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4247B -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4247B
CN110484247B CN201910905084.6A CN201910905084A CN110484247B CN 110484247 B CN110484247 B CN 110484247B CN 201910905084 A CN201910905084 A CN 201910905084A CN 110484247 B CN110484247 B CN 110484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natural wollastonite
luminescent material
earth ions
wollaston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50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4247A (zh
Inventor
陈凤
范浩文
姜玉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050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4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4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4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4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4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83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rare earth metals one of which being europium
    • C09K11/7792Alumin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发光材料是采用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的天然硅灰石矿物为基质,再通过固相热扩渗工艺将稀土离子渗透到天然硅灰石矿物的晶格中制备而成,所述稀土离子与天然硅灰石矿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005‑0.20:1;本发明使用天然硅灰石作为基质,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天然矿物的附加值;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引入不具发光性能的La3+离子对基质晶格环境进行改变,实现Eu离子发光中心的重排,改变发光颜色,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发光材料具备良好发光特性和稳定性的光转换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光学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功能材料和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固态照明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白光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将LED芯片与荧光粉组合,利用LED芯片激发荧光粉混合形成白光。具体方式为:(1)蓝光LED芯片激发发射黄光的荧光粉;(2)用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红、绿、蓝三种荧光粉。由于蓝光芯片激发的荧光粉需要吸收的波长为420~470nm的可见光,符合该条件的荧光粉较少。而紫外光波长小、能量高,受激发产生可见光的荧光粉种类较多,且发光性质稳定,故紫外LED芯片+三基色荧光粉的方式实现白光具有优秀的发展前景。
但是,红、绿、蓝三种荧光粉的混合,存在相互间颜色再吸收和配比调控问题,引起光色不纯。近年来,单一基质多发光中心的荧光粉受到广泛关注。该类型荧光粉在同一基质中存在多个发光中心,受到激发后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发光,通过对发光中心的合理调控,可以在单一基质中产生白光,不仅光谱可调,而且发光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据文献报道可知,在α-CaSiO3 晶格中,Ca离子具有7种不同的格位,可以为稀土离子提供不同的局域占位环境,是制备单一基质多发光中心荧光粉的良好基质。但文献报道的α-CaSiO3基质荧光材料,α-CaSiO3通过高纯化学试剂人工合成,不仅成本高,而且需要精确控制合成工艺参数,目标产物量少,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自然界普遍存在天然硅灰石矿物,主相为三斜晶系的α-CaSiO3,同时含有少量的方解石和石英,以及微量杂质矿物。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25℃的中性水中溶解度为0.095mg/L。一般情况下耐酸、耐碱、耐化学腐蚀。在地壳中储量大,分布广,主要用作造纸、陶瓷、水泥、橡胶、塑料等的原料或填料,气体过滤材料和隔热材料,冶金的助熔剂等。因此,以天然硅灰石作为发光材料基质,对其进行功能化研究,对于提高天然硅灰石矿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然硅灰石作为发光材料基质的结构优势:(1)属于三斜晶系,结构由2层[ SiO4]四面体链夹一层[ CaO6]八面体链构成三链型结构单元,沿b轴无限延伸,沿a轴堆垛而成。硅为四面体配位,形成较大的空位(即点阵位置),这一结构特点为稀土离子的进入提供了条件。(2)由于天然硅灰石矿物存在同质多晶体,Ca离子格位复杂,所占位置晶格环境各不相同,当掺入的稀土离子占据不同的Ca格位时,由于发光中心基质晶格环境的差异会带来发光颜色的变化,可实现光谱调控。(3)天然硅灰石中含有少量碱金属钾钠等离子,可作为烧结助剂促进高温时稀土离子扩散。目前,尚未发现有以天然硅灰石为基质,共掺杂Eu和La稀土离子制备光色可调的发光材料的专利申请。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是采用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的天然硅灰石矿物为基质,再通过固相热扩渗工艺将稀土离子渗透到天然硅灰石矿物的晶格中制备而成,所述稀土离子与天然硅灰石矿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005-0.20:1;其中天然硅灰石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aO≥48.00%,SiO2≥51.75%,其余为灼减量,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稀土离子由稀土硝酸盐、稀土氧化物、稀土氢氧化物、稀土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来提供,其中稀土硝酸盐、稀土氧化物、稀土氢氧化物或稀土碳酸盐化合物中必须含有Eu。
本发明的所述发光材料可被230-270nm的远紫外光、368nm、393nm和408nm的近紫外光,以及446nm处的蓝光有效激发,其发射光谱由350~750nm之间的多组尖峰组成,光谱覆盖从紫色到红色的整个范围。
本发明的所述发光材料可以通过控制激发波长或其中固溶的La3+离子的浓度来实现多重发光颜色由紫至红的连续调控。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天然硅灰石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a 40.76%,Si24.29%,Al 0.07%,Na 0.03%,Ce 0.46%,C 3.18%,O 30.36%,灼减量0.85%。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稀土硝酸盐为Eu(NO3)3·6H2O或 La(NO3)3·6H2O。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稀土氧化物为Eu2O3或 La2O3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稀土氢氧化物为Eu(OH)3或 La(OH)3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稀土碳酸盐为Eu2(CO3)3或La2 (CO3)3·8H2O。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天然硅灰石粉末:将天然硅灰石原矿置于质量分数为8-10%的稀盐酸中浸泡一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使用球磨机破碎研磨,再用磁铁棒除铁,过200-300目筛,再将粉末用超声处理60-90min使其充分分散,在80-100℃下干燥10-12h后即得到天然硅灰石粉末;
(2)原料混合:将稀土硝酸盐、稀土氧化物、稀土氢氧化物、稀土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天然硅灰石矿物粉末按照物质的量比为 0.005-0.20:1进行称量混合,再次研磨、过200目筛后即可得到天然硅灰石和稀土离子的混合体系;
(3)固相热扩渗工艺:将上述混合体系装入刚玉坩埚中,置于700~1200℃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保温0.5~4h,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能被远紫外光(230-270nm)、近紫外光(368nm、393nm和408nm),以及446nm处的蓝光有效激发,其发射光谱由350~650nm之间的多组尖峰组成,可通过调节激发波长或控制材料中La3+离子的浓度来实现发光颜色由紫至红的连续调控。本发明的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色稳定性优良,可与紫外LED芯片结合制备高发光性能白光LED,是一种具备良好发光特性和稳定性的光转换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天然硅灰石绿色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选用天然硅灰石作为基质,天然硅灰石作为大自然的一种造岩矿物,储量丰富,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天然矿物的附加值。
(2)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3)本发明的天然硅灰石矿物主晶相为α-CaSiO3,但天然矿物存在杂质、缺陷及同质异相,结构复杂,不像人工化学合成的CaSiO3那样晶体结构均匀单一,因此不同格位Ca离子的晶体场环境差异较大。掺入的稀土离子占据不同的Ca离子位置时,将会因受到晶体场能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波长的发射光谱,呈现不同的发光颜色。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有效地利用天然硅灰石矿物,节约了成本,同时引入半径较大、价态较高且不具发光性能的La3+离子,对基质Ca2+进行置换,当La3+固溶于基质中时,会把激活剂Eu2+/ Eu3+离子从一个Ca格位排挤到其他的Ca格位,实现Eu2+/ Eu3+发光中心的重排,改变发光颜色。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发光材料在不同波段紫外灯照射下或者固溶不同浓度的La3+情况下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附图说明
图1是天然硅灰石基质的微观形貌图;
图2是天然硅灰石基质EDS成分分析谱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天然硅灰石-0.04mol Eu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监测波长为613nm);
图4是实施例2制备的天然硅灰石-xEu(x=0,0.02mol,0.04mol,0.08mol)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254nm);
图5是实施例4制备的天然硅灰石-0.04molEu-yLa(y=0.02mol,0.04mol,0.06mol,0.08mol)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254nm);
图6为实施例4制备的天然硅灰石-0.04molEu-yLa (y=0.10mol,0.12mol,0.14mol,0.16mol)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254nm);
图7为实施例4制备的天然硅灰石-0.04molEu-yLa(y=0.02mol,0.04mol,0.06mol,0.08mol)发光材料在254nm激发下的色坐标图;
图8为实施例4制备的天然硅灰石-0.04molEu-yLa (y=0.10mol,0.12mol,0.14mol,0.16mol)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368nm);
图9为实施例4制备的的天然硅灰石-0.04molEu-0.12molLa发光材料在368nm近紫外光激发下的色坐标图;
图10为实施例4制备的天然硅灰石-0.04molEu-yLa (y=0.10mol,0.12mol,0.14mol,0.16mol)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393nm);
图11为实施例4制备的天然硅灰石-0.04molEu-0.12molLa发光材料在393nm近紫外光激发下的色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的基质是采用产自湖北大冶的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的天然硅灰石矿物,再通过固相热扩渗工艺将稀土离子渗透到天然硅灰石矿物的晶格中制备而成,所述稀土离子与天然硅灰石矿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4:1。其中天然硅灰石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a 40.76%,Si24.29%,Al 0.07%,Na 0.03%,Ce 0.46%,C 3.18%,O 30.36%,灼减量0.85%,稀土离子由Eu2O3提供。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天然硅灰石粉末
将天然硅灰石原矿置于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浸泡一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使用球磨机破碎研磨,再用磁铁棒除铁,过200目筛,再将粉末用超声处理60min使其充分分散,在80℃下干燥10h后即得到天然硅灰石粉末。
(2)原料混合
准确称取0.3626gEu2O3和5.0000g天然硅灰石粉末置于玛瑙钵中,加入3mL无水乙醇研磨40min,烘干后过200目筛即可得到天然硅灰石和稀土离子的混合体系;
(3)固相热扩渗工艺
将上述混合体系装入刚玉坩埚中,置于1000℃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保温2h,即得。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光材料样品在254nm紫外灯下照射,发出玫红色光。
图1是天然硅灰石基质的微观形貌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天然硅灰石基质为细长的针状结构。再对其进行EDS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参见图2,图2的结果表明该硅灰石主要含有Ca、Si和O元素,此外还含有微量的Al、Na、Ce等元素。
图3是本实施例制备的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监测波长为613nm,激发狭缝5nm,发射狭缝5nm,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除了基质产生的强烈的宽带激发峰(268nm)外,还出现了稀土离子Eu在360nm、388nm、405nm和446nm处的窄带激发峰,分别源于Eu3+7F05D4, 7F05L6, 7F05D2跃迁。激发光谱图说明该发光材料可以被紫外、近紫外及蓝光有效激发,是一种光转换的有效材料。
实施例2
为了找出天然硅灰石基质中掺杂稀土离子Eu的最佳浓度,以实施例1中的产自湖北大冶的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的天然硅灰石矿物为基质,以Eu2O3来提供稀土离子。称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5.0000g天然硅灰石粉末,按照天然硅灰石与Eu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0.08、1:0.04、1:0.02分别称取Eu2O3,同时做空白对比(即不掺杂Eu),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分别制备出发光材料。将得到的4种发光材料分别进行测试,得到图4。
图4是天然硅灰石基质和掺杂了不同浓度Eu离子的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254nm。从图4中可以观察到天然硅灰石基质的发射光谱在300~400nm之间,2个波峰分别位于320nm和365nm处,发光颜色为紫色;掺杂了不同浓度的Eu离子后,发射光谱范围变宽,主峰位置红移至376nm。此外,在蓝光、绿光、黄光及红光区域出现了一些较弱的Eu离子的特征发射峰,如420nm、440nm、460nm、486nm、570nm、613nm,分别来自于Eu2+的4f65d1→4f7跃迁和Eu3+5D0-7FJ (J= 0, 1, 2, 3, 4 ) 。说明Eu离子成功掺杂进入天然硅灰石基质,出现特征发射光谱,且二价态和三价态同时存在。
从图4还可以看出,随着Eu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发射光谱强度提高,当Eu离子掺杂浓度为0.04mol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Eu离子掺杂浓度至0.08mol,由于浓度猝灭效应,发光强度反而下降,说明 0.04mol为最佳掺杂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的基质是采用产自湖北大冶的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的天然硅灰石矿物,再通过固相热扩渗工艺将稀土离子渗透到天然硅灰石矿物的晶格中制备而成。其中天然硅灰石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与实施例1中相同,稀土离子由Eu(NO3)3·6H2O和 La(NO3)3·6H2O提供。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天然硅灰石粉末
将天然硅灰石原矿置于质量分数为8%的稀盐酸中浸泡一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使用球磨机破碎研磨,再用磁铁棒除铁,过300目筛,再将粉末用超声处理90min使其充分分散,在100℃下干燥11h后即得到天然硅灰石粉末。
(2)原料混合
准确称取0.9107gEu(NO3)3·6H2O、3.3118gLa(NO3)3·6H2O和5.0000g天然硅灰石粉末置于玛瑙钵中,加入5mL无水乙醇研磨50min,烘干后过200目筛即可得到天然硅灰石和稀土离子的混合体系。
(3)固相热扩渗工艺
将上述混合体系装入刚玉坩埚中,置于1200℃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保温0.5h,即得。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发光材料中天然硅灰石基质、Eu与L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4:0.15。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光材料样品在254nm紫外灯下照射,发出橙红色光。
实施例4
为了验证发光材料中掺杂不同的La3+离子浓度实现多重发光颜色由紫至红的连续调控,本实施例向天然硅灰石基质中掺杂了不同浓度的La3+,其中天然硅灰石的物质的量为1,Eu的为0.04mol,La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4mol,0.06mol和0.08mol,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参见例3,将得到的4种发光材料分别进行测试,得到图5。
图5是掺杂了0.04mol Eu离子和不同浓度0.02~0.08 mol La3+的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254nm。从图5中可以观察到0.04molEu和0.02~0.08mol La共掺杂的天然硅灰石发射材料发射光谱覆盖300~750nm范围,波峰位于300nm和355nm处的紫色发光来源于天然硅灰石基质,400~500nm蓝光范围内的波峰位于425nm、445nm、460nm、486nm、500nm处的发光源于Eu2+的 4f65d1→4f7 跃迁,500~650nm黄红光范围内的锐线发射峰(570,596,650,705nm)源于Eu3+5D0-7FJ (J= 0, 1, 2, 3, 4 ) 跃迁。固定Eu离子的浓度不变,随着La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300nm和355nm处天然硅灰石基质的发射峰减弱,Eu2+和Eu3+的特征发射峰逐渐增强。0.04molEu离子和0.08mol La离子共掺杂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发射主峰位于445nm处。
本实施例同时还进行了掺杂La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0mol、0.12mol,0.14mol和0.16mol,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参见例3,将得到的4种发光材料分别进行测试,得到图6。
图6是掺杂了0.04mol Eu离子和不同浓度0.10~0.16mol La离子的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254nm。从图6中可以观察到0.04molEu和0.10~0.16mol La共掺杂的天然硅灰石发射材料发射光谱覆盖300~750nm范围,波峰位于355nm处的紫色发光来源于天然硅灰石基质,400~500nm蓝绿光范围内的波峰位于425nm、445nm、460nm、486nm、525nm、545nm处的发光源于Eu2+的 4f65d1→4f7 跃迁,580~650nm黄红光范围内的锐线发射峰(582,596,650,705nm)源于Eu3+5D0-7FJ (J= 0, 1, 2, 3, 4 ) 跃迁。固定Eu离子的浓度不变,随着La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355nm处天然硅灰石基质的发射峰减弱,Eu2+的486nm处的发射峰增强,成为发射主峰,Eu3+的613nm处发射峰几乎消失。主要由于共掺La离子的浓度增加,改变了Eu在基质中的占据格位,发光中心发生重排,引起发射光谱峰位和形状的变化,带来发光颜色的不同。说明该发光材料可以通过调节掺La的掺杂浓度,实现多色发光。
图7是掺杂了0.04mol Eu离子和浓度为0.10~0.16mol La离子的硅灰石发光材料在254nm紫外光激发下的色坐标变化图,随着La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其色坐标从(0.2556,0.2122)的玫红色逐渐变为(0.2459,0.3073)的蓝绿色光。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的基质是采用产自湖北大冶的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的天然硅灰石矿物,再通过固相热扩渗工艺将稀土离子渗透到天然硅灰石矿物的晶格中制备而成。其中天然硅灰石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与实施例1中相同,稀土离子由Eu2(CO3)3和La2 (CO3)3·8H2O提供。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天然硅灰石粉末
将天然硅灰石原矿置于质量分数为9%的稀盐酸中浸泡一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使用球磨机破碎研磨,再用磁铁棒除铁,过200目筛,再将粉末用超声处理100min使其充分分散,在90℃下干燥12h后即得到天然硅灰石粉末。
(2)原料混合
准确称取0.4937g Eu2(CO3)3、2.3022g La2 (CO3)3·8H2O和5.0000g天然硅灰石粉末置于玛瑙钵中,加入5mL无水乙醇研磨60min,烘干后过200目筛即可得到天然硅灰石和稀土离子的混合体系;
(3)固相热扩渗工艺
将上述混合体系装入刚玉坩埚中,置于700℃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保温4.0h,即得。
实施例6
由于本发明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多色发光材料,是通过共掺稀土离子La和Eu,通过调节La的含量,改变Eu在基质中的环境,从而获得发光中心Eu不同的光谱特征,因此使得的发光材料中Eu离子处于不同的发光中心。
为了验证不同的发光中心对激发光源波长的敏感性,本实施例通过不同的激发波长对实施例4中的几组发光材料进行激发,检测对发射光谱的影响,参见图8和图10。图8的激发波长为368nm,图10的激发波长为393nm。从图8可以看出,当激发波长为368nm时,天然硅灰石-0.04mol Eu-0.12mol La发光材料的主要发射峰位于496nm、520nm、546nm和580nm,整体表现为黄光发射,其色坐标为(0.3973,0.4231),如图9所示。从图10可以看出,当激发波长为393nm时,天然硅灰石-0.04mol Eu-0.12mol La发光材料的主要发射峰位420nm(最强)、486nm和540nm,整体表现为蓝绿光发射。其色坐标为(0.2031,0.1454),如图11所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应用,是一种具备良好发光特性和稳定性的光转换材料。可作为紫外、近紫外和蓝光LED激发的荧光粉,主要应用于多色照明、显示和显像领域。应用于光学领域,主要与紫外LED芯片结合制备高发光性能白光LED。

Claims (8)

1.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是采用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的天然硅灰石矿物为基质,再通过固相热扩渗工艺将稀土离子渗透到天然硅灰石矿物的晶格中制备而成,所述稀土离子与天然硅灰石矿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005-0.20:1;其中天然硅灰石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aO≥48.00%,SiO2≥51.75%,其余为灼减量,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稀土离子由稀土硝酸盐、稀土氧化物、稀土氢氧化物、稀土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来提供,其中所述稀土离子为Eu和La;
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天然硅灰石粉末:将天然硅灰石原矿置于质量分数为8-10%的稀盐酸中浸泡一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使用球磨机破碎研磨,再用磁铁棒除铁,过200-300目筛,再将粉末用超声处理60-90min使其充分分散,在80-100℃下干燥10-12h后即得到天然硅灰石粉末;
(2)原料混合:将稀土硝酸盐、稀土氧化物、稀土氢氧化物、稀土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天然硅灰石矿物粉末按照物质的量比为 0.005-0.20:1进行称量混合,再次研磨、过200目筛后即可得到天然硅灰石和稀土离子的混合体系;
(3)固相热扩渗工艺:将上述混合体系装入刚玉坩埚中,置于700~1200℃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保温0.5~4h,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可被230-270nm的远紫外光、368nm、393nm和408nm的近紫外光,以及446nm处的蓝光有效激发,其发射光谱由350~750nm之间的多组尖峰组成,光谱覆盖从紫色到红色的整个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可以通过控制其中固溶的La3+离子浓度来实现多重发光颜色由紫至红的连续调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硝酸盐为Eu(NO3)3·6H2O和 La(NO3)3·6H2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为Eu2O3和 La2O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氢氧化物为Eu(OH)3和 La(OH)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碳酸盐为Eu2(CO3)3和La2 (CO3)3·8H2O。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与紫外LED芯片结合制备高发光性能白光LED。
CN201910905084.6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0484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5084.6A CN110484247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5084.6A CN110484247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4247A CN110484247A (zh) 2019-11-22
CN110484247B true CN110484247B (zh) 2022-06-10

Family

ID=6855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5084.6A Active CN110484247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4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1944B (zh) * 2020-12-07 2022-09-23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稀土Eu3+离子激活的红色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803A (zh) * 2009-12-01 2010-06-16 四川大学 一种白光led用硅酸盐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6776A (zh) * 2014-04-18 2015-11-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803A (zh) * 2009-12-01 2010-06-16 四川大学 一种白光led用硅酸盐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6776A (zh) * 2014-04-18 2015-11-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cile molten salt synthesis, structural, morphological and optical studies of ASiO3: Eu2+, Er3+(A= Ca, Ba, Sr) perovskites";Shambhavi Katyayan 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20180731;第1-21页 *
"The effect of doping La3+ on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Sr2SiO4:Eu2+ phosphors";Cong Zhao et al.,;《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50728;第41卷;第13341-13347页 *
"硅灰石的发光性";叶智勇 等;《矿物岩石》;19900930;第10卷(第3期);第100-10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4247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2542B (zh) 一种白光led用铌酸盐基红色荧光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54488A (zh) 一种白光led用铽掺杂锗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6003B (zh) 一种Mn4+激活的铝磷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植物生长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CN105199728A (zh) 新型Eu3+和Mn2+共掺杂钨酸盐红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5950B (zh) 一种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钠长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84247B (zh) 一种光色可调的掺杂稀土离子的天然硅灰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29805B (zh) 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硅酸盐白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8251B (zh) 一种led用硅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897B (zh) 一种led用铝硅酸盐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2842B (zh) 一种红色锶镁磷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28088B (zh) 一种铕离子激励的硅酸盐白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422A (zh) 一种白光led用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943B (zh) 一种适于近紫外激发的光谱可调控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0282B (zh) 发光二极管用稀土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6398A (zh) 植物照明用Mn4+掺杂的高光效铝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563B (zh) 一种具有β-碳酸钾结构的正硼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2362B (zh) 一种白光led用荧光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87957B (zh) 一种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91168A (zh) 一种新型的发光可调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3672B (zh) Eu3+掺杂的复合锑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85834A (zh) 一种白光led用磷酸盐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2143B (zh) 一种含稀土的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1336B (zh) 一种稀土掺杂亚磷酸锰无机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1017B (zh) 一种能够被紫光激发的蓝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1213A (zh) 一种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