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0658B -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0658B
CN110490658B CN201910774990.7A CN201910774990A CN110490658B CN 110490658 B CN110490658 B CN 110490658B CN 201910774990 A CN201910774990 A CN 201910774990A CN 110490658 B CN110490658 B CN 110490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cene
current
contribution
contribution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49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0658A (zh
Inventor
姜子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749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0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0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0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0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0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2Market predictions or forecasting f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26Incentive systems for frequent usage, e.g. frequent flyer miles programs or point systems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可预测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并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激励策略,以促进应用程序用户量的快速提升。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程序的普及和发展,相同功能的应用程序之间对下载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软件开发商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其开发的应用程序,通常会对邀请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的老用户给予一定的激励。具体的,软件开发人员会在设计应用程序时,将固定的激励策略(如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该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一定数值的积分)写入应用程序的代码段中,在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系统会通过固定接口调用该激励策略对应的程序代码,向用户展示激励策略。但是,现有方案中应用程序调用固定的代码段向用户展示激励策略,形式单一,导致应用程序的用户量提升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可预测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并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激励策略,以促进应用程序用户量的快速提升。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
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该装置包括:
贡献能力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
激励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通过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出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进而确定该贡献能力对应的目标激励策略发送给用户所属终端。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实现预测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为不同的贡献能力提供不同的激励策略,以实现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了应用程序用户量的快速提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的流程图;
图3A-3C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方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为了提升应用程序的用户量,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用户激励策略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或电子设备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配置在电子设备中。可选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应用程序的后端服务平台对应的设备,还可以是安装有应用程序客户端的移动终端设备。
可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
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为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本实施例的用户可以是通过电子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客户端注册并使用应用程序的用户。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可以是用户当前时刻或当前位置所对应的场景,具体的,可以包括: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时间场景可以是当前时刻对应的场景,其可以是当前时刻的具体时间;还可以是对时间进行类型划分后所属的时间类型,例如,休闲场景、工作场景或吃饭场景等;位置场景可以是指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场景,其可以是用户所属终端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可以是某商场的名称、公司名称、小区名称或公园名称等;还可以是用户所属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位置环境,例如,可以是商场场景、公司场景、家庭场景或公园场景等。使用场景可以是指当前时刻用户所在位置周围使用该应用程序的实际情况,例如,可以是用户周围使用该应用程序的人员密度。
可选的,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时,可以是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种场景来预测该用户的贡献能力。具体的,可以是预先针对各场景(如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构建各场景下每一种情况与其对应的贡献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直接通过查找该关联关系,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例如,针对位置场景来说,可以是预先构建商场、饭店、公园、公司以及家庭等不同位置场景下对应的贡献能力的关联关系,在该关联关系中查找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对应的贡献能力,并将其作为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
可选的,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的另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可以是针对各种场景中影响贡献能力的影响因素,来预测该用户的贡献能力。具体的,对于时间场景来说,其贡献能力影响因素可以是待休息时长,待休息时长越长,说明用户就有更多的时间为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做出贡献,进而预测其贡献能力也就越强,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待休息时长与贡献能力的转换公式,计算用户的当前贡献能力。对于位置场景,其贡献能力影响因素可以是人流密度或该位置的熟悉程度,人流密度越高,说明可成为应用程序注册用户的候选人就越多,进而预测该位置场景下的用户贡献能力也就越强。位置的熟悉程度越高,说明用户在该位置处熟悉的人就越多,进而预测该位置场景下的用户贡献能力也就越强。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人流密度或熟悉程度与贡献能力的转换公式,计算用户的贡献能力。对于应用使用场景,其贡献能力影响因素可以是应用程序的使用量,用户周围如果使用该应用程序的使用量越少,说明该应用程序在当前场景下可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空间比较大,进而预测其贡献能力也就越强。
可选的,若本步骤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的场景为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一种场景时,则可以直接按照上述任意一种方法预测该场景下用户对应的贡献能力。若本步骤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的场景为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两种时,则预测的用户贡献能力可以是由各场景下预测出的各贡献能力构成;还可以是对各场景下预测的各贡献能力进行综合处理(如进行求和或均值处理等),预测出用户最终的贡献能力。
S102,根据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其中,激励策略可以是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商为了激励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做出的贡献,给予做出贡献的用户提供的奖励规则。例如,可以是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一定数值的积分。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程序拥有至少两种激励策略,不同的贡献能力对应不同的激励策略,目标激励策略即为从该应用程序拥有的多个激励策略中确定出的符合S101得到的贡献能力的激励策略。
可选的,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好不同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低级别的贡献能力对应第一激励策略,中级别的贡献能力对应第二激励策略,高级别的贡献能力对应第三激励策略,其中,第三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第二激励策略;第二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第一激励策略。在执行本步骤根据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时,可以是根据该贡献能力以及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激励策略。具体的,可以是在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中查找S101得到的贡献能力,然后将查找到的该贡献能力对应的激励策略作为目标激励策略,例如,若S101得到的贡献能力为高级别的贡献能力,则可以在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中查找高级别的贡献能力对应的第三激励策略作为目标激励策略。
可选的,若S101预测的用户的贡献能力是由至少两种场景下预测出的至少两个贡献能力构成,则本步骤根据S101得到的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时,可以是先针对各贡献能力,基于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出各贡献能力对应的激励策略后,再对确定出的各激励策略做综合处理(如进行求和或均值处理等),得到目标激励策略,例如,若S101预测的用户的贡献能力是时间场景下对应的中级别的贡献能力和位置场景下对应的高级别的贡献能力,且中级别的贡献能力对应的第二激励策略是“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500的积分”;高级别的贡献能力对应的第三激励策略是“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1000的积分”,此时可以对第二激励策略和第三激励策略求和,得到目标激励策略是“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1500的积分”;还可以是对第二激励策略和第三激励策略求均值,得到目标激励策略是“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750的积分”。
S103,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中,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时,可以是向用户所属终端或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客户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具体的,可以是将目标激励策略以通知消息或短信的形式发送给用户所属终端。还可以是以页面元素推广的形式展示在用户所属终端的应用程序客户端页面,例如,在应用程序客户端的页面顶部的消息推广栏中设置一个推广激励策略的界面元素,根据用户当前所处场景,展示不同的目标激励策略。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中,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的触发条件可以是当检测到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或使用该应用程序时,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当前所处场景下确定出的目标激励策略。还可以是当检测到目标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标准激励策略时,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其中,标准激励策略为应用程序大多数场景下对应的激励策略。例如,可以是大多数不会对应用程序用户量的提升有促进作用的场景对应的激励策略。对于标准激励策略来说,有激励额度高于它的激励策略,如对应用程序用户量的提升有促进作用的场景对应的激励策略;还可能有激励额度低于它的激励策略,如针对为了获取激励恶意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用户,其在任何场景下的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都低于标准激励策略。具体的,可以是在S102确定了目标激励策略之后,将该目标激励策略与标准激励策略进行激励额度比较,若目标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标准激励策略,则说明此时满足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的触发条件,进而执行本步骤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的操作。例如,假设目标激励策略为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1000的积分的激励策略;标准激励策略为老用户每邀请一个新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程序,就奖励老用户500的积分,则此时1000积分的激励额度高于500积分,所以触发执行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该目标激励策略的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通过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出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进而确定该贡献能力对应的目标激励策略发送给用户所属终端。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实现预测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为不同的贡献能力提供不同的激励策略,以实现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应用程序用户量的快速提升。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各可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体给出了如何确定用户当前所处场景的详细介绍。
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
其中,当前时间数据可以包括当前所属的日期和时刻,例如,可以是1月1日晚上8点。交互数据可以是应用程序客户端和服务平台之间的交互数据。具体的,该交互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所属终端的定位信息或互联网协议地址。其中,当交互数据为定位信息时,可以是由用户所属终端设备中的定位模块实时采集的终端设备当前位置的定位信息,并通过应用程序客户端将该定位信息发送至后端服务平台;可选的,该定位信息还可以是用户所属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平台发送的其他用户的定位信息。当交互数据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 Address,IP)地址时,可以是用户所属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在与后端服务平台发送通信消息时,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电子设备的IP地址,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该IP地址同样也可以推算出用户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在本步骤中,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的具体可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如下几种:
若确定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时,可以是根据当前时间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具体的,可以是将当前时间数据作为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即将当前时间数据中的时刻和日期一并作为时间场景,例如,若当前时间数据为1月1日晚上8点,则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为1月1日晚上8点。
若确定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时,可以是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位置场景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场景,应用使用场景都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处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用户的数量,所以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都与位置信息具有密切的关系,都可以根据交互数据,先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而再根据确定出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只是具体如何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场景和应用场景的方式不同。
可选的,确定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时,可以是先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然后再将该用户的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作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其中,位置环境可以是位置信息所属于的环境场所,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商场环境、公司环境、饭店环境、公园环境等等。具体的,若用户对该应用程序授权了定位信息获取权限,则该交互数据可以为用户所属终端设备中的定位模块采集到的定位信息,此时可以直接将交互数据中终端设备的定位信息作为该设备所属用户的位置信息。若用户对该应用程序没有授权定位信息获取权限,则该交互数据可以为IP地址,此时可以按照预设算法对IP地址进行解析,得到该IP地址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IP地址所在设备的位置信息,即用户的位置信息。在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之后,可以是再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该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最后将该位置环境作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例如,若用户的位置信息为XX百货商场,该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为商场环境,则确定该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为商场场景。
可选的,确定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时,同样先执行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具体执行方法与上述确定位置场景时相同,不再赘述),然后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在用户的预设范围内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作为该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具体的,可以是以用户的位置信息为中心,将其周围预设范围(如一公里)内的区域作为该预设范围,然后从已经获取的服务平台所管理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中,查找位置信息在该预设范围内其他用户的数量作为该预设范围内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将该总量作为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例如,若用户的位置信息为XX百货商场,则将XX百货商场周围一公里范围内的区域作为预设范围,若有100个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属于该预设范围内,则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为100个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平台,则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服务平台与其管理的各用户所属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获取的;若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用户的终端设备,则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服务平台获取其管理的各用户的位置信息后发送给当前用户的终端设备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按照上述方法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的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时,可以确定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种场景。
S202,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
S203,根据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S204,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个,基于该当前所处的至少一个场景,预测出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进而确定该贡献能力对应的目标激励策略发送给用户所属终端。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通过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场景,从多维度来预测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使得预测的贡献能力的准确性更高,进而精准实现根据预测的贡献能力的不同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激励策略的方案,提高了用户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积极性。
图3A-3C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各可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体给出了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的详细介绍。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种,接下来本实施例针对上述每一种场景,具体介绍如何根据该场景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
可选的,如图3A所示,当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时间场景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将当前时间数据作为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
S302,根据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贡献能力与待休息时长成正比。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以预先根据周末和节假日,按照日期设置出一部分休息时间段,例如,周末作为一个为期两天的休息时间段;中秋节作为一个为期三天的休息时间段;国庆节作为一个为期七天的休息时间段。按照时刻设置出另一部分的休息时间段,例如,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半作为一个休息时间段;下午六点半到晚上十点半作为一个休息时间段。
可选的,本步骤可以是在确定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后,判断该时间场景中的日期是否对应预设的休息时间段,若是,则根据当前日期确定剩余的待休息时长,例如,若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为周六中午十二点,由于周六属于日期对应的为期两天的休息时间段,且当前时间表明周六已经过去了半天,所以当前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为一天半。若时间场景中的日期并不对应预设的休息时间段,则继续判断时间场景中的时刻是否对应预设的休息时间段,若是,则根据当前时刻确定剩余的待休息时长,例如,若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为周一中午十二点,由于周一不属于日期对应的休息时间段,而十二点属于时刻对应的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半的休息时间段,则可以确定十二点对应的剩余待休息时间段为一个半小时。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若时间场景中日期和时刻都不对应预设的休息时间段,则确定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为零。在确定出当前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后,再按照待休息时长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可选的,该待休息时长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中贡献能力与待休息时长成正比,即待休息时长越长,留给用户的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时间就越多,进而对应预测的贡献能力也就越强。该转换关系可以是通过图表或公式等方式表示。
S303,根据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S304,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
可选的,如图3B所示,当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位置场景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5,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
S306,将用户的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作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
S307,根据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贡献能力与人流密度和场景的熟悉程度成正比。
可选的,本步骤在根据位置场景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时,可以是先确定当前位置场景下对应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具体的,当确定当前位置场景下对应的人流密度时,可以是根据当前位置场景的属性来预测人流密度,例如,商场、饭店的人流密度大,家里的人流密度小;还可以是结合当前时刻来预测当前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例如,假日商场的人流密度大,工作日商场的人流密度小。可选的,不同位置场景(或位置场景在不同时间下)与其对应的人流密度的关联关系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本步骤可以直接基于该关联关系,确定当前位置场景对应的人流密度。当确定当前位置下对应的场景的熟悉程度时,可以是统计预设时间段(如近一周)内用户的定位信息重复出现在该位置场景的次数,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该场景的熟悉程度越高。可选的,可以是预先设置重复出现次数与场景熟悉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出现5次以下为不熟悉;出现5-10为一般熟悉;出现10次以上为非常熟悉。在确定出当前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后,再按照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可选的,该人流密度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中,贡献能力与人流密度成正比,即人流密度越大,成为应用程序注册用户的候选人就越多,对应预测的贡献能力也就越强。场景的熟悉程度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中,贡献能力与场景的熟悉程度成正比,即场景越熟悉,用户熟悉的人就越多,进而向熟悉的人推荐应用程序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对应的贡献能力也就越强。该转换关系可以是通过图表或公式等方式表现。
可选的,本步骤若根据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场景的熟悉程度,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时,可以是该位置场景的熟悉程度越强且人流密度越大,则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越强。
S308,根据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S309,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
可选的,如图3C所示,当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应用使用场景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10,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
S311,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在用户的预设范围内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作为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
S312,根据应用使用场景中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贡献能力与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成反比。
可选的,用户周围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用户越多,留给该用户的提高应用程序用户量的空间也就越小,例如,若用户周围大多数的人都使用了该应用程序,则留给该用户的提高应用程序用户量的空间只有个别人,此时相比于周围大部分人都没有使用该应用程序的情况,贡献能力明显降低很多。因此,本步骤可以是在S311确定出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后,将该应用使用场景中包含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按照应用程序的使用量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本步骤还可以是根据应用使用场景中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以及服务平台统计的该应用程序的当前使用总量,确定当前应用使用场景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率,如可以是将应用使用场景中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除以该应用程序的当前使用总量,得到当前应用使用场景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率,然后按照应用程序使用率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预测用户的贡献能力。可选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或使用率与贡献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中,贡献能力与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或使用率成反比,即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或使用率越高,留给用户的提高应用程序用户量的空间就越小,进而对应预测的贡献能力也就越弱。该转换关系可以是通过图表或公式等方式表现。
S313,根据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S314,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目标激励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在执行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时,可以是只执行上述三种场景下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的准确性,还可以是将上述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两种结合来预测贡献能力。例如,可以是将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结合,若位置场景对应的人流密度越高,且应用使用场景对应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越少,则预测当前用户的贡献能力越强,从而进一步提高贡献能力预期的准确性。具体的,若当前所处场景为至少两个时,可以是先按照上述介绍的方案确定出各场景下预测的贡献能力,然后对各贡献能力进行综合处理,得到一个最终的贡献能力;后续基于该最终的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并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该目标激励策略。还可以是按照上述方案确定出各场景下对应的目标激励策略,然后对各目标激励策略进行综合处理,得到最终的目标激励策略向用户所属终端发送。对此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时间场景、位置场景以及应用使用场景三种不同场景下对应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针对每一种场景,都对应设置有不同的预测贡献能力的方法,在预测贡献能力时,选择三种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结合各场景对应的预测方法进行贡献能力的预测,使得预测的贡献能力的准确性更高,进而实现根据预测的贡献能力的不同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激励策略,提高了用户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积极性,促进了应用程序用户量的快速提升。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可适用于为了提升应用程序的用户量,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用户激励策略的情况。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并集成在执行本方法的电子设备中,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贡献能力预测模块401,用于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
激励策略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发送模块403,用于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通过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出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进而确定该贡献能力对应的目标激励策略发送给用户所属终端。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实现预测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为不同的贡献能力提供不同的激励策略,以实现向用户提供动态变化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应用程序用户量的快速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场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其中,所述交互数据包括用户所属终端的定位信息或互联网协议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场景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当前时间数据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场景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
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场景确定模块在执行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时,具体用于:
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的预设范围内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
进一步的,所述贡献能力预测模块401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时间场景时,根据所述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待休息时长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位置场景时,根据所述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人流密度和所述场景的熟悉程度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应用使用场景时,根据所述应用使用场景中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成反比。
进一步的,所述激励策略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贡献能力以及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激励策略发送模块403具体用于:
当检测到目标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标准激励策略时,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各实施例,并且本公开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应用程序的后端服务平台对应的设备,还可以是安装有应用程序客户端的移动终端设备。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5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5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508;以及通信装置509。通信装置5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5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5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508被安装,或者从ROM 5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内部进程执行: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
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在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之前,还包括:
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其中,所述交互数据包括用户所属终端的定位信息或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根据当前时间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
将当前时间数据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
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的预设范围内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时间场景时,根据所述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待休息时长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位置场景时,根据所述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人流密度和所述场景的熟悉程度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应用使用场景时,根据所述应用使用场景中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成反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贡献能力以及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标准激励策略时,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该装置包括:
贡献能力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
激励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中的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时间场景、位置场景和应用使用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场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其中,所述交互数据包括用户所属终端的定位信息或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中的所述当前场景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当前时间数据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中的所述当前场景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
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中的所述当前场景确定模块在执行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时,具体用于:
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的预设范围内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中的所述贡献能力预测模块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时间场景时,根据所述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待休息时长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位置场景时,根据所述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人流密度和所述场景的熟悉程度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应用使用场景时,根据所述应用使用场景中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成反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中的所述激励策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贡献能力以及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上述装置中的所述激励策略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当检测到目标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标准激励策略时,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1)

1.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时间场景和位置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在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之前,还包括:
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其中,所述交互数据包括用户所属终端的定位信息或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时间场景时,根据所述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待休息时长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位置场景时,根据所述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人流密度和所述场景的熟悉程度成正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还包括:应用使用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时间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
将当前时间数据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时间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
根据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应用使用场景,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所属的位置环境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场景;和/或,
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的预设范围内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作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使用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还包括以下情况: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应用使用场景时,根据所述应用使用场景中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总量成反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贡献能力以及预设的贡献能力与激励策略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激励策略的激励额度高于标准激励策略时,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9.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贡献能力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所述贡献能力为所述用户对提升应用程序用户量的贡献能力,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包括:时间场景和位置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激励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贡献能力,确定目标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所属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激励策略;
所述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装置还包括:
当前场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间数据和/或交互数据,确定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其中,所述交互数据包括用户所属终端的定位信息或互联网协议地址;
所述贡献能力预测模块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况: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时间场景时,根据所述时间场景对应的待休息时长,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待休息时长成正比;
当所述用户的当前所处场景为位置场景时,根据所述位置场景的人流密度和/或场景的熟悉程度,预测所述用户的贡献能力,其中,所述贡献能力与所述人流密度和所述场景的熟悉程度成正比。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
11.一种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
CN201910774990.7A 2019-08-21 2019-08-21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Active CN110490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4990.7A CN110490658B (zh) 2019-08-21 2019-08-21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4990.7A CN110490658B (zh) 2019-08-21 2019-08-21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0658A CN110490658A (zh) 2019-11-22
CN110490658B true CN110490658B (zh) 2022-11-15

Family

ID=6855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4990.7A Active CN110490658B (zh) 2019-08-21 2019-08-21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0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6202A (zh) * 2020-08-13 2020-12-22 上海趣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应用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3129080A (zh) * 2021-05-13 2021-07-16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0949A (zh) * 2011-03-10 2011-07-20 肖智刚 基于用户贡献的个性化数字资源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03270527A (zh) * 2010-08-06 2013-08-28 Tapjoy公司 用于奖励应用程序安装的系统及方法
CN106485469A (zh) * 2016-09-27 2017-03-08 武汉大学 一种位置相关的基于需求的动态激励机制方法
CN107909399A (zh) * 2017-11-13 2018-04-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资源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9409934A (zh) * 2018-09-27 2019-03-01 湖南优讯银态优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体验定位与反馈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460A (zh) * 2012-11-06 2013-02-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贡献值的园区网p2p激励方法
CN103647671B (zh) * 2013-12-20 2017-12-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Gur Game的群智感知网络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5447103B (zh) * 2015-11-12 2019-05-2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红包定向分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85809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激励推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98526B (zh) * 2017-09-30 2023-05-1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贡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8765711A (zh) * 2018-05-21 2018-11-06 江苏美萃恪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售货柜与显示器组合
CN109257489B (zh) * 2018-08-23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43937A (zh) * 2018-10-10 2019-03-2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众包模式下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11885A (zh) * 2018-12-27 2019-05-03 上海旺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激励视频广告智能投放方法
CN109902226A (zh) * 2019-01-25 2019-06-18 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推荐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设备
CN110149545B (zh) * 2019-05-20 2020-10-0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0527A (zh) * 2010-08-06 2013-08-28 Tapjoy公司 用于奖励应用程序安装的系统及方法
CN102130949A (zh) * 2011-03-10 2011-07-20 肖智刚 基于用户贡献的个性化数字资源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06485469A (zh) * 2016-09-27 2017-03-08 武汉大学 一种位置相关的基于需求的动态激励机制方法
CN107909399A (zh) * 2017-11-13 2018-04-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资源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9409934A (zh) * 2018-09-27 2019-03-01 湖南优讯银态优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体验定位与反馈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位置预算约束参与感知系统的激励机制;徐海利;《两化融合》;20141001;第168-17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0658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5298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2266B (zh) 提示信息显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78743B (zh) 应用程序的邀请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CN110516159B (zh)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2750B (zh) 目标用户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32001B (zh) 用于跳转场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490658B (zh) 应用程序的用户激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597467A (zh) 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79982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4105B (zh) 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781373A (zh) 榜单更新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795446A (zh) 榜单更新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596991A (zh) 交互操作执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84899A (zh) 客户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597486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09496A (zh) 延时任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694629A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33950A (zh) 一种任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35842A (zh) 模型训练方法、业务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798251A (zh) 房源数据的验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27558A (zh) 信息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109374A (zh) 资源位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59893B (zh) 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87987B (zh) 用于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37814A (zh) 投放资源数量预测的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