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0008B - 拉链 - Google Patents

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0008B
CN110520008B CN201780088934.7A CN201780088934A CN110520008B CN 110520008 B CN110520008 B CN 110520008B CN 201780088934 A CN201780088934 A CN 201780088934A CN 110520008 B CN110520008 B CN 110520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fastener
upper stopper
slid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9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0008A (zh
Inventor
越湖智之
犬饲孝幸
吉本衣江
宫井真梨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20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0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拉链(1)的上止件(26)具有上止件正面部(261)和与上止件正面部(261)相连的上止件背面部(271)。上止件正面部(261)附着于拉链带(21)的正面(21A)。上止件背面部(271)附着于拉链带(21)的背面(21B)。上止件背面部(271)的特征在于,在拉头(4)的滑动方向上与该拉头(4)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配置。

Description

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安装有上止件的拉链。
背景技术
以往,在拉链中已知一种在沿着拉链带的相对侧缘安装的拉链链牙列的上端部注塑成型有合成树脂制的上止件的拉链(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上止件具有位于拉链带的正面侧的正面部及位于拉链带的背面侧的背面部,并且跨着拉链带的相对侧缘而形成,因此,与例如没有背面的上止件相比成为更难从拉链带剥离的结构。
另外,上止件具备作为防止拉头脱落的止挡件发挥功能的结构。具体而言,于在拉链的左右方向上位于拉链链牙的啮合头部侧的上止件的外侧面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于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外侧面的相反侧的内侧面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突部。
在该上止件中,在拉链的拉头滑动而配置到了拉链链牙列的上端部的情况下,上止件的鼓出部与形成于拉头主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的引导柱抵接,且上止件的突部与拉头主体的左右的凸缘抵接,由此对拉头的滑动进行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02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拉链中,其上止件使所具有的用于使得难以从拉链带剥离的背面部、和前述的鼓出部及突出部等作为止动件发挥功能的结构成为不同部分的结构,因此,上止件常常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难以从拉链带剥离且作为止动件发挥功能的上止件比以往缩小的拉链。
本发明的拉链具备:一对拉链牙链带,其具有拉链带及沿着所述拉链带的侧缘部的拉链链牙列;和拉头,其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连结,在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分别配置有上止件,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所述上止件具有上止件正面部和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相连的上止件背面部,所述上止件正面部附着于所述拉链带的正面,所述上止件背面部附着于所述拉链带的背面,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在所述拉头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拉头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由于上止件具有附着于拉链带的正面及背面的上止件正面部及上止件背面部,所以与例如没有上止件背面部的上止件相比,能够将上止件构成为难以从拉链带剥离。另外,由于在拉头滑动且配置于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的情况下,在滑动方向上与拉头相对配置的上止件背面部与该拉头抵接,所以能够限制该拉头的滑动。这样,通过上止件背面部的结构,能够使得难以从拉链带剥离且能作为止动件发挥功能,因此,不再需要将使得难以从拉链带剥离的结构和作为止动件发挥功能的结构由不同部分构成,能够缩小上止件。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上止件正面部具有:保持部,其嵌入有构成所述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的链牙;和相对部,其在所述上止件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相对,所述保持部及所述相对部在所述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上止件背面部与在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于保持部的位置上的相对部的背侧相对配置,所以能够通过上止件背面部来加强比嵌入有链牙的保持部更易从拉链带剥离的相对部,能够抑制该相对部从拉链带剥离。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相对部在所述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保持部相比更靠前方的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拉头与上止件背面部抵接的状态下将上止件正面部中的与相对部相比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位于后方的部分收纳入拉头内。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拉链带的背面的与正面中的附着有所述保持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露出。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从嵌入有链牙而难以从拉链带剥离的部位即保持部的背面除去上止件背面部,能够使上止件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上止件正面部具有配置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和配置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面,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形成为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外侧面侧朝向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内侧面侧延伸,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的顶端在所述上止件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沿着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内侧面的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上止件背面部的顶端在上止件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沿着上止件正面部的内侧面的位置,所以在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不会再形成上止件正面部及上止件背面部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突出的部分。由于不会形成像这样突出的部分,所以不会再出现附着于该突出的部分上的拉链带的部分未被上止件正面部及上止件背面部中的另一方支撑而剥离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的宽度随着从其基端侧趋向所述顶端侧而变宽。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上止件背面部的顶端侧远离与上止件正面部相连的基端侧,所以与上止件背面部的基端侧相比从拉链带剥离的难度下降,但通过增大上止件背面部的顶端侧的宽度尺寸来扩大相对于拉链带的附着面积,能够使上止件背面部的顶端侧的部分难以从拉链带剥离。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呈随着从其基端侧趋向所述顶端侧而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位于后方的形状。
根据这种结构,当拉头沿闭合拉链的滑动方向移动且与所述上止件背面部抵接时,对于各上止件产生其滑动方向前方侧朝向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内侧且其滑动方向后方侧朝向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旋转力,通过上止件的滑动方向后方侧彼此夹入拉头的引导柱部413,因此,能够抑制拉头的晃动。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拉头具有配置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背面侧的下板部,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具有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与所述下板部的上表面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的止动面,所述止动面呈沿着所述下板部的上表面的形状。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止动面呈沿着拉头的下板部的上表面的形状,所以能够使整个止动面与下板部的上表面抵接。因此,能够使拉头与上止件碰撞时的冲击在整个止动面上分散,能够减少所述止动面的破损等隐患。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拉头具有:配置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正面侧的上板部;配置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背面侧的下板部;和连接所述上板部及所述下板部的引导柱部,在将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正外表面到所述拉链带的背面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A、将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正外表面到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的背外表面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B、将从所述上板部的内表面到所述下板部的内表面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C的情况下,尺寸关系为A<C<B。
根据这种结构,在拉头配置于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的情况下,能够将上止件正面部插入于拉头的上板部与下板部之间,并且能够使上止件背面部与拉头的下板部抵接来防止该拉头脱落。
在本发明的拉链中,优选地,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外侧面具有向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能够缩窄上止件的鼓出部与引导柱部的间隙,还能使鼓出部与引导柱部抵接,由此,能够抑制拉头在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的晃动。
另外,由于上止件正面部与上止件背面部的相连部分也包括鼓出部,所以能够增大该相连部分而提高上止件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难以从拉链带剥离且作为止动件发挥功能的上止件比以往缩小的拉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所示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上止件及拉头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上止件及拉头的后视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上止件及拉头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8所示的IX-IX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具备第一拉链牙链带2、第二拉链牙链带3、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第一拉链牙链带2及第二拉链牙链带3连结的拉头4,第一拉链牙链带2及第二拉链牙链带3构成一对。
需要说明的是,各图所示的X、Y、Z方向彼此正交。在本实施方式中,X方向是沿着拉链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Y方向是沿着拉链1的宽度方向的方向,Z方向是沿着拉链1的厚度方向的方向。另外,后述的滑动方向是指与第一拉链牙链带2及第二拉链牙链带3连结的拉头4能够移动的方向,滑动方向的前方是指通过使拉头4移动而拉链链牙列24、34卡合的方向,是图1所示的X方向的上方。另外,滑动方向的后方是指通过使拉头4移动而拉链链牙列24、34打开的方向,是图1所示的X方向的下方。
第一拉链牙链带2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拉链带21、和沿着拉链带21的宽度方向外侧(图1中为右侧)的侧缘部22的拉链链牙列24。在拉链带21的侧缘部22设有芯绳部23。拉链链牙列24由合成树脂制的线条拉链链牙25(链牙)沿着X方向排列多个而构成,线条拉链链牙25通过缝纫线(省略图示)而被缝于拉链带21。
在拉链链牙列24的图1所示的上端部24A(一端部)配置有合成树脂制的上止件26。在拉链链牙列24的图1所示的下端部24B(另一端部)侧配置有插棒28。
上止件26及插棒28通过将聚酰胺、聚缩醛、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注塑成型而分别构成。
如图2~图5所示,上止件26具有上止件正面部261和与上止件正面部261相连的上止件背面部271,如图5所示,上止件26跨着拉链带21的侧缘部22形成为截面大致C字形。上止件正面部261与上止件背面部271相比Z方向上的壁厚形成得较厚。
上止件正面部261具有:在Z方向上彼此相对的正外表面262及正内表面263;和配置于正外表面262及正内表面263的周缘的外侧面264、内侧面265、上端面266及下端面267。外侧面264及内侧面265在Y方向上彼此相对配置,外侧面264配置于拉链带21的宽度方向外侧,内侧面265配置于拉链带21的宽度方向内侧。上端面266及下端面267在X方向上彼此相对配置。
上止件正面部261的正内表面263中的与侧缘部22相比位于拉链带2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附着于拉链带21的正面21A。另外,上止件正面部261具有对构成拉链链牙列24的上端部24A的线条拉链链牙25进行保持的保持部268、和在上止件26的厚度方向上与上止件背面部271相对的相对部269。在保持部268的内部嵌入有前述的线条拉链链牙25。相对部269在图2中相对于保持部268配置于X方向的上方。
上止件背面部271形成为从与上止件正面部261的正内表面263中的外侧面264侧上部相连的基端272侧的相连部分273朝向内侧面265侧沿着Y方向延伸。上止件背面部271的上表面274在上止件26的厚度方向上沿着上止件正面部261的上端面266配置,上止件背面部271的顶端275在上止件26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沿着上止件正面部261的内侧面265的位置。另外,上止件背面部271的下表面构成为与拉头4的后述的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的止动面276。止动面276在X方向上与前述的保持部268相比位于上方。
该上止件背面部271的背内表面278附着于拉链带21的背面21B。
另外,上止件背面部271的宽度随着从其基端272侧趋向顶端275侧而变宽。由此,与基端272侧相比,顶端275侧的向拉链带21的附着面积扩大。
在上止件正面部261的外侧面264形成有向拉链带21的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264A,在该鼓出部264A配置有前述的相连部分273。因此,上止件正面部261与上止件背面部271的相连部分273构成向拉链带21的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264A。
第二拉链牙链带3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拉链带31、和沿着拉链带31的宽度方向外侧(图1中为左侧)的侧缘部32的拉链链牙列34。在拉链带31的侧缘部32设有芯绳部33。拉链链牙列34由合成树脂制的线条拉链链牙35(链牙)沿着X方向排列多个而构成,线条拉链链牙35通过缝纫线(省略图示)而被缝于拉链带31。
在拉链链牙列34的图1所示的上端部34A(一端部)配置有合成树脂制的上止件36。在拉链链牙列34的图1所示的下端部34B(另一端部)侧配置有座棒38及插座体39。
上止件36和座棒38及插座体39通过将聚酰胺、聚缩醛、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注塑成型而分别构成。
此外,由座棒38及插座体39和前述的插棒28构成打开部件。
如图2所示,上止件36与前述的上止件26大致相同且左右相反地构成,但与上止件26相比X方向上的尺寸减小。
如图2、3所示,该上止件36具有上止件正面部361和与上止件正面部361相连的上止件背面部371,形成为截面大致C字形。上止件正面部361与上止件背面部371相比Z方向上的壁厚形成得较厚。
上止件正面部361具有:在Z方向上彼此相对的正外表面362及正内表面363;和配置于正外表面362及正内表面363的周缘的外侧面364、内侧面365、上端面366及下端面367。外侧面364及内侧面365在Y方向上彼此相对配置,外侧面364配置于拉链带31的宽度方向外侧,内侧面365附着于拉链带31的正面31A。另外,上止件正面部361具有对构成拉链链牙列34的上端部34A的线条拉链链牙35进行保持的保持部368、和在上止件36的厚度方向上与上止件背面部371相对的相对部369。在保持部368的内部嵌入有前述的线条拉链链牙35。相对部369在图2中相对于保持部268配置于X方向的上方。
上止件背面部371形成为从与上止件正面部361的正内表面363中的外侧面364侧上部相连的基端372侧的相连部分373朝向内侧面365侧沿着Y方向延伸。上止件背面部371的上表面374在上止件36的厚度方向上沿着上止件正面部361的上端面366配置,上止件背面部371的顶端375在上止件36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沿着上止件正面部361的内侧面365的位置。另外,上止件背面部371的下表面构成为与拉头4的后述的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的止动面376。止动面376在X方向上与前述的保持部368相比位于上方。
该上止件背面部371的背内表面(省略图示)附着于拉链带31的背面31B。
另外,上止件背面部371的宽度随着从其基端372侧趋向顶端375侧而变宽。由此,与基端372侧相比,顶端375侧的向拉链带21的附着面积扩大。
在上止件正面部361的外侧面364形成有向拉链带31的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364A,在该鼓出部364A配置有前述的相连部分373。因此,上止件正面部361与上止件背面部371的相连部分373构成向拉链带31的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364A。
如图6~图9所示,拉头4具备主体41、柱42和拉片43。柱42形成于后述的上板部411的外表面411A,并在该柱42上安装有前述的拉片43。
主体41具有:在Z方向上配置于拉链链牙列24、34的正面侧的上板部411;在Z方向上配置于拉链链牙列24、34的背面侧的下板部412;和连接上板部411及下板部412的引导柱部413。在上板部411的内表面411B及下板部412的内表面412B之间形成有供拉链链牙列24、34穿插的穿插槽45。
上板部411的上表面411C中的与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比靠左侧的左侧部分由向左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在此,由于上止件正面部261的上端面266也如图6所示由向左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所以在上止件26插入于穿插槽45内的状态下,能够构成上端面266沿着上表面411C的左侧部分的外观。
上板部411的上表面411C中的与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比靠右侧的右侧部分由向右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在此,由于上止件正面部361的上端面366也如图6所示由向右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所以在上止件36插入于穿插槽45内的状态下,能够构成上端面366沿着上表面411C的右侧部分的外观。
另外,在上板部411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两缘部形成有凸缘411D(参照图9)。
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中的与图7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比靠右侧的右侧部分由向右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在此,由于上止件背面部271的止动面276也如图7所示由向右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所以在上止件26插入于穿插槽45内的状态下,止动面276沿着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的右侧部分抵接。
通过使上止件背面部271的止动面276沿着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能够将拉头4与止动面276抵接时的冲击在整个止动面276上分散而由整个止动面276承受,能够减少止动面276的破损等隐患。
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中的与图7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比靠左侧的左侧部分由向左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在此,由于上止件背面部371的止动面376也如图7所示由向左下方下降的弯曲面形成,所以在上止件36插入于穿插槽45内的状态下,止动面376沿着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的左侧部分抵接。
通过使上止件背面部371的止动面376沿着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能够将拉头4与止动面376抵接时的冲击在整个止动面376上分散而由整个止动面376承受,能够减少止动面376的破损等隐患。
另外,在下板部412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两缘部形成有凸缘412D(参照图8)。
如图8所示,引导柱部413形成于上板部411与下板部412之间的上部且图8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导柱部413将穿插槽45划分为供拉链链牙列24穿插的在图8中为左侧的穿插槽45A和供拉链链牙列34穿插的在图8中为右侧的穿插槽45B。
在如图8所示穿插槽45A、45B内分别插入有上止件26、36的状态下,引导柱部413与上止件26、36的间隙通过鼓出部264A、364A而变窄。需要说明的是,鼓出部264A、364A也可以与引导柱部413抵接。由此,能够抑制拉头4的左右方向上的晃动。
如图9所示,在将从上止件正面部261的正外表面262到拉链带21的背面21B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从保持部268的正外表面到拉链带21的背面21B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A、将从上止件正面部261的正外表面262到上止件背面部271的背外表面277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从相对部269的正外表面到上止件背面部271的背外表面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B、将从上板部411的内表面411B到下板部412的内表面412B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尺寸C的情况下,尺寸关系为A<C<B。
另外,在将从上止件正面部261的正外表面262到拉链带21的正面21A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从保持部268的正外表面到拉链带21的正面21A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A1、将从上止件正面部261的正外表面262到拉链带21的正面21A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从相对部269的正外表面到拉链带21的正面21A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B1、将从上板部411的内表面411B到拉链带21的正面21A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尺寸C1的情况下,尺寸关系为A1=B1<C1(此外,也可以是B1<A1<C1)。
另外,在将从上止件背面部271的背外表面277到拉链带21的背面21B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尺寸B2、将从下板部412的内表面412B到拉链带21的背面21B为止的Z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尺寸C2的情况下,尺寸关系为C2<B2。
此外,由于在上止件26的厚度方向上与保持部268(参照图4)相对的背面侧的部分没有后述变形例中的拉头插入部,所以该部分中的上止件背面部的厚度尺寸A2为“0”。另外,在有拉头插入部的情况下,尺寸关系为A2<C2<B2。
因此,上止件背面部271(371)在拉头4的滑动方向上与该拉头4的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配置。
由于像这样设定了尺寸关系,所以上止件26的上止件正面部261插入于穿插槽45A内,上止件背面部271的止动面276与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另外,与前述同样地,上止件36的上止件正面部361插入于穿插槽45B内,上止件背面部371的止动面376与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通过这些抵接部能够限制拉头4向与上止件26、36相比更靠滑动方向前方的位置滑动,通过该限制能够防止拉头4脱落。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拉链1具备:一对拉链牙链带2、3,其具有拉链带21、31及沿着拉链带21、31的侧缘部22、32的拉链链牙列24、34;和拉头4,其与各拉链链牙列24、34连结,在各拉链链牙列24、34的上端部24A、34A分别配置有上止件26、36,拉链1的特征在于,上止件26、36具有上止件正面部261、361和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相连的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上止件正面部261、361附着于拉链带21、31的正面21A、31A,上止件背面部271、371附着于拉链带21、31的背面21B、31B,上止件背面部271、371在拉头4的滑动方向上与该拉头4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配置。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所以上止件26、36具有附着于拉链带21、31的正面21A、31A及背面21B、31B的上止件正面部261、361及上止件背面部271、371,因此,与例如没有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上止件相比,能够将上止件26、36构成为难以从拉链带21、31剥离。另外,由于在拉头4滑动且配置于拉链链牙列24、34的上端部24A、34A的情况下,在滑动方向上与拉头4相对配置的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与该拉头4抵接,所以能够限制该拉头4的滑动。这样,通过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结构,能够使得难以从拉链带21、31剥离且能作为止动件发挥功能,因此,不再需要将使得难以从拉链带21、31剥离的结构和作为止动件发挥功能的结构由不同部分构成,能够缩小上止件26、36。
(2)上止件正面部261、361具有:保持部268、368,其嵌入有构成拉链链牙列24、34的上端部24A、34A的线条拉链链牙25、35;和相对部269、369,其在上止件26、36的厚度方向上与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相对,保持部268、368及相对部269、369在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位置。
因此,由于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与在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于保持部268、368的位置上的相对部269、369的背侧相对配置,所以能够通过上止件背面部271、371来加强比嵌入有线条拉链链牙25、35的保持部268、368更易从拉链带21、31剥离的相对部269、369,能够抑制相对部269、369从拉链带21、31剥离。
(3)相对部269、369在拉头4的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与保持部268、368相比更靠前方的位置。
因此,能够在拉头4与上止件背面部271、371抵接的状态下将上止件正面部261、361中的与相对部269、369相比在拉头4的滑动方向上位于后方的部分收纳入拉头4内。
(4)拉链带21、31的背面21B、31B的与正面21A、31A中的附着有保持部268、368的部分相对的部分露出。
因此,能够从嵌入有线条拉链链牙25、35而难以从拉链带21、31剥离的部位即保持部268、368的背面除去上止件背面部271、371,能够使上止件26、36小型化。
(5)上止件正面部261、361具有配置于拉链带21、3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264、364、和配置于拉链带21、3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面265、365,上止件背面部271、371形成为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外侧面264、364侧朝向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内侧面265、365侧延伸,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顶端275、375在上止件26、36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沿着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内侧面265、365的位置。
因此,由于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顶端275、375在上止件26、36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沿着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内侧面265、365的位置,所以在拉链带21、31的宽度方向上不会再形成上止件正面部261、361及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突出的部分。由于不会形成像这样突出的部分,所以不会再出现附着于该突出的部分上的拉链带21、31的部分未被上止件正面部261、361及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中的另一方支撑而剥离的情况。
(6)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宽度随着从其基端272、372侧趋向顶端275、375侧而变宽。
因此,由于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顶端275、375侧远离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相连的基端272、372侧,所以与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基端272、372侧相比从拉链带21、31剥离的难度下降,但通过增大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顶端275、375侧的宽度尺寸来扩大相对于拉链带21、31的附着面积,能够使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顶端275、375侧的部分难以从拉链带21、31剥离。
(7)上止件背面部271、371随着从其基端272、372侧趋向顶端275、375侧而在滑动方向上位于后方,如图7所示,若将滑动方向后方设为下方则成为向下方下降的形状。
因此,当拉头4沿闭合拉链1的滑动方向移动且与上述上止件背面部271、371抵接时,对于各上止件26、36产生其滑动方向前方侧朝向拉链带21、31的宽度方向内侧且其滑动方向后方侧朝向拉链带21、3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旋转力,通过上止件26、36的下部彼此夹入拉头4的引导柱部413,因此,能够抑制拉头4的晃动。
(8)拉头4具有配置于各拉链链牙列24、34的背面侧的下板部412,上止件背面部271、371具有在滑动方向上与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的止动面276、376,止动面276、376呈沿着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的形状。
因此,由于止动面276、376呈沿着拉头4的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的形状,所以能够使整个止动面276、376与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因此,能够使拉头4与上止件26、36碰撞时的冲击在整个止动面276、376上分散,能够防止上止件26、36的破损。
(9)拉头4具有:配置于各拉链链牙列24、34的正面侧的上板部411;配置于各拉链链牙列24、34的背面侧的下板部412;和连接上板部411及下板部412的引导柱部413,在将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正外表面262、362到拉链带21、31的背面21B、31B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A、将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正外表面262、362到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背外表面277、377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B、将从上板部411的内表面411B到下板部412的内表面412B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C的情况下,尺寸关系为A<C<B。
因此,在拉头4配置于拉链链牙列24、34的上端部24A、34A的情况下,能够将上止件正面部261、361插入于拉头4的上板部411及下板部412之间,并且能够使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与拉头4的下板部412抵接来防止该拉头4脱落。
(10)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外侧面264、364具有向拉链带21、31的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264A、364A。
因此,在拉链1的闭合状态下,能够缩窄上止件26、36的鼓出部264A、364A与引导柱部413的间隙,还能使鼓出部264A、364A与引导柱部413抵接,由此,能够抑制拉头4在拉链带21、31的宽度方向上的晃动。
另外,由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与上止件背面部271、371的相连部分273、373也包括鼓出部264A、364A,所以能够增大该相连部分273、373而提高上止件26、36的强度。
[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例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从基端272、372侧起延伸、且顶端275、375在Z方向上配置于沿着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内侧面265、365的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顶端275、375也可以相对于内侧面265、365配置于Y方向外侧或Y方向内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止件背面部271、371在呈杆状延伸形成的整体部分上形成有止动面276、376,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与上述保持部268、368相对的拉链带21、31的背面21B、31B侧设置拉头插入部,该拉头插入部较薄地形成为在使拉头4向上止件背面部271、371接近时能够向穿插槽45A、45B内插入的壁厚。另外,也可以是,使除拉头插入部之外的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与拉头插入部相比相对于拉链带21、31的背面21B、31B向垂直方向突出,所突出的该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以能够与拉头4的下板部412的上表面412C抵接的方式在滑动方向上与该上表面412C相对配置。另外,所突出的该上止件背面部既可以偏向基端272、372配置也可以偏向顶端275、375配置。
由于具备拉头插入部,所以在使拉头4与上止件26、36抵接时,拉头插入部嵌入于穿插槽45A、45B内,缩小上止件26、36与拉头4内部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拉头4在拉链1的厚度方向上的晃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止件背面部271、371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相对部269、369相对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与上止件正面部261、361的保持部268、368相对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止件正面部261、361构成了鼓出部264A、364A,但也可以不构成该鼓出部264A、364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止件26、36的上端面266、366呈沿着拉头4的上板部411的上表面411C的弯曲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不同形状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外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止件26、36为合成树脂制,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制。
附图标记说明
1:拉链,2、3:拉链牙链带,21、31:拉链带,21A、31A:正面,21B、31B:背面,22、32:侧缘部,23、33:芯绳部,24、34:拉链链牙列,24A、34A:上端部,24B、34B:下端部,25、35:线条拉链链牙,26、36:上止件,261、361:上止件正面部,262、362:正外表面,263、363:正内表面,264、364:外侧面,264A、364A:鼓出部,265、365:内侧面,266、366:上端面,267、367:下端面,268、368:保持部,269、369:相对部,271、371:上止件背面部,272、372:基端,273、373:相连部分,274、374:上表面,275、375:顶端,276、376:止动面,277、377:背外表面,278:背内表面,28:插棒,38:座棒,39:插座体,4:拉头,41:主体,411:上板部,411A:外表面,411B、412B:内表面,411C、412C:上表面,411D、412D:凸缘,412:下板部,413:引导柱部,42:柱,43:拉片,45(45A、45B):穿插槽,A~C、A1~C1、A2~C2:尺寸。

Claims (9)

1.一种拉链,具备:一对拉链牙链带,其具有拉链带及沿着所述拉链带的侧缘部的拉链链牙列;和拉头,其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连结,在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分别配置有上止件,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
所述上止件具有上止件正面部和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相连的上止件背面部,
所述上止件正面部附着于所述拉链带的正面,
所述上止件背面部附着于所述拉链带的背面,
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在所述拉头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拉头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配置,
所述上止件正面部具有:保持部,其嵌入有构成所述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的链牙;和相对部,其在所述上止件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相对,
所述保持部及所述相对部在所述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部在所述滑动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保持部相比更靠前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带的背面的与正面中的附着有所述保持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具有配置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和配置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面,
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形成为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外侧面侧朝向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内侧面侧延伸,
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的顶端在所述上止件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沿着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内侧面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的宽度随着从其基端侧趋向所述顶端侧而变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呈随着从其基端侧趋向所述顶端侧而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位于后方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具有配置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背面侧的下板部,
所述上止件背面部具有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与所述下板部的上表面以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的止动面,
所述止动面呈沿着所述下板部的上表面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具有:配置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正面侧的上板部;配置于各所述拉链链牙列的背面侧的下板部;和连接所述上板部及所述下板部的引导柱部,
在将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正外表面到所述拉链带的背面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A、将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正外表面到所述上止件背面部的背外表面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B、将从所述上板部的内表面到所述下板部的内表面为止的尺寸设为尺寸C的情况下,尺寸关系为A<C<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件正面部的外侧面具有向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
CN201780088934.7A 2017-03-28 2017-06-06 拉链 Active CN110520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3090 2017-03-28
JP2017063090A JP6894739B2 (ja) 2017-03-28 2017-03-28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CT/JP2017/020907 WO2018179461A1 (ja) 2017-03-28 2017-06-06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0008A CN110520008A (zh) 2019-11-29
CN110520008B true CN110520008B (zh) 2022-05-13

Family

ID=6367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934.7A Active CN110520008B (zh) 2017-03-28 2017-06-06 拉链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894739B2 (zh)
CN (1) CN110520008B (zh)
GB (1) GB2574965B (zh)
TW (1) TWI630883B (zh)
WO (1) WO20181794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367B (zh) * 2021-08-24 2022-11-15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上止装置、拉链及一种制品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9858A (en) * 1974-09-04 1976-06-01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ridge top stop for slide fasteners
US4045845A (en) * 1974-10-14 1977-09-06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op stop device for slide fasteners
GB1506839A (en) * 1975-12-29 1978-04-12 Yoshida Kogyo Kk Sliding clasp fastener
TW497390U (en) * 2001-08-29 2002-08-01 Shindan Corp Co Ltd Structure of nylon zipper with top/bottom stop and pulltab
CN2556968Y (zh) * 2002-06-24 2003-06-25 吴明儒 尼龙开口拉链的上止
US6634066B2 (en) * 2001-02-28 2003-10-21 Ykk Corporation Upper stopper device for slide fastener
CN1223294C (zh) * 2001-12-21 2005-10-19 Ykk株式会社 具有可分离的底部阻挡组件的拉链
JP2007050234A (ja) * 2005-07-19 2007-03-01 Ykk Corp 線条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上止
CN103281926A (zh) * 2010-12-24 2013-09-04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3369981A (zh) * 2011-03-30 2013-10-23 Ykk株式会社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JP3191897U (ja) * 2014-05-07 2014-07-1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CN104053378A (zh) * 2012-01-30 2014-09-17 Ykk株式会社 防水性拉链
WO2014167654A1 (ja) * 2013-04-09 2014-10-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1897A (ja) * 1989-12-21 1991-08-21 Hitachi Ltd 高速炉の炉心
JP3191897B2 (ja) * 1994-02-15 2001-07-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警報音発生装置
JP3621040B2 (ja) * 2000-10-31 2005-0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逆開き開離嵌挿具
JP3957071B2 (ja) * 2003-02-25 2007-08-08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6203620A1 (ja) * 2015-06-18 2016-12-22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9858A (en) * 1974-09-04 1976-06-01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ridge top stop for slide fasteners
US4045845A (en) * 1974-10-14 1977-09-06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op stop device for slide fasteners
GB1506839A (en) * 1975-12-29 1978-04-12 Yoshida Kogyo Kk Sliding clasp fastener
US6634066B2 (en) * 2001-02-28 2003-10-21 Ykk Corporation Upper stopper device for slide fastener
TW497390U (en) * 2001-08-29 2002-08-01 Shindan Corp Co Ltd Structure of nylon zipper with top/bottom stop and pulltab
CN1223294C (zh) * 2001-12-21 2005-10-19 Ykk株式会社 具有可分离的底部阻挡组件的拉链
CN2556968Y (zh) * 2002-06-24 2003-06-25 吴明儒 尼龙开口拉链的上止
JP2007050234A (ja) * 2005-07-19 2007-03-01 Ykk Corp 線条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上止
CN103281926A (zh) * 2010-12-24 2013-09-04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3369981A (zh) * 2011-03-30 2013-10-23 Ykk株式会社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CN104053378A (zh) * 2012-01-30 2014-09-17 Ykk株式会社 防水性拉链
WO2014167654A1 (ja) * 2013-04-09 2014-10-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3191897U (ja) * 2014-05-07 2014-07-1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CN204708143U (zh) * 2014-05-07 2015-10-21 Ykk株式会社 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0883B (zh) 2018-08-01
GB201913595D0 (en) 2019-11-06
WO2018179461A1 (ja) 2018-10-04
GB2574965A (en) 2019-12-25
JP6894739B2 (ja) 2021-06-30
CN110520008A (zh) 2019-11-29
TW201836509A (zh) 2018-10-16
JP2018164605A (ja) 2018-10-25
GB2574965B (en) 202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32435B1 (en) Slide fastener
US8844101B2 (en)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US8661628B2 (en) Slide fastener
TWI563935B (zh) Zipper chain, chain and zipper
EP2359709B1 (en) Slide fastener with a separable fitting
US9480311B2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imple locking mechanism
US20130133161A1 (en) Slide Fastener
WO2011024273A1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EP2460430B1 (en) Slide fastener
CN110520008B (zh) 拉链
CN113795173B (zh) 拉链
TWI630882B (zh) Zipper slider
EP4129112B1 (en) Slide fastener and design method thereof
CN113796629B (zh) 拉链用拉头及具有其的拉链
WO2017022106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加締め機
WO2022172320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