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0838A -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0838A
CN110530838A CN201910102959.9A CN201910102959A CN110530838A CN 110530838 A CN110530838 A CN 110530838A CN 201910102959 A CN201910102959 A CN 201910102959A CN 110530838 A CN110530838 A CN 110530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tibility
dyestuff
dye
value
component dy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29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0838B (zh
Inventor
毛志平
代亚敏
徐红
钟毅
张琳萍
王碧佳
隋晓锋
陈支泽
冯雪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029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0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0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0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0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0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5Raman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lo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将多组分染料配置成染液后对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并将其作为各染料的K0值,将多组分染料K0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绝对值Dmax与阈值进行比较,大于阈值,则表征配伍性差;反之,则表征配伍性好;阈值是通过采集多组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的Dmax,并将其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从中选取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Dmax的最大值得到的。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拼色上染过程,对配伍性实现了量化,方法简单,结果客观合理,方便染色配方的改进和染色工艺的优化,极具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染色性能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染料染色性能的评价指标很多,如直接性、上染率等。在染料拼色应用前,需先对染料进行评价以保证染料的配伍性。目前针对多组分染料配伍性的评估方法有很多,如渗圈、比移值以及染色特征曲线和染色特征参数等。
其中最为常用的评估方法为渗圈和比移值,其是制得染料后,直接对其进行测试,通过比较渗圈和比移值大小判断染料配伍性的,虽然其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配伍性进行判断,但实际拼色后染料分子之间或染料分子与纤维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都会对评估产生影响,此外,染色条件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评估结果,此种评估方法的局限性较大,难以真实地反映染料的配伍性。
通过染色特征曲线和染色特征参数评估染料配伍性,是通过分析单一染料的染色过程得到的。其是选取染色特征值相近的染料进行拼色后进行评估,虽然也能一定程度反映染料的配伍性,但该染色过程并不能真实反映混合染料中各组分染料实际上染情况,而且其无法对于多组分染料染色过程中各组分染料的配伍性进行量化分析,此外,该评估方法的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不便于大规模应用。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拼色上染过程、工艺简单且能够对配伍性进行量化的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极具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拼色上染过程、过程复杂且无法对于配伍性进行量化分析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拼色上染过程、工艺简单且能够对配伍性进行量化的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将多组分染料配置成染液后对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并将其作为各染料的K0值,将多组分染料K0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绝对值Dmax与阈值进行比较,大于阈值,则表征配伍性差;反之,则表征配伍性好;阈值是通过采集多组配伍性已确定(此处配伍性是通过染色后人工判断的方法确定的)的多组分染料的Dmax,并将其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从中选取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Dmax的最大值得到的。
本发明首先以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作为配伍性评价的指标,然后引入Dmax=|K0max-K0min|表征配伍性,实现了对配伍性的量化,同时通过对多组配伍性已经确定的多组分染料进行测试得到评价配伍性好坏的阈值,测得多组分染料的Dmax,与阈值比较后即可完成对多组分染料配伍性的评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多组分染料由两种以上染料组成。多组分染料的组成并不仅限于此,其也为由染料和其他染料如直接染料混合而成的染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染液的浓度(即各染料的质量与染液体积的比值)为0.01~200g/L,pH值为0.1~14.0,更优选为1~12,所述染色的温度为10~250℃,更优选为10~130℃,浴比为1:1~200,中性盐用量为0~300g/L(中性盐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比),染色的温度、浴比和中性盐用量并不仅限于此,此处仅给出本发明适用的部分范围,工艺为轧染、浸染、冷轧堆染色或高温高压染色,染色工艺不限于此,还可以是湿短蒸等等,本发明的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适用范围较广,不受染色工艺的限制;所述染料为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或分散染料,染料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适合拼色的染料;所述织物为棉织物或粘胶织物,织物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适合上述染料或者其他可与其拼色的染料染色的所有织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各染料的K0值是通过以下过程得到的:
首先在线监测染液中各染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接着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最后计算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得到各染料的K0值;
所述上染量WT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0为染液中染料的初始浓度,单位为g/L,CT为T时刻染液中染料的浓度,单位为g/L,m为染色开始时染液中染料的质量,单位为mg,M为织物的质量,单位为g;
所述K0值的单位为mg·g-1·min-1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在线监测采用拉曼光谱仪,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其他能够实现在线监测的仪器都可适用于本发明,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等,所述拉曼光谱仪的光纤探头插入到染液中,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在线监测,例如直接监测,即将染液直接放置在拉曼激光下监测,只要是采用拉曼光谱仪在线监测染液中各染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所述在线监测时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范围为 200~1500nm,更优选为455~1064nm,激光功率为0.01mW~3kW,曝光时间为 0.0167~100sec,所述在线监测时拉曼光谱仪的测试条件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其也为根据激光器原始功率与滤光片组合方式的不同所能到达的最大范围;所述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得到的。在线监测可用的仪器并不仅限于拉曼光谱仪,其他可以测试染料浓度的设备也可适用于本发明,测试的波长、功率及曝光时间等工艺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化学计量学方法为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回归法、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或经典最小二乘法;所述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一个是校正相关系数(R2),最大值为1,越接近1 准确性越高,另一种是均方差(RMSEC),最小值是0,越接近0准确性越高,可通过变换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光谱预处理方法使其R2或RMSEC无限接近1或者 0。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拟合采用Origin软件、 Excel软件或CurveExpert Pro软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其他拟合软件同样适用于本发明。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不低于0.90;所述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是通过对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处理得到的。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多组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同时包括2~50组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和2~50组配伍性差的多组分染料,确定阈值时所参考的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的组别越多,阈值的准确性越高,确定阈值的方法也并不仅限于此,也可通过其他可行的方法确定阈值。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所述阈值为1,阈值并不仅限于此,其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仅给出一参考评价标准。
发明机理:
本发明首先以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作为配伍性评价的指标,而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是通过对染料实际上染过程的在线监测,对整个上染过程数据进行函数拟合得到的,其能真实反映实际拼色上染过程,然后引入Dmax=|K0max-K0min| 表征配伍性,实现了对配伍性的量化,同时通过对多组配伍性已经确定的多组分染料进行测试得到评价配伍性好坏的阈值,最后比较多组分染料的Dmax与阈值即可完成对多组分染料配伍性的评价。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拼色上染过程,对配伍性实现了量化;
(2)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方法简单,结果客观合理,方便染色配方的改进和染色过程的精确控制,为建立染料智能数据库提供很好的基础数据,极具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拟合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拟合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3的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拟合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阈值;
采集多组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的Dmax,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同时包括50组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和50组配伍性差的多组分染料,将其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从中选取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Dmax的最大值1记为阈值,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的组别并不仅限于此,其只要保证同时包括2 组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和2组配伍性差的多组分染料即可;
(2)对织物进行染色;
将活性红239和活性黄176按照1:1的质量比拼混配置成浓度为0.01g/L, pH值为12的染液后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的温度为40℃,浴比为1:1,中性盐(Na2SO4)用量为60g/L,工艺为轧染,染料混合质量比并不仅限于此,其可为比值不为0的任意比例,染料的种类也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仅以两组分染料为例;
(3)评价配伍性;
(3.1)测试染色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并将其作为各染料的K0值,其具体为:
首先采用拉曼光谱仪进行在线监测染液中各染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图 1所示),接着用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78和0.9965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最后通过对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处理得到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进而得到各染料的K0值(活性红239的K0值为6.4462,活性黄176的K0值为23.1418),拉曼光谱仪激光器的波长为785nm,激光功率为3kW,曝光时间为0.0167sec,其中染液中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和对光谱进行一阶导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使该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和均方差无限接近1或者0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建立该模型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也可替换为主成分回归法、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或经典最小二乘法,该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校正相关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得到的,得到活性红239和活性黄176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7和0.9999,均方差分别为0.0883和0.0202;
上染量WT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0为染液中染料的初始浓度,单位为g/L,CT为T时刻染液中染料的浓度,单位为g/L,m为染色开始时染液中染料的质量,单位为mg,M为织物的质量,单位为g,K0值的单位为mg·g-1·min-1
(3.2)将K0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Dmax(16.6956),将Dmax与阈值 (1)进行比较,Dmax(16.6956)大于阈值(1),说明多组分染料的配伍性差。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阈值;
与实施例1相同;
(2)对织物进行染色;
将活性红239和活性蓝194按照1:1的质量比拼混配置成浓度为150g/L,pH 值为7.0的染液后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的温度为70℃,浴比为1:50,中性盐 (Na2SO4)用量为0g/L,工艺为浸染;
(3)评价配伍性;
(3.1)测试染色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并将其作为各染料的K0值,其具体为:
首先采用拉曼光谱仪进行在线监测染液中各染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图2所示),接着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85和0.9991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最后通过对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处理得到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进而得到各染料的K0值(活性红239的K0值为23.2537,活性蓝194的K0值为20.9009),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为1064nm,激光功率为0.01mW,曝光时间为30sec,其中染液中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和对光谱进行一阶导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使该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和均方差无限接近1或者0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该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校正相关系数(R2) 和均方差(RMSEC)得到的,得到活性红239和活性蓝194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99和0.9982,均方差分别为0.0129和0.0431;
上染量WT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0为染液中染料的初始浓度,单位为g/L,CT为T时刻染液中染料的浓度,单位为g/L,m为染色开始时染液中染料的质量,单位为mg,M为织物的质量,单位为g,K0值的单位为mg·g-1·min-1
(3.2)将K0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Dmax(2.3528),将Dmax与阈值 (1)进行比较,Dmax(2.3528)大于阈值(1),说明多组分染料的配伍性差。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阈值;
与实施例1相同;
(2)对织物进行染色;
将活性黄176和活性蓝194按照1:1的质量比拼混配置成浓度为200g/L,pH 值为7.0的染液后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的温度为10℃,浴比为1:200,中性盐(Na2SO4)用量为300g/L,工艺为冷轧堆染色;
(3)评价配伍性;
(3.1)测试染色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并将其作为各染料的K0值,其具体为:
首先采用拉曼光谱仪进行在线监测染液中各染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图 3所示),接着用CurveExpert Pro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和0.9956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最后通过对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处理得到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进而得到各染料的K0值(活性黄176的K0值为20.2927,活性蓝194的K0值为20.2072),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为633nm,激光功率为3mW,曝光时间为100sec,其中染液中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和对光谱进行一阶导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使该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和均方差无限接近1或者0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该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校正相关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得到的,得到活性黄176和活性蓝194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1.0000,均方差分别为0.0044和0.0062;
上染量WT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0为染液中染料的初始浓度,单位为g/L,CT为T时刻染液中染料的浓度,单位为g/L,m为染色开始时染液中染料的质量,单位为mg,M为织物的质量,单位为g,K0值的单位为mg·g-1·min-1
(3.2)将K0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Dmax(0.0855),将Dmax与阈值 (1)进行比较,Dmax(0.0855)小于阈值(1),说明多组分染料的配伍性好。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阈值;
与实施例1相同;
(2)对织物进行染色;
将活性红239、活性黄176和活性蓝194按照2:2:1的质量比拼混配置成浓度为5g/L,pH值为7.0的染液后对粘胶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的温度为80℃,浴比为1:5,中性盐(Na2SO4)用量为200g/L,工艺为浸染;
(3)评价配伍性;
(3.1)测试染色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并将其作为各染料的K0值,其具体为:
首先采用拉曼光谱仪进行在线监测染液中各染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接着用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0.9991 和0.9515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最后通过对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处理得到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进而得到各染料的K0值(活性红239的K0值为4.4147,活性黄176的K0值为4.9431,活性蓝194的K0值为4.0893),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为1000nm,激光功率为1kW,曝光时间为60sec,其中染液中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和对光谱进行一阶导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使该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和均方差无限接近 1或者0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该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校正相关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得到的,得到活性红239、活性黄176和活性蓝194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56和1.0000,均方差分别为0.0307、 0.0222和0.0164;
上染量WT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0为染液中染料的初始浓度,单位为g/L,CT为T时刻染液中染料的浓度,单位为g/L,m为染色开始时染液中染料的质量,单位为mg,M为织物的质量,单位为g,K0值的单位为mg·g-1·min-1
(3.2)将K0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Dmax(0.8538),将Dmax与阈值 (1)进行比较,Dmax(0.8538)小于阈值(1),说明多组分染料的配伍性好。
实施例5
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阈值;
与实施例1相同;
(2)对织物进行染色;
将酸性红14和酸性黄36按照1:1的质量比拼混配置成浓度为30g/L,pH值为1.0的染液后对粘胶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的温度为100℃,浴比为1:100,中性盐(Na2SO4)用量为80g/L,工艺为浸染;
(3)评价配伍性;
(3.1)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3.1)中用Origin 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6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各染料的K0值(酸性红14的K0值为35.2536,酸性黄36的 K0值为40.2154),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为455nm,激光功率为0.5kW,曝光时间为65sec,其中染液中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和对光谱进行一阶导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使该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和均方差无限接近1或者0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该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校正相关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得到的,得到酸性红14和酸性黄 36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5和0.9993,均方差分别为0.0052和0.0012;
(3.2)将K0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Dmax(4.9618),将Dmax与阈值 (1)进行比较,Dmax(4.9618)大于阈值(1),说明多组分染料的配伍性不好。
实施例6
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阈值;
与实施例1相同;
(2)对织物进行染色;
将直接红79、直接黄34和直接蓝67按照1:1:2的质量比拼混配置成浓度为 150g/L,pH值为2.0的染液后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的温度为90℃,浴比为 1:120,中性盐(Na2SO4)用量为220g/L,工艺为浸染;
(3)评价配伍性;
(3.1)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3.1)中用Origin 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8、0.9967和0.9994 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各染料的K0值(直接红79的K0值为3.5848,直接黄 34的K0值为3.2857,直接蓝67的K0值为3.8947),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为785nm,激光功率为30mW,曝光时间为0.5sec,其中染液中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和对光谱进行一阶导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使该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和均方差无限接近1或者0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该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校正相关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得到的,得到直接红79、直接黄34和直接蓝67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 1.0000和0.9995,均方差分别为0.0023、0.0015和0.0051;
(3.2)将K0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Dmax(0.6090),将Dmax与阈值 (1)进行比较,Dmax(0.6090)小于阈值(1),说明多组分染料的配伍性好。
实施例7
本发明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阈值;
与实施例1相同;
(2)对织物进行染色;
将分散红258、分散黄163和分散蓝270按照1:1:1的质量比拼混配置成浓度为50g/L,pH值为4的染液后对粘胶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的温度为130℃,浴比为1:60,中性盐(Na2SO4)用量为0g/L,工艺为高温高压染色;
(3)评价配伍性;
(3.1)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3.1)中用Origin 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0、0.9992和0.9986 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各染料的K0值(分散红258的K0值为5.2013,分散黄163的K0值为5.8957,分散蓝270的K0值为4.9953),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为633nm,激光功率为10mW,曝光时间为60sec,其中染液中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和对光谱进行一阶导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使该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和均方差无限接近1或者0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该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校正相关系数(R2)和均方差 (RMSEC)得到的,得到分散红258、分散黄163和分散蓝270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6、0.9912和0.9903,均方差分别为0.1241、0.0254和0.0658;
(3.2)将K0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Dmax(0.9004),将Dmax与阈值 (1)进行比较,Dmax(0.9004)小于阈值(1),说明多组分染料的配伍性好。
经验证,本发明的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拼色上染过程,对配伍性实现了量化,方法简单,结果客观合理,方便染色配方的改进和染色过程的精确控制,为建立染料智能数据库提供很好的基础数据,极具应用前景。

Claims (10)

1.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将多组分染料配置成染液后对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并将其作为各染料的K0值,将多组分染料K0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绝对值Dmax与阈值进行比较,大于阈值,则表征配伍性差;反之,则表征配伍性好;阈值是通过采集多组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的Dmax,并将其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从中选取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Dmax的最大值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分染料由两种以上染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的浓度为0.01~200g/L,pH值为0.1~14.0;所述染色的温度为10~250℃,浴比为1:1~200,中性盐用量为0~300g/L,工艺为轧染、浸染、冷轧堆染色或高温高压染色;所述染料为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或分散染料;所述织物为棉织物或粘胶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染料的K0值是通过以下过程得到的:
首先在线监测染液中各染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织物上各染料上染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接着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染料对应的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最后计算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得到各染料的K0值;
所述上染量WT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0为染液中染料的初始浓度,单位为g/L,CT为T时刻染液中染料的浓度,单位为g/L,m为染色开始时染液中染料的质量,单位为mg,M为织物的质量,单位为g;
所述K0值的单位为mg·g-1·min-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监测采用拉曼光谱仪;所述在线监测时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波长范围为200~1500nm,激光功率为0.01mW~3kW,曝光时间为0.0167~100sec;所述各染料浓度是利用拉曼光谱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计量学方法为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回归法、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或经典最小二乘法;所述定量分析模型共有两个准确性评估指标,一个是校正相关系数,最大值为1,越接近1准确性越高,另一种是均方差,最小值是0,越接近0准确性越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采用Origin软件、Excel软件或CurveExpert Pro软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不低于0.90;所述0时刻时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的斜率是通过对上染量-时间拟合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处理得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配伍性已确定的多组分染料同时包括2~50组配伍性好的多组分染料和2~50组配伍性差的多组分染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为1。
CN201910102959.9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Active CN110530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2959.9A CN11053083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2959.9A CN11053083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0838A true CN110530838A (zh) 2019-12-03
CN110530838B CN110530838B (zh) 2021-03-26

Family

ID=68659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2959.9A Active CN11053083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08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7172A (zh) * 2020-09-23 2020-12-25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长车染色修色率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6205A (en) * 1973-05-31 1975-10-28 Block Engineering Differential counting of leukocytes and other cells
CN103469619A (zh) * 2013-09-12 2013-12-25 湖州金塔地纺织厂 一种纺织品的染整工艺
CN104088171A (zh) * 2014-05-23 2014-10-08 绍兴飞越印花有限公司 一种仿数码印花工艺
CN104614319A (zh) * 2014-12-22 2015-05-13 福建宇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光仪数字化分析染料组合配伍性的方法
CN108318435A (zh) * 2018-01-11 2018-07-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染料批次间染色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6205A (en) * 1973-05-31 1975-10-28 Block Engineering Differential counting of leukocytes and other cells
CN103469619A (zh) * 2013-09-12 2013-12-25 湖州金塔地纺织厂 一种纺织品的染整工艺
CN104088171A (zh) * 2014-05-23 2014-10-08 绍兴飞越印花有限公司 一种仿数码印花工艺
CN104614319A (zh) * 2014-12-22 2015-05-13 福建宇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光仪数字化分析染料组合配伍性的方法
CN108318435A (zh) * 2018-01-11 2018-07-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染料批次间染色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川 等: "高温匀染剂对聚酯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
上染速率曲线的MATLAB实现: "上染速率曲线的MatLab实现", 《纺织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7172A (zh) * 2020-09-23 2020-12-25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长车染色修色率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0838B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1493B (zh) 一种多组分染料染色过程自动给液方法
CN105548138B (zh) 基于拉曼光谱的酿酒发酵液酵母活力在线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DE19511688C2 (de) Farbstoffmischungen von faserreaktiven Azofarbstoff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m Färben von hydroxy- und/oder carbonamidgruppenhaltigem Fasermaterial
CN105738357A (zh) 化学分析用氢氧化钠溶液配置的CIE1976L*a*b*色空间方法
CN102706824B (zh) 一种可实现活性染料在线监测染料上染率的方法
CN108710773A (zh) 一种应用于色纺纱线的计算机配色纺纱方法
Yu et al. LSSVM-based color prediction for cotton fabrics with reactive pad-dry-pad-steam dyeing
CN109323999A (zh) 一种基于图像数值分析的分光光度检测方法
CN105717108A (zh) 化学分析液体颜色CIE1976L*a*b*色空间测定方法
CN108303393A (zh) 一种测量sbs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的方法
CN110530838A (zh) 一种多组分染料配伍性评价方法
CN105606424A (zh) 棉布耐汗渍色牢度分级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2421A (zh) 一种废水脱色反应自动追踪运行操作方法与系统
CN103207154A (zh) 一种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
CN106770005B (zh) 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划分方法
CN109946245A (zh) 一种染料的计算机配色方法
Migliavacca et al. Differential dyeing of wool fabric with metal‐complex dyes after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CN113324585A (zh) 一种染色残液回用自动化在线检测、测色和配色仪器及其方法
CN109868660A (zh) 一种染料复配的方法
CN109402924B (zh) 一种提高染色加工准确性的方法
CN108318435B (zh) 染料批次间染色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CN205333518U (zh) 基于拉曼光谱的酿酒发酵液酵母活力在线检测装置
KR19990078831A (ko) 실시간 염색 제어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Bezerra et al. Computer match prediction for fluorescent dyes by neural networks
Wang et al. Color difference of yarn-dyed fabrics woven from warp and weft yarns in different color depth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