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7527B -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7527B
CN110537527B CN201910929631.4A CN201910929631A CN110537527B CN 110537527 B CN110537527 B CN 110537527B CN 201910929631 A CN201910929631 A CN 201910929631A CN 110537527 B CN110537527 B CN 110537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guide rail
inchworm
bin
cros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96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7527A (zh
Inventor
马旭
陈李林
周毓青
梁周瑞
高德平
高水练
尤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296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7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7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7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机构,所述饲养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左右横杆中部架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框架前后横杆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多根第二横杆,且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形成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导轨槽,所述框体左右板块内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相配合的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第一导轨槽两两之间均插设有第一分隔板;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的提高尺蠖幼虫的饲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茶园尺蠖类害虫种类很多,灰茶尺蠖 Ectropis grisescensWarren与茶尺蠖 Ectropis oblique Prout均是中国茶园尺蠖类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害虫。灰茶尺蠖与茶尺蠖均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以茶树为寄主植物,是茶园中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都极为相似的2个近缘种,导致生产上长期以来将两个物种作为同一物种茶尺蠖来进行防治,并未对二者加以区分。尺蠖幼虫腹足2对,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俗成造桥虫、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具拟态和保护色。由于灰茶尺蠖与茶尺蠖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易暴发成灾。茶尺蠖与灰茶尺蠖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在我国各产茶省份均有分布。两种幼虫取食叶片和新梢,是极具破坏性的害虫,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与产量。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事指导“2019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列为我国四大茶区重点防治的茶树害虫(http://www.moa.gov.cn)。
灰茶尺蠖与茶尺蠖属于完全变态类型昆虫,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一年可发生5~6代,以蛹在根际约1寸土表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羽化产卵,第1代于4月初或中下旬发生,严重危害春茶;2、3代分别于6月和7月上中旬盛发,严重危害夏茶,第2代后开始发生世代重叠;以后发生可危害秋茶。1~2代发生较整齐,有明显发虫中心,3代后世代重叠明显,4代发生量大,是全年危害最严重的一代。生长周期约为一个月,基本可达到每月1代,尤以第3~5代为害猖獗,9月下旬老龄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成虫成堆产卵于茶树枝条、茎干裂缝和枯枝落叶间,每雌平均产卵量为200粒左右,最多者可达500粒以上。幼虫有4~5个虫龄,其中1~2龄幼虫取食幼嫩芽叶,呈网状半透明膜斑,后期3~5龄取食后为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3龄后取食量猛增,咀食茶树芽叶可导致茶丛光秃,严重时可致茶叶减产60%以上。由于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世代重叠,易暴发成灾,其中又以夏、秋茶危害最重。大爆发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使枝梗光秃,状如火烧,毁产绝收。尺蠖为害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严重时导致树势衰退,三四茶难于采摘,使茶树耐寒力减弱,低温易受冻害,短期内难以恢复。
目前化学农药仍然是茶园防治尺蠖的有效手段,在尺蠖重发生区茶园每年对其防治4~10余次。在高发期,茶农通常采用提高施药浓度、增加施药次数、使用高毒农药等方法来防治,结果不仅不能有效控制尺蠖的发生,还杀死大量天敌,破坏茶园的生态平衡,造成害虫再猖獗,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尺蠖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农药残留污染水土资源、威胁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问题,所以科学合理防治尺蠖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开展尺蠖生物学、生态学、遗传进化等研究,在实验室内进行人工饲养,大量提供符合科研所需的尺蠖虫源。由于尺蠖幼虫饲料配制较为困难,一般采摘新鲜茶梢或新鲜茶叶进行饲养,但新鲜茶梢或新鲜茶叶在罐子内不容易保鲜,一般1~2天就会萎蔫,影响尺蠖幼虫食用。要经常更换新的茶梢或茶叶,造成茶梢或茶叶没有取食干净的浪费,且采茶梢、采茶叶和换茶梢、换茶叶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尺蠖幼虫的饲养效率,提高茶梢的保鲜性和利用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机构,所述饲养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左右横杆中部架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框架前后横杆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多根第二横杆,且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形成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导轨槽,所述框体左右板块内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相配合的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第一导轨槽两两之间均插设有第一分隔板;所述框体的前后板块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相配合的第三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和第三导轨槽之间插设有第二分隔板,使得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框体分隔成多个单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空间,所述开口与所述饲养空间一一对应,所述开口上设置有茶梢放置板,所述茶梢放置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茶梢的孔洞,所述孔洞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孔洞的盖板,所述盖板内周侧设置有用于密封茶梢枝条的橡胶圈,所述框体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一竖杆;所述框体下方设置有为茶梢提供营养的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储存仓,所述储存仓上四角均设置有与所述竖杆相配合的插入孔,所述储存仓内设置有第三分隔板和与所述第三分隔板横向设置的多个第四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和多个第四分隔板将所述储存仓分隔成多个储存分仓,且所述储存分仓与所述饲养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储存分仓下方均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第一手动阀;所述储存仓左方设置有一营养液储存罐,所述营养液储存罐上设置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与一抽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与一U形总管连接,所述储存分仓上均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经连接管与所述U形总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使用者手动开启所述连接管的第二手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仓下方四角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储存仓的支撑柱。
进一步的,左侧两支撑柱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右侧两支撑柱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架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出水口排出的营养液的废液仓,所述废液仓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一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嵌入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以利于废液仓可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前后移动;所述废液仓正面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废液仓前后移动的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下方连接设置有第一出水管,右侧两支撑柱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出水管,以利于将储存仓中的废弃营养液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上设置有防止尺蠖幼虫跑出所述框体外的罩体,所述框体上面四角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罩体的第二立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尺蠖幼虫饲养装置进行更好的操作和使用。
所述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新鲜茶梢插入最左侧饲养空间的茶梢放置板上,工作人员手动开启最左侧储存分仓的第二手动阀;
步骤S2、开启抽水泵,抽水泵经第一抽水管将营养液储存罐中的营养液抽出,再由第二抽水管输送至U形总管内,U形总管经连接管将营养液输送至最左侧的储存分仓内;
步骤S3、将尺蠖幼虫放入最左侧饲养空间内;
步骤S4、当尺蠖幼虫将最左侧饲养空间内的茶梢食用完后,将新鲜茶梢插入与最左侧饲养空间相邻的饲养空间的茶梢放置板上,手动开启第二饲养空间对应储存分仓的第二手动阀,开启抽水泵,将营养液输送至第二储存分仓内,使得茶梢枝条浸泡在营养液内;
步骤S5、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最左侧饲养空间和相邻饲养空间之间的第二分隔板,推动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使得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接触第二茶梢放置板,尺蠖幼虫接触到新鲜茶梢会移动至新鲜茶梢上,尺蠖幼虫移动过后,工作人员将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推回至起始位置,将第二分隔板插入,使得尺蠖幼虫在第二饲养空间内食用新鲜茶梢。
进一步的,通过相邻两饲养空间进行新鲜茶梢的更换,重复步骤S1至S5,直至尺蠖幼虫化蛹。
进一步的,步骤S5后还包括第二分隔板插入后,工作人员再往最左侧饲养空间内放置新鲜茶梢,放入新一批的尺蠖幼虫,第二饲养空间内的尺蠖幼虫食用结束后,将尺蠖幼虫移动至第三饲养空间内,然后将新的尺蠖幼虫移动至第二饲养空间,依次循环,形成流水线形式的培育尺蠖幼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当工作人员在一个饲养空间内更换了两至三次茶梢时,开启对应的第一手动阀,经出水口将饲养空间内废弃的营养液排出,再次由营养液储存罐中将新鲜的营养液输送至对应的储存分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装置中加入了饲养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尺蠖幼虫的饲养效率,提高了尺蠖幼虫的取食率,尤其是1~2龄的尺蠖幼虫的取食率,使得茶梢利用率可达50%~90%;本发明在装置中加入了供液机构,使得通过营养液的作用可保持新鲜茶梢的活性,保持新鲜茶梢的保鲜度,更好的提高茶梢的利用率;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饲养效果好,既节省了茶梢,又节约了时间,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饲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供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第一实施例: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包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机构1,所述饲养机构1包括框体11,所述框体11内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框架12,所述第一框架12左右横杆中部架设有第一横杆13,所述第一框架12前后横杆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多根第二横杆14,且所述第一横杆13和第二横杆14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13和第二横杆14之间形成多个开口2;所述第一横杆13与所述第二横杆14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第一立柱15,所述第一立柱15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导轨槽16,所述框体11左右板块内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16相配合的第二导轨槽17,所述第一导轨槽16和第二导轨槽17、第一导轨槽16两两之间均插设有第一分隔板18;所述框体11的前后板块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16相配合的第三导轨槽19,所述第一导轨槽16和第三导轨槽19之间插设有第二分隔板3,使得第一分隔板18和第二分隔板3将框体11分隔成多个单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空间31,使得可将尺蠖幼虫放入饲养空间31内进行饲养,所述开口2与所述饲养空间31一一对应,所述开口2上设置有茶梢放置板21,所述茶梢放置板21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茶梢的孔洞22,所述孔洞22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孔洞的盖板(未图示),所述盖板内周侧设置有用于密封茶梢枝条的橡胶圈(未图示),使得新鲜茶梢能够插入孔洞22内固定,茶梢枝条延伸至孔洞22下方,未插入茶梢的孔洞通过盖板和橡胶圈对其密封,橡胶圈设置于盖板和茶梢枝条接触地方,使得盖板和茶梢枝条之间没有空隙或缝隙,避免由于茶梢枝条粗细不一致,若茶梢枝条和盖板之间有缝隙,尺蠖可能会从缝隙丢落到营养液中,从而被营养液淹死掉;所述框体11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一竖杆23;所述框体11下方设置有为茶梢提供营养的供液机构4,所述供液机构4包括储存仓5,储存仓5内储存有为所述茶梢放置板21上的茶梢提供营养的营养液,所述储存仓5上四角均设置有与所述竖杆23相配合的插入孔51,使得竖杆23可插入插入孔51内进行固定;所述储存仓5内设置有第三分隔板52和与所述第三分隔板52横向设置的多个第四分隔板53,所述第三分隔板52和多个第四分隔板53将所述储存仓5分隔成多个储存分仓54,使得营养液可储存在储存分仓54内,且所述储存分仓54与所述饲养空间31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新鲜茶梢可延伸至储存分仓54内,浸泡在营养液内,以此来保持新鲜茶梢的活性;所述储存分仓54下方均设置有一出水口55,所述出水口55上设置有第一手动阀(未图示),开启第一手动阀,能够将对应储存分仓54内的废弃营养液排出;所述储存仓5左方设置有一营养液储存罐6,所述营养液储存罐6上设置有第一抽水管61,所述第一抽水管61与一抽水泵62的进口连接,所述抽水泵62的出口连接有第二抽水管63,所述第二抽水管63与一U形总管64连接,所述储存分仓54上均开设有进水口56,所述进水口56经连接管57与所述U形总管64连接,所述连接管57上设置有使用者手动开启所述连接管57的第二手动阀58,使得工作人员开启对应储存分仓54连接管57的第二手动阀58,就可通过抽水泵62经U形总管64将营养液储存罐6内的营养液输送给各个储存分仓54。
本发明中将茶梢插入茶梢放置板21的孔洞22后,孔洞22其余的空隙用棉花或其他密封方式将孔洞22进行密封,以免尺蠖幼虫从孔洞22空隙处掉落。
本发明还可在每个储存分仓54内放入一块棉花进行吸水,这样可以避免茶梢枝条在储存分仓54内的湿度过高,更好的为新鲜茶梢保持活性。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储存仓5下方四角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储存仓5的支撑柱7。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左侧两支撑柱7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未图示),右侧两支撑柱7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71,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71之间架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出水口55排出的营养液的废液仓72,所述废液仓72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一导向轮(未图示),所述导向轮嵌入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71内,以利于废液仓72可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71内前后移动;所述废液仓72正面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废液仓72前后移动的把手73。使得储存分仓55可打开出水口55将营养废液倒入废液仓72内,操作完毕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把手73将废液仓72拉出,将营养液倒掉;之后再将废液仓72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71的作用,推送至出水口55的正下方,继续接收出水口55排出的营养废液。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第二实施例:所述出水口55下方连接设置有第一出水管8,右侧两支撑柱7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出水管81,所述第一出水管8与所述第二出水管81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81上设置有第三出水管82,以利于将储存仓5中的废弃营养液排出。使得一饲养空间31内的茶梢更换了两至三次时,工作人员可手动开启该饲养空间31下方对应储存分仓54的出水口55,将储存分仓54内的营养废液输出至第一出水管8内,再由第三出水管82将营养废液输送至外部。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11上设置有防止尺蠖幼虫跑出所述框体11外的罩体9,所述框体11上面四角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罩体9的第二立柱91。
所述尺蠖幼虫饲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新鲜茶梢插入最左侧饲养空间的茶梢放置板上,工作人员手动开启最左侧储存分仓的第二手动阀;
步骤S2、开启抽水泵,抽水泵经第一抽水管将营养液储存罐中的营养液抽出,再由第二抽水管输送至U形总管内,U形总管经连接管将营养液输送至最左侧的储存分仓内;使得茶梢枝条浸泡在营养液内,为新鲜茶梢提供保鲜作用;
步骤S3、将尺蠖幼虫放入最左侧饲养空间内;尺蠖幼虫就可以食用饲养空间内的新鲜茶梢;
步骤S4、当尺蠖幼虫将最左侧饲养空间内的茶梢食用完后,将新鲜茶梢插入与最左侧饲养空间相邻的饲养空间的茶梢放置板上,手动开启第二饲养空间对应储存分仓的第二手动阀,开启抽水泵,将营养液输送至第二储存分仓内,使得茶梢枝条浸泡在营养液内;
步骤S5、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最左侧饲养空间和相邻饲养空间之间的第二分隔板,推动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使得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接触第二茶梢放置板,尺蠖幼虫接触到新鲜茶梢会移动至新鲜茶梢上,尺蠖幼虫移动过后,工作人员将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推回至起始位置,将第二分隔板插入,使得尺蠖幼虫在第二饲养空间内食用新鲜茶梢。
通过相邻两饲养空间进行新鲜茶梢的更换,重复步骤S1至S5,直至尺蠖幼虫化蛹。相邻两饲养空间不断对新鲜茶梢进行更换,使得尺蠖幼虫可在相邻两饲养空间内不断更换食用新鲜茶梢,直至尺蠖幼虫化蛹。
步骤S5后还包括第二分隔板插入后,工作人员再往最左侧饲养空间内放置新鲜茶梢,放入新一批的尺蠖幼虫,第二饲养空间内的尺蠖幼虫食用结束后,将尺蠖幼虫移动至第三饲养空间内,然后将新的尺蠖幼虫移动至第二饲养空间,依次循环,形成流水线形式的培育尺蠖幼虫。
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当工作人员在一个饲养空间内更换了两至三次茶梢时,开启对应的第一手动阀,经出水口将饲养空间内废弃的营养液排出,再次由营养液储存罐中将新鲜的营养液输送至对应的储存分仓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抽水泵的电路控制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机构,所述饲养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左右横杆中部架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框架前后横杆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多根第二横杆,且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形成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导轨槽,所述框体左右板块内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相配合的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第一导轨槽两两之间均插设有第一分隔板;所述框体的前后板块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相配合的第三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和第三导轨槽之间插设有第二分隔板,使得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框体分隔成多个单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空间,所述开口与所述饲养空间一一对应,所述开口上设置有茶梢放置板,所述茶梢放置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茶梢的孔洞,所述孔洞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孔洞的盖板,所述盖板内周侧设置有用于密封茶梢枝条的橡胶圈,所述框体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一竖杆;所述框体下方设置有为茶梢提供营养的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储存仓,所述储存仓上四角均设置有与所述竖杆相配合的插入孔,所述储存仓内设置有第三分隔板和与所述第三分隔板横向设置的多个第四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和多个第四分隔板将所述储存仓分隔成多个储存分仓,且所述储存分仓与所述饲养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储存分仓下方均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第一手动阀;所述储存仓左方设置有一营养液储存罐,所述营养液储存罐上设置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与一抽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与一U形总管连接,所述储存分仓上均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经连接管与所述U形总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使用者手动开启所述连接管的第二手动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仓下方四角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储存仓的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两支撑柱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轨,右侧两支撑柱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架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出水口排出的营养液的废液仓,所述废液仓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一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嵌入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以利于废液仓可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前后移动;所述废液仓正面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废液仓前后移动的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下方连接设置有第一出水管,右侧两支撑柱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出水管,以利于将储存仓中的废弃营养液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设置有防止尺蠖跑出所述框体外的罩体,所述框体上面四角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罩体的第二立柱。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新鲜茶梢插入最左侧饲养空间的茶梢放置板上,工作人员手动开启最左侧储存分仓的第二手动阀;
步骤S2、开启抽水泵,抽水泵经第一抽水管将营养液储存罐中的营养液抽出,再由第二抽水管输送至U形总管内,U形总管经连接管将营养液输送至最左侧的储存分仓内;
步骤S3、将尺蠖幼虫放入最左侧饲养空间内;
步骤S4、当尺蠖幼虫将最左侧饲养空间内的茶梢食用完后,将新鲜茶梢插入与最左侧饲养空间相邻的饲养空间的茶梢放置板上,手动开启第二饲养空间对应储存分仓的第二手动阀,开启抽水泵,将营养液输送至第二储存分仓内,使得茶梢枝条浸泡在营养液内;
步骤S5、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最左侧饲养空间和相邻饲养空间之间的第二分隔板,推动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使得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接触第二茶梢放置板,尺蠖幼虫接触到新鲜茶梢会移动至新鲜茶梢上,尺蠖幼虫移动过后,工作人员将最左侧的茶梢放置板推回至起始位置,将第二分隔板插入,使得尺蠖幼虫在第二饲养空间内食用新鲜茶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相邻两饲养空间进行新鲜茶梢的更换,重复步骤S1至S5,直至尺蠖幼虫化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后还包括第二分隔板插入后,工作人员再往最左侧饲养空间内放置新鲜茶梢,放入新一批的尺蠖幼虫,第二饲养空间内的尺蠖幼虫食用结束后,将尺蠖幼虫移动至第三饲养空间内,然后将新的尺蠖幼虫移动至第二饲养空间,依次循环,形成流水线形式的培育尺蠖幼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当工作人员在一个饲养空间内更换了两至三次茶梢时,开启对应的第一手动阀,经出水口将饲养空间内废弃的营养液排出,再次由营养液储存罐中将新鲜的营养液输送至对应的储存分仓内。
CN201910929631.4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537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9631.4A CN110537527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9631.4A CN110537527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7527A CN110537527A (zh) 2019-12-06
CN110537527B true CN110537527B (zh) 2023-05-12

Family

ID=68714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9631.4A Active CN110537527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752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3949A1 (ja) * 2010-11-29 2012-06-07 株式会社Bbbジャパン 有機肥料製造方法
CN203152280U (zh) * 2013-03-22 2013-08-28 贵州大学 产茶昆虫的饲养装置
CN204443733U (zh) * 2015-02-02 2015-07-08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草蛉幼虫饲料定量添加器
CN105850896A (zh) * 2016-05-05 2016-08-17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和养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9521B2 (en) * 2016-10-05 2020-09-22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Automated mass rearing system for insect larva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3949A1 (ja) * 2010-11-29 2012-06-07 株式会社Bbbジャパン 有機肥料製造方法
CN203152280U (zh) * 2013-03-22 2013-08-28 贵州大学 产茶昆虫的饲养装置
CN204443733U (zh) * 2015-02-02 2015-07-08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草蛉幼虫饲料定量添加器
CN105850896A (zh) * 2016-05-05 2016-08-17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和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7527A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918B (zh) 稻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1569297B (zh) 中华甲虫蒲螨的繁育方法和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10537526B (zh) 一种尺蠖幼虫及其寄生蜂饲养实验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970541B (zh) 一种稻田虾鳖鱼鸭的综合生态种植养殖方法
CN103155906A (zh) 食蚜瘿蚊批量繁殖工艺及应用技术
CN105028077A (zh) 一种新型稻田立体种植方法
CN102461480B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04082253A (zh) 水蛭与螺类和水草共栖围隔围栏高产养殖方法
CN102106317A (zh) 一种利用粪便浆液进行蝇蛆养殖的方法
CN105028333B (zh) 一种人工室内大量饲养果梢斑螟的方法
CN102657110A (zh) 河蟹生态育种方法
CN108935341B (zh) 一种菜粉蝶绒茧蜂的饲养方法
CN102669026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速效环保清塘方法
CN102499189B (zh) 茶尺蠖室内鲜叶继代饲养方法
CN106900538A (zh) 一种利用苍蝇进行洋葱制种的方法
CN104920318B (zh) 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
CN110537527B (zh)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63476B (zh) 一种适用于广西地区的螺稻鳅共作的生态种养方法
CN104938263B (zh) 一种异形瓢虫防治设施蔬菜蚜虫的方法
CN107242065B (zh)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CN212589712U (zh) 粟叶甲越冬成虫繁殖寿命生物学观测装置
CN210808867U (zh)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
CN102771446A (zh) 利用豌豆彩潜蝇扩繁豌豆潜蝇姬小蜂的方法
CN112106727A (zh) 一种黑斑蛙的人工养殖方法
CN201869676U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