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7001A - 一种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7001A
CN110507001A CN201910873022.1A CN201910873022A CN110507001A CN 110507001 A CN110507001 A CN 110507001A CN 201910873022 A CN201910873022 A CN 201910873022A CN 110507001 A CN110507001 A CN 110507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mponent
atomising device
certain embodiments
heating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30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舒婷
付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30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70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7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700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了一种雾化装置。所提出的雾化装置包含加热组件顶盖、加热组件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顶盖及所述加热组件底座之间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含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含第一材料,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二材料,其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不同。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露大体上涉及一种雾化装置(vaporization device),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供可吸入气雾(aerosol)之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系一种电子产品,其将可雾化溶液加热雾化并产生气雾以供用户吸食。近年来,各大厂商开始生产各式各样的电子烟产品。一般而言,一电子烟产品包括外壳、储油室、雾化室、加热组件、进气口、气流通道、出气口、电源装置、感测装置及控制装置。储油室用于储存可雾化(vaporizable)溶液,加热组件用于将可雾化溶液加热雾化并产生气雾。进气口与雾化室彼此连通,当使用者吸气时提供空气给加热组件。由加热组件产生之气雾首先产生于雾化室内,随后经由气流通道及出气口被使用者吸入。电源装置提供加热组件所需之电力,控制装置根据感测装置侦测到的用户吸气动作,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时间。外壳则包覆上述各个组件。
现有的电子烟产品的加热组件通常包含棉芯,使用棉芯作为加热组件的主要部分有其优势,例如棉芯的制作成本低,且加热产生的气雾量大。但使用棉芯作为加热组件亦包括许多缺点。举例言之,棉芯的碎屑有可能经由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被用户吸入,对使用者健康产生危害。此外,棉芯的孔隙率过大,难以良好地吸附烟油。棉芯的孔隙率过大亦造成电子烟容易产生漏油的情况。再者,藉由加热棉芯而雾化烟油,时常产生高温烟油喷溅的情况。从电子烟出气口喷溅出的高温烟油时常造成使用者烫伤。
此外,现有的电子烟产品并未考虑到储油室的压力平衡。现有的电子烟产品中,储油室一般设计为完全密封以防止可雾化溶液溢出。随着使用者持续使用电子烟产品,储油室内的可雾化溶液不断消耗并减少,使储油室内压力变小而形成负压。负压使储油室内的可雾化溶液难以均匀流动至加热组件上,使加热组件未均匀吸附可雾化溶液。此时,加热组件温度升高时将有高机率空烧而产生焦味,造成不良的使用者体验。
因此,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之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发明内容
提出一种雾化装置。所提出的雾化装置包含加热组件顶盖、加热组件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顶盖及所述加热组件底座之间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含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含第一材料,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二材料,其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不同。
提出一种雾化装置。所提出的雾化装置包含加热组件顶盖、加热组件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顶盖及所述加热组件底座之间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含加热电路、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含第一材料,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二材料,其中第一材料的抗压强度与第二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同。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详细描述容易理解本揭露的各方面。应注意,各种特征可能未按比例绘制,且各种特征的尺寸可出于论述的清楚起见而任意增大或减小。
图1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组合示意图。
图2A及2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图2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3A及3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温度仿真图。
图4A及4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A及5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A、6B及6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A及7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上盖的立体图。
图8A及8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截面图。
贯穿图式和详细描述使用共同参考标号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根据以下结合附图作出的详细描述,本揭露的特点将更为清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所提供的标的物的不同特征的许多不同实施例或实例。下文描述组件和布置的特定实例。当然,这些仅是实例且并不意图为限制性的。在本揭露中,在以下描述中对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上的形成的参考可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形成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含额外特征可形成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从而使得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可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本揭露可能在各个实例中重复参考标号和/或字母。此重复是出于简化和清楚的目的,且本身并不指示所论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下文详细论述本揭露的实施例。然而,应了解,本揭露提供了可在多种多样的特定情境中实施的许多适用的概念。所论述的特定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且并不限制本揭露的范围。
图1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组合示意图。
雾化装置10可包含烟弹(cartridge)10A及主体10B。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10A及主体10B可设计为一个整体。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10A及主体10B可设计成分开的两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10A可设计成可移除式地与主体10B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10A可设计成一部分收纳于主体10B中。
主体10B内可包含多种构件。虽然图1中并未绘制,主体10B内可包含导电弹针、传感器、电路板、导光组件、缓冲组件、电源组件(例如但不限于电池或可充电电池)、电源组件支架、马达、充电板等可供雾化装置10操作时所需的构件。主体10B可以提供电源给烟弹10A。由主体10B提供至烟弹10A的电源可以加热储存于烟弹10A内的可雾化材料。可雾化材料可以是一种液体。可雾化材料可以是一种溶液。在本揭露后续段落中,可雾化材料亦可称为烟油。烟油系可食用的。
图2A及2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分解图。
烟弹10A包含外壳1、上盖密封组件(seal member)2、加热组件上盖3、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加热组件5及加热组件底座6。加热组件5表面可具有加热电路5c。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亦可以设置于加热组件5内部。
如图2A所示,上盖密封组件2可具有多个开口。加热组件上盖3可具有多个开口。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的开口数量与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数量可以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的开口数量与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数量可以不同。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的开口数量少于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数量。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的开口数量多于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数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可具有弹性。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可具有可挠性。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可以包含硅胶。在某些实施例中,上盖密封组件2可以由硅胶制成。
加热组件上盖3可具有卡扣部(buckle portion)3d1及3d2。加热组件底座6可具有卡扣部6d1及6d2。加热组件上盖3及加热组件底座6可以藉由卡扣部3d1、3d2、6d1及6d2耦合。加热组件上盖3及加热组件底座6可以藉由卡扣部3d1、3d2、6d1及6d2机械式地结合。加热组件上盖3及加热组件底座6可以藉由卡扣部3d1、3d2、6d1及6d2可移除式地结合。
当烟弹10A的部分或所有组件彼此结合时,上盖密封组件2可覆盖加热组件上盖3之一部分。上盖密封组件2可围绕加热组件上盖3之一部分。上盖密封组件2可暴露加热组件上盖3之一部分。
当烟弹10A的部分或所有组件彼此结合时,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可覆盖加热组件5之一部分。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可围绕加热组件5之一部分。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可暴露加热组件5之一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可具有弹性。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可具有可挠性。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可以包含硅胶。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可以由硅胶制成。
如图2A所示,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具有开口4h,且加热组件5具有一凹槽5c。当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与加热组件5彼此结合时,开口4h可暴露凹槽5c的至少一部分。
如图2B所示,上盖密封组件2可具有一延伸部分2t。当上盖密封组件2与加热组件上盖3彼此结合时,延伸部分2t延伸进入加热组件上盖3内的一通道中。
如图2B所示,加热组件5包含加热电路5c。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5c可设置于加热组件5之底部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5c可暴露于加热组件5之底部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5c可设置于加热组件5内部。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5c可部分被加热组件5包覆。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5c可完全被加热组件5包覆。
图2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2C所示,加热组件5可具有孔隙。在某些实施例中,孔隙形状可以呈方块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孔隙形状可以呈圆柱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孔隙形状可以呈环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孔隙形状可以呈六角柱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孔隙形状可以呈蜂巢结构。
烟油可以渗透至加热组件5的孔隙中。加热组件5的孔隙可以浸润在烟油中。加热组件5的孔隙可以增加加热组件5与烟油的接触面积。加热组件5的孔隙可以从四周包围烟油的小分子。在加热过程中,加热组件5的孔隙可使烟油受热更均匀。在加热过程中,加热组件5的孔隙可使烟油更快到达预定温度。在加热过程中,加热组件5的孔隙可以避免焦味产生。
加热组件5的孔隙可包含开气孔及闭气孔。开气孔是一种四周未完全封闭的开口,烟油可以进入开气孔中。闭气孔是一种四周完全封闭的空腔,烟油无法进入闭气孔中。
烟油可经由开气孔渗透至加热电路5c附近。调整加热组件5中的开气孔数目(或称为开气孔率)可以调整烟油渗透进加热组件5的速度。调整加热组件5中的开气孔数目可以调整烟油渗透进加热组件5的体积。
闭气孔中包含空气。闭气孔所包含的空气可将加热组件的基础材料以及烟油隔绝开。因空气具有相对较小的导热系数0.024W/(mK),故调整加热组件5中的闭气孔数目(或称为闭气孔率)可以调整加热组件基础材料/烟油/空气三相复合体的导热系数。调整加热组件5中的闭气孔率可以调整加热组件5整体的导热系数。
当加热组件5中的闭气孔数目调升时,加热组件5整体的导热系数将下降。降低导热系数可使加热组件5更集中发热。降低导热系数可使加热组件5的发热效率更高。降低导热系数可使加热组件5产生更大烟雾量。
加热组件5的孔隙率等于开气孔率及闭气孔率的总和。加热组件5的孔隙率与加热组件5的结构强度有关。加热组件5的孔隙率与加热组件5的抗压强度有关。在维持加热组件5强度的情况下,可藉由调整开气孔率及闭气孔率达成想要的烟油渗透率及烟雾产生量。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的孔隙率可在35%至95%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的开气孔率在30%至60%的范围内且闭气孔率在5%至35%的范围内。
图3A及3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温度仿真图。
图3A显示了加热组件5的横截面温度。在图3A显示的温度仿真图中,加热组件5整体的导热系数为0.1。加热组件5的温度随着与加热电路5c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低。如图3A所示,温度T1约为摄氏543.44度。温度T2约为摄氏356.75度。温度T3约为摄氏280.80度。温度T4约为摄氏173.18度。温度T5约为摄氏115.03度。温度T6约为摄氏35.78度。温度T7约为摄氏25.56度。
图3B显示了加热组件5的横截面温度。在图3B显示的温度仿真图中,加热组件5整体的导热系数为2.0。加热组件5的温度随着与加热电路5c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低。如图3B所示,温度T1'约为摄氏205.84度。温度T2'约为摄氏165.91度。温度T3'约为摄氏137.89度。温度T4'约为摄氏107.96度。温度T5'约为摄氏88.51度。温度T6'约为摄氏73.03度。温度T7'约为摄氏65.58度。
比较图3A及3B的温度仿真图可知,当加热组件5整体的导热系数较低时,加热组件5产生的热能将较为集中于靠近加热电路5c处。热能集中于加热电路5c处可以提高发热效率。热能集中于加热电路5c处可以降低功率散逸。热能集中于加热电路5c处可以增加烟雾产生速度。热能集中于加热电路5c处可以增加烟雾产生体积。
加热组件5可采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加热组件5可包含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中至少一者。加热组件5可包含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其中二者之混合物。加热组件5可包含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之混合物。
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锆具有不同的材料特性。
一般而言,氧化硅在三者中具有最低的导热系数,但氧化硅在三者中的抗压强度最低。
氧化硅的导热系数约为1W/(mK)。氧化锆的导热系数约为3W/(mK)。氧化铝的导热系数约为27W/(mK)。氧化硅的抗压强度约为80Mpa(百万帕斯卡)。氧化锆的抗压强度约为900Mpa。氧化铝的抗压强度约为300Mpa。本揭露所述材料的抗压强度可以用强度测试机测量。测量抗压强度有一定的方法和条件规限,并以既定的标准记录。
可依照需求调整加热组件5的材料及孔隙率以使雾化装置10产生所欲的烟雾量。
在第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使用氧化硅单一材料,并在制造过程中控制加热组件5具有开气孔率60%及闭气孔率35%。如此设计的加热组件5具有抗压强度10Mpa。加热组件5的整体导热系数为0.12W/(mK)。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的单次吸气动作可使加热组件5产生9毫克(mg)的烟雾量。
在第二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使用氧化铝与氧化硅混合材料。氧化铝与氧化硅的质量比例为1:10。在制造过程中控制加热组件5具有开气孔率40%及闭气孔率25%。如此设计的加热组件5具有抗压强度25Mpa。加热组件5的整体导热系数为1.3W/(mK)。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的单次吸气动作可使加热组件5产生6.5毫克(mg)的烟雾量。
在第三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使用氧化铝与氧化硅混合材料。氧化铝与氧化硅的质量比例为1:5。在制造过程中控制加热组件5具有开气孔率50%及闭气孔率5%。如此设计的加热组件5具有抗压强度40Mpa。加热组件5的整体导热系数为2.6W/(mK)。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的单次吸气动作可使加热组件5产生4.5毫克(mg)的烟雾量。
图4A及4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A显示的加热组件51及图4B显示的加热组件52可以作为图2A及2B中显示的加热组件5的替代组件。图2A及2B中显示的加热组件上盖3、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及加热组件底座6可随着加热组件51及加热组件52的外型相应修改。
如先前段落所提及,较低的导热系数可使加热组件5的发热效率提高。但较低的抗压强度可能造成问题。举例言之,较低的抗压强度可能使加热组件5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缺损,进而使加热组件5的生产良率降低。此外,在雾化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较低抗压强度的加热组件5可能产生粉尘掉落。掉落的粉尘可能被使用者吸入而造成健康的危害。因此,亟需一种兼顾发热效率及抗压强度的加热组件。
图4A显示的加热组件51包含复合材质。图4A显示的加热组件51包含复合结构。图4A显示的加热组件51包含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1m1,以及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1m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第二材料的抗压强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加热组件51可包含设置于底部的加热电路51c。加热电路51c可设置于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1m2表面。
因第一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1m1可降低加热组件51生产过程中产生损害的机会。此外,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1m1可降低在雾化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掉落的机会。
因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1m2可提高加热组件51的发热效率。此外,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1m2可提高加热组件51产生的烟雾量及烟雾产生速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1m1可包含氧化锆。在某些实施例中,底部51m2可包含氧化硅。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1m1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底部51m2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1m1及底部51m2包含不同组成比例的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混合物。
图4B显示的加热组件52包含复合材质。图4B显示的加热组件52包含复合结构。图4B显示的加热组件52包含由第一材料形成的表面部分52m1,以及由第二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2m2。加热组件52可包含设置于底部的加热电路52c(图中未显示)。
如图4B所示,表面部分52m1可覆盖主要部分52m2的第一表面52s1及第二表面52s2。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并未覆盖加热组件52的底部。表面部分52m1暴露加热组件52的底部。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可覆盖加热组件52的底部。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并未覆盖凹槽52r的内壁52r1及52r2。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可部分覆盖凹槽52r的内壁52r1或52r2。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可完全覆盖凹槽52r的内壁52r1及52r2。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第二材料的抗压强度。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可包含氧化锆。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2m2可包含氧化硅。
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2m2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2m1及主要部分52m2包含不同组成比例的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混合物。
因表面部分52m1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表面部分52m1可降低加热组件52生产过程中产生损害的机会。此外,表面部分52m1可降低在雾化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掉落的机会。
因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主要部分52m2可提高加热组件52的发热效率。此外,由第二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2m2可提高加热组件52产生的烟雾量及烟雾产生速度。
图5A及5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A显示的加热组件53及图5B显示的加热组件54可以作为图2A及2B中显示的加热组件5的替代组件。图2A及2B中显示的加热组件上盖3、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及加热组件底座6可随着加热组件53及加热组件54的外型相应修改。
图5A显示的加热组件53包含单一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3包含主要部分53m1及加热电路53c。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包含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包含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包含氧化锆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包含氧化硅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包含氧化铝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呈现圆柱外型。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3m1可呈现其他外型。加热电路53c可缠绕主要部分53m1的表面。加热电路53c可包含镍金属、铬金属、或铁镍合金。
图5B显示的加热组件54包含复合材质。图5B显示的加热组件54包含复合结构。
图5B显示的加热组件54包含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4m1,以及由第二材料形成的表面部分54m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第一材料的抗压强度。
具有复合结构的加热组件54具有许多优点。
因表面部分54m2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表面部分54m2可降低加热组件54生产过程中产生损害的机会。此外,表面部分54m2可降低在雾化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掉落的机会。
因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主要部分54m1可提高加热组件54的发热效率。此外,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4m1可提高加热组件54产生的烟雾量及烟雾产生速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4m2可包含氧化锆。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4m1可包含氧化硅。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4m1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4m2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4m1及表面部分54m2包含不同组成比例的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混合物。加热电路54c可缠绕表面部分54m2的表面。加热电路54c可包含镍金属、铬金属、或铁镍合金。
图6A、6B及6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A显示的加热组件55、图6B显示的加热组件56及图6C显示的加热组件57可以作为图2A及2B中显示的加热组件5的替代组件。图2A及2B中显示的加热组件上盖3、加热组件密封组件4及加热组件底座6可随着加热组件55、56及57的外型相应修改。
图6A显示的加热组件55包含单一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5包含主要部分55m1及加热电路55c。加热电路55c可设置于加热组件55的底部表面55s上。虽然图6A中未显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5在顶部表面上可包括一凹槽。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包含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包含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包含氧化锆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包含氧化硅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包含氧化铝单一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呈现长方体外型。
主要部分55m1可具有长度55L1、宽度55L2及厚度55L3。在某些实施例中,长度55L1可以大于宽度55L2及厚度55L3。在某些实施例中,宽度55L2可以与厚度55L3实质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宽度55L2可以与厚度55L3不同。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呈现其他外型。
加热组件55可采用泡沫注凝法制作。在主要部分55m1包含氧化锆单一材料的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具有孔隙率78%、抗压强度11Mpa、及导热系数0.14W/(mK)等参数特征。在主要部分55m1包含氧化锆单一材料的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5m1可具有孔隙率68%、抗压强度23Mpa、及导热系数0.39W/(mK)等参数特征。
图6B显示的加热组件56包含复合材质。图6B显示的加热组件56包含复合结构。图6B显示的加热组件56包含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6m1,以及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6m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第二材料的抗压强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加热组件56可包含设置于底部的加热电路56c。加热电路56c可设置于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6m2表面。虽然图6B中未显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6在顶部表面上可包括一凹槽。
因第一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6m1可降低加热组件56生产过程中产生损害的机会。此外,第一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6m1可降低在雾化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掉落的机会。
因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6m2可提高加热组件56的发热效率。此外,由第二材料形成的底部56m2可提高加热组件56产生的烟雾量及烟雾产生速度。
如图6B所示,主要部分56m1可具有厚度56L1,底部56m2可具有厚度56L2。藉由调整厚度56L1与厚度56L2的比例,可以调整加热组件56的整体导热系数。藉由调整厚度56L1与厚度56L2的比例,可以调整加热组件56烟雾量及烟雾产生速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厚度56L1可大于厚度56L2。在某些实施例中,厚度56L1可等于厚度56L2。在某些实施例中,厚度56L1可小于厚度56L2。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6m1的导热系数在0.12W/(mK)至2.6W/(mK)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6m1的导热系数在0.1W/(mK)至5W/(mK)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6m1的导热系数在0.1W/(mK)至10W/(mK)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部分56m1的抗压强度大于10Mpa。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6的整体导热系数在0.12W/(mK)至2.6W/(mK)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6的整体导热系数在0.1W/(mK)至5W/(mK)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6的整体导热系数在0.1W/(mK)至10W/(mK)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6的整体抗压强度大于10Mpa。
图6C显示的加热组件57包含复合材质。图6C显示的加热组件57包含复合结构。图6C显示的加热组件57包含由第一材料形成的表面部分57m1,以及由第二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57m2。加热组件57可包含设置于底部的加热电路57c。虽然图6C中未显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7在顶部表面上可包括一凹槽。
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7m1可覆盖加热组件57的多个表面。
图6C显示的加热组件57具有长方体外型。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7m1可覆盖长方体外型的三个面。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7m1可覆盖长方体外型的四个面。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7m1可覆盖长方体外型的五个面。
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7m1并未覆盖加热组件57的底部。表面部分57m1暴露加热组件57的底部。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部分57m1可覆盖加热组件57的底部。如图6C所示,由第一材料形成的表面部分57m1,主要部分57m2可具有厚度57L2。藉由调整厚度57L1与厚度57L2的比例,可以调整加热组件57的整体导热系数。藉由调整厚度57L1与厚度57L2的比例,可以调整加热组件57烟雾量及烟雾产生速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厚度57L1可大于厚度57L2。在某些实施例中,厚度57L1可等于厚度57L2。在某些实施例中,厚度57L1可小于厚度57L2。
图7A及7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上盖的立体图。
加热组件上盖3在表面3s1上具有开口3h1、3h3、3h4及3h5。开口3h1延伸进入加热组件上盖3内并形成一通道(例如图8A所示通道3c1)。开口3h3延伸进入加热组件上盖3内并形成一通道(例如图8A所示通道3c2)。开口3h4延伸进入加热组件上盖3内并形成一通道(例如图8A所示通道3c3)。开口3h5延伸进入加热组件上盖3内并形成一通道(例如图8A所示通道3c4)。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上盖3可以具有更多通道。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上盖3可以具有较少通道。
加热组件上盖3具有柱状部3w1及3w2。柱状部3w1及3w2之间界定凹槽3r1。凹槽3r1与开口3h5流体地连通。凹槽3r1与加热组件上盖3之通道3c4(见图8A)流体地连通。凹槽3r1与雾化室6C流体地连通(见图8A)。
如图7B所示,加热组件上盖3在表面3s2上具有开口3h2。开口3h1从表面3s1贯穿加热组件上盖3至表面3s2的开口3h2以形成通道3c1。在某些实施例中,开口3h1与开口3h2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彼此对齐。在某些实施例中,开口3h1与开口3h2在垂直方向上可以不对齐。
图8A及8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截面图。
如图8A所示,外壳1具有开口1h及从开口1h向上盖密封组件2延伸的管1t。管1t、上盖密封组件2及外壳1界定储液舱20。可雾化材料可储存于储液舱20中。
管1t可具有延伸进入通道3c4之一部分。管1t可具有不均匀的外径。如图8A所示,管1t延伸进入通道3c4之一部分具有较小外径。管1t可具有不均匀的内径。如图8A所示,管1t延伸进入通道3c4之一部分具有较小内径。
管1t经由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3h5与通道3c4耦接。管1t经由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3h5与通道3c4流体连通。通道3c4藉由管1t与储液舱20隔离。
如图8A所示,上盖密封组件2可暴露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3h3、3h4及3h5。上盖密封组件2并未覆盖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3h3、3h4及3h5。上盖密封组件2并未阻挡通道3c2、3c3及3c4。
通道3c2与加热组件5的凹槽5c流体地连通。通道3c3与加热组件5的凹槽5c流体地连通。储存于储液舱20内的烟油可经由通道3c2流动至凹槽5c内。储存于储液舱20内的烟油可经由通道3c3流动至凹槽5c内。加热组件5的凹槽5c与储液舱20流体连通。烟油可在凹槽5c内与加热组件5充分接触。在加热组件5表面或内部的加热电路可将烟油加热并产生气雾。
加热组件底座6与加热组件5之间界定雾化室6C。加热组件5部分暴露于雾化室6C中。由加热组件5加热产生的气雾形成于雾化室6C内。由加热组件5加热产生的气雾经由管1t及开口1h被使用者吸食。管1t与雾化室6C流体地连通。凹槽3r1与雾化室6C流体地连通。
上盖密封组件2可覆盖加热组件上盖3的开口3h1。上盖密封组件2可阻挡通道3c1。
如图8A所示,加热组件上盖3具有一阻挡件3p。阻挡件3p使管1t与加热组件5的凹槽5c隔离。阻挡件3p使通道3c4与加热组件5的凹槽5c隔离。
在雾化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当残留在管1t内的冷凝液体达到一特定体积,冷凝液体可能从管1t滑落。阻挡件3p可使从管1t滑落的冷凝液体无法与加热组件5接触。阻挡件3p可避免滑落的冷凝液体污染加热组件5。阻挡件3p可避免滑落的冷凝液体改变了气雾的味道。阻挡件3p可避免冷凝液体滑落至高温的加热组件而产生液体溅射。阻挡件3p可避免溅射的液体烫伤使用者。
图8B显示了从雾化室6C至储液舱20之气流6f。
在雾化装置静置未被用户抽吸时,开口3h1与上盖密封组件2是紧密结合的,储液舱20内的烟油不会从通道3c1泄漏出来。
随着使用者持续使用雾化装置,储液舱20内的可雾化溶液不断消耗并减少,使储液舱20内压力逐渐变小。储液舱20内压力变小可能产生负压。储液舱20内压力变小可能使挥发性溶液不易经由通道3c2及3c3流至加热组件5的凹槽5c。当凹槽5c未完全吸附挥发性溶液时,高温的加热组件5可能干烧并产生焦味。
藉由在加热组件上盖3中设置通道3c1可以改善上述问题。设置在加热组件上盖3中的通道3c1可以平衡储液舱20内的压力。因雾化室6C与管1t流体地连通,雾化室6C内的压力大约等于一大气压。当储液舱20内的可雾化溶液不断减少时,储液舱20内的压力逐渐小于一大气压。雾化室6C与储液舱20之间的压力差,使气流6f从雾化室6C经由通道3c1抵达开口3h1与上盖密封组件2的交界处。气流6f可部分推开上盖密封组件2。气流6f可使上盖密封组件2产生部分形变。气流6f可经由上盖密封组件2形变产生的缝隙进入储液舱20中。进入储液舱20中的气流6f可使储液舱20内压力上升。进入储液舱20中的气流6f可以平衡储液舱20与雾化室6C之间的压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上盖3可以额外设置一个与信道3c1功能相同的信道。举例言之,加热组件上盖3可以在靠近开口3h4处亦设置一换气通道。
如本文中所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下部”、“左侧”、“右侧”及类似者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的简易以描述如图中所说明的一个组件或特征与另一组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图涵盖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设备可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同样可相应地进行解释。应理解,当一组件被称为“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组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组件,或可存在中间组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近似地”、“基本上”、“基本”及“约”用于描述并考虑小变化。当与事件或情况结合使用时,所述术语可指事件或情况精确地发生的例子以及事件或情况极近似地发生的例子。如本文中相对于给定值或范围所使用,术语“约”大体上意味着在给定值或范围的±10%、±5%、±1%或±0.5%内。范围可在本文中表示为自一个端点至另一端点或在两个端点之间。除非另外规定,否则本文中所公开的所有范围包括端点。术语“基本上共面”可指沿同一平面定位的在数微米(μm)内的两个表面,例如,沿着同一平面定位的在10μm内、5μm内、1μm内或0.5μm内。当参考“基本上”相同的数值或特性时,术语可指处于所述值的平均值的±10%、±5%、±1%或±0.5%内的值。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近似地”、“基本上”、“基本”和“约”用于描述和解释小的变化。当与事件或情况结合使用时,所述术语可指事件或情况精确地发生的例子以及事件或情况极近似地发生的例子。举例来说,当与数值结合使用时,术语可指小于或等于所述数值的±10%的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举例来说,如果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所述值的平均值的±10%(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那么可认为所述两个数值“基本上”或“约”相同。举例来说,“基本上”平行可以指相对于0°的小于或等于±10°的角度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举例来说,“基本上”垂直可以指相对于90°的小于或等于±10°的角度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
举例来说,如果两个表面之间的位移等于或小于5μm、等于或小于2μm、等于或小于1μm或等于或小于0.5μm,那么两个表面可以被认为是共面的或基本上共面的。如果表面相对于平面在表面上的任何两个点之间的位移等于或小于5μm、等于或小于2μm、等于或小于1μm或等于或小于0.5μm,那么可以认为表面是平面的或基本上平面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导电(conductive)”、“导电(electrically conductive)”和“电导率”是指转移电流的能力。导电材料通常指示对电流流动呈现极少或零对抗的那些材料。电导率的一个量度是西门子/米(S/m)。通常,导电材料是电导率大于近似地104S/m(例如,至少105S/m或至少106S/m)的一种材料。材料的电导率有时可以随温度而变化。除非另外规定,否则材料的电导率是在室温下测量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单数术语“一(a/an)”和“所述”可包含复数指示物。在一些实施例的描述中,提供于另一组件“上”或“上方”的组件可涵盖前一组件直接在后一组件上(例如,与后一组件物理接触)的情况,以及一或多个中间组件位于前一组件与后一组件之间的情况。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例如“上方”、“下方”、“上”、“左”、“右”、“下”、“顶部”、“底部”、“垂直”、“水平”、“侧面”、“高于”、“低于”、“上部”、“在……上”、“在……下”、“向下”等等的空间描述是相对于图中所示的定向来指示的。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描述仅出于说明的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的实际实施方案可以任何定向或方式在空间上布置,其前提是本揭露的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因此类布置而有偏差。
虽然已参考本揭露的特定实施例描述并说明本揭露,但是这些描述和说明并不限制本揭露。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晰地理解,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揭露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且可在实施例内取代等效组件。图示可能未必按比例绘制。归因于制造过程中的变量等等,本揭露中的艺术再现与实际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区别。可能存在并未特定说明的本揭露的其它实施例。应将本说明书和图式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可进行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材料、物质组成、物质、方法或过程适宜于本揭露的目标、精神和范围。所有此类修改都意图在此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虽然已参考按特定次序执行的特定操作描述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揭露的教示的情况下组合、细分或重新排序这些操作以形成等效方法。因此,除非本文中特别指示,否则操作的次序和分组并非本揭露的限制。
前文概述本揭露的若干实施例及细节方面的特征。本揭露中描述的实施例可容易地用作用于设计或修改其它过程的基础以及用于执行相同或相似目的和/或获得引入本文中的实施例的相同或相似优点的结构。此类等效构造并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可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替代和变化。

Claims (20)

1.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
加热组件顶盖;
加热组件底座;及
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顶盖及所述加热组件底座之间的加热组件;
所述加热组件包含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含第一材料,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二材料,其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包含氧化锆且所述第二材料包含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材料的抗压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进一步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的加热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覆盖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导热系数在0.12W/(mK)至2.6W/(mK)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抗压强度大于10Mp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进一步包含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缠绕所述加热组件。
12.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
加热组件顶盖;
加热组件底座;及
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顶盖及所述加热组件底座之间的加热组件;
所述加热组件包含加热电路、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含第一材料,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二材料,其中第一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第二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加热组件进一步包含凹槽,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覆盖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部分暴露所述凹槽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含复数个孔隙,且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孔隙率在35%至95%的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复数个孔隙包含开气孔及闭气口,且所述加热组件的开气孔率在30%至60%的范围内且闭气孔率在5%至35%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第二部分直接接触,且所述第二部分的抗压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抗压强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导热系数在0.1W/(mK)至10W/(mK)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包含氧化锆、氧化硅或氧化铝的混合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覆盖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
CN201910873022.1A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雾化装置 Withdrawn CN1105070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3022.1A CN110507001A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3022.1A CN110507001A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7001A true CN110507001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1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3022.1A Withdrawn CN110507001A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700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7473A (zh) * 2020-01-21 2020-08-21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1138851A1 (zh) * 2020-01-08 2021-07-15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3065722A1 (zh) * 2021-10-19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6088A1 (en) * 1996-10-07 1998-04-1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Inc. Platinum heater
CN105072935A (zh) * 2013-01-30 2015-11-18 R·J·雷诺兹烟草公司 适合用于电子吸烟制品的芯
CN109105958A (zh) * 2018-08-17 2019-01-01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527657A (zh) * 2018-12-21 2019-03-29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烟雾化器
CN109561736A (zh) * 2018-11-02 2019-04-02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加热可抽吸材料的加热器及其加热不燃烧发烟设备
CN109600867A (zh) * 2019-01-16 2019-04-09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加热元件以及包括该陶瓷加热元件的装置
CN212088093U (zh) * 2019-09-16 2020-12-08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6088A1 (en) * 1996-10-07 1998-04-1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Inc. Platinum heater
CN105072935A (zh) * 2013-01-30 2015-11-18 R·J·雷诺兹烟草公司 适合用于电子吸烟制品的芯
CN109105958A (zh) * 2018-08-17 2019-01-01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561736A (zh) * 2018-11-02 2019-04-02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加热可抽吸材料的加热器及其加热不燃烧发烟设备
CN109527657A (zh) * 2018-12-21 2019-03-29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烟雾化器
CN109600867A (zh) * 2019-01-16 2019-04-09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加热元件以及包括该陶瓷加热元件的装置
CN212088093U (zh) * 2019-09-16 2020-12-08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8851A1 (zh) * 2020-01-08 2021-07-15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557473A (zh) * 2020-01-21 2020-08-21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3065722A1 (zh) * 2021-10-19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9159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0507001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0313647A (zh) 一种雾化装置
US12016378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with heating assembly
WO2017210969A1 (zh) 一种电子烟
WO2022077359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0353320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05768235A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3179257A1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JP7405906B2 (ja) 電子霧化装置
CN218551344U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KR20230009355A (ko) 전자 무화 장치 및 이의 무화기
CN212088093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06182356U (zh) 电子烟具及吸烟器具
CN110507002A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3130764A1 (zh) 横置雾化芯
WO2021051248A1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3151383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WO2023279573A1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4156209U (zh) 雾化芯及电子烟
KR102402066B1 (ko) 유도 가열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WO2022161015A1 (zh) 具有保护罩的雾化芯
WO2022027801A1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KR102637932B1 (ko) 다공성 세라믹 히터 파이프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CN217364700U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