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4773A -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4773A
CN110514773A CN201910781126.XA CN201910781126A CN110514773A CN 110514773 A CN110514773 A CN 110514773A CN 201910781126 A CN201910781126 A CN 201910781126A CN 110514773 A CN110514773 A CN 110514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test tube
fixedly connected
dry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11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荷美
章彦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ngka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ngka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ngka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ngka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11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4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4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4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09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81Modular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属于气象光谱仪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箱体内固设有竖隔板,竖隔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横隔板,箱体内形成有主机腔、仪器腔和试管腔;箱体滑动连接有推拉板,推拉板上安装有气相色谱仪;箱体插设有仪器盒;箱体滑动连接有试管盒,试管盒内固定连接有试管隔板,试管盒固定连接有软垫,软垫上开设有多个试管槽,横隔板开设有热风通道,箱体固定连接有电热丝,箱体固定连接有风扇;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制冷循环机,本发明具有将一个箱体内部分为多个腔室,将气相色谱仪等多种装置放置于不同腔室内,在将多种装置一起进行储存或运输的同时,对所有装置进行保护,并提供清洗和烘干的功能,提高试验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相色谱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通常可用于分析土壤中热稳定且沸点不超过500°C的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有机氯、有机磷、多环芳烃、酞酸酯等。气相色谱仪在使用时通常会与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试管等配套的检测装置组合使用。在检测MDI浓度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通常气相色谱仪放置于实验室内,由实验人员在目标地点采集实验样本送入实验室内进行检测,有时也需要将气相色谱仪运输至目标地点,现场进行采样检测。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336450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仪,有效果地防止昂贵的载气漏出,且不会发生因载气泄漏而产生的次生灾害。与流量控制阀分开地,将包括阀机构的流量限制阀配置在载气流路的试料导入部的上游侧,针对由载气的泄漏等引起的固定流量以上的过大的载气流量,借由流量限制阀来机械地将所述载气的流量限制为预先设定的流量,所述流量控制阀根据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对导入至试料导入部及分析柱的载气流量进行控制,所述阀机构可机械地对载气流量进行限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气相色谱仪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其配套的检测装置只能与气相色谱仪分开存放,就会造成使用或运输不便,尤其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杂质、温度等外界因素容易对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的检测装置进行污染或造成不利影响,减少气相色谱仪等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还需要对装置进行清洁跟调温,影响试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将一个箱体内部分为多个腔室,将气相色谱仪等多种装置放置于不同腔室内,在将多种装置一起进行储存或运输的同时,对所有装置进行保护,并提供清洗和烘干的功能,提高试验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固设有沿箱体宽度方向设置的竖隔板,竖隔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隔板,横隔板固定连接于箱体内,箱体内对应竖隔板远离横隔板一侧形成有主机腔,箱体对应横隔板上方位置处形成有仪器腔,箱体对应横隔板下方位置处形成有试管腔;
箱体对应主机腔底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推拉板,推拉板沿箱体宽度方向滑移,推拉板上安装有气相色谱仪;
箱体对应主机腔位置处开设有供气相色谱仪通过的主机口,箱体对应主机口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主机盖,主机盖能够覆盖主机口;
箱体对应仪器腔位置处插设有用于存放检测装置的仪器盒;
箱体对应仪器腔位置处开设有供仪器盒通过的仪器口,箱体对应仪器口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仪器盖,仪器盖能够覆盖仪器口;
箱体对应试管腔位置处滑动连接有试管盒,试管盒能够沿箱体的宽度方向滑移,试管盒内固定连接有试管隔板,试管隔板将试管盒内部分割成清洗室和烘干室,试管盒对应烘干室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具有吸水能力的软垫,软垫上开设有多个配合试管的试管槽,横隔板靠近烘干室位置处开设有热风通道,当试管盒完全收纳于试管腔内时,热风通道一端与烘干室连通,箱体靠近热风通道另一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热丝,箱体靠近电热丝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能够向热风通道内吹风的风扇;
箱体对应试管腔位置处开设有供试管盒通过的试管口,箱体对应试管口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试管盖,试管盖能够覆盖试管口;
箱体靠近主机腔位置处开设有调温槽,调温槽与主机腔连通,箱体对应调温槽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制冷循环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箱体被竖隔板和横隔板分割为主机腔、仪器腔和试管腔,分别用来存放气相色谱仪、配套装置及试验用试管等玻璃制品;用户打开主机盖,即可使用气相色谱仪,如果觉得操作不便也可以通过拉动推拉板将气相色谱仪拉出箱体使用;试管盒的清洗室内可以存放清水,试管可以放置于清水中,以保持试管的洁净,在实验时可以打开试管盖,拉出试管盒,将试管从清洗室中取出,插入烘干室的试管槽内,软垫吸收试管上残留的水分,通过风扇吹加热后的电热丝,向烘干室内送入热风,对试管进行烘干,使用户在进行试验时能够保证试管洁净且干燥,能够有效减少试验误差;用户可以将配套装置放置于仪器盒内,在使用时直接打开仪器盖,即可将配套装置从仪器盒中取出;便于对多种的存储和运输,保护所有装置,避免装置收到外界的杂质等污染物污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箱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指令接收模块、烘干控制模块、烘干停止模块和仪器启动模块;
所述指令接收模块包括安装于箱体内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能够接收外界输入的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输出;
所述烘干控制模块包括固定连接于横隔板靠近烘干室位置处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当所述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到外界输入的烘干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将烘干指令传输给烘干控制模块,烘干控制模块接收到烘干指令后控制风扇和电热丝得电开始工作,第一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周围环境湿度并输出第一湿度值,烘干控制模块将第一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当第一湿度值低于预设湿度值时,烘干控制模块输出烘干停止信号;
所述烘干停止模块接收烘干控制模块输出的烘干停止信号,当烘干停止模块接收到烘干停止信号后开始进行计时,在经过预设时长后,烘干控制模块控制风扇和电热丝停止工作;
所述仪器启动模块连接气相色谱仪和加热制冷循环机,当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到外界输入的启动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将启动指令传输给仪器启动模块,仪器启动模块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控制气相色谱仪和加热制冷循环机通电并启动,仪器启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启动指令向加热制冷循环机输入设定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系统能顾根据用户的指令来控制箱体内的各部分动作,控制更为智能化。用户向控制面板输入控制指令来控制箱体内部元件的运行,在进行烘干后,风扇和电热丝会继续得电工作,在试管取出后,风扇和电热丝能够继续向烘干时吹入热风,对吸水后的软垫进行烘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试管盒对应清洗室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清洗室连通且进水管位于出水管上方,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能够伸缩,进水管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电磁阀,出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电磁阀,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箱体设置,出水管远离试管盒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固定连接有水泵;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换水控制模块,当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到换水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将换水指令发送给换水控制模块,所述换水控制模块接收到换水指令后控制出水电磁阀打开、水泵得电启动,并开始计时,换水控制模块经过第一设定时间后控制出水电磁阀和水泵关闭,同时打开进水电磁阀,再次开始计时,在经过第二设定时间后控制进水电磁阀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清洗室内的清水被污染后,用户可以通过通知系统控制水泵将清室内的水抽出,然后由进水管向清洗室内注入清水,保证清洗室内的清水的洁净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试管隔板上方开设有第一通气槽,试管隔板对应第一通气槽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容纳槽,试管隔板对应第一容纳槽内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具有铁磁性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试管隔板对应第一容纳槽位置处,第一弹簧自然状态下,第一挡板覆盖第一通气槽;
试管隔板对应第一容纳槽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当第一挡板吸合于第一电磁铁上时,第一挡板与第一通气槽分离;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风干控制模块,所述风干控制模块接收指令接收模块输出的换水指令,当风干控制模块接收到换水指令后,风干控制模块控制电热丝、风扇和第一电磁铁得电启动,同时风干控制模块开始计时,在经过第一设定时间后,风干控制模块控制电热丝、风扇和第一电磁铁失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清洗室换水的时候,水泵将清洗室内的水抽走后,第一电磁铁吸引第一挡板降下,使清洗室与烘干室连通,风扇吹出的热风经过烘干室进入清洗室内,对清洗室进行烘干,减少清洗室内残留的污水,同时对清洗室内的试管进行烘干消毒。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箱体靠近主机腔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去水管,去水管远离箱体一端固定连接于排水管上,去水管连通主机腔和排水管,去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去水电磁阀;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排水控制模块,所述排水控制模块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对应主机腔底部位置处的水浸传感器,当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液体时,排水控制模块控制去水电磁阀打开、启动水泵,在水浸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液体后,排水控制模块控制去水电磁阀和水泵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若主机腔内不慎进水,控制系统会立即控制水泵将主机腔内的水分抽走,减少水进入主机腔内损坏气相色谱仪的可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竖隔板靠近试管盒位置处开设有通气通道,通气通道与试管腔连通,通气通道远离试管腔一端与主机腔顶部连通;
试管盒靠近通气通道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气槽,试管盒对应第二通气槽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容纳槽,试管盒对应第二容纳槽内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具有铁磁性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试管盒对应第二容纳槽位置处,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第二挡板覆盖第二通气槽;
试管盒对应第二容纳槽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当第二挡板吸合于第二电磁铁上时,第二挡板与第二通气槽分离;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除湿控制模块,所述除湿控制模块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对应主机腔内部位置处的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周围环境湿度并输出第二湿度值,除湿控制模块将第二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当第二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值时,除湿控制模块控制电热丝、风扇和第二电磁铁得电启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主机腔内湿度过大时,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启动电热丝、风扇和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吸引第二挡板下降,使烘干室与主机腔通过通气通道连通,风扇吹出的热风通过通风通道吹到主机腔内,对主机腔内进行烘干,降低主机腔内部湿度,避免因为主机腔内部湿度过高影响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烘干延长模块,所述烘干延长模块连接烘干控制模块、风干控制模块和除湿控制模块,当烘干控制模块、风干控制模块和除湿控制模块中任意两个同时工作时,烘干延长模块控制烘干控制模块、风干控制模块和除湿控制模块延长工作时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烘干控制模块、风干控制模块和除湿控制模块中任意两个同时工作时,风扇吹出的热风的烘干效果在每个腔室内都会降低,所以此时需要延长工作时长,来保证能够烘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底座能够对箱体起到缓冲作用,即减小了箱体不慎掉落时箱体受到的冲击力,也能够使箱体不容易因为自重而压坏箱体底部的桌面等物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箱体两侧均开设有凹槽,箱体对应每个凹槽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吊环可以从凹槽中旋出,便于用户将箱体吊起,进行运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推拉板底部两侧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滑轮沿推拉板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箱体对应滑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沿箱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滑轮均滑动连接于滑轨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滑轮能够使用户更容易地拉动推拉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箱体被竖隔板和横隔板分割为主机腔、仪器腔和试管腔,分别用来存放气相色谱仪、配套装置及试验用试管等玻璃制品;用户打开主机盖,即可使用气相色谱仪,如果觉得操作不便也可以通过拉动推拉板将气相色谱仪拉出箱体使用;试管盒的清洗室内可以存放清水,试管可以放置于清水中,以保持试管的洁净,在实验时可以打开试管盖,拉出试管盒,将试管从清洗室中取出,插入烘干室的试管槽内,软垫吸收试管上残留的水分,通过风扇吹加热后的电热丝,向烘干室内送入热风,对试管进行烘干,使用户在进行试验时能够保证试管洁净且干燥,能够有效减少试验误差;用户可以将配套装置放置于仪器盒内,在使用时直接打开仪器盖,即可将配套装置从仪器盒中取出;便于对多种的存储和运输,保护所有装置,避免装置收到外界的杂质等污染物污染;
2. 控制系统能顾根据用户的指令来控制箱体内的各部分动作,控制更为智能化。用户向控制面板输入控制指令来控制箱体内部元件的运行,在进行烘干后,风扇和电热丝会继续得电工作,在试管取出后,风扇和电热丝能够继续向烘干时吹入热风,对吸水后的软垫进行烘干。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主机腔、仪器腔和试管腔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主机口、仪器口和试管口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试管盒、通气通道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出进水管、出水管、排水管和去水管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热风通道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中突出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中,1、箱体;11、竖隔板;111、通气通道;12、横隔板;121、热风通道;122、风扇;123、电热丝;13、主机腔;131、主机口;132、主机盖;133、滑轨;134、调温槽;1341、加热制冷循环机;135、去水管;1351、取水电磁阀;14、仪器腔;141、仪器口;142、仪器盖;15、试管腔;151、试管口;152、试管盖;16、底座;17、凹槽;171、吊环;2、气相色谱仪;21、推拉板;22、滑轮;3、仪器盒;4、试管盒;41、试管隔板;411、第一通气槽;412、第一容纳槽;4121、第一电磁铁;413、第一挡板;4131、第一弹簧;42、清洗室;421、进水管;4211、进水电磁阀;422、出水管;4221、出水电磁阀;423、排水管;4231、水泵;43、烘干室;431、软垫;4311、试管槽;44、第二通气槽;45、第二容纳槽;451、第二电磁阀;46、第二挡板;461、第二弹簧;5、控制系统;51、指令接收模块;511、控制面板;52、仪器启动模块;53、换水控制模块;54、排水控制模块;541、水浸传感器;55、烘干控制模块;551、第一湿度传感器;552、烘干停止模块;56、风干控制模块;57、除湿控制模块;571、第二湿度传感器;58、烘干延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设有沿箱体1宽度方向设置的竖隔板11,竖隔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隔板12,横隔板12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箱体1内对应竖隔板11远离横隔板12一侧形成有主机腔13,箱体1对应横隔板12上方位置处形成有仪器腔14,箱体1对应横隔板12下方位置处形成有试管腔15。箱体1被竖隔板11和横隔板12分割为主机腔13、仪器腔14和试管腔15,用来存放不同的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6,底座16由橡胶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底座16能够对箱体1起到缓冲作用,即减小了箱体1不慎掉落时箱体1受到的冲击力,也能够使箱体1不容易因为自重而压坏箱体1底部的桌面等物体。
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1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凹槽17,箱体1对应每个凹槽17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吊环171。吊环171可以从凹槽17中旋出,便于用户将箱体1吊起,进行运输。
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1对应主机腔13底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推拉板21,推拉板21沿箱体1宽度方向滑移,推拉板21上安装有气相色谱仪2。推拉板21底部两侧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22,滑轮22沿推拉板2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箱体1对应滑轮22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轨133,滑轨133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滑轮22均滑动连接于滑轨133内。用户打开主机盖132,即可使用气相色谱仪2,如果觉得操作不便也可以通过拉动推拉板21将气相色谱仪2拉出箱体1使用,滑轮22能够使用户更容易地拉动推拉板21。
如图4所示,箱体1靠近主机腔13位置处开设有调温槽134,调温槽134与主机腔13连通,箱体1对应调温槽134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用于控制箱体1内的温度,保证了箱体1内有适宜试验的环境温度。
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1对应仪器腔14位置处插设有用于存放检测装置的仪器盒3。箱体1对应仪器腔14顶部位置处开设有供仪器盒3通过的仪器口141,箱体1对应仪器口14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仪器盖142,仪器盖142能够覆盖仪器口141。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等配套的检测装置可以放置于仪器盒3内,用户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打开仪器盖142,将装置取出。
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1对应试管腔15位置处滑动连接有试管盒4,试管盒4能够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滑移。箱体1对应试管腔15位置处开设有供试管盒4通过的试管口151,箱体1对应试管口15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试管盖152,试管盖152能够覆盖试管口151。试管盒4能够从试管口151滑出箱体1,供用户取放试管盒4内的试管。
如图2和图4所示,试管盒4内固定连接有试管隔板41,试管隔板41沿试管盒4的长度方向设置。试管隔板41将试管盒4内部分割成清洗室42和烘干室43,试管盒4对应烘干室4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软垫431,软垫431由吸水海绵等具有吸水能力的材料制成,软垫431上开设有多个配合试管的试管槽4311。试管盒4的清洗室42内可以存放清水,试管可以放置于清水中,以保持试管的洁净。在实验时可以打开试管盖152,拉出试管盒4,将试管从清洗室42中取出,插入烘干室43的试管槽4311内,软垫431能够吸收试管上残留的水分。
如图4和图5所示,试管盒4对应清洗室42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均与清洗室42连通且进水管421位于出水管422上方。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均为波纹管。进水管421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电磁阀4211,出水管422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电磁阀4221。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均伸出箱体1设置,出水管422远离试管盒4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23,排水管423上固定连接有水泵4231。箱体1靠近主机腔13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去水管135,去水管135远离箱体1一端固定连接于排水管423上,去水管135连通主机腔13和排水管423。去水管135上固定连接有去水电磁阀。进水管421可以与外界水源连接,在清洗室42内的清水被污染后,用户可以打开水泵4231和出水电磁阀4221将清室内的水抽出,然后关闭出水电磁阀4221和水泵4231,打开进水电磁阀4211由进水管421向清洗室42内注入清水,保证清洗室42内的清水的洁净度。若主机腔13内不慎进水,可以打开水泵4231和去水电磁阀,水泵4231将主机腔13内的水抽走,减少水进入主机腔13内损坏气相色谱仪2的可能。
如图6和图7所示,横隔板12靠近烘干室43位置处开设有热风通道121,当试管盒4完全收纳于试管腔15内时,热风通道121一端与烘干室43连通。箱体1靠近热风通道121另一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热丝123,箱体1靠近电热丝12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能够向热风通道121内吹风的风扇122。风扇122能够通过吹加热后的电热丝123,向烘干室43内送入热风,对试管进行烘干,使用户在进行试验时能够保证试管洁净且干燥。
如图4和图8所示,试管隔板41上方开设有第一通气槽411,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通气槽411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容纳槽412。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容纳槽412内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具有铁磁性的第一挡板413。第一挡板41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131,第一弹簧41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容纳槽412位置处。第一弹簧4131自然状态下,第一挡板413覆盖第一通气槽411。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容纳槽412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4121,当第一挡板413吸合于第一电磁铁4121上时,第一挡板413与第一通气槽411分离。第一电磁铁4121能够吸引第一挡板413降下,使清洗室42与烘干室43连通,风扇122吹出的热风经过烘干室43进入清洗室42内,对清洗室42进行烘干。
如图4和图8所示,竖隔板11靠近试管盒4位置处开设有通气通道111,通气通道111与试管腔15连通,通气通道111远离试管腔15一端与主机腔13顶部连通。试管盒4靠近通气通道111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气槽44,试管盒4对应第二通气槽44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容纳槽45。试管盒4对应第二容纳槽45内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具有铁磁性的第二挡板46。第二挡板4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61,第二弹簧46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试管盒4对应第二容纳槽45位置处。第二弹簧461自然状态下,第二挡板46覆盖第二通气槽44。试管盒4对应第二容纳槽45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当第二挡板46吸合于第二电磁铁上时,第二挡板46与第二通气槽44分离。第二电磁铁能够吸引第二挡板46下降,使烘干室43与主机腔13通过通气通道111连通,风扇122吹出的热风通过通风通道吹到主机腔13内,对主机腔13内进行烘干。
如图9所示,在箱体1内设置有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包括指令接收模块51、烘干控制模块55、烘干停止模块552、仪器启动模块52、换水控制模块53、排水控制模块54、风干控制模块56、除湿控制模块57和烘干延长模块58。指令接收模块51包括安装于主机盖132靠近箱体1内部一面的控制面板511(参见图4),控制面板511能够接收外界输入的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输出。
如图9所示,烘干控制模块55包括固定连接于横隔板12靠近烘干室43位置处的第一湿度传感器551(参见图4),当指令接收模块51接收到外界输入的烘干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51将烘干指令传输给烘干控制模块55,烘干控制模块55接收到烘干指令后控制风扇122和电热丝123得电开始工作.第一湿度传感器551实时检测周围环境湿度并输出第一湿度值,烘干控制模块55将第一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当第一湿度值低于预设湿度值时,烘干控制模块55输出烘干停止信号。烘干停止模块552接收烘干控制模块55输出的烘干停止信号,当烘干停止模块552接收到烘干停止信号后开始进行计时,在经过预设时长后,烘干控制模块55控制风扇122和电热丝123停止工作。用户向控制面板511输入控制指令来控制箱体1内部元件的运行,在进行烘干后,风扇122和电热丝123会继续得电工作,在试管取出后,风扇122和电热丝123能够继续向烘干时吹入热风,对吸水后的软垫431进行烘干。
如图9所示,仪器启动模块52连接气相色谱仪2和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当指令接收模块51接收到外界输入的启动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51将启动指令传输给仪器启动模块52,仪器启动模块52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控制气相色谱仪2和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通电并启动,仪器启动模块52根据接收到的启动指令向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输入设定温度。用户能够通过控制面板511调节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控制的温度范围,来针对不同的试验。
如图9所示,当指令接收模块51接收到换水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51将换水指令发送给换水控制模块53。换水控制模块53接收到换水指令后控制出水电磁阀4221打开、水泵4231得电启动,并开始计时,换水控制模块53经过第一设定时间后控制出水电磁阀4221和水泵4231关闭,同时打开进水电磁阀4211,再次开始计时,在经过第二设定时间后控制进水电磁阀4211关闭。在清洗室42内的清水被污染后,用户可以通过通知系统控制水泵4231将清室内的水抽出,然后由进水管421向清洗室42内注入清水。
如图9所示,风干控制模块56接收指令接收模块51输出的换水指令,当风干控制模块56接收到换水指令后。风干控制模块56控制电热丝123、风扇122和第一电磁铁4121得电启动,同时风干控制模块56开始计时,在经过第一设定时间后,风干控制模块56控制电热丝123、风扇122和第一电磁铁4121失电。在清洗室42换水的时候,水泵4231将清洗室42内的水抽走后,第一电磁铁4121吸引第一挡板413降下,使清洗室42与烘干室43连通,风扇122吹出的热风经过烘干室43进入清洗室42内,对清洗室42进行烘干,减少清洗室42内残留的污水,同时对清洗室42内的试管进行烘干消毒。
如图9所示,排水控制模块54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1对应主机腔13底部位置处的水浸传感器541(参见图4),当水浸传感器541检测到液体时,排水控制模块54控制去水电磁阀打开、启动水泵4231,在水浸传感器541没有检测到液体后,排水控制模块54控制去水电磁阀和水泵4231关闭。若主机腔13内不慎进水,控制系统5会立即控制水泵4231将主机腔13内的水分抽走,减少水进入主机腔13内损坏气相色谱仪2的可能。
如图9所示,除湿控制模块57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1对应主机腔13内部位置处的第二湿度传感器571(参见图4),第二湿度传感器571实时检测周围环境湿度并输出第二湿度值,除湿控制模块57将第二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当第二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值时,除湿控制模块57控制电热丝123、风扇122和第二电磁铁得电启动。在主机腔13内湿度过大时,控制系统5能够自动启动电热丝123、风扇122和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吸引第二挡板46下降,使烘干室43与主机腔13通过通气通道111连通,风扇122吹出的热风通过通风通道吹到主机腔13内,对主机腔13内进行烘干,降低主机腔13内部湿度,避免因为主机腔13内部湿度过高影响气相色谱仪2的使用寿命。
如图9所示,烘干延长模块58连接烘干控制模块55、风干控制模块56和除湿控制模块57,当烘干控制模块55、风干控制模块56和除湿控制模块57中任意两个同时工作时,烘干延长模块58控制烘干控制模块55、风干控制模块56和除湿控制模块57延长工作时长。在烘干控制模块55、风干控制模块56和除湿控制模块57中任意两个同时工作时,风扇122吹出的热风的烘干效果在每个腔室内都会降低,所以此时需要延长工作时长,来保证能够烘干。
使用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吊环171移动箱体1,在将箱体1移动至目标位置处后,将进水管421与水源连接,排水管423与废水收集装置连接。用户可以打开主机盖132,启动控制系统5,首先启动气相色谱仪2和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然后打开试管盖152和仪器盖142,拉出试管盒4,从仪器盒3中取出夹取试管的装置,将需要使用的试管从清洗室42中取出,放置于烘干室43内。用户将试管盒4推回试管腔15内,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风扇122和电热丝123对试管进行烘干,烘干完毕后再将试管盒4拉出,将试管从中取出使用即可。
该箱体1能够将多种装置一起进行储存或运输,并且能够对所有装置进行保护,避免装置受到污染。还能够提供清洗和烘干的功能,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提高试验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设有沿箱体(1)宽度方向设置的竖隔板(11),竖隔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隔板(12),横隔板(12)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箱体(1)内对应竖隔板(11)远离横隔板(12)一侧形成有主机腔(13),箱体(1)对应横隔板(12)上方位置处形成有仪器腔(14),箱体(1)对应横隔板(12)下方位置处形成有试管腔(15);
箱体(1)对应主机腔(13)底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推拉板(21),推拉板(21)沿箱体(1)宽度方向滑移,推拉板(21)上安装有气相色谱仪(2);
箱体(1)对应主机腔(13)位置处开设有供气相色谱仪(2)通过的主机口(131),箱体(1)对应主机口(13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主机盖(132),主机盖(132)能够覆盖主机口(131);
箱体(1)对应仪器腔(14)位置处插设有用于存放检测装置的仪器盒(3);
箱体(1)对应仪器腔(14)位置处开设有供仪器盒(3)通过的仪器口(141),箱体(1)对应仪器口(14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仪器盖(142),仪器盖(142)能够覆盖仪器口(141);
箱体(1)对应试管腔(15)位置处滑动连接有试管盒(4),试管盒(4)能够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滑移,试管盒(4)内固定连接有试管隔板(41),试管隔板(41)将试管盒(4)内部分割成清洗室(42)和烘干室(43),试管盒(4)对应烘干室(4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具有吸水能力的软垫(431),软垫(431)上开设有多个配合试管的试管槽(4311),横隔板(12)靠近烘干室(43)位置处开设有热风通道(121),当试管盒(4)完全收纳于试管腔(15)内时,热风通道(121)一端与烘干室(43)连通,箱体(1)靠近热风通道(121)另一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热丝(123),箱体(1)靠近电热丝(12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能够向热风通道(121)内吹风的风扇(122);
箱体(1)对应试管腔(15)位置处开设有供试管盒(4)通过的试管口(151),箱体(1)对应试管口(15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试管盖(152),试管盖(152)能够覆盖试管口(151);
箱体(1)靠近主机腔(13)位置处开设有调温槽(134),调温槽(134)与主机腔(13)连通,箱体(1)对应调温槽(134)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内设置有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包括指令接收模块(51)、烘干控制模块(55)、烘干停止模块(552)和仪器启动模块(52);
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1)包括安装于箱体(1)内的控制面板(511),控制面板(511)能够接收外界输入的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输出;
所述烘干控制模块(55)包括固定连接于横隔板(12)靠近烘干室(43)位置处的第一湿度传感器(551),当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1)接收到外界输入的烘干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51)将烘干指令传输给烘干控制模块(55),烘干控制模块(55)接收到烘干指令后控制风扇(122)和电热丝(123)得电开始工作,第一湿度传感器(551)实时检测周围环境湿度并输出第一湿度值,烘干控制模块(55)将第一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当第一湿度值低于预设湿度值时,烘干控制模块(55)输出烘干停止信号;
所述烘干停止模块(552)接收烘干控制模块(55)输出的烘干停止信号,当烘干停止模块(552)接收到烘干停止信号后开始进行计时,在经过预设时长后,烘干控制模块(55)控制风扇(122)和电热丝(123)停止工作;
所述仪器启动模块(52)连接气相色谱仪(2)和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当指令接收模块(51)接收到外界输入的启动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51)将启动指令传输给仪器启动模块(52),仪器启动模块(52)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控制气相色谱仪(2)和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通电并启动,仪器启动模块(52)根据接收到的启动指令向加热制冷循环机(1341)输入设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试管盒(4)对应清洗室(42)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均与清洗室(42)连通且进水管(421)位于出水管(422)上方,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均能够伸缩,进水管(421)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电磁阀(4211),出水管(422)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电磁阀(4221),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均伸出箱体(1)设置,出水管(422)远离试管盒(4)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23),排水管(423)上固定连接有水泵(4231);
所述控制系统(5)还包括换水控制模块(53),当指令接收模块(51)接收到换水指令后,指令接收模块(51)将换水指令发送给换水控制模块(53),所述换水控制模块(53)接收到换水指令后控制出水电磁阀(4221)打开、水泵(4231)得电启动,并开始计时,换水控制模块(53)经过第一设定时间后控制出水电磁阀(4221)和水泵(4231)关闭,同时打开进水电磁阀(4211),再次开始计时,在经过第二设定时间后控制进水电磁阀(4211)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试管隔板(41)上方开设有第一通气槽(411),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通气槽(411)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容纳槽(412),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容纳槽(412)内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具有铁磁性的第一挡板(413),第一挡板(41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131),第一弹簧(41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容纳槽(412)位置处,第一弹簧(4131)自然状态下,第一挡板(413)覆盖第一通气槽(411);
试管隔板(41)对应第一容纳槽(412)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4121),当第一挡板(413)吸合于第一电磁铁(4121)上时,第一挡板(413)与第一通气槽(411)分离;
所述控制系统(5)还包括风干控制模块(56),所述风干控制模块(56)接收指令接收模块(51)输出的换水指令,当风干控制模块(56)接收到换水指令后,风干控制模块(56)控制电热丝(123)、风扇(122)和第一电磁铁(4121)得电启动,同时风干控制模块(56)开始计时,在经过第一设定时间后,风干控制模块(56)控制电热丝(123)、风扇(122)和第一电磁铁(4121)失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靠近主机腔(13)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去水管(135),去水管(135)远离箱体(1)一端固定连接于排水管(423)上,去水管(135)连通主机腔(13)和排水管(423),去水管(135)上固定连接有去水电磁阀;
所述控制系统(5)还包括排水控制模块(54),所述排水控制模块(54)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1)对应主机腔(13)底部位置处的水浸传感器(541),当水浸传感器(541)检测到液体时,排水控制模块(54)控制去水电磁阀打开、启动水泵(4231),在水浸传感器(541)没有检测到液体后,排水控制模块(54)控制去水电磁阀和水泵(4231)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竖隔板(11)靠近试管盒(4)位置处开设有通气通道(111),通气通道(111)与试管腔(15)连通,通气通道(111)远离试管腔(15)一端与主机腔(13)顶部连通;
试管盒(4)靠近通气通道(111)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气槽(44),试管盒(4)对应第二通气槽(44)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容纳槽(45),试管盒(4)对应第二容纳槽(45)内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具有铁磁性的第二挡板(46),第二挡板(4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61),第二弹簧(46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试管盒(4)对应第二容纳槽(45)位置处,第二弹簧(461)自然状态下,第二挡板(46)覆盖第二通气槽(44);
试管盒(4)对应第二容纳槽(45)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当第二挡板(46)吸合于第二电磁铁上时,第二挡板(46)与第二通气槽(44)分离;
所述控制系统(5)还包括除湿控制模块(57),所述除湿控制模块(57)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1)对应主机腔(13)内部位置处的第二湿度传感器(571),第二湿度传感器(571)实时检测周围环境湿度并输出第二湿度值,除湿控制模块(57)将第二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当第二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值时,除湿控制模块(57)控制电热丝(123)、风扇(122)和第二电磁铁得电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5)还包括烘干延长模块(58),所述烘干延长模块(58)连接烘干控制模块(55)、风干控制模块(56)和除湿控制模块(57),当烘干控制模块(55)、风干控制模块(56)和除湿控制模块(57)中任意两个同时工作时,烘干延长模块(58)控制烘干控制模块(55)、风干控制模块(56)和除湿控制模块(57)延长工作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底座(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7),箱体(1)对应每个凹槽(17)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吊环(17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拉板(21)底部两侧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22),滑轮(22)沿推拉板(2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箱体(1)对应滑轮(22)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轨(133),滑轨(133)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滑轮(22)均滑动连接于滑轨(133)内。
CN201910781126.XA 2019-08-23 2019-08-23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Pending CN110514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126.XA CN110514773A (zh) 2019-08-23 2019-08-23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126.XA CN110514773A (zh) 2019-08-23 2019-08-23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4773A true CN110514773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2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1126.XA Pending CN110514773A (zh) 2019-08-23 2019-08-23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47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7970A (zh) * 2020-03-06 2020-06-19 福建日新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厂房的已烷浓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983117A (zh) * 2020-08-08 2020-11-24 浙江三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相色谱分析仪的温度控制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7726U (zh) * 2009-12-08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手提式气相色谱仪
CN207756562U (zh) * 2017-12-12 2018-08-24 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色谱分析用进样瓶清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7726U (zh) * 2009-12-08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手提式气相色谱仪
CN207756562U (zh) * 2017-12-12 2018-08-24 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色谱分析用进样瓶清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编写组: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 31 May 198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郭小蓉: "《化工分析》", 30 November 1999,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7970A (zh) * 2020-03-06 2020-06-19 福建日新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厂房的已烷浓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983117A (zh) * 2020-08-08 2020-11-24 浙江三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相色谱分析仪的温度控制设备
CN111983117B (zh) * 2020-08-08 2022-12-20 浙江三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相色谱分析仪的温度控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4621B (zh) 一种智能型户外端子箱除湿装置
CN110514773A (zh) 气相色谱检测集成装置
KR101140218B1 (ko) 피복류용 건조실을 갖는 제습기
KR101356259B1 (ko) 흡착식 건조기의 작동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구현하기 위한 건조기
WO2024046197A1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洗烘一体机及除湿方法
CN106049008A (zh) 柜式干衣机及其干衣方法
US4282015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ng an adsorption agent
CN105402822B (zh)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RU2010102794A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осушитель воздуха,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й для маслорасширительных баков, используемых в 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и
CN205893751U (zh) 柜式干衣机
KR20070090508A (ko) 대형 챔버식 오염물질 방출자재 시험장치
CN110307604A (zh) 免排水除湿器
CN109092022B (zh) 一种内外循环风道切换结构及其控湿装置
KR102254901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13074870A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密封负压检测装置
CN108376926B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智能型配电柜
KR102495773B1 (ko) 건장고
CN212987807U (zh) 一种电气设备用除湿装置
CN108789316A (zh) 一种自检式电力维修工具存储装置
CN204880991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sf6设备测试接头干燥装置
CN104990152B (zh) 一种电子除湿器
CN206573476U (zh) 红外分光测油仪
CN207395314U (zh) 便于开盖的实验室干燥器
CN102553400A (zh) 用于干燥流体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886933U (zh) 用于无油空压机的循环式干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