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9594A - 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99594A CN110499594A CN201910173909.XA CN201910173909A CN110499594A CN 110499594 A CN110499594 A CN 110499594A CN 201910173909 A CN201910173909 A CN 201910173909A CN 110499594 A CN110499594 A CN 1104995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plate
- assembling
- releasing
- disassembling
- sew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0000017260 vegetative to reproductive phase transition of merist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515 too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26 work up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4—Lower casings
- D05B73/12—Slides; Needle plat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05—Doors or covers for accessing inner parts of the machine; Security device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00—Devices for securing together, 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20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16B2200/83—Use of a magnetic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的目的在于在不适合针板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的更换。本发明的针板拆装机构具备:针板固定部,其将针板固定于缝纫机主体;解除部,其通过工作而将所述针板的固定状态解除;以及固定解除限制部,当所述针位于比所述针板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时或所述缝纫机马达进行驱动时,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限制所述针板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有缝纫机的针板拆装机构。对于该针板拆装机构,能够通过对解除杆或锁定机构进行操作而将针板拆下。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8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365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缝纫机而言,当针从上止点向下止点下降时,针贯穿于针板的针孔内。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1及2中,无论针的上下位置如何,都能够对解除杆或锁定机构进行操作。即,上述专利文献1及2中,例如,若在针位于下止点时对解除杆或锁定机构进行操作,则形成为针板的固定状态在针贯穿于针孔的状态下被解除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尽管针板的固定状态被解除,但针仍贯穿于针孔,因此,无法将针板从底座部拆下。因此,这种状况可以称之为不适合针板的更换的状况。
此外,当缝纫机马达工作时,使用者正在进行缝制对象物的缝制。因此,这种状况也可以称之为使用者无意对针板进行更换而不适合针板的更换的状态。
如上,在如上所述的不适合针板的更换的状况下,期望形成为阻止针板的更换的构造。
鉴于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适合针板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的更换的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在利用缝纫机马达的驱动力使针上下运动而形成线迹的缝纫机中,所述针板拆装机构具备:针板固定部,其将针板固定于缝纫机主体;解除部,其通过工作而将所述针板的固定状态解除;以及固定解除限制部,当所述针位于比所述针板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时或所述缝纫机马达进行驱动时,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限制所述针板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增大针对所述针板的固定力。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将所述解除部维持为非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缝纫机主体,且构成为能够对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进行磁化的电磁铁,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通过对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进行磁化而限制所述解除部针对所述固定状态的解除。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具备卡合部,该卡合部能够与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卡合,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构成为能够在限制解除位置与允许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限制解除位置,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与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卡合而限制所述解除部针对所述固定状态的解除,在所述允许解除位置,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解除与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的卡合状态而允许所述解除部针对所述固定状态的解除。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构成为螺线管,所述卡合部是所述螺线管的柱塞。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具备上述结构的针板拆装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具备驱动部,该驱动部与所述旋转部连结而对所述旋转部进行旋转驱动。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拆装机构具备对所述针的上下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与所述检测部联动而发挥作用,当所述针位于比所述针板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时,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限制所述针板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针板拆装机构,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与所述缝纫机马达联动而工作,当所述缝纫机马达进行驱动时,将所述针板锁定为固定状态或者将所述解除部维持为非工作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针板拆装机构以及缝纫机,能够在不适合针板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的底座部的主要部分的、从左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的整体的、从左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所示的缝纫机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A)是图2所示的缝纫机的框图,图4(B)是表示与上轴的旋转角度对应的针的上下位置的曲线图。
图5是针板拆装机构的动作流程图。
图6是针板拆装机构的时序图。
图7(A)是表示利用电磁铁将针板锁定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B)是表示将针板的固定状态解除而利用上顶杆将针板向上顶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针板拆装机构中的螺线管工作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B)是表示螺线管从图8(A)的状态开始工作而利用螺线管将针板锁定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针板拆装机构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针板拆装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针板拆装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A)是表示图10所示的针板的固定状态的、从前方侧观察的主视图;图11(B)是表示针板拆装机构的旋转轴从图11(A)所示的状态旋转至解除位置而将针板向上顶起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C)是表示旋转轴从图11(B)所示的状态旋转至非解除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缝纫机;12…脚柱部;14…臂部;16…底座部(缝纫机主体);20…驱动机构;22…缝纫机马达;24…操作部;24A…开始停止钮;26…上轴;28…皮带;30…连结机构;32…曲柄杆;34…针杆;36…针;38…下轴;40…皮带;44…齿轮机构;46…针筒;50…上盖;52…下盖;52A…底壁;52B…前壁;52C…后壁;52D…连通孔;54…固定板;56…第1按压部件;56A…按压片;58…第2按压部件;58A…按压片;60…卡合板(针板固定部);60A…卡合片;60B…卡合孔;62…支承部件;70…针板;72…固定部件;72A…连结片;74…板簧(针板固定部);74A…固定片;74B…卡合片;74C…钩部;80…针板拆装机构;82…上顶杆;82A…阶梯部;84…挡圈;86…压缩螺旋弹簧;88…解除杆(解除部);88A…旋转轴;88B…上顶部;90…电磁铁(固定解除限制部);92…上轴相位传感器;92A…旋转板;92B…相位检测部;94…控制部;96…判断部;100…针板拆装机构;102…螺线管(固定解除限制部);102A…螺线管主体;102B…柱塞(卡合部);104卡合板;104A…固定片;104B…卡合片;104C…卡合孔;110…针板拆装机构;112…锁定板;120…针板拆装机构;200…针板拆装机构;202…旋转部(解除部);204…旋转轴;204A…芯部;204B…外侧轴部;206…凸轮;206A…凸轮面;208…操作转盘;210…旋转轴驱动机构;212…底板;212A…露出孔;212S…支承轴;214…针板马达;214A…输出轴;220…传递机构;222…小齿轮;224…摆动臂;224A…支承凸台;224B…齿条部;224P…连结销;226…连杆机构;228…第1连杆;230…第2连杆;230L…连杆部;230R…连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针板拆装机构80的缝纫机10进行说明。另外,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箭头UP表示缝纫机10的上侧,箭头FR表示缝纫机10的前侧,箭头RH表示缝纫机10的右侧(宽度方向一侧)。以下,在使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表示缝纫机10的上下、前后、左右。
(缝纫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2所示,在从前方侧观察的主视图中,缝纫机10的整体形成为向左侧敞开的近似U字形状。具体而言,缝纫机10构成为包括:脚柱部12,其构成缝纫机10的右端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臂部14,其从脚柱部12的上端部向左侧伸出;以及作为“缝纫机主体”的底座部16,其从脚柱部12的下端部向左侧伸出。此外,在缝纫机10的内部,设置有构成缝纫机10的骨架的骨架框架(图示省略)。
此外,缝纫机10具备针板70,其固定于底座部16的左侧部分的上部。进一步,缝纫机10具备:针板拆装机构80,其将针板7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参考图1);以及驱动机构20,其使针36上下移动(参考图3)。以下,对缝纫机10的各构造进行说明。
(关于驱动机构)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20构成为包括缝纫机马达22、上轴26、连结机构30、针杆34以及下轴38。
缝纫机马达22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而固定于骨架框架。如图4(A)所示,缝纫机马达22与后述的控制部94电连接,操作部24与控制部94电连接。该操作部24具备开始停止钮24A(参考图2)。而且,通过对开始停止钮24A进行操作而从操作部24向控制部94输出操作信号,利用控制部94对缝纫机马达22进行驱动或使其停止。
如图3所示,上轴26在臂部14(图3中未示出)内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骨架框架。此外,在上轴26的右端部与缝纫机马达22的输出轴之间挂设有皮带28,从而形成为将缝纫机马达22的旋转力向上轴26传递的结构。由此,形成为如下结构:缝纫机马达22进行驱动而使得上轴26绕其自身的轴旋转。此外,飞轮(图示省略)与上轴26的右端部连结,飞轮配置于缝纫机10的脚柱部12的右侧并在缝纫机10的外部露出。而且,操作者通过对飞轮进行旋转操作而能够以手动方式驱动缝纫机10(上轴26)。此外,构成连结机构30的曲柄杆32与上轴26的左端部连结。
针杆34以上下方向为轴向而配置于连结机构30的左侧。针杆34与连结机构30的曲柄杆32连结,从而形成为上轴26旋转而使得针杆34上下移动的结构。此外,将用于缝制对象物的缝制的针3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于针杆34的下端部,从而形成为针36随着针杆34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的结构。即,与上轴26的旋转角度对应地确定针36的上下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4(B)所示,针36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上下移动。此外,后述的针板70配置于针36的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因此,通过使针36刺入缝制对象物并贯穿于针板70的针孔内而对缝制对象物进行缝制。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在针36的上下运动的1个周期中,将针36的针尖(下端)相对于针板70的上表面而位于上侧时的上轴26的相位称作“解除相位”,将针36的前端(下端)相对于针板70的上表面而位于下侧时的上轴26的相位称作“非解除相位”。
如图3所示,下轴38在底座部16(图3中未示出)内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而能够旋转地支承于骨架框架。此外,在下轴38的右端部与上轴26的右侧部分之间挂设有皮带40,从而形成为下轴38与上轴26联动地旋转的结构。此外,针筒46经由齿轮机构44而与下轴38的左端部连结。而且,形成为如下结构:下轴38旋转而使得针筒46以上下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
(关于底座部)
如图2所示,底座部16构成为包括:上盖50,其构成底座部16的上部的外部轮廓;以及下盖52,其构成底座部16的下部的外部轮廓,由上盖50与下盖52将骨架框架覆盖。下盖52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从左右方向观察的剖视图中,形成为向上方侧敞开的近似U字形。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下盖52构成为包括:底壁52A,其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前壁52B,其从底壁52A的前端部向上方侧弯曲;以及后壁52C,其从底壁52A的后端部向上方侧弯曲。此外,底壁52A与前壁52B之间的弯曲部、以及底壁52A与后壁52C之间的弯曲部弯曲成近似圆弧状。
此外,在下盖52的前壁52B的右侧部分的下部,在前后方向上贯通形成有用于供后述的解除杆88的前端部配置的连通孔52D。该连通孔52D在俯视时形成为近似矩形。因此,下盖52的内部与外部通过连通孔52D而连通。
此外,在下盖52的左端部内设置有固定板54。固定板54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近似矩形板状,并连结固定于骨架框架。在固定板5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后述的针板70的板状的第1按压部件56及第2按压部件58。第1按压部件56及第2按压部件58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而排列配置于前后方向上,并借助螺钉而固定于固定板54。在第1按压部件56一体地形成有按压片56A,按压片56A随着趋向右侧而向上侧(远离固定板54的方向)倾斜。此外,在第2按压部件58也一体地形成有与按压片56A同样地构成的按压片58A,按压片58A随着趋向右侧而向上侧(远离固定板54的方向)倾斜。
此外,在下盖52内,相对于连通孔52D在右侧的位置(详细而言,相对于后述的针板70的右端部在下侧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针板70进行固定的、作为“针板固定部”的卡合板60。卡合板60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且以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近似矩形,并固定于骨架框架。在该卡合板60的右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弯曲的前后一对卡合片60A,在卡合片60A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卡合孔60B。另外,卡合板60构成后述的针板拆装机构80的一部分。
进一步,在卡合板60的下侧设置有支承部件62。支承部件62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近似长条板状,支承部件62的基端部在未图示的位置处固定于骨架框架。此外,在支承部件62的前端部,沿上下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对后述的上顶杆82进行支承的圆形的支承孔。
(关于针板)
针板70由磁性体构成。该针板70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近似矩形板状,并固定于底座部16的上部(在图1中,为了方便,以向上侧升起的状态而示出了针板70的左前方的角部)。在该针板70的左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近似长条板状的固定部件72,利用螺钉将固定部件72固定于针板70。此外,在固定部件7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前后一对连结片72A形成为一体,连结片72A从固定部件72的左端部向下侧且向左侧大致以曲柄状而弯曲。此外,连结片72A的前端部从右侧插入于固定板54与第1按压部件56的按压片56A以及第2按压部件58的按压片58A之间,借助固定部件72而将针板70的左端部固定于固定板54。
此外,在针板70的右端部的下表面,在与前述卡合板60的卡合片60A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前后一对作为“针板固定部”的板簧74,该板簧74构成后述的针板拆装机构80的一部分。该板簧74在侧视时弯曲为近似倒L字形。具体而言,板簧74构成为包括:固定片74A,其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且借助螺钉而固定于针板70;以及卡合片74B,其构成为从固定片74A的右端部向下方弯曲且能够进行弹性变形。此外,在卡合片74B形成有向右侧突出的钩部74C。而且,形成为如下结构:板簧74的卡合片74B与卡合板60的卡合片60A的左侧分别相邻配置,钩部74C与卡合孔60B的上缘部卡合,由此使得板簧74与卡合板60卡合而将固定针板70的右端部固定。
(关于针板拆装机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针板拆装机构80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7所示,针板拆装机构80构成为包括前述的卡合板60和板簧74、上顶杆82、作为“解除部”的解除杆88、作为“固定解除限制部”的电磁铁90、上轴相位传感器92(广义而言,理解为“检测部”的要素,参考图3)、以及控制部94(参考图4(A))。以下,对针板拆装机构80的结构进行说明。
<关于上顶杆>
上顶杆82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近似圆杆状,且配置于针板70与下盖52的底壁52A之间。此外,上顶杆82的下端部从上侧插入于前述支承部件62的支承孔内,上顶杆82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62。此外,在上顶杆82的下端侧的部分的外周面形成有阶梯部82A,以阶梯部82A为边界,上顶杆82的上端侧的直径尺寸设定为大于上顶杆82的下端侧的直径尺寸。此外,上顶杆82的阶梯部82A与支承部件62的上表面抵接。由此,在上顶杆82向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将上顶杆82支承于支承部件62。此外,将阶梯部82A与支承部件62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的上顶杆82的位置设为“等待位置”,在等待位置处,上顶杆82的上端配置为靠近针板70的下表面(参考图7(A))。
此外,在支承部件62的下侧的位置,挡圈84卡止于上顶杆82的下端部。进一步,在上顶杆82、且在支承部件62与挡圈84之间的部位装配有压缩螺旋弹簧86。该压缩螺旋弹簧86的上端部卡止于支承部件62,压缩螺旋弹簧86的下端部卡止于挡圈84,压缩螺旋弹簧86以从自然状态开始压缩变形的状态装配于上顶杆82。由此,利用压缩螺旋弹簧86的作用力对上顶杆82向下侧施力而将其保持于等待位置。而且,形成为如下结构:上顶杆82克服压缩螺旋弹簧86的作用力向上侧升起而将针板70向上侧顶起,由此将针板70的板簧74与卡合板60的卡合状态解除,从而将针板70相对于缝纫机10的固定状态解除(图7(B)所示的位置,以下将上顶杆82的该位置称作“上顶位置”)。
<关于解除杆>
解除杆88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且以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近似矩形板状。在解除杆88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在宽度方向两端部,一对旋转轴88A形成为一体,旋转轴88A形成为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近似圆柱状,并向解除杆88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此外,解除杆88的旋转轴88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在前述下盖52的底壁52A形成的轴承部(省略图示)。
解除杆88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小于下盖52的连通孔52D的宽度尺寸。此外,解除杆88的前端部配置于下盖52的连通孔52D内,并以能够操作的方式在下盖52的外部露出(参考图1及图2)。
另一方面,解除杆88的后端部(详细而言,相对于旋转轴88A的后侧的部分)构成为上顶部88B。上顶部88B配置于上顶杆82的正下方,上顶杆82的下端与上顶部88B抵接。即,形成为如下结构:压缩螺旋弹簧86的作用力经由上顶杆82而作用于解除杆88的后端部。此外,形成为如下设定:在上顶杆82的等待位置,上顶部88B的下表面与下盖52的底壁52A的上表面抵接,解除杆88保持于图7(A)中所示的非上顶位置。
而且,如图7(B)所示,形成为如下结构:若对解除杆88的前端部输入有朝向下侧的操作力而使得解除杆88绕旋转轴88A旋转,则解除杆88的上顶部88B向上侧移位,从而将上顶杆82从等待位置向上顶位置顶起。
<关于电磁铁>
如图1及图7所示,电磁铁90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近似圆柱状,并固定于下盖52的后壁52C。具体而言,电磁铁90配置于上顶杆82的后侧,电磁铁90的上表面与针板70的下表面相邻。此外,电磁铁90形成为如下结构:与后述的控制部94电连接,利用控制部94使电磁铁90工作。具体而言,若利用控制部94使得电磁铁90形成为通电状态,则电磁铁90产生磁性而将针板70磁化。由此,形成为如下结构:针对针板70的保持力变为板簧74的保持力加上电磁铁90的保持力所得的保持力,利用电磁铁90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
<关于上轴相位传感器>
如图3所示,上轴相位传感器92设置于上轴26的长边方向中间部。该上轴相位传感器92构成为对上轴26的旋转相位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上轴相位传感器92构成为旋转编码器。具体而言,上轴相位传感器92构成为包括圆板状的旋转板92A、以及相位检测部92B。旋转板92A相对于上轴26配置于同轴上,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上轴26。在旋转板92A形成有沿旋转板92A的径向延伸的多个狭缝,狭缝在旋转板92A的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
相位检测部92B具备未图示的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在旋转板92A的板厚方向上对置配置,旋转板92A配置于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之间。此外,相位检测部92B与后述的控制部94电连接(参考图4(A))。此外,发光元件朝向旋转板92A照射光、且受光元件接收从旋转板92A的狭缝通过的光,由此形成为上轴相位传感器92对上轴26的旋转角度(相位)进行检测、并向控制部94输出检测信号的结构。
<关于控制部>
如图4(A)所示,前述的操作部24、缝纫机马达22、电磁铁90、以及上轴相位传感器92与控制部94电连接。而且,控制部94基于来自操作部24的输出信号对缝纫机马达22进行驱动或使其停止。
进一步,控制部94具备判断部96,在判断部96中判断是否需要使电磁铁90工作,从而形成为控制部94对电磁铁90的工作进行控制的结构。具体而言,判断部96基于上轴26的相位状态(换言之,针36的上下位置)及缝纫机10的驱动状态而判断是否需要使电磁铁90工作。
更详细而言,在缝纫机10处于由缝纫机马达22驱动的马达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工作状态的判断。
此外,判断部96基于来自上轴相位传感器92的检测信号,判定上轴26的旋转相位为解除相位以及非解除相位的哪种相位(换言之,针36的针尖是否位于比针板70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然后,在缝纫机10未处于马达驱动状态(即,处于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状态)、且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的情况下,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工作状态的判断。
而且,若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工作状态的判断,则控制部94使电磁铁90工作,由此形成为利用电磁铁90将针板70锁定为固定状态的结构。即,形成为如下结构:电磁铁90与上轴相位传感器92联动而发挥作用,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的情况下,利用电磁铁90将针板70锁定为固定状态而限制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关于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利用图5所示的流程图对针板拆装机构80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开始对缝纫机10的驱动时,操作者对操作部24的开始停止钮24A进行操作(步骤S1)。由此,从操作部24将输出信号向控制部94输出。而且,该状态是缝纫机10的驱动状态变为马达驱动状态的情况。因此,在控制部94的判断部96中,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工作状态的判断,利用控制部94使电磁铁90开始工作(步骤S2)。其结果,由电磁铁90将针板70锁定为固定状态(参考图7(A))。
在步骤S2的处理之后,向步骤S3转移,利用控制部94开始对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由此,缝纫机10从停止状态向驱动状态转变而进行对缝制对象物的缝制。
在步骤S3的处理之后,当停止对缝纫机10的驱动时,操作者对操作部24的开始停止钮24A进行操作(步骤S4)。由此,从操作部24将输出信号向控制部94输出。然后,利用接收到来自操作部24的信号的控制部94使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停止,使得缝纫机10从马达驱动状态向停止状态转变(步骤S5)。
在步骤S5的处理之后,向步骤S6转移,判断部96基于来自上轴相位传感器92的检测信号而判定上轴26的相位状态。具体而言,在判断部96中,判定上轴26的相位是否为解除相位。在上轴26的相位为解除相位的情况下(步骤S6中的“Yes”的情况),向步骤S7转移。在步骤S7中,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非工作状态的判断,利用控制部94使电磁铁90的动作停止。由此,将电磁铁90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锁定解除。因此,形成为允许针板70的拆卸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若由操作者对解除杆88的前端部施加有朝向下侧的操作力,则使得解除杆88从非上顶位置旋转。由此,解除杆88的上顶部88B向上侧移位而将上顶杆82向上侧顶起。因此,上顶杆82从等待位置向上顶位置移位,并且将针板70向上侧顶起,由此将针板70的板簧74与卡合板60的卡合解除。其结果,针板70的固定状态得以解除(参考图7(B))。
另外,在缝纫机马达22停止之后,有时操作者也不进行针板70的拆卸,而是通过手动操作对缝制对象物进行缝制。因此,在步骤S7的处理之后,返回至步骤S6,在判断部96中反复进行基于上轴26的旋转相位的判定。
另一方面,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的情况下(步骤S6中的“No”的情况),向步骤S8转移。在步骤S8中,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工作状态的判断,维持基于控制部94而实现的电磁铁90的工作。由此,维持电磁铁90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锁定。而且,在步骤S8的处理之后,返回至步骤S6,在判断部96中反复进行基于上轴26的旋转相位的判定。
以下,利用图6所示的时序图,进一步对上述流程图中说明的针板拆装机构80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图6的时序图中的(A)表示缝纫机10的驱动状态,(B)表示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状态,(C)表示上轴26的相位。此外,图6的时序图中的(D)表示电磁铁90的工作状态,(E)表示对于针板70的保持力。
在缝纫机10的停止状态下(参考图6中的“a”区间),缝纫机马达22处于非驱动状态(OFF状态),电磁铁90处于非工作状态(OFF状态)。此外,此时,上轴26的相位变为解除相位,针36位于针板70(即,缝制对象部)的上侧。进一步,此时,对于针板70的保持力变为基于板簧74的保持力F1。
若操作者从缝纫机10的停止状态起对操作部24的开始停止钮24A进行操作而开始对缝纫机10的驱动,则缝纫机10从停止状态向马达驱动状态(参考图6中的“b”区间)转变。具体而言,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工作的判断,利用控制部94使电磁铁90形成为工作状态(ON状态)。此外,此时,利用控制部94对缝纫机马达22进行驱动而形成为驱动状态(ON状态)。由此,上轴26旋转而使得针36上下运动。因此,上轴26的相位交替反复地在解除相位与非解除相位之间转变。此外,在该状态下,电磁铁90进行动作,因此,对于针板70的保持力变为在板簧74的保持力F1的基础上加上电磁铁90的保持力所得的保持力F2。
若操作者从该状态起对操作部24的开始停止钮24A进行操作,则缝纫机10从马达驱动状态向停止状态(参考图6中的“c”区间)转变。具体而言,利用控制部94使缝纫机马达22从驱动状态(ON状态)向非驱动状态(OFF状态)转变。此外,图6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缝纫机10的驱动停止时而上轴26的相位变为非解除相位的例子。因此,在判断部96中,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工作状态的判断,维持基于控制部94而实现的电磁铁90的动作。因此,对于针板70的保持力维持为保持力F2。
若操作者从该状态起利用缝纫机10的飞轮对缝纫机10进行手动操作,则缝纫机10从停止状态向手动驱动状态(参考图6中的“d”区间)转变。在该状态下,维持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状态。此外,通过手动操作而使得上轴26旋转,因此,上轴26的相位交替反复地在非解除相位(参考图6中的“d1”区间)与解除相位(参考图6中的“d2”区间)之间转变。因此,在上轴26的相位变为解除相位的情况下,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非工作状态的判断,利用控制部94使得对电磁铁90的驱动停止。另一方面,在上轴26的相位变为非解除相位的情况下,判断部96进行是否使电磁铁90形成为驱动状态的判断,利用控制部94而使得电磁铁90工作。
而且,在电磁铁90的动作停止的区间,针板70的保持力变为F1,从而形成为允许针板70的拆卸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电磁铁90工作的区间,针板70的保持力变为F2,从而针板70的固定状态被锁定。
如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而言,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电磁铁90进行动作而利用电磁铁90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由此限制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此外,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操作者正在进行对缝制对象物的缝制,因此,可以称之为操作者无意对针板70进行更换的状况。即,可以称之为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因此,在该状况下,能够阻止针板70的更换。
此外,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时、且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时,电磁铁90工作而利用电磁铁90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由此限制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即,即便在缝纫机马达22处于非驱动时,当针36位于比针板70的上表面更靠下侧时,也利用电磁铁90限制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此外,当针36位于比针板70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时,针36贯穿于针板70的针孔内,因此,可以称之为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因此,在该状况下,也能够阻止针板70的更换。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能够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70的更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磁铁90工作而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并限制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因此,能够灵活运用电磁铁90的磁力而将针板70锁定,从而能够限制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70的更换。
此外,在针板拆装机构80中,具备上轴相位传感器92,该上轴相位传感器92对上轴26的旋转相位进行检测。因此,利用上轴相位传感器92对上轴26的旋转相位(角度)进行检测而能够容易地对针36的上下位置进行检测。因此,在针板拆装机构80中,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对针36的上下位置进行检测。
(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的变形例1)
以下,利用图8,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针板拆装机构100进行说明。除了以下所示的几点以外,变形例1的针板拆装机构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同样地构成。另外,图8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同样地构成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即,针板拆装机构100具备作为“固定解除限制部”的螺线管102而取代电磁铁90。螺线管102配置于针板70的下侧且配置于侧方,并固定于下盖52(图8中省略了图示)或缝纫机10的骨架框架等。该螺线管102构成为包括近似长方体状的螺线管主体102A、以及近似圆柱状的作为“卡合部”的柱塞102B。柱塞102B从螺线管主体102A的一端部突出,构成为能够在自身的轴向上相对于螺线管主体102A进行相对移动。此外,螺线管102与控制部94电连接,并借助控制部94而进行动作。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在螺线管102的非通电状态下,柱塞102B的基端部的大部分配置于螺线管主体102A内,只有柱塞102B的前端部从螺线管主体102A突出(以下,将该位置称作“允许解除位置”)。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若利用控制部94使得螺线管102形成为通电状态,则柱塞102B从允许解除位置向前端侧移动,柱塞102B的大部分从螺线管主体102A突出(以下,将该位置称作“限制解除位置”)。即,螺线管102构成为所谓的推压式螺线管。
此外,在针板70的下表面设置有卡合板104(广义而言,理解为“卡合部件”的要素)。该卡合板104形成为近似L字形板状。具体而言,卡合板104构成为包括:固定片104A,其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以及卡合片104B,在固定片104A的一端部向下侧大致成直角地弯曲。此外,以使得卡合片104B在柱塞102B的轴向上与柱塞102B对置的方式,利用螺钉等紧固连结部件等将固定片104A固定于针板70的下表面。
此外,在卡合片104B贯通形成有近似圆形的卡合孔104C。该卡合孔104C的直径尺寸设定为大于柱塞102B的直径尺寸,卡合孔104C与柱塞102B配置于同轴上。而且,在螺线管102的通电状态下,若柱塞102B向限制解除位置移动,则柱塞102B的前端部插入于卡合孔104C内而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与卡合片104B卡合的结构(参考图8(B))。因此,形成为如下结构:由螺线管102阻止卡合板104(即,针板70)向上侧的移动,并由螺线管102限制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而且,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利用控制部94使螺线管102进行动作,并利用螺线管102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由此限制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此外,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时、且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时,利用控制部94使螺线管102工作,并利用螺线管102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由此限制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即,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时、且在针36位于比针板70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时,由螺线管102将针板70锁定为固定状态。
因此,即使对于变形例1的针板拆装机构100而言,也能够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70的更换。
此外,对于变形例1的针板拆装机构100而言,利用螺线管102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由此限制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因此,与针板拆装机构80相同,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70的更换。
(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的变形例2)
以下,利用图9(A),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针板拆装机构110进行说明。除了以下所示的几点以外,变形例2的针板拆装机构110与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同样地构成。另外,图9(A)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同样地构成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即,在针板拆装机构110中,在解除杆88的上顶部88B一体设置有由磁性体构成的锁定板112(广义而言,理解为“锁定部件”的要素)。该锁定板112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近似长条板状,锁定板112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固定于解除杆88的上顶部88B。
此外,在针板拆装机构110中,电磁铁90固定于下盖52(图9(A)中省略图示)的底壁52A,并配置为与锁定板112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的下侧相邻。因此,若利用控制部94使得电磁铁90工作,则通过电磁铁90的磁力将锁定板112磁化为电磁铁90。因此,解除杆88的上顶部88B向上侧的位移受到限制。其结果,解除杆88形成为如下结构:锁定为非工作状态、且维持于非上顶位置。
而且,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通过控制部94使电磁铁90工作,利用电磁铁90将解除杆88锁定为非工作状态。即,形成为无法进行解除杆88的旋转操作的状态,解除杆88维持于非上顶位置。由此,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受到限制,并且针板70的更换受到阻止。
此外,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时、且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时,利用控制部94使电磁铁90工作,并利用电磁铁90将解除杆88锁定为非工作状态。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形成为无法进行解除杆88的旋转操作的状态,解除杆88被维持于非上顶位置。由此,解除杆88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受到限制,并且针板70的更换受到阻止。
如上,即使对于变形例2的针板拆装机构110而言,也能够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70的更换。
(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的变形例3)
以下,利用图9(B),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针板拆装机构120进行说明。除了以下所示几点以外,变形例3的针板拆装机构120与变形例2的针板拆装机构110同样地构成。另外,图9(B)中,对于与变形例2的针板拆装机构110同样地构成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即,针板拆装机构120具备变形例1的针板拆装机构100的螺线管102而取代电磁铁90。螺线管102固定于下盖52(图9(B)中省略图示)的底壁52A。此外,在锁定板112的另一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变形例1的针板拆装机构100的卡合板104,卡合板104的卡合片104B在螺线管102的柱塞102B的轴向上配置为与柱塞102B对置。
而且,形成为如下结构:在螺线管102的通电状态下,若柱塞102B向限制解除位置移动,则柱塞102B的前端部插入于卡合板104的卡合孔104C内,并在上下方向上与卡合片104B卡合。因此,与变形例2相同,形成为无法进行解除杆88的旋转操作的状态,从而形成为针板70的更换受到阻止的结构。
而且,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通过控制部94的控制使螺线管102工作,利用螺线管102将解除杆88锁定为非工作状态。即,形成为无法进行解除杆88的旋转操作的状态。由此,针板70的更换受到阻止。
此外,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时、且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时,通过控制部94的控制使螺线管102工作,利用螺线管102将解除杆88锁定为非工作状态。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形成为无法进行解除杆88的旋转操作的状态,针板70的更换受到阻止。
如上,即使对于变形例3的针板拆装机构120而言,也能够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70的更换。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利用图10及图11,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针板拆装机构200进行说明。除了以下所示的几点以外,第2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同样地构成。另外,图10及图11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即,针板拆装机构200具备作为“解除部”的旋转部202、以及用于使旋转部202旋转的作为“固定解除限制部”的旋转轴驱动机构210而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80中的上顶杆82、解除杆88以及电磁铁90。此外,在针板拆装机构200中,卡合板60的一对卡合片60A在卡合板60的左端部向上方侧弯曲,在该卡合片60A贯通形成有卡合孔60B。此外,固定于针板70的板簧74配置于与卡合板60的一对卡合片60A对应的位置。以下,对旋转部202及旋转轴驱动机构210进行说明。
(关于旋转部)
旋转部202构成为包括:旋转轴204;以及凸轮206(广义而言,理解为“上顶部”的要素),其一体设置于旋转轴204。
<关于旋转轴>
旋转轴204以前后方向为轴向而配置于针板70的右端部的下侧。具体而言,旋转轴204配置于卡合板60的左侧。旋转轴204构成为包括:截面呈圆形的芯部204A,其构成旋转轴204的轴心部;以及近似圆筒状的外侧轴部204B,其设置于芯部204A的外周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金属制成芯部204A,由树脂制成外侧轴部204B(作为一例,为POM),通过插入成型等方式使得芯部204A与外侧轴部204B形成为一体。具体而言,外侧轴部204B以将芯部204A的前侧部分(轴向一侧部分)覆盖的方式与芯部204A形成为一体。由此,芯部204A的后端侧的部分比外侧轴部204B更向后侧突出。此外,芯部204A的后端侧的部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骨架框架。此外,芯部204A的后端部从下盖52(图10及图11中未示出)向后侧突出。
<关于凸轮206>
凸轮206设置于外侧轴部204B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凸轮206在俯视时配置于前后一对板簧74(即,卡合板60的前后一对卡合片60A)之间。从前方侧观察,凸轮206形成为近似半椭圆状,并从外侧轴部204B的外周部向斜右下方突出。具体而言,从前方侧观察,凸轮206具有凸向斜右上方地弯曲的凸轮面206A,从旋转轴204的轴心至凸轮面206A的距离构成为随着从凸轮面206A的基端趋向前端而增大。此外,凸轮面206A的基端侧的部分配置为与针板70的下侧接近(详细而言,向下侧略微离开)(图11(A)所示的位置,以下将旋转轴204(凸轮206)的该位置称作“非解除位置”)。此外,若旋转轴204从非解除位置向旋转方向一侧(图11(A)的箭头A方向侧)旋转,则凸轮206(的凸轮面206A)将针板70向上方侧顶起,由此将卡合板60与板簧74的卡合状态解除(图11(B)所示的位置,以下将旋转轴204(凸轮206)的该位置称作“解除位置”),对此在后文中进行详细叙述。
此外,操作转盘208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204(芯部204A)的后端部。操作转盘208形成为以前后方向为轴向的近似圆盘状,旋转轴204的后端部固定于操作转盘208的轴心部。由此,操作转盘208以能够操作的方式配置于下盖52的外侧(详细而言为后侧)。因而,形成为如下结构:操作者使操作转盘208旋转而能够通过手动方式使旋转轴204旋转。
(关于旋转轴驱动机构)
旋转轴驱动机构210构成为包括底板212、针板马达214(广义而言,理解为“驱动部”的要素)、传递机构220以及连杆机构226。
<关于底板>
底板212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近似矩形板状。该底板212分离配置于旋转轴204的右侧,底板212的后端部固定于骨架框架。在底板212的前部,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贯通形成有用于使后述的针板马达214的输出轴214A露出的圆形的露出孔212A。此外,在底板212的后端部设置有支承轴212S,该支承轴212S用于将后述的传递机构220的摆动臂224支承为能够旋转。支承轴212S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近似圆柱状,并从底板212向上侧突出。
<关于针板马达>
针板马达214以上下方向为轴向而配置为与底板212的前部的下侧相邻,在未图示的位置而固定于底板212。具体而言,针板马达214与底板212的露出孔212A配置于同轴上,针板马达214的输出轴214A配置于露出孔212A内。此外,构成后述的传递机构220的小齿轮222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输出轴214A,小齿轮222配置于底板212的上侧。此外,针板马达214构成为步进马达,并与控制部94电连接。通过控制部94的控制而使得针板马达214工作。
<关于传递机构>
传递机构220构成为包括前述的小齿轮222以及摆动臂224。
摆动臂224在俯视时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近似扇形板状,并配置于底板212的上侧。在该摆动臂224的基端部(后端部)设置有支承凸台224A,支承凸台224A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近似圆筒状。而且,底板212的支承轴212S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插入于支承凸台224A内。由此,摆动臂22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212S。另外,E型环ER卡止于支承轴212S的前端部(上端部),利用E型环ER对摆动臂224向上方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摆动臂224的前端部(前端部)形成有齿条部224B,齿条部224B在俯视时弯曲成以支承凸台224A(支承轴212S)的轴心为中心的近似圆弧状,并配置于针板马达214的小齿轮222的后侧。此外,在齿条部224B形成有多个齿条齿,齿条齿与小齿轮222啮合。因此,针板马达214工作而使得摆动臂224绕支承轴212S摆动(转动)。具体而言,摆动臂224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图10中由实线所示的“第1位置”与图10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的“第2位置”之间往返摆动(转动)。
进一步,在摆动臂224的前端侧的部分设置有连结销224P,连结销224P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近似圆柱状,并从摆动臂224向上方侧突出。
<关于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226构成为包括一体设置于旋转轴204(外侧轴部204B)的前端部的第1连杆228、第2连杆230。
第1连杆228形成为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并在主视时从外侧轴部204B的前端部向斜左下方侧伸出。
第2连杆230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近似长条板状。具体而言,第2连杆230构成为包括连杆部230L以及连杆部230R,连杆部230L构成第2连杆230的左侧部分,连杆部230R构成第2连杆230的右侧部分。连杆部230L配置为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而与第1连杆228的后侧相邻。此外,利用以前后方向为轴向的连结销P将连杆部230L的左端部(第2连杆230的长边方向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第1连杆228的前端部连结。
连杆部230R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而配置于连杆部230L的后侧,连杆部230R的左端部的前端部与连杆部230L的右端部的上端部连接。由此,连杆部230R配置为比连杆部230L更靠上侧。此外,连杆部230R的右端部(第2连杆230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摆动臂224的连结销224P连结。
由此,第2连杆230与摆动臂224的往返摆动联动地在前后方向上往返移动,并且,第1连杆228(即,旋转轴204)绕旋转轴204往返旋转。具体而言,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摆动臂224的第1位置处,旋转轴204配置于非解除位置,摆动臂224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摆动而使得旋转轴204配置于解除位置。
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缝纫机10由缝纫机马达22驱动的马达驱动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94的判断部96进行是否禁止针板马达214的工作的判断。
此外,在缝纫机10未处于马达驱动状态(即,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状态)、且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的情况下,判断部96进行是否禁止针板马达214的工作的判断。
另一方面,在缝纫机10未处于马达驱动状态、且上轴26的相位为解除相位的情况下,判断部96进行是否允许针板马达214的工作的判断。此外,若判断部96进行是否允许针板马达214的工作的判断,则控制部94形成为基于来自操作部24的操作信号(使针板马达214工作的操作信号)而使针板马达214工作的结构。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针板拆装机构200中,利用控制部94使旋转轴驱动机构210的针板马达214工作而使得旋转轴204旋转。此外,凸轮206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204。因此,凸轮206与旋转轴204一同旋转,并将针板70向上侧顶起。由此,将卡合板60与板簧74的卡合状态解除而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解除。因此,能够提高对针板70进行更换的便利性。
此处,如上所述,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工作时、且在针36(的针尖)位于比针板70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时,控制部94禁止针板马达214的工作而将旋转轴204(旋转部202)维持于非解除位置。此外,在缝纫机马达22的工作时,控制部94禁止针板马达214的工作而将旋转轴204(旋转部202)维持于非解除位置。因此,即使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限制旋转部202的凸轮206针对针板70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如上,即使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不适合针板70的更换的状况下阻止针板70的更换。
此外,在旋转部202中,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204的凸轮206具有凸轮面206A,凸轮面206A构成为能够在针板70的下表面滑动。此外,从旋转轴204的轴心至凸轮面206A的距离构成为随着从凸轮面206A的基端趋向前端而增大。因此,在旋转轴204从非解除位置向解除位置旋转时,能够利用凸轮206的凸轮面206A将针板70逐渐向上侧顶起。由此,能够逐渐将卡合板60与板簧74的卡合状态解除,从而能够将针板70从底座部16拆下。其结果,在板簧74与卡合板60的卡合状态解除时,能够抑制针板70一下子从底座部16弹起。
此外,旋转轴204构成为包括:金属制的芯部204A,其构成旋转轴204的轴心部;以及树脂制的外侧轴部204B,其构成旋转轴204的外周部,凸轮206一体形成于外侧轴部204B。因此,能够确保旋转轴204的强度,并能够廉价地制作具备凸轮206的旋转轴204。
此外,例如,由滑动性较好的材料(POM)构成外侧轴部204B,从而在旋转轴204的旋转时能够使凸轮面206A在针板70良好地滑动,并能够利用凸轮206将针板70向上侧顶起。
进一步,由树脂制成外侧轴部204B,从而能够抑制凸轮面206A在针板70的下表面滑动时产生异响。
此外,操作转盘208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204的后端部,操作转盘208以能够操作的方式在下盖52的外部露出。因此,通过对操作转盘208进行旋转操作,能够以手动方式使旋转轴204旋转,从而能够解除针板70的固定状态。因此,例如,假设在针板马达214发生故障时等紧急时,能够将针板70从底座部16拆下。
此外,在针板拆装机构200中,将针板70顶起的凸轮206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前后一对板簧74之间。因此,能够将利用凸轮206解除卡合板60与板簧74的卡合状态时的解除力均衡地施加给一对板簧74。由此,能够良好地解除卡合板60与一对板簧74的卡合状态。
此外,旋转轴驱动机构210构成为包括:连杆机构226,其与旋转轴204连结;以及传递机构220,其将针板马达214的驱动力向连杆机构226传递。由此,能够将针板马达214的驱动力向连杆机构226传递,并能够使旋转轴204在非解除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旋转。此外,利用连杆机构226而能够将针板马达214设置于与旋转轴204分离的底座部16内的任意位置。
此外,旋转轴驱动机构210的传递机构220构成为包括:小齿轮222,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针板马达214的输出轴214A;以及摆动臂224,其具备与小齿轮222啮合的齿条部224B,连杆机构226的第2连杆23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摆动臂224连结。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将针板马达214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并能够利用连杆机构226使旋转轴204往返旋转。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针板拆装机构200具备旋转轴驱动机构210(针板马达214),并形成为利用旋转轴驱动机构210(针板马达214)而使得旋转部202自动旋转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针板拆装机构200中省略旋转轴驱动机构210并通过手动方式使旋转部202旋转。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铁90或螺线管102应用于针板拆装机构200。在将电磁铁90应用于针板拆装机构200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利用电磁铁90对针板70进行磁化而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此外,在将螺线管102应用于针板拆装机构200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使螺线管102的柱塞102B与针板70的卡合板104卡合而将针板70的固定状态锁定。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1~3)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时且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时、以及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针板70的更换受到阻止。也可以取代上述方式而形成为如下结构:在缝纫机马达22的非驱动时且在上轴26的相位为非解除相位时、或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阻止针板70的更换。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1~3)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应用了电磁铁90或螺线管102的情况下,形成为如下结构:在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利用控制部94使得电磁铁90(螺线管102)工作,但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与控制部94的控制无关,通过与缝纫机马达22联动而使电磁铁90(螺线管102)工作。在该情况下,例如,将电磁铁90(螺线管102)与缝纫机马达22并联连接于对缝纫机马达22供给电力的电源。由此,当从电源向缝纫机马达22供给电力时,也从电源对电磁铁90(螺线管102)供给电力。因此,能够使电磁铁90(螺线管102)与缝纫机马达22联动地工作。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使电磁铁90(螺线管102)工作,并能够阻止缝纫机马达22的驱动时的针板70的更换。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针板70本身是磁性体的结构,但不必将针板70整体都设为磁性体。只要电磁铁90能够对针板70进行磁化即可,因而,在固定状态时的针板70中,也可以是只有与电磁铁90的上表面附近接触的部分是磁性体的结构。因此,例如即便是在一部分粘贴有金属板(磁性体)的树脂制的针板70,也能够实施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缝纫机马达的驱动力使针上下运动而形成线迹的缝纫机中,所述针板拆装机构具备:
针板固定部,其将针板固定于缝纫机主体;
解除部,其通过工作而将所述针板的固定状态解除;以及
固定解除限制部,当所述针位于比所述针板的上表面更靠下侧的位置时或所述缝纫机马达进行驱动时,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限制所述针板的固定状态的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增大针对所述针板的固定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将所述解除部维持为非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缝纫机主体,且构成为能够对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进行磁化的电磁铁,
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通过对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进行磁化而限制所述解除部针对所述固定状态的解除。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具备卡合部,该卡合部能够与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卡合,
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构成为能够在限制解除位置与允许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限制解除位置,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与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卡合而限制所述解除部针对所述固定状态的解除,在所述允许解除位置,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解除与所述针板或所述解除部的卡合状态而允许所述解除部针对所述固定状态的解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板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解除限制部构成为螺线管,所述卡合部是所述螺线管的柱塞。
7.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机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板拆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96049A JP7152185B2 (ja) | 2018-05-18 | 2018-05-18 |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
JP2018-096049 | 2018-05-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99594A true CN110499594A (zh) | 2019-11-26 |
CN110499594B CN110499594B (zh) | 2021-05-18 |
Family
ID=68534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739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99594B (zh) | 2018-05-18 | 2019-03-08 | 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83213B2 (zh) |
JP (1) | JP7152185B2 (zh) |
CN (1) | CN110499594B (zh) |
TW (1) | TWI72539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6217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缝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02226B2 (ja) * | 2018-05-18 | 2022-07-19 |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
JP7152186B2 (ja) * | 2018-05-18 | 2022-10-12 |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
US10655657B2 (en) * | 2018-05-28 | 2020-05-19 | Travis Hurley | Connecting apparatus |
JP7264743B2 (ja) * | 2019-06-20 | 2023-04-25 |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 ミシン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82279A (en) * | 1960-08-16 | 1961-11-15 | Fairweather Harold G C | Sewing machine throat plate fastening means |
JPH09299674A (ja) * | 1996-05-10 | 1997-11-25 | Singer Nikko Kk | ミシンの滑り板装置 |
US8215250B2 (en) * | 2009-01-09 | 2012-07-1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Needle plate and sewing machine provided therewith |
US8250999B2 (en) * | 2009-02-26 | 2012-08-2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ewing machine with detachable needle plate |
US8485114B2 (en) * | 2010-06-04 | 2013-07-1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Needle plate and sewing machine |
US20160040342A1 (en) * | 2014-08-08 | 2016-02-11 |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 Needle plate replacement device with lock |
CN205676642U (zh) * | 2016-06-22 | 2016-11-09 | 马冠军 | 一种家用缝纫机的盖板锁制机构 |
EP3241937A1 (de) * | 2016-05-06 | 2017-11-08 | BERNINA International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manuellen wechseln eines transporteu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73709A (en) * | 1965-12-23 | 1968-03-19 | Singer Co | Sewing machine throat plate locating and securing means |
JPS5418350A (en) * | 1977-07-08 | 1979-02-10 |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 Device of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zigzag sewing machine |
JPS5591396A (en) * | 1978-12-28 | 1980-07-10 | Brother Ind Ltd | Device for selecting pattern of sewing machine |
JPS5725886A (en) * | 1981-02-26 | 1982-02-10 | Tokyo Juki Industrial Co Ltd | Safety device for multi-needle sewing of sewing machine |
IT1168499B (it) * | 1981-12-18 | 1987-05-20 | Necchi Spa | Placca ago a due posizioni per macchine per cucire |
US4407210A (en) * | 1982-04-09 | 1983-10-04 | Amf Incorporated | Twin needle with adjustable throat plate and feed plate |
CH658272A5 (fr) * | 1984-09-04 | 1986-10-31 | Mefina Sa | Machine a coudre munie d'un couvercle du mecanisme de prise de boucle. |
DE3439387C1 (de) * | 1984-10-27 | 1986-04-24 | Union Special Gmbh, 7000 Stuttgart | Kettenstichnaehmaschine mit einem Fuehrungsteil zum Ausrichten der Nadel |
JP4782295B2 (ja) | 2000-04-12 | 2011-09-28 | Juki株式会社 | サイクルミシン |
JP5828718B2 (ja) | 2011-08-31 | 2015-12-09 |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 針板着脱機構および該針板着脱機構を備えたミシン |
CN203593873U (zh) | 2013-10-29 | 2014-05-14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针板舌头自由伸缩结构 |
JP6603527B2 (ja) * | 2015-09-18 | 2019-11-06 | Juki株式会社 | 針板切り替え機構 |
JP7152186B2 (ja) * | 2018-05-18 | 2022-10-12 |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
JP7102226B2 (ja) * | 2018-05-18 | 2022-07-19 |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
-
2018
- 2018-05-18 JP JP2018096049A patent/JP715218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08 US US16/296,237 patent/US1088321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3-08 CN CN201910173909.XA patent/CN11049959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03-13 TW TW108108344A patent/TWI72539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82279A (en) * | 1960-08-16 | 1961-11-15 | Fairweather Harold G C | Sewing machine throat plate fastening means |
JPH09299674A (ja) * | 1996-05-10 | 1997-11-25 | Singer Nikko Kk | ミシンの滑り板装置 |
CN1167172A (zh) * | 1996-05-10 | 1997-12-10 | 胜家公司 | 缝纫机的针床滑板装置 |
US8215250B2 (en) * | 2009-01-09 | 2012-07-1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Needle plate and sewing machine provided therewith |
US8250999B2 (en) * | 2009-02-26 | 2012-08-2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ewing machine with detachable needle plate |
US8485114B2 (en) * | 2010-06-04 | 2013-07-1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Needle plate and sewing machine |
US20160040342A1 (en) * | 2014-08-08 | 2016-02-11 |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 Needle plate replacement device with lock |
EP3241937A1 (de) * | 2016-05-06 | 2017-11-08 | BERNINA International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manuellen wechseln eines transporteurs |
CN205676642U (zh) * | 2016-06-22 | 2016-11-09 | 马冠军 | 一种家用缝纫机的盖板锁制机构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6217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缝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98556A (ja) | 2019-11-21 |
TWI725394B (zh) | 2021-04-21 |
JP7152185B2 (ja) | 2022-10-12 |
TW202003951A (zh) | 2020-01-16 |
US20190352825A1 (en) | 2019-11-21 |
US10883213B2 (en) | 2021-01-05 |
CN110499594B (zh) | 2021-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99594A (zh) | 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 |
CN110499595B (zh) | 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 |
CN110499593B (zh) | 针板拆装机构以及具备该针板拆装机构的缝纫机 | |
US3443540A (en) | Thread trimming device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 |
US4773342A (en) | Control device for trimming knives in flat-bed sewing machines | |
USRE29972E (en) | Safety lockout system for sewing machines | |
CN101538784A (zh) | 用于锁式线迹缝纫机的钩件 | |
JP2002239277A (ja) | 筒型ミシンの押え上げ装置 | |
CN110205753A (zh) | 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 |
JP4605441B2 (ja) | 刺繍ミシンの刺繍枠装着機構 | |
TWI231329B (en) | Sewing machine | |
US4156357A (en) | Carriage releasing mechanism for a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 |
CN218842536U (zh) | 一种缝纫机的压脚装置 | |
US112016A (en) |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 feeding mechanisms | |
US2900938A (en) | Ornamental stitch sewing machines | |
US2454710A (en) | Stop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 |
US447253A (en) | Shuttle-actuating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 |
JPS6143419Y2 (zh) | ||
JPH11253677A (ja) | ミシン | |
JPS60182993A (ja) | ミシン | |
JP2021000230A (ja) | ミシン | |
JPH03141985A (ja) | 千鳥縫いミシン | |
JPH0631083A (ja) | ミシン | |
JPS6361032B2 (zh) | ||
JPS609832B2 (ja) | サイクル縫いミシ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nake eye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