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0492B -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0492B
CN110500492B CN201810478063.6A CN201810478063A CN110500492B CN 110500492 B CN110500492 B CN 110500492B CN 201810478063 A CN201810478063 A CN 201810478063A CN 110500492 B CN110500492 B CN 110500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s
hooks
positioning
sections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80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0492A (zh
Inventor
许有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80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0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0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0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性结构,其包括多个节段及彼此平行的两个弹性支撑体,这些节段以相邻节段相互搭接,并依序排列于第一弹性支撑体一侧,且在相邻节段之间能相对开合,从而在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进行状态转换,所述节段的相对两侧凹设有沟道,以配合状态转换而彼此分离或相接续,另外在第二弹性支撑体的相对两端部间形成至少一个中空部,使其相对两侧边分别配置各侧的这些沟道且夹持这些节段;还进一步以至少两个挠性结构搭配两个端部底座及多个中间结构梁形成一种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Description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均可安装于电子装置中,使该电子装置能够在展平状态及弯曲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转换,在弯曲状态时,其可供使用者穿戴于手腕上以成为穿戴式电子装置操作,而在展平状态时,其还能够供用户作为手持式电子装置操作。
背景技术
为了将一般手持式电子装置能够戴于手腕上,除了显示器的技术开发之外,如何设计出一种结构使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被弯曲以成为穿戴式电子装置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兴趣投入开发的项目之一,例如下列专利文献1~3,后续为各结构简述:
1.专利文献1为2007年4月24日公告于美国的第7、209、114号专利案“A braceletwith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inputting capability”。
2.专利文献2为2014年6月12日公开于美国的第2014/0160055号专利案“Wearablemulti-modal input device for augmented reality”。
3.专利文献3为2017年6月6日公告于美国之第9、668、550号专利案“Wearabledevice”。
早期,从专利文献1中,已公开了其手镯(bracelet)是通过多个节段(segments)铰接而成,所述节段的相对两侧具有斜面(inclined face),并在相邻的所述节段之间通过连杆(link)作为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节段的相对侧分别设有螺栓(stud)搭配圆弧形凹槽(the grooves are part circular)作为活动限制,使该手镯能够在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进行状态转换。
近年,由于已开发出挠性显示设备(flexible display device),因而在专利文献2的穿戴式输入设备(wearable input device)中,所公开的结构是以多个细长肋构件(elongated rib members)、顶部挠性支撑件(top flexible support)、底部挠性支撑件(bottom flexible support)、多个重叠片(overlapping scale)以及磁性闩锁(magneticlatch)组合而成,其中在相邻的所述细长肋构件之间分别以凸部(projection)搭配凹洞(cavity)作为连接,并使相邻的所述细长肋构件之间形成具有夹角的间隙(gap),该顶部挠性支撑件(top flexible support)连接于这些细长肋构件顶面,而该底部挠性支撑件(bottom flexible support)通过这些细长肋构件底部,并通过多个重叠片(overlappingscale)依序交迭于该底部挠性支撑件之下以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细长肋构件底面,又在该磁性锁所包含的三个磁性件(magnetic partner)中,将其中的两个磁性件间隔设置于该顶部挠性支撑件,另一个磁性件设置于该底部挠性支撑件以同步动作,并通过所述重叠片的两个前开槽孔(forward slotted left hole and right hole)搭配相邻的所述细长肋构件,作为活动限制,也同样使该穿戴式输入设备能够在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进行状态转换。
然后,也有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出不同的结构,如专利文献3的穿戴式装置(wearable device)所公开的结构包括多个节段件(segment member)、多个连接件(connecting member)、双稳定弹簧(bistable spring)以及挠性显示设备(flexibledisplay device)组合而成,其中,该挠性显示设备位于这些节段件的顶部(top cover ortop portion),而该双稳定弹簧则是依序穿过这些节段件顶部的中空槽(through slot)至这些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这些节段件在宽度方向(width direction)上的相对两侧,位于同一侧的多个连接件依序交迭并枢接于所述节段件,并通过所述连接件的两个导槽(guideslot)搭配相邻的所述节段件,作为活动限制,也同样使该穿戴式装置能够在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进行状态转换。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3的结构中,不管在相邻的所述节段(件)之间还是相邻的所述细长肋构件之间都需要再通过一个以上的组成构件形成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的多个连杆(links)、专利文献2的多个重叠片(overlapping scales)以及专利文献3的多个连接件(connecting members)。由于这些作为连接的组成构件需要配合所述节段(件)或所述细长肋构件的数量造成了所需组装的零组件数量容易增多,也会增加组装工序,尤其在结构尺寸缩小后更容易增加负担及误差。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节段的外表面均为具有显示及输入功能的信息交换区域(information exchange area),换言之,可理解为所述节段本身也是非挠性的显示设备。虽然所述节段缩短了长度,但在宽度及厚度上仍受限于显示及输入功能所需电子组件的占用,难以大幅缩减,致使上述专利文献2、3的结构因为适用于挠性显示设备而优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也符合产品薄型化的趋势并使状态转换更为顺畅,只是该挠性显示设备还需要通过其它组成构件来提供支撑作用,所以专利文献2是采用顶、底部挠性支撑件,并使所述细长肋构件均提供空间以容纳该底部挠性支撑件且使其通过,而专利文献3是采用双稳定弹簧搭配该挠性显示设备,并使所述节段件均提供中空槽以容纳该双稳定弹簧且使其通过,借此让专利文献2、3的结构均产生支撑作用,但不管是哪种技术手段,在缩减宽度上,所述细长肋构件和所述节段件分别会受限于该底部挠性支撑件的宽度和该双稳定弹簧的宽度,也就会限制整体体积的缩减程度。
基于此,为了搭配挠性显示设备以适应薄型化的发展趋势,又为了使所述节段(件)或所述细长肋构件能够直接相互接连,而不用再间接通过一个以上的组成构件形成连接,从而减少所需零组件,进而缩减整体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结构,其是直接针对所述节段的结构进行变更设计,使相邻节段之间能够直接相互搭接,再通过将这些节段搭配两个弹性支撑体,并使其中一个弹性支撑体用于区隔并夹持这些节段,除了有助于减少零组件和方便组装之外,也使所述节段的结构尺寸不易受限于该弹性支撑体,还能有效缩减整体体积,并在状态转换期间有利于在动作上形成相互牵制,从而防止与另一弹性支撑体形成错位,这样使该挠性结构之所述节段间无需像上述专利文献1-3要通过一个以上的组成构件形成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主要是采用至少两个上述模块化的挠性结构、搭配两个端部底座以及多个中间结构梁,除了保有上述挠性结构的优点之外,可以所搭配之挠性显示设备的尺寸类型为依据,以在设计及组装上,方便于灵活并接,增加适用范围。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结构,其包括:第一弹性支撑体;节段组,其包括依序排列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的一侧的多个节段,这些节段以相邻的所述节段相互搭接且分别在彼此邻近的相对侧之间形成相对开合,使该节段组在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进行状态转换,而这些节段包含有两个端部节段以及所述端部节段之间的多个中间节段,所述中间节段与所述端部节段预设部位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沟道,各侧的这些沟道配合状态转换而形成彼此分离或相接续;以及第二弹性支撑体,其平行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该第二弹性支撑体具有两个定位端部并在所述定位端部之间形成至少一个中空部,且将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的相对两侧边分别配置于各侧的这些沟道,用以夹持这些中间节段及所述端部节段预设部位。
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挠性结构,所述挠性结构如上所述;相互平行的两个端部底座,其中一个端部底座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的端部节段,而另一端部底座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的另一端部节段;以及相互平行的多个中间结构梁,其间隔排列于该两个端部底座之间,所述中间结构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的多个中间节段;借此使该两个挠性结构能够同步进行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的状态转换。
为便于对本发明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特征以及依附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其它附加特征,连同这些特征所具有的优点,现在详述在下文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挠性结构处于弯曲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挠性结构处于展平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弹性支撑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挠性结构于另一视角呈现展平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2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线段A至A的剖断面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线段B至B的剖断面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挠性结构被弯曲后的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挠性结构被弯曲后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挠性结构的节段组改用第二实施例的剖断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挠性结构的节段组改用第三实施例的剖断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组合体处于展平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组合体处于展平状的组合示意图。(图中以虚线显示出挠性显示设备安装于该组合体)
图16是本发明之组合体于弯曲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以虚线显示出挠性显示设备安装于该组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结构51a,其包括有节段组20a以及彼此平行的第一弹性支撑体10和第二弹性支撑体30,在图中辅以X、Y、Z轴向以便于解说,其中,该节段组20a为多个节段沿着X轴向依序排列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朝Z轴向的侧面,这些节段以相邻的所述节段相互搭接且分别在彼此邻近的相对侧之间形成夹角间隙以供相对开合,使该节段组20a在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进行状态转换,而这些节段包含有两个端部节段21a以及位于所述端部节段21a之间的多个中间节段22a、23a,所述中间节段22a、23a与所述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分别面朝Y轴向的相对两侧均凹设有沿着X轴向纵贯的沟道211、221、231,各侧的这些沟道211、221、231配合该节段组20a的状态转换而形成彼此分离成不连续状或是形成相接续成连续状的长条沟道;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具有两个定位端部31并在所述定位端部3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中空部33,且将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33的相对两侧边32分别配置嵌入于各侧的这些沟道211、221、231,用以夹持这些中间节段22a、23a及所述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
借此使本发明能够减少零组件并方便组装,让相邻的所述节段直接相互搭接,再嵌入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所具有呈X轴向延长的至少一个中空部33,如此使所述节段的结构尺寸不受限于这两个弹性支撑体而能有效缩减整体体积,还能在这些节段依序搭接成线性排列后被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33在Y轴向的相对两侧边32夹住而形成支撑作用,有助于后续固定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该侧面,使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能对这些节段形成另一支撑作用,且因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难以产生伸缩变化,更有利于其在Z轴向的相对侧面再结合挠性显示设备60(参见图15)。当在这两个弹性支撑体弯曲时,参照图1、图10和图11,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该侧面可供这些节段贴靠至使得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至少一个中空部33会与这些中间节段22a、23a连同该两个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相互牵制,让弹性支撑体的相对两侧端部分别对齐或近似对齐另一弹性支撑体的相对两侧端部以预防发生错位,从而避免造成挤压的情形。
上述中,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和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分别具有X轴向的长度以及Y轴向的宽度,其中,所述节段的侧面朝Z轴向均为圆弧状且设有固定部24,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在Z轴向的该侧面则间隔设有多个对应固定部11,使这些对应固定部11沿着X轴向线性排列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该侧面,这些对应固定部11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节段的固定部24,彼此固定方式采用已知技术手段,例如凸栓搭配凹孔、螺丝搭配螺孔,使该节段组20a的两个端部节段21a分别定位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该侧面在X轴向的相对两侧端部,而该节段组20a的这些中间节段22a、23a则定位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该侧面的相对两侧端部之间。
另一方面,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还进一步使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33包含一个主中空部331和两个副中空部332,均具有呈X轴向的长度。参照图3、图4和图6,该主中空部331短于所述副中空部332,以作为位置基准而有助于方便组装及组装后的状态转换动作,所述副中空部332分别位于该主中空部331与所述定位端部31之间并形成间隔,让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相对两侧边相互平行,使该节段组20a的至少一个中间节段(图中虽为符号23a的组件,但也可为符号22a的组件)位于该主中空部331并被该主中空部331的相对两侧边32夹持以作为中央基准,而其它剩余的多个中间节段22a、23a连同各自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分成至少两群,分别位于所述副中空部332并分别被所述副中空部332在Y轴向的相对两侧边32夹持,换言之,一群为其它的这些中间节段22a、23a连同相邻的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均位于一副中空部332并被夹持,另一群为其它的另些中间节段22a、23a连同相邻的另一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均位于另一副中空部332并被夹持,这样在该节段组20a进行状态转换的过程中,通过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主、副中空部331、332隔开并分群夹持这些节段,而这些节段也能牵制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滑动,避免这两个弹性支撑体发生错位的情形。
其次,在所述端部节段21a与相邻的所述中间节段22a、23a之间以及所述中间节段22a与相邻的另外的所述中间节段23a之间,均是采用卡钩25搭接对接槽26,并让所述对接槽26分别连通至各侧的沟道211、221、231,使所述卡钩25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26时,还能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或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侧边而形成止挡作用,以限制所述卡钩25在这两个弹性支撑体之间活动;这样使该节段组20a依据这些节段的搭接方式形成三个实施例。以下分段说明且又为了辅助解释,将X、Y、Z轴向的相对两方向分别细分为前、后、左、右、顶、底等方向或位置。
该节段组20a的第一实施例请再参阅图1至图11,在所述端部节段21a的预设部位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25以作为公节段,另外这些中间节段22a、23a还进一步包括交错搭接的第一中间节段22a和第二中间节段23a,将多个第一中间节段22a间隔穿插于多个第二中间节段23a之间以根据前、后顺序交错搭接,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的前、后两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25以作为公节段,而与所述端部节段21a相邻的所述中间节段即为这些第一中间节段22a的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的前、后两侧端部顶面分别凹设有对接槽26以作为母节段,分别供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21a的卡钩25以及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的卡钩25搭接。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均为一体成型并使其各侧沟道221均位于其所述对接槽26底而形成连通,且使各侧沟道221的沟内顶壁和沟内底壁分别为平面和圆弧面,以使各侧沟道221的中间形成颈部;至于与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21a和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它们均包含有可拆组的顶层件27和底层件28,差异在于所述端部节段21a的卡钩25和各侧沟道211是限制设在预设部位,而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则未特别划分出预设部位;因此,在所述端部节段21a处,让各自顶层件27于预设部位侧端均有该卡钩25,所述顶层件27分别在各自预设部位的底部平面突起凸柱271,所述端部节段21a的底层件28分别在各自预设部位的顶部圆弧面凹设有浅凹槽281以对接所述顶层件27的凸柱271,从而使所述端部节段21a的各侧沟道211形成于这两层件的底部平面与顶部圆弧面之间,且在各侧沟道211(靠近该容置部29处)分别形成颈部;而在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处,则是让各自顶层件27的相对两侧端均有该卡钩25,也在所述顶层件27的底部平面突起凸柱271,还在所述底层件28的顶部圆弧面凹设有浅凹槽281,同样是对接所述顶层件27的凸柱271,也使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的各侧沟道231形成在这两层件的底部平面与顶部圆弧面之间,且在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的各侧沟道231中间形成颈部。
如上所述,这样可将该两个端部节段21a分别视为前、后两端部节段,前端部节段21a后侧的卡钩25搭接于相邻第一中间节段22a前侧的对接槽26,该第一中间节段22a后侧的对接槽26则被相邻第二中间节段23a前侧的卡钩25所搭接,该第二中间节段23a后侧的卡钩25再搭接于另一相邻第一中间节段22a前侧的对接槽26,后续其它中间节段22a、23a的依序搭接方式以同理类推,直至位于第N个第一中间节段22a后侧的对接槽26被后端部节段21a前侧的卡钩25所搭接,所以除了分别与前、后端部节段21a相邻的两个第一中间节段22a之外,其它第一中间节段22a前、后侧的对接槽26分别承接有第二中间节段23a后侧的卡钩25以及另一第二中间节段23a前侧的卡钩25,从而让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间隔穿插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形成前、后交错搭接,然后再让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左、右两侧边32分别嵌入该节段组20a之左、右两侧面的这些沟道211、221、231后,用以夹持这些节段,并配合状态转换而能贴靠这些沟道211、221、231的平面或是圆弧面;另外,本发明除了使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采用一体成型、而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采用可拆组的结构体之外,还能选择将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采用可拆组、而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体,亦或是选择将这些中间节段一致采用一体成型或是可拆组的结构体。
该节段组20b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其技术手段是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端部节段21b改为母节段,而与所述端部节段21b相邻的所述中间节段即为这些第二中间节段23a的其中两个,则该第二实施例的差异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节段21b的预设部位顶面分别凹设有对接槽26,以作为母节段,又将所述对接槽26分别位于所述端部节段21a的顶层件27的预设部位,使各侧沟道211形成于这两层件的底部平面与顶部圆弧面之间,并连通所述对接槽26底,并使其中的两个第二中间节段23a的两个卡钩25,分别搭接于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21b的对接槽26以及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的一对接槽26;据此,当前端部节段21b后侧的对接槽26被相邻第二中间节段22a前侧的卡钩25所搭接,该第二中间节段23a后侧的卡钩25则搭接于相邻第一中间节段22a前侧的对接槽26,该第一中间节段22a后侧的对接槽26再被另一相邻第二中间节段22a前侧的卡钩25所搭接,后续其它中间节段的依序搭接方式以同理类推,直至位于第N个的第二中间节段22a后侧的卡钩25搭接于后端部节段21b前侧的对接槽26,从而让所述第二中间节段23a间隔穿插所述第一中间节段22a形成前、后交错搭接,也同样可让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左、右两侧边32分别嵌入该节段组20b的左、右两侧面的这些沟道211、221、231后,用以夹持这些节段,并配合状态转换而能贴靠这些沟道211、221、231的平面或是圆弧面;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中间节段22a、23a的结构体,仅为实施的其中一个技术手段,也可为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选择以一体成型或是可拆组实施。
该节段组20c的第三实施例如图13所示,其技术手段是各取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端部节段21a、21b,并将上述第一、第二中间节段设计为节段相同的结构体依序搭接,而没有不同结构体间隔穿插呈前、后交错搭接的特点,则该第三实施例的差异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段(是指所述第一、第二中间节段)22b、23b的一侧端部凹设有对接槽26,且在所述中间节段22b、23b的相对侧端延伸出卡钩25,还让所述中间节段22b、23b均为一体成型并使其各侧沟道221、231均位于该对接槽26底和位低于该卡钩25,又在端部节段21a的预设部位侧端延伸出卡钩25,该卡钩25位于该端部节段21a的顶层件27的预设部位侧端,以搭接于相邻中间节段22b的对接槽26,还在另一端部节段21b的预设部位顶面凹设有对接槽26,该对接槽26位于该另一端部节段21b的顶层件27的预设部位,以被相邻中间节段23b的卡钩25所搭接;据此,由于所述中间节段22b、23b的前侧为对接槽26而后侧为卡钩25,使所述中间节段22b、23b的结构体相同,当前端部节段21a后侧的卡钩25搭接于中间节段22b前侧的对接槽26,该中间节段22b后侧的卡钩25则搭接于相邻中间节段23b前侧的对接槽26,该相邻中间节段23b后侧的卡钩25再搭接于另一相邻中间节段22b前侧的对接槽26,后续其它中间节段22b、23b的依序搭接方式以同理类推,直至位于第N个相邻的中间节段23b后侧的卡钩25搭接于后端部节段21b前侧的对接槽26,后续也让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嵌入该节段组20c的左、右两侧面的这些沟道211、221、231后,用以夹持这些节段,并配合状态转换而能贴靠这些沟道211、221、231的平面或是圆弧面。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钩25包含有相连的纵向悬臂251和横向轴杆252,所述横向轴杆252呈Y轴向,所述纵向悬臂251呈X轴向,所述横向轴杆252的厚度大于所述纵向悬臂251的厚度,又将所述对接槽26分别凹设于所述节段顶侧的圆弧面,且所述对接槽26包含有相连的浅槽区261和深槽区262,分别对应所述纵向悬臂251和所述横向轴杆252使所述卡钩25与所述对接槽26分别形成相对应的T字状,这有助于使所述卡钩25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26并形成相对枢转作用,也由于在图中的对接槽26是呈T字状,致使设有该对接槽26的端部节段21b的预设部位、所述中间节段22a、22b、23b的侧端部近似爪钩结构,所以搭接方式也可视为卡钩搭接爪钩,但以对接槽作为叙述说明较为方便;甚至所述深槽区262与所述横向轴杆252被构造为相对应的渐缩状,所述深槽区262的槽深形状是从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往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方向形成渐扩状,所述横向轴杆252的杆径形状是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往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方向形成渐缩状,使所述横向轴杆252的一侧与所述深槽区262的一侧分别具有相对应且为同一旋转中心的圆弧面,以在相对枢转的过程中有利于所述卡钩25导出或导入所述对接槽26,所述横向轴杆252的相对侧与所述深槽区262的相对侧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平面以利于稳定彼此勾住的动作。
此外,请再参照图3、图6至图11,在该节段组20a的所述端部节段21a分别设有容置部29以连通所述端部节段21a的各侧沟道211,又在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所述定位端部31分别导入所述容置部29,使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所述定位端部31分别在所述端部节段21a的容置部29中形成相对位移,所述端部节段21a、21b还进一步在各自的容置部29分别容纳有定位件40,所述定位件40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端部31,并在所述容置部29的一侧均设有对应定位部291,所述对应定位部291包含有至少两个凹点(例如槽或孔),沿着X轴向线性排列于所述容置部29的顶侧、底侧、左侧或右侧的其中任一侧,而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所述定位端部31分别呈Z轴向贯穿有中央孔311和多个周围孔312,其中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件40包含公层盖41、母层盖42、壳罩43和弹簧44,所述公层盖41均在中央设有凹部411并在周围设有多个卡榫412,所述母层盖42均在中央设有通孔421并在周围设有多个榫孔422,将所述卡榫412分别穿过所述周围孔312后并对接所述榫孔422,使所述公层盖41对接所述母层盖42以形成紧配,并将所述定位端部31夹固于彼此之间使所述弹簧44连同所述壳罩43容置在所述公、母层盖41、42之间并分别穿设所述定位端部31的中央孔311,将所述壳罩43覆盖于该弹簧44的一端,并将所述弹簧44的另一端导入并抵接于所述公层盖41内的凹部411,还使所述壳罩43突起有制动凸部431并分别穿出所述母层盖42的中央通孔421,这样在该节段组20a、20b、20c的状态转换期间使所述定位件40分别随着所述定位端部31在所述容置部29中滑移,而在该节段组20a、20b、20c定位于展平状或弯曲状时,让所述制动凸部431分别对应导入所述对应定位部291的其中一处凹点以形成定位。
举例来说,请再参见图7至图9,当整个挠性结构51a定位于展平状时,所述节段之间形成相对张开而存有夹角间隙,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侧边32通过这些节段的沟道211、221、231来贴靠这些沟道211、221、231的平面,所述卡钩25分别扣入所述对接槽26并分别触及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侧边32,而在所述端部节段21a中,所述定位件40分别抵靠于所述容置部29靠近所述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的内侧壁,并使所述制动凸部431导入所述对应定位部291靠近所述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的其中一处凹点,借此形成定位;而当整个挠性结构51a定位于弯曲状时,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节段之间形成相互闭合,该第二弹性支撑体30的侧边贴靠这些沟道211、221、231的圆弧面,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该侧面贴靠这些节段的圆弧面,所述卡钩25分别松开所述对接槽26并分别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10的该侧面,而在所述端部节段21a中,所述定位件40分别抵靠于所述容置部29远离所述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的内侧壁,并使所述制动凸部431导入所述对应定位部291远离所述端部节段21a预设部位的其中另一处凹点,也同样形成定位;如此在整个挠性结构51a的状态转换期间,所述定位件40的制动凸部431导出所述凹点并分别随着所述定位端部31在所述容置部29中的两个凹点之间滑移。
此外,为了能够增加配合该挠性显示设备60的尺寸类型,本发明可采用两个或是多个模块化的挠性结构51a、51b、51c,并在彼此之间通过结构连接件并接而成,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50,例如图14至图16所示,其中将该挠性结构51a采用第一实施例的节段组20a实施以方便说明,所以本发明的组合体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挠性结构51a、相互平行的两个端部底座52以及相互平行的多个中间结构梁53;该两个挠性结构51a是呈X轴向对称设置而相互平行,所述挠性结构51a已于先前阐明,就不再赘述,而该两个端部底座52是呈Y轴向设置,使其中一个端部底座5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51a的端部节段21a,还使另一端部底座5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51a的另一端部节段21a,并将这些中间结构梁53呈Y轴向设置以间隔排列于该两个端部底座52之间,所述中间结构梁5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51a的多个中间节段22a、23a以平行于所述端部底座52,借此通过该两个端部底座52以及这些中间结构梁53以配合该挠性显示设备60在Y轴向上的尺寸,使该两个挠性结构51a能够同步进行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的状态转换,又避免损伤该挠性显示设备60。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依序排列的多个节段搭配第一、第二弹性支撑体,其中,通过所述节段两侧的沟道搭配其中第二弹性支撑体的至少一个中空部的相对两侧边形成镶嵌,使第二弹性支撑体用于隔开并夹持这些节段,这样除了方便组装之外,也使所述节段的结构尺寸不易受限于该弹性支撑体,而能有效缩减整体体积,更有利于状态转换期间在动作上形成相互牵制,从而防止与第一弹性支撑体形成错位。
本发明是使相邻的所述节段之间能够直接相互搭接,有助于减少零组件和组装工序,彼此之间更进一步通过T字状卡钩搭配T字状对接槽以便于依序搭接成列,这也容易拆卸,并将所述卡钩和所述对接槽限制在这两个弹性支撑体之间以形成牵制,从而利于状态转换期间进行枢转动作。
本发明分别在第二弹性支撑体的相对两端部设有定位件并且在这些节段的两个端部节段设有容置部,并使所述定位件分别导入所述容置部,借此产生滑移及限位止挡作用,从而使整体在展平时或弯曲时形成定位状态。
本发明是通过两个端部底座以及多个中间结构梁以供两个或是多个模块化的上述挠性结构并接而成,其方便所述挠性结构同步状态转换,还能因此适应该挠性显示设备的尺寸类型、增加适用范围并提供设计及组装上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依据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发明的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且极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因此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另外,本发明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公开了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但其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构造特征,任何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下,任何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都是可能的,且皆被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弹性支撑体10 对应固定部11
节段组20a、20b、20c 端部节段21a、21b
沟道211 第一中间节段22a、22b
沟道221 第二中间节段23a、23b
沟道231 固定部24
卡钩25 纵向悬臂251
横向轴杆252 对接槽26
浅槽区261 深槽区262
顶层件27 凸柱271
底层件28 浅凹槽281
容置部29 对应定位部291
第二弹性支撑体30 定位端部31
中央孔311 周围孔312
侧边32 中空部33
主中空部331 副中空部332
定位件40 公层盖41
凹部411 卡榫412
母层盖42 通孔421
榫孔422 壳罩43
制动凸部431 弹簧44
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50 挠性结构51a、51b、51c
端部底座52 中间结构梁53
挠性显示设备60

Claims (19)

1.一种挠性结构,其包括:
第一弹性支撑体;
节段组,其包括依序排列在该第一弹性支撑体一侧的多个节段,这些节段以相邻的所述节段相互搭接并且分别在彼此邻近的相对侧之间形成相对开合,使该节段组在展平状及弯曲状之间进行状态转换,而这些节段包含有两个端部节段以及所述端部节段之间的多个中间节段,所述中间节段与所述端部节段预设部位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沟道,各侧的这些沟道配合状态转换而形成彼此分离或相接续;以及
第二弹性支撑体,其平行于该第一弹性支撑体,该第二弹性支撑体具有两个定位端部并在所述定位端部之间形成至少一个中空部,并且将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的相对两侧边分别配置于各侧的这些沟道,用来夹持这些中间节段及所述端部节段预设部位;使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包含一个主中空部和两个副中空部,所述副中空部分别位于该主中空部与所述定位端部之间并形成间隔,使该节段组的至少一个中间节段位于该主中空部并被夹持,而其它剩余的多个中间节段连同各自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预设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副中空部并分别被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节段的侧面为圆弧状且设有固定部,又在该第一弹性支撑体的该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对应固定部,这些对应固定部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另外这些中间节段还进一步包括交错搭接的第一中间节段和第二中间节段,所述第二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部分别凹设有对接槽以分别供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的卡钩以及所述第二中间节段的卡钩搭接,并让所述对接槽分别连通至各侧的沟道,使所述卡钩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时还能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或该第二弹性支撑体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分别凹设有对接槽,另外这些中间节段还进一步包括交错搭接的第一中间节段和第二中间节段,所述第一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部分别凹设有对接槽,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以分别搭接于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的对接槽以及所述第一中间节段的对接槽,并让所述对接槽分别连通至各侧的沟道,一使所述卡钩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时还能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或该第二弹性支撑体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中间节段均为相同结构而在各自的一侧端部凹设有对接槽,且在所述中间节段的相对侧端延伸出卡钩,又在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侧端延伸出卡钩以搭接于相邻中间节段的对接槽,还在另一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凹设有对接槽以被相邻中间节段的卡钩所搭接,并让所述对接槽分别连通至各侧的沟道,使所述卡钩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时还能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或该第二弹性支撑体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端部节段更进一步包含有可拆组的顶层件和底层件,所述顶层件分别在各自预设部位的底部平面突起凸柱,所述底层件分别在各自预设部位的顶部圆弧面凹设有浅凹槽以对接所述凸柱,使所述端部节段的各侧沟道形成在这两层件的底部平面与顶部圆弧面之间;另外,所述中间节段更进一步包含有可拆组的顶层件和底层件,该顶层件的底部平面突起凸柱,所述底层件的顶部圆弧面凹设有浅凹槽以对接所述凸柱,以使所述中间节段的各侧沟道形成在这两层件的底部平面与顶部圆弧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卡钩包含有相连的纵向悬臂和横向轴杆,所述横向轴杆的厚度大于所述纵向悬臂的厚度,所述对接槽包含有相连的浅槽区和深槽区,二者分别对应所述纵向悬臂和所述横向轴杆,使所述卡钩与所述对接槽分别形成相对应的T字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深槽区与所述横向轴杆被构造为相对应的渐缩状,使所述横向轴杆的一侧与所述深槽区的一侧分别具有相对应且为同一旋转中心的圆弧面,所述横向轴杆的相对侧与所述深槽区的相对侧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在该节段组的所述端部节段分别设有容置部以连通各侧沟道,该第二弹性支撑体的所述定位端部分别导入所述容置部,并在所述容置部中形成滑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端部节段还进一步在各自的容置部分别容纳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端部,并在所述容置部的一侧均设有对应定位部,所述定位件分别随着所述定位端部滑移在所述容置部中或是分别定位在所述对应定位部的其中一处以使该节段组定位于展平状或弯曲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挠性结构,其中,所述定位件包含公层盖、母层盖、壳罩和弹簧,将所述壳罩覆盖于所述弹簧的一端,并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公层盖内,所述公层盖对接所述母层盖并将所述定位端部夹固于彼此之间以使所述弹簧连同所述壳罩容置于所述公层盖和母层盖之间并穿设所述定位端部,还使所述壳罩突起有制动凸部以分别穿出所述母层盖。
12.一种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包括:
相互平行的如权利要求1的两个所述的挠性结构;
相互平行的两个端部底座,其中一个端部底座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的端部节段,而另一端部底座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的另一端部节段;以及
相互平行的多个中间结构梁,其间隔排列于该两个端部底座之间,所述中间结构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挠性结构的多个中间节段;借此使该两个挠性结构能够同步进行展平状和弯曲状之间的状态转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中,所述节段的侧面为圆弧状且设有固定部,又在该第一弹性支撑体的该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对应固定部,这些对应固定部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中,该第二弹性支撑体还进一步使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包含一个主中空部和两个副中空部,所述副中空部分别位于该主中空部与所述定位端部之间并形成间隔,以使该节段组的至少一个中间节段位于该主中空部并被夹持,而其它剩余的多个中间节段连同各自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预设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副中空部并分别被夹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中,所述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另外,这些中间节段还进一步包括交错搭接的第一中间节段和第二中间节段,所述第二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部分别凹设有对接槽分别供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的卡钩以及所述第二中间节段的卡钩搭接,并让所述对接槽分别连通至各侧的沟道,以使所述卡钩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时还能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或该第二弹性支撑体侧边。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中,所述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分别凹设有对接槽,另外,这些中间节段还进一步包括交错搭接的第一中间节段和第二中间节段,所述第一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部分别凹设有对接槽,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间节段的相对两侧端分别延伸出卡钩,分别搭接于相邻的所述端部节段的对接槽以及所述第一中间节段的一对接槽,并让所述对接槽分别连通至各侧的沟道,以使所述卡钩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时还能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或该第二弹性支撑体侧边。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中,所述中间节段均为相同结构而在各自的一侧端部凹设有对接槽,且在所述中间节段的相对侧端延伸出卡钩,另外在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侧端延伸出卡钩,以搭接于相邻中间节段的对接槽,还在另一端部节段的预设部位凹设有对接槽以被相邻中间节段的卡钩所搭接,并让所述对接槽分别连通至各侧的沟道,以使所述卡钩松开或勾住所述对接槽时还能触及该第一弹性支撑体或该第二弹性支撑体侧边。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中,在该节段组的所述端部节段分别设有容置部以连通各侧沟道,该第二弹性支撑体的所述定位端部分别导入所述容置部并在所述容置部中形成滑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其中,所述端部节段还进一步在各自的容置部分别容纳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端部,并在所述容置部的一侧均设有对应定位部,所述定位件分别随着所述定位端部滑移于所述容置部中或是分别定位于所述对应定位部的其中一处,以使该节段组定位在展平状或弯曲状。
CN201810478063.6A 2018-05-18 2018-05-18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Active CN110500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8063.6A CN110500492B (zh) 2018-05-18 2018-05-18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8063.6A CN110500492B (zh) 2018-05-18 2018-05-18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492A CN110500492A (zh) 2019-11-26
CN110500492B true CN110500492B (zh) 2020-12-08

Family

ID=68584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8063.6A Active CN110500492B (zh) 2018-05-18 2018-05-18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04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23355A (en) * 2010-08-09 2012-06-01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Flexible circuit board for repeated bending us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ellular phone using same
CN106030688A (zh) * 2013-12-24 2016-10-12 破立纪元有限公司 用于可挠性电子元件的支撑结构
CN106297568A (zh) * 2016-10-31 2017-01-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05945833U (zh) * 2016-06-24 2017-02-08 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US9841050B2 (en) * 2015-08-25 2017-12-12 First Dome Corporation Connection device applicable to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WO2018014532A1 (zh) * 2016-07-19 2018-01-2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装置
CN107635428A (zh) * 2016-07-19 2018-01-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装置
WO2018048089A1 (ko) * 2016-09-08 2018-03-15 (주)코텍 곡면형 영상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30422A (ko) * 2016-09-15 2018-03-23 노완동 2단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표시장치
KR102545778B1 (ko) * 2016-10-11 2023-06-21 (주)에이유플렉스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힌지구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23355A (en) * 2010-08-09 2012-06-01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Flexible circuit board for repeated bending us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ellular phone using same
CN106030688A (zh) * 2013-12-24 2016-10-12 破立纪元有限公司 用于可挠性电子元件的支撑结构
US9841050B2 (en) * 2015-08-25 2017-12-12 First Dome Corporation Connection device applicable to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CN205945833U (zh) * 2016-06-24 2017-02-08 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WO2018014532A1 (zh) * 2016-07-19 2018-01-2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装置
CN107635428A (zh) * 2016-07-19 2018-01-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装置
WO2018048089A1 (ko) * 2016-09-08 2018-03-15 (주)코텍 곡면형 영상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297568A (zh) * 2016-10-31 2017-01-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492A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76226A (en) Connector with cam member
JP3394849B2 (ja) 紐止め具
US9804340B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apable of switching connection polarity
CN105308797A (zh) 线缆连接器
CN105284010A (zh) 线缆连接器
CN107683097A (zh)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手表
JP5990140B2 (ja) コネクタ
JP2008293810A (ja) コネクタ
CN110500492B (zh)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JP3334848B2 (ja) 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EP0786161B1 (en) Connector with cam member
TWI448877B (zh) 擴充座
EP3809548B1 (en) Cable management assembly
JP2000106916A (ja) バックル
US10069246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TWI653003B (zh) 撓性結構及具有撓性結構的組合(二)
CN103976518A (zh) 多点式带扣
CN107689514A (zh) 连接器
KR101502583B1 (ko) 끼워맞춤 보조 지그
KR100712423B1 (ko) 체인블록완구
US10498078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10500357B (zh)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体
US9979120B2 (en) Connector
KR0122336B1 (ko) 파이프 이음구조
CN218828022U (zh) 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