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2455A - 层叠遮光膜、以及利用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层叠遮光膜、以及利用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62455A CN110462455A CN201880022526.6A CN201880022526A CN110462455A CN 110462455 A CN110462455 A CN 110462455A CN 201880022526 A CN201880022526 A CN 201880022526A CN 110462455 A CN110462455 A CN 1104624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hield
- shield layer
- photomask
- optical device
- st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5—Lens hoods or shield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通常难以进行表背判别且具有光学浓度高的遮光层也容易进行表背面的判别的层叠遮光膜等。层叠遮光膜(100)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具备基材膜(11)、设于该基材膜(11)的一方的主面(11a)侧的遮光层(21)和设于另一方的主面(11b)侧的遮光层(31)的层叠构造,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在CIE 1976 L*a*b*表色系中,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的色差ΔE*ab为0.2以上不同。另外,基材膜(11)、遮光层(21)和/或遮光层(31)优选具有从遮光层(21)向遮光层(31)使膜宽度扩展的倾斜端面(12、22、3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遮光膜、以及利用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
背景技术
例如,在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信息通信终端、数字摄像机等电子设备中内置有用于对被摄体进行拍摄并变换成图像信号的摄像机模块。该摄像机模块具备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元件和用于在该摄像元件上成像被摄体的图像的镜头单元。镜头单元通常由多个透镜的组合构成。
在这种摄像机模块中,谋求除去不需要的入射光、反射光,防止产生晕影、镜头眩光、重影等,提高摄像图像的画质。因此,提出了具有用于截止不需要的光的遮光构件的镜头单元、摄像机模块等。
作为这样的遮光构件,提出了在基材膜的两面形成含有碳黑、润滑剂、微粒子以及粘结剂树脂的遮光层的遮光膜(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9-274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6/0165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遍布世界的模块化在发展,以将多个透镜和遮光板在光轴方向上重叠的镜头单元、在该镜头单元中进一步装入摄像元件的摄像机模块等方式,在世界各国的制造工厂中分别进行制造以及管理。与此同时,成为各模块的一个部件的遮光膜、遮光构件也在各处分别进行输送以及制造管理。
在此,在从遮光膜制作所期望形状的遮光构件时,或在将遮光构件装入模块时,若无法判别遮光膜、遮光构件的表背,则会成为装入不良等制造故障的原因。而且,在遍布世界的模块化发展的近来,在世界范围内彻底进行遮光膜、遮光构件的管理(表背的确认)并不容易。
另外,由于摄像机模块的小型以及薄膜化的发展,搭载有尺寸极小的遮光构件。而且,例如在设置有黑色的遮光层的遮光膜中,若尺寸为数厘米方形以下,则遮光膜的表背判别变得极其困难。尤其在光学浓度高的遮光膜中,该倾向变得显著。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通常具有难以进行表背判别的光学浓度高的遮光层,但容易判别表背的层叠遮光膜、和利用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从人体工程学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在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设定给定的色差ΔE*ab,进一步根据需要使端面作为标志发挥功能,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以至于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各种具体的方案。
(1)一种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具备第一遮光层以及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分别具有不足10%的60度光泽度,在CIE 1976L*a*b*表色系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2以上。
(2)如上述(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从所述第一遮光层向所述第二遮光层使膜宽度扩展的倾斜端面,在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主面的法线方向来看的俯视观察下,所述倾斜端面露出。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在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设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的内周具有倾斜端面。
(4)如上述(2)或(3)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将所述第一遮光层的所述主面与所述倾斜端面相连的倾斜角是10~87°。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4以上。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至少一方具有超过2%、10%以下的60度光泽度。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亮度指数L*为1以上且35以下,所述第二遮光层的亮度指数L*为1以上且35以下,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亮度指数L*的差为1以上且30以下。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不同的60度光泽度,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60度光泽度的差为1.0~4.5%。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具有至少具备基材膜、设于所述基材膜的一方的主面侧的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设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方的主面侧的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
(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基材膜具有80.0~99.9%的全光线透射率。
(11)如上述(9)或(10)所示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基材膜具有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厚度。
(12)一种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具有环状的外形形状,具有至少具备第一遮光层以及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分别具有不足10%的60度光泽度,在CIE1976L*a*b*表色系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2以上。
(13)如上述(12)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从所述第一遮光层向所述第二遮光层使膜宽度扩展的倾斜端面,在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主面的法线方向来看的俯视观察下,所述倾斜端面露出。
(14)如上述(12)或(13)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中,在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设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的内周具有倾斜端面。
(15)如上述(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中,所述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具有至少具备基材膜、设于所述基材膜的一方的主面侧的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设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方的主面侧的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
(16)一种镜头单元,由多个透镜以及至少1个以上的遮光板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上重叠而成,所述遮光板的至少1个以上由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和/或上述(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构成。
(17)一种摄像机模块,至少具有由多个透镜以及至少1个以上的遮光板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上重叠而成的镜头单元;和通过所述镜头单元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元件,所述遮光板的至少1个以上由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和/或上述(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具有光学浓度高的遮光层也容易进行表背判别的层叠遮光膜以及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并且,通过使用这些层叠遮光膜以及光学设备用遮光环,能够提高模块制造现场的操作性,能够减轻部件管理的负担。因此,能够抑制装入不良等制造故障的产生,能够提高成品率。因此,利用了这些的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等的生产率以及经济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以及其卷筒柸料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层叠遮光膜)、和利用其的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层叠遮光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另外,附图的尺寸比率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比率。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例如“1~100”的数值范围的标记包含其上限值“100”以及下限值“1”双方。另外,其他数值范围的标记也相同。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100以及其坯料2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层叠遮光膜1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的II-II剖面)。图3是层叠遮光膜100的俯视图。该层叠遮光膜100至少具备基材膜11、设于该基材膜11的一方的主面11a侧的第一遮光层21和设于另一方的主面11b侧的第二遮光层31。并且,层叠遮光膜100具有至少依次排列有遮光层21、基材膜1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构造(3层构造)。另外,在该层叠构造中,第一遮光层21配置于表面侧的最表面,并且第二遮光层31配置于背面侧的最表面,如图2所示,第一以及第二遮光层21、31以分别露出于表面侧以及背面侧的最表面的状态配置。并且,通过将该层叠遮光膜100卷取为有芯或无芯的卷状,构成作为卷绕体的卷筒柸料200。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设于基材膜的一方(另一方)的主面侧”是指不仅包括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基材膜11的表面(例如主面11a、主面11b)直接载置有遮光层21、31的方案,还包括任意的层(例如底涂层、粘接层等)介于基材膜11的表面与遮光层21、31之间而存在的方案。另外,至少具备第一遮光层21以及第二遮光层31的层叠构造是指不仅包括第一遮光层21以及第二遮光层31直接层叠的构造,还包括在上述的3层构造以及3层构造中进一步设置任意的层的构造。
基材膜11只要能够支承遮光层21、31即可,其种类就没有特别限定。从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轻量化等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合成树脂膜。作为合成树脂膜的具体例,可举出聚酯膜、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膜、聚酰亚胺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等。另外,还能够使用丙烯酸系、聚烯烃系、纤维素系、聚砜系、聚苯硫醚系、聚醚砜系、聚醚醚酮系的膜。其中,作为基材膜11,优选使用聚酯膜、聚酰亚胺膜。尤其是单轴或双轴拉伸膜,特别是双轴拉伸聚酯膜的机械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优异,因此特别优选。另外,耐热用途中特别优选单轴或双轴拉伸聚酰亚胺膜。它们能够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基材膜11的厚度能够根据要求性能以及用途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从轻量化以及薄膜化的观点出发,基材膜11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且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μm以上且1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5μm以上且7μm以下。另外,从提高与遮光层21、31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还能够根据需要在基材膜11表面进行锚固处理、电晕处理等各种公知的表面处理。
在基材膜11的外周侧面(外周端面)设置有倾斜端面12。通过该倾斜端面12,基材膜11的剖面构造成为下底比上底长的梯形,基材膜11的膜宽度成为从遮光层21向遮光层31扩展的构造(参照图2)。
如图2所示,该倾斜端面12被设置成在从基材膜11的主面11a的法线方向的俯视观察下露出,使得在使基材膜11成为平坦状态时,能够从基材膜11的主面11a侧视觉辨识(参照图3)。具体而言,将基材膜11的主面11a与倾斜端面12相连的倾斜角θ(俯角θ)被设定为10~87°。从提高从主面11a侧的俯视观察下的倾斜端面12的视觉辨识性、维持基材膜11端面的强度维持、维持生产率等观点出发,倾斜角θ优选为30~85°,更优选为40~83°,进一步优选为45~80°。另外,只要倾斜端面12能够从基材膜11的主面11a侧视觉辨识,例如为了膜端面强化,也可以在倾斜端面12设置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护层等。
另外,基材膜11的外观可以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中的任一者,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还能够使用发泡聚酯膜等发泡了的合成树脂膜、含有碳黑等黑色颜料或其他颜料的合成树脂膜。从提高从主面11a侧的俯视观察下的倾斜端面12的视觉辨识性的观点出发,基材膜11优选具有80.0~99.9%的全光线透射率,更优选为83.0~99.0%,进一步优选为85.0~99.0%。
遮光层21、31是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OD)的遮光膜。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光学浓度(OD)设为遵循JIS-K7651:1988、使用光学浓度计(TD-904:Gretag Macbeth公司)以及UV滤波器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从具备更高的遮光性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优选分别在单层具有1.5以上的光学浓度(OD),更优选分别在单层具有1.7以上的光学浓度(OD)。另外,在层叠遮光层21、31的情况下,其层叠体的光学浓度(OD)优选为2.5~6.0,更优选为4.5~6.0,进一步优选为5.0~6.0。
另外,若设定遮光层21、31的60度光泽度的差,则表背判别变得更加容易。在此,60度光泽度设为遵循JIS-Z8741:1997、使用数字变角光泽计(UGV-5K:Suga试验机公司制)测定入射受光角60°下的遮光层21、31表面的光泽度(镜面光泽度)(%)而得到的值。从遮光性、低光泽、低反射性、光吸收性等的平衡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的至少一方优选具有超过2%且10%以下的60度光泽度。作为其优选方案之一,可举出如下方案:遮光层21的60度光泽度为0.01%以上且10%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上且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上且5%以下,遮光层31的60度光泽度超过2%且10%以下,更优选为2.2%以上且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4%以上且10%以下。另外,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分别具有不足10%的60度光泽度,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60度光泽度的差为1.0~4.5%,优选为1.5~4.0%,进一步优选为1.8~3.5%。
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100中,具有如下一个特征,从人体工程学的途径考虑,在具有上述的光学浓度以及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采用了进一步使色差ΔE*ab为0.2以上的结构。另外,色差ΔE*ab是指遵循JIS-Z8730:2009、使用色度计分别求取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色相L*值、a*值、b*值、并作为它们的差分而算出的值。此时,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色差ΔE*ab只要考虑目视下的表背的判别性、光学浓度(遮光性)的平衡而适当设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4以上,更优选为0.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6以上,特别优选为3.2以上。另外,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色差ΔE*ab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以25.0为基准。
在此,若进一步使遮光层21的亮度与遮光层31的亮度不同,则层叠遮光膜100的表背的判别变得更容易。在此,亮度的差能够用CIE 1976L*a*b*表色系中的亮度指数L*来表示。具体而言,将遮光层21的亮度指数L*设为1以上且35以下,将遮光层31的亮度指数L*设为1以上且35以下,将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亮度指数L*的差设为1以上且30以下,优选设为1~20,更优选设为2~15,进一步优选设为3~10。
作为具有这样的特性的遮光膜(遮光层21、31)的原材料,能够使用业界公知的原材料,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作为光学浓度高的遮光膜,优选使用施加了1种以上的黑色、灰色、紫色、蓝色、茶色、红色、绿色等暗色系的颜料或染料的暗色系的遮光膜。例如,作为黑色系的遮光膜,优选使用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和黑色颜料以及根据需要而配合的暗色系的颜料或染料的黑色遮光膜(换言之,黑色遮光层21、31)。以下,以该黑色遮光膜为例,进行详述。
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苯乙烯/聚丁二烯树脂、聚氨酯系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不饱和聚酯系树脂、环氧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醚丙烯酸酯系树脂、酚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尿素系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另外,还能够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弹性体、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束固化型树脂等。这些能够单独使用1种,另外还能够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粘结剂树脂能够根据要求性能以及用途适当选择使用。例如,在谋求耐热性的用途中,优选热固性树脂。
遮光层21、31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含量(总量)没有特别限定,从粘接性、遮光性、耐损伤性、滑动性以及消光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40~90质量%,更优选为50~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80质量%。
黑色颜料将粘结剂树脂着色为黑色而赋予遮光性的颜料。作为黑色颜料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黑色树脂粒子、磁铁矿系黑、铜·铁·锰系黑、钛黑、碳黑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其中,从隐蔽性优异出发,优选黑色树脂粒子、钛黑、碳黑,更优选碳黑。这些能够单独使用1种,另外也能够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相同地,对于根据需要配合的暗色系的颜料或染料,也是从公知的颜料或染料中适当选择使用即可。
作为碳黑,能够使用油炉黑、灯黑、槽黑、天然气炉黑、乙炔黑、热碳黑、科琴黑等各种公知的制法制作的碳黑,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从对遮光层21、31赋予导电性来防止静电引起的带电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使用导电性碳黑。碳黑的历史悠久,例如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Asahi Carbon株式会社、御国色素株式会社、Resino Color Industries Industries株式会社、Cabot公司、DEGUSSA公司等市售有各种等级的碳黑单体以及碳黑分散液,根据要求性能、用途从这些中适当选择即可。另外,碳黑的粒子尺寸能够根据要求性能等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碳黑的平均粒子直径D50优选为0.01~2.0μm,更优选为0.05~0.1.0μm,进一步优选为0.08~0.5μm。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平均粒子径,是指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岛津制作所公司:SALD-7000等)测定的体积基准的中间直径(D50)。
遮光层21、31中的黑色颜料的含量(总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分散性、制膜性、操作性、粘接性、光滑性、消光性、耐磨耗性等观点出发,以相对于遮光层21、31中所含的全部树脂成分的固体成分换算(phr)计,优选为10~60质量%,更优选为15~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40质量%。
遮光层21、31的厚度能够根据要求性能以及用途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从高光学浓度、轻量化以及薄膜化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的厚度分别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0.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μm以上,上限侧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μm以下,特别优选为6μm以下。
另外,从轻量化以及薄膜化的观点出发,层叠遮光膜100的总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100中,具有如下一个特征,从人体工程学的途径考虑,在具有上述的光学浓度以及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采用了进一步使色差ΔE*ab为0.2以上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进一步赋予了色差ΔE*ab的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从而使光学浓度、光泽、光泽、色差等相加的结果,感知色差增强,由此,非接触即目视判别层叠遮光膜100的表背变得极为容易。
作为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色差ΔE*ab的调整方法,例如有如下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黑色颜料的含量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用黑色度不同的黑色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的使用大小不同的黑色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用色相不同的粘结剂树脂的方法;仅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一方并用黑色颜料和暗色系的颜料或染料的方法;使所使用的黑色颜料和暗色系的颜料或染料的种类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中不同的方法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还能够通过配合用于遮光膜的各种公知的添加剂来调整亮度、色相和/或彩度。这些调整方法能够分别单独或适当组合各种方法来进行。
另外,作为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的60度光泽度的调整方法,例如有如下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黑色颜料的含量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用黑色度不同的黑色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用大小不同的黑色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使用色相不同的粘结剂树脂的方法;仅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一方并用黑色颜料和暗色系的颜料或染料的方法;使所使用的黑色颜料和暗色系的颜料或染料的种类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中不同的方法,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另外,还能够通过配合遮光膜中所用的各种公知的添加剂来调整亮度、色相和/或彩度。这些调整方法能够分别单独或适当组合各种方法来进行。
在遮光层21、31的外周侧面,在两侧面(2处)设有具有与上述的倾斜端面12对应的倾斜角θ的倾斜端面22、32(外周端面22、32)。如图2所示,这些倾斜端面22、32被设置成在从遮光层21的主面21a的法线方向的俯视观察下露出,使得在使遮光层21、31成为平坦状态时,能够从遮光层21的主面21a侧视觉辨识(参照图3)。具体而言,将遮光层21的主面21a与倾斜端面22、32相连的倾斜角θ设定为10~87°。另外,只要能够从遮光层21的主面21a侧视觉辨识倾斜端面22、32,例如也可以为了膜端面强化而在倾斜端面22、32设置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护层等。若像这样构成,利用基材膜11与遮光层21、31的色相、彩度、亮度、透明度、60度光泽度、全光线透射率等的不同,则遮光层21、31的判别性进一步提高。在此,倾斜端面22、32的倾斜角θ没有特别限定,与倾斜端面12同样地优选为10~87°,更优选为30~85°,进一步优选为40~83°,特别优选为45~80°。通过设定为与倾斜端面12相同或同等程度的倾斜角,存在容易维持较高的端面强度的倾向,另外,存在容易提高生产率的倾向。
另外,遮光层21、31也可以含有业界公知的各种添加剂。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褪光剂(消光剂)、润滑剂、导电剂、阻燃剂、抗菌剂、防锈剂、抗氧化剂、增塑剂、流平剂、流动调整剂、消泡剂、分散剂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作为褪光剂,可举出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等有机系微粒子、二氧化硅、偏硅酸铝酸镁、氧化钛等无机系微粒子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作为润滑剂,可举出聚乙烯、石蜡、蜡等碳化氢系润滑剂;硬脂酸、12-羧基硬脂酸等脂肪酸系润滑剂;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等酰胺系润滑剂;硬脂酸丁酯、硬脂酸单甘油酯等酯系润滑剂;醇系润滑剂;金属皂、滑石、二硫化钼等固体润滑剂;硅酮树脂粒子、聚四氟乙烯蜡、聚偏氟乙烯等氟树脂粒子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其中,特别优选使用有机系润滑剂。另外,在作为粘结剂树脂,在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束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例如正丁胺、三乙胺、三正丁基膦等敏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这些能够单独使用1种,另外也能够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以相对于遮光层21、31中所含的全部树脂成分的固体成分换算计,通常分别优选为0.01~5质量%。
另外,遮光层21、31优选具有10.0%以下的可见光反射率。在此,可见光反射率是指使用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公司制、分光光度计SolidSpec-3700等)以及作为标准板的硫酸钡测量的相对于遮光层21、31以入射角8°入射光时的相对全光线反射率。从具备更高的遮光性等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的可见光反射率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以下,特别优选为4%以下。另外,从提高遮光层21、31的判别性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差优选为1%以上。另外,作为层叠遮光膜100,可见光以外的红外(800~1000nm)范围的扩散反射率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以下,特别优选为4%以下。
进而,从具备充分的带电防止性能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优选具有不足1.0×108Ω的表面电阻率,更优选不足1.0×105Ω,进一步优选不足5.0×104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面电阻率为遵循JIS-K6911:1995测定的值。
层叠遮光膜100的制造方法只要能够得到上述的结构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从在基材膜11上再现性良好、简易且低成本地制造遮光层21、31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刮刀涂、浸涂、辊涂、棒涂、模涂、刮板涂、气刀涂、吻涂、喷涂、旋涂等以往公知的涂敷方法。
例如,将在溶剂中含有上述的粘结剂树脂以及黑色颜料和根据需要配合的作为任意成分的添加剂的涂敷液涂敷在基材膜11的主面上,并使其干燥后,根据需要进行热处理、加压处理等,由此能够在基材膜11上制膜遮光层21、31。作为在此使用的涂敷液的溶剂,能够使用水;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系溶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醚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系溶剂、和它们的混合溶剂等。另外,为了提高基材膜11与遮光层21、31的粘接,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锚固处理、电晕处理等。进而,根据需要,还能够在基材膜11与遮光层21、31之间设置底涂层、粘接层等中间层。另外,通过压缩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传递成型、挤出成型等各种公知的成型方法,也能够简单地得到具有所期望形状的层叠遮光膜100。另外,还能够在暂时成型为片状后,进行真空成型、压空成型等。
另外,倾斜端面12、22、32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应用各种公知的方法,制作具有任意倾斜角θ的倾斜端面12、22、32。例如,准备在基材膜11上设置有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遮光膜,通过以上述的倾斜角θ切掉(裁断)其外周侧面,由此能够简单地设置倾斜端面12、22、32。另外,在不需要倾斜端面22、32的情况下,准备预先设置有具有任意倾斜角θ的倾斜端面12的基材膜11,在该基材膜11上设置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即可。
(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100以及坯料200中,采用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的第一遮光层21和第二遮光层31,且具有给定的60度光泽度以及给定的色差ΔE*ab的第一遮光层21以及第二遮光层31。因此,通过将其用作镜头单元、摄像机模块等光学设备用遮光构件,能够除去不需要的入射光、反射光,能够防止晕影、镜头眩光、重影等的产生,能够提高摄像图像的画质。
而且,在上述的层叠构造中,由于调整了在表背露出的第一遮光层21和第二遮光层31的光学浓度、60度光泽度以及色差ΔE*ab,因此感知色差被增强,由此,能够通过非接触即目视极为容易地进行表背的判别。另外,在俯视观察下能够视觉辨识地露出的倾斜端面12在膜外周缘能够认知为具有光泽感或光泽的亮点,因此能够以非接触即目视特别容易地进行层叠遮光膜100的表背的判别。这起因于第一遮光层21、第二遮光层31与倾斜端面12(基材膜11)的色相、彩度、亮度、透明度、60度光泽度、全光线透射率等的不同。
另外,在暗处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100以及坯料200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倾斜端面12也有效地发挥功能。即,倾斜端面12(基材膜11)由于与第一遮光层21、第二遮光层31的不同,即使是少量的光,也能够作为具有光泽感或光泽的亮点而明确地认知。另外,通过用手指等直接触摸倾斜端面12,确认其倾斜方向,也能够进行表背的判别。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实施。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倾斜端面22、32而仅设置倾斜端面12。另外,倾斜端面12的形成部位设于基材膜11的外周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进而,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于基材膜11的两侧面(2处),使得在层叠遮光膜100的MD方向上延伸,也可以设于基材膜11的一侧面(1处)或两侧面(2处),使得在基材膜11的TD方向上延伸。或者,也可以遍及基材膜11的外周侧面的整个面(整周)设置倾斜端面12。另外,在MD方向和/或TD方向上延伸的倾斜端面12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连续地形成,另外,也可以断续地形成。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基材膜11的表背设置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方案,但也可以不设基材膜11而设为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构造(2层构造)。另外,上述的层叠构造体在层叠遮光膜100的处置时是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在表背露出的状态即可,也可以在滞后的使用时或安装时形成保护层或其他遮光层等追加的层,来覆盖遮光层21、遮光层31的露出面。进而,也可以由2个以上的遮光膜形成遮光层21、31。例如,能够将层叠有遮光膜21a以及遮光膜21b的层叠遮光层适用为遮光层21。关于遮光层31也相同。此时,作为遮光膜21a以及遮光膜21b的层叠体,满足遮光层21所谋求的上述的各种性能、物性即可。关于遮光层31也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41以及摄像机模块51的分解立体图。镜头单元41由透镜组42(透镜42A、42B、42C、42D、42E)、多级圆筒的支架43和作为遮光性垫片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层叠遮光膜100)构成。在支架43的内周部设有多个级差部43a、43b、43c。而且,利用该级差部43a、43b、43c,将透镜组42以及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以配置在同轴上(同一光轴上)并重叠的状态收纳配置在支架43内的给定位置。在此,作为透镜42A、42B、42C、42D、42E,能够使用凸透镜、凹透镜等各种透镜,其曲面可以是球面,也可以是非球面。另一方面,摄像机模块51由上述镜头单元41和配置在该镜头单元41的光轴上并通过镜头单元41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CCD图像传感器或CMOS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44构成。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的剖视图。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是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100冲裁加工成环状(中空筒状)而得到的。因此,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遮光膜100相同的层叠构造。
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是俯视观察下在大致中央位置设有圆状的中空部S的外形为环状(中空筒状)的遮光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的外周侧面未设置上述的倾斜端面12、22、32,这些外周侧面在剖面观察下形成为矩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中,外周端面的倾斜角θ成为90°。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中,在内周端面设置与上述的倾斜端面12、22、32对应的倾斜端面13、23、33。另外,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B、100C除了外径的尺寸以及中空部S的外径的尺寸分别不同以外,具有与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相同的结构,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中,也采用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的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且具有给定的60度光泽度以及给定的色差ΔE*ab的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因此,通过将其用作镜头单元、摄像机模块等光学设备用遮光构件,能够除去不需要的入射光、反射光,能够防止产生晕影、镜头眩光、重影等,能够提高摄像图像的画质。
而且,在上述的层叠构造中,由于调整了在表背露出的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的光学浓度、60度光泽度以及色差ΔE*ab,因此感知色差增强,由此,能够通过非接触即目视极其容易地进行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表背的判别。因此,利用这些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镜头单元41以及摄像机模块51在其保管时或装入时,也会抑制基于表背面的误认导致的装入不良等制造故障。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中,设置有倾斜端面13、23、33,进一步提高遮光层21、31的判别性。这样,通过在光轴侧的端面(内周端面)设置倾斜端面13、23、33,能够除去不需要的反射光,能够防止产生晕影、镜头眩光、重影等,能够提高摄像图像的画质。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而实施。例如,层叠遮光膜100(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外形形状例如能够采用俯视观察下为长方形、正方形状、六边形状等多边形状、椭圆形状、不定形状等任意的形状。另外,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中空部S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形成为俯视观察下为圆状,但其外形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俯视观察下为长方形、正方形状、六边形状等多边形状、椭圆形状、不定形状等任意的形状。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设置上述的倾斜端面12、22、32,但根据需要,能够适当地设置倾斜端面12、以及倾斜端面22、3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基材膜11的表背设有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方案,但也可以不设基材膜11而设为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构造(2层结构)。另外,上述的层叠构造体在层叠遮光膜100的处置时,只要是在表背露出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的状态即可,在之后的使用时或安装时,也可以形成保护层或其他遮光层等追加的层,使得覆盖遮光层21、遮光层31的露出面。进而,也可以由2个以上的遮光膜形成遮光层21、31。例如,能够将层叠有遮光膜21a以及遮光膜21b的层叠遮光层用作遮光层21。遮光层31也相同。此时,作为遮光膜21a以及遮光膜21b的层叠体,只要满足遮光层21所谋求的上述各种性能、物性即可。遮光层31也相同。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作为精密机械领域、半导体领域、光学设备领域、电子设备等中的高性能的遮光构件而广泛且有效地利用。尤其,作为搭载于高性能单反摄像机、紧凑型摄像机、视频摄像机、移动电话、投影仪、车载摄像机、车载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的镜头单元、摄像机模块、传感器单元等中使用的遮光构件,能够特别有效地利用。
符号说明
11 基材膜
11a 表面(主面)
11b 表面(主面)
12 倾斜端面
13 倾斜端面
21 遮光层
21a 表面(主面)
22 倾斜端面
23 倾斜端面
31 遮光层
31a 表面(主面)
32 倾斜端面
33 倾斜端面
41 镜头单元
42 透镜组
42A 透镜
42B 透镜
42C 透镜
42D 透镜
42E 透镜
43 支架
43a 级差部
43b 级差部
43c 级差部
44 摄像元件
51 摄像机模块
100 层叠遮光膜
100A 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层叠遮光膜)
100B 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层叠遮光膜)
100C 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层叠遮光膜)
200 坯料
θ 倾斜角
S 中空部
MD 流动方向
TD 垂直方向
Claims (17)
1.一种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具备第一遮光层以及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
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
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分别具有不足10%的60度光泽度,
在CIE 1976L*a*b*表色系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2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从所述第一遮光层向所述第二遮光层使膜宽度扩展的倾斜端面,
在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主面的法线方向来看的俯视观察下,所述倾斜端面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设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的内周具有倾斜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遮光层的所述主面和所述倾斜端面相连的倾斜角是10~87°。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4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至少一方具有超过2%且10%以下的60度光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亮度指数L*为1以上且35以下,
所述第二遮光层的亮度指数L*为1以上且35以下,
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亮度指数L*的差为1以上且3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不同的60度光泽度,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60度光泽度的差为1.0~4.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具备基材膜、设于所述基材膜的一方的主面侧的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设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方的主面侧的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膜具有80.0~99.9%的全光线透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膜具有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厚度。
12.一种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特征在于,
具有环状的外形形状,
具有至少具备第一遮光层以及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
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学浓度,
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分别具有不足10%的60度光泽度,
在CIE 1976L*a*b*表色系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2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从所述第一遮光层向所述第二遮光层使膜宽度扩展的倾斜端面,
在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主面的法线方向来看的俯视观察下,所述倾斜端面露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设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的内周具有倾斜端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具备基材膜、设于所述基材膜的一方的主面侧的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设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方的主面侧的第二遮光层的层叠构造。
16.一种镜头单元,由多个透镜以及至少1个以上的遮光板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上重叠而成,所述镜头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板的至少1个以上由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和/或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构成。
17.一种摄像机模块,至少具有由多个透镜以及至少1个以上的遮光板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上重叠而成的镜头单元和通过所述镜头单元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元件,
所述摄像机模块的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板的至少1个以上由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和/或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01670 | 2017-05-23 | ||
JP2017101670 | 2017-05-23 | ||
PCT/JP2018/008741 WO2018216307A1 (ja) | 2017-05-23 | 2018-03-07 | 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62455A true CN110462455A (zh) | 2019-11-15 |
Family
ID=63788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2526.6A Pending CN110462455A (zh) | 2017-05-23 | 2018-03-07 | 层叠遮光膜、以及利用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088969A1 (zh) |
EP (1) | EP3637156A4 (zh) |
JP (1) | JP6403911B1 (zh) |
KR (1) | KR102594805B1 (zh) |
CN (1) | CN110462455A (zh) |
TW (1) | TWI758439B (zh) |
WO (1) | WO20182163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68445B1 (ja) * | 2017-03-27 | 2018-08-01 | 株式会社きもと | 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TWI832360B (zh) * | 2022-04-12 | 2024-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金屬遮光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
JP2024064344A (ja) * | 2022-10-28 | 2024-05-14 |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 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て形成した遮光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JP2024064345A (ja) * | 2022-10-28 | 2024-05-14 |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 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て形成した遮光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07864A (ja) * | 2003-05-23 | 2005-01-13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保護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保護方法及びオーバーコート記録物 |
US20070236627A1 (en) * | 2006-04-06 | 2007-10-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ffusion plate, backlight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reof |
CN101981153A (zh) * | 2008-03-31 | 2011-02-2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紫外线吸收剂组合物 |
CN102712799A (zh) * | 2010-01-19 | 2012-10-0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聚酯树脂组合物 |
CN103460080A (zh) * | 2011-03-28 | 2013-12-18 |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设备用遮光材料 |
CN104297887A (zh) * | 2013-07-17 | 2015-01-21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摄影镜头及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780A (ja) * | 1990-04-18 | 1992-01-07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高耐食性着色表面処理鋼板 |
JPH09274218A (ja) | 1996-04-05 | 1997-10-2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遮光性フィルム |
JP3143608B2 (ja) * | 1998-07-13 | 2001-03-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投射型表示装置 |
WO2006016555A1 (ja) | 2004-08-10 | 2006-02-16 | Kimoto Co., Ltd. | 光学機器用遮光部材 |
JP4292130B2 (ja) * | 2004-09-17 | 2009-07-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遮光部材、撮像装置および遮光部材の製造方法 |
TW200725174A (en) * | 2005-09-16 | 2007-07-01 | Fujifilm Corp |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transfer material, light shielding fil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olor filter for display device, substrate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JP4918380B2 (ja) * | 2007-03-13 | 2012-04-18 |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 遮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228397B2 (ja) * | 2007-04-10 | 2013-07-03 |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 耐熱遮光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絞り又は光量調整装置 |
WO2010026853A1 (ja) * | 2008-09-05 | 2010-03-11 |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 黒色被覆膜とその製造方法、黒色遮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絞り、光量調整用絞り装置、シャッター、並びに耐熱遮光テープ |
JP6075978B2 (ja) * | 2012-06-25 | 2017-02-0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フィルム |
CN105190390B (zh) * | 2013-03-26 | 2018-07-06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及透镜单元、摄像模块、电子设备 |
KR20140137188A (ko) * | 2013-05-22 | 2014-12-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
DE112014005687B4 (de) * | 2013-12-13 | 2022-09-01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Mehrschichtfoli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KR102343665B1 (ko) * | 2014-07-09 | 2021-12-24 | 키모토 컴파니 리미티드 | 광학기기용 차광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JP2017015815A (ja) * | 2015-06-29 | 2017-01-1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遮光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8
- 2018-03-01 JP JP2018036812A patent/JP6403911B1/ja active Active
- 2018-03-07 KR KR1020197036427A patent/KR10259480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3-07 WO PCT/JP2018/008741 patent/WO201821630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3-07 EP EP18806830.8A patent/EP3637156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03-07 US US16/616,211 patent/US2020008896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03-07 CN CN201880022526.6A patent/CN11046245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3-19 TW TW107109215A patent/TWI75843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07864A (ja) * | 2003-05-23 | 2005-01-13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保護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保護方法及びオーバーコート記録物 |
US20070236627A1 (en) * | 2006-04-06 | 2007-10-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ffusion plate, backlight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reof |
CN101981153A (zh) * | 2008-03-31 | 2011-02-2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紫外线吸收剂组合物 |
CN102712799A (zh) * | 2010-01-19 | 2012-10-0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聚酯树脂组合物 |
CN103460080A (zh) * | 2011-03-28 | 2013-12-18 |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设备用遮光材料 |
CN104297887A (zh) * | 2013-07-17 | 2015-01-21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摄影镜头及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01193A (zh) | 2019-01-01 |
TWI758439B (zh) | 2022-03-21 |
KR20200010307A (ko) | 2020-01-30 |
WO2018216307A1 (ja) | 2018-11-29 |
EP3637156A4 (en) | 2021-03-03 |
KR102594805B1 (ko) | 2023-10-26 |
JP2018197846A (ja) | 2018-12-13 |
EP3637156A1 (en) | 2020-04-15 |
US20200088969A1 (en) | 2020-03-19 |
JP6403911B1 (ja) | 2018-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91231B (zh) | 层叠遮光薄膜、使用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透镜单元以及照相机模块 | |
CN110462455A (zh) | 层叠遮光膜、以及利用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镜头单元以及摄像机模块 | |
US20220171104A1 (en) | Low reflective film and optical sensing kit using the same, and low reflective molded product | |
WO2021176966A1 (ja) | 低反射材 | |
JP2021140072A (ja) | 低反射遮光層用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低反射遮光層及び低反射遮光層積層体 | |
JP2022166194A (ja) | 光学機器用遮光フィルム及び光学機器用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光学機器用絞り部材、光学機器用シャッター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JP6368445B1 (ja) | 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JP6814170B2 (ja) | 光学機器用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CN113454509B (zh) | 透镜用间隔件、使用了其的层叠遮光构件、遮光环、透镜单元及照相机模块 | |
JP2024030665A (ja) | 遮光塗料、遮光フィルム、遮光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JP2024030664A (ja) | 遮光フィルム、遮光膜、遮光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