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4099A - 餐具便携盒 - Google Patents

餐具便携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4099A
CN110464099A CN201910039210.4A CN201910039210A CN110464099A CN 110464099 A CN110464099 A CN 110464099A CN 201910039210 A CN201910039210 A CN 201910039210A CN 110464099 A CN110464099 A CN 11046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ware
pair
lid
holding member
portab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92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津田文香
斋藤博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etetic Magician (china) Family Products Co Ltd
Thermos KK
Thermos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etetic Magician (china) Family Products Co Ltd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etetic Magician (china) Family Products Co Ltd,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Dietetic Magician (china) Family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6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1/00Table-ware
    • A47G21/14Knife racks or stands; Holders for table utensils attachable to p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20Lunch or picnic box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24Etuis fo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45C11/02 - A45C11/22, A45C11/26, A45C11/32 - A45C11/38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2Interior fittings; Means, e.g. inserts, for holding and pack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02Internal fittings
    • B65D25/10Devices to locate articles in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4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7G19/00-A47G23/16
    • A47G2400/02Hygie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able Equipment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餐具的便携性优异的餐具便携盒。一种餐具便携盒(1),具备上部开口的盒主体(2)、以及对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进行开闭的盖体(3),在形成于盒主体(2)与盖体(3)之间的收纳空间(K)收纳餐具(C1、C2),从而能够对餐具(C1、C2)进行携带,盒主体(2)具有将第一餐具(C1)收纳在内侧的收纳部(4),盖体(3)具有将第二餐具(C2)安装在内表面的安装部(5),盖体(3)将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关闭,从而使第一餐具(C1)与第二餐具(C2)以相互面对的状态收纳于收纳空间(K)。

Description

餐具便携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便携盒。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如下餐具便携盒:在将筷子、勺子、餐刀、叉子等餐具(也称为餐饮用具。)收纳在内侧的状态下,能够与饭盒、汤罐等一起进行携带(提带)(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等。)。
这种餐具便携盒为如下结构:具备上部开口的盒主体、以及对盒主体的上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并在形成于盒主体与盖体之间的收纳空间对餐具进行收纳。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20385号公报
然而,在餐具便携盒之中,存在与以单独体的方式对筷子、勺子等餐具进行收纳的餐具便携盒不同而能够将多个餐具集中收纳的餐具便携盒。
可是,例如,在将多个餐具沿盒主体的宽度方向排列地进行收纳的情况下,盒主体变宽,因而存在有损便携性的情况。另外,在将多个餐具集中收纳的情况下,餐具会在餐具便携盒中动作,或餐具彼此互相碰撞,从而存在携带时产生“咔嚓、咔嚓”这种不愉快的声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现有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餐具的便携性优异的餐具便携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法。
〔1〕一种餐具便携盒,具备上部开口的盒主体、以及对上述盒主体的上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在形成于上述盒主体与上述盖体之间的收纳空间收纳餐具,从而能够携带上述餐具,
上述餐具便携盒的特征在于,
上述盒主体具有将第一餐具收纳在内侧的收纳部,
上述盖体具有将第二餐具安装在内表面的安装部,
上述盖体通过关闭上述盒主体的上部开口部,而将上述第一餐具与上述第二餐具以相互面对的状态收纳于上述收纳空间。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具有对上述第二餐具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
上述保持部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盖体的内表面。
〔3〕根据上述〔2〕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由弹性部件构成,
在上述第一餐具与上述第二餐具相互面对的状态下,对上述第二餐具进行保持的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第一餐具抵接。
〔4〕根据上述〔2〕或〔3〕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具有将上述第二餐具保持为装卸自如的一对保持片,
上述第二餐具保持于上述一对保持片之间。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体关闭了上述盒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下,上述第二餐具的一部分位于上述收纳部的内侧。
〔6〕根据上述〔2〕~〔5〕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具有:一对肋部,它们位于上述内表面的长边方向的中途部,并从上述内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相互向内突出;和一对狭缝部,它们形成于上述内表面与上述一对肋部之间,
上述保持部件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与上述一对狭缝部卡合的一对卡合片,
使上述保持部件沿着上述盖体的内表面从上述盖体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上述一对卡合片卡合于上述一对狭缝部,从而相对于上述盖体的内表面安装上述保持部件。
〔7〕根据上述〔6〕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具有一对止动部,上述一对止动部在上述一对卡合片卡合到上述一对狭缝部的位置与上述一对肋部的一端侧抵接。
〔8〕根据上述〔2〕~〔7〕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安装于相比上述内表面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向另一端侧偏移了的位置。
〔9〕根据上述〔2〕~〔8〕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的内表面以及上述收纳部具有宽度从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
上述保持部件具有宽度从上述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
〔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纳部具有:前端侧凹部,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收纳上述第一餐具的前端侧;和基端侧凹部,其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收纳上述第一餐具的基端侧,
上述第二餐具在将前端侧朝向上述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安装部。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端侧凹部设置有对上述第一餐具的基端侧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餐具的便携性优异的餐具便携盒。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餐具便携盒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侧观察图1所示的餐具便携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侧观察图1所示的餐具便携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餐具便携盒的长边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1所示的餐具便携盒的短边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餐具便携盒;2…盒主体;2a…上部开口部;2d…膨出部;3…盖体;4…勺子收纳部(收纳部);4a…前端侧凹部;4b…基端侧凹部;5…筷子安装部(安装部);6…保持部件;7…铰接部;8…盖锁定机构;9…抵接部;10…限制部;11a、11b…肋部;12a、12b…狭缝部;13a、13b…卡合片;14a、14b…止动部;15a、15b…止动部;16a、16b…保持片;17…孔部;18a、18b…台阶部;K…收纳空间;C1…勺子(第一餐具);C2…筷子(第二餐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例如对图1~图5所示的餐具便携盒1进行说明。
此外,图1是表示餐具便携盒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侧观察餐具便携盒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下方侧观察餐具便携盒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着餐具便携盒1的长边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餐具便携盒1的短边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便携盒1具备上部开口的盒主体2、对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进行开闭的盖体3。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对于餐具便携盒1而言,在盖体3将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关闭了的状态下,在形成于盒主体2与盖体3之间的收纳空间K收纳第一餐具C1以及第二餐具C2,从而能够对这些餐具C1、C2进行携带(提带)。
具体而言,在该图1~图5所示的餐具便携盒1中,盒主体2具有勺子收纳部(收纳部)4,勺子收纳部(收纳部)4将勺子(以下,为勺子C1。)作为第一餐具C1而收纳在内侧。另一方面,盖体3具有筷子安装部(安装部)5,筷子安装部(安装部)5将筷子(以下,为筷子C2。)作为第二餐具C2而安装在内表面。另外,筷子安装部5具有对筷子C2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6。
盒主体2例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热塑性树脂形成。盒主体2具备:具有与勺子C1以及筷子C2对应的大小且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底壁部2b、以及从底壁部2b的周围立起形成的周壁部2c,并整体形成为长条箱状。周壁部2c的上部开口而成为上部开口部2a。
另一方面,盖体3与盒主体2相同,例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热塑性树脂形成。盖体3具备:具有与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对应的大小且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顶壁部3a、从顶壁部3a的周围下降形成的周壁部3b,并整体形成为长条盖状。
此外,勺子C1以及筷子C2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与盒主体2以及盖体3相比耐热性优异的树脂形成。
盖体3安装为经由在沿着盒主体2的长边方向的一侧面设置的铰接部7而沿开闭方向转动自如。铰接部7位于沿着盒主体2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周壁部2c、与沿着盖体3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周壁部3b之间的大致中央部,并将盒主体2与盖体3之间支承为转动自如。
餐具便携盒1在盖体3将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关闭了的状态下,使相互的周壁部2c、3b对接,从而在其内侧形成对勺子C1以及筷子C2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K。
餐具便携盒1具备盖锁定机构8,盖锁定机构8在盖体3将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关闭了的状态下,将盖体3相对于盒主体2进行固定。盖锁定机构8沿着与铰接部7相反的一侧的盒主体2以及盖体3的侧面设置。
具体而言,该盖锁定机构8具有:卡止凹部8a,其设置于盒主体2的周壁部2c与盖体3的周壁部3b中的任意一方的周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盒主体2的周壁部2c);和卡止凸部8b,其设置于任意另一方的周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盖体3的周壁部3b)。
盖锁定机构8中,在盖体3将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关闭了的状态下,在卡止凹部8a卡止有卡止凸部8b,从而能够将盖体3相对于盒主体2进行固定。另一方面,盖锁定机构8中,通过将卡止凸部8b相对于卡止凹部8a的卡止状态解除,能够将盖体3形成为相对于盒主体2能够进行开闭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盖锁定机构8中,构成为在上述的盒主体2的周壁部2c侧设置卡止凹部8a,在盖体3的周壁部3b侧设置卡止凸部8b,但也能构成为与上述结构相反的结构,即在盒主体2的周壁部2c侧设置卡止凸部8b,在盖体3的周壁部3b侧设置卡止凹部8a。
勺子收纳部4(盒主体2)具有宽度从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与此对应地,盖体3也具有内表面的宽度从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
勺子收纳部4具有:前端侧凹部4a,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收纳有勺子C1的前端侧;和基端侧凹部4b,其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收纳有勺子C1的基端侧。另外,通过将前端侧凹部4a形成为比基端侧凹部4b深,盒主体2具有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下方膨出的膨出部2d。
在基端侧凹部4b设置有与勺子C1的基端侧抵接的抵接部9。
另外,在基端侧凹部4b设置有对勺子C1的基端侧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10。限制部10由凸部构成,该凸部以对收纳于勺子收纳部4的勺子C1的基端部的周围进行包围的方式,从底壁部2b的内表面朝向上方突出。在餐具便携盒1中,利用该限制部10对收纳于勺子收纳部4的勺子C1在前后方向(长边方向)上移动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将晃动的产生抑制得较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上述的设置有对勺子C1的基端侧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10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在前端侧凹部4a设置对勺子C1的前端侧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未图示。)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利用从前端侧凹部4a的周壁部2c突出的限制部,对勺子C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移动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将晃动的产生抑制得较低。
设置于上述筷子安装部5的对筷子C2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6例如由硅酮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形成。保持部件6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盖体3的内表面。
具体而言,盖体3具有:一对肋部11a、11b,它们位于内表面的长边方向的中途部,并从内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相互向内突出;和一对狭缝部12a、12b,它们形成于内表面与一对肋部11a、11b之间。
另一方面,保持部件6具有宽度从沿着盖体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另外,保持部件6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与一对狭缝部12a、12b卡合的一对卡合片13a、13b。并且,保持部件6具有一对止动部14a、14b,一对止动部14a、14b在一对卡合片13a、13b卡合到一对狭缝部12a、12b的位置与一对肋部11a、11b的一端侧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便携盒1中,使保持部件6沿着盖体3的内表面从盖体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一对卡合片13a、13b向一对狭缝部12a、12b卡合直至一对止动部14a、14b与一对肋部11a、11b的一端侧抵接的位置(以下,称为安装位置。)为止。由此,能够将保持部件6安装至盖体3的内表面。
另一方面,在餐具便携盒1中,进行与上述的安装操作相反的拆卸操作,即、使保持部件6从盖体3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滑动。由此,将一对卡合片13a、13b与一对狭缝部12a、12b的卡合状态解除,而能够从盖体3的内表面拆卸保持部件6。另外,因为能够分别对保持部件6与、主体盒2以及盖体3进行清洗,所以能够对盖体3与保持部件6之间卫生地进行保持。
此外,在餐具便携盒1中,也可以代替上述的一对止动部14a、14b,而构成为在一对狭缝部12a、12b的另一端侧设置一对止动部15a、15b。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一对卡合片13a、13b向一对狭缝部12a、12b卡合直至一对卡合片13a、13b的另一端侧与一对止动部15a、15b抵接的位置(安装位置)为止。
保持部件6具有将筷子C2保持为装卸自如的一对保持片16a、16b。一对保持片16a、16b具有沿着筷子C2的外形的内表面形状,并设置为相互向内突出,以便从宽度方向的两侧夹住筷子C2。
另外,保持部件6安装于在盖体3的内表面相比长边方向的中央向另一端侧偏移(位移)了的安装位置。由此,在将筷子C2的前端侧朝向盖体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状态下,能够利用一对保持片16a、16b(保持部件6)对筷子C2的重心附近进行保持,并且将筷子C2以稳定的状态安装至筷子安装部5。此外,为了在盖体3的内表面对筷子C2的安装的方向进行显示,设置有沿着筷子C2的形状的压花部3c。
另外,在保持部件6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一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孔部17。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构成为:将在上述的安装位置嵌合于孔部17的嵌合凸部设置在盖体3的内表面。由此,能够利用嵌合凸部嵌合至孔部17时的点击感,对保持部件6被适当地固定于安装位置的情况进行确认。
另外,保持部件6具有与一对肋部11a、11b的前端抵接的一对台阶部18a、18b。一对台阶部18a、18b具有宽度从沿着盖体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并且,一对台阶部18a、18b间的宽度比一对肋部11a、11b间的宽度稍大。
因此,在安装位置与一对肋部11a、11b抵接的一对台阶部18a、18b稍稍弹性变形,并且成为被夹持到一对肋部11a、11b之间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保持部件6从安装位置向拆卸侧偏离,能够将保持部件6以稳定的状态固定至安装位置。
此外,代替上述的使一对台阶部18a、18b间的宽度比一对肋部11a、11b间的宽度稍大的情况,而使一对卡合片13a、13b间的宽度相对于一对狭缝部12a、12b间的宽度稍大,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餐具便携盒1中,上述的盖体3将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关闭,从而使勺子C1与筷子C2以相互面对的状态收纳于收纳空间K。
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便携盒1中,使勺子C1与筷子C2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重合,从而能够将勺子C1以及筷子C2紧凑地收纳在该餐具便携盒1的内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便携盒1中,在盖体3将盒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a关闭了的状态下,筷子C2的一部分位于勺子收纳部4的内侧。由此,即使在使勺子C1与筷子C2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重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餐具便携盒1的高度尺寸抑制得较低。
另外,能够将该餐具便携盒1的另一端侧容易地插入至对饭盒、汤罐等进行收纳的小包的口袋等,所以能够得到优异的便携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便携盒1中,在勺子C1与筷子C2相互面对的状态下,对筷子C2进行保持的一对保持片16a、16b(保持部件6)与勺子C1的基端侧抵接。
在该情况下,能够使一对保持片16a、16b(保持部件6)稍稍弹性变形,并且能够在上述一对保持片16a、16b(保持部件6)与抵接部9之间将勺子C1的基端侧压住。另外,能够利用弹性变形了的一对保持片16a、16b(保持部件6)将筷子C2压住。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便携盒1中,能够抑制收纳于勺子收纳部4的勺子C1与安装于筷子安装部5的筷子C2的晃动。因此,在携带该餐具便携盒1时,能够防止“咔嚓、咔嚓”这种不愉快的声音产生,并能够得到优异的便携性。
此外,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增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餐具便携盒1中,构成为收纳勺子作为第一餐具C1,收纳筷子作为第二餐具C2,但也能够代替勺子,而收纳叉子等作为第一餐具C1。另外,也能够代替筷子,而收纳餐刀、叉子、勺子等作为第二餐具C2。

Claims (11)

1.一种餐具便携盒,具备上部开口的盒主体、以及对所述盒主体的上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在形成于所述盒主体与所述盖体之间的收纳空间收纳餐具,从而能够携带所述餐具,
所述餐具便携盒的特征在于,
所述盒主体具有将第一餐具收纳在内侧的收纳部,
所述盖体具有将第二餐具安装在内表面的安装部,
所述盖体通过关闭所述盒主体的上部开口部,而将所述第一餐具与所述第二餐具以相互面对的状态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具有对所述第二餐具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由弹性部件构成,
在所述第一餐具与所述第二餐具相互面对的状态下,对所述第二餐具进行保持的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第一餐具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将所述第二餐具保持为装卸自如的一对保持片,
所述第二餐具保持于所述一对保持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关闭了所述盒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餐具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部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具有:一对肋部,它们位于所述内表面的长边方向的中途部,并从所述内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相互向内突出;和一对狭缝部,它们形成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一对肋部之间,
所述保持部件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与所述一对狭缝部卡合的一对卡合片,
使所述保持部件沿着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从所述盖体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所述一对卡合片卡合于所述一对狭缝部,从而相对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安装所述保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一对止动部,所述一对止动部在所述一对卡合片卡合到所述一对狭缝部的位置与所述一对肋部的一端侧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安装于相比所述内表面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向另一端侧偏移了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收纳部具有宽度从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宽度从所述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变窄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具有:前端侧凹部,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收纳所述第一餐具的前端侧;和基端侧凹部,其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收纳所述第一餐具的基端侧,
所述第二餐具在将前端侧朝向所述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餐具便携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端侧凹部设置有对所述第一餐具的基端侧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
CN201910039210.4A 2018-05-10 2019-01-16 餐具便携盒 Pending CN1104640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1700 2018-05-10
JP2018091700A JP7011974B2 (ja) 2018-05-10 2018-05-10 食器具携帯用ケー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099A true CN110464099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0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9210.4A Pending CN110464099A (zh) 2018-05-10 2019-01-16 餐具便携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11974B2 (zh)
KR (1) KR20190129711A (zh)
CN (1) CN110464099A (zh)
TW (1) TWI6991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6299A (zh) * 2021-10-26 2022-03-15 汕头市锦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餐具收纳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1012A (zh) * 2021-03-12 2021-06-18 广东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租赁柜的餐具存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GB2622769A (en) * 2022-08-23 2024-04-03 Gould Kate Carrying case for cutlery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71257A (ko) * 2007-01-30 2008-08-04 천성욱 수저통
KR20100006833U (ko) * 2008-12-26 2010-07-06 임병로 휴대용 수저 케이스
CN202051446U (zh) * 2011-05-10 2011-11-30 林虎 多功能环保餐具
CN202397120U (zh) * 2011-11-03 2012-08-29 万玉琢 便携式环保餐具盒
JP2012210368A (ja) * 2011-03-31 2012-11-01 Thermos Kk カトラリー容器
US20150298883A1 (en) * 2012-06-27 2015-10-22 Alexander Josephus Maricus Van Puijenbroek Container with scoop tray
CN205041153U (zh) * 2015-09-17 2016-02-24 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 收纳装置及与该收纳装置适配的勺子和筷子
CN206025929U (zh) * 2016-05-17 2017-03-22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消毒功能的便携式组合餐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0385B1 (zh) 1969-07-23 1973-06-20
JP3443761B2 (ja) * 1997-05-29 2003-09-08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キャビネットの同時引き出し防止装置
JP3102961U (ja) * 2003-11-28 2004-07-22 陽子 黒羽 携帯用食器具
KR101085430B1 (ko) * 2006-09-30 2011-11-21 오병교 휴대용 멸균 다기능 수저보관통
JP3143055U (ja) * 2008-03-03 2008-07-10 レア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携帯用のカトラリーセットおよびその容器
JP4820385B2 (ja) * 2008-04-24 2011-11-24 スケーター株式会社 物品収納容器
CN202311736U (zh) * 2011-10-18 2012-07-11 蔡长源 便携式餐具套件
TWM439418U (en) * 2012-05-04 2012-10-21 li-cheng Liang Storage structure
JP2014236865A (ja) * 2013-06-07 2014-12-18 株式会社 小森樹脂 箸箱
US9434590B2 (en) * 2014-03-11 2016-09-06 HumanGear, Inc. Utensil carrying cas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71257A (ko) * 2007-01-30 2008-08-04 천성욱 수저통
KR20100006833U (ko) * 2008-12-26 2010-07-06 임병로 휴대용 수저 케이스
JP2012210368A (ja) * 2011-03-31 2012-11-01 Thermos Kk カトラリー容器
CN202051446U (zh) * 2011-05-10 2011-11-30 林虎 多功能环保餐具
CN202397120U (zh) * 2011-11-03 2012-08-29 万玉琢 便携式环保餐具盒
US20150298883A1 (en) * 2012-06-27 2015-10-22 Alexander Josephus Maricus Van Puijenbroek Container with scoop tray
CN205041153U (zh) * 2015-09-17 2016-02-24 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 收纳装置及与该收纳装置适配的勺子和筷子
CN206025929U (zh) * 2016-05-17 2017-03-22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消毒功能的便携式组合餐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6299A (zh) * 2021-10-26 2022-03-15 汕头市锦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餐具收纳盒
CN114176299B (zh) * 2021-10-26 2023-07-21 汕头市锦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餐具收纳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577A (zh) 2019-12-16
KR20190129711A (ko) 2019-11-20
TWI699181B (zh) 2020-07-21
JP7011974B2 (ja) 2022-01-27
JP2019195532A (ja)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4099A (zh) 餐具便携盒
USD649879S1 (en) Water bottle lid
USD610146S1 (en) Scanner
USD706621S1 (en) Container comprising tray and lid
USD534428S1 (en) Container shoulder
USD563785S1 (en) Container cover
USD644060S1 (en) Beverage container lid
USD599032S1 (en) Vial
USD610155S1 (en) Portion of a scanner
USD593269S1 (en) Car wash bucket
USD673809S1 (en) Plug for beverage container lid
USD609711S1 (en) Portion of a scanner
USD635849S1 (en) Container and lid
US9434590B2 (en) Utensil carrying case
USD581781S1 (en) Round universal package
USD536930S1 (en) Container
USD630260S1 (en) Childs toy lock
USD592286S1 (en) Plumbing fitting
USD610152S1 (en) Portion of a scanner
USD610350S1 (en) Memorabilia container
USD535555S1 (en) Hitch lock packaging
USD855694S1 (en) Card holder
USD909890S1 (en) Tray assembly
USD517396S1 (en) Lock
USD626410S1 (en) Bottom for a dispensing clo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