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6689B -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6689B
CN110506689B CN201910783939.2A CN201910783939A CN110506689B CN 110506689 B CN110506689 B CN 110506689B CN 201910783939 A CN201910783939 A CN 201910783939A CN 110506689 B CN110506689 B CN 1105066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water
ditch
shrimp
shrim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39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6689A (zh
Inventor
王庆
郭丽芸
周国勤
薛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7839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6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6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6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6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6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及虾苗培育方法,池底环沟结构包括设置在池塘底部的回形沟,回形沟沿池塘底部四周一圈挖设,所述回形沟断面为等腰梯形,回形沟开口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虾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塘;b、环沟开挖;c、环沟注水;d、环沟施肥;e、抱卵虾放养;f、饲料投喂;g、起捕或成虾养殖。本发明通过在池塘中开挖环沟的方式,在环沟中进行虾苗的培育,大幅度减少了育苗初期水体的体积,从而减少了水资源及渔药的使用,同时更少的水体使得水质调控更加容易,也使得大面积池塘可进行育苗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虾养殖苗种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背景技术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俗称河虾、湖虾。青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也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随着青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良种青虾苗种出现供不应求。养殖户也越来越认识到优良苗种对养殖生产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采取科学高效的育苗技术进行良种青虾的苗种繁育。
传统青虾的育苗池塘,一般要求面积不超过10亩,可以专门用池塘大量育苗,然后出售或分池;也可以适量育苗,育出的苗直接在原池中养殖成成虾出售。
利用传统方式繁育青虾虾苗,存在不少弊端。首先繁苗初期,池塘负载量很低,一亩仅放几斤多至10几斤抱卵虾,却要对全池进行肥水。尤其是用来直接养成虾的池塘,有的面积很大,全池肥水消耗肥料较多,造成浪费,对水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其次,抱卵虾散养在池中,因水面较大,也不利于回捕。最后,如果用来直接养殖成虾的池塘,在抱卵虾放养前就要种草,过早的种草导致草长势过头,为了防止草过于茂密,还需要割掉过多的草,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通过在池塘底部开挖环沟结构的方式,在池底环沟结构中进行虾苗的培育,大幅度减少了育苗初期水体的体积,从而减少了水资源及渔药的使用,同时更少的水体使得水质调控更加容易,也使得大面积池塘可进行育苗生产。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包括在池塘底部设置的沟槽形的池底环沟结构,所述池底环沟结构包括设置在池塘底部的回形沟,回形沟沿池塘底部四周一圈挖设,所述回形沟断面为等腰梯形,回形沟开口宽度大于底部宽度。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回形沟中间还设置有一条纵沟,所述纵沟两端与回形沟联通,纵沟断面形状与回形沟断面形状相同;所述回形沟和纵沟总开口面积为池塘面积的20%。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回形沟和纵沟开口宽度5m,深度60cm,两侧壁面坡度30°。
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塘:选取合适的池塘并排尽池塘内的水,保持干池状态;
b、环沟开挖:在池塘底部开挖池底环沟结构;
c、环沟注水;向池底环沟结构内加注新水;
d、环沟施肥:向池底环沟结构内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渔用复合肥,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50–200 kg或渔用复合肥4–8 kg,7天后追肥一次,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渔用复合肥 2–4 kg;
e、 抱卵虾放养:向池底环沟结构内放养抱卵虾,抱卵虾放养数量按养殖目的规定如下:
1)后期直接利用池塘进行成虾养殖:按池塘总面积每亩放养500g抱卵虾进行放养;
2)进行育苗生产销售或后期进行分塘:按池塘总面积每亩放养2500g抱卵虾进行放养;
f、饲料投喂:步骤e后25天,投喂幼虾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占虾体重的10–15%;
g、起捕或成虾养殖:根据养殖目的进行起捕或者成虾养殖:
1)起捕:将池底环沟结构内虾苗起捕;
2)成虾养殖:在池塘底部种植水草,水草种植完成后加水,水面高度高于池塘底部,随水草生长逐步加深水位,利用整个池塘进行成虾养殖。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a中,所选池塘面积20-50亩,进排水口分开,池塘深度为1–1.5 m,塘埂坡比1:(2.5–3.0),池塘内配备微孔增氧设备。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c中,注水时,进水口用60目以上的筛绢进行过滤。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d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 cm。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d在步骤c后第二天进行,所述步骤e在步骤c后第5天进行;步骤e在六月一日至六月十五日间进行,放养的抱卵虾长度要求达到4.5cm以上,卵呈墨绿色;抱卵虾在池底环沟结构各个位置均匀放养。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虾苗培育期间,每天分早、晚两次测量水温、pH、溶解氧等水质指标,通过注水或追施肥料控制透明度,透明度控制在25–30 cm;每日进行观察、检查虾苗活动、摄食等情况,捞除水面漂浮物,清除虾苗敌害生物;每隔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15kg化水泼洒,保持水体pH值在7.0–8.5之间;每隔7-10天,使用EM菌、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当天和第二天晚上需提前开动增氧机;在虾苗变态后,随着脱壳频繁和池中虾苗数量的增加,定期泼洒水体钙离子补充剂;池底淤泥过多时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及虾苗培育方法,通过在池塘底部的池底环沟结构中进行虾苗的培育,之后利用整体池塘进行成虾养殖的方式,使得大面积池塘可进行育苗生产,无需专门为育苗开挖面积较小的池塘。同时,池底环沟结构整体容水空间小,大幅度减少了育苗初期水体的体积,从而减少了水资源及渔药的使用,同时更少的水体使得水质调控更加容易;
(2)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及虾苗培育方法,所采用的池底环沟结构的沟槽断面为等腰梯形,开口宽底部窄,增加了坡面积,更利于虾在培育过程中的攀附、摄食,也便于后期进行起捕;
(3)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及虾苗培育方法,合理利用池塘,如果该池塘在育苗后直接进行成虾养殖,只需在出苗后种草,加水即可,较晚种植的水草不会长势过猛需要割草,减少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所述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所述池底环沟结构俯视图;
图3、所述池底环沟结构断面图;
附图标记:1、池塘;2、塘底;3、池底环沟结构;4、回形沟;5、纵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如图1所示是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3,包括在池塘1以及设置在塘底2的沟槽形的池底环沟结构3。如图2所示,池底环沟结构3包括设置在塘底2的回形沟4,回形沟4沿池塘1底部四周一圈挖设,回形沟4中间还设置有一条纵沟5,纵沟5两端与回形沟4联通,纵沟5断面形状与回形沟4断面形状相同;回形沟4和纵沟5总开口面积为池塘1面积的20%。如图3所示,回形沟4断面为等腰梯形,回形沟4开口宽度大于底部宽度。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3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培育过程在六月进行,其中抱卵虾放养时间在六月一日至六月十五日,具体培育步骤如下;
a、 选塘:选取合适的池塘1并排尽池塘1内的水,保持干池状态,所选池塘1面积30亩,进排水口分开,池塘1深度为1.3 m,塘埂坡比1:3,池塘1内配备微孔增氧设备;
b、 环沟开挖:在池塘1底部开挖池底环沟结构3,回形沟4和纵沟5开口宽度5m,深度60cm,两侧壁面坡度30°;
c、 环沟注水;六月一日,向池底环沟结构3内加注新水,水质符合GB11607和NY5051 的规定,注水时,进水口用60目以上的筛绢进行过滤,水位高度50cm;
d、 环沟施肥:六月二日,向池底环沟结构3内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渔用复合肥,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80kg,7天后追肥一次,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渔用复合肥 3kg,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 cm;
e、 抱卵虾放养:六月六日,向池底环沟结构3内放养抱卵虾75kg;放养的抱卵虾长度要求达到4.5cm以上,卵呈墨绿色;抱卵虾在池底环沟结构3各个位置均匀放养;
f、饲料投喂:七月一日,投喂幼虾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占虾体重的15%,直至幼体成为虾苗;
g、起捕:将池底环沟结构3内虾苗起捕。
虾苗培育期间,每天分早、晚两次测量水温、pH、溶解氧等水质指标,通过注水或追施肥料控制透明度,透明度控制在25–30 cm;每日进行观察、检查虾苗活动、摄食等情况,捞除水面漂浮物,清除虾苗敌害生物;每隔12天每亩用生石灰11kg化水泼洒,保持水体pH值在7.0–8.5之间;每隔8天,使用EM菌、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当天和第二天晚上需提前开动增氧机;在虾苗变态后,随着脱壳频繁和池中虾苗数量的增加,定期泼洒水体钙离子补充剂;池底淤泥过多时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
实施例2
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3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培育过程在六月进行,其中抱卵虾放养时间在六月一日至六月十五日,具体培育步骤如下;
a、 选塘:选取合适的池塘1并排尽池塘1内的水,保持干池状态,所选池塘1面积30亩,进排水口分开,池塘1深度为1.3 m,塘埂坡比1:2.5,池塘1内配备微孔增氧设备;
b、 环沟开挖:在池塘1底部开挖池底环沟结构3,回形沟4和纵沟5开口宽度5m,深度60cm,两侧壁面坡度30°;
c、 环沟注水;六月一日,向池底环沟结构3内加注新水,水质符合GB11607和NY5051 的规定,注水时,进水口用60目以上的筛绢进行过滤,水位高度50cm;
d、 环沟施肥:六月二日,向池底环沟结构3内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渔用复合肥,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200kg,7天后追肥一次,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渔用复合肥 3kg,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 cm;
e、 抱卵虾放养:六月六日,向池底环沟结构3内放养抱卵虾15kg;放养的抱卵虾长度要求达到4.5cm以上,卵呈墨绿色;抱卵虾在池底环沟结构3各个位置均匀放养;
f、饲料投喂:七月一日,投喂幼虾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占虾体重的15%,直至幼体成为虾苗;虾苗培育期间,每天分早、晚两次测量水温、pH、溶解氧等水质指标,通过注水或追施肥料控制透明度,透明度控制在25–30 cm;每日进行观察、检查虾苗活动、摄食等情况,捞除水面漂浮物,清除虾苗敌害生物;每隔15天每亩用生石灰15kg化水泼洒,保持水体pH值在7.0–8.5之间;每隔7天,使用EM菌、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当天和第二天晚上需提前开动增氧机;在虾苗变态后,随着脱壳频繁和池中虾苗数量的增加,定期泼洒水体钙离子补充剂;池底淤泥过多时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
g、成虾养殖:7月20日开始在塘底2种草,种植品种为轮叶黑藻。水草种植完成加水漫过塘底2,水位随着水草的生长逐渐加深,最终池塘内水位100cm。随后进入常规成虾养殖阶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选塘:选取合适的池塘并排尽池塘内的水,保持干池状态;
b、环沟开挖:在池塘底部开挖沟槽型的池底环沟结构,所述池底环沟结构包括设置在池塘底部的回形沟,回形沟沿池塘底部四周一圈挖设,所述回形沟断面为等腰梯形,回形沟开口宽度大于底部宽度;
c、环沟注水;向池底环沟结构内加注新水;
d、环沟施肥:向池底环沟结构内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渔用复合肥,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50–200kg或渔用复合肥4–8kg,7天后追肥一次,投放量为按环沟总面积每亩施渔用复合肥2–4kg;
e、抱卵虾放养:向池底环沟结构内放养抱卵虾,抱卵虾放养数量按养殖目的规定如下:
1)后期直接利用池塘进行成虾养殖:按池塘总面积每亩放养500g抱卵虾进行放养;
2)进行育苗生产销售或后期进行分塘:按池塘总面积每亩放养2500g抱卵虾进行放养;
f、饲料投喂:步骤e后25天,投喂幼虾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占虾体重的10–15%;
g、起捕或成虾养殖:根据养殖目的进行起捕或者成虾养殖:
1)起捕:将池底环沟结构内虾苗起捕;
2)成虾养殖:在池塘底部种植水草,水草种植完成后加水,水面高度高于池塘底部,随水草生长逐步加深水位,利用整个池塘进行成虾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沟中间还设置有一条纵沟,所述纵沟两端与回形沟联通,纵沟断面形状与回形沟断面形状相同;所述回形沟和纵沟总开口面积为池塘面积的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沟开口宽度5m,深度60cm,两侧壁面坡度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沟和纵沟开口宽度5m,深度60cm,两侧壁面坡度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选池塘面积20-50亩,进排水口分开,池塘深度为1–1.5m,塘埂坡比1:(2.5–3.0),池塘内配备微孔增氧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注水时,进水口用60目以上的筛绢进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在步骤c后第二天进行,所述步骤e在步骤c后第5天进行;步骤e在六月一日至六月十五日间进行,放养的抱卵虾长度要求达到4.5cm以上,卵呈墨绿色;抱卵虾在池底环沟结构各个位置均匀放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池底环沟结构进行的虾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虾苗培育期间,每天分早、晚两次测量水温、pH、溶解氧水质指标,通过注水或追施肥料控制透明度,透明度控制在25–30cm;每日进行观察、检查虾苗活动、摄食情况,捞除水面漂浮物,清除虾苗敌害生物;每隔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15kg化水泼洒,保持水体pH值在7.0–8.5之间;每隔7-10天,使用EM菌、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当天和第二天晚上需提前开动增氧机;在虾苗变态后,随着脱壳频繁和池中虾苗数量的增加,定期泼洒水体钙离子补充剂;池底淤泥过多时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
CN201910783939.2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Active CN110506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3939.2A CN110506689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3939.2A CN110506689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6689A CN110506689A (zh) 2019-11-29
CN110506689B true CN110506689B (zh) 2021-08-17

Family

ID=68627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3939.2A Active CN110506689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66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7807A (zh) * 2022-02-21 2022-05-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氯化物型盐碱池塘排盐降碱的方法
CN115176738A (zh) * 2022-07-10 2022-10-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虾蟹混养池塘精准投放虾苗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575A (zh) * 2014-04-20 2014-06-25 常德家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湖泊的养殖方法
CN104396852A (zh) * 2014-12-08 2015-03-11 泰州市蒲公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螃蟹养殖塘及螃蟹养殖方法
CN105379646A (zh) * 2015-10-22 2016-03-09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5746411A (zh) * 2016-04-29 2016-07-13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池底种青小龙虾鱼种连养方法
CN105994027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8307955A (zh) * 2018-02-10 2018-07-24 合肥市屹成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小龙虾养殖方法的基地
CN108703094A (zh) * 2018-05-28 2018-10-26 桂阳县上梓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双季青虾的饲养方法
JP2018201489A (ja) * 2017-06-02 2018-12-27 株式会社林養魚場 魚介類養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575A (zh) * 2014-04-20 2014-06-25 常德家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湖泊的养殖方法
CN104396852A (zh) * 2014-12-08 2015-03-11 泰州市蒲公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螃蟹养殖塘及螃蟹养殖方法
CN105379646A (zh) * 2015-10-22 2016-03-09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5746411A (zh) * 2016-04-29 2016-07-13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池底种青小龙虾鱼种连养方法
CN105994027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JP2018201489A (ja) * 2017-06-02 2018-12-27 株式会社林養魚場 魚介類養殖装置
CN108307955A (zh) * 2018-02-10 2018-07-24 合肥市屹成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小龙虾养殖方法的基地
CN108703094A (zh) * 2018-05-28 2018-10-26 桂阳县上梓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双季青虾的饲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青虾主养池塘中直放抱卵虾的关键技术;蔡德森 等;《水产养殖》;20160229(第2期);第42-44页 *
青虾土池育苗高产技术试验;高晓田 等;《河北渔业》;20171231(第12期);第21-22页和4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6689A (zh) 2019-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0001B (zh) 一种拟自然的生态农田构建方法
CN103719005B (zh) 一种青虾与水芹菜轮作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3270918A (zh) 稻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10692461B (zh) 一种基于田间生态池的稻虾共作种养方法
CN108464208A (zh) 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
CN113647349B (zh) 一种基于无沟化稻田改造的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CN103875559A (zh) 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方法
CN111887111A (zh) 一种水稻-水芹-红螯螯虾综合种养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22584A (zh)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CN110506689B (zh) 一种用于虾苗培育的池底环沟结构
CN104094809A (zh) 一种水稻有机栽培本田除草方法
CN111386992A (zh) 一种稻虾蟹综合种养方法及装置
CN108163987B (zh) 一种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人工湿地建造方法
CN113080116A (zh) 一种稻田虾苗分阶段繁育方法
CN107125178A (zh) 一种青虾与水芹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12931331B (zh) 一种北方大棚对虾轮作的养殖方法
CN109197552A (zh) 北方地区无土栽培独头蒜的方法
CN109429876A (zh) 一种茶树种植方法
CN109430120A (zh)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CN101699996A (zh) 半滑舌鳎土池快速养殖法
CN108142228A (zh) 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
CN106717750A (zh) 一种滩涂海虾养殖废水种植海水蔬菜的方法
CN107372280A (zh) 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生态净化区藕鳅综合种养方法
CN114451337A (zh) 一种内蒙古高原盐碱地盐碱水进行池塘拟穴青蟹养殖方法
CN112655620A (zh) 一种稻虾种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