第一端部113朝向安装板3方向,第一端部113与弹性件70的一端相抵接,弹性件70的另外一端与第一侧部32相抵接,第一连接部41包括第二端部415,第二端部415朝向第二接口部12的底部,第二端部415与第二接口部12的底部相距一定距离,如此电子水阀与安装板相抵接,电子水阀与转接件固定的同时,电子水阀还与安装板固定,增强了电子水阀组装的稳固性,避免工作过程中电子水阀的位置移动,导致流体换热组件不能够正常工作。
第二壁部412与第二接口部12的内侧壁间隙配合,第一连接部41具有第二凹槽416,流体换热组件100还包括密封件6,密封件6至少部分置于第二凹槽416内,密封件6的一侧与第二接口部12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密封件6的另一侧与第二凹槽416的底壁紧密接触,防止电子水阀中的介质外漏。
请参考图10所示,流体换热组件100还包括限位件7,阀体11包括第一凹部113,限位件7至少部分置于第一凹部113内,安装板3包括第二凹部34,限位件7至少部分置于第二凹部34内,电子水阀与安装板限位安装,能够节省流体换热组件的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错误安装。
请参考图11所示,流体换热组件101还包括限位件7’,限位件7’自第一侧部32向电子水阀1方向凸出设置,阀体11包括第一凹部113,限位件7’至少部分置于第一凹部113内,能够节省流体换热组件的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错误安装。
请参考图12所示,流体换热组件102还包括限位件7”,限位件7”自第一端部113向安装板3方向凸出设置,安装板3包括第二凹部34,限位件7”至少部分置于第二凹部34内,能够节省流体换热组件的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错误安装。
这里应当指出,限位件也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
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包括电子水阀、板式换热器、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转接件、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一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包括第一接口通道,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固定设置,所述电子水阀包括第二接口部,所述第二接口部包括第二接口通道;
所述电子水阀包括阀体,所述第二接口部位于所述阀体,所述阀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相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所对应的内壁,所述第一孔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相重叠;
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贯通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转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口部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的一部分相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部分相重叠,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孔,并且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孔所对应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安装板侧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弹性件,至少一部分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阀体之间,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安装板侧的内壁相抵接设置,使得所述阀体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安装板侧的内壁相配合;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安装板侧的内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安装板侧的内壁相抵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相抵接;
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通道、转接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相连通且连通部位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所对应的内壁,所述连接件包括贯通孔,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伸入所述第二孔,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二孔所对应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螺钉压紧连接;或者,所述流体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孔相对远离所述第二接口通道侧的端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相抵接,所述连接件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的底壁相抵接,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孔的内壁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呈圆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壁部的外内周当量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内周当量直径,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部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壁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三壁部、第四壁部、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三壁部的外周当量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壁部的外周当量直径,所述第二台阶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壁部连接,所述第二台阶部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四壁部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距一定距离,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电子水阀方向,所述阀体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安装板方向,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部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接口部的底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的底部相距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的内侧壁紧密接触,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阀体包括第一凹部,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二凹部,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自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电子水阀方向凸出设置,所述阀体包括第一凹部,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自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安装板方向凸出设置,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二凹部,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第三接口部,所述第三接口部包括第三接口通道,所述第三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第四接口部,所述第四接口部包括第四接口通道,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子水阀,所述第二电子水阀包括第五接口部,所述第五接口部包括第五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五接口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孔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三孔道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六接口部,所述第六接口部包括第六接口通道,所述第六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设置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隔离;
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二接口通道流入转接通道、第一接口通道、第一流道,然后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三接口通道流出,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流入第四接口通道、第二流道,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流出,第一流道内的流体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二种工作状态: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流入第四接口通道、第二流道,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流出,第二流道内流体与所述第三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第三接口部,所述第三接口部包括第三接口通道,所述第三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第四接口部,所述第四接口部包括第四接口通道,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子水阀,所述第二电子水阀包括第五接口部,所述第五接口部包括第五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五接口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孔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三孔道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六接口部,所述第六接口部包括第六接口通道,所述第六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设置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隔离;
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二接口通道流入转接通道、第一接口通道、第一流道,然后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三接口通道流出,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流入第四接口通道、第二流道,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流出,第一流道内的流体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二种工作状态: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流入第四接口通道、第二流道,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流出,第二流道内流体与所述第三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第三接口部,所述第三接口部包括第三接口通道,所述第三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第四接口部,所述第四接口部包括第四接口通道,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子水阀,所述第二电子水阀包括第五接口部,所述第五接口部包括第五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五接口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孔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三孔道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六接口部,所述第六接口部包括第六接口通道,所述第六接口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设置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隔离;
所述流体换热组件至少包括以下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二接口通道流入转接通道、第一接口通道、第一流道,然后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三接口通道流出,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流入第四接口通道、第二流道,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流出,第一流道内的流体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二种工作状态: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通过第五接口通道流入第四接口通道、第二流道,第二电子水阀内的流体从第六接口通道流出,第二流道内流体与所述第三流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CN201810538197.2A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Active CN110549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8197.2A CN11054981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8197.2A CN11054981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810A CN110549810A (zh) 2019-12-10
CN110549810B true CN110549810B (zh) 2020-12-29

Family

ID=68735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8197.2A Active CN11054981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981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99628Y (zh) * 2001-04-06 2002-07-10 李正泉 销轴式接头
CN102997713A (zh) * 2011-09-19 2013-03-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换热器
CN103851938A (zh) * 2012-12-05 2014-06-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CN205064476U (zh) * 2015-10-09 2016-03-02 周兆弟 套筒式连接件
KR101755456B1 (ko) * 2015-05-06 2017-07-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CN107401940A (zh) * 2016-05-20 2017-11-28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8068581A (zh) * 2016-11-09 2018-05-2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3677B2 (en) * 2016-09-20 2019-05-2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Heat exchanger and structure for mounting external component to heat exchang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99628Y (zh) * 2001-04-06 2002-07-10 李正泉 销轴式接头
CN102997713A (zh) * 2011-09-19 2013-03-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换热器
CN103851938A (zh) * 2012-12-05 2014-06-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KR101755456B1 (ko) * 2015-05-06 2017-07-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CN205064476U (zh) * 2015-10-09 2016-03-02 周兆弟 套筒式连接件
CN107401940A (zh) * 2016-05-20 2017-11-28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8068581A (zh) * 2016-11-09 2018-05-2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810A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006090A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열 관리 조립체, 냉각 시스템, 및 전자 팽창 밸브의 제조 방법
CN110549810B (zh)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
CN110131510B (zh) 一种嵌入式可大浮动且弹簧不暴露在流道的流体连接器
CN109489313B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03003611A (zh) 具有一体回流阀的快速连接阀
CN114001180B (zh) 切换用夹管阀阀头及夹管阀阀组
CN215763449U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214197245U (zh) 一种用于液压泵的密封装置
EP4279776A1 (en) Control valve
CN114370515B (zh) 流道板结构
KR100830235B1 (ko) 밀폐형압축기의 흡입머플러
CN217583597U (zh) 一种抗老化硅胶软管
CN220016489U (zh) 一种sae快插阳接头
CN219753207U (zh) 弹性卡簧、建筑的连接组件及建筑的连接机构
CN211730062U (zh) 阀针定位套组件及流道系统
CN213982095U (zh) 按压式放水阀
CN201218636Y (zh) 橡胶平面密封式公母快速接头
CN219876164U (zh) 加热器
CN219755621U (zh) 连通过油管装置及液压设备
CN215635640U (zh) 一种快换组合接头装置
CN215111189U (zh) 一种管路件连接装置
CN219912141U (zh) 管道连接用变径卡盘
CN217502589U (zh) 一种阀结构
JP2003003926A (ja) パルセーションダンパを備えた燃料デリバリパイプ
CN217081794U (zh) 一种双自封接头及采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