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5030B -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5030B
CN110455030B CN201910645799.2A CN201910645799A CN110455030B CN 110455030 B CN110455030 B CN 110455030B CN 201910645799 A CN201910645799 A CN 201910645799A CN 110455030 B CN110455030 B CN 110455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air
rotary cover
refrigeration
rotatio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57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5030A (zh
Inventor
韩丽丽
杨大海
张守杰
张月
魏代同
张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57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5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5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5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5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5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涉及制冷技术领域,以保证化霜装置对蒸发器除霜过程中,减小制冷间室的温度波动幅度,并降低化霜能耗。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的风道组件含有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其包括旋转盖和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导风底壳、设在导风底壳上的环状导轨以及设在环状导轨上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用于控制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旋转盖在环状导轨内转动,可使得可控遮挡单元在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转换。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用于食物保鲜中。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是一种利用空气进行制冷的冰箱,其制冷原理是利用内置蒸发器直接对流经内置蒸发器的空气进行降温,使得空气温度降低,所获得的冷气吹入冰箱内部,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现有风冷冰箱的内置蒸发器在制冷结霜后,一般利用加热丝对蒸发器加热,以对蒸发器进行除霜,使得用户无需除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利用加热丝对蒸发器加热所产生的热空气会直接进入冷冻室,引起冷冻室的温度波动,导致冷冻室所冷冻的食物品质下降,使得食物的保鲜期变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以准确控制风机进风口的打开和关闭,保证化霜装置对蒸发器除霜过程中,减小制冷间室的温度波动幅度,并降低化霜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以及为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组件以及风道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与所述制冷间室绝热设置,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仓、位于蒸发器仓内的蒸发器和化霜装置,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机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风腔,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机出风口与风腔连通;
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包括旋转盖和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风底壳、环状导轨以及设在环状导轨内的限位挡板,所述环状导轨设在所述导风底壳内,导风底壳设在所述风机进风口处,所述导风底壳内开设有与所述风机进风口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环状导轨的环内区域;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位于所述环状导轨内,所述旋转盖的侧壁开设有入风口;所述限位挡板用于控制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
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具有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0°,所述限位挡板密封所述入风口,所述旋转盖与所述限位挡板构成用于密封风机进风口的密封结构,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所述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所述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小;
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所述入风口从所述限位挡板裸露,所述旋转盖与所述限位挡板构成用于将气流引导至风机进风口的导风结构,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等于0于小于αmax,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中,风道组件不仅包括风机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风腔,还包括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由于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时,限位挡板密封入风口,使得旋转盖与限位挡板构成用于密封风机进风口的密封结构,在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时,入风口从限位挡板裸露,旋转盖与限位挡板构成用于将气流引导至风机进风口的导风结构,因此,在制冷设备正常制冷时,可控制旋转盖的侧壁所开设的入风口与限位挡板的相对位置,使得入风口从限位挡板裸露,这样就能够使得蒸发器仓内的冷气通过入风口、导风底壳所开设的导风口和风机进风口送入风腔,进而将冷气送入制冷间室;在蒸发器需要化霜时,可控制旋转盖的侧壁所开设的入风口与限位挡板的相对位置,使得限位挡板密封入风口,进而利用旋转盖与限位挡板构成的密封结构密封风机进风口,然后启动蒸发器仓内的化霜装置,这样利用化霜装置对蒸发器进行化霜时,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通道就可以被可控遮挡单元关断。当利用可控遮挡单元关闭风机进风口时,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不会通过风腔进入制冷间室,使得热空气在蒸发器仓内流动,从而降低热空气对制冷间室的温度影响,保证制冷间室的温度波动幅度比较小。同时,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在蒸发器仓内流动,也能够减少蒸发器腔室内的热量流失,以加快化霜过程,从而降低化霜能耗。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中,可控遮挡单元中的限位挡板设在环状导轨内,该限位挡板用于控制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αmax,使得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时,只要保证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即可;当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只要保证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即可,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可通过监控限位挡板所控制的旋转盖的旋转角度,准确获取可控遮挡单元所处状态,进而判断制冷设备是否处在化霜状态。并且,还可利用限位挡板所控制的旋转盖的旋转角度,准确控制旋转盖的旋转角度大小,以准确控制可控遮挡单元所处状态,进而控制风机进风口的打开和关闭,从而保证制冷设备可在化霜状态和制冷状态转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制冷设备需要化霜时,若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等于0°且小于αmax,根据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
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的驱动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
与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制冷设备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化霜控制步骤:
在所述制冷设备需要化霜时,若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等于0°且小于αmax,根据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
与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制冷设备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中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间室和制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道前盖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风道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风道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可控遮挡单元的爆炸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可控遮挡单元的爆炸图二;
图9为第一种可控遮挡单元中导风底壳、环状导轨和限位挡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第一种可控遮挡单元中旋转盖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风道组件的爆炸图;
图13为第二种可控遮挡单元处于导风模式的立体图;
图14为第二种可控遮挡单元中导向结构与第一类子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结构与第二类子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其可保证所储存的食物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变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风冷冰箱是目前市场上主流冰箱,其利用蒸发器对空气制冷,将所获得的冷气通过风道送入如冷藏室、冷冻室等制冷间室,以达到对制冷间室进行降温的目的。
风冷冰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制冷结霜问题,此时采用加热的方式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通过风道进入制冷间室,使得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发生波动。例如:当冷冻室内的温度发生波动,会加快食物蛋白质降解速度,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破坏肌肉组织,因此,冷冻室内的温度波动直接影响食物的保鲜期和口感,使得用户体验下降。如:缩短冷冻肉类的保鲜期,引起冰激凌融化再冷冻,使得冰激凌的口感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下面以冰箱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主体结构。
图1示出了一种以冰箱为例的制冷设备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一种以冰箱为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冰箱01形状近似长方体,其外观由用于限定存储空间的制冷间室011以及设在制冷间室011的门体012决定。如图2所示,上述冰箱包括制冷间室011以及为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组件。
上述制冷间室011被竖直的隔成上下分布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制冷间室,两个制冷间室包括下部的冷冻室011A和上部的冷藏室011B。如图1所示,上述门体012包括冷冻室门体012A和冷藏室门体012B。冷冻室门体012A用于对冷冻室011A进行密封,冷藏室门体012B用于对冷藏室011B进行密封。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冷冻室011A内一般设计有沿着冷冻室上下分布的多个抽拉式箱体,每个抽拉式箱体的一侧配设有冷冻室门体012A,用以密封对应的抽拉式箱体。当需要打开冷冻室011A时,抽出抽屉式箱体结构;当需要关闭冷冻室011A时,将抽屉式箱体结构推入冷冻室011A内。上述冷藏室门体012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冷藏室门体012B按照左右排布的方式可枢转设在冷藏室011B的开口处,用以打开和关闭对应冷藏存储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蒸发器组件3以及风道组件4;蒸发器组件3与制冷间室011绝热设置。当上述制冷间室011被竖直的隔成下部的冷冻室011A和上部的冷藏室011B时,蒸发器组件3分为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和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节流装置分为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可以为节流阀或毛细管等具有节流功能的部件。风道组件4分为冷冻室风道组件和冷藏室风道组件。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和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均至少包括蒸发器仓31以及位于蒸发器仓31内的蒸发器32。例如:如图2所示,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包括冷冻室蒸发器仓31A以及位于冷冻室蒸发器仓31A内的冷冻室蒸发器32A。又例如: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包括冷藏室蒸发器仓31B以及位于冷藏室蒸发器仓31B内的冷冻室蒸发器32B。
如图3~图5所示,上述风道组件4所包括的冷冻室风道组件和冷藏室风道组件均包括风机41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31和制冷间室011的风腔42。风腔42由风道前盖板421和风道后盖板422围成。风道前盖板421开设若干与制冷间室连通的出风口,该出风口可连通风腔42与制冷间室011。应理解,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机出风口与风腔42连通,风道后盖板422用于形成风腔入风口,风机进风口位于风道后盖板422处。风机的种类多种多样,只要可应用于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中的冷冻用风机或冷藏用风机均可。
如图2所示,上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经冷凝器2与电磁阀53的入口连接,电磁阀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节流装置51与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入口连接,另一路经第二节流装置52与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入口连接,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的出口还与第一节流装置51与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的入口连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储液器54。
当冷藏室011B不需要制冷,冷冻室011A需要制冷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2冷凝后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器,利用电磁阀53控制管路导通情况,使得常温液态制冷剂仅经电磁阀53流入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然后被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进行制冷操作,从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储液器54回流至压缩机1中。当冷冻室011A不需要制冷,冷藏室011B需要制冷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2冷凝后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器,利用电磁阀53控制管路导通情况,使得常温液态制冷剂仅经电磁阀53流入第二节流装置52节流,然后被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进行制冷操作,从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后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当冷藏室011B和冷冻室011A均需要制冷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2冷凝后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器,常温液态制冷剂经电磁阀53分为两路,一路常温液态制冷剂经第二节流装置52节流后送入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使得冷藏室蒸发器3B的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制冷,进而利用所获得的冷气对冷藏室011B进行制冷,另一路常温液态制冷剂以及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后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经第一节流装置51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使得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制冷,进而利用所获得的冷气对冷冻室011A进行降温,从冷冻室蒸发器31流出的制冷剂经储液器54回流至压缩机1中。
如图3~图5所示,上述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和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除了蒸发器仓31以及位于蒸发器仓31内的蒸发器32外,还可以选择性的包括化霜装置。化霜装置可以为加热丝、加热板等具有加热功能的部件。
考虑到冷冻室、变温室等温度可达0℃以下的制冷间室对应的蒸发器经常出现结霜问题,此处化霜装置应当设在冷冻室、变温室等温度在0℃以下的制冷间室011对应的蒸发器上。而冷藏室温度在0℃以上,其对应的蒸发器基本不存在结霜问题,但不排除冷藏室对应的蒸发器存在结霜的可能性,因此,化霜装置也可设在冷藏室对应的蒸发器上。一般设在蒸发器的底部。为了方面描述,下文用制冷间室指代冷冻室或冷藏室,用蒸发器组件代指冷冻室蒸发器组件或冷藏室蒸发器组件,用蒸发器代指冷冻室蒸发器或冷藏室蒸发器,用图3所示的风道组件4指代冷冻室风道组件或冷藏室风道组件,用风腔指代冷冻室风腔或冷藏室风腔。
如图3和图5所示,对于含有化霜装置的蒸发器组件来说,上述风道组件4除了含有风机41和风腔42外,上述风道组件4还含有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43。该可控遮挡单元43在受控状态打开或关闭风机进风口。应理解,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设在风机进风口,无需设置多个风门,从而降低制冷设备的改造成本。同时,可控遮挡单元43设在风机进风口,也不会对风机出风口的冷气产生扰动,保证风机出风口所流出的冷气气流比较平稳。
如图5~图7所示,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包括旋转盖431和导向结构432。导向结构432包括导风底壳4321、环状导轨4320以及设在环状导轨4320上的限位挡板4322,使得限位挡板4322用于控制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αmax。环状导轨4320设在导风底壳4321上。旋转盖431的侧壁开设有如图10所示的入风口4313。旋转盖431的侧壁位于环状导轨4320内。应理解,旋转盖431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旋转盖431的盖面。当旋转盖431的侧壁位于环状导轨4320内,环状导轨4320的深度方向即为旋转盖431的高度方向。也就是说,环状导轨4320的深度方向与旋转盖431的高度方向相同。
如图5所示,上述导风底壳4321设在风机进风口处。如图7所示,导风底壳4321内开设有与风机进风口连通的导风口430。该导风口430位于环状导轨4320的环内区域。即环状导轨4320绕设在导风口430周向上,这样导风口430可位于环状导轨4320的环内区域。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具有挡风模式和导风模式。
如图5~图11所示,当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使得导风底壳4321密封入风口4313,此时旋转盖431与导风底壳4321构成用于密封风机进风口的密封结构。应理解,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图9中箭头a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旋转盖431的侧壁与限位挡板4322的错位程度越大。此处定义可控遮挡单元43在导风状态时的导风效率为100%时旋转盖431所处的状态为旋转盖431在第一转动方向的初始状态,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是指以旋转盖431在第一转动方向的初始状态为参考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时,如果可控遮挡单元43在导风状态的导风效率不到100%,需要将可控遮挡单元43的状态调整至挡风状态,那么旋转盖431需要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的实际角度应当是以可控遮挡单元43在导风状态的导风效率不到100%时旋转盖431的状态为参考,旋转盖431需要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角度α1,α1小于αmax;但是,如果以旋转盖431在第一转动方向的初始状态为参考时,旋转盖431需要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α1=αmax。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是以旋转盖431在第一转动方向的初始状态为参考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并不是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实际转动角度。
如图5~图11所示,当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入风口4313从导风底壳4321裸露,此时旋转盖431与导风底壳4321构成用于将气流引导至风机进风口的导风结构,气流可通过入风口4313进入导风底壳4321内,并通过导风口430和风机进风口进入风腔42。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图9中箭头b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大,则旋转盖431的侧壁与限位挡板4322的错位程度越小。此处定义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时旋转盖431所处的状态为旋转盖431在第二转动方向的初始状态,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是指以旋转盖431在第二转动方向的初始状态为参考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
另外,如图5和图10所示,入风口4313可作为图3所示蒸发器仓31的冷气进入风机的入口,因此,通过控制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可调节入风口4313的大小,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于导风状态时,旋转盖431与导向结构432所构成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例如: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αmax时,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达到100%。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小,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越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状态与挡风状态的转换过程,以下描述仅用于说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3和图5~图9所示,在需要化霜时,先利用主控板控制可控遮挡单元43控制风机进风口关闭,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需要从导风状态调节至挡风状态。具体的,由于可控遮挡单元43之前处在导风状态,入风口4313从导风底壳4321裸露,因此,利用主控板控制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时,入风口4313从裸露状态转换成被导风底壳4321密封的状态。此时主控板控制旋转盖431停止转动。这种情况下,旋转盖431与导风底壳4321构成用于密封风机进风口的密封结构,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此时,可控遮挡单元43阻断蒸发器仓31与制冷间室011之间导通通道,然后利用电控板控制加热丝等化霜装置对蒸发器32进行加热,以利用化霜装置对蒸发器32化霜。化霜装置所产生的热空气在蒸发器仓31内循环,这样一方面可避免热空气进入制冷间室011影响制冷间室011的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加速化霜过程。
如图5~图10所示,当化霜结束时,需要利用主控板控制加热丝等化霜装置停止对蒸发器32进行加热,然后利用电控板控制可控遮挡单元43打开风机进风口,以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从导风状态转换至挡风状态。具体的,由于可控遮挡单元43处于导风状态时,旋转盖431与导向结构432所构成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因此,利用主控板控制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且小于等于αmax时,入风口4313从被导风底壳4321密封的状态转换成部分或完全裸露状态,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应理解,可以利用主控板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的大小,调整入风口4313从导风底壳4321裸露的程度。当α1比较大,入风口4313从导风底壳4321裸露的程度比较高,由旋转盖431和导向结构432所构成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比较高。当α1比较小,入风口4313从导风底壳4321裸露的程度比较低,由旋转盖431和导向结构432所构成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比较低。因此,可利用主控板控制旋转盖431的旋转角度大小,调整可控遮挡单元43处于导风状态时的导风效率。
如图3、图5~图11所示,基于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状态与挡风状态的转换过程可知,在旋转盖431的侧壁开设入风口4313的前提下,控制旋转盖431转动,使得旋转盖431的侧壁在环状导轨4320内沿着环状导轨4320的导向方向的移动,可实现导风状态与挡风状态的转换。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中,图3所示的风道组件4不仅包括风机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31和制冷间室011的风腔,还包括图5所示的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43。由于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时,限位挡板4322密封入风口,使得旋转盖431与限位挡板4322构成用于密封风机进风口的密封结构,在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时,入风口从限位挡板4322裸露,旋转盖431与限位挡板4322构成用于将气流引导至风机进风口的导风结构,因此,在制冷设备正常制冷时,可控制旋转盖431的侧壁所开设的入风口与限位挡板4322的相对位置,使得入风口从限位挡板4322裸露,这样就能够使得蒸发器仓内的冷气通过入风口、导风底壳所开设的导风口430和风机进风口送入风腔,使得蒸发器仓31内的冷气送入通过风机进风口送入风腔,进而将冷气送入制冷间室011。在蒸发器32需要化霜时,可控制旋转盖431的侧壁所开设的入风口与限位挡板4322的相对位置,使得限位挡板4322密封入风口,进而利用旋转盖431与限位挡板4322构成的密封结构密封风机进风口,然后启动蒸发器仓31内的化霜装置,这样利用化霜装置对蒸发器32进行化霜时,蒸发器仓31和制冷间室011的通道就可以被可控遮挡单元43关断。当利用可控遮挡单元43关闭风机进风口时,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不会通过风腔进入制冷间室011,使得热空气在蒸发器仓31内流动,从而降低热空气对制冷间室011的温度影响,保证制冷间室011的温度波动幅度比较小。同时,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在蒸发器仓31内流动,也能够减少蒸发器仓31内的热量流失,以加快化霜过程,从而降低化霜能耗。
另外,如图6~图9所示,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中的限位挡板4322设在环状导轨内,该限位挡板4322用于控制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αmax,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时,只要保证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即可;当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只要保证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即可,因此,可通过监控限位挡板4322所控制的旋转盖431的旋转角度,准确获取可控遮挡单元43所处状态,进而判断制冷设备是否处在化霜状态。并且,还可利用限位挡板4322所控制的旋转盖431的旋转角度,准确控制旋转盖431的旋转角度大小,以准确控制可控遮挡单元43所处状态,进而控制风机进风口的打开和关闭,从而保证制冷设备可在化霜状态和制冷状态转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图11所示,当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时,导风底壳4321和旋转盖431构成以入风口4313为气流引入口的半开口结构,因此,入风口4313可作为蒸发器仓31的冷气进入风机的入口,其在可控遮挡单元43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环状导轨4320的深度等于旋转盖431的高度,则会使得环状导轨4320的侧壁遮挡入风口4313,导致入风口4313始终被遮挡,进而使得气流在导风状态无法进入风腔,因此,上述环状导轨4320的深度应当小于旋转盖431的高度,使得在导风状态和挡风状态,入风口4313均不会被环状导轨4320的侧壁遮挡。同时,为了保证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时,限位挡板4322密封入风4313口,因此,限位挡板4322的高度也应当大于等于入风口4313在旋转盖431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此处限位挡板4322的高度与旋转盖431的高度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图9所示,可在风机进风口外侧的周向设置三个第一安装孔H1,在导风底壳4321上设置三个第二安装孔H2,然后利用螺钉、螺栓等定位件将三个第二安装孔H2和三个第一安装孔H1一一对应的连接,以使得导风底壳4321固定在风机进风口上;然后将旋转盖431装配在设在导风底壳4321的环状导轨4320上;由此可见,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与风机的装配过程比较简单,便于装配,且设置在风机进风口,对空间和风机尺寸要求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图9所示,为了达到限位挡板4322限位的目的,上述导向轨道包括沿着环状导轨4320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导轨段4321A和第二导轨段4321B。上述限位挡板4322设在所述第一导轨段4321A内。限位挡板4322具有沿着环状导轨4320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该旋转盖431的侧壁设有位于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之间的限位块4315,且该限位块4315位于第二导轨段4321B上。
如图8和图9所示,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0°或者说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αmax时,限位块4315与第一限位端面4322A接触。
如图7~图9所示,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或者说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0°,限位块4315与所述第二限位端面4322B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限位挡板4322设在环状导轨4320上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上述环状导轨4320包括至少一条导向轨道。当环状导轨4320所包括的导向轨道数量为多个(大于等于2个)时,多个导向轨道同轴设置。
如图7~图9所示,上述旋转盖431的侧壁设在环状导轨4320所包括的一条导向轨道内,则限位挡板4322可设在旋转盖431的侧壁所在导向轨道的侧壁上,也可以与旋转盖431的侧壁共用一条导向轨道,使得限位挡板4322设在旋转盖431的侧壁所在的导向轨道内。当然,在环状导轨4320所包括的导向轨道数量为多个时,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也可设在不同的轨道内。但无论如何,都应当保证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0°或者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时限位块4315与限位挡板4322所具有的第一限位端面4322A接触,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或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0°时,限位挡板4322与第二限位端面4322B接触。
如图5~图11所示,鉴于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在挡风状态构成环状结构,应当保证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在空间具有一定的重叠时,二者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因此,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位于同一条导向轨道内,以保证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使得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在挡风状态所构成环状结构的闭合性比较好。但由于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位于同一条导向轨道时,旋转盖431的侧壁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与限位挡板4322发生干涉(如摩擦、碰撞等),因此,当旋转盖431的侧壁位于所述至少一条导向轨道中其中一条导向轨道内,限位挡板4322设在旋转盖431的侧壁所在导向轨道的侧壁上,以保证旋转盖431的侧壁在运动过程中不与限位挡板4322发生干涉的前提下,限位挡板4322与旋转盖43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从而使得旋转盖431的侧壁和限位挡板4322在挡风状态所构成环状结构的闭合性比较好。
应理解,如图7、图12和图15所示,上述限位块4315的设置与限位挡板4322的设置位置相关,在一种示例中,限位挡板4322设在旋转盖431的侧壁所在导向轨道靠近环内区域的侧壁上,限位块4315设在旋转盖431的内侧壁。在另一种示例中,限位挡板4322设在旋转盖431的侧壁所在导向轨道远离环内区域的侧壁上,限位块4315设在旋转盖431的侧壁外侧。但无论如何,的限位挡板4322控制旋转盖431最大转动角度的原理相同,具体可参见前文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11所示,上述导风底壳4321包括安装板4321A。安装板4321A固定在风机进风口。导风口430开设在安装板4321A上。限位挡板4322位于环状导轨4320中。旋转盖431包括作为旋转盖431盖面的盖板4311以及作为旋转盖431侧壁的侧板4312。侧板4312设在盖板4311上。侧板4312位于环状导轨4320内。如图10所示,侧板4312具有形成入风口4313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侧板4312的高度大于环状导轨4320的高度,侧板4312的高度方向与盖板4311所在板面垂直,以保证侧板4312所具有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形成的入风口4313在导风状态不会被环状导轨4320的侧壁完全遮挡。应理解,如图7所示,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当环状导轨4320为圆环状导轨时,盖板4311为圆形盖板。上述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均为弧状板。至于弧状挡板的弧长大小,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当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如图7所示,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构成环状结构,使得导风口430位于该环状结构所围成的区域内。换句话说,如图8和图10所示,由于侧板4312具有形成入风口4313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因此,当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构成环状结构时,限位挡板4322实质密封入风口4313。此时,侧板4312、限位挡板4322和盖板4311可构成用于密封风机进风口的密封结构。应理解,为了保证密封结构的密封性,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的接合处应当基本没有缝隙。
当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如图2、图6~图10所示,侧板4312与限位挡板4322构成半开口结构,此时,盖板4311、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构成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导风结构。蒸发器32所提供的冷气可通过半开口结构经导风口430送入风机进风口,进而通过风腔42提供给制冷间室011。应理解,要使得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所构成的环状结构转换为半开口结构,可利用主控板控制旋转盖431转动,使得旋转盖431的侧板4312沿着环状盖板4311的导向方向运动,这样侧板4312与限位挡板4322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就会转换为半开口结构。此时,限位挡板4322与侧板4312在一定程度上交叠,使得侧板4312所具有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构成的入风口4313部分或完全裸露(部分裸露的情况下,另一部分被限位挡板4322遮挡)。应理解,上述限位块4315应当尽可能设在上述侧板4312靠近第一端面4313A或第二端面4312A,以保证旋转盖431可以最小的旋转角度下,使得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图10~图12以及图14所示,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还包括用于驱动盖板4311转动的驱动电机433等动力部件,动力部件可设在箱胆,当然也可以根据盖板4311的位置选择安装位置。例如,当动力部件为驱动电机433时,该盖板4311上设有转轴孔4314。驱动电机433的输出轴与转轴孔4314固定连接,以使得驱动电机433可控制盖板4311转动,进而使得盖板4311带动侧板4312沿着环状导轨4320转动。同时,可在驱动电机433上设置4个电机安装孔,供驱动电机安装在箱胆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由于上述作为旋转盖431侧壁的侧板4312位于环状导轨4320内,使得作为旋转盖431盖面的盖板4311悬空,因此,侧板4312对盖板4311所提供的支撑力不足。而经过图3所示的蒸发器32制冷的空气进入盖板4311与安装板4321A之间的区域时,容易对盖板4311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盖板4311容易出现损坏,致使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遮风功能失效。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保证上述旋转盖43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旋转盖431远离环状轨道的表面设有加强筋4310。加强筋4310的条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至于加强筋的结构,可以为图6所示的纵向结构,也可以为图7所示的网格状结构。
如图6~图10所示,当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时,冷气流会从入风口4313进入盖板4311、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构成的导风结构中。换句话说,盖板4311靠近安装板4321A的表面与冷气流接触的机率比较高。有鉴于此,上述加强筋4310设在盖板4311远离安装板4321A的表面,使得盖板4311靠近安装板4321A的表面与冷气流接触的机率比较高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加强筋4310扰动冷气流的能力,避免冷气流被加强筋4310扰动而冲击导向结构432,从而保证导向结构432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图10所示,上述导风底壳4321还包括第一导风板4321B和第二导风板4321C。第一导风板4321B和第二导风板4321C均设在安装板4321A上。第一导风板4321B、第二导风板4321C和导向轨道4322设在安装板4321A的同一表面。
如图6~图10所示,第一导风板4321B、第一导轨段4321A和第二导风板4321C固定在一起,第一导轨段位于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此时,述第一导风板、第一导轨段4321A和第二导风板围城半封闭区域,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在导风状态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不会影响冷气流动。
如图6~图10所示,为了保证上述半封闭区域在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状态具有良好的导风效果,第一导风板4321B的板面和第二导风板4321C的板面沿着靠近限位挡板4322的方向逐渐靠近,以在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状态时,利用半封闭区域以逐渐收拢的方式将冷气提供给风腔。同时,由于第一导风板4321B的板面和第二导风板4321C的板面沿着靠近限位挡板4322的方向逐渐靠近,因此,半封闭区域以逐渐收拢的方式将冷气提供给风腔时,冷气的流速会随着第一导风板4321B的板面和第二导风板4321C的板面的逐渐靠近而加快。也就是说,当半封闭区域以逐渐收拢的方式将冷气提供给风腔时,有利于加快冷气进入风腔的速度。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图11和图11~图15所示,上述旋转盖431的盖面可以为分体式盖面,也可以为一体式盖面。
示例性的如图5~图11所示,当旋转盖431的盖面为一体式盖面,此时,上述盖板4311为一体式盖板。此时,如果旋转盖431位于安装板4321A靠近风机进风口的一侧,且环状导轨4320设在安装板4321A靠近风机进风口的表面,那么在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状态,冷气流进入安装板4321A、盖板4311以及侧板4312、限位挡板4322所围成的区域的时候,由于旋转盖431的阻挡冷气流根本无法进入风机进风口。有鉴于此,上述环状导轨4320设在安装板4321A远离风机进风口的表面,旋转盖431位于安装板4321A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板4321A与风机进风口贴附在一起,在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状态,冷气流进入安装板4321A、盖板4311以及侧板4312、限位挡板4322所围成的区域的时候,会通过安装板4321A所开设的导风口430进入风机进风口,从而保证导风正常进行。
具体的,图5~图11示出了一体式盖板的相关示意图。如图5~图10所示,上述盖板4311在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导风口430。此时,如果盖板4311位于安装板4321A靠近风机入风口4313的一侧,会将安装板4321A的导风口430完全遮挡,导致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在导风状态时无法起到导风作用,因此,上述环状导轨4320设在安装板4321A远离风机进风口的表面,旋转盖431位于安装板4321A远离进风口的一侧的可有效避免该问题。限位挡板4322对盖板4311进行支撑,使得盖板4311与安装板4321A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盖板4311遮挡导风口430。
如图6所示,对于图7所示的旋转盖431来说,侧板4312在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位于盖板4311在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内,此时盖板4311的一部分区域被侧板4312支撑,但另外一部分没有被侧板4312支撑,因此,可控遮挡单元43容易受到气流的冲击而损坏,基于此,当上述盖板4311远离安装板4321A的表面设有加强筋4310时,加强筋4310应当密布整个盖板4311表面,以提高盖板4311强度。
下面结合图5~图11说明可控遮挡单元43的工作过程,此处盖板4311为圆形盖板,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均为弧状挡板,弧状挡板为180°的圆弧挡板。限位挡板4322能够控制旋转盖431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限位块4315设在侧板4312相对限位挡板4322的一面(即旋转盖431的侧壁内表面),并且设在侧板4312的一端。
当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制冷时,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侧板4312与限位挡板4322重叠。冷气流经侧板4312所具有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形成的入风口4313、导风口430、风机进风口进入风腔,最终送入制冷间室011进行制冷。
当图3中示出蒸发器32需要化霜时,主控板发出化霜状态指令,使得图5所示的驱动电机433带动图6所示的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180°停止工作,此时如图7~图11所示,侧板4312上所设置的限位块4315被限位挡板4322所具有第二限位端面4322B阻挡。侧板4312、限位挡板4322和盖板4311构成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将安装板4321A所开设的导风口430和风机进风口密封,使图3所示的蒸发器仓31与风腔和图2所示的制冷间室011完全隔开。然后利用化霜装置对蒸发器32进行加热,使得蒸发器32所凝结的霜融化。
当结束化霜后,主控板向电控板发出制冷状态指令,使得图6所示的驱动电机433带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180°后停止工作,如图7~图11所示,此时侧板4312所设置的第一挡板所具有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形成的入风口4313逐渐从被限位挡板4322遮挡的状态裸露,从而使得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应理解,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180°后,可控遮挡单元43所处的导风状态的导风效率达到100%。
示例性的,如图12~图15所示,上述旋转盖431的盖面为分体式盖面,上述盖板4311为分体式盖板。如图12和图13所示,分体式盖板包括第一类子盖板4311A以及可转动的第二类子盖板4311B。第一类子盖板4311A设在限位挡板4322远离安装板4321A的一侧,侧板4312设在所述第二类子盖板4311B上。导风口430的部分区域位于第一类子盖板4311A在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内。应理解,第一类子盖板4311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类子盖板4311B的数量亦如此。
图14示出了一种分体式盖板与导风底壳4321的装配示意图。由图12和图13可见,上述盖板4311包括两个半圆形盖板,其中一个半圆形盖板作为第一类子盖板4311A固定在限位挡板4322远离安装板4321A的一侧,侧板4312设在作为第二类子盖板4311B的另一个半圆形盖板。
当图12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时,如图12~图15所示,导风口430位于第一类子盖板4311A和第二类子盖板4311B所构成的盖板4311在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中,从而保证分体式盖板、侧板4312和限位挡板4322可将导风口430密封。
当图12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如图12~图15所示,上述导风口430的部分区域位于第一类子盖板4311A与第二类子盖板4311B所构成的盖板4311在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内,使得图12所示的旋转盖431位于安装板4321A靠近风机进风口的一侧时,旋转盖431不会遮挡导风口430,相应的,也不会遮挡风机进风口(在导风口430大于或等于风机进风口的情况下)进而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可发挥导风作用。应理解,为了保证导风口430不会影响进入风腔的冷气流流量,导风口430应当大于或等于风机进风口。
如图13所示,基于上述分体式盖板在导风状态和挡风状态与导风口430所具有的投影位置关系,当盖板为分体式盖板时,上述旋转盖431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装配在环状导轨4320上。
第一种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环状导轨4320设在安装板4321A远离风机进风口的表面。旋转盖431位于安装板4321A远离风机进风口的一侧。
第二种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环状导轨4320设在安装板4321A靠近风机进风口的表面。旋转盖431位于所述安装板4321A靠近风机进风口的一侧。
在一种情况下,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了保证上述第二类子盖板4311B可以自由转动,上述第一类子盖板4311A靠近安装板4321A,第二类子盖板4311B远离安装板4321A,这样第二子盖板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受到第一类子盖板4311A的影响。
在另一种情况下,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了保证上述第二类子盖板4311B可以自由转动,上述第一类子盖板4311A远离安装板4321A,第二类子盖板4311B靠近安装板4321A,这样第二类子盖板4311B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受到第一类子盖板4311A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图12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模式时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如图13所示,第一类子盖板4311A与第二类子盖板4311B之间的距离接近0或等于0。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考虑到第二类子盖板4311B需要带动图16所示的侧板4312转动,为了不影响第二类子盖板4311B带动侧板4312转动,第二类子盖板4311B与第一类子盖板4311A之间的距离只能无限接近0,而不能等于0。
进一步,如图14所示,由于上述第二类子盖板4311B可转动,且侧板4312固设在第二类子盖板4311B上,因此,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包括驱动电机433时,转轴孔4314设在第二类子盖板4311B上述,驱动电机433的输出轴与转轴孔4314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二类子盖板4311B转动,第二类子盖板4311B转动的同时,带动设在其上的侧板4312沿着图15所示的环状导轨4320运动。
为了准确控制图5和图12所示的驱动电机433转动,上述驱动电机433为步进电机。例如:如图8、图9和图15所示,当图5和图12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需要从导风状态转换为挡风状态时,在旋转盖431没有转动前,可检测旋转盖431的侧壁与第一限位端面4322A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旋转盖431沿着第一方向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然后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与旋转盖431的最大转动角度αmax,可获得旋转盖431还需要沿着第一方向转动αmax-α1,才能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从导风状态转换为挡风状态。而由于步进电机每步对应的转动角度固定,因此,在步进电机控制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前,可先根据步进电机的细分步数和旋转盖431还需要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αmax-α1,获得步数信息。最后步进电极根据步数信息控制步进电机,使得步进电机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当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实际转动αmax-α1时,旋转盖431的侧壁所设置的限位块4315与第二限位端面4322B接触。此时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
如图12~图15所示,当上述旋转盖431采用第一种方式装配在环状导轨4320上,如果第二类子盖板4311B远离安装板4321A,第一类子盖板4311A靠近安装板4321A,且第二类子盖板4311B所设置的转轴孔4314被第一类子盖板4311A部分或完全遮挡,那么如图14所示,第一类子盖板4311A上开设有安装过孔4314,可供驱动电机433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类子盖板4311A固定在转轴孔4310内。并且为了避免安装过孔4314与驱动电机433的输出轴之间发生干涉,上安装过孔4314的孔径应当大于输出轴的直径。
下面结合图12~图15说明可控遮挡单元43的工作过程,其化霜过程参照前文描述,在此不做详述。此处盖板为前文描述的分体式盖板。旋转盖431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装配在环状导轨4320上。
当可控遮挡单元43需要从挡风状态转换至导风状态,驱动电机433控制第二类子盖板4311B沿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二类子盖板4311B带动图16侧板4312转动,使得侧板4312逐渐与限位挡板4322交叠,使得图16中侧板4312所具有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形成的入风口4313已经有部分从被限位挡板4322遮挡的状态露出,此时可控遮挡单元43已经进入导风状态,只是如果需要保证导风状态的导风量最大,还需要进一步利用驱动电机433控制第二类子盖板4311B转动,以使得侧板4312所具有的第一端面4313A和第二端面4313B形成的入风口4313完全从被限位挡板4322遮挡的状态露出。
在一些示例中,图12示出了可控遮挡单元43的爆炸图。为了将图12所示的第二类子盖板4311B装配在环状导轨4320上,将图15所示的第二类子盖板4311B沿着图14所示的箭头的方向送入安装板4321A与第一类子盖板4311A之间,并使得第二类子盖板4311B所设置的侧板4312装配到环状导轨4320内。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如果侧板4312在图14所示的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的轮廓刚好与第二类子盖板4311B的边缘在安装板4321A的正投影重合,使得侧板4312对第二类子盖板4311B具有足够强的支撑力,此时第二类子盖板4311B无需设置图9所示的加强筋4310。同时,如图13所示,由于第一类子盖板4311A设在限位挡板4322远离环状导轨4320的一侧,限位挡板4322对第一类子盖板4311A进行支撑,因此,第一类子盖板4311A也无需设置图9所示的加强筋4310。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侧板4312的强度,也可在侧板4312远离安装板4321A的一侧设置图6和图7所示的加强筋4310。
如图13~图15所示,当上述导风底壳4321包括第一导风板4321B和第二导风板4321C,如果上述第二类子盖板4311B采用图15所示的方式装配时,如果第一导风板4321B和第二导风板4321C均与限位挡板4322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使得旋转盖431无法通过第一导风板或第二导风板与限位挡板4322之间的空隙,那么此时侧板4312所设置的限位块4315应当位于侧板4312远离环内区域的一侧,以使得限位挡板4322可以对限位块4315进行限位,以发挥限位挡板4322控制第二类子盖板的最大转动角度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制冷设备。如图16和图17所示,该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51,用于在制冷设备需要化霜时,若图5和图12所示的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等于0°且小于αmax,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该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旋转盖431的侧壁与图7所示的限位挡板4322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
与控制器51信号连接的驱动器52,用于根据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图5和图12所示的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
下面结合图5、图7、图16、图17和图12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0A:控制器51判断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是否大于等于0°且小于αmax
如果是,说明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需要将可控遮挡单元43的状态调至挡风状态,以进行化霜作业。基于此,执行步骤S200B。具体的,一般来说,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时,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一般为100%,此时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等于0°。如果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0°且小于αmax,会有两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制冷设备根据制冷要求,控制可控遮挡单元43的导风效率小于100%,这种情况下可控遮挡单元43能够正常工作。第二种情况是由于设备故障(如驱动电机433出现卡死、旋转盖431卡死)、断电等问题,导致可控遮挡单元43的效率小于100%。对于第二种情况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可以基于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状态,
否则,说明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此时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可直接进行化霜作业。基于此,执行步骤S400A。
步骤S200A:控制器51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
步骤S300A:驱动器52根据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
步骤S400A:执行化霜作业。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控制装置可达到上述制冷设备的有益效果。除此之外,可以利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确定可控遮挡装置是否处在挡风状态。如果可控遮挡装置没有处在挡风状态,那么还可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确定第一驱动控制信息,以利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程序化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保证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同时,当出现设备故障(如驱动电机433出现卡死、旋转盖431卡死)、断电等问题时,也可以通过监控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确定其是否处在挡风状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可控遮挡单元43所处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状态,以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的状态与制冷设备的状态相适应。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6和图18所示,上述控制器51还用于在制冷设备需要制冷时,若图5和图12所示的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获得第二驱动控制信息;
上述驱动器52还用于根据第二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大。旋转盖431的侧壁与图7所示的限位挡板4322的错位程度越小。
下面结合图5、图7、图16、图18和图12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补充说明。
步骤S100B:控制器51判断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是否等于αmax
如果是,说明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需要将可控遮挡单元43的状态调至导风状态,以进行制冷作业。基于此,执行步骤S200B。否则,说明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此时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可直接进行化霜作业。基于此,执行步骤S400B。
步骤S200B:控制器51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获得第二驱动控制信息。
步骤S300B:驱动器52根据第二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应理解,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的大小,决定了可控遮挡单元43所处的导风状态的导风效率。当α2=αmax时,可控遮挡单元43所处的导风状态的导风效率为100%。
步骤S400B:执行制冷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当上述限位挡板4322具有沿着环状导轨4320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时,如图8、图9、图15和图16所示,上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
与控制器51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53,用于感测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应理解,此处位置传感器53一般设在旋转盖431的侧壁上,以方便检测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当然,位置传感器53也可以设在其他位置,只要能够检测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
上述控制器51还用于根据限位块4315与第一限位端面4322A的相对位置信息,获得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
例如:如图8、图9、图15和图16所示,当限位块4315设在侧板4312靠近第二限位端面4322B的一端时,若位置传感器53检测到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表征限位块4315与第一限位端面4322A接触,则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0°。若位置传感器53检测到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表征限位块4315位于第二导轨段4321B的1/2处,则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2。若位置传感器53检测到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表征限位块4315与第二限位端面4322B接触,则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6所示,上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与主控板54和位置传感器53信号连接的收发器55,用于至少接收主控板54传输的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和位置传感器53所感测的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所述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为化霜状态指令或制冷状态指令。
为了方便信号传输,图16所示的收发器55一般为无线收发器55,如:Wi-Fi设备、蓝牙设备、Zigbee设备等。蓝牙设备可以为CC2541、CC2640、SKB369、RF-BM-S0A等;Wi-Fi设备可以为Ti的CC3100、Marvell的MW300、博通的BCM4390、MTK的MT7688等;Zigbee设备可以为NXP的JN5169、Ti的CC2530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制冷设备,如图5、图17、图7和图12所示,该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化霜控制步骤:
在制冷设备需要化霜时,若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等于0°且小于αmax,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该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旋转盖431的侧壁与限位挡板4322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
根据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8、图18和图12所示,上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制冷控制步骤:
在制冷设备需要制冷时,若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获得第二驱动控制信息;
根据第二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大,旋转盖431的侧壁与限位挡板4322的错位程度越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限位挡板4322具有沿着环状导轨4320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时,在化霜控制步骤或所述制冷控制步骤前,所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感测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
根据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获得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2所示,当制冷设备包括驱动电机433时,根据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包括:
根据第一驱动控制信息获得第一步数信息,使得步进电机根据第一步数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αmax-α1,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
根据第二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包括:
根据第二驱动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步数信息,使得步进电机根据第二步数信息驱动旋转盖431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小于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导风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2和图16所示,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431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前,上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主控板54传输的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该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为化霜状态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获得第二驱动控制信息前,上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主控板54传输的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该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为制冷状态指令。
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下面结合图5、8、图12、图16和图19所示详细说明。
步骤S510:接收主控板54传输的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和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520:根据限位块4315、第一限位端面4322A和第二限位端面4322B相对位置信息获得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
步骤S530:判断旋转盖431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是否大于等于0小于αmax
在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为化霜状态指令时,如果是,执行步骤S540A,否则执行步骤S550A化霜作业。在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指令为制冷状态指令,如果是,执行步骤S550B,否则执行步骤S540A。
步骤S540A:化霜控制步骤。步骤S550A:化霜作业。
步骤S540B:制冷控制步骤。步骤S550B:制冷作业。
如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给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终端。该制冷设备控制终端包括处理器57、存储器56、收发器55及总线58;处理器57、存储器56和收发器55通过总线58彼此通信。该存储器56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57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上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处理器57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57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简称FPGA)。
存储器56可以是一个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且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等。且存储器56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Flash)等。
总线58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
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58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以及为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组件以及风道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与所述制冷间室绝热设置,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仓、位于蒸发器仓内的蒸发器和化霜装置,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机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风腔,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机出风口与风腔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包括旋转盖和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风底壳、环状导轨以及设在环状导轨上的限位挡板,所述环状导轨设在所述导风底壳上,所述导风底壳设在所述风机进风口处,所述导风底壳内开设有与所述风机进风口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环状导轨的环内区域;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位于所述环状导轨内,所述旋转盖的侧壁开设有入风口;所述限位挡板用于控制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
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具有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所述限位挡板密封所述入风口,所述旋转盖与所述限位挡板构成用于密封风机进风口的密封结构,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所述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
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所述入风口从所述限位挡板裸露,所述旋转盖与所述限位挡板构成用于将气流引导至风机进风口的导风结构,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所处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且小于等于αmax;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所述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轨道包括沿着所述环状导轨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导轨段和第二导轨段;所述限位挡板设在所述第一导轨段内;所述限位挡板具有沿着所述环状导轨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所述旋转盖的侧壁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导轨段上;
当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0°或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接触;
当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或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0°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导轨包括至少一条导向轨道,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位于所述至少一条导向轨道中其中一条导向轨道内;其中,
所述限位挡板设在所述旋转盖的侧壁所在导向轨道靠近环内区域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块设在所述旋转盖的内侧壁;或,
所述限位挡板设在所述旋转盖的侧壁所在导向轨道远离环内区域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块设在所述旋转盖的侧壁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底壳至少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风机进风口上,所述环状导轨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旋转盖包括作为旋转盖盖面的盖板以及作为旋转盖侧壁的侧板,所述侧板设在所述盖板上,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环状导轨内;
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所述侧板和所述限位挡板构成环状结构,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环状结构所围成 的区域内;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所述侧板与所述限位挡板构成半开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一体式盖板,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盖板在所述安装板的正投影内,所述环状导轨设在所述安装板远离风机进风口的表面,所述旋转盖位于所述安装板远离进风口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分体式盖板,所述分体式盖板包括第一类子盖板以及可转动的第二类子盖板,所述第一类子盖板设在所述限位挡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所述侧板设在所述第二类子盖板上,所述导风口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类子盖板在所述安装板的正投影内;
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时,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类子盖板和所述第二类子盖板所构成的盖板在安装板的正投影中;当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所述导风口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类子盖板与所述第二类子盖板所构成的盖板在安装板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子盖板靠近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类子盖板远离所述安装板;或,
所述第一类子盖板远离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类子盖板靠近所述安装板;或,
所述环状导轨设在所述安装板远离风机进风口的表面,所述旋转盖位于所述安装板远离风机进风口的一侧;或,
所述环状导轨设在所述安装板靠近风机进风口的表面,所述旋转盖位于所述安装板靠近风机进风口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底壳还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导向轨道设在所述安装板的同一表面;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轨段和第二导风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导轨段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轨段和第二导风板围成 半封闭区域;和/或,
所述盖板远离安装板的表面设有加强筋;和/或,
所述可控遮挡单元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盖板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由风道前盖板和风道后盖板围成,所述风道前盖板开设若干与制冷间室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后盖板处;和/或,
所述环状导轨的深度小于所述旋转盖的高度,所述限位挡板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入风口在旋转盖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所述环状导轨的深度方向、所述限位挡板的高度均与所述旋转盖的高度方向相同。
10.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制冷设备需要化霜时,若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等于0°且小于αmax,根据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
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的驱动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制冷设备需要制冷时,若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根据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获得第二驱动控制信息;
所述驱动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挡板具有沿着所述环状导轨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时,所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限位块、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限位块、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相对位置信息,获得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或,
当所述制冷设备包括驱动电机时,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驱动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息获得第一步数信息,使得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所述第一步数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步数信息,使得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所述第二步数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
13.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化霜控制步骤:
在所述制冷设备需要化霜时,若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大于等于0°且小于αmax,根据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获得第一驱动控制信息;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大,αmax为旋转盖的最大旋转角度;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制冷控制步骤:
在所述制冷设备需要制冷时,若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αmax,根据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获得第二驱动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所述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越大,所述旋转盖的侧壁与限位挡板的错位程度越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挡板具有沿着所述环状导轨的导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时,在所述化霜控制步骤或所述制冷控制步骤前,所述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感测限位块、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相对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限位块、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相对位置信息获得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1;和/或,
当所述制冷设备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息获得第一步数信息,使得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所述第一步数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αmax-α1,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挡风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步数信息,使得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所述第二步数信息驱动旋转盖沿着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度α2大于0°且小于等于αmax,使得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处在导风状态。
CN201910645799.2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455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5799.2A CN110455030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5799.2A CN110455030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5030A CN110455030A (zh) 2019-11-15
CN110455030B true CN110455030B (zh) 2021-04-27

Family

ID=6848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5799.2A Active CN110455030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5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5071B (zh) * 2019-11-22 2022-02-08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2556287A (zh) * 2020-12-10 2021-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隔断装置、冰箱及化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0800A (ja) * 2000-03-31 2001-10-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節装置及び貯蔵庫の空気流制御装置
CN104879995B (zh) * 2015-05-21 2018-02-0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分路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68428B (zh) * 2015-09-30 2019-04-0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US20170227276A1 (en) * 2016-02-04 2017-08-10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Rotary damper
CN206176873U (zh) * 2016-08-26 2017-05-17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分路送风装置控制系统及冰箱
CN107940871B (zh) * 2017-11-07 2020-02-2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7702412B (zh) * 2017-11-07 2021-03-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5030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63577C (en) Cooling air passage apparatus of refrigerator
JP2006308259A (ja) 冷凍冷蔵庫
US20170227276A1 (en) Rotary damper
CN112082304B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10455030B (zh)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WO2018032607A1 (zh)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2012037073A (ja) 冷蔵庫
JP4739926B2 (ja) 冷蔵庫
JP2006275297A (ja) 冷蔵庫
JP2018091578A (ja) 冷蔵庫
US6735975B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ol air of refrigerator
JP2013224777A (ja) 冷蔵庫
KR20160001389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4044025A (ja) 冷蔵庫
CN210569471U (zh) 一种冰箱风道
WO2018059521A1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KR101741751B1 (ko) 냉기유로 댐퍼장치를 갖는 냉장고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5546916A (zh) 风道系统及具有该风道系统的冰箱
CN112082303B (zh) 一种制冷设备
KR100208357B1 (ko) 냉기분배장치를 갖는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JP5404549B2 (ja) 冷凍冷蔵庫
CN209131225U (zh) 冰箱风机控制系统及冰箱
CN114076476B (zh) 制冷设备及其风道板组件、制冷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570376B1 (ko) 냉장고
CN112262289B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