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4104A -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 Google Patents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4104A
CN110464104A CN201910886922.XA CN201910886922A CN110464104A CN 110464104 A CN110464104 A CN 110464104A CN 201910886922 A CN201910886922 A CN 201910886922A CN 110464104 A CN110464104 A CN 110464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air
brushless motor
poppet
coil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69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4104B (zh
Inventor
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Connection Peak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Connection Peak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Connection Peak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Connection Peak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69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4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4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Brushless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其中,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后支架、前支架以及控制电路板,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定子组件内,后支架、前支架分别设于定子组件的两端,控制电路板卡设于后支架,且,后支架包括呈镂空结构的底壁及连接于底壁的侧壁,侧壁的外壁面凸设有多个导风片,多个导风片沿侧壁的外径均匀分布,相邻两导风片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因此,当转轴带动扇叶转动所产生的气流流经第一导风通道时,气流将被进一步旋转及加速,从而使该气流能够集中流动20‑30cm左右的距离,风速达到14‑17m/s、风压达到500‑600Pa、风量达到800‑0ft/min,风量大且能耗小,该内转子无刷电机应用于吹风筒时,吹风筒具有更佳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风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够使吹风筒吹出的风集中流动一定距离的吹风筒及其内转子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吹风筒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现在吹风筒已发展出了各种类型各种功能,但节能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一直是其发展方向。通常,吹风筒内设置电机、风叶及发热元件,当电动机带动安装于其上的风叶旋转时,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并形成气流再由吹风嘴吹出,此过程中,若发热元件已经通电加热,则吹出热风,反之若发热元件未通电发热则吹出冷风。
在吹风筒工作过程中,经其吹风嘴吹出的风如果能够集中流动一段距离的话,将会具有更好的烘干、造型等效果,但是现有的吹风筒经其吹风嘴吹出的风都无法集中流动,导致无法达到很好的用户体验。另外,经吹风嘴吹出的风集中流动的距离如果太大则需要较大的风量、风压,电机的能耗也就相应增加,同时吹风嘴处容易发热,不小心触碰时会烫伤用户;前述距离如果太小,则需要比较靠近被吹物体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导致使用不便,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与被吹物体相干涉,例如,在吹头发时容易将头发吸入进风口,造成极大的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耗小、用户使用体验更佳的吹风筒及其内转子无刷电机,以保证经吹风筒吹出的风能够集中流动一定距离,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吹风筒吹出的风集中流动一定距离并且能耗小的内转子无刷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其吹出的风集中流动一定距离并且能耗小的吹风筒,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内转子无刷电机,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后支架、前支架以及控制电路板;其中,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两端的前线架、后线架以及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并由所述前线架、所述后线架支撑的多个线圈绕组;转子组件包括转轴、紧固连接于所述转轴的转子铁芯、设于所述转子铁芯外的磁铁以及设于所述转子铁芯两端并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前端板、后端板,所述转子铁芯及所述磁铁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凸伸出所述前线架、所述后线架之外;后支架包括呈镂空结构的底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之间围成容纳所述定子组件的容纳腔,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凸设有多个导风片,多个所述导风片沿所述侧壁的外径均匀分布,相邻两所述导风片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前支架卡设于所述定子组件外并与所述后支架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架;控制电路板卡设于所述后支架并位于所述底壁下方,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线圈绕组电性连接。
较佳地,每一所述导风片均呈方形、扇形或梯形,且各所述导风片均呈直板状并沿所述侧壁的外径呈放射状布置或各所述导风片均呈弧形状并沿所述侧壁的外径向同一顺向弯曲。
较佳地,所述侧壁的外壁面上还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导风槽,每一所述导风槽均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贯穿其顶部及底部,且每一所述导风槽均呈直线状、弧形状或螺旋状。
较佳地,所述后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内并与所述底壁相连的安装内环,所述安装内环与所述侧壁相间隔设置且其高度小于所述侧壁的高度,所述安装内环、所述侧壁之间通过相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筋相连接,所述安装内环与所述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多个沿所述侧壁的径向均匀分布且呈弧形结构的第二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片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外侧。
较佳地,所述后支架的底壁包括设于其中部的第一毂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毂部、所述安装内环之间的多个辐条,所述第一毂部用于安装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端的轴承。
较佳地,所述后支架还包括至两安装耳、多个安装脚及一定位卡勾,两所述安装耳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并相对设置,每一所述安装耳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两定位柱,两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部,通过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前支架相连接,多个所述安装脚均匀的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底部,所述定位卡勾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底部并具有一勾合部,通过所述安装脚、所述定位卡勾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卡接。
较佳地,所述前支架包括顶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两端的侧板及连接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顶板一端的固定片,且所述固定片、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向相反方向弯折,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连接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的轴承的第二毂部,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于的第三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缺口。
较佳地,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外环部、凸设于所述外环部的多个绕线部、设于每一所述绕线部的极靴,相邻两所述绕线部之间形成绕线槽,相邻两所述极靴之间相间隔并形成绕线槽开口,所述线圈绕组绕设于所述绕线部收容于所述绕线槽内,且所述外环部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和所述前支架相配合的定位槽。
较佳地,所述前线架包括呈环形的第一线架本体、凸设于所述第一线架本体一侧并与所述绕线槽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插接部,相邻两所述第一插接部之间形成与所述绕线部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梁;所述后线架包括呈环形的第二线架本体、凸设于所述第二线架本体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相邻两所述第二插接部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梁;所述前线架、所述后线架分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两端并使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紧固插接后,所述线圈绕组收容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内并由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支撑。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吹风筒,其包括具有进风口、出风口的风筒外壳、设于所述风筒外壳的操作按钮、设于所述风筒外壳内的发热元件以及内转子无刷电机,其中,发热元件设于临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内转子无刷电机设于临近进风口的位置,且内转子无刷电机的转轴的凸伸出所述前支架的一端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临近所述进风口,所述内转子无刷电机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时,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一风道后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具有定子组件转动设于定子组件内的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支架、后支架,后支架下方卡设有控制电路板,并且,后支架的侧壁的外壁面凸设有多个导风片,多个导风片沿其侧壁的外径均匀分布,相邻两导风片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因此,该内转子无刷电机带动扇叶转动时,将使空气形成气流并沿扇叶向控制电路板方向流动,此过程中,气流经过两导风片之间的第一导风通道,第一导风通道使气流进一步旋转及加速,从而使该气流能够集中流动20-30cm左右的距离,并且风速达到14-17m/s、风压达到500-600Pa、风量达到800-0ft/min,风量大并且能耗小,同时该内转子无刷电机的结构紧凑合理。对应地,采用该内转子无刷电机的吹风筒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并且由于其吹出的风能够集中流动20-30cm左右的距离,使用户在使用时能够保持一个适中的距离,因此具有更佳的用户体验,同时能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转子无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转子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定子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定子铁芯的俯视图。
图6是图2中前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后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后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后支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发明吹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首先结合图1-图1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内转子无刷电机100主要适用于吹风筒200,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根据需要用于其他相类似的气流产生设备。
下面先结合图1-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内转子无刷电机100,其包括转子组件110、定子组件120、前支架130、后支架140以及控制电路板150。其中,转子组件110可转动地装设于定子组件120内,前支架130、后支架140分别装设于定子组件120的两端并通过螺钉固定,控制电路板150卡设于后支架140并与定子组件120电性连接。
下面结合图1-3所示,本发明中的转子组件110包括转轴111、紧固连接于转轴111的转子铁芯112、设于转子铁芯112外并与之相固定的磁铁113以及设于转子铁芯112两端的前端板114、后端板115,前端板114、后端板115还分别紧固连接于转轴111,转子铁芯112及磁铁113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定子组件120内,且转轴11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轴承160安装于前支架130、后支架140,转轴111的一端凸伸出前支架130外用于安装扇叶。
下面结合图1-2、图4-5所示,所述定子组件120包括定子铁芯121、设于定子铁芯121两端的前线架122、后线架123以及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121并由前线架122、后线架123支撑的多个线圈绕组124。其中,定子铁芯121包括外环部1211、凸设于外环部1211的多个绕线部1212、设于每一绕线部1212的极靴1213,相邻两绕线部1212之间形成绕线槽1214,相邻两极靴1213之间相间隔并形成绕线槽开口1215,线圈绕组124的数量与绕线部1212的数量相对应,每一线圈绕组124绕设于一绕线部1212并收容于两侧的绕线槽1214内。另外,定子铁芯121的外环部1211的外壁面上凹设有定位槽1216,该定位槽1216用于和前支架130相配合(详见后述)。
继续参看图2、图4-5所示,前线架122包括呈环形的第一线架本体1221、凸设于第一线架本体1221下侧并与绕线槽1214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插接部1222,相邻两第一插接部1222之间形成与绕线部1212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梁1223。对应地,后线架123包括呈环形的第二线架本体1231、凸设于第二线架本体1231上侧并与第一插接部1222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1232,相邻两第二插接部1232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梁1233。前线架122、后线架123分设于定子铁芯121的两端并使第一插接部1222、第二插接部1232紧固插接后,线圈绕组124收容于第一插接部1222、第二插接部1232内并由第一支撑梁1223、第二支撑梁1233支撑。
下面结合图2、图6所示,所述前支架130包括顶板131、连接于顶板131两端的侧板132及连接侧板132的远离顶板131一端的固定片133,且固定片133、顶板131相对于所述侧板132向相反方向弯折,顶板131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轴承160的第二毂部1311,固定片133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331,且固定片133的侧边处开设有定位缺口1332。当前支架130卡设于定子组件120上并与后支架140连接时,其固定片133上的定位缺口1332用于和后支架140之间进行定位,以保证第三安装孔1331与后支架140上的第二安装孔1482与相对应(详见后述),便于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图5-6所示,前支架130的侧板132的内侧凸设有与该前述定位槽1216相对应的定位凸起1321,当前支架130卡设于定子组件120上后,其上的定位凸起1321卡合于定子铁芯121的定位槽1216内,实现两者的定位。
下面结合图2、图7-9所示,本发明中的后支架140包括呈镂空结构的底壁141及连接于底壁141并呈环形结构的侧壁142,所述底壁141与侧壁142之间围成容纳定子组件120的容纳腔,且转轴1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60转动连接于底壁141,所述侧壁142的外壁面凸设有多个导风片143,多个导风片143沿所述侧壁142的外径均匀分布,相邻两导风片143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144;其中,导风片14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本发明中,所述导风片143可以呈方形、扇形或梯形等,并且各导风片143可以呈直板状、弧形状或其他形状,当呈直板状时,各导风片143沿所述侧壁142的外径呈放射状布置,当呈弧形状时,各导风片143沿所述侧壁142的外径向同一顺向弯曲。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风片143呈方形结构,且导风片14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边连接于前述侧壁142,导风片14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相向弯曲从而使其呈弧形状,并且,连接于侧壁142的多个导风片143沿侧壁142的外径向同一顺向弯曲。这样,当转轴111带动其上的扇叶转动而产生气流时,该气流流经后支架140时将通过各导风片143之间形成的第一导风通道144,从而加强气流的旋转及速度,从而保证气流能够集中流动一定距离。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后支架140的侧壁142上均匀分布有六个呈弧形状的导风片143,使得经该内转子无刷电机100产生的气流能够集中流动25cm左右的距离。
继续参看图7-9所示,所述后支架140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142内并与底壁141相连的安装内环145,安装内环145与侧壁142相间隔设置且其高度小于所述侧壁142的高度,所述安装内环145、侧壁142之间通过相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筋146相连接,安装内环145与侧壁142之间的间隙形成多个沿所述侧壁142的径向均匀分布且呈弧形结构的第二导风通道147(见图9),通过第二导风通道147来进一步加强气流的旋转及速度,使气流能够集中流动更远的距离。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支架140的内部还形成六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导风通道147,当然,第二导风通道147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
继续结合图2、图7-9所示,所述后支架140的底壁141包括设于其中部的第一毂部141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毂部1411、安装内环145之间的多个辐条1412,第一毂部1411用于安装连接于转轴111一端的轴承160。侧壁142的底部还凸设有多个安装脚1421及一对定位卡勾1422,多个安装脚1421均匀的凸设于侧壁142的底部,两定位卡勾1422对称的凸设于侧壁142的底部,且每一定位卡勾1422均具有一勾合部1422a。
结合图1-2所示,控制电路板150上开设有与安装脚1421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51及与定位卡勾1422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52,安装脚1421卡合于第一卡槽151以连接控制电路板150,定位卡勾1422卡合于第二卡槽152内且勾合部1422a抵接于控制电路板150的下表面。
再次参看图2、图7-9所示,所述后支架140还包括至两安装耳148,两安装耳148凸设于侧壁142的外壁面并相对设置,每一安装耳148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1481、第二安装孔1482及两定位柱1483,第二安装孔1482与前支架130上的第三安装孔1331相对应,两定位柱1483凸设于第二安装孔1482的侧部并与定位缺口1332相对应。前支架130卡合于后支架140上后,其固定片133上的定位先与缺口1332定位缺口1332卡合实现定位,从而保证第三安装孔1331与第二安装孔1482相对齐,便于连接固定片133与安装耳148。
下面参看图10-11所示,在本发明后支架14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差别仅在于:侧壁142的外壁面上还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导风槽149,每一导风槽149均沿侧壁142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贯穿其顶部及底部,该导风槽149可以呈直线状(见图10)、弧形状(见图11)或螺旋状,当然,导风槽149并不限于前述形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其他形状。通过导风槽149来进一步加强流经第一导风通道144的气流的旋转及速度,以进一步保证气流集中流动的距离。其他相同部分不再重复描述。
下面参看图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吹风筒200,其包括具有进风口211、出风口212的风筒外壳210、设于风筒外壳210的操作按钮220、设于所述风筒外壳210内的发热元件以及内转子无刷电机100,其中,发热元件设于临近所述出风口212的位置,内转子无刷电机100设于临近进风口211的位置,且内转子无刷电机100的转轴111的凸伸出前支架130的一端安装有扇叶,扇叶临近所述进风口211,并且,发热元件、扇叶的设置方式均未本领域的常规方式,不再赘述。当本发明中的内转子无刷电机100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时,使空气由进风口211进入风筒外壳210内并流经第一导风通道144、第二导风通道147后由所述出风口212吹出。
下面结合图1-12所示,以应用于吹风筒200的内转子无刷电机100为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吹风筒200开始工作后,内转子无刷电机100的控制电路板150控制对定子组件120通电,使转子组件110转动,由此带动转轴111上的扇叶转动,扇叶转动而将空气从进风口211吸入风筒外壳210内并形成气流,该气流沿图1、图7中箭头所示方向向后支架140流动,当气流流经后支架140时将通过各第一导风通道144、第二导风通道147,通过多个第一导风通道144、第二导风通道147再次加强气流的旋转及速度,然后由出风口212吹出,从而保证气流能够集中流动一定距离。本发明中,通过六个第一导风通道144及六个第二导风通道147的加强作用,可以使得经该内转子无刷电机100产生的气流能够集中流动25cm左右的距离,并且该气流的风速达到14-17m/s、风压达到500-600Pa、风量达到800-1000ft/min,用户在使用时能够保持一个适中的距离,因此具有更佳的用户体验。
更进一步地,若后支架140的外壁上还设有导风槽149,则气流流经第一导风通道144时,导风槽149会进一步加强其旋转及速度,从而使由出风口212吹出的气流集中保持更长的距离,例如集中流动30cm左右的距离。
综上,由于本发明的内转子无刷电机100,其具有定子组件120转动设于定子组件120内的转子组件110,定子组件120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支架130、后支架140,后支架140下方卡设有控制电路板150,并且,后支架140的侧壁142的外壁面凸设有多个导风片143,多个导风片143沿其侧壁142的外径均匀分布,相邻两导风片143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144,因此,该内转子无刷电机100带动扇叶转动时,将使空气形成气流并沿扇叶向控制电路板150方向流动,此过程中,气流经过两导风片143之间的第一导风通道144,第一导风通道144使气流进一步旋转及加速,从而使该气流能够集中流动20-30cm左右的距离,并且风速达到14-17m/s、风压达到500-600Pa、风量达到800-1000ft/min,风量大并且能耗小,同时该内转子无刷电机100的结构紧凑合理。
对应地,采用该内转子无刷电机100的吹风筒200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并且由于其吹出的风能够集中流动20-30cm左右的距离,使用户在使用时能够保持一个适中的距离,因此具有更佳的用户体验,同时能耗较小。
本发明所涉及的吹风筒200及内转子无刷电机100的其他部分的结构等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转子无刷电机,适用于吹风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组件,其包括定子铁芯、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两端的前线架、后线架以及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并由所述前线架、所述后线架支撑的多个线圈绕组;
转子组件,其包括转轴、紧固连接于所述转轴的转子铁芯、设于所述转子铁芯外的磁铁以及设于所述转子铁芯两端并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前端板、后端板,所述转子铁芯及所述磁铁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凸伸出所述前线架、所述后线架之外;
后支架,其包括呈镂空结构的底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之间围成容纳所述定子组件的容纳腔,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凸设有多个导风片,多个所述导风片沿所述侧壁的外径均匀分布,相邻两所述导风片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
前支架,其卡设于所述定子组件外并与所述后支架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架;
控制电路板,其卡设于所述后支架并位于所述底壁下方,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线圈绕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风片均呈方形、扇形或梯形,且各所述导风片均呈直板状并沿所述侧壁的外径呈放射状布置或各所述导风片均呈弧形状并沿所述侧壁的外径向同一顺向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壁面上还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导风槽,每一所述导风槽均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贯穿其顶部及底部,且每一所述导风槽均呈直线状、弧形状或螺旋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内并与所述底壁相连的安装内环,所述安装内环与所述侧壁相间隔设置且其高度小于所述侧壁的高度,所述安装内环、所述侧壁之间通过相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筋相连接,所述安装内环与所述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多个沿所述侧壁的径向均匀分布且呈弧形结构的第二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片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的底壁包括设于其中部的第一毂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毂部、所述安装内环之间的多个辐条,所述第一毂部用于安装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端的轴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还包括至两安装耳、多个安装脚及一定位卡勾,两所述安装耳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并相对设置,每一所述安装耳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两定位柱,两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部,通过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前支架相连接,多个所述安装脚均匀的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底部,所述定位卡勾凸设于所述侧壁的底部并具有一勾合部,通过所述安装脚、所述定位卡勾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包括顶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两端的侧板及连接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顶板一端的固定片,且所述固定片、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向相反方向弯折,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连接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的轴承的第二毂部,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于的第三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外环部、凸设于所述外环部的多个绕线部、设于每一所述绕线部的极靴,相邻两所述绕线部之间形成绕线槽,相邻两所述极靴之间相间隔并形成绕线槽开口,所述线圈绕组绕设于所述绕线部收容于所述绕线槽内,且所述外环部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和所述前支架相配合的定位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线架包括呈环形的第一线架本体、凸设于所述第一线架本体一侧并与所述绕线槽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插接部,相邻两所述第一插接部之间形成与所述绕线部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梁;所述后线架包括呈环形的第二线架本体、凸设于所述第二线架本体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相邻两所述第二插接部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梁;所述前线架、所述后线架分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两端并使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紧固插接后,所述线圈绕组收容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内并由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支撑。
10.一种吹风筒,包括具有进风口、出风口的风筒外壳以及设于所述风筒外壳的操作按钮,所述风筒外壳内临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转子无刷电机,所述内转子无刷电机安装于所述风筒外壳内且其转轴的凸伸出所述前支架的一端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临近所述进风口,所述内转子无刷电机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时,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一风道后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CN201910886922.XA 2019-09-19 2019-09-19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Active CN110464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6922.XA CN110464104B (zh) 2019-09-19 2019-09-19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6922.XA CN110464104B (zh) 2019-09-19 2019-09-19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104A true CN110464104A (zh) 2019-11-19
CN110464104B CN110464104B (zh) 2024-05-17

Family

ID=6851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6922.XA Active CN110464104B (zh) 2019-09-19 2019-09-19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41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758A (zh) * 2020-07-23 2022-01-25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头发护理器具的电机
TWI815080B (zh) * 2021-02-03 2023-09-11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無刷馬達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09810U (zh) * 2016-03-17 2016-08-24 长沙启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大功率电动工具的外圆通风直流无刷电机
CN108321965A (zh) * 2018-03-26 2018-07-24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刷吸尘器电机端盖
CN207968200U (zh) * 2017-12-19 2018-10-12 舟山晨光电器有限公司 定叶轮连接结构的无刷电机
CN208094332U (zh) * 2018-03-26 2018-11-13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刷吸尘器电机端盖
CN208522566U (zh) * 2018-08-24 2019-02-19 曾艳平 电机壳体与定子组件的装配结构、电机壳体和无刷电机
CN209375315U (zh) * 2019-02-25 2019-09-10 深圳新思控科技有限公司 装有三个轴承的无刷电机
CN211242047U (zh) * 2019-09-19 2020-08-14 东莞市联峰电机有限公司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09810U (zh) * 2016-03-17 2016-08-24 长沙启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大功率电动工具的外圆通风直流无刷电机
CN207968200U (zh) * 2017-12-19 2018-10-12 舟山晨光电器有限公司 定叶轮连接结构的无刷电机
CN108321965A (zh) * 2018-03-26 2018-07-24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刷吸尘器电机端盖
CN208094332U (zh) * 2018-03-26 2018-11-13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刷吸尘器电机端盖
CN208522566U (zh) * 2018-08-24 2019-02-19 曾艳平 电机壳体与定子组件的装配结构、电机壳体和无刷电机
CN209375315U (zh) * 2019-02-25 2019-09-10 深圳新思控科技有限公司 装有三个轴承的无刷电机
CN211242047U (zh) * 2019-09-19 2020-08-14 东莞市联峰电机有限公司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758A (zh) * 2020-07-23 2022-01-25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头发护理器具的电机
CN113972758B (zh) * 2020-07-23 2023-02-03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头发护理器具的电机
TWI815080B (zh) * 2021-02-03 2023-09-11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無刷馬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104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3888A1 (zh) 挂脖风扇
CN103195723B (zh) 水平对流扇
CN110464104A (zh)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CN203691125U (zh) 一种永磁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水泵
CN113520015A (zh) 一种带精油风嘴的吹风机
CN201284749Y (zh) 内转子式散热风扇
KR102019882B1 (ko) 헤어 드라이어
CN211242047U (zh)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WO2018059047A1 (zh) 无叶风扇
CN207968200U (zh) 定叶轮连接结构的无刷电机
CN205513038U (zh) 一种低阻力电吹风
CN111838935A (zh) 电吹风
JP3238440U (ja) 導流カバー付き手持ち式ファン
CN209346241U (zh) 大风量底噪电吹风
CN217354805U (zh) 一种风机组件及吸尘器
KR101587862B1 (ko) 냉각유로를 갖는 하우징 일체형 모터
CN209134731U (zh) 散热结构、电控箱及空调
CN103795177A (zh) 一种永磁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水泵
KR101955938B1 (ko) 디스크 임펠러를 이용한 타워형 선풍기
CN101713413B (zh) 内转子式散热风扇
CN212479644U (zh) 一种挂脖式风扇
JP2002130192A (ja) 電動送風機
CN210246486U (zh) 一种水泵用电动机的冷却结构
CN216812235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212630181U (zh) 电吹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