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347B - 履带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履带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347B
CN110494347B CN201880017605.8A CN201880017605A CN110494347B CN 110494347 B CN110494347 B CN 110494347B CN 201880017605 A CN201880017605 A CN 201880017605A CN 110494347 B CN110494347 B CN 110494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spring
vehicle
track
spring membe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76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4347A (zh
Inventor
安德斯·森丁
容尼·荣
乌尔夫·维贝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E Systems Hagglunds AB
Original Assignee
BAE Systems Hagglund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E Systems Hagglunds AB filed Critical BAE Systems Hagglunds AB
Publication of CN110494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4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4Suspension devices for wheels, rollers, bogies or frames
    • B62D55/108Suspension devices for wheels, rollers, bogies or frames with mechanical springs, e.g. torsion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leaf springs only
    • B60G11/08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leaf springs only arranged substa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1Leaf spring
    • B60G2202/114Leaf spring transversally arran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4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ampers and/or springs
    • B60G2206/42Springs
    • B60G2206/428Leaf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70Materials used in suspensions
    • B60G2206/72St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32Track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车辆(V1,V2),其包括车身(20,120)、至少一个履带组件(10)和悬架装置(S)。所述履带组件(10)布置成由所述车身(20,120)借助于所述悬架装置(S)支承。所述履带组件包括用于支承多个负重轮(16)的履带支承梁(12)、绕所述负重轮布置的环状履带(14)。所述悬架装置(S)包括具有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延伸部横向布置的部分的板簧装置(30,130、142、144)。所述板簧装置包括L形板簧构件(30,130),每个板簧构件(30,130)具有附接至所述车身(20,120)的第一部分(32,132)、附接至所述履带支承梁(12)的第二部分(34,134)、以及在其间的过渡部分(36,136),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36,136)以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压缩作用。

Description

履带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履带式车辆。
背景技术
履带式车辆通常包括车身和一对履带组件,其中,该对履带组件中的每个履带组件包括履带支承梁、驱动轮、多个支承轮以及在驱动轮和所述多个支承轮上运行的环状履带。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多个支承轮可旋转地紧固至所述履带支承梁。
为了改善这种履带式车辆的机动性和舒适性,车辆需要被设置有悬架装置。所述履带组件由此布置成由所述车身借助于所述悬架装置支承。根据已知的履带式车辆,悬架装置包括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延伸部横向布置的板簧元件,其中,板簧元件附接至车身并且布置成在车身的下面延伸且部分地布置在车身的相应侧部上,并且板簧元件从车身的每侧侧向突出且附接至左右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承梁。履带式车辆由此可以被设置有布置在履带式车辆的前部的前板簧元件以及后板簧元件。尽管这种U形的、侧向布置的板簧元件可以提供履带式车辆的坚固的悬架,但其导致重量增加,这会影响履带式车辆的机动性和效率。
因此,有必要在用于履带式车辆的悬架装置方面做出改进。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述履带式车辆:其包括当驱动车辆时提供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舒适性的坚固结构的悬架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下描述将变得明显的这些及其他目的通过如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履带式车辆实现。履带式车辆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附从属权利要求中被限定。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包括车身、至少一个履带组件以及悬架装置的履带式车辆实现。所述履带组件布置成由所述车身借助于所述悬架装置支承。所述履带组件包括用于支承多个负重轮的履带支承梁以及绕所述负重轮布置的环状履带。所述悬架装置包括具有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延伸部横向布置的部分的板簧装置。所述板簧装置包括L形板簧构件,每个板簧构件具有附接至所述车身的第一部分、附接至所述履带支承梁的第二部分以及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以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压缩作用。
因此,通过提供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以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压缩作用的这种L形板簧构件,获得了坚固且重量轻的悬架装置,促进了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舒适性的高效驱动。因此,通过提供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以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压缩作用的这种L形板簧构件,而不是具有布置成在车身的下面延伸且部分地布置在车身的相应侧部上并且从车身的各侧侧向突出并因此具有双弯曲部分/过渡部分的U形板簧,可以有利地使用例如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叠层式多层板簧构件而没有分层的风险。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布置成从所述过渡部分基本上向上延伸,并且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布置成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延伸部基本上横向延伸并且从所述过渡部分向外延伸。由此,获得了可以容易地且高效地附接至车身和履带组件以实现坚固且重量轻的悬架的板簧。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当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受到来自底部的向上的力时,所述压缩作用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由此,可以有利地使用例如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叠层式多层板簧构件而没有分层的风险。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是叠层式多层板簧构件。由此,可获得重量更轻的悬架装置。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由复合材料制成。由此,获得与例如使用钢制板簧构件相比重量更轻的悬架装置。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由钢材料制成。由此,获得坚固的悬架装置。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在其间形成在45度至120度的范围内的角。由此,当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受到来自底部的向上的力时,压缩作用在所述过渡部分中有效地产生,使得可以有利地使用例如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叠层式多层板簧构件而没有分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其中,在若干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悬架装置的履带式车辆的正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履带式车辆的正视图;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板簧装置的L形板簧构件的立体图;
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a中的L形板簧构件的侧视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履带式车辆的立体图;以及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板簧装置的L形板簧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术语“履带支承梁”指的是布置成对包括环状履带以及驱动轮和负重轮的地面接合装置进行支承的结构元件。
在下文中,术语“履带组件”指的是履带式车辆的包括履带支承梁、驱动轮和负重轮以及周向环状履带的单元,该单元布置成包括地面接合装置并且构造成驱动车辆并且因此形成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在下文中,术语“履带组件对”指的是车辆的车辆单元的相对的履带组件,一个履带组件构成右边的履带组件以及相对的履带组件构成左边的履带组件。
在下文中,术语“车身”指的是车辆的构造成对履带式车辆的履带组件进行支承的任何结构,并且可以包括或构成车辆底盘。术语“车身”可以指车辆框架,一个或更多个梁或类似物。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悬架装置的履带式车辆V1P的正视图。
履带式车辆V1P包括履带组件对T。所述履带组件对T包括布置在车辆V1P的相对两侧上的两个履带组件10。履带式车辆V1P包括车身20。履带组件对T连接至所述车身20。因此,所述两个履带组件10布置在车身20的相反两侧上。
每个履带组件10包括用于支承多个负重轮(未示出)的履带支承梁12和绕所述负重轮布置的环状履带14。
履带式车辆V1P包括用于相应的履带组件10的悬架装置S。因此,履带式车辆的相应的履带组件10布置成由相应的车身20借助于所述悬架装置支承。
所述悬架装置包括相对于车辆V1P的纵向延伸部横向布置的板簧元件30P。板簧元件30P附接至车身20并且布置成在车身20的下面延伸且部分地布置在车身20的相应侧部上,并且板簧元件从车身的每侧侧向突出且附接至左边的履带组件10和右边的履带组件10的履带支承梁12。因此,板簧元件30P呈具有双弯曲部分/过渡部分32P、34P的U形,其中,双弯曲部分连接至车身20的相应侧部。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S的履带式车辆V1的正视图。
履带式车辆V1包括履带组件对T。所述履带组件对T包括布置在车辆V1的相对两侧上的两个履带组件10。履带式车辆V1包括车身20。履带组件对T连接至所述车身20。所述两个履带组件10因此布置在车身20的相反两侧上。
车身20具有上侧部20a、下侧部20b、左侧部分20c以及右侧部分20d。
每个履带组件10包括用于支承多个负重轮和一个驱动轮(此处未示出,见图4)的履带支承梁12、以及绕所述负重轮和驱动轮布置的环状履带14。
履带式车辆V1包括用于相应的履带组件10的悬架装置S。因此,履带式车辆的相应的履带组件10布置成由相应的车身20借助于所述悬架装置S支承。
所述悬架装置S包括板簧装置,该板簧装置包括具有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延伸部横向布置的部分的L形板簧构件30。每个L形板簧构件30具有附接至所述车身20的第一部分32、附接至所述履带支承梁的第二部分34以及在第一部分32与第二部分34之间的过渡部分36。
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的所述第一部分32布置成从所述过渡部分36基本上向上延伸,以及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的所述第二部分34布置成相对于车辆V1的纵向延伸部基本上横向延伸且从所述过渡部分36向外延伸。
布置在车身的左侧上的L形板簧构件30的第一部分32因此附接至车身的左侧部分20c,并且布置在车身的右侧上的L形板簧构件30的第一部分32因此附接至车身20的右侧部分20d。
根据实施方式,履带式车辆V1包括位于车身20的相应侧部20c、20d上的布置成连接至履带式车辆V1的前部的一对前L形板簧构件30,以及位于车身20的相应侧部20c、20d上的布置成连接至履带式车辆V1的后部部分的一对后L形板簧构件30。
履带式车辆V1包括支承元件22,支承元件22布置成在履带组件10上方从车身20突出并且沿着履带组件延伸。所述支承元件22布置成为所述履带组件提供防护且为车辆驾驶室(未示出)提供支承。
所述板簧装置包括L形板簧构件30,其中,每个板簧构件具有附接至所述车身20的第一部分32、附接至所述履带支承梁的第二部分34以及在第一部分32与第二部分34之间的过渡部分36,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36,以在所述过渡部分36中产生压缩作用。因此,相应的L形板簧构件30定形且构造成附接至车身的侧部20c、20d以及右边的履带组件10和左边的履带组件10的履带支承梁12,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以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压缩作用。因此,相应的L形板簧构件30定形且构造成附接至车身的侧部20c、20d以及右边的履带组件10和左边的履带组件10的履带支承梁12,使得当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的所述第二部分34受到来自底部的向上的力F时,所述压缩作用在所述过渡部分36中产生。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30是叠层式多层板簧构件。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由复合材料制成。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由钢材料制成。
参照图3a-图3b更详细地描述这种L形板簧构件。
根据实施方式,例示的履带式车辆是战斗车辆。例示的履带式车辆可以是用于任何合适目的的任何合适的履带式车辆。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履带式车辆的悬架装置的板簧装置的L形板簧构件30的立体图,以及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a中的L形板簧构件30的侧视图。
如图2中所示,L形板簧构件30具有构造成附接至履带式车辆的车身的第一部分32。当附接至如在例如图2中所示的车身时,第一部分32具有构造成面向车身的附接侧32a以及构造成背离车身的相反侧32b。
如图2中所示,L形板簧构件30具有构造成附接至履带式车辆的履带支承梁的第二部分34。当附接至如在例如图2中所示的履带支承梁时,第二部分34具有构造成面向履带支承梁的附接侧34a以及构造成背离履带支承梁的相反侧34b。
L形板簧构件30具有布置在第一部分32与第二部分34之间的过渡部分36。
如图3a中所示,L形板簧构件30的第一部分32包括用于例如螺钉连接构件的附接构件的通孔H1、H2,以便附接至车身。因此,通孔H1、H2从附接侧32a延伸穿过第一部分32至相反侧34b。根据图3a中的实施方式,第一部分32包括两个通孔H1,H2,两个通孔H1,H2彼此相邻地布置在基本上相同的水平面上且布置成相对于第一部分32的延伸部彼此相距一侧向距离。
如图3a中所示,L形板簧构件30的第二部分34包括用于例如螺钉连接构件的附接构件的通孔H3、H4,以便附接至履带支承梁。因此,通孔H3、H4从附接侧34a延伸穿过第二部分34至相反侧34b。根据图3a中的实施方式,第二部分34包括两个通孔H3、H4,两个通孔H3、H4彼此邻近地布置成相对于第二部分34的延伸部彼此相距一纵向距离。
如例如图2中所示,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的所述第一部分32布置成从所述过渡部分基本上向上延伸,以及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的所述第二部分34布置成相对于车辆V1的纵向延伸部基本上横向延伸且从所述过渡部分36向外延伸。过渡部分36具有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具有布置成倾斜向下地面向车身20的外侧36a(见图3b)以及布置成倾斜向上地背离车身20的内侧36b(见图3b)。
根据在图2和图3a-图3b中示出的L形板簧构件30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30的第一部分32和所述第二部分34形成大约60度的角。在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第一部分32与第二部分34之间形成的角取决于车身的相应侧部的侧面的倾斜度。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履带式车辆V2的立体图。
履带式车辆V2与参考图2描述的履带式车辆V1仅在车身方面不同,即,车身的侧部以及因此相应的L形板簧不同,即,附接至车身的L形板簧构件的第一部分相对于L形板簧构件的第二部分的角度不同。
因此,履带式车辆V2包括带有左侧部120c和右侧部120d的车身120。因此,履带式车辆V2包括履带组件对T,该履带组件对T包括布置在车辆V2的车身120的相反两侧上的两个履带组件10。
每个履带组件10包括用于支承多个负重轮16以及驱动轮18的履带支承梁12,所述环状履带14绕所述负重轮16和驱动轮18布置。
履带式车辆V2包括布置成在履带组件10上方从车身120突出并且沿着履带组件延伸的支承元件22。所述支承元件22布置成为所述履带组件提供防护并且为车辆驾驶室(未示出)提供支承。
履带式车辆V2包括用于相应的履带组件10的悬架装置。因此,履带式车辆的相应的履带组件10布置成由相应的车身120借助于所述悬架装置支承。
所述悬架装置包括板簧装置,该板簧装置包括L形板簧构件130,其中,L形板簧构件130的左侧的后L形板簧构件130在图4中示出。L形板簧构件具有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延伸部横向布置的部分。每个L形板簧构件130具有附接至所述车身120的第一部分132、附接至所述履带支承梁的第二部分134、以及在第一部分132与第二部分134之间的过渡部分136。
L形板簧构件130的第一部分132构造成借助于附接构件142附接至车身120。根据实施方式,所述附接构件142包括螺钉连接构件。
L形板簧构件130的第二部分134构造成借助于附接构件144附接至履带支承梁12。根据实施方式,所述附接构件142包括螺钉连接构件。
所述附接构件142、144以及L形板簧构件130被包括在板簧装置130、142、144中。
L形板簧构件130与L形板簧构件3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的第一部分132与所述第二部分134形成大约90度的角。在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第一部分132与第二部分134之间形成的角取决于车身120的相应侧部120c、120d的倾斜度,对于车辆V2,该相应侧部具有与履带式车辆V2的纵向延伸部及横向延伸部基本上垂直的延伸部。
关于参照图2描述的板簧装置,该实施方式中的板簧装置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并且因此包括L形板簧构件130,其中,每个板簧构件具有附接至所述车身120的第一部分132、附接至所述履带支承梁的第二部分134、以及在第一部分132与第二部分134之间的过渡部分136,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136,以在所述过渡部分136中产生压缩作用。因此,相应的L形板簧构件130定形并且构造成附接至车身的侧部120c、120d以及右边的履带组件10和左边的履带组件10的履带支承梁12,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以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压缩作用。因此,相应的L形板簧构件130定形并且构造成附接至车身的侧部120c、120d以及右边的履带组件10和左边的履带组件10的履带支承梁12,使得当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的所述第二部分134受到来自底部的向上的力时,所述压缩作用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是叠层式多层板簧构件。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由复合材料制成。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由钢材料制成。
参照图5更详细地描述这种L形板簧构件130。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板簧装置的L形板簧构件130的立体图。
如图4中所示,L形板簧构件130具有构造成附接至履带式车辆的车身的第一部分132。如在例如图2中所示,当附接至车身时,第一部分132具有构造成面向车身的附接侧132a以及构造成背离车身的相反侧132b。
如图4中所示,L形板簧构件130具有构造成附接至履带式车辆的履带支承梁的第二部分134。如在例如图2中所示,当附接至履带支承梁时,第二部分134具有构造成面向履带支承梁的附接侧134a以及构造成背离履带支承梁的相反侧134b。
L形板簧构件130具有布置在第一部分132与第二部分134之间的过渡部分136。
L形板簧构件130的第一部分132构造成借助于附接构件142附接至车身120。根据该实施方式,所述附接构件142包括螺钉连接构件J1、J2、J3、J4这四个螺钉连接构件。根据该实施方式,所述附接构件142包括附接板142a,其中,所述螺钉连接构件J1、J2、J3、J4构造成经由所述附接板142a将所述第一部分132附接至车身120。
L形板簧构件130的第二部分134构造成借助于附接构件144附接至履带支承梁12。根据实施方式,所述附接构件144包括螺钉连接构件J5、J6这两个螺钉连接构件。
如图4中所示,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的所述第一部分132布置成从所述过渡部分136基本上向上延伸,以及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的所述第二部分134布置成相对于车辆V2的纵向延伸部基本上横向延伸并且从所述过渡部分136向外延伸。过渡部分136具有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具有布置成倾斜向下地面向车身120的外侧136a以及布置成倾斜向上地背离车身120的内侧136b。
根据图4和图5中所示的L形板簧构件130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板簧构件130的第一部分132和第二部分134形成大约90度的角。在所述L形板簧构件的第一部分132与第二部分134之间形成的角取决于第一部分132布置成要附接的车身的相应侧部的侧面的倾斜度。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其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及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选择和描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并且具有适合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

Claims (7)

1.一种履带式车辆(V1,V2),包括车身(20,120)、至少一个履带组件(10)以及悬架装置(S),其中,所述履带组件(10)布置成由所述车身(20,120)借助于所述悬架装置(S)支承,所述履带组件包括用于支承多个负重轮(16)的履带支承梁(12)和绕所述负重轮布置的环状履带(14),所述悬架装置(S)包括板簧装置(30,130、142、144),所述板簧装置(30,130、142、144)具有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部横向布置的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装置包括L形板簧构件(30,130),每个板簧构件(30,130)具有附接至所述车身(20,120)的第一部分(32,132)、附接至所述履带支承梁(12)的第二部分(34,134)、以及在所述第一部分(32,132)与所述第二部分(34,134)之间的过渡部分(36,136),使得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位于所述过渡部分(36,136),以在所述过渡部分中产生压缩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车辆,其中,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的所述第一部分(32,132)布置成从所述过渡部分(36,136)基本上向上延伸,并且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的所述第二部分(34,134)布置成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部基本上横向延伸并且从所述过渡部分(36,136)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带式车辆,其中,当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的所述第二部分(34,134)受到来自底部的向上的力时,所述压缩作用在所述过渡部分(36,136)中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车辆,其中,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是叠层式多层板簧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车辆,其中,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由复合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车辆,其中,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由钢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车辆,其中,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的所述第一部分(32,132)与所述L形板簧构件(30,130)的所述第二部分(34,134)在所述第一部分(32,132)与所述第二部分(34,134)之间形成在45度至120度的范围内的角(α)。
CN201880017605.8A 2017-03-16 2018-02-26 履带式车辆 Active CN1104943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750316-0 2017-03-16
SE1750316A SE540951C2 (en) 2017-03-16 2017-03-16 Tracked vehicle
PCT/SE2018/050179 WO2018169465A1 (en) 2017-03-16 2018-02-26 Tracked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347A CN110494347A (zh) 2019-11-22
CN110494347B true CN110494347B (zh) 2021-11-30

Family

ID=6352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605.8A Active CN110494347B (zh) 2017-03-16 2018-02-26 履带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9004B2 (zh)
EP (1) EP3595962B1 (zh)
CN (1) CN110494347B (zh)
DK (1) DK3595962T3 (zh)
HR (1) HRP20220643T1 (zh)
HU (1) HUE059135T2 (zh)
PL (1) PL3595962T3 (zh)
RS (1) RS63219B1 (zh)
RU (1) RU2743243C1 (zh)
SE (1) SE540951C2 (zh)
SG (1) SG11201907766UA (zh)
SI (1) SI3595962T1 (zh)
WO (1) WO201816946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8514E (fr) * 1912-10-28 1914-05-13 Ford Motor C Système de suspension pour automobiles
FR504669A (fr) * 1919-10-08 1920-07-12 Onnig Aram Janemian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suspensions élastique, notamment à celles à faire comporter à l'avant des voitures automobiles
DE623311C (zh) * 1932-04-08
SE390522B (sv) 1975-08-25 1976-12-27 Hegglund & Soner Ab Sett och anordning vid fordon med dubbla larvband
DE3205127A1 (de) 1982-02-12 1983-08-18 Dr.Ing.H.C. F. Porsche Ag, 7000 Stuttgart Radaufhaengung fuer kraftfahrzeuge
SU1308508A1 (ru) * 1985-12-12 1987-05-07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о тракторостроению Подвеска каретки гусенич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SU1654029A1 (ru) * 1988-11-10 1991-06-07 Ж.М.Касылкасов Подвес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H04297313A (ja) * 1991-03-27 1992-10-21 Nhk Spring Co Ltd 車両用懸架装置
RU2025379C1 (ru) * 1992-09-23 1994-12-30 Анатоли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Серков Ходовая часть гусеничной машины
JP3016507B2 (ja) 1996-02-22 2000-03-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ローラ式運搬車
US5975226A (en) * 1996-07-30 1999-11-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rawler belt vehicle
DE19857891A1 (de) 1998-12-15 2000-06-21 Macmoter Spa Raupenfahrzeug
JP4297313B2 (ja) * 2000-10-30 2009-07-15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用サスペンション
DE50205937D1 (de) * 2002-07-02 2006-04-27 Ford Global Tech Llc Radaufhäng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Querblattfeder
WO2007015554A1 (ja) 2005-08-01 2007-02-08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建設機械のドラム回転装置
US20070029878A1 (en) 2005-08-08 2007-02-08 Gyro-Trac Inc. Land clearing vehicle and track assembly therefor
JP5249840B2 (ja) * 2009-04-15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SE539473C2 (sv) * 2013-05-08 2017-09-26 BAE Systems Hägglunds AB Fjädringsanordning för bandgående fordon
JP5815094B1 (ja) * 2014-09-04 2015-11-17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の製造装置
CN104691639A (zh) 2015-02-26 2015-06-10 梁树新 大型履带式运输车支重轮支承结构
CN104670352A (zh) 2015-02-26 2015-06-03 梁树新 具有定时功能的履带式运输车
SE540471E (en) * 2016-11-18 2022-03-17 Bae Systems Haegglunds Ab Tracked vehicle arranged with distance adjustment means for tilting the vehicle track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69465A1 (en) 2018-09-20
US20200114991A1 (en) 2020-04-16
HUE059135T2 (hu) 2022-10-28
PL3595962T3 (pl) 2022-07-25
CN110494347A (zh) 2019-11-22
HRP20220643T1 (hr) 2022-07-08
US11319004B2 (en) 2022-05-03
SI3595962T1 (sl) 2022-07-29
RS63219B1 (sr) 2022-06-30
EP3595962A4 (en) 2021-01-13
SE1750316A1 (sv) 2018-09-17
SG11201907766UA (en) 2019-09-27
EP3595962A1 (en) 2020-01-22
EP3595962B1 (en) 2022-04-13
WO2018169465A8 (en) 2019-10-10
SE540951C2 (en) 2019-01-08
DK3595962T3 (da) 2022-06-20
RU2743243C1 (ru)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06474A (en) Vehicle fender attachment and support structure
KR102415657B1 (ko) 복합재 리프스프링을 구비한 차량용 현가장치
JP5688029B2 (ja) 自動車の車軸
KR102452545B1 (ko) 복합재 리프 스프링모듈 조립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01610944B (zh) 用于弹性体履带的牵引链组件
US10293650B2 (en) Axle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DE102017219825A1 (de) Hinterrad-Einzelaufhäng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elektrischen Antriebsstrang
US9499037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power unit of utility vehicle and utility vehicle employing same mounting structure
CN110494347B (zh) 履带式车辆
KR102602979B1 (ko) 복합재 스프링을 구비한 차량용 현가장치
JP6802297B2 (ja) シャーシアセンブリ及び陸上車両
EP1693283A1 (fr) Structure av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P3053813B1 (en) Towing tractor
US11554822B2 (en) Endless track system suspension
DE102017218530A1 (de) Längsblattfedervorrichtung zur Federung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CA2612356C (en) Traction assembly with trail compensating system
JP4755462B2 (ja) トレーラのフレーム構造及びトレーラ
US11097794B2 (en) Roller suspension system
KR102643494B1 (ko) 차량의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장치
DE102012020873A1 (de) Kraftfahrzeug-Hilfsrahmen
DE102011089051A1 (d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einem hinteren Boden und einer hinteren Wand
KR101974916B1 (ko) 차량 현가장치를 구성하는 컨트롤 암 및 상기 컨트롤 암의 제조 방법
JP4439281B2 (ja) 板ばね式車軸装置
JP6786704B2 (ja) キャタピラトラックに搭載された水陸両用車
KR102314374B1 (ko) 무한궤도의 슈바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