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7158A - 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7158A
CN110537158A CN201880026125.8A CN201880026125A CN110537158A CN 110537158 A CN110537158 A CN 110537158A CN 201880026125 A CN201880026125 A CN 201880026125A CN 110537158 A CN110537158 A CN 110537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trol
display
display uni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61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相津一宽
J·朱勒希
佐藤实
增田力也
大野正巳
今井富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37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 G09G5/37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for mixing or overlaying two or more graphic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在显示方法中,基于通过具备显示部的控制装置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通过控制装置以外的设备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如下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该推荐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控制装置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S14)。

Description

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供用户指示设备的控制的对象的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远程操作设备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物理操作来将电子设备与通信终端装置配对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507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用户为了控制设备而操作的信息终端中,操作性的提高成为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用户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的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基于通过具备显示部的信息终端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通过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设备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如下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该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是用以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显示方法的程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系统具备:信息终端,其具备显示部;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基于通过所述信息终端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通过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设备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如下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该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现一种可减少用户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的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表示用以控制空调装置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情景控制用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情景控制用的图像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1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像的重叠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用于以一次触摸来执行推荐的控制的图标的一例的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2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1的流程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2的流程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3的流程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用于表示包括性的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其主旨并不是要限定本发明。另外,关于以下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的、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结构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来进行说明。
此外,各图是示意图,未必严格图示。另外,在各图中,有时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
首先,对实施方式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
如图1所示,设备控制系统100设置于设施101,是用以控制配置在设施101内的设备的系统。设施101例如是独栋住宅。在设施101内包含有以墙壁及门等隔开的多个房间。多个房间具体而言是房间102、房间102a、及房间102b。
设备控制系统100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是用以供用户控制配置在房间102内的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的控制器。控制装置10也作为所谓的墙壁开关(墙壁开关装置)发挥功能。图2是控制装置10的立体图。图3是控制装置10的前视图。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配置于房间102的墙壁103。墙壁103是设施101所具备的构造物的一例。控制装置10以将壳体18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嵌入于墙壁103的开关盒104的状态配置于墙壁103。控制装置10的安装方法与通用的墙壁开关大致相同,开关盒104也可使用墙壁开关用的开关盒。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10作为所谓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接口)发挥功能,且在控制装置10的显示部15b显示例如包含图标(按钮)的图像。以下将图3所示的图像也记载为开关模式的图像。用户可通过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的图标部分进行点击操作,来接通及断开对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的各设备的电力供给。
此外,在控制装置10的显示部15b也显示用以进行上述各设备的详细控制的图像。图4是表示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的一例的图。根据图4所示的图像,用户可进行空调装置30的运转模式的切换及设定温度的变更。空调装置30的运转模式的切换及设定温度的变更也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图像来进行。此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显示部15b显示用以进行照明装置20的调光控制及调色控制等的专用图像、或用以开闭电动窗帘40的专用图像。
这种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及用以控制电动窗帘40的图像例如在显示部15b仅选择性地显示1个。例如,每当用户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进行滑屏(swipe)操作时,便将当前显示的图像切换成其它图像。
另外,在控制装置10的显示部15b也显示情景控制用的图像。图5及图6是表示情景控制用图像的一例的图。
情景控制是为了使设施101内接近规定的室内环境而使配置在设施101内的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动作的控制。在情景控制中,例如,统一控制功能不同的多个设备。例如,如图5所示那样具有包含“欢迎回家”的文字的图标(以下也记载为欢迎回家图标)的图像是主要在用户到家时执行的情景控制用的图像。若点击操作欢迎回家图标,则控制装置10发送控制信号,由此照明装置20开启,电动窗帘40打开,空调装置30开启。即,以一次触摸来进行适于用户到家时的控制。
另外,如图6所示那样具有包含“出门”的文字的图标(以下也记载为出门图标)的图像是主要在用户外出时执行的情景控制用的图像。若点击操作出门图标,则控制装置10发送控制信号,由此照明装置20关闭,电动窗帘40闭合,空调装置30关闭。即,以一次触摸来进行适于用户外出时的控制。
作为其它情景控制,存在通过点击操作包含“晚安”的文字的图标(以下也记载为晚安图标)来执行的、主要在用户就寝时执行的情景控制。另外,也存在通过点击操作包含“早上好”的文字的图标来执行的、主要在用户起床时执行的情景控制。这些情景控制既可以在点击操作图标后立即执行,也可以从点击操作图标起经过规定期间后执行。
此外,在图5及图6中,在显示部15b显示了包含1个情景控制用的图标的图像,但也可以在显示部15b显示包含多个情景控制用的图标的图像。关于设备控制用的图标也同样。
在控制装置10的显示部15b显示从上述开关模式的图像、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的图像、以及情景控制用的图像等中选择的1个图像。例如,每当用户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进行滑屏操作时,便将当前显示的图像切换成其它图像。
此外,这种画面转换也可以根据滑屏操作以外的操作来进行。例如,也可以是,在图像内包含画面转换用的图标,且通过对画面转换用的图标的点击操作来进行画面转换。另外,也可以是,控制装置10具备画面转换用的硬件按键(按钮),且通过对该硬件按键的操作来进行画面转换。即,只要基于对控制装置10的操作来进行画面转换即可。
以下,对设备控制系统1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设备控制系统100是显示系统的一例。如图7所示,设备控制系统100具体而言具备:控制装置10、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电动窗帘40、配电盘60、服务器装置80以及移动终端90。另外,在图7中,还图示了作为外部电源的电力系统70。以下,对构成设备控制系统100的各结构要素,主要参照图1及图7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10例如配置于房间102,是用以供用户控制配置在该房间102内的设备的控制器。控制装置10是信息终端的一例。控制装置10具体而言控制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换言之,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是控制装置10的控制目标设备(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一例。
控制装置10具体而言具备:通信部11、信号处理部12、存储部13、电源部14、触摸面板15a、显示部15b、识别信息获取部15c、计时部15d以及开关部17。另外,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具备壳体18。
通信部11与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通信部11具体而言基于信号处理部12(控制部12a)的控制,将控制信号无线发送至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另外,通信部11也可经由因特网等广域网络来与服务器装置80或移动终端90(图1中图示在设施101内)等位于设施101外的设备进行通信。通信部11例如从服务器装置80、或移动终端90接收各种信息。
通信部11具体而言是通过通信模块(通信电路)来实现的。通信部11例如是通过用以与配置在设施101内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及用以经由广域网络来与位于设施101外的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等多个通信模块来实现的。
信号处理部12进行与设备的控制关联的信号处理。信号处理部12具备控制部12a和显示控制部12b。信号处理部12具体而言是通过处理器、微计算机、或专用电路来实现的。关于信号处理部12的具体动作在下文叙述。
控制部12a通过使通信部11无线发送控制信号来进行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的控制。即,“控制”及“进行控制”这样的表述中包含输出控制信号等。另外,控制部12a基于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的操作来控制开关部17。即,控制部12a控制对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的电力供给的接通及断开。
显示控制部12b使上述的情景控制用的图像等显示在显示部15b。显示控制部12b具体而言产生影像信号,并将产生的影像信号输出至显示部15b,由此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b。
另外,显示控制部12b将用以供用户指示推荐的控制的对象(以下也记载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推荐对象具体而言是图像或图标。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b的整个显示区域,图标显示在显示部15b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推荐的控制是预测用户将要指示的控制,显示控制部12b将用以供用户指示这种控制的推荐对象先行显示在显示部15b。此外,关于这种推荐对象的显示动作的细节在下文叙述。
在存储部13存储有成为显示在显示部15b的图像的来源的信息(成为影像信号的来源的信息)、及信号处理部12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等。存储部13具体而言是通过半导体存储器等实现的。
电源部14具有接收从电力系统70供给的交流电力的受电部(例如受电用的端子),且将由受电部接收的电力转换成适于控制装置10的动作的直流电力来供给至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各结构要素。由电源部14接收的交流电力例如是现有的墙壁开关(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的电源开关)用的交流电力。电源部14具体而言是包含AC/DC转换器或DC/DC转换器等的电源电路。
触摸面板15a是检测用户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的操作的检测器件。触摸面板15a既可以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也可以为电阻膜方式等其它方式的触摸面板。
显示部15b是重叠配置有触摸面板15a的触摸面板式显示部。显示部15b基于显示控制部12b的控制,显示情景控制用的图像等。显示部15b所显示的图像例示在上述图3~图6。显示部15b具体而言是通过液晶面板、或有机EL面板等实现的。
识别信息获取部15c获取对控制装置10进行了操作的用户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获取部15c具体而言是指纹传感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来作为用户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获取部15c也可以为检测静脉图案的传感器等获取其它生物体认证信息的生物体认证传感器。另外,识别信息获取部15c也可以为获取用户的脸的图像来作为识别信息的摄像装置。在该情况下,通过包含面部识别处理的图像处理来识别用户。
计时部15d是测量当前的日期时间(包含年月日)的计时装置。计时部15d具体而言是实时时钟(RTC:Real Time Clock)等,但也可以为任意方式。
开关部17基于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的操作,对从电力系统70向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各自的电力供给进行接通及断开。即,开关部17对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的主电源进行接通及断开。开关部17具体而言由控制部12a基于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的操作来进行控制。开关部17与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对应地具有3个由控制部12a直接控制而无需进行无线通信的开关元件。
开关元件位于从电力系统70至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及电动窗帘40的各设备的分支电路72上(电力线上),对电力系统70与各设备的电连接进行接通及断开。换言之,开关元件切换对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的电源供给的有无。开关元件既可以为对继电器元件等的电触点以构造的方式进行开闭的元件,也可以为功率晶体管等半导体开关元件。此外,开关部17只要具备至少1个开关元件即可。即,开关部17只要可直接地接通及断开对至少1个设备的电力供给即可。
壳体18(图示在图2)收纳通信部11、信号处理部12(控制部12a及显示控制部12b)、触摸面板15a、显示部15b、识别信息获取部15c、计时部15d以及开关部17。壳体18例如由树脂形成,但其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金属形成。如上所述,壳体18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设施101的墙壁103。壳体18既可以直接安装在设施101的墙壁,也可以借助安装构件等来间接安装在设施101的墙壁。壳体18只要能安装在设施101的墙壁103等构造物即可。
以上,对控制装置1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此外,说明的控制装置10的结构是一例。例如,控制装置10也可以为不具备用以作为墙壁开关发挥功能的结构要素(开关部17等)的控制器。
[照明装置]
照明装置20是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的一例,具体而言,配置在房间102。照明装置20是对室内进行照明的所谓的顶灯。照明装置20的具体方式无特别限定,也可以为嵌灯、吊灯、聚光灯、或壁灯等。
照明装置20具体而言具备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照明装置20也可以具备荧光管、半导体激光器等半导体发光元件、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无机EL等固体发光元件来作为光源。
另外,虽未图示,但照明装置20具备用以与控制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通信电路),来接收通过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通信部11发送的控制信号。即,照明装置20可基于从控制装置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来发光或熄灭。例如,在控制信号中指定了调光率(调光比)的情况下,照明装置20以指定的调光率发光。另外,在控制信号中指定了色温的情况下,照明装置20以指定的色温发光。另外,从电力系统70向照明装置20的电力供给的接通及断开(点亮及熄灭)是由开关部17控制的。
[空调装置]
空调装置30是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的一例,具体而言,配置在房间102。空调装置30是一般家庭用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30是通过具有热交换器(未图示)等而可调整从空调装置30送出的风的温度的空调装置。即,空调装置30具有送风功能及冷暖气功能。空调装置30不限定于一般家庭用的空调装置,也可以为工业用的空调装置。
空调装置30具备温湿度测量部31。温湿度测量部31测量房间102的温度及湿度,并输出表示测量到的温度(室温)的温度信息、及表示测量到的湿度的湿度信息。温湿度测量部31具有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来作为用以测量温度的元件,具有高分子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或高分子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等来作为用以测量湿度的元件。此外,在设施101内的温度及湿度的测量中也可以使用与空调装置30分开的温湿度测量部31。另外,在设施101内的温度及湿度的测量中也可以使用与空调装置30分开的温度测量部及与空调装置30分开的湿度测量部。
另外,虽未图示,但空调装置30具有用以与控制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通信电路),来接收通过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通信部11发送的控制信号。即,空调装置30可基于从控制装置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运转模式的切换、及设定温度的变更。另外,空调装置30将由温湿度测量部31输出的温度信息及湿度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通信部11。从电力系统70向空调装置30的电力供给的接通及断开是由开关部17控制的。
[电动窗帘]
电动窗帘40是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的一例,其配置在房间102,进行窗帘的开闭。虽未图示,但电动窗帘40具有用以与控制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通信电路),来接收通过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通信部11发送的控制信号。即,电动窗帘40基于从控制装置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对窗帘进行开闭。从电力系统70向电动窗帘40的电力供给的接通及断开是由开关部17控制的。
[配电盘]
配电盘60具有用以接通或断开来自电力系统70且通过干线71的电力供给的主干断路器61。主干断路器61是以下断路器:在从电力系统70流通超过规定电流(基于与电力公司的合同中约定的电力的电流)的电流时,停止来自电力系统70的电力供给。
另外,配电盘60与从干线71分支的多条分支电路72分别对应地具有多个分支断路器62。即,配电盘60针对每条分支电路72具有分支断路器62。分支断路器62是以下断路器:在过电流流过与该分支断路器62连接的分支电路72的情况下,停止向该分支电路72供给电力。
此外,配电盘60也可以具有消耗电力测量功能、及发送测量到的消耗电力的无线通信功能。该情况下的消耗电力测量功能既可以为仅测量干线71中的消耗电力的功能,也可以为测量干线71中的消耗电力及每条分支电路72的消耗电力这两方的功能。另外,设备控制系统100也可以具备与配电盘60分开的消耗电力测量装置。分开的消耗电力测量装置既可以仅测量干线71中的消耗电力,也可以测量干线71中的消耗电力及每条分支电路72的消耗电力这两方。
[服务器装置]
服务器装置80是获取及管理信息的装置。服务器装置80获取例如天气预报信息、日程信息、道路拥堵信息、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等,并管理获取到的信息。服务器装置80具备用以管理(存储)这种信息的存储部81。存储部81是通过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半导体存储器等来实现的。
另外,虽未图示,但服务器装置80具有用以与控制装置10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通信电路),来将存储在存储部81的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通信部11。
此外,服务器装置80也可以为与控制装置10一起构成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装置。
[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90是由用户携带的信息通信终端,具体而言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或可穿戴终端。可穿戴终端包括眼镜型的终端、手镯型的终端、及手表型的终端等。移动终端90具备获取表示移动终端90当前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91。位置信息获取部91具体而言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在设备控制系统100中,移动终端90用于估计用户的当前位置。
另外,虽未图示,但移动终端90具有用以与控制装置10及服务器装置80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通信电路),来将由位置信息获取部91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通信部11。
[推荐对象的显示例1]
接着,对由控制装置10进行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1进行说明。图8是推荐对象的显示例1的流程图。
首先,显示控制部12b获取用户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的操作来作为操作历史记录信息(S11)。操作历史记录信息是由控制装置10获取的第一信息的一例,且存储在存储部13。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包含有包括时刻、日期、星期、及季节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与操作的时刻相关的信息。显示控制部12b例如将用户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进行操作时由计时部15d测量到的时刻信息作为与该操作的时刻相关的信息而存储在存储部13。由此,可在操作历史记录信息中包含与操作的时刻相关的信息。
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确定频繁进行的控制以及该控制的执行时刻(S12)。
例如,显示控制部12b每隔1小时就分析存储在存储部13的3天份的操作历史记录信息,确定出连续了规定天数地在同一时间段进行的控制(控制内容)。规定天数例如为3天。例如,若显示控制部12b确定出连续3天在0:00~1:00的期间进行了使空调装置30以自动运转模式运转,且使照明装置20以常明灯模式点亮的控制,则将该控制设为频繁进行的控制,将属于0:00~1:00的时刻(例如0:30)设为频繁进行的控制的执行时刻。
随后,显示控制部12b判定由计时部15d测量的当前时刻是否为确定出的执行时刻(S13)。该判定持续至变为执行时刻为止(S13中为否(No))。
显示控制部12b在当前时刻变为确定出的执行时刻时(S13中为是(Yes)),将用以供用户指示执行上述频繁进行的控制的对象(图像或图标)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S14)。即,显示控制部12b将上述频繁进行的控制设为推荐的控制。
此处,频繁进行的控制是使空调装置30以自动运转模式运转,且使照明装置20以常明灯模式点亮的控制。因此,作为推荐对象,例如使用上述图4所示的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或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该情况下的推荐对象也可以为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及照明装置20这两方的图像。
例如,在确定出的执行时刻,在上述图3所示的开关模式的图像正在显示时,显示控制部12b取代该图像而将上述图4所示的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b。显示控制部12b如图9所示那样将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缩小图像与正显示在显示部15b的开关模式的图像重叠地显示在显示部15b。图9是表示图像的重叠显示的一例的图。由此,用户可无需进行将开关模式的图像变更为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的画面转换操作地使空调装置30以自动运转模式运转。
另外,此时,也可以是,在用户操作显示有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的显示部15b由此开始空调装置30的自动运转模式下的运转后,显示控制部12b取代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而自动地显示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由此,用户可无需进行将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变更为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的画面转换操作地使照明装置20以常明灯模式点亮。
此外,这种图像的显示顺序是一例。例如,未必将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在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之前显示,也可以将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在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之前显示。
另外,在上述步骤S14中,也可以将如下图标显示为推荐对象:该图标使得用户能以一次触摸执行推荐的控制(使空调装置30以自动运转模式运转,且使照明装置20以常明灯模式点亮的控制)。图10是表示用于以一次触摸来执行推荐的控制的图标的一例的图。在图10的例子中,将图标与开关模式的图像重叠显示,但也可以取代开关模式的图像而显示包含图标的专用图像。
由此,通过由用户操作显示有上述图标的显示部15b而立即执行推荐的控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显示控制部12b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显示控制部12b具体而言在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的时刻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推荐对象换言之是用以供用户指示预测(估计)为执行的可能性较高的控制的对象。
由此,用户无需为了显示用于进行该用户期望的控制的图像而进行画面转换操作(滑屏操作等)。换言之,控制装置10可减少用户的操作次数。因操作次数减少,控制装置10进行的画面转换处理等的信息处理量减少。
此外,推荐的控制以控制装置10以外的如下设备为控制目标:该设备以步骤S11获取操作历史记录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即,推荐的控制并非以步骤S11后新加入到设备控制系统100的设备为控制目标。另外,推荐的控制不限定于以步骤S11获取操作历史记录信息之前就可执行的控制。在推荐的控制中也可以包含以步骤S11获取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后新生成算法的控制。
[推荐对象的显示例2]
接着,对由控制装置10进行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2进行说明。图11是推荐对象的显示例2的流程图。
首先,显示控制部12b获取用户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的操作来作为操作历史记录信息(S21)。操作历史记录信息是由控制装置10获取的第一信息的一例,且存储在存储部13。此外,在显示例2中,也可以在操作历史记录信息中不包含与时刻相关的信息。
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来确定频繁进行的控制(S22)。例如,显示控制部12b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确定出:在5分钟的期间内,在进行了使照明装置20点亮的第一控制后又进行了使空调装置30以自动运转模式运转的第二控制。随后,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逐次对在5分钟的期间内依序进行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的次数进行计数。当计数值超过固定数(例如5次)时,显示控制部12b将第二控制设为推荐的控制。
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判定是否执行了第一控制(S23)。该判定持续至进行第一控制为止(S23中为否)。
第一控制例如通过由用户操作显示有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的显示部15b来执行。若显示控制部12b判定为已通过用户的操作执行了第一控制(S23中为是),则将用以供用户指示执行第二控制的对象(图像或图标)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S24)。如此,显示控制部12b将第二控制设为推荐的控制。
此处,由于第二控制是使空调装置30以自动运转模式运转的控制,因此作为推荐对象,例如使用上述图4所示的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
显示控制部12b例如取代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而将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b,但也可以将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缩小图像(图标)与在显示部15b正显示的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重叠地显示在显示部15b。
另外,在上述步骤S24中,也可以如上述图10所示那样,将使得用户能以一次触摸来执行第二控制的图标显示为推荐对象。图标既可以与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重叠显示,也可以取代用以控制照明装置20的图像而显示包含图标的专用图像。由此,推荐的控制(第二控制)通过由用户操作显示有上述图标的显示部15b来执行。
此外,在图10的例子中显示了“您要做~吗?”这样的消息,但也可以显示如“~这样做如何?”、“推荐您做~,如何?”、及“推荐您做~,要执行吗?”那样明示第二控制为推荐的控制的消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显示控制部12b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在基于用户对显示部15b的操作而进行了与推荐的控制(第二控制)不同的第一控制后,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与推荐的控制不同的第一控制以与控制装置10及空调装置30的任一方皆不同的照明装置20为控制目标。推荐对象换言之是用以供用户指示预测(估计)为执行的可能性较高的控制的对象。
由此,用户无需为了显示用于进行该用户期望的控制的图像而进行画面转换操作(滑屏操作等)。换言之,控制装置10可减少用户的操作次数。因操作次数减少,控制装置10进行的画面转换处理等的信息处理量减少。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显示例1]
在实施方式1中,对基于由控制装置10获取的操作历史记录信息来显示推荐对象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对以下例子进行说明:基于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不同的信息来显示推荐对象。
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2中,关于已出现事项的说明适当地予以省略,而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图12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1的流程图。
显示例1是以下例子:基于通过空调装置30所具备的温湿度测量部31获取到的温度信息来显示推荐对象。通过温湿度测量部31获取到的温度信息是通过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获取的第二信息的一例。
首先,通信部11接收通过空调装置30所具备的温湿度测量部31获取到的温度信息(S31)。也可以从空调装置30所具备的温湿度测量部31以外的温度测量装置获取温度信息。例如也可以从测量室温的专用装置获取温度信息。
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判定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所示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温度范围外(S32)。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2b判定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所示的温度是否为规定温度以上(例如28℃以上)。此外,显示控制部12b也可以判定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所示的温度是否低于规定温度(例如低于15℃)。
在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所示的温度为规定的温度范围外(28℃以上或低于15℃)的情况下(S32中为是),显示控制部12b将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S33)。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既可以与当前显示的图像重叠,也可以取代当前显示的图像来显示。
另一方面,在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所示的温度为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S32中为否),动作结束。
如此,显示控制部12b在基于获取到的温度信息的时刻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例如,在估计需要控制空调装置30的情况下,若显示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则控制装置10可减少用户为了显示用以控制空调装置30的图像而进行的操作次数。因操作次数减少,控制装置10进行的信息处理量减少。
此外,虽省略详细的说明,但也可以取代温度信息而使用湿度信息。即,显示控制部12b也可以基于由通信部11接收的湿度信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温度信息及湿度信息分别是表示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信息的一例,且是第二信息的一例。
另外,在服务器装置80为获取及管理天气预报信息的服务器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温度信息而将天气预报信息所含的温度预测信息用作上述第二信息。天气预报信息或温度预测信息是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预测信息的一例,且是通过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获取的第二信息的一例。
在该情况下,通信部11从服务器装置80接收温度预测信息,显示控制部12b基于由通信部11接收的温度预测信息来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另外,显示控制部12b也可以基于由用以测量用户的体温、且能与通信部11进行无线通信的体温计(未图示)获取到的温度信息(体温信息),来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通过体温计获取到的温度信息是第二信息的一例。
显示控制部12b例如在获取到的温度信息表示38℃以上的温度的情况下,将包含晚安图标的情景控制用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如此,在估计用户的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若变更为主要在用户就寝时使用的情景控制用的图像,则控制装置10可减少用户为了显示该图像而进行的操作次数。因操作次数减少,控制装置10进行的信息处理量减少。
[实施方式2的显示例2]
接着,作为实施方式2的显示例2,对以下例子进行说明:基于通过移动终端90的位置信息获取部91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来显示推荐对象。图13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2的流程图。位置信息是通过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获取的第二信息的一例。
首先,通信部11从移动终端90接收通过移动终端90的位置信息获取部91获取到的位置信息(S41)。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判定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是否为以设施101的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例如,20m的范围内)(S42)。设施101的位置信息例如事先存储在存储部13。
在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为设施101的上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42中为是),显示控制部12b将如上述图5所示的包含欢迎回家图标的情景控制用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S43)。
另一方面,在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为上述规定范围外的情况下(S42中为否),动作结束。
如此,显示控制部12b在基于获取到的位置信息的时刻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例如,在估计用户即将到家的情况下,若作为推荐对象而显示到家时所用的情景控制用的图像,则控制装置10可减少用户为了显示该图像而进行的操作次数。因操作次数减少,控制装置10进行的信息处理量减少。
[实施方式2的显示例3]
接着,作为实施方式2的显示例3,对以下例子进行说明:基于通过服务器装置80获取及管理的日程信息来显示推荐对象。图14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3的流程图。此外,与显示例2不同,在显示例3中,设为服务器装置80是作为获取及管理日程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来进行说明。日程信息是第二信息的一例。
在显示例3中,用户通过操作移动终端90,来通过SNS(Social Networking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或邮件将该用户的日程信息事先登记在服务器装置80。即,通过服务器装置80事先获取日程信息。
通信部11从服务器装置80接收像这样事先登记的用户的日程信息(S51)。此外,日程信息既可以从移动终端90接收,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15a直接输入至控制装置10。
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基于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日程信息来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S52)。
例如,在由通信部11接收到的日程信息中决定有预定到家时刻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2b使用计时部15d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变为预定到家时刻。在当前时刻变为预定到家时刻时,显示控制部12b将如上述图5所示的包含欢迎回家图标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另外,例如,在接收到的日程信息中决定了聚会的预定举办时刻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2b使用计时部15d来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变为预定举办时刻。在当前时刻变为预定举办时刻时,显示控制部12b将包含用以执行聚会用的情景控制的图标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此外,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也可以通过从扬声器(未图示)输出声音来催促用户操作图标。
如此,显示控制部12b在基于获取到的日程信息的时刻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若基于日程信息显示推荐对象,则控制装置10可减少用户为了显示目标图像而进行的操作次数。因操作次数减少,控制装置10进行的信息处理量减少。
另外,除日程信息外,也可以使用显示例2中说明的天气预报信息。在该情况下,通信部11例如从与管理日程信息的服务器装置80不同的管理天气预报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接收天气预报信息。
例如,在接收到的日程信息中决定了预定外出时刻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2b通常使用计时部15d来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变为预定外出时刻,在当前时刻变为预定外出时刻时,将如上述图6所示的包含出门图标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此处,在接收到的天气预报信息中预定外出时刻的降水概率为规定概率以上(例如60%以上)的情况下,存在预定外出时刻提前的可能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2b使用计时部15d来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变为比预定外出时刻早的第一时刻,在当前时刻变为第一时刻时,将包含出门图标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第一时刻例如是预定外出时刻的10分钟前的时刻。
如此,显示控制部12b也可以基于天气预报信息,将显示推荐对象的时刻提前。此外,显示控制部12b也可以基于天气预报信息,将显示推荐对象的时刻延后。
由此,可在更适当的时刻进行推荐对象的显示。
此外,除日程信息外,也可以使用道路拥堵信息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在该情况下,通信部11例如从与管理日程信息的服务器装置80不同的管理及获取道路拥堵信息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接收道路拥堵信息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道路拥堵信息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是第二信息的一例。
例如,在接收到的日程信息中决定了预定外出时刻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2b通常使用计时部15d来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变为预定外出时刻,在当前时刻变为预定外出时刻时,将如上述图6所示的包含出门图标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在根据接收到的道路拥堵信息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而估计用户会提前出发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2b使用计时部15d来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变为比预定回家时刻早的第一时刻,在当前时刻变为第一时刻时,将包含出门图标的图像作为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关于第一时刻,例如只要根据道路拥堵信息所示的道路拥堵程度、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所示的延迟程度而适当决定即可。
如此,显示控制部12b也可以基于道路拥堵信息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迟信息,将显示推荐对象的时刻提前。
[实施方式2的显示例4]
接着,作为实施方式2的显示例4,对以下例子进行说明:基于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5c获取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来显示推荐对象。图15是实施方式2的推荐对象的显示例4的流程图。此外,指纹信息是识别信息的一例,且是第一信息的一例。
在显示例4中,多个用户通过对显示部15b(触摸面板15a)进行操作,来事先设定该用户操作控制装置10时欲显示的推荐对象(图像或图标),且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5c事先登记该用户的指纹信息。即,针对多个用户中的各个用户,将指纹信息与推荐对象建立了对应的对应信息事先存储在存储部13。
识别信息获取部15c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S61)。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基于获取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S62)。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2b通过参照存储在存储部13的对应信息,来确定出与具有获取到的指纹信息的用户建立了对应的推荐对象。接着,显示控制部12b将确定出的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如此,若基于用户的指纹信息来显示推荐对象,则控制装置10可减少用户为了显示推荐对象而进行的操作次数。因操作次数减少,控制装置10进行的信息处理量减少。
此外,指纹信息是识别信息的一例。如上所述,也可以使用指纹信息以外的生物体认证信息、或用户的脸部的图像来作为识别信息。
[汇总]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基于通过具备显示部15b的控制装置10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通过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如下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该推荐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控制装置10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控制装置10是信息终端的一例。控制目标设备例如是照明装置20、空调装置30、或电动窗帘40,但无特别限定。
如此,通过显示用以供用户指示推荐的控制的推荐对象,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在基于用户对显示部15b的操作而进行了与推荐的第二控制不同的第一控制后,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由此,从显示有第二控制用的图像的状态,无需用户的指示(操作)就显示用以执行第一设备的控制的推荐对象(图像或图标)。即,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与推荐的控制不同的第一控制以与控制装置及第一设备的任一方皆不同的第二设备为控制目标。
由此,从显示有用以控制第二设备的图像的状态,无需用户的指示(操作)就显示用以指示执行第一设备的控制的推荐对象(图像或图标)。即,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推荐的控制是通过由用户对显示有推荐对象的显示部15b进行操作来执行的。
由此,用户可通过操作显示有推荐对象的显示部15b来立即执行推荐的控制。
另外,例如,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在基于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时刻,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由此,若在适当的时刻显示推荐对象,则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取代正显示在显示部15b的其它对象,而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由此,省略了用以将当前正在显示的其它对象变更为推荐对象的操作,因此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在上述显示方法中,与正显示在显示部15b的其它对象重叠地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由此,省略了用以显示推荐对象的操作,因此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第一信息是用户对显示部15b的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基于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由此,若基于操作历史记录来显示使用的可能性较高的控制的推荐对象,则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包括包含时刻、日期、星期、及季节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与操作的时刻相关的信息。
由此,若基于与时刻相关的信息来显示使用的可能性较高的控制的推荐对象,则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例如,第一信息包含用户的识别信息,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基于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用户的识别信息例如是用户的指纹信息。
由此,上述显示方法可针对每个用户而显示推荐对象。
另外,例如,第二信息包含表示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信息及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预测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基于表示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信息及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预测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表示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信息例如是温度信息或湿度信息。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预测信息例如是天气预报信息。
由此,上述显示方法可显示用以供用户指示基于表示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信息或控制装置10的周围环境状态的预测信息而被认为使用的可能性较高的控制的推荐对象。
另外,例如,第二信息包含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的位置信息,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基于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例如是移动终端90。
由此,上述显示方法可显示用以供用户指示基于位置信息而被认为使用的可能性较高的控制的推荐对象。
另外,例如,第二信息包含用户的日程信息,在上述显示方法中,基于用户的日程信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
由此,上述显示方法可显示用以供用户指示基于日程信息而被认为使用的可能性较高的控制的推荐对象。
另外,例如,第一设备配置于设施101,控制装置10配置于设施101所具备的墙壁103,还具备受电部,该受电部接收提供给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的电源开关用的电力。墙壁103是构造物的一例。
由此,上述显示方法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使用提供给电源开关用的电力进行动作的控制装置10的显示部15b。
另外,例如,控制装置10还具备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切换对配置于设施101的设备的电源供给的有无。
由此,上述显示方法可将推荐对象显示在作为电源开关发挥功能的控制装置10的显示部15b。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作为用以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显示方法的程序来实现。
如此,通过显示用以供用户指示推荐的控制的推荐对象,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另外,设备控制系统100具备:控制装置10,其具备显示部15b;以及显示控制部12b,其基于通过控制装置10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通过控制装置10以外的设备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如下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该推荐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控制装置10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设备控制系统100是显示系统的一例。
如此,通过显示用以供用户指示推荐的控制的推荐对象,减少用户为进行设备的控制所需的操作次数。
此外,设备控制系统100既可以作为单一的装置来实现,也可以作为多个装置来实现。在设备控制系统100作为多个装置来实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设备控制系统100所具备的结构要素任意分配给多个装置。
例如,设备控制系统100也可以作为客户端服务器系统来实现。例如,也可以是,服务器装置80具有显示控制部12b的功能,且控制装置10作为基于从服务器装置80发送的信号而被动地进行动作的装置(显示装置及用户接口装置)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显示部15b基于从服务器装置80发送的信号显示推荐对象。显示部15b将如下推荐对象显示在显示部15b:该推荐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控制装置10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装置间的通信方法是一例。关于装置间的通信方法并不特别限定。在装置间,例如进行使用特定小功率无线、ZigBee(注册商标)、Bluetooth(注册商标)、或Wi-Fi(注册商标)等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此外,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是电波通信、或红外线通信等。
另外,在装置间,也可以取代无线通信,而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PLC:Power LineCommunication)或使用有线LAN的通信等有线通信。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其它处理部执行由特定的处理部执行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还可以并行地执行多个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结构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通过执行适于各结构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结构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并执行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的软件程序来实现。
另外,各结构要素也可以为电路(或集成电路)。这些电路既可以作为整体而构成1个电路,也可以为各自独立的电路。另外,这些电路分别既可以为通用的电路,也可以为专用的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全局或具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实现。另外,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实现。例如,本发明也可以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信息终端)来实现。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动作中的多个处理的顺序是一例。多个处理的顺序也可以变更,且多个处理也可以并行地执行。
此外,对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各种变化而得到的方式、或通过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及功能任意组合而实现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0:控制装置(信息终端);12b:显示控制部;15b:显示部;100:设备控制系统(显示系统)。

Claims (17)

1.一种显示方法,基于通过具备显示部的信息终端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通过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设备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如下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该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在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显示部的操作而进行了与所述推荐的控制不同的控制后,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推荐的控制不同的控制以与所述信息终端及所述第一设备的任一方皆不同的第二设备为控制目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荐的控制是通过由所述用户对显示有所述对象的显示部进行操作来执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在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时刻,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取代正显示在所述显示部的其它对象,而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与正显示在所述显示部的其它对象重叠地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用户对所述显示部的操作历史记录信息,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基于所述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历史记录信息包括包含时刻、日期、星期以及季节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与操作的时刻相关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基于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表示所述信息终端的周围环境状态的信息及所述信息终端的周围环境状态的预测信息中的至少一方,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基于表示所述信息终端的周围环境状态的信息及所述信息终端的周围环境状态的预测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基于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用户的日程信息,
在所述显示方法中,基于所述用户的日程信息,将所述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配置于设施,
所述信息终端配置于所述设施所具备的构造物,
所述信息终端还具备受电部,该受电部接收提供给配置于所述设施的设备的电源开关用的电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终端还具备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切换对配置于所述设施的设备的电源供给的有无。
16.一种程序,其用以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
17.一种显示系统,其具备:
信息终端,其具备显示部;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基于通过所述信息终端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通过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设备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将如下对象显示在所述显示部:该对象用以供用户指示以所述信息终端以外的第一设备为控制目标的推荐的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从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就能够被控制。
CN201880026125.8A 2017-04-21 2018-04-05 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Pending CN1105371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4743A JP2018181270A (ja) 2017-04-21 2017-04-21 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JP2017-084743 2017-04-21
PCT/JP2018/014509 WO2018193855A1 (ja) 2017-04-21 2018-04-05 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7158A true CN110537158A (zh) 2019-12-03

Family

ID=6385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6125.8A Pending CN110537158A (zh) 2017-04-21 2018-04-05 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25220A1 (zh)
EP (1) EP3614246A4 (zh)
JP (1) JP2018181270A (zh)
CN (1) CN110537158A (zh)
TW (1) TW201842786A (zh)
WO (1) WO20181938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9961B2 (ja) 2017-04-21 2021-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JP7426619B2 (ja) * 2019-11-05 2024-0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20230183942A1 (en) * 2021-11-17 2023-06-15 Yanmar Holdings Co., Ltd. Work Machine Control Method, Work Machine Control Program, Work Machine Control System, And Work Machine
WO2023119830A1 (ja) * 2021-12-20 2023-06-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情報端末、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72870A1 (en) * 2005-01-07 2006-07-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mote controller
CN103019181A (zh) * 2012-11-20 2013-04-03 程亮 基于ZigBee无线通讯协议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US20130097533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nderer thereof
CN105116783A (zh) * 2015-06-24 2015-12-02 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9329A (ja) * 2006-03-24 2007-10-04 Fujifilm Corp 遠隔制御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5683313B2 (ja) * 2011-02-16 2015-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起動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18894B1 (ko) * 2011-11-29 2017-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기 제어를 위한 유저 인터페이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3210952A (ja) * 2012-03-30 2013-10-10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機器、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66860B1 (ko) * 2012-09-04 2018-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WO2014103309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方法
JP2015050709A (ja) * 2013-09-03 2015-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50752A (ja) 2013-09-04 2015-03-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登録支援システム
JP2015099007A (ja) * 2013-10-15 2015-05-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空調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JP2015201056A (ja) * 2014-04-08 2015-1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複写機及び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72870A1 (en) * 2005-01-07 2006-07-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mote controller
US20130097533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nderer thereof
CN103019181A (zh) * 2012-11-20 2013-04-03 程亮 基于ZigBee无线通讯协议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CN105116783A (zh) * 2015-06-24 2015-12-02 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786A (zh) 2018-12-01
EP3614246A4 (en) 2020-04-15
EP3614246A1 (en) 2020-02-26
JP2018181270A (ja) 2018-11-15
WO2018193855A1 (ja) 2018-10-25
US20200125220A1 (en)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2944B2 (en) Display and control of load control devices in a floorplan
US988357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light sources according to location
CN110537158A (zh) 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CN106796043B (zh) 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51747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CN108205282A (zh) 智能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5074345B (zh) 空气调节管理装置、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管理方法
KR20150082079A (ko) 웨어러블 기기를 이용한 홈 디바이스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EP3310068B1 (en) Switch,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249882B1 (ko) 실내환경정보 제공 이동 단말기와 실내환경 제어 컴퓨터
JP6133186B2 (ja) 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CN108353488A (zh) 用于控制电气负载的系统控制器
EP31462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TWI680434B (zh) 控制系統、場景控制之執行方法、及程式
CN110546962B (zh) 显示方法、程序以及显示系统
JP2019129345A (ja) 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US20220385496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DUNOWO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COMPUTERIZED LIGHT SWITCHING SYSTEM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