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6459B -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6459B
CN110456459B CN201910609545.5A CN201910609545A CN110456459B CN 110456459 B CN110456459 B CN 110456459B CN 201910609545 A CN201910609545 A CN 201910609545A CN 110456459 B CN110456459 B CN 110456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ule
seat
fixed
ceramic
lif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95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6459A (zh
Inventor
陆健红
胡涛涛
吴海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95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6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6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6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6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6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61Adhesive bon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包括:蝶缆固定组件;移动座;第一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座上;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上座,各插芯上座均与第一支架固定,插芯上座上具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定位槽;第二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座上;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下座,各插芯下座均与第二支架固定,插芯下座上具有第二导向孔和第二定位槽,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一一对应配合;移动气缸,用于控制移动座移动,使蝶缆的裸光纤通过锥状孔后插入对应的陶瓷插芯。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保证可靠的插芯质量,而且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8月08日,申请号为201810895247.2,发明名称为“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领域,具体涉及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工序:1)分切工序,将主盘具上的蝶缆绕制在分盘具上,且绕制设定距离后,剪断蝶缆,将绕好的蝶缆从分盘具上取下;2)剥纤工序,将蝶缆的端部外层剥除,得到一段裸纤;3)插芯工序,将裸光纤插入点胶好的陶瓷插芯上;4)加热固化工序,用加热器对陶瓷插芯进行加热,使其内部的胶水固化;5)安装散件工序,在蝶缆头部安装散件;6)研磨工序,将带有陶瓷插芯的蝶缆头部固定在安装盘上,通过研磨装置对陶瓷插芯的端部进行研磨(主要用于研磨陶瓷插芯中的裸光纤);7)检测工序,通过检测设备对研磨好的光纤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都是人工一个一个将已经注入胶水的陶瓷插芯插入裸光纤中,因为光纤很细,插芯陶瓷的内径也非常细,人工插芯对工人要求高,而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一种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包括插芯工序,所述插芯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蝶缆固定住;
B)将注胶好的陶瓷插芯放入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形成的定位孔中,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面向蝶缆的一侧设置有锥状孔;
C)控制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向蝶缆一侧移动,使蝶缆的裸光纤通过所述锥状孔后插入陶瓷插芯;
D)控制插芯下座下移,插芯上座上移。
通过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的配合能够将陶瓷插芯定位住,从而可以随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一起移动;通过设置锥状孔,使得裸光纤能够通过锥状孔后插入陶瓷插芯,锥状孔能够实现自动对位,本申请的加工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保证可靠的插芯质量,而且效率更高。
实际运用时,插芯工序之前还包括剥纤工序:将蝶缆的端部外层剥除,得到一段裸纤。在剥纤工序之前还包括分切工序:将主盘具上的蝶缆绕制在分盘具上,且绕制设定距离后,剪断蝶缆,将绕好的蝶缆从分盘具上取下。在插芯工序之后还包括:
加热固化工序:对陶瓷插芯进行加热,使其内部的胶水固化;
安装散件工序:在蝶缆头部安装散件;
研磨工序:将带有陶瓷插芯的蝶缆头部固定在安装盘上,通过研磨装置对陶瓷插芯的端部进行研磨;
检测工序:通过检测设备对研磨好的光纤进行检测。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步骤D)通过插芯设备进行操作,所述插芯设备包括:
蝶缆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一排间隔设置的蝶缆,使蝶缆的裸光纤面向同一侧;
移动座,能够相对蝶缆固定组件往复移动;
第一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座上;
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上座,各插芯上座均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所述插芯上座上具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定位槽;
第二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座上;
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下座,各插芯下座均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所述插芯下座上具有第二导向孔和第二定位槽,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一一对应配合,当相互配合的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在对应升降气缸作用下相互贴靠时,第一导向孔和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形成锥状孔,第一定位槽和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安装陶瓷插芯,所述锥状孔的小径端与定位孔连通;
移动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移动座移动,使蝶缆的裸光纤通过锥状孔后插入对应的陶瓷插芯。
插芯设备的工作过程:通过蝶缆固定组件将一排蝶缆固定住,使蝶缆的裸光纤均面向锥状孔的大径端;初始状态下,第一升降气缸回缩,第二升降气缸回缩,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远离,即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远离,将注胶好的陶瓷插芯放入插芯下座的第二定位槽中;当各插芯下座均安装好陶瓷插芯后,控制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使对应的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抵靠配合,第一导向孔和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形成锥状孔,第一定位槽和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形成用于安装陶瓷插芯定位孔;移动气缸工作,带动移动座向裸光纤一侧移动,使蝶缆的裸光纤通过锥状孔后插入对应的陶瓷插芯,插芯完成后,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回缩,即插芯下座下移,插芯上座上移,陶瓷插芯保留在裸光纤上,最后移动气缸复位。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蝶缆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底座,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与蝶缆的护套配合;
活动上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用于与固定底座配合,将蝶缆固定住;
第三升降气缸,设置在活动上座的上方,第三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上座固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升降气缸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底座。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小于蝶缆的厚度,所述活动上座的下端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槽一一对应配合,活动上座向下移动与固定底座配合时,第二固定槽和对应的第一固定槽形成限定蝶缆的限位孔。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插芯包括依次设置的对接段、外凸段以及陶瓷段,陶瓷插芯具有贯穿对接段、外凸段以及陶瓷段的插芯孔,所述外凸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对接段的外径以及陶瓷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对接段配合,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外凸段配合,所述第三部分用于与陶瓷段配合;所述锥状孔的小径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插芯孔的内径。
外凸段的外径大于对接段的外径以及陶瓷段的外径,这种结构便于陶瓷插芯可靠方便的安置在第二定位槽中;锥状孔的小径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插芯孔的内径,这样设置,使得裸光纤与锥状孔内壁接触后,最终能够可靠的穿入插芯孔中。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插芯的陶瓷段穿出对应的插芯下座和对应的插芯上座。
因为陶瓷插芯内具有胶水,当裸光纤从对接段插入时,会有部分胶水从陶瓷段流出,流出的胶水很可能污染第二定位槽和第一定位槽,使陶瓷插芯与插芯上座或插芯下座粘在一起,影响后续的脱离操作(插芯下座下移,插芯上座上移),也影响后期陶瓷插芯正常的安装在第二定位槽中。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插芯端部距对应插芯下座端部的距离和距对应插芯上座端部的距离相同,均为1.5mm~3mm。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插芯上座和插芯下座与对应定位槽的对应区域内设置有加热元件。
通过设置加热元件,在插芯完成后,本申请的插芯设备能够同时进行加热固化工序,这能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当具有加热元件时,在加热固化工序完成后,再使插芯下座下移,插芯上座上移。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的配合能够将陶瓷插芯定位住,从而可以随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一起移动;通过设置锥状孔,使得裸光纤能够通过锥状孔后插入陶瓷插芯,锥状孔能够实现自动对位,本申请的加工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保证可靠的插芯质量,而且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蝶缆固定组件和蝶缆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支架、插芯下座、第二升降气缸、移动座以及移动气缸的示意图;
图4是在图3中安装陶瓷插芯后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支架、插芯上座、第一升降气缸、移动座以及移动气缸的示意图;
图6是插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裸光纤插入陶瓷插芯的示意图;
图8是插芯设备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的A-A剖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蝶缆固定组件;2、蝶缆;3、裸光纤;4、移动座;5、移动气缸;6、第一升降气缸;7、第一支架;8、插芯上座;9、第一导向孔;10、第一定位槽;11、第二升降气缸;12、第二支架;13、插芯下座;14、第二导向孔;15、第二定位槽;16、锥状孔;17、定位孔;18、固定底座;19、第一固定槽;20、活动上座;21、第三升降气缸;22、第二固定槽;23、对接段;24、外凸段;25、陶瓷段;26、插芯孔;27、第一部分;28、第二部分;29、第三部分;30、限位孔;31、陶瓷插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包括插芯工序,插芯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蝶缆固定住;
B)将注胶好的陶瓷插芯放入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形成的定位孔中,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面向蝶缆的一侧设置有锥状孔;
C)控制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向蝶缆一侧移动,使蝶缆的裸光纤通过锥状孔后插入陶瓷插芯;
D)控制插芯下座下移,插芯上座上移。
通过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的配合能够将陶瓷插芯定位住,从而可以随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一起移动;通过设置锥状孔,使得裸光纤能够通过锥状孔后插入陶瓷插芯,锥状孔能够实现自动对位,本申请的加工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保证可靠的插芯质量,而且效率更高。
实际运用时,插芯工序之前还包括剥纤工序:将蝶缆的端部外层剥除,得到一段裸纤。在剥纤工序之前还包括分切工序:将主盘具上的蝶缆绕制在分盘具上,且绕制设定距离后,剪断蝶缆,将绕好的蝶缆从分盘具上取下。在插芯工序之后还包括:
加热固化工序:对陶瓷插芯进行加热,使其内部的胶水固化;
安装散件工序:在蝶缆头部安装散件;
研磨工序:将带有陶瓷插芯的蝶缆头部固定在安装盘上,通过研磨装置对陶瓷插芯的端部进行研磨;
检测工序:通过检测设备对研磨好的光纤进行检测。
如图3、4、5、6、7、8和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步骤A)~步骤D)通过插芯设备进行操作,插芯设备包括:
蝶缆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一排间隔设置的蝶缆2,使蝶缆2的裸光纤3面向同一侧;
移动座4,能够相对蝶缆固定组件1往复移动;
第一升降气缸6,固定在移动座4上;
第一支架7,固定在第一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上;
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上座8,各插芯上座8均与第一支架7固定,插芯上座8上具有第一导向孔9和第一定位槽10;
第二升降气缸11,固定在移动座4上;
第二支架12,固定在第二升降气缸11的活塞杆上;
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下座13,各插芯下座13均与第二支架12固定,插芯下座13上具有第二导向孔14和第二定位槽15,插芯下座13和插芯上座8一一对应配合,当相互配合的插芯下座13和插芯上座8在对应升降气缸作用下相互贴靠时,第一导向孔9和对应的第二导向孔14形成锥状孔16,第一定位槽10和对应的第二定位槽15形成定位孔17,定位孔17用于安装陶瓷插芯31,锥状孔16的小径端与定位孔17连通;
移动气缸5,用于控制移动座4移动,使蝶缆2的裸光纤3通过锥状孔16后插入对应的陶瓷插芯31。
插芯设备的工作过程:通过蝶缆固定组件1将一排蝶缆2固定住,使蝶缆2的裸光纤3均面向锥状孔16的大径端;初始状态下,第一升降气缸6回缩,第二升降气缸11回缩,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12相互远离,即插芯下座13和插芯上座8远离,将注胶好的陶瓷插芯31放入插芯下座13的第二定位槽15中;当各插芯下座13均安装好陶瓷插芯31后,控制第一升降气缸6和第二升降气缸11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使对应的插芯下座13和插芯上座8抵靠配合,第一导向孔9和对应的第二导向孔14形成锥状孔16,第一定位槽10和对应的第二定位槽15形成用于安装陶瓷插芯31定位孔17;移动气缸5工作,带动移动座4向裸光纤3一侧移动,使蝶缆2的裸光纤3通过锥状孔16后插入对应的陶瓷插芯31,插芯完成后,第一升降气缸6和第二升降气缸11回缩,即插芯下座13下移,插芯上座8上移,陶瓷插芯31保留在裸光纤3上,最后移动气缸5复位。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蝶缆固定组件1包括:
固定底座18,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槽19,第一固定槽19用于与蝶缆2的护套配合;
活动上座20,活动设置在固定底座18的上方,用于与固定底座18配合,将蝶缆2固定住;
第三升降气缸21,设置在活动上座20的上方,第三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与活动上座20固定,用于驱动第三升降气缸21靠近或远离固定底座18。
如图2和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槽19的深度小于蝶缆2的厚度,活动上座20的下端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槽22,第二固定槽22与第一固定槽19一一对应配合,活动上座20向下移动与固定底座18配合时,第二固定槽22和对应的第一固定槽19形成限定蝶缆2的限位孔30。
如图3、4、5和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陶瓷插芯31包括依次设置的对接段23、外凸段24以及陶瓷段25,陶瓷插芯31具有贯穿对接段23、外凸段24以及陶瓷段25的插芯孔26,外凸段24的外径大于对接段23的外径以及陶瓷段25的外径;第一定位槽10和第二定位槽15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27、第二部分28和第三部分29,第一部分27用于与对接段23配合,第二部分28用于与外凸段24配合,第三部分29用于与陶瓷段25配合;锥状孔16的小径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插芯孔26的内径。
外凸段24的外径大于对接段23的外径以及陶瓷段25的外径,这种结构便于陶瓷插芯31可靠方便的安置在第二定位槽15中;锥状孔16的小径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插芯孔26的内径,这样设置,使得裸光纤3与锥状孔16内壁接触后,最终能够可靠的穿入插芯孔26中。
如图6和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陶瓷插芯31的陶瓷段25穿出对应的插芯下座13和对应的插芯上座8。因为陶瓷插芯31内具有胶水,当裸光纤3从对接段23插入时,会有部分胶水从陶瓷段25流出,流出的胶水很可能污染第二定位槽15和第一定位槽10,使陶瓷插芯31与插芯上座8或插芯下座13粘在一起,影响后续的脱离操作(插芯下座13下移,插芯上座8上移),也影响后期陶瓷插芯31正常的安装在第二定位槽15中。
于本实施例中,陶瓷插芯31端部距对应插芯下座13端部的距离和距对应插芯上座8端部的距离相同,均为1.5mm~3mm。
于本实施例中,插芯上座8和插芯下座13与对应定位槽的对应区域内设置有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加热元件,在插芯完成后,本申请的插芯设备能够同时进行加热固化工序,这能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当具有加热元件时,在加热固化工序完成后,再使插芯下座13下移,插芯上座8上移。实际运用时加热元件为加热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蝶缆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一排间隔设置的蝶缆,使蝶缆的裸光纤面向同一侧;
移动座,能够相对蝶缆固定组件往复移动;
第一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座上;
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上座,各插芯上座均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所述插芯上座上具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定位槽;
第二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座上;
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多个间隔设置的插芯下座,各插芯下座均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所述插芯下座上具有第二导向孔和第二定位槽,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一一对应配合,当相互配合的插芯下座和插芯上座在对应升降气缸作用下相互贴靠时,第一导向孔和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形成锥状孔,第一定位槽和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安装陶瓷插芯,所述锥状孔的小径端与定位孔连通;
移动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移动座移动,使蝶缆的裸光纤通过锥状孔后插入对应的陶瓷插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蝶缆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底座,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与蝶缆的护套配合;
活动上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用于与固定底座配合,将蝶缆固定住;
第三升降气缸,设置在活动上座的上方,第三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上座固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升降气缸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小于蝶缆的厚度,所述活动上座的下端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槽一一对应配合,活动上座向下移动与固定底座配合时,第二固定槽和对应的第一固定槽形成限定蝶缆的限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插芯包括依次设置的对接段、外凸段以及陶瓷段,陶瓷插芯具有贯穿对接段、外凸段以及陶瓷段的插芯孔,所述外凸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对接段的外径以及陶瓷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对接段配合,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外凸段配合,所述第三部分用于与陶瓷段配合;所述锥状孔的小径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插芯孔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插芯的陶瓷段穿出对应的插芯下座和对应的插芯上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插芯端部距对应插芯下座端部的距离和距对应插芯上座端部的距离相同,均为1.5mm~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上座和插芯下座与对应定位槽的对应区域内设置有加热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丝。
CN201910609545.5A 2018-08-08 2018-08-08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Active CN110456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9545.5A CN110456459B (zh) 2018-08-08 2018-08-08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5247.2A CN108663756B (zh) 2018-08-08 2018-08-08 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CN201910609545.5A CN110456459B (zh) 2018-08-08 2018-08-08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5247.2A Division CN108663756B (zh) 2018-08-08 2018-08-08 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6459A CN110456459A (zh) 2019-11-15
CN110456459B true CN110456459B (zh) 2021-02-12

Family

ID=6378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9545.5A Active CN110456459B (zh) 2018-08-08 2018-08-08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CN201910609531.3A Active CN110456458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CN201810895247.2A Active CN108663756B (zh) 2018-08-08 2018-08-08 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9531.3A Active CN110456458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CN201810895247.2A Active CN108663756B (zh) 2018-08-08 2018-08-08 预制尾纤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0456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6459B (zh) * 2018-08-08 2021-02-12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9648A (ja) * 2000-08-25 2002-05-17 Seikoh Giken Co Ltd 光ファイバ付フェルール組立体とこれを用いる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CN204556890U (zh) * 2015-01-14 2015-08-1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插入系统
CN104440049B (zh) * 2013-09-18 2017-06-13 爱德奇电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穿纤装置和穿纤方法
CN107807423A (zh) * 2017-11-13 2018-03-16 戎旭阳 一种用于陶瓷插芯注胶和预热的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3509A (ja) * 1983-09-19 1985-04-11 Hitachi Cable Ltd 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896802B2 (ja) * 1990-06-05 1999-05-3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4098677B2 (ja) * 2003-06-26 2008-06-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スプライサ及び光ファイバのスプライシング方法
CN103185929B (zh) * 2011-12-30 2014-12-10 深圳市意柏利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快速连接器生产治具及生产方法
CN105842794B (zh) * 2015-01-14 2018-01-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插入系统和方法
CN108121038B (zh) * 2016-06-17 2019-08-02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US10739535B2 (en) * 2016-09-06 2020-08-11 Cudoquanta Florida, Inc. Process for reshaping and resizing grooves in optical fiber ferrules
CN206649191U (zh) * 2017-04-26 2017-11-17 宁波容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插芯自动穿线机构
CN207216082U (zh) * 2017-10-11 2018-04-10 深圳华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插芯自动点胶穿纤机
CN110456459B (zh) * 2018-08-08 2021-02-12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9648A (ja) * 2000-08-25 2002-05-17 Seikoh Giken Co Ltd 光ファイバ付フェルール組立体とこれを用いる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CN104440049B (zh) * 2013-09-18 2017-06-13 爱德奇电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穿纤装置和穿纤方法
CN204556890U (zh) * 2015-01-14 2015-08-1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插入系统
CN107807423A (zh) * 2017-11-13 2018-03-16 戎旭阳 一种用于陶瓷插芯注胶和预热的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6458A (zh) 2019-11-15
CN108663756B (zh) 2019-09-20
CN110456459A (zh) 2019-11-15
CN108663756A (zh) 2018-10-16
CN110456458B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1586A (en) Termination of optical fibers
EP0156182B1 (en) Optical connector ferru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US8622634B2 (en) Optical fibe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optical fiber assemblies
CN110456459B (zh) 用于预制尾纤加工的插芯设备
JP5138029B2 (ja) 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針電極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US20050158005A1 (en) Optical fiber hold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02904A (ja) 光ファイバの接続された長尺物、光ファイバの端部部分の接続および再被覆方法および再被覆装置
JPH10227946A (ja) 光ファイバ用プラグコネクタのプラ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578980A1 (en) Environmentally robust fiber optic coupler and method
CN110002275B (zh) 光纤自动擦拭环绕设备
US4026972A (en) Method of terminating optical fibers
EP3338123B1 (en) Automatic in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errule
DE60125123T2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für die passive Ausrichtung optischer Komponenten
US20140093212A1 (en) Molded ferrules for optical fibers
CN106273561B (zh) 一种复合材料封闭腔体结构贯穿孔缺陷的修理方法
JPS59180517A (ja) 光導波路接続プラグ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40258363A1 (en) Optical fixed attenuator and manufactuing process thereof
CN205904867U (zh) 插夹具机
CN210703533U (zh) 一种阀杆自动装o形圈装置
CN110926849B (zh) 一种高通量获取微量组织块的装置及方法
EP1381895A2 (de) Bearbeiten einer isolierten optischen faser
CN110878452A (zh) 一种碳纤维丝束的浸胶方法及其浸胶装置
WO2014031556A1 (en) Ferrule holder having increased adhesive region
CN212368956U (zh) 成像导管装配时使用的光纤和空心管的固定装置
JP5117363B2 (ja) 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Address after: 310000 No. 18, Guanyi Road, Fuchun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to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400 Yinhu Development Zone,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FU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