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9058B -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 Google Patents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9058B
CN110549058B CN201910988075.8A CN201910988075A CN110549058B CN 110549058 B CN110549058 B CN 110549058B CN 201910988075 A CN201910988075 A CN 201910988075A CN 110549058 B CN110549058 B CN 110549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tructure
welding
chain
proximity switch
spe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80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9058A (zh
Inventor
丁林
权秀敏
王洪新
程颖
贾伟建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An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An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880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9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9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9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带式运送结构、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焊接结构、第二链式运送结构,带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和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连接,带式运送结构向第一链式运送结构运送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焊接结构在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焊接位置设置,焊接结构用于焊接在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组装完成的异性焊接件,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和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连接,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用于接收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本发明能够解决LF21铝合金异型管拼焊过程由于定位不足导致翘曲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背景技术
平板速冻器是用于速冻海产品进行保鲜的换热器。主要部件平板02由LF21铝合金异型管01拼焊而成,主要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要求先焊相邻的异型管01组件端部的焊缝e,焊后进行加工并在异形管01组件的端部安装端头和侧封板,平板02焊接完成后必须保证邻的异型管01组件彼此平整无翘曲变形。传统的手工定位焊接方法目前仍是该领域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这种方法生产效率低、定位精度差,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对于效率和精度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720913372.2公开的名为一种管件焊接装置的中国专利。虽然不是针对平板速冻器提出的,但是能够解决传统手工定位焊接方法的不足,实现多种环形管、异型管的圆周焊接或沿圆周封闭或半封闭的其他路径焊接。
另外专利号为201610490424.X公开的名为用于空间异型管路焊接的多点柔性夹持装置的中国专利。虽然也不是针对平板速冻器提出的,但是能够夹持一定外径的各式接头零件进行快速、精确的空间定位和姿态调整,并可在焊接过程中对轴向尺寸较大的弯管进行辅助支撑,以减小焊接位置处的形位误差,提高焊接质量。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分别对单个异型管或多个异型管进行夹持定位,以辅助焊接作业的进行。但是无法适用于平板速冻器重多个LF21铝合金异型管的拼焊,无法解决LF21铝合金异型管拼焊过程由于定位不足导致的翘曲变形以及由于翘曲变形导致的泄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能够解决LF21铝合金异型管拼焊过程由于定位不足导致翘曲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包括带式运送结构、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焊接结构、第二链式运送结构,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和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带式运送结构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运送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所述焊接结构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焊接位置设置,所述焊接结构用于焊接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和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用于接收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和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反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和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相同。
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设置有导向挡板和直线气缸,所述导向挡板用于定位并校正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以垂直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在所述导向挡板朝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直线气缸在所述导向挡板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所述直线气缸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直线气缸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直线气缸启动并推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沿所述导向挡板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挡板由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一侧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导向挡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垂直,所述导向挡板在所述运送带本体的上方设置,异形焊接件的高度设置为h0,所述导向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运送带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h1,h1<h0。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二驱动辊、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从动辊和第一链板本体,所述第二驱动辊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辊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辊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辊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板本体依次缠绕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设置,所述进料通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设置,异形焊接件的宽度设置为d0,所述进料通道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开口的宽度设置为d1,所述进料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的开口的宽度设置为d2,d0=d2<d1。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链板本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链板本体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设置为d3,d0=d3,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部分向上突起形成,异形焊接件的凹槽的深度设置为h2,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设置为h3,h3≤h2,异形焊接件的凹槽的宽度设置为d4,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设置为d5,d4=d5,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三部分由所述第一部分向上突起形成,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小于待组装异形焊接件的高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相对所述进料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所述进料通道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相对所述第一链板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进料通道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高出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以驱动多个所述第一链板本体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依次对齐并通过所述进料通道,以接收待焊接的异形焊接件。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在所述焊接位置的下游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所述第三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设置,所述第三接近开关高出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所述第三接近开关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焊接结构,所述第三接近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链板本体依次对齐并通过所述焊接结构,以完成对待焊接的异形焊接件的焊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设置有第四接近开关,所述第四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设置,所述第四接近开关高出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所述第四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四接近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链板本体持续移动向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运送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包括第三安装支架、第三从动辊和第二链板本体,所述第三从动辊在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三从动辊和所述第三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板本体依次缠绕通过两个所述第三从动辊。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具有以下优点:
带式运送结构用于向第一链式运送结构运送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放置在带式运送结构即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带式运送结构驱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定向移动,且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和带式运送结构之间相对静止,能够提高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在运送过程的运送精度和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的完整性。
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用于接收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以完成组装,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在移动的同时接收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并完成组装,在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作用下,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彼此紧密连接,能够有效提高焊缝的焊接质量。
第一链式运送结构驱动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经过焊接结构完成焊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在组装的同时移动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将组装和移动两步工序结合在一起,有效的降低了组装、移动和焊接的工序时间,大幅提高了焊接效率。通过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固定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定向移动,能够有效避免移动过程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由于缺少固定装置而导致的松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运送的完整性。
第一链板采用了三种移动模式。在第一种移动模式下,第一链板依次对齐并通过进料通道,以便于和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依次对正,从而快速准确的完成和第一链板本体的定位过程;在第二种移动模式下,第一链板依次对齐并通过焊接结构,以便于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和焊接结构对齐,从而快速准确的完成焊接过程;在第三中移动模式下,第一链板连续移动,以便于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快速离开第一链式输送结构,从而快速稳定的完成焊接完成的异性焊接的卸料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平板速冻器中异形焊接件的主视图;
图2是平板速冻器中异形焊接件的俯视图;
图3是平板速冻器中平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待机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工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板运送结构在进料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板运送结构在卸料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板运送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板运送结构在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在进料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在焊接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在卸料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在主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图14中第二接近开关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4中第三接近开关的放大图;
图18是图14中第四接近开关的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部分电路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链板本体在主视方向的半剖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链板本体的右视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包括带式运送结构1、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焊接结构3、第二链式运送结构4,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卸料端和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运送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所述焊接结构3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焊接位置f设置,所述焊接结构3用于焊接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卸料端和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4用于接收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运送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和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运送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反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运送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和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4的运送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相同。
带式运送结构1用于向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运送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放置在带式运送结构1即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带式运送结构1驱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定向移动,且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和带式运送结构1之间相对静止,能够提高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在运送过程的运送精度和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的完整性。
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用于接收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以完成组装,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在移动的同时接收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并完成组装,在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作用下,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彼此紧密连接,能够有效提高焊缝的焊接质量。
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驱动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经过焊接结构3完成焊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在组装的同时移动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将组装和移动两步工序结合在一起,有效的降低了组装、移动和焊接的工序时间,大幅提高了焊接效率。通过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固定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定向移动,能够有效避免移动过程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由于缺少固定装置而导致的松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运送的完整性。
如图6至图10所示,为了实现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的持续定向稳定运送,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包括第一安装支架101、第一驱动辊104、第一驱动电机105、第一从动辊102和运送带本体103,所述第一驱动辊104在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卸料端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辊104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5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5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辊104的辊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辊102在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一从动辊102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1转动连接,所述运送带本体103依次缠绕通过第一驱动辊104的辊筒和第一从动辊102的辊筒。
为了实现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由带式运送结构1向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精准顺畅转运,在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卸料端设置有导向挡板109和直线气缸106,所述导向挡板109用于定位并校正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以垂直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运送方向。
由于采用带式运送结构1来解放操作人员的压力,操作人员在带式运送结构1的进料端放置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过程,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和带式运送结构1的运送方向会出现一定角度的倾斜,并且倾斜的角度不定,因此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到达带式运送结构1的卸料端需要进行校正以对正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进料通道204。
在所述导向挡板109朝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108,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08的感应端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进料端设置,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过程到达带式运送结构1的卸料端后,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会逐渐靠近并贴紧导向挡板109,当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和第一接近开关108的感应端到达动作距离时第一接近开关108触发。
所述直线气缸106在所述导向挡板109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所述直线气缸106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1固定连接,所述直线气缸106的输出端107朝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设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08和所述直线气缸106电连接,在第一接近开关108触发后,第一接近开关108控制所述直线气缸106启动完成连贯动作,直线气缸106由初始位置(完全收缩)运动至最大行程位置再回到初始位置,以推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沿所述导向挡板109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移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挡板109由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1的一侧向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1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导向挡板109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运送方向垂直。从而实现对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的校正,以保证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和第一链式输送结构对正且保持垂直。
所述导向挡板109在所述运送带本体103的上方设置,异形焊接件的高度设置为h0,所述导向挡板109的下表面和所述运送带本体10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h1,h1<h0,导向挡板109的下表面和所述运送带本体10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异形焊接件的高度,以保证导向挡板109能够挡住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并实现导向作用。
直线气缸106的最大行程设置为和带式运送结构1的宽度相同,从而保证直线气缸106启动后运行至最大行程位置能够完全将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完全推出带式运送结构1并完全推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
如图11至图15所示,为了实现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的持续定向稳定运送,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包括第二安装支架201、第二驱动辊202、第二驱动电机209、第二从动辊205和第一链板本体203,所述第二驱动辊202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卸料端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辊202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9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9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辊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辊205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辊205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依次缠绕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辊202和所述第二从动辊205。
为了配合实现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由带式运送结构1向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精准顺畅转运,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通道204,所述进料通道204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1的一侧设置,所述进料通道204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1,所述进料通道204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设置,所述进料通道204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设置,异形焊接件的宽度设置为d0,所述进料通道204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开口的宽度设置为d1,所述进料通道204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的开口的宽度设置为d2,d0=d2<d1,进料通道204设置为喇叭状,开口较大的一侧朝向带式运送结构1设置,以便于引导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进入。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第一链板本体203在静止不动时都应当和进料通道204对齐设置,即第一链板本体203的初始位置调试为和进料通道204对齐。
如图16至图19所示,为了控制第一链板本体203精确移动并依次装载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相对所述进料通道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206,所述进料通道204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206相对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206的感应端朝向所述进料通道204设置,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通过进料通道204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后,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会逐渐靠近并贴紧第三部分2033,当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和接近开关的感应端到达动作距离时第二接近开关206触发。所述第二接近开关206高出所述第三部分2033设置,以便于第二接近开关206能够感应到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
所述第二接近开关206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9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206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9转动,第二驱动电机209采用步进电机,第二驱动电机209的转动方式设置为每次转动设定的角度α,通过调试设定的角度α满足要求为:第二驱动电机209每转动一次角度α第一链板本体203的移动距离为d3。
可以理解的,在第二接近开关206触发后,第二驱动电机209只转动一次设定的角度α,第一链板本体203只移动d3距离,第一链板本体203刚好通过并对准进料通道204,以驱动多个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运送方向依次对齐并通过所述进料通道204,从而依次接收待焊接的异形焊接件。
为了依次驱动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移动并依次进行焊接,沿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运送方向,在所述焊接位置的下游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207。在本实施例中,焊接位置设置在进料通道204的下游,以本实施例中产品为例,产品由五个异形焊接件组成,则焊接位置和进料通道204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d0。
可以理解的,五个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依次通过进料通道204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在五个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依次完成组装后,第一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a正好经过焊接位置,而第二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b正好到达焊接位置。
在上述过程,由于本成品由五个异形焊接件组成,因此在同一批次操作过程,操作人员在带式运送结构1放置的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也只有五个。在到达上述位置后,第二接近开关206不再检测到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继而第二接近开关206不再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09。
相应的,第二驱动电机209由第三接近开关207进行控制。所述第三接近开关207的感应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设置,所述第三接近开关207高出所述第三部分2033设置,以便于检测到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所述第三接近开关207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9和所述焊接结构3。
第三接近开关207在检测到第一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a后,控制焊接结构3焊接第一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a和第二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b之间的焊缝,通过时间t后完成焊接过程。
同时第三接近开关207通过延时电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09,以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09在等待时间t后焊接完成后转动角度α,使得焊接结构3能够继续焊接第二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b和第三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c之间的焊缝,直至完成全部五个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之间的焊缝。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延时电路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09在时间t后转动角度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具体工况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和调试的。其中,焊接结构3采用焊接机械臂,焊接机械臂在接收到第三接近开关207的信号后,能够根据事先设置完成的指令完成相应的焊接动作,以在时间t内完成对焊缝e的焊接。
为了快速对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进行卸料,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卸料端设置有第四接近开关208,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接近开关208的位置和焊接位置之间的距离设置为6d0。在第五个进入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d离开焊接位置后,第一个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a刚好移动到第四接近开关208位置,触发第四接近开关208。此时第三接近开关207不再检测到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第二驱动电机209完全由第四接近快关控制。
所述第四接近开关208的感应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设置,所述第四接近开关208高出所述第三部分2033设置,所述第四接近开关208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9电连接,所述第四接近开关208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9转动。可以理解的,第四接近开关208和第二接近开关206的工作原理相同,有与第四接近开关208能够不断的检测到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因此第四接近开关208不断触发并不断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09转动角度α,从而驱动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持续移动向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4运送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
如图20和21所示,为了实现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的精准定位和稳定运送,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包括第一部分2031、第二部分2032和第三部分2033,相邻的所述第一链板本体203的所述第一部分2031通过铰链2034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031的宽度设置为d3,d0=d3,能够在组装异形焊接件过程保证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紧密接触,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既不会因为距离过远而导致缝隙过大无法焊接,也不会因为距离不足而导致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相互推挤而脱离第一链板本体203。
所述第二部分2032由所述第一部分2031向上突起形成,异形焊接件的凹槽010的深度设置为h2,所述第二部分2032相对所述第一部分2031的高度设置为h3,h3≤h2,第二部分2032的相对高度不大于异形焊接件的凹槽010设置,以确保异形焊接件和第一链板本体203接触过程,异形焊接件能够和第一链板本体203的上表面紧密接触,进而保证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的上表面保持齐平。
相应的,异形焊接件的凹槽010的宽度设置为d4,所述第二部分2032的宽度设置为d5,d4=d5,能够在组装异形焊接件过程保证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紧密接触,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既不会因为距离过远而导致缝隙过大无法焊接,也不会因为距离不足而导致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相互推挤而脱离第一链板本体203。
所述第三部分2033在所述第一部分2031背离所述带式运送结构1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三部分2033由所述第一部分2031向上突起形成,所述第三部分2033相对所述第一部分2031的高度小于待组装异形焊接件的高度。第三部分2033用于在垂直第一链式运送结构2的运送方向对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进行定位,从而保证相邻的两个异形焊接件的端部保持齐平。
如图22所示,第二链式运送结构4包括第三安装支架401、第三从动辊402和第二链板本体403,所述第三从动辊402在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4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三从动辊402和所述第三安装支架4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板本体403依次缠绕通过两个所述第三从动辊40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运送结构、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焊接结构、第二链式运送结构,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和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带式运送结构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运送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所述焊接结构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焊接位置设置,所述焊接结构用于焊接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组装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和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用于接收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和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反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和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二驱动辊、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从动辊和第一链板本体,所述第二驱动辊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辊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辊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辊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板本体依次缠绕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设置,所述进料通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设置,异形焊接件的宽度设置为d0,所述进料通道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开口的宽度设置为d1,所述进料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的开口的宽度设置为d2,d0=d2<d1,所述第一链板本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链板本体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设置为d3,d0=d3,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部分向上突起形成,异形焊接件的凹槽的深度设置为h2,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设置为h3,h3≤h2,异形焊接件的凹槽的宽度设置为d4,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设置为d5,d4=d5,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三部分由所述第一部分向上突起形成,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小于异形焊接件的高度,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相对所述进料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所述进料通道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相对所述第一链板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进料通道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高出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以驱动多个所述第一链板本体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依次对齐并通过所述进料通道,以接收待焊接的异形焊接件,沿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在所述焊接位置的下游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所述第三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设置,所述第三接近开关高出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所述第三接近开关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焊接结构,所述第三接近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链板本体依次对齐并通过所述焊接结构,以完成对待焊接的异形焊接件的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设置有导向挡板和直线气缸,所述导向挡板用于定位并校正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以垂直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在所述导向挡板朝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直线气缸在所述导向挡板朝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所述直线气缸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直线气缸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直线气缸启动并推动待组装的异形焊接件沿所述导向挡板向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挡板由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一侧向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导向挡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带式运送结构的运送方向垂直,所述导向挡板在运送带本体的上方设置,异形焊接件的高度设置为h0,所述导向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运送带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h1,h1<h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链式运送结构的卸料端设置有第四接近开关,所述第四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朝向所述第一链板本体设置,所述第四接近开关高出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所述第四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四接近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链板本体持续移动,向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运送焊接完成的异形焊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包括第三安装支架、第三从动辊和第二链板本体,所述第三从动辊在所述第二链式运送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三从动辊和所述第三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板本体依次缠绕通过两个所述第三从动辊。
CN201910988075.8A 2019-10-17 2019-10-17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Active CN110549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8075.8A CN110549058B (zh) 2019-10-17 2019-10-17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8075.8A CN110549058B (zh) 2019-10-17 2019-10-17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058A CN110549058A (zh) 2019-12-10
CN110549058B true CN110549058B (zh) 2021-04-09

Family

ID=68743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8075.8A Active CN110549058B (zh) 2019-10-17 2019-10-17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9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2632B (zh) * 2022-09-08 2023-05-30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不锈钢超薄翅片与薄板焊接的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3433A1 (de) * 1996-06-12 1997-12-18 Saechsische Werkzeug Und Sonde Be- und Entladegerät für Maschinentische von Tafeln und Bögen schneidenden Maschinen
JP2001105182A (ja) * 1999-10-12 2001-04-17 Amada Co Ltd 熱切断加工機における板材搬入搬出装置
CN1919528A (zh) * 2006-09-07 2007-02-28 大连宝通工业控制有限公司 履带式永磁激光拼焊钢板定位夹紧输送机
CN204006287U (zh) * 2014-04-24 2014-12-10 王东成 一种暖气片
CN10435512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换热器芯体码垛用自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07694A (zh) * 2015-06-25 2015-09-16 中机西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板式制冰换热器用激光焊接装置
CN106141532A (zh) * 2015-04-20 2016-11-23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传热板对边缝全焊封边线
CN106241254A (zh) * 2016-08-31 2016-12-21 无锡市光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型钢拼焊生产线的自动插料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3433A1 (de) * 1996-06-12 1997-12-18 Saechsische Werkzeug Und Sonde Be- und Entladegerät für Maschinentische von Tafeln und Bögen schneidenden Maschinen
JP2001105182A (ja) * 1999-10-12 2001-04-17 Amada Co Ltd 熱切断加工機における板材搬入搬出装置
CN1919528A (zh) * 2006-09-07 2007-02-28 大连宝通工业控制有限公司 履带式永磁激光拼焊钢板定位夹紧输送机
CN204006287U (zh) * 2014-04-24 2014-12-10 王东成 一种暖气片
CN10435512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换热器芯体码垛用自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41532A (zh) * 2015-04-20 2016-11-23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传热板对边缝全焊封边线
CN104907694A (zh) * 2015-06-25 2015-09-16 中机西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板式制冰换热器用激光焊接装置
CN106241254A (zh) * 2016-08-31 2016-12-21 无锡市光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型钢拼焊生产线的自动插料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058A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7817B (zh) 具有自动翻转功能的生产线
US8215004B2 (en) Fabrication line
CN110549058B (zh) 异形焊接件用全向定位焊接机
CN113996895B (zh) 一种h型钢自动生产流水线及方法
CN113664401A (zh) 一种钢拱架生产线
CN111229896B (zh) 一种轴流风机的故障检测风筒翻边设备
CN117001256B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装置
CN113399921A (zh) 一种腹杆圆盘上料焊接装置
CN218363265U (zh) 一种钢管自动焊接成型装置
JP3067733B2 (ja) 溶接装置
CN210231882U (zh) 一种九折型材机柜柔性焊接系统
CN216780733U (zh) 牛腿焊接生产线
CN110548994B (zh) 一种激光拼焊设备及方法
CN110064826B (zh) 一种九折型材机柜柔性焊接系统及其焊接方法
US4279584A (en) Automatic flash remo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90134697A1 (en) Barrel tank seam welder system
CN110697375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翻转装置
CN205254385U (zh) 一种链传动安装板总成的自动装配生产系统的焊接机构
CN211337566U (zh) 一种装配式的通用皮带输送机结构
CN113305457B (zh) 一种利用机器人cmt和fsw技术焊接电池托盘的方法
CN215698823U (zh) 一种利用机器人cmt和fsw技术焊接电池托盘的装置
CN213497657U (zh) 一种角钢切割装置
CN116117326B (zh) 一种用于连接长直管道与法兰的激光对称焊接装置
CN215747244U (zh) 一种钢拱架生产线
CN111015071B (zh) 一种改进型自动焊接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