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605B - 一种收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605B
CN110494605B CN201880023666.5A CN201880023666A CN110494605B CN 110494605 B CN110494605 B CN 110494605B CN 201880023666 A CN201880023666 A CN 201880023666A CN 110494605 B CN110494605 B CN 110494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rinker
fabric
cylinder
elastic band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36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4605A (zh
Inventor
戴维德·曼扎尔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 CARPET Srl
Original Assignee
RED CARPET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 CARPET Srl filed Critical RED CARPET Srl
Publication of CN110494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4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1/00Shrinking by compr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织物(T)用收缩机,其包括:弹性带(2),用于支撑和移动织物(T);所述弹性带(2)设置成绕着入口滚筒(4)和出口滚筒(5)形成一闭合环;居中部件(7),位于所述入口滚筒(4)和所述出口滚筒(5)之间,其外表面(8)的伸展(9)连同所述弹性带(2)的对应伸展(10)构成了所述织物(T)的滑动槽(11);片体(18)与所述弹性带(2)接触,所述片体起始于对应于所述入口滚筒(4)的一点,终结于所述滑动槽(11)的入口点(19)或所述入口点(19)后;至少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25),分别设置在所述片体(18)的两端部。

Description

一种收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纺织领域,具体涉及织物用的收缩机。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收缩机中的收缩部分。
背景技术
在处理过程中,织物会被一定程度地拉扯,使织物暂时性地被拉伸。因此需要消除这种拉伸,避免织物在最终成品的包装过程期间或之后才自动复原。事实上,此情况会永久地损害成品的品质。
因此,织物收缩机在织物经过处理后,促使其从拉伸状态下复原,并且巩固织物。
在已知的技术中,有一些收缩机具有毡带,以闭合环的形式绕着一列滚筒设置,滚筒连同其它各部件,负责毡带的活动。
尤其是,具有一入口滚筒和一出口滚筒,其与闭合环的内侧接触,此外,也设有一居中的圆柱体介乎于入口滚筒和出口滚筒之间,并且具有比入口滚筒和出口滚筒更大的直径,设置为接触闭合环的外侧,使闭合环形成一个凹位。
需要处理的织物穿过毡带和居中圆柱体之间。也设有一弹性片体,一般是涂覆了特氟隆(Teflon)的玻璃纤维,一般称为“履带片(shoe)”,其设置于入口滚筒和居中圆柱体之间,使织物在居中圆柱体上游绕着入口滚筒的伸展轨道上保持与毡带接触。所述弹性片体有利地易于适应织物上的厚度变化,例如在接缝位置的厚度变化,而同时可以保持织物与毡带贴合。
入口滚筒、居中圆柱体和弹性片体界定了织物的轨迹,当中包括第一伸展和紧随着第一伸展的随后伸展,其中第一伸展形成面向入口滚筒的凹位,随后伸展形成面向居中圆柱体的凹位(即与第一伸展形成的凹位方向相反)。随着所述轨迹移动时,织物保持与毡带表面接触,并且经历与毡带表面一样的表面变形。
更准确而言,在入口滚筒和居中圆柱体之间通过时,毡带的弧度反转,从而收缩其外表面。此压缩效果传递至织物,使织物都收缩。
居中圆柱体一般通过将蒸气注入圆柱体内,从而被加热,使圆柱体在织物收缩时加热织物,使收缩效果更好更持久。
凹凸伸展轨迹之间的速度差越大,收缩机的收缩潜能就越大。为了增强织物收缩效果,入口滚筒的直径会被减至最小,并且增加毡带厚度。尤其是,当增加了毡带厚度,毡带施加于织物的收缩力会增加。可是,有一些物理上的限制是没法解决的,因为当入口滚筒太小的时候,入口滚筒会弯曲,这样会破坏织物的品质,并且可能损害收缩机。此外,若使用弹性毡带,就不能大幅增加其厚度,因为它在拖拉和其后的压缩操作时会容易断开。
此外,某些织物不能正确地附着于毡带上,造成“抗拒收缩”效果,使离开收缩机后的织物出现打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缩机,其可以正确地处理一些在已知收缩机中很难处理,容易造成收缩抗拒的织物,从而至少局部地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缩机,其在同样的入口滚筒直径和毡带厚度条件下,改善织物的收缩程度。
上述目的以及通过以下描述会变得更清晰的其它目的,将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收缩机来实现。所附权利要求应被视为本发明的一部分。
尤其是,本发明的收缩机包括至少一弹性带,用以支撑和移动织物。所述弹性带设置成绕着至少一入口滚筒和至少一出口滚筒形成一闭合环。也设有至少一居中部件邻接所述弹性带并且位于所述入口滚筒和所述出口滚筒之间。因此,居中部件外表面的伸展连同所述弹性带的对应伸展构成了所述织物的滑动槽。
因此,当弹性带绕所述入口滚筒滑动时,弹性带至少其外表面被拉长。在此情况下,弹性带接收并且支撑织物。之后,弹性带的弧度会减小,若不是整平或如附图所示的弧度反转。这样的结果是压缩弹性带的外表面,使织物收缩。因此,织物会被收缩。
所述滑动槽首先是使织物在收缩时保持与弹性带接触,其次,由于居中部件一般都会被加热,滑动槽中会形成热传递至织物纤维,从而巩固其收缩。换言之,收缩了的织物在滑动槽中被熨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收缩机也包括至少一片体与所述弹性带接触,片体起始于弹性片对应于入口滚筒的至少一点,终结于滑动槽的入口点或所述入口点旁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收缩机也包括至少一对片体的张力部件,分别设置在片体的两端部。
因此,有利地,承受张力的片体在弹性带拉长的伸展时向织物施加较大的压力,这可以在弹性带拉长伸展时增加织物的贴合力,从而在弹性带弧度减小的那一点后(即在织物收缩的起始点后),增强施加于织物的收缩效果。
有利地,片体在织物上朝向弹性带施加的较大压力使在已知收缩机中很难处理,容易造成收缩抗拒的织物,也可以正确地贴合于弹性带。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居中部件外表面对应于滑动槽的伸展呈凸起状,并且设置为与弹性带接触。因此,弹性带对应的伸展呈凹陷状,所述滑动槽也如是。换言之,弹性带不单减小了弧度,更加是反转了弧度。
有利地,除了通过对所述片体施加张力获得增强的织物收缩效果,这样的技术特征也进一步地增强了织物的收缩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以非限制性示例示出的本发明收缩机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便可更清晰了解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益处,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收缩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收缩机的一个细节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尤其是图1和图2,在此描述的是织物T用收缩机1。
所述收缩机1包括一弹性带2,所需要收缩的织物T被设置为与弹性带2接触。所述弹性带2在一些滚筒3之间绕成一闭合环。滚筒3包括一入口滚筒4和一出口滚筒5。入口滚筒4对应于织物T被设置为与弹性带2开始接触的那一点;出口滚筒5标示了织物T在所述弹性带2上移动的最大行程点。到达出口滚筒5后,织物T被移离弹性带2进行其它处理步骤。
为了收缩织物T,收缩机1包括一居中部件7设置在入口滚筒4和出口滚筒5之间,并且与弹性带2邻接。居中部件7的外表面8形成一伸展9,其连同弹性带2上对应的伸展10构成了织物的滑动槽11。
因此,当弹性带2绕入口滚筒滑动时,至少其外表面被伸展。在此情况下,弹性带接收和支撑着织物T。之后,所述弹性带2会经历至少一弧度减小,使所述弹性带2的所述外表面收缩,从而促使织物T也收缩。
所述滑动槽11是有利的,首先,其使织物T在收缩时保持织物T与弹性带2接触;此外,由于居中部件7一般都会被加热,滑动槽11提供热转移至织物T,从而巩固织物的收缩。换言之,收缩了的织物在滑动槽11中被熨平。
从图中可见,居中部件7的伸展9作为滑动槽11结构一部分,是一凸起。此外,居中部件7设置为在弹性带2上对应的伸展10部分与弹性带接触。所以对应的伸展10形成一凹陷状15,该凹陷状15大体上紧随入口滚筒4形成的凸起状16的下游位置。因此,当弹性带2由凸起状16过渡至凹陷状15,弹性带2反向弯曲,终止了施加于织物T的收缩效果。换言之,有利地,织物T对应凸起状16位置与弹性带2接触时处于拉长的伸展状态,而当织物T开始进入弧度反转点的周边区域时,织物T大体上被处于凹陷状15中收窄的弹性带2所收缩。
明显地,此特征不应被视为本发明的限制性特征。事实上,从上述可以推论知道,为了收缩织物,减小弹性带的弧度已经足够。将弹性带的弧度整平或反转仅旨在增强收缩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附图没有示出的一个变化实施例,滑动槽是直线的,弹性带没有弧度反转点。
居中部件7主要是通过改变弹性带2的弧度来实现织物收缩。此外,如上所述,居中部件7一般都会被加热,以把织物T熨平,从而巩固收缩的持久性。
为了确保织物T在对应入口滚筒4的位置(即弹性带2最大限度拉长的伸展状态)最好地贴合于弹性带2上,收缩机1也包括一片体18与弹性带2接触,片体18起始于弹性片2对应于入口滚筒4的那一点,终结于期后出现的滑动槽11的入口点19,该入口点19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对应弹性带2的弧度反转点。所述片体18由一特选的第一圆柱体20支撑,所述第一圆柱体20设置于靠近入口滚筒4的位置。明显地,第一圆柱体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所述片体18可以由任何其它种类的部件支撑。
因此,有利地,所述片体18把织物T定位,直至过了入口点19之后(即直至出现织物T的收缩区域)。
由于片体18的作用力把织物T压向弹性带2,根据所描述的实施例,片体18这种作用力的起始点横向于入口滚筒4,使第一圆柱体20定位于至少在入口滚筒4的侧面。
有利地,织物T也形成了凸起状22。此凸起状22向织物T施加压力,加强其贴合于弹性带2上。
如上所述,尽管具有好处,片体18并非每次都可以正确地把织物T贴合到弹性带2上,尤其是一些很难处理的织物。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收缩机1也包括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25,设置在片体18的结束部分。
这有利地增加片体18在织物T上施加的推力使其被推向弹性带2。这推力使得一些一般抗拒收缩的织物T都可以贴合于弹性带2。
也是有利地,这种压力可以在弹性带2更大程度拉长的伸展中增强织物T的贴合,从而在之后弹性带2压缩时增强织物T的收缩效果。
由于增加的压力实际上会释放在弹性带2和其下面的入口滚筒4上,此特征会迫使入口滚筒4增加其直径,从而避免可能但不希望出现的弯曲。可是,加大入口滚筒会减弱织物T的收缩效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收缩机也包括一滚筒4的支撑部件26。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6由一支撑滚筒27构成,设置于入口滚筒4下面,但此特征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
同样地,弹性带、滚筒、居中部件、片体和张力部件的数量和操作方式都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性。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所述张力部件25中的第一个包括所述第一圆柱体20,其支撑片体18的第一端部并且把片体保持着。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张力部件25中的第二个30由将片体18的第二端部固定至居中部件7的外表面8的结构所构成。根据实施例,所述用于固定的结构与本发明的保障范围无关,因为其可以是黏合剂、螺钉、居中部件上安装的连接关节或者其它结构。
根据实施例,第一眼明显可见的是,居中部件7是固定和不活动的部件。因此,由附图示出以圆柱体作为实施例子的居中部件对本发明并不具有限制性。具体来说,居中部件7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轮廓。
不过,即使是本发明的这些方面,也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性。具体来说,根据附图没有示出的一个实施例变型,第二个30张力部件25包括把片体的第二端部推向居中部件的外表面的结构。在此实施例子中,居中部件可以是旋转的,因此可以具有圆柱体或类似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收缩机图中未示的进一步实施例子,第二个30张力部件25包括第二圆柱体,所述片体的第二端部稳固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圆柱体。具体来说,第二圆柱体操作地设置于居中部件的下游位置,例如邻近于出口滚筒。明显地,即使根据此实施例,居中部件是可旋转的。
根据以上所述,可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收缩机1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至少在对应于入口滚筒4的位置,片体18施加了增强的压力于织物T上,使织物T压向弹性带2。可是,片体18承受的增强压力可以对其本身产生损害。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片体18由金属网构成。
有利地,此实施方式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片体18的张力,从而增强其后施加于织物T的效果。
有利地,和已知的片体在即使没有张力的情况下比较,此实施方式也增强了片体18抗磨损的持久力。
一般来说,金属网是在编织机上织出来的那一种,从而最优化其弹性,但这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无论如何,金属网会通过使用磨料进行适当的磨平处理,不单可以磨平凸出物,也可以填平凹位,减少粗糙感。一般来说,最后会进行抛光处理,获得最好的效果。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收缩机实现了所有预设的目的。
尤其是,其可以正确地处理一些在已知收缩机中很难处理,容易造成收缩抗拒的织物。
更深一层,本发明改善了需要处理的织物的收缩效果。
本发明可以有很多变化和变型,它们都应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此外,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界定的本发明保障范围的情况下,所有技术细节都可以由其它技术上相等的元件所取代,而使用的物料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有所不同。

Claims (10)

1.织物(T)用收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弹性带(2),用于支撑和移动织物(T);所述弹性带(2)设置成绕着至少一入口滚筒(4)和至少一出口滚筒(5)形成一闭合环;
至少一居中部件(7),位于所述入口滚筒(4)和所述出口滚筒(5)之间,其外表面(8)的至少一伸展(9)连同所述弹性带(2)的对应伸展(10)构成了所述织物(T)的滑动槽(11);
至少一片体(18)与所述弹性带(2)接触,所述片体起始于对应于所述入口滚筒(4)的至少一点,终结于所述滑动槽(11)的入口点(19)或所述入口点(19)后;
至少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25),分别设置在所述片体(18)的两端部;
所述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25)中的第二个(30)对应于所述片体(18)的两端部中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入口点(19)或所述入口点(19)后;所述入口点(19)对应弹性带(2)的弧度反转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中部件(7)外表面(8)的所述至少一伸展(9)呈凸起状,并且与所述弹性带(2)的所述对应伸展(10)接触,以反转所述弹性带(2)的弧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也包括所述入口滚筒(4)的支撑部件(26)。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25)中的第一个包括一第一圆柱体(20);所述片体(18)的两端部中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圆柱体(20)稳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体(20)设置为横向于所述入口滚筒(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25)中的第二个(30)包括由将片体(18)的两端部中的第二端部固定至所述居中部件(7)的外表面(8)的结构所构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中的第二个包括把片体的两端部中的第二端部推向居中部件的外表面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片体(18)的张力部件中的第二个包括第二圆柱体,所述片体的两端部中的第二端部稳固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居中部件的下游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18)是一金属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在编织机上编织而成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使用磨料进行磨平处理,并且进行抛光处理。
CN201880023666.5A 2017-04-07 2018-03-26 一种收缩机 Active CN1104946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7000038489A IT201700038489A1 (it) 2017-04-07 2017-04-07 Una macchina compattatrice
IT102017000038489 2017-04-07
PCT/IB2018/052045 WO2018185601A1 (en) 2017-04-07 2018-03-26 A shrinking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605A CN110494605A (zh) 2019-11-22
CN110494605B true CN110494605B (zh) 2022-05-17

Family

ID=5968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3666.5A Active CN110494605B (zh) 2017-04-07 2018-03-26 一种收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607131B1 (zh)
CN (1) CN110494605B (zh)
IT (1) IT201700038489A1 (zh)
WO (1) WO20181856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900009198A1 (it) * 2019-06-17 2020-12-17 Santex Rimar Group S R L Apparato di compattazione di un substrato tessile continuo tramite nastro elastic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10734A (fr) * 1954-06-23 1956-02-16 équipements permettant le rétrécissement des tissus dans le sens de la longueur
EP0364024A1 (en) * 1988-10-14 1990-04-18 SPEROTTO RIMAR S.p.A. Apparatus for causing the shrinking of a cloth
EP0950748A1 (en) * 1998-04-17 1999-10-20 LAFER SpA Compaction device for fabri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310568B1 (it) * 1999-05-25 2002-02-19 Lafer Spa Procedimento di finissaggio per tessuti di maglia e/otessuti a navetta e relativo dispositivo
DE602006018765D1 (de) * 2005-09-02 2011-01-20 Albany Int Corp Nadelband hoher dicke und elastizität
ITUB20152274A1 (it) * 2015-07-17 2017-01-17 Ribbontex Srl Uninominale Processo di produzione di un nastro e nastro cosi' ottenuto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10734A (fr) * 1954-06-23 1956-02-16 équipements permettant le rétrécissement des tissus dans le sens de la longueur
EP0364024A1 (en) * 1988-10-14 1990-04-18 SPEROTTO RIMAR S.p.A. Apparatus for causing the shrinking of a cloth
EP0950748A1 (en) * 1998-04-17 1999-10-20 LAFER SpA Compaction device for fabri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605A (zh) 2019-11-22
IT201700038489A1 (it) 2018-10-07
WO2018185601A1 (en) 2018-10-11
EP3607131B1 (en) 2023-10-04
EP3607131A1 (en) 2020-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975A (en)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treating woven and the like fabrics and yarns
US200601125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rinking continuous textile substrates
CN110494605B (zh) 一种收缩机
NO178821B (no) Belte for avvanning av en fiberholdig bane og fremgangsmåte for fremstilling av beltet
JP2547222B2 (ja) 移動する帯状生産物を変形させずに処理するためのロール装置
CN110520564B (zh) 一种收缩机
CN110546320B (zh) 一种收缩机
US233915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tubular fabrics
US2093904A (en) Belt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0153461B1 (ko) 개선된 누름날을 이용한 압축장치
US2078904A (en) Cloth shrinking
CN113508200B (zh) 一种收缩机
JPS62125074A (ja) 布防皺処理装置
WO2020183410A1 (en) Machine for compacting textile structures of fabrics and corresponding compaction method
EP3754087A1 (en) Apparatus for compacting a continuous textile substrate by means of elastic belt
US5412853A (en) Apparatus for finishing a fabric web
JP3882225B2 (ja) 液体アンモニア加工装置
EP3754088A1 (en) Apparatus for compacting a continuous textile substrate by means of elastic belt
HUE033176T2 (en) The method of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wiping paper and the device used in the process
US1992194A (en) Cloth finishing
CA2040295C (en) Endless belt and machine for shrinking fabrics
US20050199361A1 (en) Integral nip press belt
ITUD970139A1 (it) Procedimento per allargare un tessuto avvolgentesi su una botte di garzatura e/o smerigliatura e relativo dispositivo
US2078529A (en) Cloth finishing
US227381A (en) Juilien obel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