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7856A -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7856A
CN110457856A CN201910773180.XA CN201910773180A CN110457856A CN 110457856 A CN110457856 A CN 110457856A CN 201910773180 A CN201910773180 A CN 201910773180A CN 110457856 A CN110457856 A CN 110457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data
limit
distribution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31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7856B (zh
Inventor
杨金东
王科
刘红文
聂鼎
黄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Syst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Syst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System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System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731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7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7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7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7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7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获取配网有关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以中压线路为单元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分析;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根据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构建最终问题库和对应的项目库;利用项目库再次开展电压问题分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软件工程思想对配网规划项目进行电压分析,最终通过分析得出无差异的配网电压问题库,进而更好的支持配网规划的工作,提高配网电压问题项目库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配网电压问题库及对应的规划项目库均由相关工作人员手动构建,规划人员对配网运行过程各类电压数据缺少具有全面性、准确性较高的收集处理方法。工作人员构建电压问题库和规划项目库审查时,全部由人工完成耗时费力,准确性得不到保障,降低了对配网电压问题管理的质量,给配网规划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对配网电压问题管理的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包括:
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所述配网运行数据包括台区相电压、各台区、居民功率、中压线路电压数据、低压线路电压数据,从SCADA系统获取中压线路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量测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数据,从GIS系统中获取中压线路拓扑结构和中压线路、台变、低压线路参数;
对获取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
以中压线路为单元,利用预处理后的配网运行数据构建潮流计算分析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开展电压分析,确定电压越限节点及越限数值;
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所述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中包括配网台区相电压问题、居民用户电压问题和中压线路电压问题;
根据预处理后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开展电压分析,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其中,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的步骤包括:
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198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低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242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高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198V≤U≤210V,则判断为台区潜在低电压条件;
判断中压线路电压首端是否偏低:判断是否是10kV侧供电,如果是,则当AB、BC、AC任意一线电压U首1≤93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线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
判断是否380V侧供电,如果是,则A、B、C任意一相电压U首2≤53.7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相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
如果中压线路首端偏低,所接入的380V台区偏低,则判断出电压偏低由中压线路偏低引起;再调用GIS系统中中压线路参数,查看供电半径是否超过15km,如果超过,则项目输出时,优先考虑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问题,其次考虑无功不足问题;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根据最终问题库,利用专家库筛选出对应的项目库,所述项目库中包括台区相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低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中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根据项目库,构建潮流计算模型,分析电压越限问题,如果无电压越限问题,则结束;如果有电压越限问题,则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之后,还包括:
结合历史配网问题数据,对所述最终问题库进行核查;
将所述核查后的最终问题库确定为专家问题库。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是否为空;
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则所述项目库中的处理方式有效;
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不为空,将所述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与所述专家问题库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调整所述项目库;
对调整好的所述项目库进行分析,直至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对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筛查,找出对应的缺失数据;
通过删除或近似值补充方式对所述缺失数据进行填补;
对填补后的配网运行数据的部分异常数据进行修改,所述异常数据包括内容和格式错误的数据,以及逻辑错误的数据;
对修改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
对转换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关联验证,获得验证成功的配网运行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所述配网运行数据包括台区相电压、各台区、居民功率、中压线路电压数据、低压线路电压数据,从SCADA系统获取中压线路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量测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数据,从GIS系统中获取中压线路拓扑结构和中压线路、台变、低压线路参数;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
电压分析模块,用于以中压线路为单元,利用预处理后的配网运行数据构建潮流计算分析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开展电压分析,确定电压越限节点及越限数值;
问题库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所述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中包括配网台区相电压问题、居民用户电压问题和中压线路电压问题;根据预处理后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开展电压分析,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其中,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的步骤包括: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198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低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242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高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198V≤U≤210V,则判断为台区潜在低电压条件;判断中压线路电压首端是否偏低:判断是否是10kV侧供电,如果是,则当AB、BC、AC任意一线电压U首1≤93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线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判断是否380V侧供电,如果是,则A、B、C任意一相电压U首2≤53.7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相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如果中压线路首端偏低,所接入的380V台区偏低,则判断出电压偏低由中压线路偏低引起;再调用GIS系统中中压线路参数,查看供电半径是否超过15km,如果超过,则项目输出时,优先考虑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问题,其次考虑无功不足问题;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
项目库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最终问题库,利用专家库筛选出对应的项目库,所述项目库中包括台区相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低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中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项目库,构建潮流计算模型,分析电压越限问题,如果无电压越限问题,则结束;如果有电压越限问题,则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核查模块,用于结合历史配网问题数据,对所述最终压问题库进行核查;将所述核查后的最终问题库确定为专家问题库。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是否为空;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则所述项目库中的处理方式有效;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不为空,将所述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与所述专家问题库对比;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调整所述项目库;对调整好的所述项目库进行分析,直至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对所述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筛查,找出对应的缺失数据;
填补单元,用于通过删除或近似值补充方式对所述缺失数据进行填补;
修改单元,用于对填补后的配网运行数据的部分异常数据进行修改,所述异常数据包括内容和格式错误的数据,以及逻辑错误的数据;
转换单元,用于对修改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
验证单元,用于对转换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关联验证,获得验证成功的配网运行数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获取配网有关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以中压线路为单元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分析;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根据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构建最终问题库和对应的项目库;利用项目库再次开展电压问题分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软件工程思想对配网规划项目进行电压分析,最终通过分析得出无差异的配网电压问题库,进而更好的支持配网规划的工作,提高配网电压问题项目库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所述配网运行数据包括台区相电压、各台区、居民功率、中压线路电压数据、低压线路电压数据,从SCADA系统获取中压线路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量测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数据,从GIS系统中获取中压线路拓扑结构和中压线路、台变、低压线路参数;台区相电压为台区3相各相分别电压,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A、B和C分别表示三相。
S102,对抽取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使抽取的配网运行数据满足数据分析要求。具体预处理的过程包括填补数据、修改数据和转换数据等操作。
具体的,所述对抽取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S201,对所述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筛查,找出对应的缺失数据。
S202,通过删除或近似值补充方式对所述缺失数据进行填补,获得完整的配网运行数据。
S203,对填补后的配网运行数据的部分异常数据进行修改,所述异常数据包括内容和格式错误的数据,以及逻辑错误的数据。也可以采用盖帽法等方式进行处理。
另外,本申请中还会对填补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且寻找配网运行数据的可参考性特征,发现抽取逻辑规则。
S204,对修改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这里是转换是指将原始数据中的字段数据进行转换,从而得到适合进行算法模型构建的输入数据即数值型数据。
S205,对转换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关联验证,获得验证成功的配网运行数据。
S103,以中压线路为单元,利用预处理后的配网运行数据构建潮流计算分析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开展电压分析,确定电压越限节点及越限数值。
S104,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所述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中包括配网台区相电压问题、居民用户电压问题和中压线路电压问题。
S105,根据预处理后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开展电压分析,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其中,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的步骤包括:
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198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低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242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高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198V≤U≤210V,则判断为台区潜在低电压条件;
判断中压线路电压首端是否偏低:判断是否是10kV侧供电,如果是,则当AB、BC、AC任意一线电压U首1≤93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线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
判断是否380V侧供电,如果是,则A、B、C任意一相电压U首2≤53.7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相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
如果中压线路首端偏低,所接入的380V台区偏低,则判断出电压偏低由中压线路偏低引起;再调用GIS系统中中压线路参数,查看供电半径是否超过15km,如果超过,则项目输出时,优先考虑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问题,其次考虑无功不足问题。
S106,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
可选的,在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之后,还包括:
S301,结合历史配网问题数据,对所述最终问题库进行核查;
S302,将所述核查后的最终问题库确定为专家问题库。
S107,根据最终问题库,利用专家库筛选出对应的项目库,所述项目库中包括台区相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低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中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
S108,根据项目库,构建潮流计算模型,分析电压越限问题,如果无电压越限问题,则结束;如果有电压越限问题,则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
可选的,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的步骤包括:
S401,判断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是否为空;
S402,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则所述项目库中的处理方式有效;
S403,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不为空,将所述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与所述专家问题库对比;
S404,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调整所述项目库;
S405,对调整好的所述项目库进行分析,直至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最终产生的新的配网电压问题库与调整好的配网电压问题项目库可作为最终版本的资源库,并可供其他工作部门根据这些资源库进行下一步的规划和处理。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21,用于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所述配网运行数据包括台区相电压、各台区、居民功率、中压线路电压数据、低压线路电压数据,从SCADA系统获取中压线路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量测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数据,从GIS系统中获取中压线路拓扑结构和中压线路、台变、低压线路参数;
预处理模块22,用于对获取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
电压分析模块23,用于以中压线路为单元,利用预处理后的配网运行数据构建潮流计算分析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开展电压分析,确定电压越限节点及越限数值;
问题库构建模块24,用于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所述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中包括配网台区相电压问题、居民用户电压问题和中压线路电压问题;根据预处理后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开展电压分析,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其中,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的步骤包括: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198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低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242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高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198V≤U≤210V,则判断为台区潜在低电压条件;判断中压线路电压首端是否偏低:判断是否是10kV侧供电,如果是,则当AB、BC、AC任意一线电压U首1≤93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线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判断是否380V侧供电,如果是,则A、B、C任意一相电压U首2≤53.7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相电压需要除以变比,变比为100;如果中压线路首端偏低,所接入的380V台区偏低,则判断出电压偏低由中压线路偏低引起;再调用GIS系统中中压线路参数,查看供电半径是否超过15km,如果超过,则项目输出时,优先考虑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问题,其次考虑无功不足问题;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
项目库构建模块25,用于根据最终问题库,利用专家库筛选出对应的项目库,所述项目库中包括台区相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低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中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
分析模块26,用于根据项目库,构建潮流计算模型,分析电压越限问题,如果无电压越限问题,则结束;如果有电压越限问题,则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
可选的,还包括核查模块,用于结合历史配网问题数据,对所述最终压问题库进行核查;将所述核查后的最终问题库确定为专家问题库。
可选的,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是否为空;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则所述项目库中的处理方式有效;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不为空,将所述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与所述专家问题库对比;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调整所述项目库;对调整好的所述项目库进行分析,直至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
可选的,所述预处理模块22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对所述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筛查,找出对应的缺失数据;
填补单元,用于通过删除或近似值补充方式对所述缺失数据进行填补;
修改单元,用于对填补后的配网运行数据的部分异常数据进行修改,所述异常数据包括内容和格式错误的数据,以及逻辑错误的数据;
转换单元,用于对修改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
验证单元,用于对转换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关联验证,获得验证成功的配网运行数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获取配网有关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以中压线路为单元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分析;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根据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构建最终问题库和对应的项目库;利用项目库再次开展电压问题分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软件工程思想对配网规划项目进行电压分析,最终通过分析得出无差异的配网电压问题库,进而更好的支持配网规划的工作,提高配网电压问题项目库的质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所述配网运行数据包括台区相电压、各台区、居民功率、中压线路电压数据、低压线路电压数据,从SCADA系统获取中压线路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量测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数据,从GIS系统中获取中压线路拓扑结构和中压线路、台变、低压线路参数;
对获取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
以中压线路为单元,利用预处理后的配网运行数据构建潮流计算分析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开展电压分析,确定电压越限节点及越限数值;
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所述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中包括配网台区相电压问题、居民用户电压问题和中压线路电压问题;
根据预处理后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开展电压分析,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其中,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的步骤包括:
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198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低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242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高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198V≤U≤210V,则判断为台区潜在低电压条件;
判断中压线路电压首端是否偏低:判断是否是10kV侧供电,如果是,则当AB、BC、AC任意一线电压U首1≤93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线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
判断是否380V侧供电,如果是,则A、B、C任意一相电压U首2≤53.7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相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
如果中压线路首端偏低,所接入的380V台区偏低,则判断出电压偏低由中压线路偏低引起;再调用GIS系统中中压线路参数,查看供电半径是否超过15km,如果超过,则项目输出时,优先考虑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问题,其次考虑无功不足问题;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根据最终问题库,利用专家库筛选出对应的项目库,所述项目库中包括台区相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低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中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根据项目库,构建潮流计算模型,分析电压越限问题,如果无电压越限问题,则结束;如果有电压越限问题,则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之后,还包括:
结合历史配网问题数据,对所述最终问题库进行核查;
将所述核查后的最终问题库确定为专家问题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是否为空;
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则所述项目库中的处理方式有效;
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不为空,将所述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与所述专家问题库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调整所述项目库;
对调整好的所述项目库进行分析,直至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筛查,找出对应的缺失数据;
通过删除或近似值补充方式对所述缺失数据进行填补;
对填补后的配网运行数据的部分异常数据进行修改,所述异常数据包括内容和格式错误的数据,以及逻辑错误的数据;
对修改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
对转换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关联验证,获得验证成功的配网运行数据。
5.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所述配网运行数据包括台区相电压、各台区、居民功率、中压线路电压数据、低压线路电压数据,从SCADA系统获取中压线路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量测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数据,从GIS系统中获取中压线路拓扑结构和中压线路、台变、低压线路参数;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
电压分析模块,用于以中压线路为单元,利用预处理后的配网运行数据构建潮流计算分析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开展电压分析,确定电压越限节点及越限数值;
问题库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电压分析结果,构建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所述配网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中包括配网台区相电压问题、居民用户电压问题和中压线路电压问题;根据预处理后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开展电压分析,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其中,构建配网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的步骤包括: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198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低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电压U≥242V,则判断为台区首端高电压条件;如果A、B、C任意一相198V≤U≤210V,则判断为台区潜在低电压条件;判断中压线路电压首端是否偏低:判断是否是10kV侧供电,如果是,则当AB、BC、AC任意一线电压U首1≤93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线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判断是否380V侧供电,如果是,则A、B、C任意一相电压U首2≤53.7V时,中压线路首端偏低,其中,任一相电压需要乘以变比,变比为100;如果中压线路首端偏低,所接入的380V台区偏低,则判断出电压偏低由中压线路偏低引起;再调用GIS系统中中压线路参数,查看供电半径是否超过15km,如果超过,则项目输出时,优先考虑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问题,其次考虑无功不足问题;结合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和第二电压越限问题库,生成最终问题库;
项目库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最终问题库,利用专家库筛选出对应的项目库,所述项目库中包括台区相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低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中压线路电压问题处理方式;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项目库,构建潮流计算模型,分析电压越限问题,如果无电压越限问题,则结束;如果有电压越限问题,则再次开展建模分析,更新新的潮流计算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再次在专家库中筛选项目库,再次建模,开展潮流计算,输出问题,直至问题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核查模块,用于结合历史配网问题数据,对所述最终压问题库进行核查;将所述核查后的最终问题库确定为专家问题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是否为空;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则所述项目库中的处理方式有效;如果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不为空,将所述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与所述专家问题库对比;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调整所述项目库;对调整好的所述项目库进行分析,直至所述新的第一电压越限问题库为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对所述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筛查,找出对应的缺失数据;
填补单元,用于通过删除或近似值补充方式对所述缺失数据进行填补;
修改单元,用于对填补后的配网运行数据的部分异常数据进行修改,所述异常数据包括内容和格式错误的数据,以及逻辑错误的数据;
转换单元,用于对修改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
验证单元,用于对转换后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关联验证,获得验证成功的配网运行数据。
CN201910773180.XA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457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3180.XA CN110457856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3180.XA CN110457856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7856A true CN110457856A (zh) 2019-11-15
CN110457856B CN110457856B (zh) 2023-06-09

Family

ID=6848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3180.XA Active CN110457856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78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454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台区出口低电压成因大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1405A1 (en) * 2003-05-29 2008-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gmenting and populating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problem
US20090276170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Square D Company Automated voltage analysis in an electrical system using contextual data
US20130060553A1 (en) * 2011-08-25 2013-03-07 Siemens Corporation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 and co-simulation tool
CN104218588A (zh) * 2014-08-14 2014-12-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供电电压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方法
CN104699950A (zh) * 2015-01-27 2015-06-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包含随机功率单元相关性问题的随机潮流计算方法
CN106558879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安全稳定指标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方法
CN107292442A (zh) * 2017-06-27 2017-10-24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10kV配电网低电压自动规划治理及评估方法
CN107918827A (zh) * 2017-11-15 2018-04-17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优选策略的配电网规划项目自动优选方法
CN108182323A (zh) * 2017-12-25 2018-06-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低压配电网的智能运维管理方法
CN108549995A (zh) * 2018-04-24 2018-09-18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数据挖掘实现配网公变电压异常决策分析的方法
CN109980642A (zh) * 2019-04-26 2019-07-0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一种数字化智能配电网规划辅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1405A1 (en) * 2003-05-29 2008-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gmenting and populating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problem
US20090276170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Square D Company Automated voltage analysis in an electrical system using contextual data
US20130060553A1 (en) * 2011-08-25 2013-03-07 Siemens Corporation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 and co-simulation tool
CN104218588A (zh) * 2014-08-14 2014-12-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供电电压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方法
CN104699950A (zh) * 2015-01-27 2015-06-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包含随机功率单元相关性问题的随机潮流计算方法
CN106558879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安全稳定指标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方法
CN107292442A (zh) * 2017-06-27 2017-10-24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10kV配电网低电压自动规划治理及评估方法
CN107918827A (zh) * 2017-11-15 2018-04-17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优选策略的配电网规划项目自动优选方法
CN108182323A (zh) * 2017-12-25 2018-06-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低压配电网的智能运维管理方法
CN108549995A (zh) * 2018-04-24 2018-09-18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数据挖掘实现配网公变电压异常决策分析的方法
CN109980642A (zh) * 2019-04-26 2019-07-0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一种数字化智能配电网规划辅助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宣伟锡等: "全电压等级电压质量诊断分析策略研究",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
徐田磊等: ""低电压"问题产生机理及其治理思路探析", 《四川电力技术》 *
李文等: "考虑项目属性的中压配电网投资决策方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李桂英: "电网潮流对现代电网稳定的影响分析",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林紫阳: "中低压配电网电压质量优化的研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 *
潘朝毅: "针对如何解决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的探讨", 《广东科技》 *
王文彬等: "基于改进型蚁群算法的配电网低电压治理自动规划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
王金丽等: "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供用电》 *
程宝玉: "电力大数据在配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II辑》 *
贺墨琳 等: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研究", 《电力大数据》 *
陈雪等: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配网规划决策系统研究", 《通讯世界》 *
马明: "配电网供电电压分析和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电气应用》 *
高崇等: "以解决现状电网问题为导向的配电网自动规划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高慧等: "基于配电网"两消除,一控制"的规划数据管理平台", 《农村电气化》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454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台区出口低电压成因大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7856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6677B (zh) 一种在线大电网恢复辅助决策系统
CN107730093B (zh) 一种电网事故复电路径的系统与方法
CN109784692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法
CN107516896B (zh) 一种基于决策树剪枝算法的负荷恢复方案生成方法
CN107563023A (zh) 一种核电厂三维电缆敷设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13159341A (zh) 融合深度强化学习和专家经验的配电网辅助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07153946A (zh) 智能站二次安措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403718A (zh) 基于Arcgis的电网拓扑关系生成方法
CN112383044B (zh) 基于层次型拓扑结构的电网模型比较方法及装置
CN111931318B (zh) 一种基于图计算的供电路径分析方法及系统
Thurn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s in Strategic Medium Voltage Power System Planning
CN104537161B (zh) 一种基于供电安全标准的中压配电网诊断分析方法
Dave et al. Relaxations and approximations of HVdc grid TNEP problem
CN115441448A (zh) 配电网线路的转供电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48566A (zh) 一种电力系统在线混合仿真方法和系统
CN107944659A (zh) 一种厂站监控系统报表自动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12416344B (zh) 基于3d可视化技术的黑启动路径生成及系统恢复决策系统
CN110457856A (zh) 一种配网电压问题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3296678B (zh) 一种在线大电网恢复辅助决策方法
CN110048407B (zh) 分布式能源发电计划可行域优化分析方法
CN116415002B (zh) 一种基于图匹配的电网故障恢复防误校核方法
CN110310098A (zh) 一种动态规划问题库自动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4243218B (zh) 一种基于多调度约束的电力系统通信方式单编制方法
CN115660441A (zh) 一种配电网规划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8390353B (zh) 一种基于潮流分布的高压环网后备定值整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