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5674A - 轴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5674A
CN110475674A CN201880022060.XA CN201880022060A CN110475674A CN 110475674 A CN110475674 A CN 110475674A CN 201880022060 A CN201880022060 A CN 201880022060A CN 110475674 A CN110475674 A CN 110475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journal
central siphon
axle
clamping
clamp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20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5674B (zh
Inventor
阿明·克里斯特
赖纳·施特格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lfholl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lfholl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lfholl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lfholl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75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5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5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5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2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2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 B60B35/08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of closed hollow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2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 B60B35/04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stra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10Reduction of
    • B60B2900/115Complex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30Increase in
    • B60B2900/311Rigidity or stiff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30Increase in
    • B60B2900/313Resili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2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 B60B35/025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the wheels being re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4Trucks; Load vehicles, Bu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商用车辆的轴系统,包括轴颈和夹持单元,所述轴颈围绕颈轴线以基本上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在组装状态下的所述夹持单元将夹持力传递到所述轴颈,并且在组装状态下的所述夹持单元和所述轴颈被非形状配合地固定,以防止相对于彼此运动。

Description

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商用车辆的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的轴系统通常使用刚性轴管,轴颈牢固地焊接到该轴管上,商用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可旋转地固定到轴颈上。此外,制动器支架牢固地焊接到现有技术公开的轴系统上,特别是为了固定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现有技术公开的轴系统的缺点在于,在包括轴颈和轴管的高应力复合体中的多个点处引入焊缝会引起局部材料应力,这会降低材料的弹性变形能力,并且特别是会增大脆性断裂的风险。此外,现有技术公开的轴系统不能拆卸,例如为了更换单个部件或适应新的使用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系统,其中轴系统的各个部件可以彼此连接而不会有害地引入焊缝,并且可以再次彼此分离。
上述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统实现。
根据本发明,轴系统包括轴颈和夹持单元,所述轴颈围绕颈轴线以基本上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在组装状态下的所述夹持单元将夹持力传递到所述轴颈,并且在组装状态下的所述夹持单元和所述轴颈被非形状配合地固定,以防止相对于彼此运动。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轴系统至少包括轴颈和夹持单元。该实施例中的夹持单元优选地是制动器支架,其设计成用于紧固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这里,轴管和夹持单元经由至少非形状配合的连接而彼此连接,使得高的弯曲力矩和扭矩可以从制动器支架传递到轴颈。本发明提供了力从夹持单元到轴颈的直接(即,没有任何中间传递元件)或间接(即,经由配置在夹持单元和轴颈之间的中间元件或中间区域)的传递。所述轴颈以基本上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这意味着,特别地,在与夹持单元配合的区域中的外部几何形状优选地围绕颈轴线旋转对称地构造。然而,同时,轴颈可以包括液压管道,例如,用于提供固定到轴颈的驱动单元,所述液压管道在其设置在轴颈中的配置中未围绕颈轴线旋转对称。作为旋转对称部件的轴颈的构成具有该轴颈特别易于制造的优点。夹持单元、优选制动器支架与轴颈之间的夹持连接的优点在于,轴颈不会因在夹持单元与轴颈之间传递力的高灵敏区域中引入一个或多个焊缝而被弱化。此外,特别是为了更新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例如,可以将夹持单元从轴颈移除并用另一个夹持单元替换它。
所述夹持单元和所述轴颈有利地各自包括配合部件,所述配合部件设计成在组装状态下通过形状互锁固定所述夹持单元和所述轴颈,以防止围绕所述颈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这里特别合适的配合部件是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夹持单元的面向轴颈的内侧或面上并且部分地挖入轴颈的材料中,从而在夹持单元和轴颈之间产生形状互锁,或者所述凹槽可以与设置在轴颈上的相应凹槽配合,以防止夹持单元围绕颈轴线相对于轴颈旋转。因此,配合部件更优选地在夹持单元和轴颈之间形成底切(undercut),该底切在绕着颈轴线绘制的圆的切线方向上作用并且防止在该切线方向上的旋转。以这种方式,通过将夹持单元与轴颈的非形状配合连接和形状互锁相结合,可以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的额外增加。同时,这种配合部件特别地通过使用滚花工具的表面加工而特别容易生产,该表面加工可以作为单一转动操作在夹持单元和轴颈上进行。因此,特别是与焊接连接的生产相比,轴系统的制造可以显著简化并且更具成本效益。
优选地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围绕管轴线以基本上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所述轴管和所述轴颈设计成使得在组装状态下,所述轴管能够借助于所述夹持单元夹持所述轴颈,从而以这种方式使所述颈轴线和所述管轴线彼此共线。所述组装状态是轴系统的状态,其中所涉及的部件、轴颈、夹持单元和优选地轴管非形状配合地彼此固定和/或通过形状互锁而彼此固定。与此相反,所述轴系统的拆卸状态是在没有非形状配合和/或形状互锁配合的情况下各个部件的状态。轴管优选地是商用车辆的刚性轴,其更优选地围绕管轴线旋转对称地构造。在替代实施例中,管轴线也可以相对于在管轴线中相交的一个或多个平面镜像对称。例如,轴管可以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或设有弧形角的矩形横截面。轴管更优选地具有基本上不沿着管轴线变化的横截面。由夹持单元施加的夹持力优选地经由轴管间接地传递到轴颈,轴管和轴颈同时也彼此固定。以这种方式,可以制造包括轴管、轴颈和夹持单元的非形状配合互连的复合体,该复合体迄今只能通过焊接连接来制造。
所述轴管和所述轴颈更优选地能够互锁配合,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螺纹销,所述螺纹销配合在所述轴管上的孔中并且能够夹持所述轴颈上的支撑表面,在所述轴系统的组装状态下,所述螺纹销将所述轴管和所述轴颈以形状互锁配合的方式彼此固定。在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中,轴管和轴颈可以彼此形状互锁配合。与形状互锁一起有利地也产生了非形状配合连接。例如,设置有螺纹的重叠区域更优选地设置在轴管和轴颈之间的至少一些区域中,优选地允许将轴颈拧入到轴管中。另外,支撑表面优选地设置在轴颈上,拧入到轴管上的孔中的螺纹销可以在该支撑表面上找到支撑,以便将轴管和轴颈相对于彼此紧固在适当的位置,其中在轴管和轴颈之间存在形状互锁配合。换句话说,螺纹销用于在轴颈完全拧入到轴管中的状态下将轴管锁定在轴颈上。因此,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螺纹销形成夹持单元,该夹持单元通过与轴颈的互锁和非形状支撑来防止轴颈相对于轴管移位并且同时将夹持力从轴管传递到轴颈。不言而喻,夹持单元还可以包括在轴管和/或轴颈的外部起作用的另外夹持元件,以便能够将其他系统固定在轴系统上。
所述轴颈有利地能够插入所述轴管中,使得与所述颈轴线成直角延伸的保持平面与所述轴颈、所述轴管和所述夹持单元相交。换句话说,在夹持单元作用在轴管上或优选地作用在轴管和轴颈上的区域中,轴颈与轴管之间优选地存在重叠。这里,相对于轴管的孔,轴颈有利地可以是过大的,从而仅通过将其插入轴管中就够将其非形状配合地保持在轴管上。除了轴颈和轴管之间的这种连接之外,夹持单元还优选地用于将外力、优选地表面力传递到轴管,这另外加强了轴颈和轴管之间的连接。以这种方式,可以在轴颈和轴管之间产生特别牢固的复合体,夹持单元提供了诸如制动系统等另外的系统例如可以非形状配合地紧固在轴颈/轴管复合体上的额外优点。
所述轴管在与所述轴颈重叠的区域中更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槽,所述槽延伸的主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管轴线。槽优选地引入到轴管的其中轴管将夹持单元施加的力传递到轴颈的区域中。在将轴管夹持在轴颈上时,轴管的横截面优选地围绕管轴线或在垂直于管轴线的平面内减小,以便产生相对于轴颈的外部尺寸而言轴管的过小尺寸的孔。为了针对横截面的这种减小提供相应的空间,但不会由此在轴管的材料中产生任何变形,轴管可以以使得当夹持轴管时槽减小或完全闭合的方式变形。优选地,可以设置优选均匀地分布在轴管的圆周上的多个槽,以便当将轴管压靠到轴颈上时实现特别均匀的变形。以这种方式,可以显著减小在轴管中出现的材料应力,同时仍然允许高夹持力在夹持单元和轴管之间的传递。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其中轴管与轴颈重叠的一个槽或多个槽的区域中,轴颈可以包括在形状上与每个槽相对应的突起,该突起同时提供保护,以防止轴管和轴颈扭曲。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颈和所述轴管能够彼此夹持,使得这两个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基本上位于与所述颈轴线成直角的保持平面中,所述夹持单元关于所述保持平面镜像对称地形成和/或与所述保持平面相交。作为轴颈和轴管重叠而使得两个部件通过保持平面相交的替代或补充,轴颈和轴管还可以包括夹持单元配合在其上的两个相应的突起,以将轴颈和轴管彼此压靠,使得两个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基本上位于与颈轴线和/或管轴线成直角延伸的保持平面中。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作用在轴管和轴颈之间的由夹持单元施加的保持力的杠杆臂特别大,因此可以针对相对低的保持力施加更高的弯曲力矩。换句话说,夹持单元将夹持力传递到轴颈和轴管的区域尽可能地远离颈轴线和管轴线。使该实施例更优选的原因在于,在轴颈和轴管之间不需要很大的重叠,从而节省材料,特别是在轴颈上。结果,可以减轻轴系统的重量。
所述轴颈优选地包括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设计成在组装状态下通过形状互锁和/或非形状配合地在所述轴管上配合。这里,锁定部优选地与轴管形成重叠,如前所述。此外,锁定部优选地是圆锥形或截头金字塔形构造,以便不仅通过形状互锁配合在轴管的相应孔中,而且优选地还允许其被卡住。以这种方式,通过施加沿着或平行于颈轴线和管轴线将轴颈挤压到轴管中的夹持力,可以在轴颈和轴管之间产生夹持力,这提供了额外保护,以防止两个部件之间的错位。以这种方式,特别地结合施加平行于管轴线和颈轴线作用的夹持力的夹持单元,可以在轴管和轴颈之间产生特别牢固的连接。
所述锁定部在一些区域中优选地呈圆锥形或金字塔形构造。这里,锥体或金字塔的高度优选地与颈轴线共线地延伸。锥形允许将轴颈楔入到轴管的基本上旋转对称的内部几何形状中。特别地,金字塔形几何形状本身建议用于与轴管的孔的矩形横截面配合,并且同时提供防止在轴颈和轴管之间围绕颈轴线和/或管轴线的扭转的特别好的保护。
所述夹持单元更优选地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各自包括夹持面,在组装状态下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力元件相互挤压,并且所述夹持面支承在所述轴管和/或所述轴颈上的相应保持面上。因此,夹持单元更优选地由两个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优选地通过力元件相互挤压并且同时将夹持力传递到轴管和/或轴颈。在第一实施例中,其中夹持单元直接作用在轴颈上,因此夹持部的相应夹持面支承在轴颈上,通过夹持面和轴颈上的相应保持面之间的粘接或摩擦连接产生防止错位的至少非形状配合的保护。夹持部也可以优选地分别支承和作用在轴管和轴颈上,夹持部优选地包括多个夹持面,各夹持面与设置在轴管和轴颈上的相对的保持面配合。作为力元件,具有外螺纹的螺栓已经证明是特别优选的,其可以与内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优选地形成在另外设置的螺母上或夹持部中的一个上。可选择地,夹持部中的一个可以优选地包括突起,所述突起设置有外螺纹并且借由相应的螺母元件可以通过形状互锁和非形状配合而牢固地夹持到相应相对的夹持部。
所述夹持面优选地能够与所述轴管配合,所述轴管在所述保持面的区域中可变形,使得其能够牢固地夹持到所述轴颈。因此,在轴系统的组装状态下,夹持面更优选地以使得轴管在保持面的区域中或保持面中变形的方式、以使得同时将夹持力传递到配置在轴管内部的轴颈区域的方式来夹持轴管。
所述夹持部中的一个更优选地包括制动器支架。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夹持部中的一个设计成使得制动器支架一体地形成在夹持部上。因此,可以将制动器支架和夹持单元的两个功能集成在一起,从而显著地减小了轴系统的总重量,并且还通过减少所需零件的数量使得轴系统的生产更具成本效益。制动器支架优选地采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器支架的形式,并且在其平面中,主延伸方向基本上横向于颈轴线延伸。可选择地,制动器支架也可以是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器支架,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的两个夹持部优选地分别包括制动器支架的保持几何形状。因此,例如夹持单元或S形凸轮的引导件固定在其上的制动器支架的区域可以形成在第一夹持部上。第二夹持部可以优选地包括两个制动蹄在所谓的底盘中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支撑在其上的制动器支架的区域。
所述夹持面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在与所述颈轴线相交的截面中具有跨越与所述颈轴线成夹持角的延伸,所述夹持角在20°~85°之间,优选在40°~45°之间。因此,夹持部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夹持面优选地分成至少两个部分,与相应相对的保持面相对应的夹持面的部分以彼此成至少20°且至多85°的角度倾斜。夹持角用于调节由夹持单元施加的平行于颈轴线或管轴线作用的力与垂直于颈轴线或管轴线或者与其成直角地作用的夹持力的垂直分量的比率。因此,在45°的优选角度下,在管轴线方向上或者与管轴线或颈轴线成直角地传递到轴管和轴颈的相应保持面上的力与夹持单元的平行于管轴线和颈轴线作用的力相同。
所述夹持部中的一个优选地包括内螺纹,所述力元件能够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该优选实施例减少了所需的轴系统部件的数量,从而减少了这些部件的制造成本,原因是可以省去额外的螺母。
在各夹持部上有利地设有两个夹持面,它们彼此形成V形,在组装状态下,V形的开口侧支撑所述轴管上的保持面和所述轴颈上的保持面。夹持部的这种构造允许沿着管轴线和/或颈轴线作用的形状互锁与横向于管轴线和/或颈轴线作用的夹持部同轴管和轴颈的非形状配合连接的组合。由此,可以提高轴系统的整体强度。
在未组装状态下,与组装状态相比,夹持单元优选地尺寸更小。这里,与在夹持单元将夹持力传递到轴管和/或轴颈的状态下相比,在夹持单元的夹持部尚未压靠在轴管或轴颈上的状态下,夹持单元的夹持部更优选地具有更小的直径,或者换句话说,其夹持面的曲率半径更小。以这种方式,除了由力元件施加的夹持力之外,夹持单元本身也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来产生作用在轴管和/或轴颈上的夹持力,这提供了防止夹持单元相对于轴管和/或轴颈错位的额外保护。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从以下说明中得出进一步的优点和特征。不言而喻,仅在一个实施例中表示的各个特征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附图的其他实施例中,除非已经明确排除或由于技术考虑而排除了这些特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在图1标识的截面中的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轴颈6和轴管2,在重叠区域中它们彼此推入。在重叠区域中,该轴颈优选地包括锁定部62,其具有比轴颈6的其余区域更小的直径。在轴管2和轴颈6之间的重叠区域中,夹持单元4作用在轴管2上。这里,夹持单元4包括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4,它们通过图2中所示的力元件8相互挤压,并因此将夹持力传递到轴管2。轴管2还包括至少一个槽22,该槽的主延伸部基本上平行于颈轴线S和/或管轴线R。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具有四个槽22,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轴管2的圆周上,如图2所示。特别地,槽22用于促进轴管2在其中夹持单元4将夹持力传递到轴管2并且向轴颈6挤压的区域中变形。图1还示出了轴颈6包括至少一个液压管道(没有附图标记),在纵向方向上,该管道基本上平行于颈轴线S,并且包括横向管道,就在与轴管2重叠的区域之前,该横向管道从轴颈6的圆周面露出。该液压管道用于提供驱动单元,特别是静液压辅助电机,其可固定到轴颈6的左侧远端。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这样的轴颈6,其上引入有诸如液压管道等细长结构,因为夹持单元4使得可以避免引入焊缝,而这会将危险的温度应力引入轴颈6的材料并且可能会损坏细长结构。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实施例。夹持单元4包括第一夹持部42,其有利地采用制动器支架的形式。该制动器支架具有基本上横向于颈轴线和横向于管轴线R延伸的凸缘状的二维构造,并且形成用于固定制动系统的凸缘。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42特别是设计为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器支架。夹持面A也形成在第一夹持部42上,该夹持面形状配合地与轴管2上的相应保持面B配合。第二夹持部44设计为简单且部分U形的钩环,在其各远端处包括允许力元件8通过的凸缘部。这里,力元件8在优选地形成在第一夹持部42上的内螺纹中配合,使得力元件8在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4之间施加夹持力。图2所示视图的截面是保持平面H,其与夹持单元4、轴管2和轴颈6相交。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轴颈6在其锁定部62中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通过形状互锁或非形状配合地与轴管2上的相应内螺纹配合。为了将其保持在该位置,优选地设置螺纹销48,其被拧入具有内螺纹的轴管2上的孔中并且压靠在轴颈6上的支撑表面C上。以这种方式,螺纹销48在其中被轴颈6完全拧入轴管2的位置相对于轴管2锁定轴颈6。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另一个可选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夹持单元4将平行于管轴线或颈轴线S/R作用的夹持力传递到轴颈6和轴管2的相应部分。这里,轴颈6和轴管2优选地在接触区域中彼此压靠,该接触区域平行于或者位于横向于颈轴线S或管轴线R的保持平面H中。在该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轴颈6和轴管2优选地各自包括凸缘状保持几何结构,该保持几何结构横向于颈轴线S和管轴线R延伸并且第一夹持部42从一侧和第二夹持部44从相对侧作用在其上,其中设置有力元件8,其将夹持部42,44相互挤压并且因此压靠轴管2和轴颈6。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力元件8通过形状互锁防止轴管2相对于轴颈6围绕管轴线和颈轴线R,S的旋转运动。这里,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4优选设计为圆形垫圈,每个中引入多个孔(图4中示出了两个)。不言而喻,夹持部42,44中的一个也可以包括制动器支架,如图2所示。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夹持单元4包括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4,夹持部42,44更优选地为C形或V形构造。这里,以优选30°~40°的夹持角α彼此面对的第一夹持部42和/或第二夹持部44的夹持面A将形成在轴颈6上的凸缘压靠到形成在轴管2上的凸缘。除了这种非形状配合和形状互锁的固定之外,轴颈6还包括优选呈圆锥形状的锁定部62,其被压入轴管2的孔中。因此,这里夹持单元4首先施加夹持力,该夹持力平行于或者沿着颈轴线S或管轴线R将轴颈6压靠到轴管2,同时还施加将轴颈6的锁定部62压入轴管2的内部的力。以这种方式,并且由于形成彼此非形状配合的底切摩擦和彼此互锁的多个表面,夹持单元4能够在轴管2和轴颈6之间产生特别牢固的连接。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部42,44中的一个或两个也可以包括制动器支架。
图6示出了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其类似于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这里,代替轴颈6的截头圆锥形式的锁定部62,阶梯或偏移形式的几何形状被设置作为轴颈的锁定部62。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轴颈6的重量基本上较小。同时,如前所述,具有优选地彼此形成大致V形构造的倾斜的夹持面A的夹持单元旨在将轴管2和轴颈6上的两个凸缘状部分彼此挤压,并且因此防止轴颈6相对于轴管2的移位。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其中,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样,轴颈6包括锁定部62,其伸入轴管2的孔中。在该实施例中,锁定部62有利地圆柱形地延伸,提供用于在轴管2和轴颈6之间传递弯曲力矩的形状互锁。在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4上示出它们各自进一步横向于颈轴线S和管轴线R延伸,两个夹持部42,44形成用于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器支架的部分区域。这里,在轴颈6和轴管2上以凸缘的方式向外突出的保持面B也优选地相互倾斜,与相互倾斜的夹持面A具有大致相同的夹持角α。
图8示出了轴系统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其类似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这里,夹持单元4和包括轴管2和轴颈6的复合体彼此分开地示出,从而更好地观察夹持面A和保持面B。第一夹持部42优选地形成为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器支架。此外,在第一夹持部42的夹持面A上和第二夹持部44的夹持面A上设置有配合部件46,其在优选情况下采用凹槽或滚花的形式。类似地,并且对应于此,轴颈6在其保持面B中同样具有滚花或凹槽。在组装状态下,也就是说当夹持单元压靠轴颈6时,配合部件46,66通过形状互锁提供稳定的扭转保护,这样支撑夹持单元4和轴颈6之间的非形状配合连接。
附图标记:
2-轴管
22-槽
4-夹持单元
42-第一夹持部
44-第二夹持部
46-配合部件
48-螺纹销
6-轴颈
62-锁定部
66-配合部件
8-力元件
α-夹持角
A-夹持面
B-保持面
C-支撑表面
H-保持平面
R-管轴线
S-颈轴线

Claims (15)

1.一种特别是用于商用车辆的轴系统,包括轴颈(6)和夹持单元(4),
其中所述轴颈(6)围绕颈轴线(S)以基本上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
其中在组装状态下的所述夹持单元(4)将夹持力传递到所述轴颈(6),和
其中在组装状态下的所述夹持单元(4)和所述轴颈(6)被非形状配合地固定,以防止相对于彼此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夹持单元(4)和所述轴颈(6)各自包括配合部件(46,66),和
其中所述配合部件(46,66)设计成在组装状态下通过形状互锁固定所述夹持单元(4)和所述轴颈(6),以防止围绕所述颈轴线(S)相对于彼此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系统,
包括轴管(2),所述轴管围绕管轴线(R)以基本上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
其中所述轴管(2)和所述轴颈(6)设计成使得在组装状态下,所述轴管(2)能够借助于所述夹持单元(4)夹持所述轴颈(6),从而以这种方式使所述颈轴线(S)和所述管轴线(R)彼此共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轴管(2)和所述轴颈(6)能够互锁配合,
其中所述夹持单元(4)包括螺纹销(48),所述螺纹销配合在所述轴管(2)上的孔中并且能够夹持所述轴颈(6)上的支撑表面(C),和
其中在所述轴系统的组装状态下,所述螺纹销(48)将所述轴管(2)和所述轴颈(6)以形状互锁配合的方式彼此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轴颈(6)能够插入所述轴管(2)中,使得与所述颈轴线(S)成直角延伸的保持平面(H)与所述轴颈(6)、所述轴管(2)和所述夹持单元(4)相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轴管(2)在与所述轴颈(6)重叠的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槽(22),和
其中所述槽(22)延伸的主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管轴线(R)。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轴颈(6)和所述轴管(2)能够彼此夹持,使得这两个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基本上位于与所述颈轴线(S)成直角的保持平面(H)中,和
其中所述夹持单元(4)关于所述保持平面(H)镜像对称地形成和/或与所述保持平面(H)相交。
8.如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轴颈(6)包括锁定部(62),所述锁定部设计成在组装状态下通过形状互锁和/或非形状配合地在所述轴管(2)上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锁定部(62)在一些区域中呈圆锥形或金字塔形构造。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夹持单元(4)包括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4),
其中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4)各自包括夹持面(A),和
其中在组装状态下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42,44)通过力元件(8)相互挤压,并且所述夹持面(A)支承在所述轴管(2)和/或所述轴颈(6)上的相应保持面(B)上。
11.如权利要求3和10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夹持面(A)能够与所述轴管(2)配合,其中所述轴管(2)在所述保持面(B)的区域中可变形,使得其能够牢固地夹持到所述轴颈(6)。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夹持部(42,44)中的一个包括制动器支架。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夹持面(A)中的至少一个在与所述颈轴线(S)相交的截面中具有跨越与所述颈轴线(S)成夹持角(α)的延伸,和
其中所述夹持角(α)在20°~85°之间,优选在40°~50°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所述夹持部(42,44)中的一个包括内螺纹,所述力元件(8)能够与所述内螺纹配合。
15.如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系统,
其中在各夹持部(42,44)上的两个夹持面(A)彼此形成V形,和
其中在组装状态下,V形的开口侧支撑所述轴管(2)上的保持面(B)和所述轴颈(6)上的保持面(B)。
CN201880022060.XA 2017-04-04 2018-04-03 轴系统 Active CN110475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7207.1 2017-04-04
DE102017107207.1A DE102017107207A1 (de) 2017-04-04 2017-04-04 Achssystem
PCT/EP2018/058405 WO2018185057A1 (de) 2017-04-04 2018-04-03 Achs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5674A true CN110475674A (zh) 2019-11-19
CN110475674B CN110475674B (zh) 2023-03-17

Family

ID=6196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2060.XA Active CN110475674B (zh) 2017-04-04 2018-04-03 轴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1930B2 (zh)
EP (1) EP3606767B1 (zh)
CN (1) CN110475674B (zh)
DE (1) DE102017107207A1 (zh)
WO (1) WO20181850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9174B2 (en) * 2016-09-13 2022-03-22 SAF-Holland, GmbH Axle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9188B1 (en) * 1999-04-20 2001-10-09 New Holland North America, Inc. Suspension stop for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CN1599671A (zh) * 2001-12-04 2005-03-23 奥特索厄车桥制造厂凯尔贝格公司 汽车轴身上的车轮支承
US20060001312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Mackarvich Charles J Axle with removable spindle and cam key
US20100025951A1 (en) * 2005-06-25 2010-02-04 Daimler Ag Steering knuckle for a motor vehicle
DE102012207157A1 (de) * 2012-04-30 2013-10-31 Saf-Holland Gmbh Achsanbindung
EP2754572A1 (de) * 2013-01-11 2014-07-16 Schmitz Cargobull AG Achsaggregat für ein Nutzfahrzeug
CN204692366U (zh) * 2015-05-14 2015-10-07 韩巧 一种结构牢固成本低的传动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6214A (en) * 1884-10-07 blount
US128127A (en) * 1872-06-18 Improvement in axles for vehicles
US1431302A (en) 1919-04-26 1922-10-10 Nels W Thybony Automobile axle reenforcement
US1564628A (en) * 1924-05-10 1925-12-08 Rowe Wheel Parent Syndicate Lt Axle for railway and like vehicles
US2164554A (en) * 1936-06-15 1939-07-04 Adolph I Tollefson Wheel support
US2155156A (en) * 1937-08-04 1939-04-18 Roy C Townsend Trailer axle
US4080003A (en) * 1976-10-26 1978-03-21 Motor Wheel Corporation Wheeled vehicle axle assembly
US4890889A (en) * 1984-05-25 1990-01-02 Burgett Paul D Replaceable spindle assembly
US4828328A (en) * 1988-05-03 1989-05-09 Bowman Dan H Replacement wheel bearing spindle
DE20119641U1 (de) * 2001-12-04 2002-02-28 Sauer Achsenfab Radlagerung an einem Achskörper für Fahrzeuge
US6926371B1 (en) * 2003-08-04 2005-08-09 Philippe R Gagnon Detachable spindle with sleeved cross connector for trailer axles
US7229137B2 (en) * 2004-02-03 2007-06-12 Meritor Heavy Vehicle Braking Systems (Uk)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 axle torque plate
US7108336B2 (en) * 2004-10-19 2006-09-19 Air Tight Emergency axle
DE102005038275B4 (de) * 2005-08-12 2009-09-24 Saf-Holland Gmbh Bremsträger
DE102010001695A1 (de) * 2010-02-09 2011-08-11 ZF Friedrichshafen AG, 88046 Radbefestigungsanordnung
DE102012216245A1 (de) * 2012-09-13 2014-03-13 Saf-Holland Gmbh Lenker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enkereinheit
US20150108827A1 (en) * 2012-11-22 2015-04-23 James Woodrow Beauchamp Size Adapter for Axle Spindles on Small Boat Dollies
DE102014218159B4 (de) 2014-09-11 2018-05-03 Saf-Holland Gmbh Fahrwerksanordnung
DE102014218332B4 (de) 2014-09-12 2022-05-05 Saf-Holland Gmbh Achseinheit
US11241911B2 (en) * 2016-06-09 2022-02-08 Gagnon Family Trust Wheel end assembly and spindle configured therefor
CN109843601B (zh) * 2016-10-31 2022-09-09 亨德里克森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加强的车轴接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9188B1 (en) * 1999-04-20 2001-10-09 New Holland North America, Inc. Suspension stop for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CN1599671A (zh) * 2001-12-04 2005-03-23 奥特索厄车桥制造厂凯尔贝格公司 汽车轴身上的车轮支承
US20060001312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Mackarvich Charles J Axle with removable spindle and cam key
US20100025951A1 (en) * 2005-06-25 2010-02-04 Daimler Ag Steering knuckle for a motor vehicle
DE102012207157A1 (de) * 2012-04-30 2013-10-31 Saf-Holland Gmbh Achsanbindung
EP2754572A1 (de) * 2013-01-11 2014-07-16 Schmitz Cargobull AG Achsaggregat für ein Nutzfahrzeug
CN204692366U (zh) * 2015-05-14 2015-10-07 韩巧 一种结构牢固成本低的传动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6767B1 (de) 2020-09-09
WO2018185057A1 (de) 2018-10-11
US20200070575A1 (en) 2020-03-05
US11571930B2 (en) 2023-02-07
DE102017107207A1 (de) 2018-10-04
CN110475674B (zh) 2023-03-17
EP3606767A1 (de) 2020-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72179A (en) Disc brake and mounting pin assembly therefor
RU2335115C1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ежду приводом косилочного ножа и косилочным ножом
US8307958B2 (en) Brake support plate
JP5506687B2 (ja) 独立サスペンション
FR2573830A1 (fr) Amortisseur de torsion.
JPH0243870B2 (zh)
US8770602B1 (en) Steering linka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020165031A1 (en) Steering column shaft assembly having trunion pin retention features
EP0904956A2 (de) Baueinheit für Kraftfahrzeugräder
CN110475674A (zh) 轴系统
RU2424930C2 (ru) Шарнирная сцепка для рельсов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JPS62270831A (ja) 自在継手
CN106536960A (zh) 制动系统
NO323004B1 (no) Akselkopling
CA2729221C (en) Double dogleg wide stance brake shoe web
JP4464271B2 (ja) 車輪をステアリング可能に懸架するための装置
KR20160147663A (ko) 유니버설 조인트를 위한 조인트 요크 및 유니버설 조인트
US4934979A (en) Bearing assembly for hookes universal joint
JP3480109B2 (ja) 十字軸継手
US6319131B1 (en) Articulated arrangement for articulated shafts suitable for transmitting torque
US5947613A (en) Bearing and wheel hub retention system for wheel end assembly
JP6928308B2 (ja) リンクロッドとリンクロッドエンド組立体
AU2017204381A1 (en) Flexible hitch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 drives
KR20110061638A (ko) 관절 샤프트용 유니버설 조인트 어레인지먼트
US1548148A (en) Self-aligning bearing conn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