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1097A -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1097A
CN110461097A CN201910784023.9A CN201910784023A CN110461097A CN 110461097 A CN110461097 A CN 110461097A CN 201910784023 A CN201910784023 A CN 201910784023A CN 110461097 A CN110461097 A CN 110461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difference
ink
wiring board
printed wiring
impr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40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科
杨俊�
余小丰
苏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40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1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1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1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85Apparatus for treatments of printed circuits with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5K3/02 - H05K3/46; conveyors and hold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6Inspection; Monitoring; Aligning
    • H05K2203/163Monitoring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色差分析;S2.色差改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本发明人通过大量创造性试验,寻求到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可以保证油墨在丝印过程中的粘度、油墨均匀性,可以较好地保证成品的色差一致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LED显示屏、特别是室内裸板显示屏拼接发生“马赛克”效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PCB印制线路板大部分是个体形式呈现在客户手里,更甚至是封装后整机形式给到用户,对外观轻微色差无特殊要求。LED显示屏则是成百上千的小板拼接组装,且以裸露PCB底色的方式呈现在客户眼前,很容易出现“马赛克”视觉效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本发明有效解决了LED显示屏、特别是室内裸板显示屏拼接发生“马赛克”效应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色差分析;
S2. 色差改善;
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
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
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
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为30-45片收油一次,此时,色差有一定改善。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为15-25片收油一次。此时,可达到色差一致,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步骤S23中,生产板及油墨均需批量管制,同批生产板必须使用同批次油墨,且将油墨的灌装容量设置为5-10kg/罐。可有效减少罐与罐之间的差异,从根源避免色差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分析包括:
S11.取色差不同的PCB板,切片分析油墨厚度差异;
S12.批量生产抽样对比,过程变差比较;
S13. 过程油墨粘度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需要取色差明显的两片线路板进行油墨厚度差异比较,需要判断厚度差异是否超过1um,超过1um则会产生明显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取对应的单元成品拼接,观察拼接效果,可判断色差是否可以肉眼辨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油墨粘度管控80-140dpa.s,观察不同油墨粘度以及不同的丝印时间是否会产生肉眼可辨别的色差。
从本发明人的大量创造性试验中,发现网板周边油墨在丝印过程中如果不收油,油墨将逐渐因稀释剂的挥发而变稠。当油墨变稠,相同油墨厚度情况下颜色越深。因此,本发明中色差分析非常重要,可根据色差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色差改善方案,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油墨制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创造性试验,寻求到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可以保证油墨在丝印过程中的粘度、油墨均匀性,可以较好地保证成品的色差一致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LED显示屏、特别是室内裸板显示屏拼接发生“马赛克”效应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色差分析;
S2. 色差改善;
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
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
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
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为45片收油一次,此时,色差有一定改善。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为25片收油一次。此时,可达到色差一致,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步骤S23中,生产板及油墨均需批量管制,同批生产板必须使用同批次油墨,且将油墨的灌装容量设置为10kg/罐。可有效减少罐与罐之间的差异,从根源避免色差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分析包括:
S11.取色差不同的PCB板,切片分析油墨厚度差异;
S12.批量生产抽样对比,过程变差比较;
S13. 过程油墨粘度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需要取色差明显的两片线路板进行油墨厚度差异比较,需要判断厚度差异是否超过1um,超过1um则会产生明显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取对应的单元成品拼接,观察拼接效果,可判断色差是否可以肉眼辨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油墨粘度管控140dpa.s,观察不同油墨粘度以及不同的丝印时间是否会产生肉眼可辨别的色差。
从本发明人的大量创造性试验中,发现网板周边油墨在丝印过程中如果不收油,油墨将逐渐因稀释剂的挥发而变稠。当油墨变稠,相同油墨厚度情况下颜色越深。因此,本发明中色差分析非常重要,可根据色差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色差改善方案,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油墨制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实施例2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色差分析;
S2. 色差改善;
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
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
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
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为30片收油一次,此时,色差有一定改善。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为15片收油一次。此时,可达到色差一致,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步骤S23中,生产板及油墨均需批量管制,同批生产板必须使用同批次油墨,且将油墨的灌装容量设置为5kg/罐。可有效减少罐与罐之间的差异,从根源避免色差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分析包括:
S11.取色差不同的PCB板,切片分析油墨厚度差异;
S12.批量生产抽样对比,过程变差比较;
S13. 过程油墨粘度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需要取色差明显的两片线路板进行油墨厚度差异比较,需要判断厚度差异是否超过1um,超过1um则会产生明显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取对应的单元成品拼接,观察拼接效果,可判断色差是否可以肉眼辨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油墨粘度管控80dpa.s,观察不同油墨粘度以及不同的丝印时间是否会产生肉眼可辨别的色差。
从本发明人的大量创造性试验中,发现网板周边油墨在丝印过程中如果不收油,油墨将逐渐因稀释剂的挥发而变稠。当油墨变稠,相同油墨厚度情况下颜色越深。因此,本发明中色差分析非常重要,可根据色差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色差改善方案,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油墨制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实施例3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色差分析;
S2. 色差改善;
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
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
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
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为35片收油一次,此时,色差有一定改善。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为18片收油一次。此时,可达到色差一致,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步骤S23中,生产板及油墨均需批量管制,同批生产板必须使用同批次油墨,且将油墨的灌装容量设置为6kg/罐。可有效减少罐与罐之间的差异,从根源避免色差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分析包括:
S11.取色差不同的PCB板,切片分析油墨厚度差异;
S12.批量生产抽样对比,过程变差比较;
S13. 过程油墨粘度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需要取色差明显的两片线路板进行油墨厚度差异比较,需要判断厚度差异是否超过1um,超过1um则会产生明显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取对应的单元成品拼接,观察拼接效果,可判断色差是否可以肉眼辨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油墨粘度管控100dpa.s,观察不同油墨粘度以及不同的丝印时间是否会产生肉眼可辨别的色差。
从本发明人的大量创造性试验中,发现网板周边油墨在丝印过程中如果不收油,油墨将逐渐因稀释剂的挥发而变稠。当油墨变稠,相同油墨厚度情况下颜色越深。因此,本发明中色差分析非常重要,可根据色差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色差改善方案,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油墨制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实施例4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色差分析;
S2. 色差改善;
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
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
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
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为40片收油一次,此时,色差有一定改善。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为20片收油一次。此时,可达到色差一致,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步骤S23中,生产板及油墨均需批量管制,同批生产板必须使用同批次油墨,且将油墨的灌装容量设置为7kg/罐。可有效减少罐与罐之间的差异,从根源避免色差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分析包括:
S11.取色差不同的PCB板,切片分析油墨厚度差异;
S12.批量生产抽样对比,过程变差比较;
S13. 过程油墨粘度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需要取色差明显的两片线路板进行油墨厚度差异比较,需要判断厚度差异是否超过1um,超过1um则会产生明显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取对应的单元成品拼接,观察拼接效果,可判断色差是否可以肉眼辨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油墨粘度管控120dpa.s,观察不同油墨粘度以及不同的丝印时间是否会产生肉眼可辨别的色差。
从本发明人的大量创造性试验中,发现网板周边油墨在丝印过程中如果不收油,油墨将逐渐因稀释剂的挥发而变稠。当油墨变稠,相同油墨厚度情况下颜色越深。因此,本发明中色差分析非常重要,可根据色差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色差改善方案,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油墨制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实施例5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色差分析;
S2. 色差改善;
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
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
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
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为42片收油一次,此时,色差有一定改善。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为22片收油一次。此时,可达到色差一致,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改善工艺步骤S23中,生产板及油墨均需批量管制,同批生产板必须使用同批次油墨,且将油墨的灌装容量设置为8kg/罐。可有效减少罐与罐之间的差异,从根源避免色差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色差分析包括:
S11.取色差不同的PCB板,切片分析油墨厚度差异;
S12.批量生产抽样对比,过程变差比较;
S13. 过程油墨粘度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需要取色差明显的两片线路板进行油墨厚度差异比较,需要判断厚度差异是否超过1um,超过1um则会产生明显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中,取对应的单元成品拼接,观察拼接效果,可判断色差是否可以肉眼辨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油墨粘度管控130dpa.s,观察不同油墨粘度以及不同的丝印时间是否会产生肉眼可辨别的色差。
从本发明人的大量创造性试验中,发现网板周边油墨在丝印过程中如果不收油,油墨将逐渐因稀释剂的挥发而变稠。当油墨变稠,相同油墨厚度情况下颜色越深。因此,本发明中色差分析非常重要,可根据色差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色差改善方案,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油墨制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Claims (8)

1.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色差分析;
S2. 色差改善;
所述色差改善工艺包括:
S21.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
S22.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
S23.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及保证油墨的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一次加大收油频率为30-45片收油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差改善工艺中,第二次加大收油频率为15-25片收油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差改善工艺步骤S23中,生产板及油墨均需批量管制,同批生产板必须使用同批次油墨,且将油墨的灌装容量设置为5-10kg/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差分析包括:
S11.取色差不同的PCB板,切片分析油墨厚度差异;
S12.批量生产抽样对比,过程变差比较;
S13. 过程油墨粘度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需要取色差明显的两片线路板进行油墨厚度差异比较,需要判断厚度差异是否超过1um,超过1um则会产生明显色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取对应的单元成品拼接,观察拼接效果,可判断色差是否可以肉眼辨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油墨粘度管控80-140dpa.s,观察不同油墨粘度以及不同的丝印时间是否会产生肉眼可辨别的色差。
CN201910784023.9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Pending CN110461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4023.9A CN110461097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4023.9A CN110461097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1097A true CN110461097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4023.9A Pending CN110461097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109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2620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基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858871A (zh) * 2010-06-04 2010-10-13 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检测方法
US20140374375A1 (en) * 2012-01-02 2014-12-25 Mutracx B.V. Inkjet system for print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4751746A (zh) * 2015-03-27 2015-07-01 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反射率的led灯板制造工艺、led灯板和led显示屏
CN106079891A (zh) * 2016-06-29 2016-11-09 江门市合益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自动测色及调整装置
CN107037531A (zh) * 2017-06-21 2017-08-11 东莞市银特丰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玻璃导光板色差的生产方法
CN207088686U (zh) * 2017-06-26 2018-03-13 佛山市顺佳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丝印检测台和印刷作业工装
CN109413882A (zh) * 2018-12-12 2019-03-01 东莞市若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应用的pcb板防焊制造工艺
CN110049623A (zh) * 2019-04-16 2019-07-23 珠海中京电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led显示屏色差的工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2620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基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858871A (zh) * 2010-06-04 2010-10-13 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检测方法
US20140374375A1 (en) * 2012-01-02 2014-12-25 Mutracx B.V. Inkjet system for print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4751746A (zh) * 2015-03-27 2015-07-01 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反射率的led灯板制造工艺、led灯板和led显示屏
CN106079891A (zh) * 2016-06-29 2016-11-09 江门市合益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自动测色及调整装置
CN107037531A (zh) * 2017-06-21 2017-08-11 东莞市银特丰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玻璃导光板色差的生产方法
CN207088686U (zh) * 2017-06-26 2018-03-13 佛山市顺佳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丝印检测台和印刷作业工装
CN109413882A (zh) * 2018-12-12 2019-03-01 东莞市若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应用的pcb板防焊制造工艺
CN110049623A (zh) * 2019-04-16 2019-07-23 珠海中京电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led显示屏色差的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5238B (zh) 一种显示参数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360509B (zh) 点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231852A (zh)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65057B (zh) 一种确定显示器残像等级的方法及装置
DE112013006696B4 (de) Hintergrundbeleuchtungsansteuerplatine und LCD-Vorrichtung
CN106776174A (zh) 显示屏参数调试方法及服务器
CN103151022A (zh) 一种根据背景颜色自动改变字体颜色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29574A (zh) 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
CN103686150A (zh) 裸眼3d显示效果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216832A (zh) 一种pos应用程序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61097A (zh) 一种改善led印制线路板色差的方法
DE112013000371B4 (de) Duale bildschirm-displayvorrichtung, duales bildschirm-displayverfahren und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CN103517297B (zh) 一种信号强度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707140A (zh) Lcd驱动芯片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9299884A (zh) 一种影响力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
CN110503876B (zh) 一种长度视错觉实验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2353925A (zh) 电能表的并行校表方法
CN115656665A (zh) 一种lcd驱动波形自动识别验证的方法
CN110244982A (zh) 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2884413Y (zh) 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出厂检查仪器
CN110310586A (zh) 一种tconless板的硬件调试方法
CN202838905U (zh) Led显示模组通用测试装置
CN103943072A (zh) 一种电湿润显示器的灰阶形成方法
CN108627607A (zh) 一种分析铵根离子浓度的方法
CN105632381B (zh) 一种测试设备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