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1923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1923A
CN110491923A CN201910792790.4A CN201910792790A CN110491923A CN 110491923 A CN110491923 A CN 110491923A CN 201910792790 A CN201910792790 A CN 201910792790A CN 110491923 A CN110491923 A CN 11049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ight emitting
functional layer
emitting functional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27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素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27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1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1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层叠的发光材料层和发光功能层;发光单元至少还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发光功能层包括同层的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第一子发光功能层位于红色子像素单元中,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位于蓝色子像素单元中,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中设置不同折射率的发光功能层,改善了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显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然而,由于红绿蓝三色光的发光特性不同,使得在正视角下显示的白色画面在非正视角下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色偏,使得非正视角下的显示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色偏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层叠的发光材料层和发光功能层;
所述发光单元至少还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同层的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蓝色子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大于1.6且小于2.1。
可选地,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3。
可选地,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为所述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三主体材料相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折射率,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小于所述第三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7:3;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5:5。
可选地,所述所述第三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7:3;
优选地,所述第三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5:5且小于7:3。
可选地,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同层的第三子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单元中;
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介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之间,或者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相同,或者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为相同膜层,或者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为相同膜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红色子像素单元中设置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在蓝色子像素单元中设置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且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可减少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的差异,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正视角下的初始亮度损耗的差异,同时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可校正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占比,从而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进而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与相对模式贡献的关系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提到显示面板在正视角(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观看视角)下显示的白色画面在非正视角下会出现色偏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显示面板的各子像素单元(如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具有相同的发光功能层(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或空穴注入层),而在各子像素单元具有相同发光功能层的情况下,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单元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不同,其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是局域在金属与介质界面上的自由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混合激发态,因此,在各子像素单元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是对子像素单元所激发出的光子的损耗,导致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较大的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较小,造成该颜色的子像素单元在正视角下的初始亮度损耗相对较大,进而导致该颜色的子像素单元(如红色子像素单元)与另一种颜色的子像素单元(如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增大,出现色偏(如偏蓝)现象。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发光单元的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和位于基板10上的多个发光单元20,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电极210、第二电极220和位于第一电极210与第二电极220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层叠的发光材料层230和发光功能层240;
发光单元20至少还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21、绿色子像素单元2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23,发光功能层240包括同层的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位于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中,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位于蓝色子像素单元22中,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不同。
其中,基板10可以为柔性基板,也可以为刚性基板。柔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I,刚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玻璃。
发光单元20可以为OLED发光结构,参考图1,发光单元20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21、绿色子像素单元2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23;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白色子像素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对发光单元的具体像素结构及像素排布不作限制。
第一电极210可以为阳极与阴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220为阳极与阴极中的另一个。例如,第一电极210为阳极,其作为全反射电极,可以采用三层结构,其中的第一层与第三层的材料可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是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或铝锌氧化物(AZO),中间的第二层的材料可为金属,如银或铜;第二电极层40为阴极,其作为半反射半透光电极,材料可以是ITO或镁银合金。
发光单元20可采用主动驱动方式发光,也可采用被动驱动方式发光。当发光单元20采用主动驱动方式发光时,第一电极210可以包括与红色子像素单元21、绿色子像素单元2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23一一对应设置的电极块,第二电极220可以为整面的面电极。当发光单元20采用被动驱动方式发光时,第一电极210与第二电极220可以均为电极条,分别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延伸,第一电极210与第二电极220的交叉点限定出一个子像素单元。
通常,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与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程度一个较大一个较小,而绿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使得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出现偏蓝或偏红的现象。由于绿色子像素单元22分别与红色子像素单元21以及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均较小,即绿色子像素单元22对色偏的影响较小,因此可通过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21和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来改善色偏问题。
具体地,由前述分析可知,子像素单元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影响子像素单元在正视角下的初始亮度损耗,在各子像素单元具有相同发光功能层的情况下,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与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初始亮度损耗不同,同时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与蓝色子像素单元22随视角的增大亮度不断衰减,导致大视角下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与蓝色子像素单元22之间的亮度衰减差异较大,出现偏红或偏蓝现象。表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与相对模式贡献的关系表,参考图2和表1,发明人发现,相对模式贡献随发光功能层(电子传输层)的折射率增大而降低,而相对模式贡献体现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的大小,相对模式贡献越小,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越大,因此,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随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增大而增大,即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与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正相关。基于此,针对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红的情况,此时由于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大于红色子像素单元21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红色子像素单元21和蓝色子像素单元22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较大,造成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亮度占比较小,进而出现偏红现象;因此,可通过降低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即设置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来减少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降低蓝色子像素单元22初始亮度损耗,增加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出光量,从而增大了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发光亮度,提高了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亮度占比,由此缩小了红色子像素单元21和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改善了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红的问题。类似的,针对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蓝的情况,可通过设置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来提高红色子像素单元21在非正视角下的的亮度占比以改善偏蓝问题。因此,可通过在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与蓝色子像素单元22中设置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发光功能层,来调整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与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使两者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相差不大,校正了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占比,从而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进而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表1
示例性地,红色子像素单元21包括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蓝色子像素单元22包括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或者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具体可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色偏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当显示面板在在非正视角下出现偏红的现象时,说明红色子像素单元21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占比较大,即红色子像素单元21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较小,此时,可通过设置折射率较大的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来增大红色子像素单元21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和/或通过设置折射率较小的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来减小蓝色子像素单元22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以此来减小红色子像素单元21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和/或增大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进而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21与蓝色子像素单元22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红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可以为现有发光层中的已知膜层,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或空穴注入层。可通过对已有发光功能层进行高低折射率材料掺杂的方式形成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也可通过采用不同折射率的单一材料或混合材料分别直接形成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本实施例对上述掺杂材料、单一材料及混合材料不作限制,只要在保证发光层发光性能的情况下,实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即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中出现的膜层的折射率在未提及是对何种光的折射率时,均可看作是膜层对钠黄光的折射率。
本实施例通过在红色子像素单元中设置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在蓝色子像素单元中设置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且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可减少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的差异,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正视角下的初始亮度损耗的差异,同时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可校正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占比,从而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进而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可选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在实际显示产品中,显示面板普遍会出现大视角偏蓝的现象,因此,为解决普遍存在的色偏问题,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来增大红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和/或减小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进而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与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蓝的问题。
具体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可保持不变,即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与现有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相同,仅通过减小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来减小红色子像素单元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从而提高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进而增大了红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占比,缩小了红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改善了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蓝的问题。或者,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可保持不变,即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与现有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相同,仅通过增大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来增大蓝色子像素单元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从而降低蓝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进而减小了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缩小了红色子像素单元与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改善了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蓝的问题。或者,基于前两种情况,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均发生改变,通过减小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且增大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来进一步缩小红色子像素单元与蓝色子像素单元在非正视角下的亮度衰减差异,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蓝的问题。
可选地,基于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可大于1.6且小于2.1。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构成了光学微腔,可利用微腔效应对各子像素单元发光光谱的半高宽进行窄化,从而提高各子像素单元发光的色纯度;微腔效应可通过调节光学微腔的微腔长度进行增强或减弱,微腔长度与发光层中各膜层的厚度以及折射率正相关,因此,可通过改变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来调节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微腔长度,从而改变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微腔效应。通常,现有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大可为2.1,因此,在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为2.1时,本实施例可通过设置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小于2.1,来提高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大于1.6,来实现对红色子像素单元所发红光光谱半高宽的窄化作用,以保证红色子像素单元所发红光的色纯度。
可选地,基于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对蓝光的折射率可大于1.7且小于2.3。由此,既可降低蓝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又可保证蓝色子像素单元所发蓝光的色纯度。
可选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发光层还包括电子传输层,电子传输层为发光功能层,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中,电子传输层的折射率对耦合出光效率影响最大,即电子传输层的折射率越小,更有利于降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损耗,因此,将电子传输层作为发光功能层,更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另外,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可通过调节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和/或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来实现对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或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电子传输层为发光功能层,可通过共蒸的方式分别制备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示例性地,可先采用具有与红色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开口的蒸镀用掩模板,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分别以一定速率同时蒸镀,在红色子像素单元中形成满足折射率条件的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再采用具有与蓝色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开口的蒸镀用掩模板,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分别以一定速率同时蒸镀,在蓝色子像素单元中形成满足折射率条件的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其中,折射率条件为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三主体材料相同,第二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相同;由此,仅需通过调整两种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即可实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的设置,有利于工艺参数的设计,便于调节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
进一步地,当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三主体材料相同,第二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相同时,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主体材料的折射率可大于第二主体材料的折射率,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小于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由于第一主体材料的折射率可大于第二主体材料的折射率,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越小,形成的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越小,因此,在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小于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时,形成的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进而可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偏蓝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三主体材料的结构可以为以下任一种:
第二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结构可以为
可选地,基于上述第一主体材料的结构和第二主体材料的结构,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7:3,可使得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大于1.6且小于2.1,进而在提高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的同时,保证红色子像素单元所发红光的色纯度。
通常,现有电子传输层中,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5:5,本实施例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应小于现有电子传输层的折射率,以使本实施例中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比现有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高,进而保证提高红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因此,优选地,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5:5。
可选地,基于上述第三主体材料的结构和第四主体材料的结构,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7:3,可使得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对蓝光的折射率可大于1.7且小于2.3,进而在降低蓝色子像素单元的出光效率,改善显示面板在非正视角下的色偏问题的同时,可保证蓝色子像素单元所发蓝光的色纯度。优选地,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5:5且小于7:3。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可继续参考图1,发光功能层240还包括与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同层的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位于绿色子像素单元22中,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的折射率介于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之间。
示例性地,发光功能层240可以为电子传输层,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可以包括第五主体材料和第六主体材料,第五主体材料可以和第一主体材料相同,第六主体材料可以和第二主体材料相同,在第一主体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第二主体材料的折射率时,第五主体材料和第六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大于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且小于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具体地,在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保持不变时,第五主体材料和第六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以及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均降低;在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保持不变时,第五主体材料和第六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以及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均提高;另外,在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的折射率保持不变时,第五主体材料和第六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可以为5:5。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图1所示显示面板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的折射率和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的折射率相同。优选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与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为相同膜层,由此,可同时制备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和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在不影响显示面板色偏问题的情况下,节约了工艺流程,且在发光功能层为电子传输层时,蒸镀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与第一子发光功能层241时可共用蒸镀用掩模板的一个开口,即蒸镀用掩模板的该开口较大,进而减小了蒸镀用掩模板的开口密度,降低了制备蒸镀用掩模板的工艺成本。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图1所示显示面板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的折射率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的折射率相同。优选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为相同膜层,由此,可同时制备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在不影响显示面板色偏问题的情况下,节约了工艺流程,且在发光功能层为电子传输层时,蒸镀第三子发光功能层243与第二子发光功能层242时可共用蒸镀用掩模板的一个开口,即蒸镀用掩模板的该开口较大,进而减小了蒸镀用掩模板的开口密度,降低了制备蒸镀用掩模板的工艺成本。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图5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显示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层叠的发光材料层和发光功能层;
所述发光单元至少还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同层的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子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蓝色子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对红光的折射率大于1.6且小于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为所述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包括第三主体材料和第四主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三主体材料相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折射率,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小于所述第三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7:3;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5: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三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3:7且小于7:3;
优选地,所述第三主体材料和所述第四主体材料的质量掺杂比为大于5:5且小于7: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同层的第三子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单元中;
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介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之间,或者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相同,或者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的折射率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一子发光功能层为相同膜层,或者所述第三子发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子发光功能层为相同膜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792790.4A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0491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2790.4A CN110491923A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2790.4A CN110491923A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1923A true CN110491923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53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2790.4A Pending CN110491923A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19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223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44121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23908A (zh) * 2021-11-03 2022-02-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22080A (zh) * 2021-11-04 2022-03-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4508A1 (en) * 2014-05-12 2015-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9285866A (zh) * 2018-09-21 2019-01-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4508A1 (en) * 2014-05-12 2015-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9285866A (zh) * 2018-09-21 2019-01-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223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44121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23908A (zh) * 2021-11-03 2022-02-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23908B (zh) * 2021-11-03 2024-02-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22080A (zh) * 2021-11-04 2022-03-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192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609534A (zh)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07491A (zh) 像素排列结构
CN105704869B (zh) 电致光致混合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15442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58018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6784356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09801955A (zh)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16275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393950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148544A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34084A (zh) 顶发射白光oled显示装置
CN10983051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70354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0796601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08922910A (zh) Oled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6206663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98854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93210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409861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119438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6158907B (zh) Oled显示器件
CN110391281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11048A (zh) 一种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
CN205264706U (zh)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